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篇一: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金黄”指稻束的成熟,“满月”传递出时令信息,这些都具有圆满的意味,也就是说,收获是圆满的(象征意)。但是,诗歌并没有写收获的快慰和满足,也“圆满”相对照的,却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他们“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这种诗人的“残酷”中,诗歌所要提示的“思想”也就清楚地表现了出来:“收获”必须以长期的辛勤劳动为代价,“收获”是人类生命力的消逝本回答专业性由健康生活分类达人侯绪义认证【篇二: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综合鉴赏诗的开篇便用“金黄的稻束”这个意象来说明秋天丰收的景况,继而用一“站”字将稻束立了起来;接下来用“疲倦的母亲”这一意象来做隐喻,把母亲比做金黄的稻束,二者在性质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秋天的被割倒的稻束就象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而此时沧桑的见证就是皱纹,但这皱纹是美丽的,就更增添了作者对母性的赞扬,歌颂她们的伟大与无私。另外,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接下来写到了收获日的满月,由“满月”来衬托人们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下面作者又给了我们一个苍茫辽阔的意境。但似乎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在描写环境,“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就可以看出似乎有一定的哲理蕴涵其中。也许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吧。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又再一次将母亲的伟大体现出来。稻束在秋天的田里沉思,也就是母亲在沉思,她在沉思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却可以略窥一二。母亲在秋天里看见丰收后她的心已经满足了,她可以毫无怨言了。她用母爱换来了丰收。

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整体感知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

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

母亲。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

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

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

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

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

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

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

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这是一种动人

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

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正是在这“弱

者的伟大”中,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历史也不过是/脚

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些诗句变得玄秘起来,你可以添进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

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越

时空,我们会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

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

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

问题探究一、“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

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

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

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

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

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

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

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二、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

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

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

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

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

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

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

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

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

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

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三、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

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

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

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

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

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

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

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

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

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语言品味一、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

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

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

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

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二、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

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

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

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

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

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

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着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

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

二、《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郑敏)

这首诗是写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我正在战时的昆明西南联合大

学哲学系读书。我在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当时的制度是可以在新

生注册入校时决定自己要主修哪一系,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

由我喜爱的英国文学改为修哲学系。当时我的想法是文学还可以自学,而哲学,这一文科之本,却必须由师傅领进门,因此在注册登

记表上我就毅然决然地填上哲学系几个大字,从此奠定了我此生在

写作和科研上必然会走上一条跨学科的道路,也就是念着哲学,为

了更深地理解文学和写诗。说来也巧,作为哲学系的学生在修一门

外语时必须修德文。这样我就成了冯至先生德文课的学生,冯先生

也正是一位兼修德国文学与哲学的学者和诗人,他在联大开了歌德

研究和德文两门课,就在这时期他的杰作《十四行诗集》和关于里

尔克书信的翻译也问世了。他的诗和歌德的《浮士德》及里尔克的

书信都是深深浸透着哲学的文学,这样就深刻地刻画了我此生在创

作与科研所必然要走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在自己主修的哲学课里又

找到诗的美学和哲思。其中郑昕先生的康德,紧紧围绕着对物自身

的探讨,冯文潜先生的西方哲学史,为我画了一个柏拉图的形而上

理想主义的轮廓,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使我理解了中国古典诗词

中的境界,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所

特有的一种超脱精神,而这些中西哲学正是我所读的一切文学之本,之质,之神,从此我不可能不在文学作品中寻找他们,体验他们,

因此在事隔半个世纪后,我在海德格尔的书里读到“诗歌是哲学的近邻”时,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点中了我多年实践而不自觉的道理。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20世纪40年代写诗时的心态,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举目看远处,只见微蓝色的远山,似远又似近地围绕着,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回忆40年代大学时的哲学课和文学课,它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哲学和文学,特别是诗,酿成的酒,它香气四溢,每当一个情景触动我的灵魂时,我就为这种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写起诗来,也许这就是诗神对我的召唤吧,日后阅历多了,思维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的诗神也由一个青春的女神变成一位沉思的智者,他递给我的不再是葡萄美酒,而是一种更浓烈的极香醇的白酒,我的诗有时有些不胜任,但生命是不会倒退的,正如江河,我只能向大海流去,永不返回。

