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色整理版

中特色整理版
中特色整理版

第一章关于社会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5月19考试

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概念的异同。

(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这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学科,需要后人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2.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

(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是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原始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在西欧流行的时期,是反映早期无产者利益和愿望的一种不成熟的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这一时期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使之逐步走向成熟。

(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建立了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夺去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扩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体系的时期。世界上欧美亚先后有15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仅次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件。

(5)社会主义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化新型模式转变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和弊端使得人们认识到必须进行重大深刻的改革。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运动?

答:主要:一、认识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1.具体的历史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任何运动的产生也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为迎合当时历史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是基于推翻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斯大林模式也是于特定环境中产生的。

阶级分析的方法(客观性):时至今日,阶级仍然存在,各个国家都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

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的,理论也需要发展。

如何认识1.对待社会主义的过去:总结、吸取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经验,要看到所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其功过,吸取教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社会决策要民主化。

2.考察社会主义的存在:不能掩盖着缺点,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揭示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问题。

3.展望未来。

自我完善:1.方法:坚持具体的历史的方法,不能用现在的评价标准来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要将各种社会主义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坚持发展的观点,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做客观性认识和分析,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衡量各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资本主义各个阶段社会发展的实践对同时期的社会主义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角度全面认识各类社会主义。

2.认识:简言之就是总结过去、考察现在、展望未来

首先肯定在社会主义160多你那的运动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在这其中确实存在问题,例如: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路线,是完全的照搬照抄书本理论的本本主义和模仿苏联模式的经验主义还是结合现实国情探索由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对现在形式的考察善于发现问题,社会主义面临着机遇(像经济全球化)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例如:中国虽然是经济大国但是由于本国经济基础薄弱中国却不是经济强国,所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发现问题之后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不是听之任之,发展的世纪就是对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补充2.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论伪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使用,是不断要后人家一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的;具有阶级性,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揭示整个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着重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一起运行规律。

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基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物质学说,具体讲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一般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1.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P59)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

第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把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

第二,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制度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第四,唯物史观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的这些理论观点,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第一,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找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

第三,剩余价值学说展示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总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不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克服了空想社会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P67)

(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 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

(3) 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4)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

(5) 创立共产主义的政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6) 通过各种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7) 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大抵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共产主义。

(8) 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必须实行如下几条民主原则:实行真正民主普选制,保证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选出各级代表和国家领导人;选民对各级领导人和公职人员拥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罢免权;反对特权,废除高薪,缩小工资差别;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要有必要的集中,但要坚决反对个人专断。

(9)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将有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10) 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将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3.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上网搜索)

答:(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根据这一规律,当一种旧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时,它终究要为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2)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资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虽然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自我扬弃终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迟早要为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也决定了它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形成,同时产生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激化,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缓解的时候,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就成为不可避免。因此,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为资本主义制度对自身的否定准备了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的客观历史趋势。

补充1.试用两个绝不会的理论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认识。(P213以及笔记)

答:马克思提出的“两个绝不会”理论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没有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它揭示了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化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得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许多分散的生产过程融合成为社会的生产过程。生产力的这种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生产经营是由资本家自行决定,社会产品也是归资本家个人所有。于是,生产形式就与占有形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使占有形式适应生产形式,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被取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它还要持续发展很长的一个时期;二是代表新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物质起点很低,在经济、科学和文化等方面,一时还难以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发挥完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社会主义就还得和资本主义在同一个地球上并存下去,这也是将是长期的。

补充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看笔记+上网搜资料)

答: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描绘是有前提的即社会主义应该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或者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经典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采用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的分析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该理论是有待实践检验的科学假设但是其原则性观点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原则是科学的,但是具体内容存在不足:(1)侧重阐释无产阶级为何发动无产阶级革命但对建设的阐释较少、不够充分(2)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是以发达国家为前提,无产阶级革命问题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阐述较少。

2.原因:(1)认识主体: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认识主体,他们虽然聚友超常的思辨和敏锐的观察,但是受到认知能力的制约他们的认识终归是有限的(2)认识客体:理论是反映整个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和对人类社会本质的反映,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该过程中资本主义展开的过程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预测同时他们都没有见到实践所以在建设方面阐述较少(3)认识手段:认识手段是与一定的认识能力相联系的。

3.态度---“忠于原则、注重实践、善于发展”其中“忠于原则”是前提;理论的价值是指导实践,实践是体现理论价值的渠道,所以要在实践中运用并发展理论;反对教条式的部署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第四章苏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所谓斯大林模式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立的一整套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它是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个具体而完备的实现形式,既有贡献也有弊端。

1.简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P104)

答: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

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

第二,部份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允许私人中小型企业存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第三,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商合法经营。

第四,对分散的小农经济,用渐进的、为广大农民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合作形式把他们逐步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改革。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是,使苏联的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回复,使苏维埃政权获得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超过了战前水平。1926年,苏联整个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上最高的1913年的水平。

2.论述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P109)

答:第一,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在苏维埃政权基础上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第二,在革命战争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适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工作上来,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

第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时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苏维埃政权同资本主义最新的科技和进步的管理方法结合的程度。

第四,国有化不等于生产的社会化,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第五,合作社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好形式,要通过合作社这个过渡到新制度的阶梯,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农联盟问题,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第七,要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动官僚主义。

第八,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列宁晚年的这些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重大发展,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简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P116)

答:版本一:(1)一个孤立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否单独建成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运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十月革命后,人们期望的欧洲革命并没有到来,苏联必须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单独坚持下去。苏联能否在帝国主义包围中建成社会主义,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1924~1927年,苏共围绕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和建设道路问题展开了全国范围的大争论,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代表的党内大多数,坚持和发展了列宁关于苏俄又建设社会主义的足够条件的思想,斯大林还在论战中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3)斯大林分析了苏联所处的国内和国际矛盾,把“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和“一国能否获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这两个问题区别开来。他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获得最终胜利,是指解决国家的外部矛盾,也就是免除外国武装干涉,从而免除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完全保障问题,这需要几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果没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者至少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社会主义在某一国家内的最终胜利是不可能的。

(4)斯大林的这一理论逐步得到了全党的确认,这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它继承了发展了列宁关于苏俄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其次,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刻反映了苏联人民高度的革命热情以及要求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赶上发达国家的强烈愿望,鼓舞了广大群众排除万难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版本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这就是能够用自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克服国内工农矛盾,在无产阶级的领导先,依靠工农联盟,依靠内部积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下,简称完全的社会主义,这是一国可以做到的。但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并不等于一个国家能够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而且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地获得最终胜利,是指解决国家的外部矛盾也就是免除外国武装干涉,从而免除资本主义制度复辟的安全保障问题,这需要几个国家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如果没有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者至少几个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社会主义在某一个国家内的最终胜利是不可能的。

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用自己的方式阐述了列宁省钱还没来得及阐述的理论,明确苏联国民的努力的方向。

4.应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P132)

