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的发展历史

锁的发展历史
锁的发展历史

锁的发展历史

锁是与人类私有制同时诞生的。它的历史十分悠久。那是在我国的母系社会晚期(相当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当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开始有了私有财产(少量)积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人类开始了对锁具的探索。古锁初称牡、闭、、钥、链、钤。早期为竹、木结构,起源于门闩。以后随看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又创造了铜锁、铁锁、银锁、玉锁等不同质材、不同形状的锁,工艺技巧越来越高。我国锁的蕴藏量也是居世界首位的。

我国历代锁具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丰富多姿的;从新石器时代的木锁到夏商时期的铁锁;从春秋战国的金属锁到秦汉时期的铁制三簧锁;从北魏的青铜锁到唐代的鱼锁和鎏金锁;从宋代的方身锁到明清时期的暗门锁、密码锁以及各种文字和动物锁,都显示了我国锁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有少数民族的锁,如撒拉族的四方横开锁、纳西族方形铜锁和彝族的原始木锁等等,更是独特。这是一片锁的海洋,也是一个浩瀚的学问之海。

锁按旧的传统分类,有广锁、花旗锁、刑事锁、首饰锁四大类,称为锁中的

“四大金刚”。现在看,这个分类面太狭了。也有从用途分,可以分成生活用锁、建筑用锁、军事用锁、交通用锁、仓库用锁、刑罚用锁,以及民俗用锁等等。它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礼记?月令》载,在周代,盂冬之月,都要“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龠”。这里说的是修好城墙,用锁钥管好国门。因此,锁具用处大的锁住国门,小的锁住库门、场门、家门,直至锁住箱

笼、抽屉……锁是人民必需的物质用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关木仓锁和钥匙的文字记载。早期的木质锁结构简单、形体笨重,多采用竹杆之类作钥匙,容易开启。春秋战国时期,经公输班(即鲁班)改进后,保密性得到增强,并开始用铜材制作钥匙。在民间,木锁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汉代时期三簧锁的出现实现了锁的飞跃,铜片的弹力来达到封关和开启作保密性较用。由于簧片装置能作多种变化, 并可用钥匙孔形来决定钥匙的式样, 安全性

木质锁前进了一大步,使用范围也更

加广泛,因此有广' 锁之称。这种锁

自唐代开始经不断改进发展,直沿用

至上世纪的50年代,出现了120余

类不同款式,有的采用暗门、定向、

二开、无钥、文字密码等特殊技术,

使锁具保密程度大大增加。公元前

二世纪末,我国生产的簧片锁随"丝绸

之路"传入了古罗马。至今,奥地利格

拉茨城博物馆里还收藏着我国汉代的簧片锁。

到了公元8世纪,东罗马人制成最初的叶片锁,又名钥匙孔锁,利用钥匙牙

花拨动锁内于之吻合的叶片缺口进行开关。公元18世纪,英国人丹尼克波特发明出凸轮转片锁,锁内金属叶片利用弹簧控制转动,

钥匙插入锁内必须先转动叶片接触到锁舌缺口才开

启。19世纪,欧洲制造商发明出高级凸轮转片锁,

钥匙的牙花增到1600种,后来的各种改进更使钥匙

牙花增至上万种变化。叶片锁的钥匙造型美观大方,

被公认为锁和钥匙

的标志,许多国家把它制成大型的金钥匙,赠送给友邦、贵宾,象征尊敬、和平和友谊。我国从清代开始生产叶片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逐渐被弹子锁替代。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不少企业生产叶片结构的铁挂锁。

中国锁可以分为外锁”和内锁”就是我们俗称的挂锁和暗锁。其中以暗锁更为高深。锁行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其暗锁制作水平。解放前流传的南张北谭”,均是以暗锁制造闻名大江南北。

除此以外,按照锁芯内部构造,又可以分为簧片构造锁”与文字组合锁”两大类。其中簧片构造锁又分广锁” 花旗锁” 刑具锁”及首饰锁”四种,多为横式锁具,多用于门、柜、箱。广锁俗称绍锁”民间也叫横开锁” 撑簧锁” 或枕头锁”大多为铜质,正面呈凹字状,端面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组合,也就是我们在电影《十五贯》里见到的那种铜制挂锁。而花旗锁是专指用于柜、箱、抽屉等的簧片结构暗锁。首饰锁则是装饰用的金属锁,多为金银材料所制,用链条串好挂于颈项,有如意、鸡心、元宝、花和动物等造型。锁表面刻有精致花钫图案,以及福、禄、寿、喜、长命百岁、如意吉祥等字样。除此之外还有刑具锁,又称人身锁,用以锁铁链、木枷的铁质锁具,是专门对付犯人之用。

而文字组合锁类似于今日的密码锁。呈横式圆柱体,轴心排列着数只同样大小的转轮,转轮表面蚀刻着同样数目的文字,连着圆柱体的两端是两根直立的柱子,柱子上连结一根锁梁。当所有转轮的文字转到一定位置,且文字形成特定的字串,锁就可以开启,使用不需钥匙。文字组合锁转轮数目多为三至七个,几个转轮即称为几环锁。但和当今密码锁不同的,是其密码不是用数字组成,而是用成语或七言绝句组成: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只要在锁的某一特定位置,对上诗中七个字,便能将锁具打开。更机关更为精巧的组合锁,有类似于华容道的机关装置,需要把杂乱的图像拼接完整,锁具方能打开。