2001年4月8日清华园荷清苑

(选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赏》)

三、面向大地的沉思——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顾颖)

这首小诗让我们想到米勒的油画《拾穗者》,诗中所呈现的不是古典的中国式的空灵飘逸的意境,而是在现代中国苦难的土地上,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慢慢滋长起来的,由困惑、探索而凝结成的趋向庄重沉思的诗境。

诗思由暮野中金色的稻束导入,很快转入一系列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黄昏路上疲倦的母亲;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如雕像一般静默的远山;最后定格于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远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然而笔墨断处意脉不断,内在的关联将这些个别的意象连接起来:

“金色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更是对艰辛劳作的馈赠;它浸透着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风雨之中的泥泞,寄托着劳动者对幸福的期待和对匮乏的忧虑;也耗蚀着母亲原本丰满的脸庞——那在辛劳与忧虑中渐渐憔悴的脸庞。“稻束”与“母亲”两个意象由此相遇,漫长岁月中的艰辛和期待,使秋日的收获与老去的母亲映射出令人心酸的美丽,这种美丽与那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

月”既有形的关联——母亲的脸与满月,更有神的比附——一种收获

的满足,无言的欣悦,升起于树巅,并不伟大,但丰盈自足。圆月

之后,是远山,它仿佛很远,构成一个静穆的背景,如油画的底色,浮雕般衬托出稻束的金黄、母亲的苍老、圆月的荧白;又仿佛很近,在苍茫的暮色中逼近我们的心灵,以比雕像更静默的姿态压迫我们

感受到某种尚未说出的秘密;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它只是在群山

之围中,一代一代人默默演绎着的生存的轨迹,也就是母亲的老去、稻束金色的沉积和收获日的满月一次次地升起……诗人由近而远,

一层一层拓展出一个开阔的诗意空间,但诗思在此转向,诗人收回

伸向远方的视点和思绪,重新落到近景中的稻束,那由母亲、满月、群山拓展开来的思绪,共同熔铸出稻束凝重的身影——“肩荷着伟大

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为生存而操劳的疲倦,虽没有改

天换地的壮烈,却是支撑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它是伟大的

但又是沉默的,即使在最辉煌最丰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

历史的长河中,那属于“金黄的稻束”的群体,早已模糊为一个暗淡

的背景,无声无息地滋生和死亡,无声无息地支撑起英雄的伟业,

也肩荷起历史的苦难。而它们只是“静默”“静默”,在静默中继续自

己辛劳的生命。但在这静默中,我们感到稻束兀然耸立如一座丰碑,显示出群山一般厚重不迁的品格和不可藐视的力量,真正的历史靠

它支撑。那由英雄的名字缀结成的历史,不过是其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只有这“稻束”的类属,才能以始终沉默的姿态,进入人类的思想。

对于习惯中国传统诗意思维的读者来说,初读这首诗可能会有些理

解上的困难。现代主义的诗歌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写景状物抒情,

对宇宙、历史、人生的哲理性关注不仅深深浸入诗人们的思想,也

介入诗的艺术中。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将抽象的观念、深厚的情

感寓于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想知觉化”,这是九叶诗人们从西方

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那儿学来的表现

手法。《金黄的稻束》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人一下子连

用五个意象,借助象征和联想,将知性与感性糅合为一体,在连绵

不断的新颖别致的局部意象转换中,含蓄地表达出对丰产、收获、

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稻束”

的意象实际寓涵着一种对生存的根基性的归依和沉思。相对于传统,这是“异调”,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培植

起的异调。郑敏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深受西方音乐、绘

画熏陶和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里尔克在他的《慕佐书简》中这

样写道:“我们的使命就是把这个短暂而羸弱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深情地铭刻在心,好让它的本质在我们心中‘不可见地’复活”。《金

