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全的大物实验常见问题

非常全的大物实验常见问题
非常全的大物实验常见问题

实验一、气轨上运动定律的研究

1、计时器无读数怎么办?

(1)光电门没拧紧。

(2)导线没跟计时器紧密连接。

(3)排除方法:重新拧紧光电门和重新连接信号线。

2、气轨调不平怎么办?

十字架调的太低,应找实验老师对十字架进行调节。

3、每次测量时,计时器数值一样怎么办?

(1)没清零。

(2)排除方法:按“功能键”。

4、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太小怎么办?

(1)滑块没从气轨顶端静止下滑。

(2)支脚下垫的垫片不够。

(3)光电门1离支脚太近。

(4)排除方法:保证滑块从气轨顶端静止下滑,使光电门1远离支脚,看支脚下有几个副加垫片。

5、滑块所受摩擦力太大怎么办?

(1)气体速度太小。

(2)滑块下滑时发生了振荡。

(3)左右平衡没调好。

(4)排除方法:对气门进行调节,并保证滑块能平稳下滑,并调节十字架。

6、光电门2不同位置测得的结果相同怎么办?

(1)每次移动2时的距离太小。

(2)排除方法:要保证移动的距离在5-10cm之间。

7、前后测量的结果相差太大怎么办?

(1)可能换了滑块。

(2)可能调了气源。

(3)可能调过挡光片。

(4)排除方法:要用同一块滑块,不要调气源与挡光片。

8、最后g值为负的怎么办?

(1)计时零点选在L2处。

(2)排除方法:一定要使计时零点在L1处。

9、气轨调节时不易调平怎么办?

(1)一直让滑块在上面滑动。

(2)排除方法:假设不平,应先拿下来然后调节,再放上去观察,反复进行。

10、往图上描点时,有几个点靠的很近怎么办?

(1)L2每次移动的距离太近。

(2)L2没单方向移动。

(3)排除方法:删除这几个数据,重新测量。并注意:L2每次移动超过5cm,且一定要单方向移动。

实验二、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1、观测标尺时,为什么会产生视差?

若标尺成像不在十字丝平面上,则人眼上下移动时,物像与十字丝在相对位移,产生视差。实验中必须消除视差。

2、为什么读数间的间隔会忽大忽小?

按胡克定律可知,增加相同的外力,理论上应有相同的伸长量L,而实际上各伸长量是不相同的,而且还可能差别比较大,这是因为钢线夹具和孔径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

3、观测标尺的读数时,发现光线过暗而周围光线又很充足,应怎么样调节?

引起这种现象是因为望远镜的视野没有和反光镜镜面完全重合,使得反光镜采光不足造成的。应调节物镜焦距,使从望远镜中再次看到反光镜本身,重新微调望远镜位置,使得反光镜镜面完全和望远镜视野重合,然后再聚焦到标尺的像。

4、如何测量光杠杆前脚与后脚间距?

将光杠杆平放在桌面上的白纸上,用力按压,使之产生三个支脚的痕迹,以次作图,得到其等腰三角形的高即可。

5、实验中镜面和望远镜没有正对并等高怎么办?

应调节望远镜支架,目视镜面与望远镜,使之正对、并等高。

6、视线从准星、缺口方向看不到标尺的像?

应根据反射定律上下左右移动望远镜的支架,边移动边找,直到视线从准星、缺口方向看反光镜的镜面看到标尺的像。

7、标尺的像与十字丝之间有相对移动,即产生视差怎么办?

让眼睛稍微上下移动,注视标尺的像与十字丝之间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要调节目镜和调焦手轮,使物镜焦距和十字丝所在焦距重合。

8、视场内标尺的读数上下清晰度不一样怎么办?

可通过上下调节望远镜筒,使之中心轴线正对反光镜中心。

9、实验原理图中入射视线和反射视线夹角为什么是2??

因为反光镜后脚向下移动时,使得反光镜镜面向上偏转?角,法线也偏转同样的角度,而入射线和反射线相对与法线是对称的,故其间夹角为2?。

10、应怎么样减少实验中读数间间隔的误差?

加砝码时钢丝拉长,静摩擦力向上,钢丝伸长就小一点,减砝码时钢丝缩短,静摩擦力向下,钢丝缩短就

小一点;这时,人为的扰动夹具(可轻微按压或旋扭)尽量减少摩擦力的误差,同时也应在日常做好保养工作,调上润滑油。

实验三、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一、如何测量周期?

(1)当底盘A处于静止状态,将垫盘B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约5度),使得A盘沿轴线转动50次,记下总时间,周期就是50次的平均时间。

(2)测量圆环过几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时,一定要将该圆环的几何中心轴与A盘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二、l、R、r都是从何处到何处的距离?

(1)l是连结上下两圆盘的绳子的实际长度(不是垂直长度)。

(2)R表示系绳点到下圆盘中心的距离。

(3)r表示系绳点到上圆盘中心的距离。

三、如何测量l、R和r?

用钢卷尺测出三线摆的摆长l,测3次。l的长度必须从垫盘厚度的中心和底盘厚度底中心开始测量,因为三系绳点组成正三角形(才能保证是轴转动),故测量该三角形的边长,来推算出垫盘B的半径和底盘A 的半径。

四、实验中如何保证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成立?

(1)在实验前必须利用水准仪将底盘A调整水平。

(2)应该转动垫盘B来启动底盘A转动,以保证底盘A绕轴转动。

(3)垫盘B刚转动时转动的角度不能超过5度。

(4)三悬线必须等长。

五、如何选取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绝对误差所在的一位。

(2)在一般情况下,误差的有效数字只取一位。

(3)任何测量结果,其数值的最后一位要与误差所在的一位对齐。

(4)由绝对误差决定有效数字,读数时,必须记到估读的一位。

实验四、波器及其应用

1.在示波器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荧光屏看不见亮点,怎样才能找到亮点?显示的图形不清晰怎么办?

首先将亮点旋钮调至适中位置,不宜过大,否则损坏荧光屏,也不宜聚焦。在示波器面板上关掉扫描信号后(如按下x-y键),调节上下位移键或左右位移键。调整聚焦旋钮,可使图形更清晰。

2.如果正弦电压信号从Y轴输入示波器,荧光屏上要看到正弦波,却只显示一条铅直或水平直线,应该怎样调节才能显示出正弦波?

如果是铅直直线,则试检查x方向是否有信号输入。如x-y键是否弹出,或者(t/div)扫描速率是否在用。如果是水平直线,则试检查y方向是否信号输入正常。如(v/div)衰减器是否打到足够档位。

3.观察正弦波图形时,波形不稳定时如何调节?

调节(t/div)扫描速率旋钮及(variable)扫描微调旋钮,以及(trig level)触发电平旋钮。

4.观察李萨如图形时,如果只看到铅直或水平直线的处理方法?

因为李萨如图形是由示波器x方向的正弦波信号和y方向的正弦波信号合成。所以,试检查CH1通道中的(v/div)衰减器旋钮或CH2通道中的(v/div)衰减器旋钮。

5.用示波器测量待测信号电压的峰-峰值时,如何准确从示波器屏幕上读数?

在读格数前,应使“垂直微调”旋到CAL处。建议用上下位移(position)旋钮将正弦波的波峰或波谷对齐某一横格再数格数,就不会两头数格时出现太大的误差。

6.用示波器怎样进行时间(周期)的测量?

在读格数前,应使“垂直微调”旋到CAL处。根据屏幕上x轴坐标刻度,读得一个周期始末两点间得水平距离(多少div),如果t/div档示值为0.5ms/div,则周期=水平距离(div)×0.5ms/div。

7.李萨如图形不稳定怎么办?

调节y方向信号的频率使图形稳定。

实验五、电桥实验

1.什么是等臂电桥?为什么等臂电桥测电阻比较精确?

等臂电桥的意思是与电源组成一个回路的电阻,R1和RX相等,R2与R0相等。因为这样对称的效果,使得误差最小。

2.怎样判别R0?

如教材中P108页图3-17所示,与RX相连,且与电源相连的电阻即为R0。

3.比率C怎样确定?

比率臂C一般选用...,0.01,0.1,1,10...等简明比值,具体选其中哪个比值要依据被测电阻的大小和比较臂R0可读出四位数来决定。

4.接线无错误的情况下检流计指针不偏转怎么办?

a.锁钮打到了红点,检流计被锁住。

b.电路出现了断路,要用万用表逐个检查接线的问题。

5.检流计偏转过大怎么办?

a.接线错误。电路中将电源短路。

b.没有设置好电桥参数,使得比率臂严重失调。

c.先断开电键K,使限流电阻有效,保证检流计正常偏转,并调零,再合上电键K,进行微调零。

6.线路连接正确,电流表偏转正常,要怎样调节R2?

注意观察电流表指针和偏转方向及角度。向右偏,试着增大R2,若偏转角减小或反偏,则说明增大是对的,继续增大,若偏转角增大,则说明应该减小。向左偏同理。

7.电桥测试数据不准确怎么办?

a.检流计没有调节零点。

b.电路中出现断臂。

c.检流计调节不精确。

实验六、霍尔效应(Hall Effect)

1、实验过程中导线均接好,开关合上,但Vh无示数,Im和Is示数正常,为什么?

(1)Vh组的导线可能接触不良或已断。仔细检查导线与开关连接以及导线是否完好正常。

(2)Vh的开关可能接触不良。反复扳动开关看是否正常。

(3)可能仪器的显示本身有问题。

2、Im和Is示数稳定,Vh示数极不稳定,为什么?

仪器本身问题。更换仪器。

3、利用对称测量法测霍耳电压时,改变Is或Im方向,霍耳电压值的符号不改变?

(1)可能由于霍耳元件的四根连线连接错误而导致霍耳元件已烧坏。

(2)可能导线未接在中间的接线柱上,导致开关不能改变方向。

4、接好连线后打开仪器Im或Is示数为零,Vh有示数?

(1)导线及霍耳元件的连线接触不良或已断,重新将连线连好,已断的重新焊接。

(2)两组开关可能接触不良。

5、Im或Is示数不稳定从而Vh示数不稳定?

