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Vlog的发展探析

新媒体时代Vlog的发展探析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出现的新媒体主要有网咯、手机、博客、播客等等。 1、互联网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1亿人。目前,我国网民数 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每天打开网络看新闻、联络同事朋友,已成为相当数量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2、手机统计显示,到2005年底,全国手机用户总量已超过3.93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 百人30.3 部,手机的普及为其担当媒体重任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进入了彩色多媒体时代,能提供声音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手机报、手机影视、手机搜索也一一闯进人们的生活。 3、博客从2002年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互联网传播最抢 眼的现象就是博客的大面积普及。 4、播客是英文Podcasting的音译,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或视频文件并允许用户免费 或订阅接收的传播形式。尤其是最近一年,播客发展呈现出“井喷”态势。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互动性:触动传媒最大的优势在于互动。出租车内的乘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爱好触摸屏幕,选择信息,参与喜爱的活动,这种传播媒体的方式摆脱了广告的隐性弱点,由强制性的被动接受变为亲自体验和主动参与。触动传媒这种通过讲话、说故事、玩游戏的方式,让消费者习惯于从这个平台中获得时效、时尚、实惠的信息与知识,从而接受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成为其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2、针对性:对2万个潜在顾客讲话,也大大好过对200万个“不确定”人物讲话。分众传媒(FOCUS Media),中国生活圈媒体群的创建者,是面向特定的受众族群的媒体,这部分受众群体能够被清晰的描述或定义,同时,这部分群体也恰恰是某些产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 3、实时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多属于分众型或小众型的媒体。它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对广告内容和广告传播区域进行改变。 4、稀缺性:传媒的终极目标便是广告的到达率与记忆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刻意的做给别人看,而是在别人可以看的地方做”。这是亮角落传媒的服务理念。短短时间内凭借其位置的独特性,充分占据高端商务人士的眼球空挡。针对不同的场所、区域的特点,打造个性化、时尚化、人文化的角落平面媒体平台。在全国高端商务、娱乐、餐饮等场所构建起了以化妆间、电梯按钮等被传媒冷落多年的小小角落为载体的“平面媒体”网络。 三、新媒体的优势 1、新媒体提升新闻时效性 如今许多受众已经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这种途径得知的新闻往往比随后浏览报纸、观看电视所获知的要新鲜很多。 2、新媒体增强受众主动性 报纸新闻的阅读受报纸发行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电视新闻的收看受播出时间段的限制,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可能在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随心所欲地接受信息。新媒体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这样的格局,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段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接收所希望获知的资讯。新媒体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与生活对话的方式。 3、新媒体降低信息成本 现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量上,还是在获得信息的价格上,报纸都在失去其传统优势。新媒体传输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导致其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基本不受传输距离,范围和信息量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

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的特性论文 一、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 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 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方便,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需要。 新媒体广告就是指借助新兴媒体为媒介进行发布的 广告传播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有数字电视广告、触摸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1、数字电视广告,增强了广告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人际互动,服务性、娱乐性效果突出,广告画面清晰,内容完整,增 强了广告的观众印象,贴近人们购买心理。 2、触摸媒体广告,包括了户外触摸显示频以及智能触摸手机,这种媒体主要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获取途径迎 合了广告受众的需要,同时让广告信息传播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 3、互联网络广告,借助于网络传播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多样、广泛。网络广告常见的发布形 式有使用新闻组发布广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列表发布广告、插入式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聊天室广告、文本链接及浮动广告以等。二、新媒体广告特点 1、媒体的整合性特征 。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优势,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使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融合起来,实现了平面与立体结合,使受众有了如同亲身体验的快感,因此新媒体广告被接受 度较高。此外新媒体广告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能更直接的给受众带来所需要的由各种传播符号整合而成的广告信息。 2、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双向 甚至多向的互动传播,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传播主体与客体所追求的方向,新媒体就有这样的优势,其互动性表现在目标受众具有对信息控制性的操作权和选择权,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过 程中受众只有被动地收看和收听,也正因为这个,新媒体被人们快速接受。新媒体广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受众不喜欢的信息,他可以进行操作跳过或者关闭,而对于受众喜好 的信息,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了解,甚至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特征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可靠,而且自由灵活的操作与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

