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学基础复习

矿石学基础复习
矿石学基础复习

矿石学期末复习题

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答: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

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本质区别:是否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排列。

2.什么是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结点?空间格子中的点,代表晶体结构中的

等同点。在实际晶体中,结点的位置可为同种质点所占据。

3.什么是结构基元?空间格子和晶胞有何区别?由于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是有规

律的,可以从晶格中拿出一个完全能够表达晶格结构的最小单元,这个最小单元就叫作晶胞。晶胞就是结构单元。

4.对称的概念,晶体的对称和其它物质的对称有何本质区别?对称是指物体相等

部分作有规律的重复。对于晶体外形而言,就是晶面与晶面、晶棱与晶棱、角顶与角顶的有规律重复。

5.说出下列对称型所属的晶族和晶系。

C:低级晶族三斜晶系 L2PC:低级晶族单斜晶系

3L23PC:低级晶族斜方晶系 3L i44L36P: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L33L2 :中级晶族三方晶系L44L25PC :中级晶族四方晶系

L66L27PC:中级晶族六方晶系 3L24L33P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3L44L36L29PC: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6.布拉维格子:代表结构基元的节点在空间排列方式的单位平行六面体,由布

拉维推导并经x-射线分析证实共有十四种,称为布拉维格子。无论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晶体,尽管由于结构中质点的种类和重复周期不同,从而形成千千万万不同的晶体结构,但代表结构基元的节点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却只能是十四种布拉维格子中的一种。

7.晶胞:由每个单位平行六面体圈定出来的那一部分晶体结构,称为该晶体的

单位晶胞(简称晶胞)。同一晶体中的每个晶胞所含质点的种类、数量及彼此间的相对位置都完全相同。整个晶体结构就是由无数个完全等同的晶胞以棱长为周期沿棱的三个方向平行无间隙的堆砌而成。

8.对称要素、对称的特点:对称要素为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旋转反伸

轴。物体或图形的对称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物体上有若干个完全一样的等同部分;二是这些等同部分能有规律地彼此重复。

9.对称型、点群:一个晶体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称为该晶体多面体

的对称型。由于在晶体多面体中,全部对称要素相交于一点。在进行对称操作时至少有一点不动,因此对称型也称点群。经推导,晶体中可能出现的对称型总共只有32种。无论天然晶体还是人工晶体,对称要素的组合无一例外都要包含在这32种对称型之中。

10.晶体的对称分类:首先,将属于同一对称型的晶体归为一类,称晶类。晶体

中有32个对称型,亦即有32个晶类。其次,根据是否有高次轴以及有一根还是多根高次轴,把32种对称型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晶族。最后,在各个晶族中根据对称特点划分晶系,共7个晶系。

11.同一种矿物的理想晶体形态和实际(天然)晶体有何异同?所谓理想晶体,是

指它的内部结构严格地服从空间格子规律,外形应为规则的几何多面体,面平、棱直,同一单形的晶面同形等大。实际上晶体在其生长过程中或晶体长成之后,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界复杂因素的种种影响,致使晶体不能按理想形态发育;此外,晶体在形成之后,还可能受到溶蚀和破坏。因而,实际晶体和理想晶体相比,相差很远,不能表现出理想晶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

12.晶体的结晶习性:矿物晶体所具有的保存习见形态的性质,称之为该矿物的

结晶习性。

13.双晶:双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彼此间按一定的对称规律相互

结合而成的规则连生。

14.面角守恒定律的内容:成分和结构均相同的所有晶体,不论它们的形状和大

小如何,一个晶体上的晶面夹角与另一些晶体上的相对应的晶面夹角恒等。

15.何为晶体的米氏符号?答:用晶面在3个晶轴上的截距系数的倒数比来表示

晶面在空间相对位置的符号的一种方法。

16.N个等大球体最紧密堆积会产生什么类型的空隙?各有多少个?哪种空隙

大,哪种空隙较小?N个等大球体作最紧密堆积时,产生N个八面体空隙和

2N个四面体空隙。八面体空隙大于四面体空隙。

17.何谓配位数?当某种阳离子位于立方体、八面体、四面体或正三角形配位多

面体中,此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是多少?在晶体结构中,原子或离子是按照一定方式与周围的原子或离子相接触的,每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称为该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8、6、4、3。