答:1.评价方法:坚持具体的历史的方法,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均有其特定环境和特定需求,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要求我们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苏联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备战和战争的需求以及二战后苏联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内局势,战争是国民经济受到重创,国民经济结构简单,该模式可以发挥相应的积极作用;然而泡壳特定环境进行剖析(例如:战争结束,经济结构日趋复杂的和平建设时期)就暴露出此模式的巨大的弊端。

2.具体评价:

(一) 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一,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理想变成了全面的制度现实,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二,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保证了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三,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发生战争的形势下,高度集中的体制是更易于转入战时体制的。(二) 斯大林模式的推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有很多弊端和过失。

第一,它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造成了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的状态;它导致了权力的过分集中,压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它导致了党和国家机关的严重官僚主义,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它导致了个人崇拜、个人专断,使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不健全,长期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二,当变不变、故步自封,拒绝改革,逐步走向僵化。斯大林体制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缺乏改革,逐步僵化,是一大失误。

第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几乎所有后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搬用过苏联的一整套理论和模式,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

总之,我们对斯大林模式必须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要看到它只是社会主义的雏形,是社会主义制度处于幼年的形态,在体制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甚至弊端,应予改革以适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把这个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模式视为社会主义唯一固定的模式,拒绝改革,并要求其他国家照抄照搬是根本错误的;借口苏联模式存在弊端,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更是危险和有害的。斯大林的后继者始固守,后抛弃,终于造成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覆灭,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应当汲取的最为惨痛的历史教训。

补充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P216)

答: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历史的分析,其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 “一国胜利”后,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和战争威胁之下。斯大林始终没有忘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特殊国情:苏联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把这一点看作是指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原理”。(2) 苏俄的特殊国情。革命前的俄国是个军事封建制的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人民没有民主的传统。苏联在建国时文化状况又非常落后,全国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是文盲,这就决定了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实际上不可能都来参加国家管理,再加上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优势的国家,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这又为个人集权等现象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因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3)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运行初期出现某些偏差和失误,也属于正常现象。

(4) 斯大林所采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不可分。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中,既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也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甚至有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正因为是在具有这四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指导之下,所以斯大林模式有其是非功过、利弊得失,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东欧剧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P145)

答:社会主义国家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1) 改革是所有社会制度巩固、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都是经过多次改革来实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也要进行改革。

(2)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解决其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改革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

(3) 改革是新旧体制转换与完善的必经途径,不发达国家更难以一蹴而就建成理想的社会主义,更要不断通过改革来探索实行社会主义之路。

(4) 改革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竞争的需要。当前,社会主义面临着现代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处在历史性竞争之中。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固守传统拒不进行改革,实现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变,就难以同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有力的竞争。

2.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P179)

答: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其中经济基础和内因是主要原因。

(1) 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生活制度激烈的竞争和斗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的优势,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对苏联领导层和群众施加压力和影响,诱惑并迫使他们改变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改变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利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2) 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严重弊端。苏联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比例失调的经济结构和粗放与赶超型发展战略。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最终造成苏联经济每况愈下,经济危机产生,引发苏联解体的基本原因。

(3) 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主要是高度集权,党政职能不分,党政机关臃肿,效率低下,决策失误多,监督机制名存实亡,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日益脱离群众并失去民心。

(4)民族政策失误和民族矛盾激化。苏联是在多民族、多人种、多语言、民族矛盾积怨甚深的沙皇俄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苏联的民族政策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其复杂的民族矛盾,以至于使民族矛盾激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5)同美国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军备竞赛使苏联的军工生产不断膨胀,不仅消耗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业、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发展,致使重工业越来越重,轻工业越来越轻,使本已比例失调的苏联经济更加比例失调。

(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导因,即近因。

3.论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P186)

答:(1)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正是由于苏联长期以来未能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地调整政策、进行改革,延误了改革时机,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给后来的改革增加了难度。

(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应该时刻注意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特别要注意防止“左”的倾向。苏联剧变和解体深层次的原因,一般归结为“斯大林模式”或称苏联模式的弊病。

(3)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一定的目标模式和符合实际的改革战略。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蓬勃的革命激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献身精神,需要有坚强的革命政党和英明的领袖,但正确理论指导下的较完备的改革目标模式以及切合实际的改革战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4)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有灵活的改革策略。改革目标模式和战略选择上的失误,必然对改革的策略和具体的政策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过激的政策又反过来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不必要的对立情绪和政治冷漠情绪。

(5)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执政党,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特别注意改造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在这里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应当明确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和主力军,任何削弱党的领导的企图,都必将使改革迷失方向,造成社会混乱。其次,无产阶级政党要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保持并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自身的纯洁性,及时铲除党内任何腐败现象。

(6)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随时注意把握社会脉搏,最大限度地缩小因改革而给社会和社会不同阶层带来的痛苦和负面影响,使绝大多数社会阶层成为改革的受益者。

(7) 在多民族国家里进行改革具有更多的困难和危险性,要特别重视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这是保持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大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8)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需要时刻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审慎地处理好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

4.应当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的曲折。(P196)

答:(1)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而不是马克思所预示的社会主义本来的理论和思想。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失败的并不是马克思所预示的社会主义本来的理论和思想,而是特殊的苏联式的社会体制以及戈尔巴乔夫等人的错误改革。

(2) 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系于改革,但改革不可盲目冒进、必须切合国情,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模式和僵化的体制上,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巨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必须进行改革。

(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方案和经验可资借鉴,它是一项带有很大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伟大事业,它需要在实践中长期地摸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确实使得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造成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历史性的重大曲折,但是,这种低潮和曲折没有也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

(4) 虽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了,但社会主义并未消亡,社会主义事业犹在。虽然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但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红旗仍然在世界上高高飘扬。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的局部失利和暂时的严重挫折,从全局来看,社会主义仍然是当代世界数十亿人所实践着的生活方式和所追求的理想。

补充1: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改革?(笔记+上网搜资料)

1、背景(内部、外部)

2、特点:渐进式

3、成就:纵向比生活有所提高

4、问题:政治:政府权力过大、滞后;经济:效率问题、行业垄断;环境:牺牲

第六章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1.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一)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P201)

第一,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进展。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它促进了新兴产业群的出现,扩大了市场容量,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第四,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资产阶级根本统治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政权结构、管理社会的形式、法制建设、对外政策等方面都做了一些调整。

第五,一般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资本主义国家尽管贫富差距仍在扩大,但是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P205)

战后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进行改良,以及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此外,还与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力量增长和影响加强也有密切的关系。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在其根本制度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做了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2)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比较充分地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使科技革命的成果直接作用于资本主义财富创造。

(3)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一个原因。

(4)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分工,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经济原因。

(5)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一些协调彼此简关系的措施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

第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根本改变。

第二,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和扩大。

第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没有终结。

第四,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第五,资本主义的掠夺性没有变。

2、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1)定义:民主社会主义又称社会民主主义,它通常是指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等的思想体系,是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影响最大的社会主义流派和改良主义思潮。