而如今密码锁中目前常见的遥控防盗锁主要有光遥控和无线电遥控两类。光遥控又分为红外线遥控和可见光遥控,光遥控利用窄角度的光传输密码,优点是传输信息量可以很大、速度极快、人眼识别不出来,又无法在光路径上(操作者与电子防盗锁主体之间)以仪器捕获信号试图复制,因此保密性极高。无线电遥控的优点也是传输信息量可以很大、速度快、人眼识别不出来,但发射的信号弥散空间,容易被仪器捕获,因此适合采用“变化的密码”,如所谓的“跳码”、“滚码”(均是随机变化而无明显规律),这样即使捕获了当时的信号也无利用、复制的价值。使用遥控式电子防盗锁,需要仔细保管遥控器(即钥匙),而且对某些应用而言,这种钥匙大了一点,可能还要使用特定的电池。

键盘式电子密码锁: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认

可程度看,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键盘式电子密码锁,该

产品主要应用于保险箱、保险柜和金库,还有一部分

应用于保管箱和运钞车。键盘式电子密码在键盘上输

入,与打电话差不多,因而易于掌握,其突出优点是

密码”是记在被授权人脑子里的数字和字符,既准确

又可靠,不会丢失(除了忘记),难以被窃(除非自

己泄露)。但是密码不能太简单,太简单了就容易被

他人在键盘上试探出来,或者可能被旁观者窥测出

来,造成保

密性不足。当然,密码又不能太复杂,太复杂了可能自己都糊涂了,或者输入密码操作成功率低,造成使用不便。因此,为了发扬优点、克服弱点,键盘式电子密码也在不断发展中,如任意设定密码”技术使得被授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喜好设定密码,常用常新;而自动更改密码”技术使得本次输入的密码将自动更改成下次应输入的密码,更改的规律不为他人所知,因而不怕旁观者窥测;独出心裁的键盘乱序显示”技术使得键盘上的固定键位每次显示出的字符不固定,并且显示的窄小角度只能由操作者正面看得到,因而即使旁观者看见操作动作也难以窥测出密码;多重密码设定”技术使得单组密码不一定有效,适合多人分权使用,需要输入两组以上的密码才被认可,大大提高了保密性,如果限定输入这些密码的先后顺序或时间区段,则保密性还可提高。在输入密码的过程中,为了限制试探密码的企图,通常输入错误码若干次或若干时间内输入不正确,即封锁”键盘,不再接受输入操作。总之,尽管新式电子防盗锁层出不穷,但键盘式电子密码防盗锁仍然老树发新芽”,不仅在市场上居于主流地位,而且,还经常作为其他类型电子防盗锁的辅助输入手段。

卡式电子防盗锁:使用各种卡”作为钥匙的电子防盗锁是当前最为

活跃的产品,无论卡的种类如何多种多样,按照输入卡的操作方式,

都可分为接触式卡和非接触式卡两大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安防行业

的要求,通常不得使用可靠性差、易被仿制的磁卡。目前接触式卡的技

术成熟、价格较低,应用也较为广泛;非接触式卡使用隐蔽、方便,大

有后来居上之势。储存信息量大是卡的优势,它不仅作为钥匙,还可载

入多项个人信息,特别适合金融业注重验明正身”的行业特点,而且一卡多用(如入门、开锁、存储、付费等)带来持卡人的便利。使用这类电子防盗锁,需要仔细保管卡(即钥匙),尤其丢失了必须尽快取消该卡的授权。

生物特征防盗锁:人的某些与生俱来的个性特征(如手、眼睛、声音的特征)几乎不可重复,作为钥匙”就是唯一的(除非被逼迫或伤害),因此,利用生物特征做密码的电子防盗锁,也特别适合金融业注重验明正身”的行业特点。由于这种自生自长、随身携带”的钥匙”优点突出,因此这种锁很快度过了性能不太稳定、价格昂贵的初始期,变得越来越实用、越来越特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

迎。现今,生物特征技术发展迅速,除了价格因素和尺寸体积因素对普及尚有所限制外,生物特征电子防盗锁在金融业的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不过,在要求保

密性极高的情况下,还不宜单独使用生物特征电子防盗锁,最好是组合其他电子信息作为密码。由于数字、字符、图形图像、人体生物特征和时间等要素均可成为钥匙的电子信息,组合使用这些信息能够使电子防盗锁获得高度的保密性,如防范森严的金库,需要使用复合信息密码的电子防盗锁,这样对盗贼而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组合使用信息也能够使电子防盗锁获得无穷扩展的可能,使产品多样化,对用户而言是千挑百选、自得其所”

挂锁,是锁具世界中最古老、最庞大的家族,可以说其它锁具都是从挂锁这门类中繁衍、派生而来的。挂锁的锁体上装有可以扣接的环状或"一"字形状的金属梗,即"锁梁",使挂锁通过锁梁直接与锁体扣接成为封闭形锁具。

古代满族生育风俗。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满族在建立清王朝前,每家在"祖宗板"(祖先的象征)旁吊一个黄布口袋,称为"妈妈口袋",里面放一根

长十余米的丝线,称"子孙绳","长命绳"。生男孩,在绳子上扎一块红布条和小弓箭;生女孩,扎一块蓝布条,人们称"挂锁"。由于挂锁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挂锁使用方便灵活,用途广泛。它能取代其它锁具,而其它锁具不能代替挂锁发挥作用,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患闭锁器,但挂锁必须与被封闭物体的凸形有孔件相互扣接才能发挥闭锁作用,不具备

内外可以关闭与开启的功能,所以在某些场合就不能被应用,例如在某些装饰性要求较高或要求采用配套锁具的场合,一般也不宜采用挂锁。挂锁的分类方法挂锁的品种与规格较多,一般按锁体的宽度决定锁具的尺寸,按锁梁的高低决定锁具的用途,按挂锁直开,横开,顶开,双开等开启方式。