黄的稻束》正体现出诗人追寻“大地”的沉思,“大地”是什么?大地

是根基,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是我们的存在之根,是一切产生之地

又必将回归之地,被践踏被忽略被遗忘是“大地”的特征。在诗的歌

咏中,为苦难所遮蔽的“大地”被带入澄明,它的伟大、它那不可动

摇的坚实性,在人们心中潜在地复活。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虔敬

地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去逼近劳动者卑微存在的尝试。隐逸、悲悯、闲适的传统田园情怀为充满宗教般谦卑的形而上沉思所取代,一种不同于“不语婷婷日以昏”的感伤,也不同于“行到水穷处,坐看

云起时”的超逸的思绪,渗透到这片有着油画般厚重质地和斑斓色泽

的秋野暮色图中,这种哲理化倾向打造出全诗深邃的意境。

(选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赏》。有删节)

个人简介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

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

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1948年出版《诗集:1942--1947》。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

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

郑敏是在冯至的引领下与哲学也与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的情缘。她

嗜读里尔克的诗,特别是对里尔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独钟。她

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

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建国前

写的《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

相关信息/金黄的稻束

【篇三: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

站在哪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诗集一九四二——一九四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998年版)[诗人简介]

二、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获美国布郎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到1961年在中

国社科院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1961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任英美文学教授。

郑敏在大学读书时期开始写诗。受浪漫主义文学及歌德、里尔克的

影响较深,倾向于写抒情哲理诗。九叶诗派代表人之一。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郑敏四十年代的作品曾由巴金先生收入文学丛刊第卜辑,名为《诗集1942—1947》。

1947年之后,郑敏的诗歌创作出现三卜余年的沉寂。1979年诗人重新投入创作,1984年出版诗集《寻觅集》。1981年《九叶‘集》收

录了作者四十年代诗作:二十首。此外还著有诗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摘花》等。《寻觅集》曾获第二届全国诗集奖。另有译诗、诗沦出版。

三、解读提示

这首诗将金黄的稻束比作肩荷伟大的疲倦、低首沉思的母亲的雕像,是否体现出诗人肃穆的诗风?

郑敏的诗往往并不单纯是感性的、审美的,而是具有一种智性的呈现,这首诗是否体现了郑敏的智性?如果有,那么她是怎样在诗中体

现出来的?

这首诗不是任思绪或情感恣意流泻,而是)曙金黄的稻束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的姿势定格于一瞬间。这是否启示我们诗歌具有着瞬间

昭示永恒的品格?

白倩:下面我们淡淡郑敏这首《金黄的稻束》。

郑敏喜欢说“诗的转换”,即让日常生活进入诗的世界,把日常语言

化为诗性语言。郑敏完成“诗的转换”过程是完成“诗人和自己的无意

识的对话”过程,这个“无意识”,找认为就是诗人潜在的人生哲学意识。郑敏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某朴人生哲学,从而上升为诗歌。她的才华就在于,对于日常生活的哲学本质有——朴犀利的洞见,

比如体现在这首诗里,她能够准确地发现“金黄稻束”的低垂姿态蕴

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具有优良传统美德的母亲的辛劳状态,由

这两种形象的联系而生发出的崇敬和赞美也就不足为奇了。

《金黄的稻束》这首诗通筋围绕“稻束”这一意象展开想象,无论是“皱了的美丽的脸”还是“雕像”都并未离开“稻束”本身的形象特征。

诗人抓住了“稻束”低垂这一瞬间获得了诗意的永恒。英国文艺批评

家罗斯金曾经把诗人分成上中下三种,他认为,一流的诗人“见以真

确,虽然他生情感,对于他樱草花永远是它本身那么一件东西,一

枝小花,从它的简明的连茎带叶的事实认识出来,不管有多少联想

和情绪纷纷围着它”。罗斯金启示我们,一流的诗人不仅要有丰富的

情感,还要有对情感的克制力和对事物的深刻体察。对于我们今天

这个时代的诗人来说,对于了解某种动物、植物属性的能力似乎比

了解自己感情的能力要求更高。这一点也是郑敏区别于其他诗人之处。

霍俊明:我想重点谈谈前四句。“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

的脸”,我们知道“金黄的稻束”和“疲倦的母亲”之间有—人意象上的

对称,“金黄的稻束”从外形上讲,它有一个疲倦的内涵。这里有三

个意象是相通的,“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和“黄昏”,这三者有——种意象上的和谐。黄昏提供了这首诗歌的背景,我们知道黄