(2)“民主社会主义”这个词本身并不坏,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因为广大人民向往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但是社会党国际鼓吹的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搞的是改良主义。特别是20实际50年代以来,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越来越暴露出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真实面目,一方面疯狂攻击共产主义为“极权主义”,向工人阶级兜售他们的改良主义,企图缓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另一方面又积极配合帝国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活动,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其本质是要瓦解工人阶级斗争,巩固垄断资本主义统治。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P216)

答:当代资本主义包含和孕育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使“三大差别”的消失已初露端倪。

其次,从社会生产关系来看,许多方面都已经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国家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社会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股权社会化、分散化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一种自我扬弃;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大和强化,成了主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收入分配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改善,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具有明显作用。

最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得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思想的广泛传播,表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已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并为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了某些形式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为社会主义直接打开了大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无法改变、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4、结合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谈谈如何理解“缺乏民主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而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也能葬送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世界上影响比较大的无政府主义恐怖组织有意大利的“红色旅”、法国的“直接行动”、西班牙的“埃塔”(美国将之列为恐怖组织)、美国的“共济解放军”、日本的“赤旗军”等,他们从事了不少恐怖活动,如暗杀、绑架、破坏事件等,所以,也招致各国政府的血腥镇压。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是:

(1)反对任何权威和强权,不要政府和国家。(2)强调个人“绝对自由”。(3)鼓吹以恐怖手段推翻如暗杀、起义、游击等来砸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一个无阶级的、无政府的社会主义社会。无政府主义的观点同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其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解:(1)缺乏民主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苏联体制的问题:第一,高度的中央集权,党政职能不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第二,监督不力,监督机制名存实亡,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日益脱离群众失去民心。第三,体制僵化,不能容忍不同意见,无力自我革新。这些都是都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

(2)无政府的大民主也能葬送社会主义。苏共领导人在改革战略上的失误最为突出地反映在对民主的认识和企图通过简单地通过民主的手段达到改革的目的上。以所谓“民主化、公开性”著称的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其主要的思路之一就是将民主本身视为目的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结果是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泛滥,任何改革措施都无法贯彻执行。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两个误区就是:第一,盲目相信民主选举;第二,全盘否定行政命令体制。民主选举出来的机关或者领导人并不总是代表人民的意志;相对于科学、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他们也并不总是正确的;另外,民主也不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还需要注意保护少数派人群的合法权利不被任意剥夺。全盘否定行政命令体制,也是十分荒谬的,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行政部门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为的就是保证行政部门的效率,这是行政命令体制的作用。

第七章全球化与社会主义

1.简述全球化的全过程。

答:从15世纪末到现在,全球化的进程已经历时五个世纪,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等发现美洲和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等发现大洋洲并完成环球航行,这是全球化肇始的重要标志。(2)到18世纪末,在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带动下,尤其是火车、汽船产业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建立,这时才正式开创了全球化的进程,掀起了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

(3)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以电气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带动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了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动了全球化掀起第三个浪潮。

2.分析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机遇和挑战。(P265)

答: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既有利,也有弊,利弊兼有;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

(1)挑战,包括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扩张、政治干预和文化渗透的挑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实质,是要实现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在参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制度安全的挑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西化”战略不会从根本上改变。

第二,经济安全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挑战同样十分严峻。主要表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参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就必须受到由它们制定的一系列国际条约、规则、协议的制约,可能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制于西方国家。

第三,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往往附带着兜售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私有化的发展道路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2)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有挑战,当然,更有机遇。

第一,全球化浪潮结束了社会主义孤立发展的状态,使社会主义能运用资本主义条件下取得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缩短社会主义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时间和差距。

第二,全球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吸引外资、向外投资和扩大对外贸易,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轨。

第三,全球化打破了以往社会主义发展中思想观念的“禁区”,有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变革,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改革。第四,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框架,使我们能够正确把握世界发展潮流,顺应历史的发展,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臵,发现本国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弱点,从而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争取主动,抓住机遇,加强合作,加快发展。

可见,我们应当辩证地、全面地分析社会主义所面对的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只看到挑战或者只看到机遇,都是一种片面的观点。3.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P59)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

第一,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把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

第二,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制度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种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三,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

第四,唯物史观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

(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第一,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

第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找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

第三,剩余价值学说展示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总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不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克服了空想社会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4.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P77

答:(1)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这是革命导师们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这个问题,经典作家、革命导师和政治领袖们做了很多论述。

(2) 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任何狭隘性和封闭性,勇于批判地继承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其他阶级的学说和不同的学派,从不采取宗派主义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批判的继承和吸取各个学派、学说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修正个别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绝不是凝固不变的学说。

(4) 从理论成果上讲,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的发展。

这些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固定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它能与时俱进,所以才能使自身永葆青春。

5.社会主义应当如何参与全球化?

答:社会主义必须参与国际化。在参与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这个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智能,同时健全社会组织。

第二,既要斗争,又要联合。遵守国际规则,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第三,要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一方面在参与全球化时改革与全球化不相符合的体制和法规,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多样性,从自己的国情出发。

6.如何正确认识我国30年改革当中所出现的问题。

答:改革开放30年所出现的问题:(1) 贫富收入差距拉大。(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3)腐败问题严重。

主要原因是:改革不彻底,双重体制并存。“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腐败发生的根源在于权力不但不肯退出市场,相反却在加强自己对于市场交易活动的干预和控制。

虽然改革开放这30年出来不少问题,但我们不能抹杀这30年的成就。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再次,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最后,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要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建立起规范的市场体制,充分发挥它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政府退出不该管的领域,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从干预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的政府,扩大民主,加强公众对对政府的监督。

从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看,今后改革的着力点有两个方面:1,提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居民的劳动所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居民劳动所得并没有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提高劳动所得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2,提高公共财政中的社会发展总支出。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我国社会发展总支出与经济发展相比较,没有获得同步增长。因此,政府应该扩大社会性支出比重,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低收入群体在这些服务方面的可获得性问题,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7.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目标。(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基本特征:l,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

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基本目标: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8.联系实际,谈谈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答:1.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2.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有助于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采取的方针政策,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3.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4、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有利于全面的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前途有个正确的看法。