新媒体语境下同理心运用与媒介素养提升

新媒体语境下同理心运用与媒介素养提升 摘要新媒体时代同理心运用考验着受众的媒介素养。本文通过对“汤兰兰”与“张扣扣”事件的分析,了解新媒体语境下同理心表达存在的问题,认识媒介素养中同理心的作用。认为合理运用同理心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对于培养受众批判性思维、建设良好的网络人文环境以及凝聚新时代社会共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同理心运用媒介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JZW17-004。 作者简介:纪颖颖,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王丽文,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387/https://www.360docs.net/doc/3217154268.html,ki.1009-0592.2018.06.294 2018年1月30日,澎湃新闻发表了《寻找汤兰兰:少女称遭亲友性侵,11人入狱多年其人“失联”》的文章,将一则陈年旧案引向舆论的风口浪尖。1月31日,澎湃新闻与新京报等媒体再次相继发文寻求旧案“真相”,同时呼吁网友寻找汤兰兰,并曝光了汤兰兰的户籍信息。1月31日,五

大连池市委政法委做出官方回应――此次事件是其母借助 少数媒体进行的炒作行为;2018年2月15日陕西南郑张扣 扣持刀杀死邻家父子三人,并自称“为母报仇”,随即引起 了部分网友的认同与拥护,他们甚至把极其残忍的杀人行为美化,将舆论引向“英雄行为”、“侠义精神”。 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素养在同理心运用方面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合理的同理心运用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网络正能量的传播,但“同理心”并非只有积极意义,日渐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环境使媒介生存的生态条件遭受考?, 在此基础上的同理心表达也会产生问题。本文以“同理心”作为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媒介素养的切入点,通过两则网络热点事件为例,对媒介素养中同理心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了解同理心在媒介素养中的作用,探析通过同理心运用提升媒介素养的合理路径。 一、新媒体语境下同理心表达产生的问题 (一)理性与感性偏差中的“同理心失衡” 同理心指的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情感(情感方面)与视角(认知方面),并且运用这个理解来指 导我们的行为”①。由此可见,同理心并不等同于同情心,同理心是换位思考的情感共鸣,同时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动性。新媒体时代的同理心表达,在感性的“情感同理心”与理性的“认知同理心”之间存在失衡现象。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话语权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话语权——自由与隐私 首先我想解释的是什么事话语权。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发言权,即说话和发言的资格和权力。这样的话语权往往同人们争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话语表达密切相关。例如,对已有事态的解释权、对自我权益要求的申诉权、对欺骗压迫的抗议权、对政治主张的阐发权、对虚假事件的揭露权、对罪恶事实的控诉权、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权等等,都属于话语权。 如今,我国互联网事业正在持续快速的发展,并在普及应用上进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在审视以往传统媒介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关注网络这一新型媒介的发展和影响,但与以往媒介比较的同时,我们用已有眼光来审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需要我们深刻而理性地细化审视网络传媒的发展。它是最具时效性的代表之一,它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媒介的一次革命性跨越,被人们称之为大众的“第四媒介”,它可以综合以往媒介的大多特性,能够在受众传媒接近权这一领域比以往媒介走得更远,也更能体现这个领域给作为受众的我们所带来的更多反馈机会,正如此,它所带来的是受众“话语权”的真正突破性。 从传播及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话语权”这一概念是受众对一次或几次传播过程中的一种权利自然和不自然的赋予,这种权利的赋予类同于受众在传播中的其他特有地位一样,应是受众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传播者的义务。它向传统媒介显现它无可比拟的话语接近权或其他更多优势的时候,也在自身弊病的另一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此时,网络“话语权”成为网络传播的双刃剑,让网络传播在自我抉择和辨证统一中发展。 我们身处传播的世界,求新、求变是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以人为本,尊重受众”,是现代新闻媒介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对新闻媒介而言,满足受众不断更新的诉求是其实施“变脸变身”的最终目的。 时下,“话语权”一词被频频使用。话语权是现代人言论自由的体现,应该是人人有份的。在新闻和受众两者之间,双方互有话语权。受众是新闻传播的“目的地”,受众的需要是传播发展的原动力,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同时受众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与媒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恰恰影响着传媒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分级式的媒体排列结构,相互面临着不同层面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守住一方水土,各媒体出尽奇招。笔者认为,重视给予受众话语权,是顺应新闻属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新闻媒介胜出的必由之路。 重视受众话语权是时代的要求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普通受众的话语权也逐渐得到了尊重。尊重受众话语权是新闻的手段,是扩大受众话语权的展示之地,也是媒体吸引读者眼球、增加亲和力的重要支撑。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政治,离不开尊重和扩大公众的话语权。随着民主的推进,享有话语权的受众面也在快速扩展。时至今日,受众话语权对提升公众的话语地位,促成政府、媒体、公众的沟通与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播无所不在,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种资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滋生、碰撞、湮没。相较于传统灌输式被动接受,新时期的受众群持有更多主动的话语权。他们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