(1)仪器本身有故障。

(2)调节Im或Is过快使仪器反应发生失灵现象。关闭仪器,重新打开仪器后缓慢调节Im或Is。

(3)调节Im或Is的旋钮接触不良。

6、结果误差偏大?

(1)霍耳电压电压值偏离原定的值,而操作者未注意。

(2)长时间通电流是霍耳元件性能有影响,造成误差偏大。

(3)仪器X2刻度尺下的小游标的位置可能被移动,使得结果误差偏大。

注意事项

1. Is的最大值不能超过40mA。Im值不超过1mA。

2. 仔细检查每组的接线,决不能将Is的输入连接到Im的输出,否则通电后即会烧坏霍耳元件。

3. 为减少热磁流效应引起的误差,测Vh--Im曲线时测完Im=1mA时断开仪器冷却几分钟,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长时间通电流。

4. 不能擅自拆开霍耳元件的四根连线。

实验七、声速测量

1.用“驻波共振法”测波长时,如何调出示波器上正弦波形?

⑴示波器“Y轴衰减”旋钮应置于较小数值档。

⑵移动接收器S2时,荧光屏上宽带的宽度应变化。如不变,可交换输入到示波器的两接线柱位置,或交换输入到发射器S1的两接线柱位置。

⑶调节扫描频率即可调出正弦波。

2.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时,如何调出椭圆或直线?

⑴接收器S2接收到的信号应从示波器“X输入”端输入,发射器S1信号应输入到示波器“Y轴输入”端,且“Y

轴衰减”旋钮应置于较大数值档。

⑵如果还不能出现椭圆或直线,可交换S1或S2两接线柱位置。

3.用“驻波共振法”和“相位比较法”测波长时,如严格按上述方法操作,还是调不出应有波形,怎么办?

此时可能是连接导线断路或接头接触不好,应用万用电表欧姆档对每根导线进行检查,确保每根导线无断裂,各个接头接触良好。

4.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改变S1、S2间距离时,压电换能器S1和S2两表面应保持互相平行且正对?不平行会产生什么问题?

因为只有当S1、S2表面保持互相平行且正对时,S1S2间才可能形成驻波,才会出现波腹和波节,S2表面才会出现声压极大值,屏幕上才会出现正弦波振幅发生变化,由此可测超声声波波长。

如果S1、S2表面不平行,则S1、S2间形不成驻波,屏幕上正弦波振幅不会发生变化,就不能用驻波共振法测波长,故实验中必须使S1、S2表面平行。

5.如何调节与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

使用驻波共振法,当示波器上出现振幅最大正弦波时,表示S1、S2间处于驻波共振状态。调节方法是移动S2,观察示波器上正弦波振幅变化。

6.使用“驻波共振法”测声速时,为什么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是正弦波而不是驻波?

因为驻波是在发射器S1与接收器S2间形成,接收器S2接收到的是一个声压信号,在驻波波节位置,声压信号最强,输入到示波器Y偏转板,经X偏转板扫描,故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是正弦波。

7.使用“驻波共振法”测声速时,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正弦波振幅为什么随S1S2间距增大而越来越小?

这是因为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由于波动能量总有一部分会被空气吸收,波的机械能会不断减少,波强逐渐减弱,振幅逐渐减少。

8.用“相位比较法”测声速时,为什么只有当李萨如图为直线时才读数?

因为李萨如图形为椭圆时,由于椭圆形状、大小不确定,接收器S2位置难以确定。只有当李萨如图形为直线时,图形直观唯一,容易确定S2位置。

9.测声速时,“驻波共振法”与“位相比较法”两种电路可交换吗?

不能。因为驻波共振法只把接收器S2接收到的信号输入到示波器Y偏转板,观察到的是正弦波信号。而位相比较法把接收器S2信号输入示波器X偏转板,发射器S1信号输入到Y偏转板,观察到的是李萨如图形。

10.为何两种方法均测半波长值而不直接测波长值?

因为超声波在空气中有衰减,如果直接测波长值,测得数据个数少,由于衰减,后面数据测不出来。而测半波长,数据个数多,又便于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减少测量误差。

实验八、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

1.什么是视差?视差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消除视差?

答:⑴视差是在光学实验的调整过程中,随着眼睛的晃动(观察位置稍微改变),标尺与被测物体之间产生相对移动,造成难以进行准确的实验测量的一种现象。

⑵视差产生的原因:由于度量标尺(分划板)与被测物体(像)不共面,使得当眼睛晃动(观察位置稍微改变)时,标尺与被测物体之间会有相对移动。被测物体在度量标尺前方,当眼睛晃动时,人眼将看到被

测物体(像)上端的观察位置相对标尺会有相对移动,移动方向与人眼移动方向相反。(反之,若被测物体在度量标尺后方,则移动方向与人眼移动方向相同。)

⑶消除视差的方法:若待测像与标尺(分划板)之间有视差时,说明两者不共面,应稍稍调节像或标尺(分划板)的位置,并同时微微晃动眼睛,直到待测像与标尺之间无相对移动即无视差。具体办法是:在分光计目镜前上下晃动眼睛并观察:当眼睛向上移动时,若绿十字像向下移动,则说明绿十字像位置在分划板前面,因此只需将目镜略微移出来一点即可;反之,若绿十字像向上移动,则说明绿十字像位置在分划板后面,将目镜略微移进去一点即可;反复多次调节,直至像与标尺之间无相对移动即可完全消除视差。

2.为什么在游标盘上要配备两个游标?这两个游标应如何利用?

答:为了消除刻度盘与分光计中心轴线之间的偏心差,在刻度盘同一直径的两端各装有一个游标。测量时,两个游标都应读数,然后算出每个游标两次读数的差,再取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可作为望远镜(或载物台)转过的角度,并且消除了偏心差。

3.为什么有时候计算望远镜转过的角度时,不能直接取每个游标两次读数的差值作为测量值?

答:因为在转动望远镜的过程中,如果游标经过了刻度盘的零点,则望远镜转过的角度不等于这游标两次读数的差值。

4.应该怎样操作光学元件?

答:光学元件大多是由玻璃制成,光学面经过仔细抛光,有些还有一层镀膜,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碰、摔坏,暂时不用应收到元件盒内以防损坏。不要对着光学元件说话、打喷嚏、咳嗽。绝对不能用手触摸光学面。

5.操作分光计时应注意什么?

答:分光计是精密的光学仪器,要倍加爱护。不能随便乱调乱放,以免造成仪器损坏。

6.调节螺丝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答:调节分光计时,应先调好一个方向再调另一个方向,这时已调好部分的螺钉不能再随便拧动,否则会造成前功尽弃。

7.测量数据之前应注意什么?

答:在测量数据前,务必先检查分光计的几个止动螺钉是否锁紧。因为未锁紧时取得的数据会不可靠。

实验九、光的干涉及应用

1.为什么在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干涉环直径的读数过程中,测微刻度轮必须朝同一个方向转动,不要中途反向转动?

因为中途反向的时候螺纹部分会有空程,而这部分空程会引入测量数据中,会产生误差.

2.为什么采用第m、n级暗环半径的差值来计算曲率半径?

因为很难确定牛顿环的级次,这将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用暗环半径的差值来消除这个系统误差。

3.为什么显微镜调焦镜筒要由下往上调节?

这样可以避免损坏物镜和被测物体。

4.为什么实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

检查是否出现读书错误或数环出现错误。

5.怎样消除视差?

多次读数,取平均值。

6.怎样减小读数误差?

测量时十字线的交叉点最好对准暗环的中心。

7.为什么要尽量不测暗斑附近的几个暗环?

因为这附近的暗环条纹宽,测量误差相对较大,远离中心时干涉条纹细、均匀。

8.怎样利用牛顿环来测量单色光的波长?

用已知曲率半径的平凸透镜利用公式可以求得.

实验十、铁磁材料居里点测定

1、如果线圈没有电流通过,如何处理?。

检查保险丝是否烧断,如果烧断就要更换保险丝。

操作时要注意:电源打开前,必须将“升温—降温”开关置于“降温”的位置;电源打开后,才将“升温—降温”开关置于“升温”的位置。否则,有冲击电流烧坏保险。

2、如果温度显示装置无变化或升温很慢,怎么办?

检查温控装置的接头是否接好。操作:接好稳控装置的接头。查看“设置温度”是否将温度设置太低。操作:提高设置的温度。检查样品是否短路。操作:更换一个好的样品。

3、如果风扇没有转动,如何处理?

看看风扇是否被卡住了。操作:将卡住风扇的物件取出来,然后重新启动风扇。检查插头是否松动了,电线是不是断了。操作:将插头插紧,或是更换插头。

4、如果风扇的响声太大了,如何处理?

检查风扇的标签是不是脱开了。操作:把标签取下来。

5、如果电压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如何处理?

这是实验过程中的过度状态,是正常现象,如果要记录数据就要跳过这一阶段,再记录数据。

6、如果仪器没有信号,如何处理?

(1)检查样品的原因,看是不是样品没有插好或接触不良。操作:将样品的问题解决好。

(2)检查B或H输出导线,看“B”输出或“H”输出是否短路。若短路则更换输出导线。

(3)品是不是断路了。若断路则将样品脚的连线焊好。

7、电压表有信号,但示波器水平方向没有信号,如何处理?

检查示波器的旋钮设置是不是正确。操作:将示波器的旋钮调至正确位置。“H”输出线是否有问题,看看是不是断路或接触不良。操作:换一根“H”输出线。“H”调节设置的H值太小了。操作:将H的值调大一些。

8、如果电压表有信号,而示波器没有垂直方向信号,如何处理?

看看示波器旋钮设置是不是正确的。

操作:将旋钮的设置调为恰当位置。“B”输出线断路或接触不良。操作:换一根“B”输出线。

实验注意事项:

1、当样品放入炉内加热的过程中,随着炉温的升高,L1的电感量在不断的减少,从电阻R1上取出的H 信号相对地在不断升高,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适当的调节X轴衰减旋钮,使其在示波器上显现出比较理想的磁滞回线。

2、测量样品的居里点时,一定要让炉温从常温开始升高,即每次要让加热炉降温至常温后再放入样品测量,这样可避免由于样品和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的不同而引起的居里点每次测量值的不同。

3、在测80oC以上样品时,温度很高,小心烫伤。

4、从定性的观察磁滞回线的存在与否来判定居里点时,由于线圈L1、L2互绕在一起,有一定的互感,始终有一定感应电压,因此当磁滞回线变为一直线时,不能将示波器的Y轴衰减无限制的减小。

实验十一、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

1. 观察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时,屏上只看到一大片光斑,看不到干涉条纹,怎么办?