5.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特色小镇,作为创新发展的浙江现象,正以蓬勃之势在全省引领了一轮产业转型、城市建设提升的新浪潮。下面是收集的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20xx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相继提出建设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20xx年6月,浙江省公布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xx年1月公布第二批名单,又有42个小镇入围;5月,该省将其中10个小镇确定为省级示范特色小镇,杭州市入选的有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和余杭梦想小镇。 土地是城镇化、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构建特色小镇这一新生的“双创”平台,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之一就是用地。近日,针对小镇的土地要素保障问题,笔者实地调研走访了杭州市首批9个特色小镇。 产城融合的“双创”新平台 所谓小镇,既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也不完全是产业园区,而是一个产城融合的特定区域,是相对独立的,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 在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里,杭州市有上城山南基金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9家位列其中。这些小镇聚焦信息经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金融、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环保七大重点产业,兼顾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和地域特色产业,各自选择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浙江省以用地指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实绩的奖励。省级特色小镇要求3年总投资50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以上;第三年的产值要达到2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3亿元以上,旅游人次20万人次以上。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小镇,该省按实际使用农转用土地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特色小镇按照60%土地指标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省级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三年全额返还,后两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将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进行图形叠加,利用信息化手段,基本摸清了杭州首批9个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9个小镇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5.65万亩,现状仍为集体土地的约3万亩,农用地约2.2万亩,耕地接近1万亩。 部分小镇的土地保障面临多重困局 调研发现,杭州首批9个特色小镇有一部分在建设中存在产业定位不清、工业用地规模过大、经营性用地不足等问题。 个别小镇规划的工业用地规模过大。虽然同为“双创”平台,9个小镇的规划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培育的成果也良莠不齐。山南基金小镇、余杭梦想小镇、余杭艺尚小镇产业特色鲜明,培育理念与产业基础结合紧密,规划具有一定超前性。

最新特种陶瓷-考试重点

普通陶器:即指土陶盆、罐、缸、瓮,以及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原料颗粒比较粗。 瓷: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材料,质硬且脆,比陶质细致,也称瓷器 瓷石:主要含石英和绢云母。由于它是石质,一般是用机器粉碎。瓷石是天然配好的制瓷原料,在1200-1250℃的温度下可以单独烧成瓷器,这就是所谓的“一元配方”。 高岭土:元代,景德镇发现了高岭土,并将其掺入瓷石中,即所谓的“二元配方”,它提高了原料中铝的含量,使瓷胎可以耐受1280-1300℃的高温,这是提高瓷胎坚固性的必要条件。 陶瓷:以无机非金属物质为原料,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经高温(540℃以上)煅烧而成的制品和材料。狭义: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类型(水泥、玻璃、陶瓷等)。广义:一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统称陶瓷。 特点:1、原料丰富(Clarke value,占地壳总量的70-80%)2、性能优越:(抗压)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等3、与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呈四足鼎立之势 传统陶瓷:由粘土等硅酸盐天然原料为主的坯料制成的日用餐具、耐火材料、水泥、瓶玻璃、卫生洁具等。 近代陶瓷:以Al2O3、ZrO2、TiO2、SiC、Si3N4等人工原料或合成原料为坯料制成的陶瓷。 特种陶瓷: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严格控制成型及烧结工艺所合成的,达到设计的微观结构和精确的尺寸精度,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日本称技术陶瓷 结构陶瓷:用于机械结构零件的陶瓷。 功能陶瓷:具有特殊的电、磁、声、光、热、化学及生物功能的陶瓷。 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材料的成分、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能(一体化,正交化试验方法) 2、材料的结构受到组成及加工工艺的制约 3、显微结构的研究指导材料工艺的制订与优化 特种陶瓷的主要研究领域1、优化结构,获得优异性能2、材料的性能评价与可靠性 单相多晶体:陶瓷的相组成主要由单一相的多个晶体组成 多相多晶体:除了晶相(可能多相)外,还有气孔和玻璃相 晶相的结构:晶粒大小(晶粒度)、分布、形态,结晶特性、取向、晶界及表面形态 晶相:决定陶瓷基本性能的主导物相。单相多晶、多相多晶 晶形:晶体在形成、生长过程中,习惯性地、自发地按一定的规律生长和发育成一定的几何形态。(自形晶:完整(完全发育)晶体;半自形晶和他形晶:生长受到抑制,部分完整或很不完整。) 主晶相:决定材料基本性能。次生相:对陶瓷性能起重要调节性能。(析出相) 玻璃相:配料中引入的各种杂质组分经高温烧结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液相,冷却时转变为玻璃相(常分布于晶界部位)。 结构与作用—烧结体中起粘结作用,粘结晶相,连续分布—填充气孔、烧结体致密化—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抑制晶体长大、防止晶形转变(低温烧结)—有利于杂质、添加物的重新分布—液相量依陶瓷的用途而定(液相量↑易变形,耐火度↓强度↓介电性↓)—热处理,促进玻璃相晶化—

工程资料整理要求

1、归档工程文件组卷分类必须清楚,将不同的文件资料分开装订、同类型的资料装订成册,并按工程进度依次编制流水编号。 2、移交资料类别必须齐全,内容完整。 3、归档的工程文件原则上为原件。没有原件时,复印件要清晰,并注明原件存放位置。 4、归档文件应字迹清楚、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5、工程资料统一采用A4纸规格,不符合标准的原始资料要通过折叠和粘贴的方式达到A4幅面(297mm×210mm)规格,图标栏露在外面。由政府及专业检测机构编制的装订成册的文件材料(如勘察报告)除外。 6、工程资料尽量使用计算机打印(签名和日期除外),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改;签字和盖章程序要完备,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复写纸等易褪色的书写材料。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性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不能使用二底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和设计出图专用章。竣工图的折叠方式要符合档案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折成手风琴的样式,见下图1)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 作为资料员的你,知道工程移交资料要求吗?_2 竣工图章应使用不褪色的红印泥,应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图章示例见下图2)作为资料员的你,知道工程移交资料要求吗?_3 9、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并在图标上方或旁边以文字注明变更修改依据。 10、制作竣工图只能以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单三种为修改依据。

杭州特色小镇资料整理

小镇的概念小镇的概念:: 小镇的概念,最早的时候是特指驻兵镇守的州郡中之较小者。《南齐书·柳世隆传》中提到:“东下之师,久承声闻。郢州小镇,自守而已。”后来,小镇又衍生为县以下人口较集中而有商业活动的居民点。 一、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优势优势:: 一是区位条件优越。玉皇山南与上海的金融区位关系,类似于格林尼治与纽约的关系,与上海具有同城效应。借力和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按照“纽约——格林尼治”模式进行金融产业分工和协同,与上海重点发展的公募基金错位,可以把私募金融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产业资源丰富。眼下的杭州,金融业发展水平仅次于“上北深”。而上城区金融发展态势良好,金融业增加值居全市前列。尤其是上城区股权投资行业起步较早,此前已集聚了多家股权投资企业,走在全省的前列。 三是自然人文融合。玉皇山南位于西湖景区这一世界遗产核心地带,拥有国内一流的山水人文环境,具有“三个融合”——历史与人文、环境与文化、金融与文创融合的特征,“这是国内任何私募金融集聚区所无法比拟的,对高端金融人士具有很强吸引力。” 特色特色:: 基金小镇的整体布局恰如北斗七星之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构成的北斗之“魁”,恰好是小镇的二期和四期位置,玉衡、开阳、摇光构成北斗七星的“杓”,串联起了小镇的一期、三期。北斗七星在中国儒道两教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寓意财富集聚、吉祥尊贵。“这也将大大提升基金小镇的整体品位,以及对机构的吸引力和公众识别度。” 这里以前主要是以杭州陶瓷品市场为核心的石材初加工和仓储业,辖区内有铁路机务段、维修厂等大型国营单位,还有大量民居。建筑陈旧,布局散乱,基础设施残破。如何改造这一切,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城区敏锐发现了