————————————————————————————————作者:————————————————————————————————日期: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新闻学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 范妍妍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及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媒介内容的生产也从单纯的由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传统传播渠道发布,到现在由每个屏幕后的人在网络上发送信息,引起广泛关注与转发,进而引起传统媒体报道及再次传播。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的表现入手,从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所担负的各个角色,阐述新媒体时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公域私域 英国学者汤普森和李维斯在80 余年前首次提出“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媒介素养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形态的变化,媒介素养的概念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以往媒介素养的研究往往研究受众或传媒人或官员这样单一群体的媒介素养问题,进入21 世纪的新媒体时代之后也有研究公众在参与传播过程中的表现所带来了各种问题,进而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研究院彭兰教授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一文,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三者的关系,从制度层面更深刻地理解媒介素养的意义及媒介素养科学体系的形成。探究在新媒体时代,公民在与媒体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所担负的各种角色,所面临的不同的责任与义务,素质与能力,阐述新媒体时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这也是本文所要追寻的答案。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什么是_新媒体语境_程曼丽

2013年第08期 专栏 曼丽新视野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新媒体语境”一词被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借助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可以看到不少相关题目的论文,例如“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节目创新” 、“新媒体语境中的广播应对之策”、“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新媒体语境下的品牌传播”、“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新媒体语境下的危机传播与应对策略”等等。然而细察之下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大都将“语境”一词一般性地等同于“背景”、“时代”、“环境”,而未对 “语境”,尤其是“新媒体语境”进行必要的界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语境”一词来源于希腊文“contextre ”,英文为“context ”,是“交织在一起”的意思。“语境”是语言学的概念,指的是各种词汇的交织,强调的是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话的意义,是由它存在于其中的语段 或对话决定的。现今人们使用的“语境”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的。他将“语境”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一种是“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a ),前者被用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和解读中,后者则用以分析语言交际活动参与者所处的文化背景。 1976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T.Hall)在《超越文化》一书中对语境与文化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高语境” (high context )和“低语境”(low context )的概念。在他看来,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或者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个人,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 在低语境中,境况正好相反,大量信息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这意味着,在低语境交际中,人们更多地依靠语言使用本身来 达到交际目的,而在高语境交际中,语言使用的作用可能就要小多了,人们对于微妙的环境提示相对敏感。在霍尔的研究中,他将大部分亚洲文化(他认为中国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拉美文化、非洲文化 列入高语境文化范畴,而将美国、德国、瑞士以及多数北欧国家的文化列入低语境文化范畴。 在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的基础上,路斯迪格(M.W.Lustig )等学者对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其交际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概括。高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2)暗码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应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6)人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低语境文化:(1)外显,明了;(2)明码信息;(3)较多的言语编码(4)反应外露;(5)圈内外灵活;(6)人际关系不密切;(7)低承诺;(8)时间高度组织化。这种对比意在 说明不同语境文化主导下的交际活 什么是“新媒体语境”? 程曼丽 90