18.黄铁矿的晶形有时呈立方体,有时呈五角十二面体,这是同质多象吗?何谓

同质多象?答:是同质多象;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不同结构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19.自然界中胶体的特点,胶体矿物的主要特点:(1)个体小;(2)吸附性强;

(3)胶体对离子吸附具有选择性。

20.水在矿物中的作用:水是矿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物的许多性质都与水有

关。根据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以及它们在晶体结构中的作用,分为两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三种基本类型,另有沸石水、层间水两种过度类型。

21.为什么矿物的条痕要比矿物的颜色稳定?答:矿物的条痕可以消除假色,减弱

它色,因而要比矿物颜色稳定得多。

22.矿物的解理及解理的等级:矿物受外力(敲打、挤压)作用后,沿着一定的

结晶方向发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根据解理产生的难易程度和完善程度,将矿物的解理分为五级:1.极完全解理 2.完全解理 3.

中等解理4.不完全解理5.极不完全解理。

23.何谓矿物的发光性?何谓荧光,何谓磷光?矿物在外界能量的照射下,能发

射可见光的性质称为发光性。发光体一旦停止受激,发光现象消失,所发的光为萤光;在外界能量撤除以后,还能发的光叫磷光

24.矿物的弹性和挠性:弹性是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当外力解除

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如云母。挠性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形变,当外力作用解除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25.硫化物的晶体化学特征: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中原子间的键性复杂,不仅

表现共价键性,还显示一定的离子键性,甚至还有金属键性。可以看作硫离

子作最紧密堆积,阳离子位于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类质同像替代广泛,同质多像普遍。

26.硫化物的物理性质:绝大多数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呈金属色、显金属光泽、

条痕色深而不透明。仅少数硫化物如雄黄、雌黄、辰砂、闪锌矿等具金刚光泽,半透明。单硫化物和硫盐矿物硬度低,其摩斯硬度在2-4之间,双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其硬度增高至5-6.5左右,同时缺乏解理或解理不完全,而其它硫化物大多具有明显解理性。这类矿物的熔点低,比重一般在4以上。

27.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具有

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天然化合物。如金、石墨、硫磺为自然元素矿物,而磁铁矿、黄铜矿和石英为天然化合物,也都是矿物。28.矿物的分类:矿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常用的分类法有工业分类、成

因分类和晶体化学分类三种。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对矿物进行工业分类,分为金属矿物类和非金属矿物类。根据矿物的成因,将矿物分为内生成因矿物、外生成因矿物和变质成因矿物三类。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将矿物分为五大类,即自然元素大类、硫化物及其类似物大类、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大类、含氧盐大类、卤化物大类。

29.矿物的命名:矿物的命名依据归纳起来主要有:(1)以化学成分命名的,如自

然金;(2)以物理性质命名的,如孔雀石;(3)以晶体形态命名的,如石榴石;

(4)以成分及物理性质命名的,如铜矿;(5)以晶体形态及物理性质命名的,

如绿柱石;(6)以地名命名的,如高岭石;(7)以人名命名的,如章氏硼镁石。

30.矿物的磁性:矿物的磁性是指矿物能被永久磁铁或电磁铁吸引,或矿物本身

能吸引铁质物件的性质。根据矿物的磁性,将矿物分为磁性矿物、电磁性矿物和逆磁性矿物三种。

31.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外来刻划,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