特种陶瓷整理版

1名词解释 特种陶瓷: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的制造技术加工的,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 粉体颗粒:指在物质的本质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分散或细化而得到的固态基本颗粒。 团聚体:由一次颗粒通过表面力吸引或化学键键合形成的颗粒,它是很多一次颗粒的集合体。 胶粒:即胶体颗粒。胶粒尺寸小于100nm,并可在液相中形成稳定胶体而无沉降现象。 6什么是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简述工艺流程 固相法就是以固态物质为出发原料,通过一定的物理与化学过程来制备陶瓷粉体的方法。 固相原料——配料——混合——合成——粉碎——粉体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成气体,使之在气体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粉体的方法。 蒸发-凝聚法(PVD):原料——高温气化——急冷——粉体 蒸发-凝聚法是将原料加热至高温(用电弧或等离子流等加热),使之气化,接着在电弧焰和等离子焰与冷却环境造成的较大温度梯度条件下急冷,凝聚成微粒状物料的方法。 气相化学反应法(CVD):金属化合物蒸气——化学反应——粉体 气相化学反应法是挥发性金属化合物的蒸气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所需物质的方法。 液相合成法也称湿化学法或溶液法。溶液法从均相的溶液出发,将相关组分的溶液按所需的比例进行充分的混合,再通过各种途径将溶质与溶剂分离,得到所需要组分的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经过一定的分解合成处理,获得特种陶瓷粉体,可以细分为脱溶剂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溶液制备——溶液混合——脱水——前驱体——分解合成——粉体 7常用的气相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3个)

(完整)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完整)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工程资料管理制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工程资料管理制度的全部内容。

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1目的 1。1为了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开发项目工程资料管理,完整、准确、系统地管理好工程资料档案,充分发挥工程资料档案在投资、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公司提高工程管理和投资效益提供更好的服务。 1。2工程资料是指整个建设项目从前期、开工、施工、竣工及验收、备案全过程中形成的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声像材料和其它载体. 2工程资料的归档范围 2.1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资料,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 2.2工程资料的具体归档范围应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要求。 3工程文件材料的质量要求 3.1工程资料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不能代签或打印)。 3。2复印、打印文件材料及照片的字迹、线条和影像的清晰及牢固度应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3。3工程资料应为原件,复印件必须注明原件的存放地,经办人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的公章。

3。4工程资料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5工程资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检查: 工程部资料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定期检查(每月必检一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验收和安全资料,及时检查资料是否按国家质量/安全验收规范、地方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编制,与施工现场是否同步,原材料、试件等是否按规范留置、送检,发现有缺漏的,列出缺漏清单,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及时补齐. 必须检查的施工阶段:项目开工前;基础、主体等各分部工程验收前;竣工验收前二个月. 5工程资料的接收: 5.1递件单位提供给工程部的工程资料(工程技术文件、来文、图纸、资料)由部门资料员统一接收,并应填写《工程资料接收记录》和《收文登记表》。 5.2工程部或其它部门从外单位带回或通过其它途径收到的工程文件,一律交资料员,并应登记。 5.3对接收的工程资料,必须进行数量和外观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寄发单位补发。 5。4对接收的工程资料应及时建立工程资料接收总登记台账和分类台账(簿式台帐和电子台帐)。 5。5对各单位提供的不符合规定的档案资料文件,资料室有权退回归档单位,归档单位应按资料室的有关要求进行整改,直至提交符合规定要求的归档资料。 5.6凡因工程文件材料归档不完整,不符合有关归档规定者,不能进行工程决算、工程款支付,各项工程款的付款必须由资料室对竣工资料签收合格后支付。 5。7工程档案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一个半月内由施工单位向建设方提交完整、准确、并经各参建方有关负责人签章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5。8施工方要按合同约定的份数移交工程竣工资料到公司资料室,在取得资料室

特种陶瓷原料到设备的选用..

特陶原料及设备的选用1、主要设备一览表 2、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说明 2.1气流磨(QLM-400) 2.1.1结构组成 表2-2-1

2.1.2技术参数表 2-2-3

气流磨是通过无外部热能供给的高能球磨过程制备纳米粉体,该系统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一次出品率高[3,5],产量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及日本标准,产品可以替代国外产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还解决了传统的球磨机效率低,粉磨后粉体粒径分布范围宽的缺点。 2.2干压成型机(IR-520) 2.2.1技术参数 表 2-2-1 2.2.2结构组成 干压成型机手轮,动压轮,定压轮,摆线针轮,减速机,电动机等。适用于压制陶瓷、磁性材料等材料。该机自动化程度高, 具有在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节省材料,省工、省时、一机多用的特点,是干压陶瓷、磁性材料成型机械首选。该机精度高,压片稳定,性能好,成品率高。精锐机械厂生产的全自动陶瓷成形机采用PLC控制,各动作的时间通过文本输入,并且全部可调。可以自动脱模,自动清洁浇口,无需人工清理。标准化模架设计,自动对模,使装换模具时间更短。 2.2.3特点 干压成型机具有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安装调试容易、操作方便、工作范围大、

调节性能好、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废品率低等优点,可满足粉末成型时的不同要求。 2.3 冷等静压机(LDJ100/320-300I) 2.3.1技术参数 表 2-3-1 2.3.2结构组成 冷等静压机主要由弹性模具、缸体(高压容器)、框架、液压系统等组成。 (1)弹性模具。用橡胶或树脂材料制成。物料颗粒大小和形状对模具寿命有较大影响。模具设计是等静压成型的关键,因为坯体尺寸的精度和致密均匀性与模具关系密切。将物料装入模具中时,其棱角处不易为物料所充填,可以采用振动装料,或者边振动,边抽真空,效果更好。 (2)缸体。能承受高压的容器。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由两层简体热装而成,内筒处于受压状态,外筒处于受拉状态,这种结构形式只适用于中小型等静压成型设备;另一种是采用钢丝预应力缠绕结构,用机械性能良好的高强度合金钢作为芯简体,然后用高强度钢丝按预应力要求,缠绕在芯筒外面,形成一定厚度的钢丝层,使芯筒承受很大的压应力。即使在工作条件下,也不承受拉应力或很小的拉应力,这种容器具有很高的抗疲劳寿命,可以制造直径较大的容器。容器的上塞和下塞都是活动的,加压时,上下塞将力传递到机架上。 (3)框架。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叠板式结构,采用中强度钢板叠合而成;另一种为缠绕式框架结构,由两个半圆形梁及两根立柱拼合后用高强度钢丝预应力缠绕而成。这种结构受力合理,抗疲劳强度高,工作安全可靠。 (4)液压系统。由低压泵、高压泵和增压器以及各式阀等组成。开始由流量较大的低压泵供油,达到一定压力后,再由高压泵供油,如压力再高,则由增压