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

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蔡骐黄瑶瑛 【本文提要】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参与式文化体系。新媒体传播全力推动了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这一助推力主要来自技术与社会这两者的综合作用。受众参与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总体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的改变、共享性文化的发展、社会变革的推进、个体交往与互动的重建。受众应培养辩证与批判的思维,因此需从认知和实践两个维度同时推进,提高受众的新媒介素养,以应对这一全新的媒介文化。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传播方式,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作为“新媒体”无疑将人类社会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时间的概念,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网络媒体自身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告别了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第一代互联网时代,如今的互联网新媒体更强调信息的去中心化以及受众的参与性,无论是风靡一时的微博、SNS,还是广受好评的各类UGC (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所创造的内容”)网站都高举“用户参与”的大旗,它们以积极的姿态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参与式文化体系。那么新媒体传播到底给受众参与式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契机,参与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有哪些主要表现,以及人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全新的媒介文化,这些问题显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新媒体与参与式文化 面对20世纪汹涌的媒介技术革新浪潮,麻省理工学院比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亨利·詹金斯在其名著《文本盗猎者》中提出了“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utre)”这一概念,他还颇具建设性地指出:当今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使普通公民也能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存档、评论、挪用、转换和再传播中来,媒介消费者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积极参与而一跃成为了媒介生产者。"时至今日,随着新一代互联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拓展,参与式文化已成为一股正在崛起的全球性文化潮流。可以说,参与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的全力推动,而这一助推力主要来自技术与社会两个维度的综合作用。 首先,媒介先知麦克卢汉曾创造性地指出,媒介最重要的方面,并不是根植于与文化内容有关的各种问题,而是在于传播的技术。#同样,参与式文化在某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大学生 的媒介素养 欧阳学文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在生活、人际交往圈中掀起了一场革命狂潮。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传播里的主流,个人的媒介素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将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引导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大学生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一)信息传播的大众性 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各种技术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传播。但新媒体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限制,就传播者而言,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没有地位尊卑之分,个人发表言论的自由性大大提高。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性内容爆发性地生产出来,使“沉默的大多数”找到

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大众传播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延展。(二)传播效果的裂变性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具有多级裂变的特征。拿微博举例,个人的微博被“粉丝”转发,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进而不断裂变式蔓延,呈几何级的速度进行传播。这种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传统大众的媒体传一种少数人对大众的传播方式,这种裂变方式的传播更具快、易、广的优势。再加上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信息能够随时随地的被转发,这大大减少了信息的传播阻力。 (三)互动模式的双向性 传统媒体归根到底是一种单向传播载体。新媒体的出现为消息的传播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同时,这种交互是实时性的,参与各方都能够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彻底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文化只由媒体把控的现状。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知识管理和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知识管理和创新(附照片)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4月30日06:55来源:文汇报作者:唐玮婕知识管理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 本报记者唐玮婕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或许并不算新鲜。对于不少成功的企业来说,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招必备的“杀手锏”。 然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似乎正悄然改变着一切。微博、社交网络、维基百科……越来越多新媒体、新技术破茧而出,不仅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在给知识的创造与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期“文汇-复旦管理学家圆桌谈”聚焦新媒体时代下的知识管理,探讨在扑面而来的信息浪潮冲击下,个人如何挑选和应用,企业又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为自身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应时代而生 问:知识管理这个概念兴起于何时?大概分为哪些研究方向? 张成洪:所谓知识管理,其实是对组织中各种有用知识的系统化管理。组织中的有用知识不仅包括以纸质或电子媒介为载体、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述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存在于员工个人的大脑之中、很难用书面形式表述的隐性知识,系统化管理是通过对知识的创造、获取、组织、存储、传播、共享、服务、利用等全过程的管理,形成永不间断的知识创新、累积与利用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转换与共同提升。知识管理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