力。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矿物硬度以H表示。

32.矿物的条痕:矿物的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是鉴定矿物常用的鉴定手段

之一。

33.矿物的光泽: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光泽的强弱用反射

率来表示。根据反射率的大小,光泽分为四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

34.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是指矿物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折射

时所表现的各种性质,以及由矿物引起的光线干涉和散射等现象。如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

35.各类成矿作用的概念:内生成矿作用: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导致矿床形成的

各种地质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在以太阳能为主要能量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互相作用过程中,导致在地壳表面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变质成矿作用: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发生某种有用物质的富集、岩石性质的优化或者强烈改造原来的矿床,使其成为具有另一种工艺性质的矿床的地质作用称为成矿作用。

36.岩石:岩石是在各种不同的地质作用下,由造岩矿物形成的集合体。例如花

岗岩就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的岩石。根据其形成作用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37.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形成的一种地质体,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

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经过沉积与风化等作用而成的岩石。最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和角砾岩、砂岩和粉砂岩、页岩和泥岩、石灰岩和白云岩。

38.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也称为火成岩。最常见的岩

浆岩有:花岗岩和流纹岩、闪长岩和安山岩、辉长岩和玄武岩、橄榄岩。39.变质岩:变质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原先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在特定的地质

和物理化学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新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的岩石。最常见的变质岩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等。

40.岩浆岩的分类:按生成环境,可分为喷出岩(火山岩)和侵入岩两大类;根

据岩浆中SiO

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超基性岩(SiO

2

<45%)、基性岩

SiO

2=45%~52%)、中性岩(SiO

2

=52%~65%)和酸性岩(SiO

2

>65%)四大类。

41.成岩和成矿作用:成岩作用就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

如果形成岩石的过程中,伴随有矿产的形成,则称为成矿作用。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只有当分散在地壳上和地幔中的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发生富集,才有可能形成矿石。

42.矿石、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所谓矿石就是在现在的技术及经济条件下可以

被开采、加工和利用的岩石。矿石是由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所组成,有用矿物是人们要利用的矿物,也就是选矿的目的矿物;脉石矿物就是目前尚不能利用的矿物,也就是选矿过程中成为尾矿的矿物。

43.什么是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结构指的是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相互

关系。矿石的构造指的是矿石中各种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分布关系。最常见的矿石结构有: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动力结构等。最常见的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胶状构造。矿石的结构和构造决定矿石选别的难易程度。

44.粒状结构:矿石中可以区分出单个晶粒。多数晶粒具有完整的结晶外形时称

自形粒状结构;多数晶粒形态不规则,无固定结晶外形时称它形粒状结构;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者,称为半自形粒状结构。