如今弹子锁也是锁的一大种类,

弹子锁亦称弹珠锁、珠锁、锁簧锁或销栓锁,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锁具结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零件(称为锁簧、弹子或珠),锁住锁芯。当放入正确的钥匙,各锁簧被推至相同的高度,锁芯便被放开。1848年,美国人耶鲁

-林那斯发明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目前,该种结构在世界上各种锁具中普遍使用。现代弹子锁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出现双向、三向、四向弹子,母弹子等多种结构,以及平面、双面、多面、双排双面、多排多面弹子结构和组合弹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锁的保密性能,使锁的编号由原有的2500种通过响"、面"的变化达到百万种。

弹子锁通常在筒式锁内使用。筒式锁的中央是一个筒状的洞,内放有筒状锁芯(Plug)。开启时,锁芯要能够旋转。锁芯中间是供放入钥匙的槽,槽的一端开放用来放入匙,末端是一个杠杆。当钥匙完全插入时,杠杆把一个栓收入,让锁芯有机会转动。槽的上方有突出的部份,防止下弹子(key pins,亦称下弹簧或下珠)掉下,亦增加以工具开锁的难度。锁芯的上方有五至六个小洞,成一直线,用来放置长短不一的下弹子。下弹子的下方呈球状,让插入的钥匙能够轻易通过。每个下弹子的上方是相对应的平头弹子(driver pins,亦称上弹簧或上珠)。平头弹子由弹簧向下压。简单的锁每个下弹子只配有一个平头弹子。较复杂的锁(例如

防盗门知识培训资料[1]1

防盗门知识培训资料 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它兼备防盗和安全的性能。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合格的防盗门在15分钟内利用凿子、螺丝刀、撬棍等普通手工具和手电钻等便携式电动工具无法撬开或在门扇上开起一个615平方毫米的开口,或在锁定点150平方毫米的半圆内打开一个38平方毫米的开口。并且防盗门上使用的锁具必须是经过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带有防钻功能的防盗门专用锁。防盗门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但只有达到标准检测合格,领取安全防范产品准产证的门才能称为防盗门。 防盗安全门根据其安全级别可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级别的防盗安全门,其中甲级防盗性能最高,乙级其次,丁级最低。我们现在在商场里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丁级防盗安全门,它比较适合于一般的居民消费者使用。 防盗门的制作材质 防盗门从材质上主要分为五种:钢质、钢木结构、不锈钢、铝合金和铜质,它们在质量和性能上都各有特点,自然价格也不尽相同。 钢质防盗门: 可以说是市场上见得最多、老百姓用得最多的。百姓所熟悉的防盗门大都属于此系列。这类门价格较低廉和合理,它的销量占市场总销量的90%以上。这种门的缺点在于外型线条坚硬,很难与现代的室内装饰相融合。 钢木门: 是一种可于室内装修配套的一种门,一般可由用户提出要求,防盗性能采用中间的钢板来达到,生产厂家可根据用户要求选用不同颜色、木材、线条和图案等与室内装修融为一体,不再象钢制门那样冰冷的不协调。因此它的价格也比钢质防盗门要贵。

铝合金防盗门: 这种门所用的铝合金材质不同于我们所见到的普通铝合金门窗,它的硬度较高,且色泽亮丽,再饰以花纹图案修饰,给人一种金碧辉煌之感,属中档防盗门。因为这种门不易褪色,所以也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 不锈钢防盗门: 不锈钢防盗门坚固耐用,安全性更高。目前市场不锈钢防盗门在色彩上过于单调,基本上都是银白色,这种色彩让人感到很生硬,且不易与房门及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而且表面如有碰撞和焊接痕迹,将会很明显。由于不锈钢材质自身的价格因素造成其价格定位也较高。 铜制防盗门: 大多数的铜制防盗门都将传统防盗与入户门合二为一,款式先进,而且在防火、防腐、防撬、防尘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从材质上讲,铜制防盗门是最好的,从价格上讲,它也是最贵的,市场上能见到的基本价格都在万元以上,最贵可达数十万元。它主要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高级住宅别墅使用 防盗门尺寸的大小及开向 国标门一般有四种规格,高度为2050mm和1970mm两种高度,宽度为860mm和950mm两种,组合后可为:2050*860、2050*950、1970*860、1970*950 ,高度2050mm即为2.05米总高的门框,如果用户门洞高度是2070mm即可购买2050mm高度即可,需要留20mm左右的余量,安装时比较易调节。门分为外开和内开两种,但是辨别门的方向都是在室外辨别。方向分为:外左开、外右开、内左开、内右开。分辨开向以铰链(合页)方为准。以外左开为例:人在室外面对门洞,铰链(合页)在左手边就是外左开!以此类推 防盗门的安装要点 (1)防盗门的安装应按照所采用的防盗门种类,采取相适应的安装方法。 (2)防盗门的门框可以采用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也可以在砌筑墙体时在洞口处预埋铁件,安装时与门框连接件焊牢。 (3)门框与墙体不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每边均不应少于3个锚固点,且应牢固连。 (4)安装防盗门时,应先找直、吊正,尺寸量合适后将其临时固定,并进行校正、调整,无误后方可以进行连接锚固。 (5)要求推拉门安装后推拉灵活;平开门开启方便,关闭严密牢固。 (6)门框与门扇之间或其它部位应安装防盗装置。 (7)防盗门上的拉手、门锁、观察孔等五金配件,必须齐全;多功能防盗门上的密码护锁、电子报警密码系统、门铃传呼等装置,必须有效完善。