事实上,在所有的知识中,显性知识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80%甚至以上的,都是隐形知识。因此,企业管理知识一般会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强调的是编码化策略,也就是尽可能地把知识显性化,并进行知识编码后保存起来,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共享;另一种则把焦点放在隐性知识上,更多强调营造知识分享的氛围,通过人际交流,把隐藏在人们大脑中的知识传递出来。 徐笑君: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在1959年首次提出。 他预见到社会经济形态将要发生质的跃变由工业经济迈步向知识性经济。在这个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员工主体将从操作工人转变为知识工作者。德鲁克认为,20世纪管理学的重要命题是如何提高操作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到了21世纪,管理学的焦点转移到了知识工作者身上。于是,知识管理应运而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知识管理的内涵得以迅速扩展,逐渐形成多个学派。 首先是狭义知识管理学派,主要研究如何有效管理组织内部与外部的知识,如何定义知识,如何存储、转移、共享知识,其目的就是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利用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简单来说,狭义知识管理学派有两个关注的重点,一是静态的知识,包括组织的记忆、知识库;二是动态的知识管理,比如如何创造、共享、传递等。 第二个是组织学习学派,更关注“如何学习”,研究各种学习的方法。譬如,探究个人、团队、组织学习方法的差异性,或者知识应用型学习和知识创造型学习之间的区别。 第三是学习型组织学派,研究通过营造何种氛围或机制搭建出一个学习型组织。最有名的研究成果之一,当属由彼得·圣吉撰写的《第五项修炼》。眼下众多企业从组织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出发,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已成为一大热点。有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100的企业中,4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过;美国排名前25位的公司中,更有80%建立了学习型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目录

摘要 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日益多样化与便携化,手机、ipad、手表、汽车等等新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新媒体的新军。而随之而来的微电影、新媒体剧、网络视频栏目、iptv、电子游戏等等新媒体视听内容品类正在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其类型特征亟待梳理廓清。在2014年8月份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可以说2014年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元年。在2013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消费、发展网络经济的政策措施,中国网络视听业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各行业开始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原本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制作文化娱乐产业,与原本处于媒体传播末端的网络视听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基于资本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基于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基于融合网络平台的网络视听产业新生态必然在2015年及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本文系统梳理各方观点,剖析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深入解读中国网络视听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云计算;网络视听

第一章绪论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视听新媒体服务应运而生,由于视听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广播影视和互联网新兴传播载体,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元化的视听节目服务,也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敦促下,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一步步推进,视听新媒体作为三网融合的产物,其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形成了一个由内容提供商、集成播控平台、网络服务商等多方构成的比较成熟的产业形态。视听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海量的内容资源、多样化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传统广电媒体、互联网媒体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以及各类内容提供商等市场主体争相进入视听新媒体行业。 综观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态势,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的业务服务种类以及多元化的竞争合作关系,无一不对整体行业发展环境造成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视听新媒体行业各种业务的分类研究,由小及大、由微观及中观、由现象及本质,在深入剖析每一类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展望视听新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第二章视听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1996年到2000年为网络视听新媒体发展的萌芽期,2001年到2007年为发育期。2008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期,期间视听新媒体发展逐步提升到国家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国家媒介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随着三网融合脚步的推进,新媒体业务中将会包含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同时融入了各类自制视频、微电影等新兴节目,同原有媒体节目相比较,新媒体的节目没有时效性,随时都可以观看,其吸引力将会逐步增强,经过一段时期的新旧共存,可能取代原有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