45.交代结构:已结晶矿物的一部分被后期晶出的矿物所取代,使其晶形残缺不

全,形状复杂而不规则。

46.固溶体分离结构:指在高温时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呈类质同象的混合物,

温度下降时分解成两种或几种矿物。由此形成的结构称为固溶体分离结构。

如乳浊状、叶片状、格构状和结状等。

47.动力结构:或称压力结构,指矿石形成后,受动力作用使矿物发生变形或碎

裂而成的结构。塑性矿物常形成揉皱结构,脆性矿物则易形成压碎结构。48.浸染状构造以脉石矿物为主。少量矿石矿物呈较均匀的星点状分布在脉石矿

物的基质中。矿石矿物含量很低时称为稀疏浸染状构造,含量大于30%时称为稠密浸染状构造。

49.块状构造矿石矿物含量大于80%,颗粒大小较均匀,排列无方向性,组成无

空隙的致密块状集合体,称为块状构造。

50.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集合体和脉石矿物集合体分别作单向延长,呈条带状相

间出现。

51.脉状构造矿石矿物结合体作两向延伸,呈脉状分布于脉石矿物基质中,组成

脉的矿物可以是一种或数种。两组脉相互交切时,称交错脉状构造;几组不规则的细脉交切成网状时称网脉状构造。

52.角砾状构造先形成的岩石或矿石破碎成角砾,被后形成的另一种矿物集合体

胶结而成的构造。矿石可以含在角砾中,也可含在胶结物中。

53.胶状构造矿物集合体主要为隠晶质或非晶质,形态复杂,表面呈球状或瘤状

凸起,断面呈弯曲的同心环带,个环带界限不清,常为渐变关系。

54.试述矿石结构和构造的研究意义。矿石的结构构造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物

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可以提供成矿作用、矿床成因及找矿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有用组分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有用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嵌布关系等特征,可为矿石的工业评价、选择最合理的技术加工工艺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55.什么是矿体、围岩和矿床?矿体是由矿石组成的具有一定形状、规模和产状

的地质体。围岩是矿体周围包围矿体的各种岩石。矿床是指有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由有用矿产资源和相关地质要素构成的地质体,其中有用矿产资源必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具有开采利用价值。

56.矿石的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称为品位,它是衡量矿石质量的最

主要标准。品位可分为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和矿区平均品位等。边界品位是圈定工业矿体与围岩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是指工业上可供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矿区品位是指整个矿区工业矿石的总平均品位。57.矿产储量:对于一定的矿种,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矿产的

储量,即矿产在地下的埋藏量。矿产储量分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两大类。表内储量是指目前工业技术条件下可开采利用的储量。表外储量是指目前尚难利用的储量。

58.何谓熔离作用:熔离作用是指在较高温度下呈均匀状态的熔融体,当温度和

压力下降时分离成两种或多种不混熔的熔融体的作用。

59.气化热液中成矿物质发生沉淀的原因:热液中成矿物质发生沉淀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及溶液的pH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及不同性质溶液的混合等。

60.充填作用、交代作用:热液中成矿物质的沉淀主要是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

条件的改变,直接沉淀在围岩的裂隙或孔洞中,这种成矿作用叫做充填作用。

指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

61.接触交代成矿作用:是指在中酸性—中基性侵人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等钙镁

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于含矿气化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矿产的作用,由此形成的矿床称为接触交代矿床。接触交代作用能形成一套在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的岩石,称为矽卡岩。故接触交代矿床又称为矽卡岩矿床。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62.热液成矿作用:地壳中的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以充填作

用或交代作用的方式,将矿质沉淀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从而形成矿石的作用。

63.矿石的性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矿石性质主要包括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

成、结构和构造、有用及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矿石的化学成分,除选矿的目的成分(如铁矿石中的铁)外,往往还伴生一些其他的有益或有害成分(如铜矿石伴生有益成分金、银金矿石中伴生有害成分砷),因此查清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对确定哪些成分应该回收、哪些成分应该去除是十分必要的。矿石的矿物组成是指矿石中具体的矿物种类和名称,如铁矿石中常见的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石英、云母、长石等。查清所含矿石及其含量,就可大体确定选矿原则流程。有用及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指的是有用和有害成分以何种形式存在于矿石中,以独立矿物形式出现时则可用物理选矿方法处理,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时则不能用物理

方法处理。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矿石的颜色、密度、硬度、磁性、电性、氧化程度、酸碱度等。这些性质往往是选矿方法的依据,也是非常重要的性质。