移走扩束镜,调节激光管方位,配合调M1、M2后螺钉,使由M1、M2反射的最亮光点能大致回到激光管中,此时入射光与分光板成45°角。然后重新微调M1、M2后面的螺钉,使得屏上两排光点中最亮光点完全重合,重合的标准是最亮光点中出现细条纹(其它光点也有细条纹),再放上扩束镜,屏上必看到干涉条纹。

2. 观察点光源非定域干涉时,屏上只看到干涉圆弧,没看到干涉圆环,怎么办?

调节水平拉簧螺钉和垂直拉簧螺钉,使干涉条纹往变粗变稀方向移动,必可调出干涉圆环的圆心。

3.调节微调旋钮时,没看到圆环“冒出”或“缩进”,怎么办?

原因:可能是微调旋钮与移动可动镜M1的精密丝杆之间出现了“滑丝”。

办法:可调节粗调大手轮,使M1重新移到一个粗调位置,再使微调手轮多转几圈,确保微动鼓轮螺帽与螺杆间无间隙(空程误差),转动微动鼓轮,必可看到圆环“冒出”或“缩进”现象。每次正式测量读数前,为防止空程误差,也应使微动鼓轮多转几圈,看到圆环“冒”或“缩”时才往一个方向转动读数,中途中微动鼓轮不能反转。

4.如何对M1位置进行读数?

该读数由三部分组成:①标尺读数,只读出整毫米数即可,不需估读;②粗调大手轮读数,直接由窗口读出毫米的百分位,也不需估读;③微动鼓轮读数,由微动鼓轮旁刻度读出,需要估读一位,把读数(格数)乘10-4即毫米数。M1位置读数为上三读数之和。

5.什么是定域干涉?什么是非定域干涉?

干涉条纹是定域还是非定域的,取决于光源的大小。如果是点光源,条纹是非定域的,在平面镜M1M2反射光波重叠区域内都能看到干涉条纹。如果在扩束镜与分光板间放一毛玻璃,则点光源发出的球面波经毛玻璃散射成为扩展面光源,条纹则是定域干涉(等倾干涉条纹)。

6.迈克耳逊干涉仪中补偿板、分光板的作用是什么?

分光板是后表面镀有半反射银膜的玻璃板,激光入射后经半反射膜能分解为两束强度近似相等光线。补偿板是折射率和厚度与分光板完全相同的玻璃板,使分光板分解的两束光再次相遇时在玻璃板中通过相同的光程,这样两光束的光程差就和在玻璃中的光程无关了。

7.当反射镜M1和M2不严格垂直时,在屏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此时M1与M2'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薄层,用平行光照射将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即空气层厚度相同的点光程差相同构成同一级干涉条纹,这些条纹是一系列等间距的直条纹。

8.为什么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未扩束的激光束?

因为没有扩束的激光能量集中,光强较大,直接射入眼内会使视网膜形成永久性的伤害。

9.在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中,用激光作光源的调整过程中,看到的是两排光点还是两个光点?为什么?

实验中看到的是两排光点,因为光线在玻璃板与平面镜之间有多次反射。实验中只需调节两排光点中最亮光点即可。

10.实验中为什么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本实验采用分组隔项逐差法,可以充分利用所测数据,更好的估算最佳值,更合理地估算测量误差及不确定度。

实验十二、电子综合实验-D/A转换、A/D转换

本实验中最容易损坏并且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件就是实验导线了,所以在实验开始的时候事先确认所使用的导线没有断线的情况,可以使用电源输出脚和电压表测量脚进行导线是否断裂的测试。下面一次列出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上电后,芯片不正常工作,并且发烫,为什么?

(1)可能是电源短路;

(2)请立即关电;

(3)仔细检查与电源有关导线;

(4)最好更换芯片。

2、电压表上无数字显示,为什么?

(1)电压表是否打开;

(2)电压表信号输入线是否已经连接到UA741的输出;

(3)电压表地线是否与芯片共地。

3、拨动数字开关时,输出信号不变化,为什么?

(1)检查DAC0832的控制线是否已经准确连接;

(2)DAC0832与UA741是否已经准确连接,特别是公共脚;

(3)数字开关与DAC0832连接是否正确;

(4)UA741与DAC0832之间的反馈线是否准确连接。

4、调节开关时,输出电压变化不均匀,为什么?

(1)跳变每个数字开关;

(2)检查无效的开关;

(3)并更换相应的连接导线。

5、输出电压不在规定范围内,为什么?

(1)数字电压表,DAC0832和UA741是否共地。

6、改变开关的时候输出数据没有改变,为什么?

(1)在保证上述正确的情况下更换芯片重新测试。

7、输出数据变化紊乱,为什么?

(1)检查DAC的输出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之间的公共接地脚是否相连,如果不相连可能会出现输出数据浮空的情况。

8、电压表没有数据指示,为什么?

(1)查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是否已经联接到电压表的输入端口。

9、整个电路没有工作,为什么?

(1)检查电源的供应是否正常。

10、DAC工作不正常,为什么?

(1)检查它的各个控制脚是否正确联接。

实验十三、用磁聚焦法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1、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找不到光点(光斑)的情况,为什么?

(1)亮度不够。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增加亮度。

(2)已经加有较大的电偏电压(x方向或和y方向),使光点偏出示波器的屏幕。此时应通过调节电偏转旋钮,使偏转电压降为零。

(3)“调零”旋钮使用不当,造成光点偏出荧光屏。通过调节“调零”,即可找到光点。

2、在进行负向电偏转实验时,外接电压表指针会反向偏转,造成无法读数。为什么?

这时要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端对调,同时电压的测量结果要加负号。

3、接完线后,打开“电子荷质比测试仪”电源,示波管上什么都没有出现,为什么?

(1)“电子荷质比测试仪”上“灰度”旋钮调得太小,导致亮度不够;

(2)示波管已损坏。

4、接完线后,打开“电子荷质比测试仪”电源,发现示波管上出现很大亮点斑,并且不在示波管的中央,为什么?

(1)X偏转板未接地;

(2)开关K1未打到接地端。

5、“电压表”电压读数无法通过“电压初调”或“电压细调”旋转调到指定的值,为什么?

(1)“电子荷质比测试仪”上“灰度”旋钮调得太暗或太亮,影响电压值;

(2)“电压表”机械调零未调好;

(3)“旋钮”已坏;

(4)电压表已坏。

6、将开关K1打到最下边接线柱上,示波管上未出现直线。为什么?

(1)开关K1最下端接线柱未接到“电子荷质比测试仪”的“测试电源”上;

(2)开关K2已接通,并且“直流稳压电源”上的输出已调到了测定值,而不是从“0开始的。”

7、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输出调节”旋钮,示波管上图形没反应,为什么?

(1)“直流稳压电源”被短接;

(2)“直流稳压电源”上保险丝已烧断;

(3)“直流稳压电源”已坏,没有电压输出;

(4)连接直流稳压电源”与开关K2的导线损坏了。

8、将两“安培表”串联时,发现“接线板”上“安培表”指针不动,为什么?

(1)此“安培表”被反接;

(2)接此“安培表”时,不慎将“直流稳压电源”短路;

(3)此“安培表”已坏。

9、将两“安培表”串联时,发现两表读数相差较大,为什么?

(1)操作者未正对着表盘读数;

(2)其中一表或两表的机械调零未调好;

(3)其中一表或两表已坏。

10、结果误差偏大,为什么?

(1)“电压表”电压值偏离原定的值,而操作者未注意;

(2)“电压表”或“电流表”机械调零未调好;

(3)“电压表”或“电流表”已坏。

注意事项

1. 试验线路中因用高压,操作要小心,以防点击;

2. 为了减小干扰,其它铁磁物体需远离螺线管;

3. 螺线管应南高北低放置;

4. 聚焦光点应尽量细小,但不要太亮,以免难于判断聚焦的好坏;

5. 在改变电流方向以前,应先调节激磁电流到零,然后再搬动换向开关Ka,使电流反向;

6.改变加速电压U后,光点亮度会变化,这时需要重新调节亮度。

7.若调节亮度后加速电压有变化,再调节电压细调到所需的电压值。

实验十四、氢原子光谱

1.如视场非常窄,谱线非常暗,怎样处理?

可调节目镜前端的螺母,使视场变宽。

2.如视场中黑三角不清楚或根本无法看到怎样处理?

可调节目镜直到看清楚为止。

3.如视场中谱线倾斜,怎样处理?

可调整狭缝的旋转度,使谱线竖直。

4.如视场中黑三角未位于下方,怎样处理?

可旋转目镜前的铁环,使黑三角位于视场下方。

5.有时为什么完全看不到光谱线?

可能是狭缝未打开或是狭缝间距过小,也可能是鼓轮没转到出现谱线的地方。

6.为什么弱的谱线(弱红,弱紫)照不到?

可能是第一个透镜没把光汇聚好,可调整透镜1的位置。

7.为什么做氢灯时谱线比较暗或弱紫找不到?

可能是光线进得不是很充足,可以再调一下氢灯和狭缝间的角度或适当拧宽狭缝,或将灯移近狭缝并将灯跟狭缝对正。

8.为什么换氢灯后一下子上来看不到任何线?

可能是视场不在可见光区域内,一般是做完汞灯后没把黑三角移到黄线的位置,可看看做汞灯时黄线的位置,然后把鼓轮转到那个位置。

9.为什么做汞灯时黄线左边没有红线而只是一片红?

应该是黄线还没分开,需继续调,直到把狭缝调到透镜3的焦平面处。

实验十五、密立根油滴实验

1.什么是平衡法?

答:利用带电油滴在静电场中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来测量油滴所带电量的方法称为平衡法。

2.在测量油滴匀速下降一段距离L所需时间t时,应选择那段L最合适?为什么?