昏是白天灿烂之后光线即将隐去的沉静,它是一种暗淡的色调。“疲

倦的母亲”哺育了不少儿女,她虽然疲惫但又无所求,“金黄的稻束”

就是在这一点上与母亲的涵义相吻合。不仅如此,“金黄的稻束”不

是从体力不支的意义上暗合疲倦之意,而是从收获后的沉重来象征

疲惫。从文本上看,“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这个“无数”是我

们阅读的一个基点,它是指抽象的无数的母亲,而非特指一个,这

就使它这首诗从个体的体验上升到人类精神的普遍体验。最后“历史

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哪儿/将成为人类

的一个思想”,母爱和历史之间哪一个更加重要?郑敏给我们提供了

一种思考的启示。这首诗还体现了一种静态与动态的对比过程,“金

黄的稻束”是静态的具有雕塑感的描写,而“小河”则是具有流动性的,两者之间也构成了一种“张力”。郑敏具有一种智性的直觉,智性既

表现了她的思想也表现了她的情感。最后,我想用唐湜的一句话来

概括这首诗歌,“在她的诗中,思想的脉络与感情的肌肉常常很自然

和谐的相互呼应,思想的澄澈的光耀里有着质朴的坦荡的感情激荡”。刘玮:唐混曾将郑敏诗歌的意象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胄觉的意象,

也就是充满感情色彩的意象;第二种是悟性的意象,也就是带有——种智性化的意象;第三种是自觉的意象,就是把悟性意象与直觉

意象放在一起,糅合成为成熟的意象。我觉得这首诗中的“金黄的稻束”属寸:第三种,即成熟的意象。

张桃洲:这首诗体现厂她的静态时间观。

刘金冬:我觉得这首诗非常难渎,我们很难说它足写什么的。我觉

得它是郑敏对空间状态的静态描写,她是通过秋天的稻束联想到一

些东西,她为什么:写“收获闩的满月”?我觉得她是在写劳动之后的

满足,后面四句就是巾这个静态画面展开的联想。她认为历史是必

然要消失的,而思想是永恒的。“小河”就是象征时叫,很多东西都

是大浪淘沙,容易消尖的,,最后郑敏想说的是人类思想是永恒的,就像母亲的力量是永恒的,永不消失一样。

张桃洲:我觉得这首诗不能这样理解,后面四句仅仅是表现为一种

时间观念。我认为这首诗主要描写傍晚的金黄稻束的场景,然后回

向内心的——种静默体验。是静默关联着后面的思想,而不是母亲,她想表达的是“思想其实灶静默的”这样的意思,就是在收获和太阳

即将陨落之间的——种神秘的静默,这才是前后的联系,而不是说

思想像母亲——样永恒。

伍明春:我觉得这首诗可以分成两部分,实际上:两个句号就表明

了两个部分,也就是前面的九行和后面的七行。前面九行是一种比

较具体的拊述,前四行具有一种梯级递进的形式,第四行我觉得还

可以更长一点。她不是随便拉长诗行的,这里面有——种向前推进

和延展的意思。“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崩上”我觉得还是分成

两行比较好,“满月”这个意象既是承接“母亲”来说的,而且具有一

种提升的意味,五、六两句实际是把行截成两行的,可能前面比较

长吧,所以这里就要短点。后面的—匕行诗是比较抽象的哲:了:

思考,可以说是——种与上文相关的说理,比如上文的“疲倦”到下

文的“伟大的疲倦”,下义是上文的——种延伸。另外,“河流”这个

意象,也是许多哲学家喜欢使用的意象,在郑敏叫十年代诌:多诗

歌里都出现厂这个意象,这也跟冯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倩:我觉得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表达的含蓄。假如是我要表达“伟

大的疲倦”,我不会在诗歌当中出现这样的词眼,这个思想完全町以

川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刚才有人提到“一个人老了”,就是非常形

象的诗歌,它并不是观念写作;“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也

凝练了诗歌艺术,比如“一”就是虚指无数,它并不是直白的;“怎一

个愁字了得”这句也有反问句式的艺术技巧,也不是直接说“非——

个愁字了得”这样直接。它们还是拐弯抹角找出直截了当的。这就是

诗歌的艺术魅力。我们曾经时沦过海子的《而朝大海,春暖花开》,像“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右一个灿烂的前程”等诗句都是非常