HTML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HTML的过去未来 HTML的过去 一、 HTML的简介 1、HTML的概念和功能 1)HTML的概念 HTML是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缩写,是一种基于SG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标记语言,是Web用于编辑网页的主要工具。在网上,如果要向全球范围内出版和发布信息,需要有一种能够被广泛理解的语言,即所有的计算机都能够理解的一种用于出版的“母语”。WWW(World Wide Web)所使用的出版语言就是HTML语言。 2)HTML的功能: ⑴出版在线的文档,其中包含了标题、文本、表格、列表以及照片等内容。 ⑵通过超链接检索在线的信息。 ⑶为获取远程服务而设计表单,可用于检索信息、定购产品等。 ⑷在文档中直接包含电子表格、视频剪辑、声音剪辑以及其他的一些应用。 2、历次版本 HTML 1.0——在1993年6月作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工作草案发布(并非标准); HTML 2.0——1995年11月作为RFC 1866发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HTML 3.2——1996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1999年12月24日,是在HTML4.0基础上的微小改进,W3C推荐标准; HTML 5 的第一份正式草案已于2008年1月22日公布,仍继续完善。 二、各个版本的功能简介 1、HTML 1.0和2.0 HTML自从1989年首次应用于网页编辑后,便迅速崛起成为网页编辑主流语言。目前几乎所有的网页都是由HTML或者以其他程序语言嵌套在HTML中编写的。1993年HTML发布以后,众多的不同版本HTML陆续在全球使用,始终未能形成

人工智能发展史解读

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了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计算机为AI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直到50年代早期人们才注意到人类智能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Norbert Wiener是最早研究反馈理论的美国人之一.最熟悉的反馈控制的例子是自动调温器.它将收集到的房间温度与希望的温度比较,并做出反应将加热器开大或关小,从而控制环境温度.这项对反馈回路的研究重要性在于: Wiener从理论上指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有可能用机器 模拟的.这项发现对早期AI的发展影响很大。) 1956年夏,美国达特莫斯大学助教麦卡锡、哈佛大学明斯基、贝尔实验室申龙、IBM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罗彻斯特、卡内基——梅隆大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麻省理工学院塞夫里奇和索罗门夫,以及IBM公司塞缪尔和莫尔在美国达特莫斯大学举行了以此为其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人类各种学习和其他职能特征的基础,并研究如何在远离上进行精确的描述,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术语。从此,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这些青年的研究专业包括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和电脑科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他们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例如申龙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塞缪尔编写了第一个电脑跳棋程序,麦卡锡、明斯基、纽厄尔和西蒙都是“图灵奖”的获奖者。 这次会议之后,在美国很快形成了3个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即以西蒙和纽威尔为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组,以麦卡锡、明斯基为首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组,以塞缪尔为首的IBM公司研究组。随后,这几个研究组相继在思维模型、数理逻辑和启发式程序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 (1)1956年,纽威尔和西蒙研制了一个“逻辑理论家“(简称LT)程序,它将每个问题都表示成一个树形模型,然后选择最可能得到正确结论的那一枝来求解问题,证明了怀特黑德与罗素的数学名著《数学原理》的第2章中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1963年对程序进行了修改,证明了全部定理。这一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计算机模拟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开端。 (2)1956年,塞缪尔利用对策论和启发式搜索技术编制出西洋跳棋程序Checkers。该程序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在下棋过程中不断积累所获得的经验,并能根据对方的走步,从许多可能的步数中选出一个较好的走法。这是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台机器不仅在1959年击败了塞缪尔本人,而且在1962年击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冠军,在世界上引起了大轰动。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突破。 (3)1958年,麦卡锡研制出表处理程序设计语言LISP,它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的处理各种符号,成为了人工智能程序语言的重要里程碑。目前,LISP语言仍然是研究人工智能何开发智能系统的重要工具。 (4)1960年纽威尔、肖和西蒙等人通过心理学实验,发现人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首先想出大致的解题计划;2。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解题规划、按计划实施解题过程;3.在实施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和目标分析,修改计划。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活动过程,其中主要是方法和目的的分析。(也就是人们在求解数学问题通常使用试凑的办法进行的试凑是不一定列出所有的可能性,而是用逻辑推理来迅速缩小搜索范围的办法进行的),基于这一发现,他们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用它来解决不定积分、三角函数、代数方程等11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并首次提出启发式搜索概念,从而使启发式程序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语言学发展史[1]