软件质量数据分析报告

技术部数据分析报告(编号:NT-Q13-T01) 拟制人: 批准人: xxxx年x月x日

北京xxx有限公司技术部自xxxx年3月1日开始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产生如下数据,为了更好的控制技术部的质量工作,特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提出预防或改进要求。 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系统集成项目统计 纠正和预防措施: 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是由于用户的原因推迟项目进度,使项目不能按实施计划的进度完成。针对此问题,技术部售前工程师在做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用户方责任问题,做好前期的计划;项目中问题发生时,项目经理应做为接口与用户明确好进度推迟的原因、及具体进度安排,形成文件,并随时与用户沟通。 二.客户满意度的统计 纠正和预防措施: 在接受统计的4个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与用户沟通的及时性不够、现场培训的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文档提交的不及时几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技术部应①增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由质量小组对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②召开项目经理会议,明确项目经理在项目中的作用和指责权限;③在派工培训时考虑到个人专长,尽量安排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并定期组织内部技术交流和培训。

三.维护服务统计 1. 按用户分类统计如下: 2. 按故障级别分类统计如下: 3. 按故障类型分类统计如下:

33% 33% 软件故障人为故障 0% 纠正和预防措施: 从维护和服务的统计数据分析,造成用户系统的故障原因主要是设备故障和操作系统故障,其次是线路故障和其他故障,为出现软件故障和人为故障。针对以上故障类型,技术部应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用户日后的维护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②在项目交付时提供内容完整、实用性强的的维护操作指导性手册;③售前技术人员在做方案设计时提示用户准备关键设备的备品备件及备份线路④公司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适量购置常用设备备件。 四. 办公IT 系统维护统计 1. 按故障级别分类统计如下:

《统计学基础》品质数据的整理的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详案) 1

分 顺据理念 教学设计(环节、内容、教法、学法) 举例:民族、行业类别、移动客服满意度调查、身高、体重分 别属于哪些类型 2、三个数据类型中,哪些成为品质数据 3、在整理数据时首先应列出所分的类别;然后,计算出每一类 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比率,形成一张数据频数分布表;最 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展示,以便对数据及其特征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频数: (1).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2).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 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 (3).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5、统计数据的收集 回忆数据收集的方式 6、统计数据的整理 (1)频数与频数分布的操作 (2)图形描述(条形图或柱形图) 思 100 家方式,自驾 回家有 占 频数,哪个是 频率 PPT 中词语出现的 频率》的分布 数列,吸引学 生注意力。讲 解该统计工作 的大概过程, 增进学生对分 类数据整理的 图和柱形图实 例,使学生有 计算机完成 手工绘制 2

分 统据析 教学设计(环节、内容、教法、学法) 7.课堂练习——练习册P15-16 (二)品质顺序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的收集 2.统计数据的整理 (1)频数与频数分布 对于品质顺序数据,除了可使用上面介绍的分类数据的整理和 表示方法外,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百分比)。 向上累计频数分布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的组依次累计频 数。向下累计频数分布是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的组依次 累计频数 3.统计数据的分析 (1)确定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Mode),用M表 示 ①根据分组资料确定 例如:某制鞋厂要了解消费者最需要哪种型号的男皮鞋,调查 了某百货商场某季度男皮鞋的销售情况,得到资料如下表: ②根据柱形图确定众数 例2:根据图表找出众数 让学生区分哪 个是柱形图, 哪个是条形图 学生独立完成 让学生带着问 题边思考边听 课,思考:为 什么要进行累 计频数? 原因: 向上累计频数 能够表示上限 以下的频数和 频率总共多少 向上累计频数 能够表示下限 以上的频数和 频率总共多少 举例: 和 3

特种陶瓷教学大纲

《陶瓷工艺学》教学大纲

的物理化学变化。 本章难点:配方计算包括由化学组成计算配方,由实验公式计算配方,由矿物组成计算配方,由分子式计算配方,以及更换原料时的重配计算。可塑泥团的流变特性,陶瓷泥浆的流变特性及影响因素。矿物煅烧时的变化。 第三章釉层的工艺基础(6学时) 3.1 釉料的组成 3.1.1 釉的分类 3.1.2 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 3.1.3 釉料配方的计算 3.2 釉层的形成 3.2.1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3.2.2 釉料与坯体的作用 3.2.3 釉层的显微结构 3.3 釉层的性质 3.3.1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 3.3.2 坯-釉适应性 3.3.3 釉的析晶 本章重点:铅釉,石灰釉,长石釉的主要特性,釉料成分的种类,确定釉料组成的依据,釉料冷却过程的变化,釉的熔融温度范围,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釉的化学稳定性,坯釉适应性,釉熔体的析晶过程,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 本章难点:釉料加热过程的变化,釉层中气泡的产生,釉料与坯体的作用,长石质透明釉,乳浊釉的显微结构,釉的热膨胀性,釉的弹性,釉的硬度,釉的介电性质。 第四章生产过程(16学时) 4.1 原料的处理 4.1.1 原料的精选 4.1.2 原料的预烧 4.1.3 原料的合成 4.2 坯料的制备 4.2.1 坯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4.2.2 原料的细粉碎 4.2.3 泥浆的脱水 4.2.4 造粒及陈腐和真空处理 4.3 陶瓷成型方法与模具 4.4 生坯的干燥 4.4.1 干燥的工艺问题 4.4.2 干燥制度确定 4.4.3 干燥方法 4.5 施釉 4.5.1 釉浆的制备 4.5.2 施釉 4.6 烧成 4.6.1 烧成制度的制订 4.6.2 低温烧成与快速烧成 4.6.3 烧成新方法

《统计学基础》品质数据的整理的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详案)

时间分配 品质顺序数据的整理概念15’ 教学设计(环节、内容、教法、学法) 举例:民族、行业类别、移动客服满意度调查、身高、体重分 别属于哪些类型 2、三个数据类型中,哪些成为品质数据 3、在整理数据时首先应列出所分的类别;然后,计算出每一类 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比率,形成一张数据频数分布表;最 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展示,以便对数据及其特征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频数: (1).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2).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 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 (3).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5、统计数据的收集 回忆数据收集的方式 6、统计数据的整理 (1)频数与频数分布的操作 (2)图形描述(条形图或柱形图) 备注 (设想、提示 等) 思考:调查 100,清明节回 家方式,自驾 回家有60人, 占60%,那个是 频数,哪个是 频率 PPT列示《宋词 中词语出现的 频率》的分布 数列,吸引学 生注意力。讲 解该统计工作 的大概过程, 增进学生对分 类数据整理的 理解 PPT展示条形 图和柱形图实 例,使学生有 个理性认识 计算机完成 手工绘制