从媒体型态发展角度看,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扩展传播信息、加快传播速度、丰富传播方式并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3G 手机、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进入新媒体时代,是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飞跃,在信息传播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传统的传播形态、通道是固定的,传播者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如今,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这些随时进行的信息,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或信息来源。 1信息传播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大众信源特征 1.1以人为本的互动传播 新媒体的交互性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媒体对个人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双向交互和“一对一”传播特点。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是主动,二是个人的。也就是说,新媒体使用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他的媒体使用行为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获取何种信息。媒体传受双方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者中心”代替“传者中心”,受众 地位受到充分的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增强。通过新媒体平台,媒体使用者还获得了发布权:“沉默的螺旋们”可以说话了[1]!通过新媒体平台,媒体使用者可以利用第二代互联网技术把自己的信息内容用于填充和丰富其他媒体,同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媒体空间,更可以在自己的或者他人的空间中实现与其他使用者的交流和沟通,还可以通过展示与讲述,通过上传经验与知识参与创建,从而实现新媒体共享。 1.2大众声音力量的体现 在传统媒体语境下,广大媒体受众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的接受对象,普通受众在传统媒体社会中几乎是没有话语权的,比如报纸、广播和电影等一些传统媒,它们所提供给大众话语发布的平台是相对有限的。而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网络博客、手机上网、以及各种数字用品都是功能变得更强大、使用方式更便捷,大众的声音通过网络平台(例如短信群发、个人博客和网络论坛等)可以随时发送,由音频和视频承载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的便利,个体主体地位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了显着提升,广大受众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时代下从没有过的自由、自主权力。另外,广大受众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表达思想和发表意见,大众声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及时、丰富、全面和生动。借助新媒体提供的自由平台,越来越多的个体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评价者、管理者和把关者。 1.3海量信息的负载 报纸版面有限,广播电视有时间性。而新媒体通 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 刘德群 (池州学院信息传媒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新媒体时代,受众地位极大地提高,使大众信源传播成为可能。大众信源在带来信息传播新特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新媒体语境下对受众媒介素养以及媒介监管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关键词]新媒体;大众信源;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1)04-0057-03 收稿日期:2011-03-27 作者简介:刘德群(1981-),男,山东诸城人,池州学院信息传媒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播。 JournalofChizhouCollege 2011年8月第25卷第4期Aug.2011Vol.25No.4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试论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新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自身存在不足,其中主要是受宽带限制和缺乏信息源,而这些不足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益的补充。一方面电视媒体拥有四通八达的有线电视网,它们具有建成宽带高速传输网的现实可能性,这正是新一轮因特网革命兴起的基础,它将极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并结合网络与电视的优点,为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这可以为新媒体提供鲜活的内容和素材,传统媒体具有星罗棋布的信息采集网、经验丰富的信息采集加工人才、丰富多彩的信息数据库,这些在“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就能扩大信息采集渠道,可以不断获取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活水”!【4】另外,传统媒体还拥有雄厚的品牌资源,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在广大受众的心中早已树立了良好的传播形象,新媒体与这些机构联合,就可以利用这些名牌效应,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抑制网络信息的虚假性、无效性,阻止信息垃圾的侵入,吸引广大网民的光顾。 (二)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面对新媒体诸多优势的挑战,传统媒体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对传统媒体而言,调整机制、自我完善已经刻不容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传统媒体主动积极利用网络优势来改进自身。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像新闻,甚至实验网上音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众多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联姻,获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版或电子版新形态。 (三)传统媒体可以以新媒体为工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质素并达到多层面创收,盈利模式创新可以更加强大。 传统媒体在强大门户或优质网络传媒中,扩大自己的平台、有效整合自己的记者资源及策划资源,解决自身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中国报业网是一个平面媒体互动交流的平台,各大报业集团通过这个网络专业门户交流资源和信息,以中国报业网的广泛辐射传播特点,他们组织一系列活动,诊断现在各体制内报业集团的市场化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问题,推广优秀发展模式问题及每年一度的各种评选,有效地实现了报网平台的互享互利。比如,针对体制内党报报业集团市场化的尴尬困境展开专题研讨,组织专家和事件亲历者论述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针对各个报业集团市场化道路的特点和困难,做出诊断;对于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 业集团等比较成功市场化的集团模式,介绍和推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四)二次传播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已经从强势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提供者,相对来说,需要传统媒体在报道或策划专题时要照顾二次传播的效果,要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有活力的发展。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图片的高质化、先网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等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 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可见这两种媒体能够优势互补、互相包容、互相推进、共同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 摘要: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早已来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这种传统媒体究竟应该怎样来应付,是坐以待毙还是整装待发迎接挑战,是广大媒体工作人尤其是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 重要问题。接下来,本人针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开展相关论述,望能够对同行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发展 一、新媒体发展概况及特征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在“新媒体”的定义上至今并无任何统一的严格标准。文章中的新媒体指的是,从传统媒体外的新衍生的传播载体。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前提下,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给人在视觉听觉和感觉上的一种总称。纵使互联网的发展仅仅经历了二十年短暂的时间,可是从它的发展速度上来看其要比人们想象的快很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发展科将其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以图片和文字为主的形式;第二,以使用视频为主的表现形式;第三,以网络应用服务为主的形式。 (二)新媒体具备的显著优势。通过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媒体具备以下显著的优势:

第一,较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其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许多信息实现了即时性的传播。譬如,以微博、微信的方式,将自己看到、听到的新鲜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网络当中。第二,传播内容多样化。新媒体平台的多养化,促使大量的媒体信息涌入进来,使得信息有了更加丰富的来源途径;第三,信息传播便捷。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只要具备媒体平台的人便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 的发布,促使信息有着非常迅速的传播速度。第四,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新媒体,人们能够对自己看到的所有信息来发表自己的建议与看法,有的时候还能够与信息发布人进行实时互动,譬如,微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平台。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下,各类媒体逐渐地不断融合,这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广播电视亦要把握好这一发展契机,这样才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增加与同网络之间的融合,形成跨媒体合作。目前的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的发展需要在保留传统媒介供应的有价值的信息基础上,更加有效地运用新兴媒体的先进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够促使电视收视率达到较为显著的提升。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提出“媒介融合”这一 理念,指的是把两种或多种媒体技术有效地融合在起,促使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分析

2019.7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在 社会发展中,播音主持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在媒体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播 音主持语言艺术有了新的特点。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在语言艺术方面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应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形成正确的认识,提升主持的从业素养。 一、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特点(一)时代特点 新媒体语境为播音主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播音主持艺术性有着较强的时代特点。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不同的信息,多数人倾向于查看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播音主持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内容制作方面可搜集人们自身的兴趣点,找到人们的兴趣所在,制作人们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达到吸引更多人的目标,获得人们对播音主持的认同感。 (二)开放特点 网络环境下,播音主持并不是封闭的,其与外界有着较多的联系。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只有将自身融入到外界,听取外界的声音,对自身进行持续改善,才能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播音主持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该行业有明确的认识,找到播音主持的特色,结合人们的不同需求,打造吸引力强的播音产品。相关人员可加强播音主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情感上与人们产生共鸣,激发人们对播音主持的兴趣,促进播音主持进一步发展[1]。 (三)审美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播音主持有了一定的审美要求。因此,播音主持人员要注意语言的审美特点,加强语言的美感,提升播音主持工作的质量。工作人员在播音主持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审美特色,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提升播音主持自身的价值,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倾听体验[2]。 二、播音主持艺术特点(一)重视真实 重视真实是媒体从业者应严格遵循的准则,由于人们通过播音主持获取信息,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会影响人们对播音主持的印象,因此,播音主持人员在传播相关内容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能够让人们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指导自己的决策。若是播音主持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传播力,忽视信息真实性,则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重视声音 对于播音主持人员来说,声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应该坚持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训练,增强声音的感染力,让人们能够对声音有着较强的接受度。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可以通过独特的声音,将相关信息及时进行传播,播音主持人员可根据需要传播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表现情感的声音,激发起人们的内心情感,但也存在不足,用声音对信息进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们的思考空间[3]。 (三)先进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网民,在网络世界,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这种语言有着一定的先进性,被人们广泛使用,播音主持人员应对网络语言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运用到主持过程中,顺应时代的发展特点,拉近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其影响力。 (四)重视创新 通常情况下,播音主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大多使用标准普通话,以便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加强人们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员结合时代特点,运用创新意识,将艺术感加入到普通话中,探索不同的播音表现形式,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从中获得语言 【作者简介】孙健玮,德州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 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分析 孙健玮 (德州广播电视台山东253000) 【摘要】如今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新媒体形势下,播音主持语言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播音主持有着自身特点,其在社会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对其语言艺术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的特点进行分析,随之介绍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特点,进而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存在的不足,最后探究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提升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播音主持;特点;艺术性;措施 174