幼儿教育学基础试题

10.“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A.颜色 ? B.环境? C.遗传 ? D.物质 11.国外研究表明,3岁儿童如果接受过钢琴训练或合唱练习,那么他们在拼七巧板时,就会比没经过这方面培训的儿童动作更加准确、快捷,这表明()。 A.音乐教育决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B.儿童的智力水平依赖于音乐教育的情况? C.美育影响体育 D.美育影响智育 12.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 排教育活动。() 2.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3.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4.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 儿的智力发展。() 5.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6.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 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7.幼儿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道德认识。()? 8.我国最早的幼教机构基本上是抄 袭日本的。() 9.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幼儿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 11.智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12.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教育的主要意义。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何特 点? 4.简述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涵义。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教育学基础》试题 (单选)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5 ABBAC 6-10 CCCCC 11-15 BDBDB 16-20 DACDB 21-25 ACACC ACB 1. 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A)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育论》 D. 《教育论》 2.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B ) A. 《康德论教育》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画》 D. 《爱弥儿》 3. 《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 4. 柏拉图的名著是( A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伦理学》 D. 《爱弥儿》 5.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 A. 《大教学论》 B. 《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学记》 D. 《劝学》 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 C ) A. 《法律篇》 B. 《爱弥儿》 C. 《理想国》 D. 《教育漫话》 7.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8. 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中庸》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 A. 《论语》 B. 《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 10. 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 ( C )

A. 《孟子》 B. 《学记》 C. 《说文解字》 D. 《论语》 11.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中庸》 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 D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 卢梭 13.“教育要先行”出自( B ) A. 《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 《学会生存》 C. 《大教学论》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4. 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 D) A. 陶行知 B. 胡适 C. 胡克勤 D. 察元培 15. 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 A. 生物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关系起源说 16. 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 D ) A. 公元前 B. 18世纪 C. 19世纪中叶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 ? A. 勒图尔诺 B. 孟禄 C. 高尔顿 D. 达尔文 18. 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C)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环保科普小知识三则

环保科普小知识三则 环保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PM2.5? PM是英文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指 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人类纤细头发的直径大 约是50微米~70微米)。PM2.5主要是由水溶性离子组分、含碳组分 以及其他无机化合物三大类化学物质组成。 夏季的大气污染物——臭氧 我们都知道,地球大气层之上有一层薄薄的臭氧层,它吸收了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使得地表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危害,是地球 生物的天然保护伞。那么,臭氧怎么就成了大气污染物了? 其实,被认定为大气污染物的臭氧并非指臭氧层的臭氧,而是指与生物圈紧密相关的、近地面的臭氧! 专家指出:臭氧污染很有“迷惑性”,因为它往往在风和日丽、天空晴朗时发生,人们更难察觉。雾霾有多严重,人们一眼就能看到,但臭氧污染发生时,往往是阳光普照、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而 且还经常给人以“空气清新”的错觉。 欧洲科学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太阳光照能加速地表臭氧的形成,这些臭氧并非自然产生,而是来自排放。石油产品等矿物燃料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会在空气中四处飘浮,其中部分氧原子 慢慢与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结合,就会形成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强烈的阳光照射恰恰加速了这一化学反应。 教你打造新型节能家庭 1.一度电有哪些功能 一度电能让吸尘器把一间房子打扫5遍,让25瓦灯泡连续亮40 小时,家用冰箱运行24小时,家用电风扇连续运行15小时……

每节约一度电,就相当于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4升净水,同 时减少排放0.272千克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 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大家常说要养成节约用电的文明习惯,而平常生活中却往往不知不觉地忽略了这一点。比如,下班离开办公室时不关灯、不关电脑、不关空调。电力是一种能源,它消耗的是有限度的资源。我们每使 用一度电,都要消耗掉一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我们心里要有一本“一度电账本”,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节约用电。 2.10种节能方法 ?照明适用节能灯 ?选择空调热水器(免费制热水),效果不差又节能 ?选择节能空调 ?适当调整电视机及电脑亮度,不用就关掉 ?巧用节能型冰箱,节电又省钱 ?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并践行节水的小习惯 ?电子办公少打印 ?出门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环保车辆,省油减排 露天烧烤危害多 烧烤是城市里街头巷尾的美食之一。然而,烧烤时产生的呛鼻的烟雾给空气和行人造成了不小的污染与伤害。地面泛着污水,各种 一次性用品垃圾及厨余垃圾随处可见,有些垃圾甚至直接被倾倒在 草丛和河道中,对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地质学基础B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B答案 一、答案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一般是指晚第三纪及其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变动,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表现形式。 2.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 3. 古登堡面:在2900km 深处。在这里纵波速度由13.32km/s 突然降为8.1km/s,而横波至此则完全消失。这个面称古登堡不连续面。 4.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的化石。 5.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7.向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 8、地层倾向:沿着地层斜面与地层走向垂直所引的线叫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地幔、地核 2、裂隙式、中心式 3、橄榄岩等、辉长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伟晶岩 4、三叠、侏罗、白垩、T、J、K 5、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6、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7、塑性变形、弹性变形、脆性变形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B 2. A 3. C 4. D 5. A 6. A 7. C 8. D 9. A 10. C 11.B 12.B 13.A 14.D 15.A 16.A 17.B 18.A 19. C 20. C 四、简答题 1、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理论。(7分) 板块构造说认为,1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2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3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 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 2、简述沉积岩的分类及其主要岩石类型(7分) 答: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 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 1碎屑岩类,主要包括沉积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两个亚类。按颗粒大小沉积碎屑岩进一步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据火山碎屑粒度,火山碎屑岩大体可以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2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包括铝、铁、锰质岩类,硅、磷质盐类,碳酸盐岩类,