直白的,可是他化用得非常好,我也很欣赏。但在今人这首诗里就

不仅是直白的问题了,像“无数”、“伟大”、“历史”、“人类”、“思想”这样的大词就出现了五个,对于一首短诗来说难道不觉得有点严重吗?奥登、里尔克和冯至没有这样写诗。郑敏的确接受丁他们智性写

作的影响,但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智性的问题了。我刚才说到表达技

巧上还有可待提高的空间,就是基于此点而谈。

张立群:我认为这首诗不管是写疲倦也好,写历史也好,怎么解读

都能成立。我们解渎诗歌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这首

的阅读时代和它的创作时代之间的差异,在当时的诗歌时代背景下

就它技巧所达到的程度来说,也许已经很前卫了吧。刚才倩谈到的“思想”、“人类”、“历史”这样的大词,今天看来确实有很多表述上

的空白,但是假如我们换成别的词,好像我们也很难想出什么词来

代替它。第二个是人本身的情感和我们阅渎的情感间的差异,我们

现在读出的内涵也许和诗人当1时的初衷不一样。这首和舒婷的《呵,母亲》放在一起阅读,我们本能地会产生一种联系,所以刚

才霍俊明用白倩解读舒婷诗的“张力”来解读这首诗,很多人笑—厂,我觉得这首诗完全可以也用“张力”这个词来细读,她的静态时间观

就是通过这一点来体现的。“金黄”、“秋天”、“黄昏”、“暮色”、“历史”等等这些意象可以归为一类,表现一种成熟的魅力,也具有一种

苍老的意味,它们对应的物体是“稻束”这样的静默的雕像,通过对

应达成了非个人的历史穿透力。

陈芝国:这首诗对郑敏很重要,毕竟是她的代表作,同时对我个人

也很重要。我在高一第二学期看“名作欣赏”时,曾经看到过赏析

《金黄的稻束》的文章,是套用闻一多的“三美”,讲这首诗怎样体

现绘画美、雕塑美、音乐美等,然后通过“疲倦的母亲”联想到国家

历史的苦难。今天我重新阅读这首诗,很多人认为她写了“伟大的疲倦”、“劳动”、“丰收”等等,我觉得它其实没写什么,这首诗主要就

写“静默”。这首诗作为智性:写作当然是毫无疑叫的,我觉得“金黄

的稻束”就是诗人的精神状态。

赖或煌:我觉得郑敏的思想知觉化体现在一个凝聚的过程,这可以

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也不过是/脚下——条流去的小河”和她的“人类

的一个思想”。

王光明:关于对“金黄的稻束”的理解,大家谈得都不错。我主要补

充三点:—、诗人川“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黄金”意味着高贵。二、在技

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

的特殊效果,让它们既互相说明又互相丰富,使感觉往意识突进。

另一方面,它也沟通中国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

情境关系的重视。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让“稻束”与母亲建

立意识上的关联,也循着事物本身的存在逻辑,把“金黄的稻束”放

在秋天的暮色里,让收获日的满月在树巅上照耀它,让远处的群山

围绕它,以便强调那座静默的“雕像”。诗人在这里不先画背景而足

先画主体,再带出它的背景,也是现代主义陌生化的一种手段。三、前半部分收束时的雕像的静默或静默的雕像,与后半部分结尾时的“一个思想”是对举的,或者说是照应的,是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

一个远距离的“拼接”,最终使“稻束”成了一个类似罗丹《思想者》

式的形象。当然,它是语言的“思想”雕像,它要彰显的也不是观念

式的“一个思想”,而是让我们面对静默无声、普通平凡的事物,重

新关注“思想”它们的品性、意义与价值。因此,“在这伸向远远的一

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既是境界的开拓,也是思绪的展延;而“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也同时包含着思想与被思想的双重意味。《金黄的稻束》“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也可以理解为人类思想

的启示,启示人们重新思想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