答:在测量油滴匀速下降一段距离L所需时间t时,为保证油滴下降速度均匀,应先让它下降一段距离后再测时间,选定测量的一段距离,应在平行板之间的中央部分,即视场中分格板的中央部分。若太靠近上电极板,小孔附近有气流,电场也不均匀,会影响测量结果。太靠近下电极板,测量完时间t,油滴容易丢失,影响重复测量,一般取L=0.200cm比较合适。

3.若水平仪没有调整好,将对实验测量有何影响?

答:若水平仪没有调整好,则油滴仪上下极板不水平,重力与电场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无法达到平衡,这不满足实验条件。

4.在调平衡电压同时,可否加上升降电压?

答:在调平衡电压同时,不能加上升降电压,因在公式,U只表示平衡电压。

5.若所加的平衡电压没有使油滴完全静止,将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所加的平衡电压没有使油滴完全静止,则重力与电场力不相等,不满足,用此公式计算q误差大。

6.若油滴在视场中不是垂直下降,试找出其原因?

答:若油滴在视场中不是垂直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1)仪器未调水平。则油滴受重力电场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则油滴不是垂直下降。

(2)上电极板翘起来未放平整。

(3)若导光棒未插入胶木圆环的进光孔,则进光孔和观察孔由于空气对流而使油滴不是垂直下降。

(4)外界条件影响,如风的影响(电风扇对着油滴仪吹)。

7.在跟踪某一油滴时,油滴为什么有时会突然变得模糊起来或消失?如何控制。

答:在跟踪某一油滴时,有时会突然变得模糊或消失,这是由于平行极板未水平,电场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使油滴未垂直下落。应不断微调显微镜焦距,跟踪油滴,防止它消失,并将仪器调水平。

8.怎样使油滴匀速下落?

答:油滴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降,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其下降一段距离后,阻力与重力达到平衡,油滴因此匀速下降。实际上油滴运动很短的距离后,即达到匀速运动状态。实验时,让油滴运动一段很小距离(分划板一小板)即可开始测量,这时油滴已是匀速运动的状态了。

9.在跟踪油滴时应该选择多大的平衡电压较为合适?

答:平衡电压太小时,结果不易测准,而平衡电压太大时,又容易损坏仪器,因此选择电压范围在100~400V较为适宜。

10.为什么油滴带电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答:因为油滴带电量的多少将直接决定它在极板之间运动速度的大小,同时带电量的多少又决定其体积大小。油滴体积太大,带电量就多,下降速度就会越快,测量结果不易准确;油滴体积太小,则布朗运动明显,测量结果同样不易准确。通常应选取下降时间在20~30s的油滴较为适宜。

实验十六、普朗克常数的测定

1) 因微电流器要送电予热20-30分钟、汞灯也要充分予热后才能正常工作,故首先应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后,尽快的送电予热微电流放大器和汞灯。

2) 更换滤光片时注意不要弄脏滤光片,或使用前用镜头纸认真揩擦以保证滤光片有良好的透光性能。更换滤光片时要平整地放入套架,以消除不必要的折射光带来实验误差。

3) 更换滤色片时应先把光源的出光孔遮盖住,而且在实验完毕后用遮光罩盖住光电管暗盒进光窗口,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光电管阴极,缩短光电管的寿命。

4)光源与光电管暗盒之间相距宜取30~50Cm,从光源出光孔射出的光必须直照光电管的阴极面,暗盒可作左右及高矮升降调节。为了避免光线直射阳极带来反向电流增大,测试时光窗口宜加φ4~φ6mm的光栏。

5) 该实验虽然不必在暗室中进行,但室内光线太强也会对测量结果带来不利影响,故应尽量不开照明灯,窗帘拉好挡住室外强光。以减少杂散光的干扰。仪器不宜在强磁场、强电场、强振动、高湿度、带辐射性物质的环境下工作。

6) 微电流放大器必须在充分予热下方能准确测量,连线时务请先接好地线,后接讯号线,注意不让电压输出端与地线短路,以免烧毁电源。

误差分析及间题讨论

1、什么是截止电位与截止频率?

由光电方程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来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阳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落到阳极,直到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子都不能达到阳极,光电流才为0。这个相对于阴极的负值的阳极电位Vs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位(或截止电压)。若光电子能量hυ

2、如何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电位?

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测量并描绘在该频率下光电管的I-V特性曲线,从该曲线上找到该频率下的截止电位。由于暗电流、本底电流及反向电流等的干扰,实际的截止电位应在I为零时的反向电压与I达到反向饱和拐点处对应的反向电压之间,不易准确找到,一般以前者或后者来近似代替。

本底电流:由于各种漫反射光入射到光电管上产生的电流。

反向电流:在光电管制作过程中阳极也往往被污染,沾上光电阴极材料。当光照射到阳极上时也有光电子发射,由此产生的电流称为反向电流或阳极光电流。

3、为什么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大小成正比?

当外来光频率和电压固定时,光强增大,意味着撞击金属表面的光子数增多。只要v>v0,被撞击出来的光电子数目就按比例增大,饱和光电流也就越来越大。

4、什么叫暗电流?测量暗电流的目的是什么?

暗电流:光电管没有光照射时,由于热电子发射、漏电等原因产生的电流。测量暗电流是为了估计暗电流对光电效应的影响。影响光电倍增管单光子探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尽管暗电流的成因很复杂,但一般认为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主要来源于光电倍增管阴极和第一发射极的热电子发射,即热噪声,因此降低热噪声是提高光电倍增管光子计数率的关键。

5、在没有光照射K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什么?

AK之间有电场存在,但没有光电子逸出,说明没有发生光电效应。

6、为什么KA间没有电场,仍然有光电流?也就是说仍然有光电子从K极板飞向A极板呢?

KA间没有电场仍有光电流说明光线照射金属板逸出的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一部分光电子可以到达极板A形成光电流.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获得动能,只有达到某一值才能克服原子的束缚从金属中飞出。

7、入射光亮度高不就是能量大吗,金属中的电子获得的能量大,初动能就应该增大,但为什么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呢?

解释这一问题:频率一定的光,每个光子的能量为hυ,频率越大的光,光子的能量越大.因此电子吸收了高频率的光子才能获得较大的初动能.只有初动能足够大的光电子才能克服反向电场的阻力到达极板A形成光电流.光的强度大只是光源每秒钟发射出光子的数目多,但如果是频率低的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不

大,电子吸收光子获得的能量也就较小.只不过每秒入射的光子数目多,产生光电子的数目多,所以不提高入射光的频率就无法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实验十七、光纤传输技术

1、在光电特性测量实验中当达到一定电压后,调节电压大小功率为什么不再有明显变化?

诊断:为防止半导体激光器因过载而损坏,实验仪中含有保护电路,当电流过大时,光功率会保持恒定,这是保护电路在起作用,而非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电特性。

2、为什么测出的传输功率会偏低?

诊断:1、光纤的端面处理时,光纤端面不平整或有污迹。

2、激光束进入光纤时光纤端面未在激光束的会聚焦点上。

3、激光在传输过程中光纤有断裂情况。

解决方法:

1、应用光纤剥皮钳剥去光纤两端的涂履层,长度约10mm,在5mm处用光纤刀刻划一下。用力不要太大,以不使光纤断裂为限。在刻划处轻轻弯曲纤芯,使之断裂。处理过的光纤不应再被接触,以免损坏或污染。

2、应重新调整激光器和光纤夹的位置,调节方法见问题8。

3、检查光纤是否有断裂处,如有则应将断裂处去除。

3、为什么光纤无法放入光纤夹?

诊断:光纤夹内有断裂的光纤。

解决方法:应在放入光纤前清除夹槽内断裂光纤和其他污物,保证光纤平直放入槽内然后用吸铁固定。

4、为什么无激光束到达接收端?

诊断:光纤在中部某处断开。

解决方法:应及时与老师报告找出光纤断开位置。

5、为什么激光器无激光束输出?

解决方法:检查激光管电源连接是否正确、是否连线脱落或断开,如排除以上情况则应为激光管损坏,及时和老师联系更换激光管。

6、为什么激光器有激光束输出,但光纤端口输出光线弱?

诊断:1、光纤夹和三维光纤调整架内的光纤由于夹放时用力过大或其他原因,导致光纤有断裂。

2、激光束焦点未落在光纤端面上。

解决方法:

1、应重新放置光纤,并及时清理夹槽。

2、应重新调整激光器和光纤夹的位置,调节方法见问题8。

7、怎样才能快捷的找到激光焦点位置?

诊断:调整激光工作电流,使激光不太明亮,用一张白纸在激光器前前后移动,确定激光焦点位置。激光太强不便观察。

8、为什么单放机没有声音播放?

诊断:磁带卷带或录音键被按下或音量调到最小。

解决方法:将磁带取出检查磁带状况,如发生卷带请老师更换录音机。如果是录音键被按下则按停止键使录音键弹回,再重新按播放键。如是音量最小则将录音机上音量开关调到最大即可。

9、在传输信号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声音信号到达示波器?

诊断:1、录音机没有声音信号输出。

2、录音机与信号调制器连线松动,接触不好。

解决方法:1、见问题8

2、重新拔插连线。

10、在光电特性测量实验中为什么功率计没有读数?

诊断:1、连线松动,接触不好。

2、功率计接收器与光纤端有障碍物挡住光束。

解决方法:1、重新拔插连线。

2、去除障碍物。

实验十八、补偿原理和电位差计

1、当电位差计内部电源接通后,调零时检流计指针不变?

诊断:1、电位差计上的k3开关打到输出端,而不是测量端。

2、电位差计内部电源电动势不足。

解决方法:1、将k3打到输出端。

2、向老师报告更换电池。

2、调好零后,将电位差计未知端接到Rx或Rn两端时,检流计指针不偏却仍指向零?

诊断:1、电位差计上K1开关打到了“断”的那一档。

2、电位差计上K2开关未扳到“未知”档。

3、所有读数盘上的指针都打到了“零”。

4、连接电位差计和被测电阻之间的导线断了。

解决方法:1、将k1打到“断”。

2、将电位差计上K2开关未扳到“未知”档。

3、将读数盘上的指针打到非零位置。

4、跟换导线。

3、测量时调节读数盘旋钮,检流计指针总偏向一边,而不摆动?