运动学基础练习题

运动学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 B、质量 C、位移 D、机械能 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和位移都是矢量 B.路程和位移都是标量 C.路程是矢量,位移是标量 D.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3. 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诗人说“满天云不动”选取的参考系是() A. 两岸 B. 花 C. 云 D. 诗人 4.如图所示,某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发生的位移是() A.1m B.-5m C.5m D.-1m 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研究一列火车的进站时间 C、研究一列火车从昆明开往丽江的运行时间 D、研究直升飞机上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 B.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大 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7.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C、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C、加速度不变,速度一定不变 D、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8. 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9.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变化 C、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D、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 10.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11.一个小球从4m高处自由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到1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关于小球的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是3m,位移大小是5m,方向竖直向上 B、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竖直向上 C、路程是3m,位移大小是5m,方向竖直向下 D、路程是5m,位移大小是3m,方向竖直向下 12. 北京时间2006年7月12日凌晨,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88s打破了世界纪录!刘翔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 ) A. 7.00m/s B. 7.76m/s C. 8.54m/s D. 10.00 m/s 13.一个小球从4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大小是5m B. 路程是3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都不对 14.某环保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地质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八)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克拉克值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 矿物 7. 向斜 8. 片麻构造 二、选择题(18×1共计18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 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铁 C、松柏 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A、片岩 B、片麻岩 C、糜棱岩 D、岩

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概论

《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概论》 结课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概论是一门介绍铁路方面相关知识的课程,尤其是现代的新技术,新发展,讲授内容有:重载铁路交通运输发展、高速铁路发展技术概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工程技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现代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装备、高速铁路动车组、高速铁路控制(信号通信、自动控制)技术、现代轨道交通供电技术等(因考试放假等原因缺课几次,有些内容没讲)。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中国高速铁路,常被简称为“中国高铁”。高速铁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铁速度。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运行速度上,目前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最高时速将达到380公里,堪称陆地飞行;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趟列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1、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发展 用于运载大宗散货的总重大、轴重大的列车、货车行驶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运输量5000t 以上,总重1~2万吨,轴重25t以上,年运量2亿吨以上的铁路叫重载铁路。重载铁路是一种效率甚高的运输方式。重载列车需着重研究的问题是运行管理、轨道的适应性,以及大宗散货的装卸等。 重载运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加、俄、巴西、南非、澳大利亚领先,美国运煤列车长6500m,重44000t,500车辆、6台机车;南非矿石列车,长7200m,重71600t,660车辆;俄国重载列车长6500m,重43000t,400车辆,4台机车;澳大利亚2001年6月创新的世界记录,列车长7353m,总重99734t,682车辆,8台机车;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大秦铁路,2002年实现1亿吨年运量设计能力,2004年实现1.5亿吨年运量,2005年实现2亿吨年运量,2006年实现2.5亿吨年运量,2007年实现3亿吨年运量,3亿吨创国际年运量最高记录。2008年实现34000万t,2009年实现38000万t。 重载列车的种类有:单元式、整列式、合并式。单元式重载列车特点:固定机车车辆编组,固定发站和到站,固定运行线路,运送单一品种的货物列车。它在装卸站间往返循环运行,中间无改编作业。(大秦铁路)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其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整列式重载列车是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双机牵引,采用普通货物列车的作业组织方法,牵引重量达到5 000 t及其以上的列车。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一章总论