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为语言本身的目的而研究语言)起始于19世纪上半叶,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而诞生的.在一个多世纪里,语言学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可分别以语言研究中先后占据重要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和功能主义语言 学派的四大学术思潮为其标志.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指的是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语言之间的系统对应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揭示语言的历史渊源,语言的演变规律及其亲缘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工作最初是由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的英国学者琼斯(W.Jones)开始的.琼斯在1786年首先提出了梵语同欧洲古希腊语,拉丁语有着共同的来源这一观点,但他并没能找出它们之间的语音对应 规律.因此,他的研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般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19世纪丹麦的拉斯克(R.Rash),德国的葆朴(F.Bopp)和格林 (J.Grimm).这三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广泛地调查了一大批诸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冰岛语,立陶 宛语,峨特语等古代和现代语言,对它们的词形作了系统的比较,找出了其中的语音对应规律;由此确定 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另一位影响较大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是德国的施来赫尔(A.Schleicher).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古印欧语的重建工作,并提出了所谓谱系树理论(Family Tree Theory).该理论认为,一个语系就好像一棵树,亲语是树干,子语是树枝,构成一个谱系树.谱系树理论的提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一个语系从假设的原始母语逐步演变到各种语言的历史过程一目了然地展现了出来.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以保罗(H.Paul)等人为代表的新语法学派(Neogrammarians),该学派的出现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又推进了一大步.新语法学派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应该只是对语言变化做单纯的 描写,而应该联系语言的使用者探讨语言变化的本质.他们把语言变化的规律归纳为两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一是语音规则无例外论,二是类比原则.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些局限性,如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而忽视 了语言的体系性,强调对语言现象的历史比较而忽视了语言的整体性等,便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到了20世纪初,语言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变革. 2 结构主义语言学 1911年是语言学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和7月间,早年曾从事过印欧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在日内瓦大学系统地传授了他本人语言学理论中的精华部分——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1916年,也就是在索绪尔去世三年后,他的学生巴利(Charles Bally)和薛施蔼(Albert Sechehaye)根据讲稿和听课笔记整理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一书.这部著作自出版以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语言学史上是罕见的.美国语言学家霍凯(C.Hockett,1965)曾把《普通语言学教程》称誉为现代语言学史上的四项重大突破之一.该书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性,开创了语言学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纪元.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把语言看成是由语言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组成的结构系统.换句话说,索 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大系统,其中有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小系统;而这三个小系统各自又有许许多多彼此有联系的成分.另外,索绪尔对语言的研究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他的三个二分法之中,即语言和言语,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等的区分. 在索绪尔学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语言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结构主义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等.各结构主义学派在语言研究中虽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对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 在众多的结构主义派别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该学派由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所 始创,但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1933年布龙菲尔德出版了《语言论》(Language)一书,对这一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做了规范性的描写.他主张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客观地,系统地描写可以观察到的语言素材,以此来揭示语言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而 忽视意义的研究;认为语义不属语言研究的范围.这个学派对语言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探索出了一套相 当严谨的语言描写方法,即以分布和替代为标准对语言单位进行层层切分和归类的描写方法. 3 转换生成语法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N.Chomsky)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一书,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从而开创了语言研究的转换生成语法时期.虽然在语言研究方法和原则方面,乔姆斯基继承了结构主义的一些特征,例如哈里斯所创造的转换理论,雅柯布逊的语言共性理论,以

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功能主义的发生历史与发展趋势 内容概要:20世纪20年代。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了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功能主义是在设计艺术史的发展中形成的,在新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功能主义设计也应随映时代潮流作出相应的变化,达到与人们的生活要求的需求的平衡。 关键词:功能主义包豪斯发生发展 一功能主义是什么 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设计最终形成。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即任何设计都必须保障产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功能至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时代的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20世纪世界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便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新流派层出不穷,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于我们今天依然存在并起较大作用的只剩下以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它已经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设计发展的基本格局和模式。 二功能主义的发生 与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一样,功能主义的发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历史。 由于功能主义是建立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工业革命必然的成为功能主义的前提。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大工业革命,这便是功能主义出现的最基础的物质前提。由于机器的精确化使设计与生产相分离,设计与手工艺生产之间的区别迅速拉大。机械化的生产使得“传统的由艺术家和工匠完成的任务面临着被各种机器和新材料取而代之的危险”。1851年,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在伦敦的海德公园隆重登场,展览的场所是被称作“水晶宫”的由约瑟夫·帕格斯通(Joseph Paxton)设计的建筑,而帕格斯通本身是作为工程师而非建筑师。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系列由于工业革命带动的新的发明如蒸汽机、引擎、汽锤、车床甚至包括由预制的金属肋拱和薄片玻璃及建成的“水晶宫”都引起了人民对工业革命成果的极大兴趣。由于前面提到的大工业革命引发的“危险”,也由于大机械化的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在如何“化解”这场“危险”的方法选择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为代表的与机器公然为敌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恢复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个人劳动才能将人从机器中解脱出来。另一种是以高弗雷·散帕尔(Gottfried Semper)为代表的“结合论”的观点,他意识了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他在提出手工艺与工业相分离的同时也认为“应该教育培养新型的工匠,让他们学会艺术而理性的方式,理解并且开发利用机器的潜力”。同时,曾参与组织“世界工业博览会”的英国人亨利·科尔(Herry Cloe)也认为只有通过办教育才能解决工业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思路与重点教学文案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未来战略思路与重点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PT),是当前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焦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显著改变几乎所有行业原来发展的路径,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我国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甚至赶超发达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赛场上,无论是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方面,还是从产业基础方面来看,应该说我国的研究积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吴文俊就凭借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成果,成为国际自动推理界的领军人物,他所开创的数学机械化也在国际上被誉为"吴方法"。在人际对弈方面,浪潮天梭在2006年8月以3胜5平2负击败柳大华等5位中国象棋大师组成的联盟。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有取得了飞速发展。科大讯飞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语音识别和理解的准确率均达到了世界第一,自2006年首次参加国际权威的BlizzardChallenge大赛以来,一直保持冠军地位。百度推出了度秘和自动驾驶汽车。腾讯推出了机器人记者Dreamwriter和图像识别产品腾讯优图。阿里巴巴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DTPAI和机器人客服平台。清华大学研发成功的人脸识别系统以及智能问答技术都已经获得了应用。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成功了"寒武纪"芯片并建成了类脑智能研究平台。华为也推出了MoKA 人工智能系统。 政府重视发展人工智能 我国一直政府也一直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2015年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互联网+"战略中十一个具体行动之一,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2016年中,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次单独为人工智能发展提出具体的策略方案,也是对去年发布的"互联网+"战略中人工智能部分内容的具体落实。该行动方案提出了三大方向共九大工程,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在2016至2018年间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内容,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支撑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这不仅在