新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特征变迁_陈业雷

调查与研究 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下 播要延伸辉煌,关键要不断创新。江苏省泰州交通广播开播以来,在做强“内涵”建设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活动变“无形广播”为“有形展示”,打造品牌的立体形象,以此来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近年来,泰州交通广播不断提高经营创收能力,以主流传播媒体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为自身目标,努力开拓市场,营收结构日趋优化和合理。先后成功举办了欧亚国际花园楼盘推介会、“华林丰田之夜”泰州交通台主持人见面会暨后弦歌友会、 “奇瑞之夜”七夕情人节假面舞会、游鸿明歌友会,三泰啤酒之夜阿牛歌友会、泰州交通台开播周年庆暨游鸿明歌友会、动感地带音乐动力营第三季音乐PK 赛和街舞挑战赛、车博会、家装节等大型活动,在泰州市场 及周边地区产生轰动效应,不仅扩大了频率的社会反响,提高了市场影响力,也有效拉动了交通频率在年轻时尚群体中的影响力。 在一系列品牌活动的带动下,泰州交通广播变“节目销售”为“销售节目”,电台经营出现了几个显著的变化。 一是广播广告结构明显改善。与部分电台广告药品唱主角、品牌广告引进难状况不同的是,交通广播品牌广告异军突起,药品广告仅占不到5%,特别是随着交通广播影响的逐步扩大,频率对汽车、房产、通讯、金融等行业广告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成为频率广告的主体。 二是节目对广告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如由移动特约赞助播出的《马路精灵》,由娃哈哈特约赞助播出的《下班 万岁》节目,由东风日产先后特约播出的《车行天下》和《非常早报》节目,相继由天安达、玉成置业、东润第一城等房产冠名播出的整点报时,体现出优良平台对广告的吸纳能力。 三是广告散户群明显扩大。除整点报时、59分提醒报时、半点资讯、主打节目继续实现冠名/特约播出外,还开发了天气预报特约、主持人冠名、植入式小专题等广告新产品。在整体广告市场波动大而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复杂环境下,交通频率的广告收入平稳增长。与以往广播广告常年无人问津不同的是,交通广播成立以来经常会接到客户关于价格等方面的咨询电话,亦有客户慕名而来,投放中长期广告。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特征变迁 ● 陈业雷 陈红 从 新闻传播学角度而言,受众主要是指大众传媒中的信息接受群体, 其中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还有现代网络媒体的使用者。从另一角度而言,大众传媒的受众其实就是在大众传媒面前具有不同需求的个体。他们作为大众传媒的传播对象,其心理特征不可避免地因为媒体形式的不同以及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也正是在这种不同的差异中,受众在接受媒体的文化传播方面,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倾向。 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心理 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其功能重点在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它们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此同时人们从媒体中也了解到了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受传者们一直关注着传统媒体,因为他们通过媒体得到了各种需求和满足,而且足不出户就能与外部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在网络出现之前,尽管受众对于信息接受的选择太过单一,交互性也略显单薄,然而受众的各种心理预期的确通过传统媒体得到了满足与释放,能够在短时间内接收他们需要的信息,同时获得心灵的放松,在与媒体的接触过程中加快了自己的社会化进程。经过分析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受众在与传统媒体接触的过程当中所呈现 出来的特征大致如下。 第一,获取信息,认知世界。获取信息是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基本要求,他们希望通过大众媒体及时全面地了解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信息是每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所不可或缺的。如果只是通过小众的、集体的传播,人们根本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和知识来保障正常的生活、生产。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人们才能够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及时将自己的行为调整到正确的方向。因此,获取信息、认知世界是受众心理的一个最基本特征。 第二,期待认同,寻求心理归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