康复的概念 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最早来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re”是“重新”、“恢复”。Rehabilitation有“重新获得能力”、“复原”、“恢复原来的良好状态”、“恢复原来的地位、权利、身份、财产、名誉、健康及正常生活”之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re-habilitation首次具有“对身心残疾者进行治疗,使其重返社会”的含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康复”的用法才确定下来。 康复的概念 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预防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使病、伤、残者能提高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 0.采用综合手段(医学/教育/社会/职业) 1.以功能障碍为核心 2.强调功能训练和再训练 3.以提高生存质量、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康复医学的概念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指针对残疾人及功能障碍者的康复,具有独立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 ●应用医学科学及其有关技术(非药物治疗为主) ●最大程度恢复和发挥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功能为核心) ●以重返社会为基本目标 第一章人体运动学总论 第一节人体运动学概念 人体运动学概念: 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的科学,它运用力学方法和原理来观察研究人体节段运动和整体运动所产生的各种活动功能,以及生理、生化和心理的改变,并阐述其变化的原理、规律和结果,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 康复医学概念: 康复医学是针对各种原因(含先天性因素)引起的损伤和疾病所致的功能障碍,应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医学、教育、职业和社会等),经过训练和再训练,达到以恢复功能、重返社会为目的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康复医学的治疗: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前者较少应用药物和手术,较多应用运动和物理因子的方法,其中又以运动为主要方法。 人体运动学所要学习的内容 ●正常人体运动学 ●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障碍学 正常人体运动学 ●这部分内容不同于解剖学,但又是在解剖学的基础上,阐述各主要关节运动时涉及的关节、肌群结构及其功能 运动生物力学 是采用力学原理分析各主要关节活动中出现的力学现象。 运动生理学 ●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在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运动生物化学 ●是研究运动过程中,机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糖、脂类、无机盐和水等)之间的相互适应,机体内物质和 能量代谢及调节规律的科学。 运动障碍学 是分析各种病理状态下所出现的运动学特征,包括骨关节、肌肉、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心理学 ●是研究人体运动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提到不同运动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及应用运动对不同心理疾患所起的治疗作

最新《教育学基础》试卷(三)

《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 1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3 1.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4 5 2.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6 A.孟禄 B.利托尔诺 C.沛西?能 D.康德 7 3. 古希腊提出“助产术”(“产婆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8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9 4. 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 10 11 5.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12 ()。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13 14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15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6 7.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17 A.社会研究 B.调查研究 C.职业培训 D.学校教育 18 8. 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自学 D.终身学习 19 20 9. 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21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0.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 22 23 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24 A. 白板说 B.外铄论 C.内发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 25 1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26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27 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8 29 1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30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1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31 32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33 14. 双轨制形成于() 34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35 1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36 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37 38 1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39 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0 41 1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42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43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44 1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45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46 值观 47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48 1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地质学基础试题八套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向斜 8.转换断层 二、填空(1′ ×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精品

地质学基础试题集

地质题库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 古代)。 2、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 地表水、老窑水)。 3、矿井地质构造分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4、(褶曲)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它分为(向斜)和(背斜) 两种形态。 5、防治水害的基本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6、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7、矿井地质勘探的手段主要包括(钻探、巷探和物探)。 8、井上下对照图是反映井下的采掘工程与(地表的地形地 物)关系的图件。 9、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 段。 10、生产矿井中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脉状岩墙) 和(层状岩床)。 11、地质构造按其规模和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大、中、 小)三种类型。 12、断层面空间状态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 13、岩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整合接触、假整合接

