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说课竞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一直向往成为一名教师,很感谢金榜给了我这个机会。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整式的加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

《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过整式的概念和有理数的加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掌握整式的概念的基础上,对整式进行加减计算,通过学习《整式的加减》这节课,可以对已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整式的概念加以巩固和运用,同时又能为后面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达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及其简单的运用。

在心理特点上,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

基于对课程的要求,我设置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规则,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身边生活的实例,从中发现、探索,做到学会学习,并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教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以上三维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并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教学难点:准确合并同类项,利用整式的加减法则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选择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练习法。其中情景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法和练习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法上,我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合作交流,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对要点的掌握和学习,并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接下来进行我说课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的阐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我制定了以下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会采用情景导入法。

上课之初,我会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在一段山坡路上,已知汽车爬坡的速度是km/h 100,汽车下坡的速度是h km /120,上坡所用的时间是下坡所用时间的1.2倍,并且上坡时间是th ,你能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山坡路的全长吗?

首先引导学生列出式子,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工作。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以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我以学生自主发现,分组讨论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突破,首先请学生们对于爬坡,下坡问题列出式子t t 1.2120010?+进行化简,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答案t t 252100+,老师对同学的答案进行总结,让学生学会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式子进行合并化简得出最终答案t 352,从而让学生深刻了解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同类项的一些性质,并合作交流探讨出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通过对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的了解,以x x x x 223322+++为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再根据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思想。

经过对情境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学会计算合并同类项,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会设置一个游戏,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看哪个小组计算整式的加减又快又准确。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

4、知识回顾,小结强化(课堂小结)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补充,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温故知新,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的缺陷,我将选取课后3-5个难度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我在设计板书时遵循简洁、明了、美观、实用的原则,在左边部分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在右边部分主要集中在练习方面,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结束语:

各位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心理特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练习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人教版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人教版整式的加减说课 稿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568432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节第一课时,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的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校的孩子是山区孩子,他们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这节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突破方法:利用老师ppt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化练习 ,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北师大版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来说课。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节第一课时,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的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这节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突破方法:利用老师ppt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化练习 ,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类比、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二、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联想→猜测→类比→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问题1:在课件上我会做一个长方形,通过对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活动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陈彬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二节——同类项。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2,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 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的加减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 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⑵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⑶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⑴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⑵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2、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木头营子中心校于占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整式的加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课时,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这一知识点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为它是本章重点“整式加减”的基础,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同类项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运用,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学生情况分析: (正确说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好奇地学,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 本课要注意发挥本节内容承前起后的作用,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对整式的加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在学习本课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时特别要处理好本课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3、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 a、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b、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c、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 2 ).能力目标 a、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YOUR LOGO 撰写人:天 狼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精品说课稿(新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二 (10)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13) 1.2.1 有理数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数轴说课稿(一) (16) 1.2.2 数轴说课稿(二) (21) 1.2.3 相反数说课稿(一) (24) 1.2.3 相反数说课稿(二) (28) 1.2.4 绝对值说课稿(一) (32) 1.2.4 绝对值说课稿(二) (37)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41)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二 (45)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48)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二) (49)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54)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二 (60)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64)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67)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二 (71)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 (74)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二) (76) 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78) 1.5.3 近似数说课稿(二) (80)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83) 2.1 整式说课稿一 (83)

2.1 整式说课稿二 (85)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一 (88)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二 (9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98)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02)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 (106)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一 (110)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二 (113)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一 (116)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二 (119)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121)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124)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127)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一)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二) (131)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一) (134)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二) (137)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一) (140)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角说课稿(一) (142) 4.3.1 角说课稿(二) (146)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150)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二) (152)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一) (156)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二) (163)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一) (167)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二) (169)

整式的加减教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一) 教学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 流能力。 重点: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课本P54“思考” 问题1:以上几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数式进行观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都是表示数与字母的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单的整式——单项式。 问题2:什么叫做单项式?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单项式的概念: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问题3:以上单项式有什么结构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 问题4:以这四个单项式为a2b,a3c5,2.5x,-n例,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各字母因数的指数和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 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三、巩固知识 讲解例1 课本P56 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一起回答)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符号化思想。注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πr中2π是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9 习题2.1第1题 2.1整式(二) 教学目标:1、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次数的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重点: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难点: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多项式 (3)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并指出,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 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 问题1:请学生任意举出几个单项式,让其他同学说出这些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问题2:观察多项式3x+5y+2z,0.5ab-πr2分别是哪些单项式的和,每个单项式的次数分别是多少?它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周玉显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同类项。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1.2 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 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 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 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充满好奇的学,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在这里就不作一一说明了,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教程。 三、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 多媒体出示两个问题,以具体生活情景为背景,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及求知欲。 (2)形成概念:

在讲解同类项概念时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出同类项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白兔找家和讨论环节。并编了一个同类项的口诀。 (3)强化概念: 为强化概念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设计了真真假假和填空。 (4)合并同类项的讲解: 讲解合并同类项时,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合并同类项。 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又编了另一个口诀。 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通过具体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5)数学与生活: 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6)总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课堂感悟: 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使知识结构更完善。 (8)作业: 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陷,起到课后巩固和反馈作用。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人教版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节第一课时,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的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校的孩子是山区孩子,他们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这节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突破方法:利用老师ppt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化练习 ,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类比、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二、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法:主动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联想→猜测→类比→归纳→例题探索→练习挑战、巩固提高→总结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问题1:生活思考:周末,乐乐一家要外出游玩,爸爸、妈妈和乐乐各自选了他们要吃的东西:买的时候怎么问? 学生肯定说买几瓶饮料、几个面包等。我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把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入到数学中来。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林甸二中 朱文静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是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今后学习整式加减、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说道: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2)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2、过程与方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规律。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整式加减的基础是准确合并同类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突破方法: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式学习模式 ,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教材的处理: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以及高效课堂的要求,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做了以下的创新处理:

1、增加了让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部分,带着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到课堂中解决。 2、增加了两道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的拓展题,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能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努力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演示、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电子白板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老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三、课前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3分钟) 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自主预习,完成预习检测,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为教师精讲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4分钟) 通过学生自主概括水果问题和这三组组单项式的特征。教师倾听学生交流,在学生概括出上述几组单项式的特征之后,提出同类项的概念,再由学生概括出同类项的定义。由教师补充: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这样,学生直接参与到同类项概念产生的过程,不仅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同时培养和

北师版七上数学《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北师版七上数学《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节第一课时,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的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这节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突破方法:利用老师ppt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化练习 ,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类比、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二、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年级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七年级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七年级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

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

小学说课稿范文-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我说的课题是整式的加减,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来阐述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课时,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了 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 这一知识点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为它是本章重点“整式加减”的基础,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同类项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运用,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 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 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学生情况分析: (正确说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 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 八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好奇地学,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 本课要注意发挥本节内容承前起后的作用,在小学和七 年级,已经学习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和解方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对整式的加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在学习本课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时特别要处理好本课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二、教学目标: (正确阐述通过教学,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理 性精神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发展,并说明其依据)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沪科版七上数学《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沪科版七上数学《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第二节,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的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这节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突破方法:利用老师ppt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化练习 ,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类比、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二、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运算讲义 知识总结: 一、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二、多项式 1、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项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合并后的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法:整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五、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 、积的乘方: 4、同底数幂的除法: 六、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1、零指数幂: 2、负整数指数幂: 七、整式的乘除法: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幕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八、整式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经典例题 一、整式及整式的加减 1、基础联系 2 、3 (2x y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式5的系数是__ ,次数是。 (2)化简-x+2(x+y-z)-3(x-y-z)= _______________ ⑶一多项式减去7a2-3ab-2等于5a2 +3,这个多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3x m+2 y8 与-2x4 y3m+2n是同类项,求2m+n的值。 (6) 先化简,再求值:2x-y+(2y2-x2 )-2(x 2+y2 ) 其中x=-1, y=2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周玉显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同类项。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 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 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 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 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

人教版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节第一课时,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的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校的孩子是山区孩子,他们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风气。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这节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运用。 2、难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的形成过程。 突破方法:利用老师ppt 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强化练习, 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与教学重、难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通过具体情境探究得出同类项可以合并,并形成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类比、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二、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 「i?、中、"-,、、/■.亠J 、八 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法:主动观察T分析T思考T比较T探索T联想T 猜测T类比T归纳T例题探索T练习挑战、巩固提高T总结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问题1:生活思考:周末,乐乐一家要外出游玩,爸爸、妈妈和乐乐 各自选了他们要吃的东西:买的时候怎么问? 学生肯定说买几瓶饮料、几个面包等。我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把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入到数学中来。问题2:青藏铁路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 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