诊断:1、回路开关K1断开了。

2、电位差计“未知端”“+”“-”被反接。

3、回路中滑动变阻器电阻太小,回路电流比较大,导致被测电阻两端电压过高,超过电位差计测量量程。

4、回路中漏接了Rx或Rn,回路电流比较大,导致被测电阻两端电压过高,超过电位差计测量量程。

5、滑动变阻器滑块接触不好,或回路中有导线断开导致回路不通。

6、电位差计上K1开关未打到“X5”倍

档,使得电位差计测量量程太小。

解决方法:

1、将k1闭合。

2、将电位差计上“未知端”“+”“-”按正确极性接。

3、将回路中滑动变阻器电阻滑动臂打到中间位置。

4、在回路中接入Rx或Rn。

5、检查滑动变阻器滑块接触情况,必要时更换滑动变阻器。

6、转换K1开关到“X5”倍档。

4、为什么实验过程检流计指针不偏始终指向零?

诊断:1、用万用表检测看检流计是否已经烧毁。

2、检流计接线断开。

解决方法:1、更换检流计。

2、将电位差计上接线重新接好。

实验十九、静物全息摄影

1.在搭光路中从哪一路光束开始?

在搭光路中我们一般是从物光束先搭。

2. 在搭物光时从哪里开始?并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搭物光时我们是从被摄物体开始,在此操作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也可以说三个位置,一是物体的位置,任何一个物体总存在着一个相对来讲较大的面,将该面对着干板(全息底片);二是干板袈的位置,相板袈的位置确定着干板与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干板袈距物体的距离小于10cm,并还要错开一点,让参考光很好照在干板上;三是激光光束射在物体上的亮点位置,该亮点应放在被扩束镜扩束后,从物体上发出的漫反射光大部分反射在干板上。物光束有三段,它们是从分束镜到全反镜M1,从全反镜到物体,再从物体到干板。

3. 在搭光路中,什么时候将扩束镜放到光路中?

在搭光路中,调节物光和参考光后段之夹角在300-450之间,与测取两路光的光程差时可不放扩束镜,在调节物光与参考光的光强之比时,放扩束镜在两光路中。

4.在搭参考光是要注意什么事?

在搭参考光时,要注意的事宜有:1、参考光的最后段光与物体反射到干板的光的夹角,它们是以干板亮点为中心,M2上的亮点,物体上的亮点三点的夹角在300-450之间。2 、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差要小于4cm。

5.在进行物光和参考光光强测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1、将扩束镜放入光路中,物光的扩束镜距物体近些,使扩束光尽量照亮物体,参考光的扩束镜稍微远离

M2,将参考光扩开后要观察一下,参考光的光亮区是要照在干板上的大部分,若不是要对M2进行微调,使参考光的亮区大部分照在干板上。

2、将光电池放入干板位置,分别测物光光强和参考光光强,并通过调节扩束镜使参考光强是物光强的三到五倍。

3、使参考光强是物光强的三到五倍,是通过调节扩束镜,扩束镜远离被照物光强减弱,反之增强。

4、测物光强时,挡住参考光,测参考光强时则挡住物光。

6. 若在测量光强时发现检流计不动,这是什么原因?

检流计不动要检查下面地方:a.光电池夹好了没有;b.线接好了没有;检流计选择是否处于短接;d.光电池是否失效;e.检流计是否正常。

7.怎样判断干板有膜面?

用两手指轻轻的捏住干板两面,慢慢的移动手指,你会感觉有一面比另一面稍微粗糙一点点,粗糙面上有膜面,该面在装到干板袈上时要对着物体。

8.怎样把干板装到干板架上?

装干板时,一片黑暗,先用手摸到干板架的底座,顺着底座向上摸,摸到干板架的竖槽中,沿竖槽往夏慢推,时干板放人模槽中,最后干板时不仅在竖槽之中也要在横槽之中,否则干板没有装上。

9. 怎样观看冲洗出来的干板?

将干板按刚才拍摄的位置放回到干板架上,让参考光照到干板上,移去物体,透过干板看放物体的地方,若该处有物体存在就成功了,若看时什么也没有就失败了。

10.为什么三个参数都调节好了最后拍出来的干板会不成功呢?

我们知道干板上记录的是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条纹,此干涉条纹的几何尺寸是可以与光的波长进行比拟的,如此细小的干涉条纹,对防震的要求非常高,在曝光时,不要讲话,不要走动,保持越安静就越可能成功。另外一组中的两位同学配合要好,装干板不能装反,曝光者没有改变调好的参数。如果上述条件不满足,就是三个参数调好了也不会成功。

实验二十、电阻测量优化研究

一、为什么电位差计的“倍率开关”打到“×5”档,调节“调零”旋钮进行调零,电位差计指针不动?

答:①“电位差计”本身电池不足;

②“调零”旋钮损坏。

二、为什么电位差计的“倍率开关”打到“×5”档。调节“电流调节”旋钮进行调零,电位差计指针不动?

答:①“电位差计”本身电池不足;

②“电流调节”旋钮坏;

③“电位差计”上开关K2未打到标准端;

④“电位差计”上开关K3未打到测量端。

三、为什么电位差计的两极接RN和RX两端,电位差计指针不偏,仍指零?

答:①“电位差计”上测电压的三旋钮均在0刻度位置;

②连接“电位差计“和电阻的导线断;

③“电位差计”的“+”“-”极里面的连线断;

④是在“电位差计”连接Rx和RN的情况下调的零。

四、为什么电位差计的两极接RN和RX两端,电位差计指针偏,但调节电压测量旋钮时,指针始终不摆动?

答:①“倍率开关”未打到“×5”档,测量量程不够;

②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得太小,电路电流大,电阻两端电压超过量程;

③回路中漏接了RX和RN;

④“电位差计”的“+”“-”两极与电阻的“高”“低”电位端反接;

⑤回路中开关K1处于断开状态。

五、为什么电位差计的测量电压时,调测量旋钮,指针左右摆动的位置不止一个?

答:测量旋钮内部电位器损坏。

六、为什么测量结果中,RX和RN两端电压与对应电阻不成正比?

答:①“电位差计”损坏;

②“电位差计”上电压测量旋钮上的白线所指的数值与实际数值错位。需将旋钮从0刻度出发读数。

实验二十一、电容器介质损耗及电容量测量

本实验使用一个智能测试平台,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连线,使用介质损耗自动化测试仪器即可测量出电容器的阻抗和介质损耗。

首先确认所使用的导线没有断开的情况。

在实验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

1、测试设备在检测的时候死机,为什么?

(1)实验板上的导线连接是否正确,重新检查各个位置是否正确连线;

(2)测试信号没有进入实验监测设备,检查信号输入端子。

2、数据误差过大,为什么?

(1)电路中的标准电容误差变化较大,需要更换标准电容;

(2)设备校准因子变化大,需要调整校准因子。

3、液晶显示器没有显示,为什么?

(1)单片机控制电路出现故障,需要检查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器之间的电路。

4、没有继电器的声音,为什么?

(1)控制继电器的四个控制线出现问题,报告老师,进行检修。

5、其它情况时如何处理?

(1)如遇其它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

化学实验中常见问题解析(50问)

化学实验中常见问题解析(50问) 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 熔点管壁太厚;(2) 熔点管不洁净;(3)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 (4)加热太快;(5) 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 (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 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2) 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3) 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4) 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5) 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6) 齐列熔点测定的缺点就是温度分布不均匀,若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这样所测数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2 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 答:不可以。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3 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 测得混合物的熔点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什么?

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4 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 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有时会引起着火。(3)中途停止蒸馏,再重新开始蒸馏时,因液体已被吸入沸石的空隙中,再加热已不能产生细小的空气流而失效,必须重新补加沸石。 5 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 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6 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使实验数据不准确,而且馏份纯度也不高。加热太慢,蒸气达不到支口处,不仅蒸馏进行得太慢,而且因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或瞬间蒸

PCR实验室报批细节、注意事项、常见问题问答

报批细节 1、技术档案: 技术人员简历表、培训档案、要求有实质性文件如每人的学历证书、上岗证、科研成果(课题)、技术文章、获奖证书等的复印件 2、仪器档案: 实验室所有仪器的购买、使用、校正、放置地点、出厂编号、说明书复印件等 实验室所有仪器维护校正记录如:加样器、温度计、温湿度计需出具计量局校正报告文件(可每种只校正一套作为标准)。 扩增仪需有仪器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维护校正报告,和校正后的参数。 加样器的出厂编号、使用时间、校正记录。 5700维护后验证记录—用同一公司或校准试剂或用自制质控血清并记录数值 3、其他细节: 垃圾处理:按生物污染性制品,交医院统一处理。 仪器简单操作流程 标记笔、枪头盒等一些小物品都要标明分区。 仪器的申请、采购、使用、验证程序 样本采集(针对临床医护人员)、运输、收集程序 样品的唯一编号原则—应区分开不同天、不同种类的标本 标本的保存程序—包括处理前、刚处理后、报告发放后的原始标本(原则上至少保留一周)应有专人负责。 检测结果的保存、备份记录、质控记录保存,除电脑记录外应有相应的手抄记录(类似于基因日检测统计表类型的)。 抱怨记录—应有时间、事件(项目)、接待人、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处理人签字确认