时间分配 讲解统计数据的分析35’ 教学设计(环节、内容、教法、学法) 7.课堂练习——练习册P15-16 (二)品质顺序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的收集 2.统计数据的整理 (1)频数与频数分布 对于品质顺序数据,除了可使用上面介绍的分类数据的整理和 表示方法外,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百分比)。 向上累计频数分布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的组依次累计频 数。向下累计频数分布是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的组依次 累计频数 3.统计数据的分析 (1)确定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Mode),用M表 示 ①根据分组资料确定 例如:某制鞋厂要了解消费者最需要哪种型号的男皮鞋,调查 了某百货商场某季度男皮鞋的销售情况,得到资料如下表: ②根据柱形图确定众数 例2:根据图表找出众数 备注 (设想、提示 等) 让学生区分哪 个是柱形图, 哪个是条形图 学生独立完成 让学生带着问 题边思考边听 课,思考:为 什么要进行累 计频数? 原因: 向上累计频数 能够表示上限 以下的频数和 频率总共多少 向上累计频数 能够表示下限 以上的频数和 频率总共多少 举例:课本P22 和P23

公路资料整理范本填写

XX 高速公路 工 程 资 料 整 理 范 本 (附填写内容) XX高速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二○○七年六月制

目录 第一章交桩和复测报告 第一节交桩 (1) 第二节复测报告 (4) 第二章开工报告 (9) 第三章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和工地试验报告 第一节原材料出场质量证明 (19) 第二节工地原材料抽检试验报告 (19) 第四章路基工程施工资料 第一节路基检验记录整理顺序 (21) 第二节路基排水资料整理顺序 (53) 第三节挡土墙、防护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61) 第四节小桥和涵洞资料整理顺序 (69) 第五章路面工程施工资料 第一节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底基层)资料整理顺序 (89) 第二节沥青混凝土面层资料整理顺序 (97) 第三节水泥混凝土面层资料整理顺序 (102) 第四节路缘石资料整理顺序 (107) 第五节路肩资料整理顺序 (110) 第六章桥涵工程施工资料 第一节施工试验报告 (112) 第二节施工检验资料整理顺序 (117) 一、基础及下部构造资料整理顺序 (117) 二、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资料整理顺序 (157) 三、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175) 第七章施工检验结果汇总表 第一节施工抽检试验结果汇总表 (200) 第二节施工检验结果汇总表 (204) 第八章监理资料 第一节监理行政管理文件 (210) 第二节合同管理文件 (215) 第三节进度管理文件 (225) 第四节质量管理文件 (230) 第五节计量支付文件 (252) 第六节监理原始资料 (252)

编制说明 为规范XX高速公路施工资料的编制和归档工作,准确、全面记录施工中各种信息,XX高速公路总监办特制定《XX高速公路工程资料整理范本》。针对本《范本》内容,特做以下几点说明: 1、本《范本》中表格适用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整理工程资料,工序自抽检表格相同,自检资料填写“自检说明”,抽检资料填写“监理评语”,可填写“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所有资料表头处填写的单位名称,均应是该单位全称,如“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编号在确定分项工程划分后正式填写。 3、监理抽检资料最下一行签字分别为: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4、表格中的分项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均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A及总监办批准的工程划分填写。 5、评定表中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设计图纸填写具体数据,如砼强度的“在合格标准内”填写设计标号等; “实测项目”的检测项目得分为合格率×100,合计得分为各项得分×权值累加之和除以权值的合计值(具体计算可参与质量评定标准);改成合格率×权值,增加“加权得分”一栏(详见第25页)。 “实测值”栏若单项数据太多,可填写“见###分项工程实测项目汇总表”; 外观鉴定严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认真填写; 质量保证资料填写“齐全”、“基本齐全”、“不齐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合格”或“不合格”。 6、中间交验必须是在该分项工程的所有检测项目都合格后方可签字,日期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以确保资料能及时返回,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 7、资料要填写清楚工整,不得涂改,签字要工整、齐全。表格中空白处如无需填写应填“/”。 8、各施工、监理单位要对内业资料的管理高度重视,建立台账备查。已完工序自抽检资料要及时归档,做到“边施工、边整理、边归档”。 9、对于《范本》中表格格式或顺序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上报总监办,由总监办统一制定或修改,不得私自更改。 10、试验检测、计量支付分别采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和“HCS 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系统”中的格式。 11、交通工程、房建工程、机电工程等资料的整理要求另行制定。

最新特种陶瓷产品简况

最新特种陶瓷产品简况 1、美国MATECH公司制造出适合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是能承受超过2000°C/3632°F的温度、腐蚀性大气等离子体和极端温度变化的冲击——通常需要非氧化物超高温(UHT)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2、美国MATECH公司发明了一种化学计量碳化硅陶瓷纤维,用于轻水 反应堆的核燃料元件包壳管、燃气轮机热端组件和高超音速前缘材料。该公司还生产氮化硅/碳化硅(SiNC)纤维,以连续的50-500丝牵引熔纺。 3、美国四大耐擦材料公司联合组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协会,研制 陶瓷碳/碳-碳化硅(C/C-SiC)飞机刹车片,已经在F-16飞机上试用。德国豪华轿车与跑车也在试用之中。 4、法国Snecma开展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 喷管部件的应用研究,先后研制出碳化硅纤维增强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SEPR A300)和碳纤维增强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EPCARBINOXR A262),并于1996年成功应用在M88-2发动机喷管外调节片。 5、法国Snecma公司开发SiC/SiC陶瓷燃烧室火焰筒,研制的自愈合 SiC/SiC燃烧室衬套已经通过180h的发动机测试(600个循环,最大状态100h);火焰稳定器已通过1180℃、143h的测试。 6、美国涡轮(Soler)公司研发并验证了自愈合SiC/SiC燃烧室衬套。 还研发了环境障涂层,提高了SiC/SiC衬套寿命达2~3倍。 7、日本自愈合SiC/SiC复合材料在燃气涡轮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研 制的自愈合SiC/SiC燃烧室火焰筒,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在下一代

工程资料整理规范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1 总则 1.0.1为加强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统一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以及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专业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基本建设单位。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工程所组成。 2.0.2单位工程(single project)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2.0.3分部工程(subproject) 单位工程中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 2.0.4 建设工程文件(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也可简称为工程文件。 2.0.5工程准备阶段文件(seedtime document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2.0.6 监理文件(project management document) 监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等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7施工文件(constructing document) 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8 竣工图(as-build drawing) 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2.0.9竣工验收文件(handing over document)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建设工程档案(project archive) 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也可简称工程档案。 案卷(file)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立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门别类整理成案卷,亦称组卷。 归档(putting into record) 文件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立卷后,按规定移交档案管理机构。