三角学的发展历史

三角学的发展历史 摘要:三角学是现代中学数学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作为未来的中学教育工作者,了解三角学的发展史,是中学数学教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本文从三角学的兴起,希腊学者由于天文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三角形边与角的精确关系;三角学的发展与改进过程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地区三角学的发展与改进;文艺复兴以后三角学更加完善并且深化。这几部分所涉及的三角学内容与当今中学课程标相关,本文探讨中学的三角学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三角学发展史教育 1.三角学的兴起 1.1古希腊天文学中的三角学 古希腊天文学家们为了做出一份天体运行位置以及日月食的详细记录,需要对天体的距离和角度十分熟悉。他们采用日晷仪指针。一种通过垂直杆的影长显示时间的简单装置,实质上是一种类似计算余切函数的装置。如图1,表示杆的高度,表示它影子的长度, 当太阳与地平线成角时,, 然而发明该指针的古人对余切函数没有研究,只是将其作为时间计时器。但是这种“投影计算”被古代学者得到良好的应用,这可称作三角学比例的先驱。后来,这种简单的方

法被成功的运用于测量地球的大小,以及行星之间的距离。后来希腊人创立了一门知识来预报天体的运行路线和位置以帮助报时,计算日历、航海和研究地理。 1.1.1希帕霍斯和三角学的兴起 三角学的兴起的标志性人物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希帕霍斯。他在爱琴海的罗德岛建造了一座天文台,应用自己发明的仪器进行天文观测。由于天文研究的需要,希帕霍斯对球面上的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制作了一个和现今三角函数表相仿的“弦表”,即在固定的圆内,不同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弦长(相当于现在圆心角一半的正弦线的两倍的表)。为了定出数值,他采用了巴比伦人的60进制。对于一定度数的圆弧,可以得到相应弦的长度数。 在希帕霍斯的三角学中,一个基本元素为单位圆中已知弧(或中心角)所对的弦,这里表示弧长,表示对应的弧长,如图2 因为角度和弧度的度量单位是“度”或“分”,为了统一单位希帕霍斯将圆半径的度量单位也转换成“度”或“分”。已知单位圆的周长为,取的六十进制近似值为3;8,30,他 算得近似到最接近整数的半径R的度数为:,则在该圆中任意角的度数(其对应的圆弧长除以圆的半径等于它对应的弧长的度数。

凯迪仕智能锁销售人员培训手册

凯迪仕智能锁销售人员培训手册 凯迪仕智能锁产品销售手册 一、智能锁市场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传统机械锁,结构简单,容易重码,安全性差。且携带不便,使用烦琐。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种密码锁、磁卡锁、感应卡锁、指纹锁等智能锁具,已拥有相当规模的市场容量。在安全、方便、智能等各方面有绝对优势的智能锁必将逐渐替代机械锁,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目前国内的智能锁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开始进入成长期。去年国内已有过三百个新建房地产楼盘预装智能锁,智能锁已成为中高端楼盘必需卖点。受此带动,民用零售市场也已启动,如深圳安防市场,超过30%的店铺有智能锁出售,各大建材市场,智能锁已是随处可见。 2009年智能锁中国市场总销量达五十亿,比上年增长130%。但市场的普及率还是很低,相比国际发达国家,如韩国的智能锁普及率已在68%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智能锁市场高速发展期,十年内市场容量必突破千亿大关。 在温州,市场上智能锁也已随处可见。都市花苑新田园等楼盘已率先预装智能锁。而去年市区开盘的十来个楼盘,大部分都准备安装智能锁,如绿城广场、香缇半岛、京都城等。温州人消费意识超前,经济实力强,智能锁潜力巨大。 二、产品知识 1、指纹锁 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

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指纹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 2、关于半导体电容式指纹模块的介绍 (1)从光学传感器到电容传感器——指纹采集技术的演进 指纹传感器是实现指纹自动采集的关键器件。最早的指纹识别技术,是以光学传感器为基础的光学识别系统,识别范围仅限于皮肤的表层,通常把它叫做第一代指纹识别技术;而采用了电容传感器技术的第二代指纹识别系统实现了识别范围从表皮到真皮的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和系统的安全性。 (2)第一代指纹识别系统光学传感器始于1971年的光学传感器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指纹传感器。其技术关键是光的全反射,手指置于加膜台板(一般是硬质塑料,不同厂家材料有异),照射到压有指纹的玻璃表面时,反射光经电荷耦合器件(CCD)转换为相应电信号,并传输后端进一步处理。 光学指纹传感器优点主要表现为抗静电能力强、系统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长,能提供分辨力为500dpi(dOtperinch)的图像,特别是能实现较大区域的指纹图像采集,但指纹图像采集 区域较大时所需焦距亦较长,采集设备体积需随之增大,否则,会导致采集的图像边缘线形发生扭曲。 光学指纹传感局限性体现于潜在指印方面(潜在指印是手指在台板上按完后留下的),不但会降低指纹图像的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2个指印重叠,显然,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此外,台板涂层及CCD阵列会随时间推移产生损耗,可能导致采集的指纹图像质量下降。但是具有无法进行活体指纹鉴别、对干湿手指的适用性差等缺点。 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由于光不能穿透皮肤表层(死性皮肤层),所以只能够扫描手指皮肤的表面,或者扫描到死性皮肤层,但不能深入真皮层。在这种情况下,手指