注意事项 1、回答任何问题都应与自己写的SOP文件相一致."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 2、SOP文件不能写的太虚,无法做到的东西不要写,比如公司版的SOP文件里的加样器的校准一般实验室就做不到.模棱两可也不要写,比如"消毒时间一到两小时"不能这样写,多少就是多少. 3、处理标本要在生物安全柜内,而加样则在柜外. 4、各区门口要贴有各区的工作制度,限入标志.还要准备两个登记本,一个来记录紫外消毒,一个来记录工作人员出入.区内还要有一个工作记录本,用来记录各区每天的工作内容,便于监测每天的工作全过程. 5、每把枪的用途要清楚,不能弄乱.比如稀释阳模的枪和处理标本的枪不可混用. 6、普通离心机处理分泌物标本时应在离心后静置20分钟才能开盖.(许斌这样认为) 7、所有仪器、设备都要有档案卡. 8、所有的清洁消毒要在实验结束后马上进行,尤其是仪器、设备.像扩增仪,每天都要清洁,做完的反应管决对不能留在样品槽内。 9、各区的拖把、抹布不得混用,标记清楚. 10、生物防护意识要强,手套要随时更换.生物防护安全的保证要从三个方面:制 度、硬件、意识。 11、爆管如何处理:立即停止实验,水浴里的水要倒掉,冲洗.所有可能污染的地方 要用消毒液擦洗,紫外照射,通风排风. 12、各区应有日常工作核查表,做为每天工作记录的补充. 13、各区要有泡有消毒液的生物污物桶,用来处理生物垃圾. 14、验收组带来的标本要按平时对待临床标本一样处理,要有接收记录,结果登记 等. 15、拒绝电话或代领等非正常方式发放报告单. 16、存放标本的冰箱要上锁,钥匙及电脑资料的密码要由本科室人员专人保管. 17、报告单上要注明试剂的检测下限,不能写成参考范围.除了有操作者,还要有 核校者,且两者姓名除了电子打印还要用手签.定量结果不能有阴阳性提示,

土工试验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

土工试验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 发表时间:2018-06-06T16:08:49.6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刘军李润 [导读] 摘要:土工试验是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种工程建(构)筑物、公路、铁路、水利等的设计施工提供重要的参数,因此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质量问题,除了要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外,对试验成果的应用也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尤其对于当地存在的某些较为特殊的地质,而不是完全套用规范。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察设计研究中心云南省昆明市 650041 摘要:土工试验是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种工程建(构)筑物、公路、铁路、水利等的设计施工提供重要的参数,因此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质量问题,除了要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外,对试验成果的应用也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尤其对于当地存在的某些较为特殊的地质,而不是完全套用规范。本文根据这几年从事土工试验经验,浅谈土工试验成果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及常见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土工试验室;试验;岩土工程 引言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环节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土工试验利用试验项目测试的方式检测岩土工程参数,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物理与力学指标,以此明确岩土分层、地基处理确定以及沉降估算等相关环节,并完成工程勘察报告。需要通过土工实验室按规范要求对来样进行一系列试验,为岩土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1土工试验分析 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其建设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开发资源,为社会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提供足够的支持。可是以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很多地方的岩土工程,都受到了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改善,将很容易造成强烈的威胁,甚至是给地方发展构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分析认为,土工试验的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岩土工程的勘查工作,不可能完全通过经验模式来开展,必须具备足够的科学依据,要求在各项数据上、信息上、材料上,都达到健全的目标,我们利用土工试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岩土工程的特色,在多个方面掌握好工作的重点,同时掌握好工作的具体方向,避免出现严重的恶性循环。第二,土工试验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一些比较积极的手段来完成,这样就可以降低勘查工作的难度,在工作量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安排,对于之前的工作难题解决,基本上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2岩土工程勘查工作中土工试验的相关问题及改善对策 2.1含水量与天然密度问题 土工试验中天然密度通常是以环刀法进行测试的,其面对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来样失真。在取样、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扰动较为显著、已经受损的土样,是无法代替原始状态的;②环刀切样操作不规范。例如没有削除四周多余的土体,切样的方向没有保证垂直度,加上环刀表面没有凡士林。所以需要根据自然沉积形成的方向堆放土样,使用钢丝弓将四周多余的土切掉,并将环刀缓慢下压,切记不能摇晃。对于易破裂或形状不规则的土样,可以使用蜡封法对其密度进行测定,但实践中这一方式并不是十分常用且以经验值为主。对于土含水量的测定一般是使用烘干法,其中面临的问题体现为以下几点:①选样缺乏合理性。接近样皮的部分经常出现水分流失现象,此外渗流也会导致各个部位含水量存在差异,对于此需要选择中间段代表性强的土体。②烘干时间以及温度控制有失合理性。当试验标准中取样的要求是15~30g,那么黏土的烘干温度则最好处在110℃以下,烘干时间要长于8个小时。在实践操作期间,取土样重量往往大于 30g,若烘干时间依然为8h,则会导致出现烘干不透的现象,致使含水量最终检测结果不准确。 2.2试验方法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岩土工程在实施勘查的过程中,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方法来实施,一定要走长期发展的路线。在既往的工作当中,有些地方的岩土工程勘查工作,表面上执行的手段是比较积极的,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反而是造成了很大的隐患,给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较为严重。针对试验方法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决。第一,原位测试方法的选取过程中,应该按照合理的原则来选择。现如今的土工试验,已经得到了各个地方的高度关注,具体的试验结果、方法等,都会给岩土工程勘查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我们在操作原位测试方法的过程中,要提前开展对比分析,找到合理的测试方案,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是否可以将工作的可靠性充分提升,如果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考虑将2种原位测试方法联合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减少测试的误差现象。第二,对于土石抗剪强度的测定,需要通过多种有效的试验方法来完成,这其中包括了无侧限抗压试验、直接剪切试验等等,不同的试验方法,适合在差异化的条件下完成,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采用合理的手段来操作,不能完全凭借主观上的经验来实施。 2.3仪器设备问题 现阶段,我国众多土工试验中使用的设备仍然是上世纪购买的仪器。因使用年限比较长,很多设备存在着磨损与老化的情况,就一定程度上来说,设备的磨损与老化会直接影响到土工试验仪器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果仪器存在明显故障,有的实验室可能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仍然使用即将报废的仪器设备,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受到不良影响。另外,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的设备不符合实际规范的要求。有很多企业刚开始从事土工试验设备的生产与经营,其成立年限比较短,经验也不足,其生产出现的产品质量可能很难得到保障。还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小,资金在周转中常会出现问题,为了进一步维护企业的生产,只能通过降低产品的质量水平来保证市场竞争力,这样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的。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中的仪器设备问题,需要对仪器设备的质量进行提升,定期进行实验仪器检查与更新工作。结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老化情况,应该积极进行资金争取,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无法进行准确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及时更换。若实验室的资金比较紧张,就要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其还能测量出准确的数据。针对一些已经不能准确提供测量数据的仪器设备来说,可以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评估,及时修理出现故障的设备,一些无法修理的设备就要及时更换。 2.4人员素质问题 岩土工程在当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在很多方面都必须采用合理的手段来完成。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土工试验的落实,必须要在高素质的人员操作下完成。可是在实际的调研当中,发现试验人员的素质,并没有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由此造成的不良影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从新的角度进行电子产品稳定性测试

从新的角度进行 电子产品稳定性及可靠性测试(1)现有电子产品稳定性测试偏重于环境和机械测试,产品企业相关的测试流程已经完善。从现在的行业来看,包括三星的爆炸事件与苹果的异常关机事件都在表明,供电系统的稳定及可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款产品要达到客户端,一般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及稳定性测试。从普遍经验来看,产品的损坏或者异常大部分出现在开关机及特殊状态(干扰或者意外)。正常工作状况下损坏几率微乎其微。 从电子产品的维护经验来看,元器件问题导致的损坏在20%左右,生产工艺问题导致的损坏一般在20%-30%(与生产规模相关),供电及特殊状态导致的损坏高达50%以上。前两者的讨论及改善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和深入的研究,有各种有益的结果。现在更大的改善空间在于对供电及特殊状态的适应改善。 现有的可靠性测试一般分为环境测试和机械测试,环境测试一般进行温度、湿度、盐雾、粉尘对产品的影响,机械测试一般进行各种外力、震动及跌落等对产品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却跟供电部分的保护与供电适应范围有关系,那么电子产品的供电对产品有哪些影响,怎么测试呢? 电子产品的供电部分分为充电>电池----工作电路,三星的事件与充电与电池及其保护有关,苹果的事件与电池及其保护与工作电路的配合有关。 供电部分一般进行的测试项目:

开关机:功能性测试,测试产品能否正常开关机;性能测试,测试产品的开机电压,关机电压,开机时间,关机时间,电源的变化速度对产品的影响,开关机是否会导出产品的性能或者功能异常;稳定性测试,测试产品的相应功能是否在开关机时偶发性逻辑或者功能异常,不同的开关机配合环境测试,是否会导致异常。 电源瞬时跌落或者中断:电源的电压因为接触,或者其他原因会导致到工作电路部分的电源瞬时供应不足或者中断。这种异常状况会导致芯片本身的数据存储,处理,芯片间的通讯,芯片和元器件的控制及逻辑进行影响。要进行产品在允许的供电异常状态下,能够正常工作。 电源供电保护:电源的供电电压长时间过压欠压,短时间过压欠压,保护动作,保护时间,保护状态,保护逻辑及保护稳定性的测试。 电源干扰:所有的电路布线及连接对于干扰来说都是天线,一个供电有多个用电器(汽车,飞机,舰艇)时的供电互相干扰。比如汽车电子,就有ISO18650的行业测试标准,来专门测试供电部分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其他异常:其他行业性的特色测试要求。或者实际使用又特殊环境的要求 电池保护及配合:具有电池的电子产品,在进行相关测试的时候,模拟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及过充过放状态,来进行相关的配合充电器及与工作部分的配合。 以上测试配合环境测试同时进行,更能充分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时的工作状况。 具体详细测试,请参考后续应用文章:

实验室出现的日常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文汇总实验室出现的日常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实验室出现的诸多小问题解决技巧汇总: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做的反应,如果可能的话,产品后处理的时候,尽量中和一下。否则,产品放久之后可能会分解。 我们这儿用完重氮甲烷后,总会加点酸去破坏剩余的重氮甲烷。有位哥们胆子大直接用浓盐酸(应该用稀的盐酸或醋酸),结果和残余的碱剧烈放热,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呀~~~~就这样把他征服~~爆炸了!还有一位老师就是分液漏斗的塞子上没涂真空脂,一摩擦就把乙醚给烧起来了好恐怖呀。 大家用重氮甲烷时一定要千万注意,第一次最好有个有经验的人在旁指导,不要自己随便做,量也不要太大,亚硝基甲基脲最多25 克别贪多,要是需要量大就分几批去做。 夏天用乙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今年8 月用乙醚萃取,只在分液漏斗里轻摇了一下,正要准备放气,炸了,还好没伤到我。我的产品阿!!! 有一次我做分液萃取,先是用50ml HCl 洗涤有机相(含产品),然后再用50ml 5% NaHCO3 洗涤产品,结果振摇的时候,塞子被冲开了,产品全部喷出来了。原因是没有放气。 大家洗涤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洗涤会生成气体的话,一定要注意放气。 在有机所的五年,耳闻目睹了很多安全事故,深感多一份细心,多一份保障。现将我所知道的实验室里面的潜在危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就自己知道的进行补充: 一、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 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为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 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二、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 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