工程资料整理汇编上册

公路 工程资料整理范本 二○一○年三月制 1 / 251

目录 第一章交桩和复测报告 第一节交桩 (1) 第二节复测报告 (4) 第二章开工报告 第一节总体开工报告内容及格式 (11) 第二节分项(部)工程 (27) 第三章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和工地试验报告 第一节原材料出场质量证明 (35) 第二节工地原材料抽检试验报告 (37) 第四章路基工程施工资料 第一节路基检验记录整理顺序 (42) 第二节路基排水资料整理顺序 (86) 第三节挡土墙、防护工程资料整理顺序 (96) 第四节小桥和涵洞资料整理顺序 (104) 第五章路面工程施工资料 第一节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底基层)资料整理顺序 (140) 第二节沥青混凝土面层资料整理顺序 (148) 第三节水泥混凝土面层资料整理顺序 (155) 第四节路缘石资料整理顺序 (160) 第五节路肩资料整理顺序 (166) 第六章交通安全设施及施工检验结果汇总表 第一节施工抽检试验结果汇总表 (173) 第二节施工检验结果汇总表 (177) 第三节施工检验评定表 (183) 第七章综合管理文件用表 第一节监理行政管理文件 (189) 第二节合同管理文件 (197) 2 / 251

第三节进度管理文件 (209) 第四节质量管理文件 (216) 编制说明 为规范长治市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和归档工作,准确、全面记录施工中各种信息,特制定《工程资料整理范本》。针对本《范本》内容,特做以下几点说明: 1、本《范本》中表格适用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整理工程资料,工序自抽检表格相同,自检资料填写“自检说明”,抽检资料填写“监理评语”,可填写“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所有资料表头处填写的单位名称,均应是该单位法人全称,编号在确定分项工程划分后正式填写。 3、监理抽检资料最下一行签字分别为: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4、表格中的分项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均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A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工程划分填写。 5、评定表中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设计图纸填写具体数据,如砼强度的“在合格标准内”填写设计标号等; “实测项目”的检测项目得分为合格率×100,合计得分为各项得分×权值累加之和除以权值的合计值(具体计算可参与质量评定标准); “实测值”栏数据多的可填写“见###分项工程实测项目汇总表”,数据少的直接填入; 外观鉴定严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认真填写; 质量保证资料填写“齐全”、“基本齐全”、“不齐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合格”或“不合格”。 6、中间交验必须是在该分项工程的所有检测项目都合格后方可签字,日期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以确保资料能及时返回,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施工。 7、资料要填写清楚工整,不得涂改,签字要工整、齐全。表格中空白处如没有数据填写,应填“/”。 8、各施工、监理单位要对内业资料的管理高度重视,建立台账备查。已完工序自抽检资料要及时归档,做到“边施工、边整理、边归档”。 9、对于《范本》中表格格式或顺序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统一制定或修改,不得私自更改。 10、试验检测采用省质监站推荐的“新视窗试验检测软件”格式。 3 / 251

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 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SWZ07016 第 1 版签发:王治政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1 总则 1.1为了收集、分析各类质量数据和信息并及时传递和处理,更好地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特制订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等管理。 2管理职责分工 2.1 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并负责质量指标、质量体系运行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2.2 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负责关键质量特性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3特殊钢销售部负责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4 采购供应部负责原料、资材备件、设备工程供方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5 各有关生产厂、部负责本部门或本专业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3质量数据、信息收集的范围 3.1 需收集的质量数据、信息应能反映分公司产品实物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能反映分公司技术质量水平,并能为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 3.2 数据、信息收集范围包括: 3.2.1质量合格率、不合格品分类、废品分类、质量损失等; 3.2.2关键质量特性、工艺参数等; 3.2.3体系审核中不合格项的性质和分布等; 3.2.4顾客反馈、顾客需求、顾客满意程度、顾客忠诚程度等;2006年1月12日发布 2006年1月12日实施

3.2.5供方产品、过程及体系的状况等。 4 数据分析的方法 4.1数据分析中应采用适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常用统计方法有: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检查表、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控制图法、相关及回归分析、实验设计、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等。 4.2 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可使用实验设计和析因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以优化参数。 4.3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确定过程控制适用的统计技术,并在控制计划中明确。 4.4 生产过程可使用控制图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以保持过程稳定;并可利用分层法、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对过程进行分析,明确过程变差及影响过程因素的相关性,以改进过程;使用排列图法、因果图法等确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使用对策表来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4.5 产品验证中可使用检查表,并在检测中使用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等来进行检测精度管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4.6 在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自主管理活动中可使用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相关和回归分析等。 5质量数据、信息的利用 5.1按规定定期向有关部门传递数据分析的结果,包括销售部每月应将用户异议情况反馈到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财务部每月将质量损失情况反馈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质量保证部通过编制质量信息日报,每天将实物质量情况向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或分公司主管领导传递。 5.2 应通过报告、汇报等形式及时向分公司领导报告数据、信息分析的有关文件,为分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3 各部门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寻求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5经过汇总、整理和分析的数据和信息可通过管理评审、技术质量等有关专业工作会议和分公司局域网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6质量信息(异常信息)管理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第一章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的基本职责 一、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工程文件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二、在与工程文件与档案的整理立卷、验收移交工作中,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与工程招标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协议、合同时,应对工程文件的套数、费用、质量、移交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 (二)收集和整理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并进行立卷归档; (三)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也可委托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 (四)收集和汇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档案; (五)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未取得工程档案验收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六)对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当地城建档案馆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 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四、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包单位。建设工程项目由几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其承包项目的工程文件,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五、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验收合格后,须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杭州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一 20xx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相继提出建设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20xx年6月,浙江省公布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21年1月公布第二批名单,又有42个小镇入围;5月,该省将其中10个小镇确定为省级示范特色小镇,杭州市入选的有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和余杭梦想小镇。 土地是城镇化、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构建特色小镇这一新生的双创平台,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之一就是用地。近日,针对小镇的土地要素保障问题,笔者实地调研走访了杭州市首批9个特色小镇。 产城融合的双创新平台 所谓小镇,既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也不完全是产业园区,而是一个产城融合的特定区域,是相对独立的,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 在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里,杭州市有上城山南基金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9家位列其中。这些小镇聚焦信息经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金融、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环保七大重点产业,兼顾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和地域特色产业,各自选择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浙江省以用地指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实绩的奖励。省级特色小镇

要求3年总投资50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以上;第三年的产值要达到2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3亿元以上,旅游人次20万人次以上。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小镇,该省按实际使用农转用土地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特色小镇按照60%土地指标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省级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三年全额返还,后两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将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进行图形叠加,利用信息化手段,基本摸清了杭州首批9个特色小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9个小镇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5.65万亩,现状仍为集体土地的约3万亩,农用地约2.2万亩,耕地接近1万亩。 部分小镇的土地保障面临多重困局 调研发现,杭州首批9个特色小镇有一部分在建设中存在产业定位不清、工业用地规模过大、经营性用地不足等问题。 个别小镇规划的工业用地规模过大。虽然同为双创平台,9个小镇的规划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培育的成果也良莠不齐。山南基金小镇、余杭梦想小镇、余杭艺尚小镇产业特色鲜明,培育理念与产业基础结合紧密,规划具有一定超前性。 然而,个别特色小镇位于主城区范围,现状已经有存量工业用地约1000亩,规划工业用地规模却达到1500多亩,不仅未充分考虑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