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教学目标: 了解电脑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重点难点: 电脑的发展历史中牵扯到的一些概念,如晶体管、集成电路。 教学过程: 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对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模式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素质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它与阅读、写作等基本技术一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电脑,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 电脑的发展历史: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2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校物理学家穆奇里和工程师爱开尔特等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它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每小时消耗电150度,每秒运算5000多次,占地167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2、电脑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了。随着数字科技的革新,计算机差不多每10年就更新换代一次。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课程序号: 3908 《机器人技术基础》 学院 : 行知学院专业: 环境艺术10b2班 姓名:虞佳文学号: 10746330 授课教师 : 周武提交时间: 2011 年 10 月 30日成绩: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摘要:作为现代计算技术和IT技术的延伸,机器人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而高度智能化和特性化正成为个人机器人的鲜明特征。本文针对现代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提出了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基于经验的记忆学习。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历史;应用;发展状况 1)智能机器人的现状 我们从广泛意义上理解所谓的智能机器人,它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活物”。其实,这个自控“活物”的主要器官并没有像真正的人那样微妙而复杂。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这就是筋肉,或称自整步电动机,它们使手、脚、长鼻子、触角等动起来。 机器人技术自上个世纪中叶问世以来,经历四十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方面极为重要的战略高技术。目前,机器人关键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迅速扩展,作为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集成的典型代表,面临巨大产业发展机会。国内外业界专家预测,智能机器人将是21世纪高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方向。2003至2006年间,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当代机器人专家现已达成了共识:作为计算机技术及现代IT综合技术的一个必然延伸,机器人技术完全可能遵循“摩尔定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突破。智能机器人将成为继家电、个人电脑之后、第三个以超常规速度走向我们日常生活的产品。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我们称这种机器人为自控机器人,以便使它同前面谈到的机器人区分开来。它是控制论产生的结果,控制论主张这样的事实:生命和非生命有目的的行为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正像一个智能机器人制造者所说的,机器人是一种系统的功能描述,这种系统过去只能从生命细胞生长的结果中得到,现在它们已经成了我们自己能够制造的东西了。 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迈入家家户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深入发展,机器人智能程度在不断提高,进一步拓宽了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机器人不但在工业领

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与21世纪战争与和平预测

2010年第1.期学术论坛(总第228期)ACADEMICFORUM NO.1,2010 (CumulativelyNO.228) 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与21世纪战争与和平预测 杨泽喜 [摘要]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是整体发展,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伴随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在演进着。2l世纪共同发展是世界历史进入新阶段各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虽然战争的威胁仍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和平秩序终将取代战争秩序,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期。 [关键词】世界历史;整体发展;战争与和平 [作者简介】杨泽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专业博士研究生,黄石理工学院人文社科部教师,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K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0)01—0073—05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整体发展的过程。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为什么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大规模战争能否避免?持久和平能否构建?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国际社会。战争与和平问题影响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科学预测2l世纪战争与和平关系人类社会的未来。 一、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趋势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是指因物质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人类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密切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性的客观过程。 15世纪,西欧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把亚、非、拉广大民族、国家卷入世界经济市场,接着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附)。蒸汽动力标志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促进了生产力特别是交通工具的发展,频繁交往密切了各国家、各地区间的关系,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初见端倪。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电气时代的到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此时,垄断资本伸展到全球,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人类社会已基本形成为一个整体。这时期人类社会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世界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强行输出商品、输出资本、抢占殖民地、瓜分世界的结果瞄1。 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初级阶段,它以资本主义的崛起及其殖民活动为主要内容。日渐形成的以殖民体系为依托的市场体系和国家体系必然具有掠夺性和统治性的特征。尽管资本主义犯下种种罪行,但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它的作用是进步的,它将涣散无序的世界分为西方和东方两大块,变成了以东西方为本源,以规则制度为纽带,表现为市场体系和国家体系的多样化统一的整体。它具有“双重使命”,破坏的使命中有进步性,建设的使命中也不乏掠夺性,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充满着矛盾统一的辩证法【3】(剐。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迅猛冲击下,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 73 万方数据