实验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

由于ELISA(酶联免疫试验)具有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如肝炎、爱滋、优生优育等。虽然洗板只是ELISA实验重要环节中的一个,但作为专业的洗板机生产厂家,我们必须对影响ELISA实验结果各因素有一定的认识。优质的试剂,良好的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保证ELISA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如不注意,就易出现白板、花板、色弱和假阳性等现象。尤其是花板现象(就是空白、阴性、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孔结果正常,而标本孔的OD值却明显偏高)是各个厂家洗板机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将ELISA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以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以改善洗板机的安装调试水平,提高临床检测质量。 1 标本及采集、贮运因素 严重溶血,以HRP 为标记的ELISA 测定中,残留在孔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催化底物显色造成假阳性;混有红细胞的血清易沉淀或附着在聚乙烯孔内不易洗净;如有细菌污染,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HRP,也会产生假阳性反应;标本凝固不全,有时为了争取时间快速检测,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使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在ELISA测定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造成假阳性结果;采血试管洗涤不彻底、反复使用易交叉污染;塑料试管能吸附抗原物质,样本久置在塑料管内会使样本内抗原含量下降造成假阴性。 血清标本宜在新鲜时检测,严重溶血标本禁用。一般说来,在5 天内测定的血清标本可放置于4℃,标本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导致血清IgG 聚合,使间接法的试剂本底加深。超过一周测定的需-20℃保存。冻结血清融解后,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应充分混匀并避免产生气泡。混浊或有沉淀的血清标本应先离心或过滤,澄清后再检测。反复冻融会使抗体效价跌落,所以测抗体的血清标本如需保存作多次检测,宜少量分装冰存;最好使用一次性玻璃试管或真空管采血管;并使用非抗凝标本,肝素抗凝血浆会增加OD值,可能与高浓度肝素具有强大的负电荷能吸附酶标记物不易洗脱有关;EDTA、酶抑制剂(如NaN3)可抑制ELISA系统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或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或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促凝剂。 2、试剂的影响 ELISA 诊断试剂经历了从合成肽向基因工程抗原的过渡。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往往以反应本底的好坏来衡量ELISA 反应试剂盒,因此有些厂家为了保持较好的本底采用了单片段基因工程抗原及合成肽包被,该类试剂盒的流行病学敏感度不够,稳定性也成问题。也有厂家坚持试剂盒高的流行病学敏感度,科学地对待反应结果。基因工程抗原较合成肽抗原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就HCV-ELISA 试剂盒来讲,第一代产品为合成肽抗原,主要是HCV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肽片段;第二代产品包被的抗原既有基因工程抗原又有合成肽,只是当时的基因工程抗原不全,仅包括了HCV 的核心区片段;第三代产品基本上采用了基因工程抗原,而且这些抗原包括更多、更稳定、纯度更高的HCV 特异性抗原。第三代试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了。基因工程抗原与合成肽抗原的区别如下: 基因工程抗原是抗原基因在质粒载体中原核或真核表达的蛋白质抗原,多以大肠杆菌或酵母菌为表达系统。该类抗原与合成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分子量大。合成肽采用化学方法制备,由于工艺的局限,合成数量有限,只能达到数百个氨基酸;而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抗原,分子量更大。 b.稳定性好。包被的抗原的稳定性可使试剂盒的效期得到保证,早期以合成肽为包被抗原的试剂盒效期只有3-4 个月,采用基因工程抗原后效期大大延长了。

QPCR常见问题及其分析

一般来讲,进行real-time qPCR MasterMix都是2×的浓缩液,只需要加入模板和引物就可以。由于real-time qPCR灵敏度高,所以每个样品至少要做3个平行孔,以防在后面的数据分析中,由于Ct相差较多或者SD太大,无法进行统计分析。通常来讲,反应体系的引物终浓度为100-400mM;模板如果是总RNA一般是10ng-500,如果cDNA,通常情况下是1ul或者1ul的10倍稀释液,要根据目的基因的表达丰度进行调整。当然这些都是经验值,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所用MasterMix,模板和引物的不同进行优化,达到一个最佳反应体系。在反应体系配置过程中,有下面几点需要注意: 1. MasterMix不要反复冻融,如果经常使用,最好溶解后放在4度。 2. 更多的配制Mix进行,减少加样误差。最好能在冰上操作。 3. 每管或每孔都要换新枪头!不要连续用同一个枪头加样! 4. 所有成分加完后,离心去除气泡。 5. 每个样品至少3个平行孔。 参比或者校正染料(reference dye,passive dye)常用的是ROXTM(现在已经是ABI的注册商标了!)或者其他染料,只要不影响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值就可以。参比染料的作用是标准化荧光定量反应中的非PCR震荡,校正加样误差或者是孔与孔之间的误差,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线。现在很多公司已经把ROXTM配制在MasterMix或者Premixture 里。如果反应曲线良好或已经优化好反应体系,也可以不加ROXTM染料校正。 通常来讲,real-time qPCR的反应程序不需要像常规的PCR那样,要变性、退火、延伸3步。由于其产物长度在80-150bp 之间,所以只需要变性和退火就可以了。SYBR@Green等染料法,最好在PCR扩增程序结束后,加一个溶解程序,来形成溶解曲线,判断PCR产物的特异性扩增。而溶解程序,仪器都有默认设置,或稍有不同,但都是一个在产物进行溶解时候,进行荧光信号的收集。 3. 仪器设置 所有仪器的操作都基本一致。设置的时候包括反应板设置(plate setup)和程序设置(program setup)。我们以 ABI StepOne为例,详细看一下反应设置: A. 首先是实验目的选择:定量还是其他。我们命名为“BioTeke”,进行“定量”实验。 B. 实验方法的选择:我们选用的比较Ct的SYBR Green方法, Fast程序,以cDNA为模板进行。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思考题全解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预习思考题】? 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得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2。如已知霍尔样品得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得方向,如何判 断样品得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得方向为正向,若测得得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 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得副效应得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得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得电位差,这就是两个不同得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 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与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得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就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若磁感应强度B与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得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与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 2。若已知霍尔量出磁感应强度B与霍尔器件平面得夹角.?

器件得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 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得电流表得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得长度测量仪器得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得电压表得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得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得测量?【预习思考题】 1、如何调节与判断测量系统就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 要在系统处于共振得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得“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得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得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得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得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得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得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得位置,即对应得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得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与准确地测定波节得位 置,提高测量得准确度. 2、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就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与电信号之 间得相互转换得?

ELISA常见问题

1、ELISA试验的稳定性问题 做ELISA实验时,结果老是重复性不上,相同的材料和相同的操作方法做出的结果就截然不同,上午做时其OD在1.5,下午做时就是0.9了,所以都没有办法下结论,为什么会差异这么大呀? (1)多设平行空孔,请别人代劳,以判断究竟是否操作问题 (2)对于活性非常高的包被物和酶标记物,如果第一次选择的范围恰好在其平台位置边缘,那么在重复的时候,每次取样带来的微量误差就很容易导致大的偏差了,特别是线性比较好的原料试剂,这个就很正常了。建议每次取样的时候只使枪尖一点点位于液面下,以免吸嘴外面沾有少量抗原or抗体or酶而使结果重复不上。 2、酶不稳定,有何高招? (1)保存浓度尽量高些, (2)另外可以添加牛血清白蛋白等蛋白保护剂,以避免其被吸附或沉降以及被蛋白酶所降解。 (3)加入50%甘油-20度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4)还可以加入防腐剂防止长菌(注意不能用叠氮钠,其对HRP活性有很大影响)(5)现在一些公司也有商品化的酶标保护剂供应,可以考虑一下 酶类的稳定性与保存方法的很大关系。干燥的制品一般比较稳定,在低温情况下其活性可在数日甚至数年无明显变化,贮藏要求简单,只要将干燥的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内装有干燥剂)密封,保持0-4度冰箱即可。液态稳定性较差,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不能太稀,必须浓缩到一定浓度才能封装贮藏,样品太稀易降解、变性。2、一般需加入防腐剂和稳定剂,酶常用的稳定剂有硫酸铵糊、蔗糖、甘油等,也可加入底物和辅酶以提高其稳定性。此外,钙、锌、硼酸等溶液对某些酶也有一定保护作用。3、贮藏温度要求低,避免反复冻融。 3、ELISA试验中不加标本的OD值反而高于加人的阴性标本的OD值,是什么原因呀? 做夹心法ELISA试验中不加标本的OD值反而高于加人的阴性标本的OD值,是什么原因呀? 最大的原因是封闭的效果不好,应该调整封闭液; 可以尝试不同的封闭剂(BSA、胶脂奶粉、明胶等)、不同的封闭浓度、时间,试试哪个效果好 阴性的里面的其他蛋白起到了封闭的效果 4、边缘的阴性OD值老是比中间的偏高,什么原因呢? 我做ELISA时,有一段时间在板的最后一条板孔的阴性的OD值经常比在中间的高,有时候高出0.1个OD,导致实验经常重复,但原因也找不到在哪里? 这可能是由于ELISA的边缘效应造成的。ELISA的边缘效应是指边缘孔与中心孔反应条件不一致,由于边缘效应的影响,同一标本在边缘孔测定的结果明显高于中央孔,且随边缘孔与中央孔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强。原因在于试验过程中边缘孔与中央孔的温度、液体蒸发程度不同以及各孔表面存在光洁度等物理性状的差异有关。为克服其影响,应尽可能使用中