触和不整合接触)。 14、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三大类。 15、矿井地质“三书”是(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 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16、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 17、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 行性研究) 18、(损失率)是考核资源利用和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主要 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19、储量管理最主要的两个年报表是(生产矿井储量动态 表与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 20、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与损失量之和), 称为动用储量。 二、名词解释 1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2晶质体:由于质点规则排列的结果,就使晶体内部具有一定的晶体构造,称为晶体格架。具有良好几何外形的晶质体,通称为晶质体。 3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或化石群,称指相化石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最新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地质学基础试题库

地质学基础试题集

地质题库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 古代)。 2、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 地表水、老窑水)。 3、矿井地质构造分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4、(褶曲)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它分为(向斜)和(背 斜)两种形态。 5、防治水害的基本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6、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7、矿井地质勘探的手段主要包括(钻探、巷探和物探)。 8、井上下对照图是反映井下的采掘工程与(地表的地形地 物)关系的图件。 9、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 段。 10、生产矿井中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脉状 岩墙)和(层状岩床)。 11、地质构造按其规模和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可分为 (大、中、小)三种类型。

12、断层面空间状态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表 示。 13、岩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整合接触、假 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14、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 变质岩、岩浆岩)三大类。 15、矿井地质“三书”是(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 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16、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 17、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 和(可行性研究) 18、(损失率)是考核资源利用和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水 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19、储量管理最主要的两个年报表是(生产矿井储量 动态表与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 20、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与损失量 之和),称为动用储量。 二、名词解释 1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

2020高考地理 选考 区域地理第18课时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课时练习(三)新人教版

第三部分第18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 A组跨越本科线 读我国某四省区轮廓图,完成1~2题。 甲乙丙丁 1.小王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鄂卫食证字[2016]第××06”字样,于是他判断出此矿泉水注册的省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2.下列关于四省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甲、乙 B.能源相对短缺的省区是甲、乙 C.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区 D.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省区可能是甲、丙 1.B 2.C[第1题,本题考查了我国主要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轮廓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先根据省区轮廓图判定甲、乙、丙、丁分别是云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和黑龙江省,再结合“鄂卫食证字[2016]第××06”中的“鄂”(湖北省简称)字确定此矿泉水注册的省区为乙省。第2题,甲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甲、乙两省水能资源丰富,丙、丁两省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甲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乙、丁两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甲省南部位于热带,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而丙省在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无太阳直射的机会。] 下图为沿106.5°E所绘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4.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5.图中①地形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比②③地形区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①地形区的纬度较低 B.①地形区的海拔低 C.①地形区较②③地形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D.①地形区的植被覆盖率低 3.B 4.B 5.C[第3题,结合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106.5°E经线在我国自北向南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①)、秦岭、大巴山、四川盆地(②)、云贵高原(③)。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③地形区为云贵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第5题,①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与②地形区四川盆地及③地形区云贵高原相比,黄土高原降水较少,晴天多,云量少,云的反射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年降水量大于400 mm为森林景观,200~400 mm为草原,小于200 mm为荒漠。读图,完成6~7题。 6.森林景观出现在( ) A.甲B.乙 C.丙D.丁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6.B7.C[第6题,结合下图和题目信息可知,乙地降水量大于400 mm,为森林景观,B正确。 第7题,甲地年降水量在200~400 mm,为半干旱区,应退耕还牧、还草,不可大量掘井、开垦耕地,以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A错误;冬季气温低,转场放牧应在气温较高的山脚甲地,B错误;夏季气温较高,到地势较高的丙地草场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C正确;丁地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为干旱区,以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