人工智能发展史

人工智能发展史 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开始了具有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计算机为AI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直到50年代早期人们才注意到人类智能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Norbert Wiener是最早研究反馈理论的美国人之一.最熟悉的反馈控制的例子是自动调温器.它将收集到的房间温度与希望的温度比较,并做出反应将加热器开大或关小,从而控制环境温度.这项对反馈回路的研究重要性在于: Wiener从理论上指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有可能用机器模拟的.这项发现对早期AI的发展影响很大。) 1956年夏,美国达特莫斯大学助教麦卡锡、哈佛大学明斯基、贝尔实验室申龙、IBM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罗彻斯特、卡内基——梅隆大学纽厄尔和赫伯特.西蒙、麻省理工学院塞夫里奇和索罗门夫,以及IBM公司塞缪尔和莫尔在美国达特莫斯大学举行了以此为其两个月的学术讨论会,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探讨人类各种学习和其他职能特征的基础,并研究如何在远离上进行精确的描述,探讨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等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术语。从此,人工智能这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这些青年的研究专业包括数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论和电脑科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他们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例如申龙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塞缪尔编写了第一个电脑跳棋程序,麦卡锡、明斯基、纽厄尔和西蒙都是“图灵奖”的获奖者。 这次会议之后,在美国很快形成了3个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心,即以西蒙和纽威尔为首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组,以麦卡锡、明斯基为首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组,以塞缪尔为首的IBM公司研究组。随后,这几个研究组相继在思维模型、数理逻辑和启发式程序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 (1)1956年,纽威尔和西蒙研制了一个“逻辑理论家“(简称LT)程序,它将每个问题都表示成一个树形模型,然后选择最可能得到正确结论的那一枝来求解问题,证明了怀特黑德与罗素的数学名著《数学原理》的第2章中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1963年对程序进行了修改,证明了全部定理。这一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计算机模拟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开端。 (2)1956年,塞缪尔利用对策论和启发式搜索技术编制出西洋跳棋程序Checkers。该程序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在下棋过程中不断积累所获得的经验,并能根据对方的走步,从许多可能的步数中选出一个较好的走法。这是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台机器不仅在1959年击败了塞缪尔本人,而且在1962年击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冠军,在世界上引起了大轰动。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突破。 (3)1958年,麦卡锡研制出表处理程序设计语言LISP,它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的处理各种符号,成为了人工智能程序语言的重要里程碑。目前,LISP语言仍然是研究人工智能何开发智能系统的重要工具。 (4)1960年纽威尔、肖和西蒙等人通过心理学实验,发现人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首先想出大致的解题计划;2。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解题规划、按计划实施解题过程;3.在实施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和目标分析,修改计划。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活动过程,其中主要是方法和目的的分析。(也就是人们在求解数学问题通常使用试凑的办法进行的试凑是不一定列出所有的可能性,而是用逻辑推理来迅速缩小搜索范围的办法进行的),基于这一发现,他们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用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马京振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 1.地图学史 古代地图 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近代地图的发展 公元14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从16世纪开始,出现了社会对新地图的需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在东方是我国的罗洪先,西方就是佛兰德Flanders的墨卡托(Gerhardus,1512-1594)。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我国罗洪先的《广舆图》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历史成就。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国家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并先后测制和出版了大比例尺地图和中比例尺地图。我国是亚洲最早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朝乾隆皇帝期间就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全国的三角网,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后来又编成中国分省图。这些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从《建国大业》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主体选择 中国革命道路选择事实,充分表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往往具有种种极为不同的主体选择性,正是它们,正是各种人们的拼搏奋斗,构成了生动丰富、曲折复杂的历史图景。然而,在众多的选择当中,只有中国共产党最后真正挽救了中国,这又同时表明,虽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主体的选择,但并不是随便什么人的选择都能得到实现的。人在选择历史,而历史也在对人们的各种选择进行筛选,犹如大浪淘沙,历史不断淘汰那些不符合中国国情及其国际环境的任意选择,而只青睐那些适合中国实际及其外部条件的正确选择。这很好地证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机制包括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社会规律是一种规律,它具有一切规律的共性。它是社会事物之间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和社会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当然社会规律又是一种特殊的规律,它不同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社会规律必然要受到人的活动目的的影响。社会规律是人世间活动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事件而生成和表现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被认识和利用,因此,社会规律离不开人及其实践活动。社会规律对人的活动的依赖性,造成社会规律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假象。其实,社会规律依存的不是人的意志,而是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它是人的行为中形成的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必然性,不管人的动机如何,它总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也有其确定的方向、秩序和趋势,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因此,社会规律总是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最终的必然性,绝不依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于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大体有三种回答:第一,将社会规律简单化、绝对化甚至神秘化,从而完全否定了主体选择性。这是机械历史决定论的观点。第二种,过分夸大了人的选择的地位和作用,以至完全否定社会规律以及历史决定论。这是唯心的主体选择论观点。第三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克服了以上两种观点的片面性,主张历史决定体选择论的辩证统一。历史主体的选择并非是一种主观任意性的行为,而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选择是有限制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一直强调,“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因此,历史规律绝不是人们任意妄为的结果。人们创造历史,但是人们总是在既定前提下、既定的时空中创造历史,这种既定的前提条件和特定的时空必然使得人的主体选择性在历史活动中受到限制。 列宁说过:“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

指纹锁培训常识集锦

第吉尔培训教材文件Ⅳ 指纹锁培训常识集锦 1、什么叫指纹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我们手掌及其手指、脚、脚趾内侧表面的皮肤凹凸不平产生的纹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人手指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的纹路就是指纹。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所以这些指纹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 2、什么叫指纹锁 指纹锁属于新一代门锁安防的代表,是一种以人体指纹为识别载体的锁具,是指纹识别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及现代五金工艺的完善结晶。一般来说,能够用指纹、密码、各种功能卡及备用的机械钥匙打开门的锁都可以称为指纹锁。 3、什么叫生物类指纹识别技术 采用真正活体指纹识别技术,能识别到皮肤真皮指纹,并能进行皮肤细微温度、湿度识别,保证是只有活体才能进行识别的先进技术,避免了复制指纹蒙混过关的安全性技术问题。根据生物类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特点,我们可以将生物类指纹人的生物类指纹预先保存起来,通过比较他(她)的生物类指纹和预先保存的生物类指纹,可以准确验证他的真实身份。 4、什么叫自动指纹识别系统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utomatic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FIS)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活体指纹进行采集、分析和比对,可以自动、迅速、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一般可以分成“离线部分”和“在线部分”两个部分。其中离线部分包括用指纹采集仪采集指纹、提取出细节点、将细节点保存到数据库中形成指纹模板库等主要步骤。在线部分包括用指纹采集仪采集指纹、提取出细节点、然后将这些细节点与保存在数据库中模板细节点进行匹配,判断输入细节点与模板细节点是否来自同一个手指的指纹。采用先进的光电识别办法采集一个生物类指纹信息后,把它变成可以和已由计算机处理过的暗码相比对的代码。这些代码都经过加密处理,然后经独特的相关算法进行识别判断,在算法上有的采用的是一个生物类指纹的全部图案,而有的是生物类指纹的特殊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