实验室常见岗位职责大全

实验室常见岗位职责大全 检测实验室有哪些岗位?这些岗位又有什么职责呢?13种实验室常见的岗位职责,但每个实验室情况不一样,此职责不必生搬硬套,仅参照使用。 1实验室主任 1.1 实验室主任为本公司最高管理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贯彻执行CNAS-CL01(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 1.2 确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领导建立管理体系,为体系建立和运行提供资源保障,并确保管理体系在策划和实施变更时的完整性; 1.3 审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重要文件; 1.4 确定实验室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配备,明确岗位职能分工,任命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和部门负责人,任命关键岗位人员,指定关键管理岗位的代理人; 1.5 规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确定人员技能发展目标; 1.6 在实验室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确保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1.7 负责设备配置,确保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1.8 审批管理评审计划,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1.9 最高管理者应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重要性传达到组织。

2.1 全面负责本公司技术工作管理,贯彻执行CNAS-CL01(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要求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 2.2 负责本公司技术作业指导文件、技术记录表格、第三层文件的批准及相关体系文件的审核; 2.3 负责新开展项目的提出、论证审批工作; 2.4 组织有关人员解决检测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并保证资源的提供; 2.5 制定本公司员工年度培训、考核计划; 2.6 审批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参加能力验证计划与实验室间比对计划; 2.7 审批期间核查计划、方案、作业指导书及不确定度报告; 2.8 制订技术改造的措施和方案,并负责规划措施的论证和审定工作; 2.9 负责检验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及其资格的确认; 2.10 负责环境设施的配置、改造或维修报告的审批; 2.11 批准允许偏离的申请,批准仪器设备量值溯源计划,批准标准物质报废申请; 2.12 主持选择合格的分包方,审批分包方评审结论和合格分包方名册; 2.13 审核供应品和服务采购申请中的技术内容; 2.14 主持不符合工作的评价; 2.15 审批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确保量值溯源。

浅谈试验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浅谈试验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中交一局海外公司亚的斯公司(张君) 摘要:试验检测技术已经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出现在现代工程建设中。不仅作为工程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技术手段,还作为对工程运营过程的使用性能的监测依据。通过分析试验监测技术中的常见问题,提高试验检测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常见问题;影响 一、引言: 试验检测任务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包括项目前期的原材料的料源确定,品种规格的取舍,混合材料的配合比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控制,原材料的定期检验调校;项目后期的产品质量验收与评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试验真值的取舍一直是困扰试验检测人员的关键问题。样品的不均匀性、不同试验设备的差异性、不同试验操作人员的主观操作性等,以及结果计算过程中,数位、数字的取舍与进位等。都是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关键问题。 在以往的关于试验检测的教材中,大多对样品的不均匀性和结果计算过程中数字修约的问题着重的介绍与讲解。这里我就不再过多的探讨。在试验操作讲解中主要介绍一些相关的使用设备和大致的试验步骤。相对于刚刚接触试验检测工作的新人来讲,这样的介绍,只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试验设备与教材中的差异,试验环境的改变,试验样品的多样化等不同的因素。常常会使年轻的试验检测员们遇到很多细小甚微的细节问题。困扰着新人对试验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认识。从而影响了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根据在以往的试验过程中遇到的细小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反应出在今后的试验过程中试验检测人员应该注意的细节。 二、常见问题实例 2.1熟悉和掌握设备的性能及操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试验检测人员,进入试验室后首先要对今后工作的试验仪器有所了解。包括其性能,工作额定电压,试验量程等基本参数。在进行试验检测操作之前,要对试验设备进行简单的检查和开机试运行。当确认试验设备运转正常之后再进行正式的试验操作。 2.2天平的正确使用习惯 常规试验中最长应用的设备应属天平。在现代试验室中大多数天平都采用了电子天平。其使用简单,读数便捷快速,大大地提升了试验检测的效率。电子天平的方便快捷给试验检测的技术进步提供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往往在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纰漏,误操作或是野蛮操作的问题。降低了一起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对试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产生了影响。早期的电子天平大多为三角螺旋调节天平的水平,外置圆水准泡。新近出产的电子天平多为四角螺旋,更有利于天平的调节。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使用者经常忽略水准螺旋的调节,也不愿意检查水准气泡是否居中。拿来样品就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试验项目,这样的称量方法对结果的影响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相对于称量精度高的试验

大物实验习题解答

实验三衍射光栅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整分光计到待测状态? 答:(1)调节望远镜适合接收平行光,且其光轴垂直于仪器中心轴; (2)平行光管能发出平行光,且其光轴垂直于仪器中心轴; (3)载物台的台面垂直于仪器中心轴。 2. 调节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时,为什么只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b、c,而当各级谱线左右两侧不等高时,又只能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a? 答:调节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时,光栅放在载物台调平螺钉b、c的垂直平分线上,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已调好,调节载物台调平螺钉a不能改变光栅面与入射光的夹角,只能调节螺钉b或c使光栅面反射回来的“+”字像与分划板上“ ”形叉丝的上十字重合,此时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 当各级谱线左右两侧不等高时,说明光栅刻线与载物台平面不垂直,调节b、c破坏入射光垂直光栅面,只调节a即可使各级谱线左右两侧等高。 【分析讨论题】 1. 利用本实验的装置如何测定光栅常数? 答:与实验步骤一样,调出光谱线,已知绿光波长m,测量一级()绿光衍射角,根据光栅方程,可计算出光栅常数d 。 2. 三棱镜的分辨本领,b是三棱镜底边边长,一般三棱镜约为1000cm-1。问边长多长的三棱镜才能和本实验用的光栅具有相同的分辨率? 解:已知:实验测得=27000,cm-1 求b。 由得b= (cm) 答:略。 实验九用动态法测定金属棒的杨氏模量 【预习思考题】 1.试样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何不同,有何关系? 固有频率只由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和共振频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Q为试样的机械品质因数。一般悬挂法测杨氏模量时,Q值的最小值约为50,所以共振频率和固有频率相比只偏低0.005%,故实验中都是用f共代替f固, 2.如何尽快找到试样基频共振频率? 测试前根据试样的材质、尺寸、质量,通过(5.7-3)式估算出共振频率的数值,在上述频率附近寻找。 【分析讨论题】 1.测量时为何要将悬线吊扎在试样的节点附近? 理论推导时要求试样做自由振动,应把线吊扎在试样的节点上,但这样做就不能激发试样振动。因此,实际吊扎位置都要偏离节点。偏离节点越大,引入的误差就越大。故要将悬线吊扎在试样的节点附近。 2.如何判断铜棒发生了共振? 可根据以下几条进行判断: (1)换能器或悬丝发生共振时可通过对上述部件施加负荷(例如用力夹紧),可使此共振信号变小或消失。 (2)发生共振时,迅速切断信号源,观察示波器上李萨如图形变化情况,若波形由椭圆变

实验室认可常见问题

实验室认可常见问题 一、关于认可规则 1. 某实验室工作人员以CNAS-RL01第10.1.1条“变更通知”中“c)认可范围内的检测/校准依据……工作范围……发生重大改变;”为依据,认为校准能力的扩大属于变更,而不是扩项。为种说法是否正确?应如何解释?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CNAS-RL01第10.1.1条所述变更,是指认可范围内的变化,校准能力扩大,扩大部分不在认可范围内,所以不能按变更处理,应按扩大认可范围(简称扩项)处理。 二、关于CNAS-CL10 1.CL10中规定的技术管理者不具备,是否此领域不予认可? 【答】是,化学领域不予认可。 2.CNAS-CL10中的“注”与正文是否有等同作用? 【答】CL10中的“注”是对正文的解释,或举例。 3.CL10在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会造成误导实验室以为制作一条校准曲线只要满足上述要求可长期使用,不正确使用方法!不符合分析化学基本要求!如何处理? 【答】CNAS认可的实验室,有境内实验室,也有境外实验室,CL10规定的是最低要求,也是采用国际上的通用规则。如果相应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实验室应执行国家标准。 4.申请的化学领域的授权签字人如都达不到CL10要求怎么办?是否可以推荐了其化学技术能力,但没有推荐化学领域的授权签字人? 【答】如果实验室某个领域没有符合要求的授权签字人,则该领域的能力不予认可。 5.CNAS-CL10:2012 5.2.1条款要求实验室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该条款在某些实验室的化学检测人员的工作年限会达不到,能否有个比例,使没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而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取得上岗证,在工作中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如评审中出现该不符合项,实验室除招有资质的人员难于整改。如招不到符合条件的人员,该不符合项关闭不了,评审组难于限制化学检测能力。 【答】此条款是强制性要求,比例是100%。对于人员不能满足要求,或相关不符合项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则相应项目不予认可。此类不符合项的整改验收,应安排现场跟踪验证,包括安排现场试验。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污染 污染是指由于微生物的侵染,在组织培养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组培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原因: 1.器具灭菌:实验的所有器具都要在121°C消毒25min,若灭菌温度不够 或者时间不足,都会导致污染。灭菌时要求冷空气完全排除,否则会达不到指定温度。其次,要做好灭菌登记,杜绝出现人为失误造成的污染。此外,在接种过程中,每用一次都要在火焰上彻底灼烧,特别在接触到污染物时极易引起器具污染。 2.外植体:很多材料在灭菌后其实还是带菌的,不过量比较少,短期应该 观察不到被感染的现象。 3.接种操作:首先,接种人员的手,手腕要用酒精棉球好好擦拭。其次, 对于放置在外的培养物(灭菌好的培养基)其瓶子外壁上有灰尘与微生物,放入超净台前可以用酒精消毒一下。再者,很容易出现瓶口的污染,所以接种人员的技术要娴熟,干练。 4.环境条件:加强环境的灭菌消毒。若有污染的材料不可以就地清洗,必 须高压杀菌后再清洗,否则会导致大量孢子弥漫。此外,要及时打扫卫生,定期蒸熏消毒。保证环境的干净。 5.超净工作台:要定期对初过滤器进行清洗和更换。此外,每次使用前要 提前20min打开机器预处理,并对台面进行酒精喷雾消毒。 二.材料死亡 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材料死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植体灭菌过度:一旦材料太小或灭菌时间太长,剂量太大,就会导致 材料死亡,所以要严格控制时间。 2.污染:大量污染会造成材料死亡。 3.培养基配置出现问题:在激素配置或营养成分配置出现问题时,材料易 死亡,常常发生在无生长点的材料和愈伤组织中。 4.培养环境的恶化:温度过高,透气不好,培养过于密集,久不转移,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