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碱基含量计算的简便方法

关于碱基含量计算的简便方法
关于碱基含量计算的简便方法

关于碱基含量计算的简便方法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出的关于碱基含量的计算,一直以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头痛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相当多的教辅资料都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总结出以下几个规律:

(一)DNA双链中的两个互补的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并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0%。用公式表示为:A=T G=C A+G=T+C=A

+C=T+G=50%

(二)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的A+G/T+C的值与互补单链的A+G/T+C的值互为倒数。

(三)双链DNA分子中,一条单链的A+T/G+C的值与互补链的A+T/G+C 的值相等,也与整个DNA分子的A+T/G+C的值相等。

(四)双链DNA分子及其转录的RNA分子中,有下列关系:①在碱基数量上,在DNA和RNA的单链上,互补碱基之和相等,并且等于双链DNA的一

半。②互补碱基之和占各自总碱基的百分比在双链DNA、有意义链及

其互补链中恒等,并且等于RNA中与之配对的碱基之和的百分比。

这几个规律无论是在推理、理解、记忆和运用上,对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解题时很容易浑淆这几个规律,结果导致出错!

如何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熟练掌握碱基含量计算的方法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总结,归纳为“两点两法”。“两点”为两个基本点:一是A与T配对﹙RNA上为A与U配对﹚,G与C配对﹙ A=T G=C ﹚;二是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嘧啶总数=1/2碱基总数﹙ A+G=T+C ﹚。“两法”为双线法和设定系数法:用两条直线表示DNA分子的双链结构即为双链法;设定系数法即是设定一个系数来表示碱基的总数或碱基的数目。例如:已知双链DNA分子中G与C占全部碱基的40%(或一条单链中A+G/T+C=0.4),可设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200x,则一条链碱基数目为100x,G+C的数目为

200x×40%=80x(或设A+G的数目为4x,则T+C=10x)。下面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说明“两点两法”在碱基含量计算问题中的应用。

例1. (2001广东.河南)下列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若一条链中A与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中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两倍,则另一条链中G的数目为C的一半。

C .、若一条链中A:T:G:C=1:2:3:4 ,则另一条链中相应的碱基比

为2:1:4:3。

D 、若一条链中A:T:G:C=1:2:3:4 ,则另一条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

4:3:2:1。

解析:设碱基A 数目为x ,碱基C 数目为y

x x 2y y x 2x 3x 4x

已知链已知链答案A、B A T G C 答案C、

D A T G C

T

A C G T A C G

互补链互补链

x x 2y y x 2x 3x 4x

例 2 、(1991.全国)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0.4 ,上述比例在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 、0.4和0.6

B 、2.5和1.0

C 、0.4和0.4

D 、0.6

和1.0

解析:已知A+G/T+C=0.4=4/10 ,设A+T=4x ,则T+C=10x 4x 10x

已知链从左图可知:互补链中A+G/T+C=10x/4x =2.5

A+G T+C

T+C A+G 整个DNA分子中 A+G/T+C=(4x+10x)/ (10x

互补链+4x)= 1.0

4x 10x

例 3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46% 。又知该DNA的一条链中所含的碱基中28% 是腺嘌呤,问在互补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目的()

A 、26%

B 、24%C、14%D、11%

解析:设DNA分子中全部碱基总数为200x

则G+C=200x×46%=92x A+T=200x-92x=108x A=T=54x

28x

已知链 100x

A G T C

T C A G

互补链 100x

26x(54x-28x)

例 4 、双链DNA分子中,G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 ,其中一条链中T占该链的5% ,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链的()

A 、 76% B、5% C、19% D、38%

解析:设DNA分子中全部碱基总数为200x

则G=200x×38%=76x A+G=100x A=T T=24x

5x

已知链 100x

A G T C

T C A G

互补链 100x

19x(24x-5x)

例 5 、(1996、上海)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的鸟嘌呤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 、20%

B 、30%

C 、40%

D 、60%

解析:设DNA分子中全部碱基总数为200x

已知A=200x×30%=60x由 A+G=100x G=40x

60x-a b

已知链 100x 当b=0时,即一条链上没有

A G T C 鸟嘌呤,则互补链上G

值最大

T C A G ,且最大值为40x 。

互补链 100x

a 40x-b

例 6 、已知某DNA分子G与C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8% ,它的一条模板链中

C与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和24% ,问它转录的RNA链中尿嘧啶和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 、24% 和22%

B 、28% 和 26%

C 、28% 和 22%

D 、48% 和52% 解析:设DNA分子中全部碱基总数为200x

则G+C =200x×48% = 96x A+T =200x-(G+C)=104x

G = C = (G+C)÷2 = 48x A = T =(A+T)÷2 = 52x

28x(52x-24x) 24x 22x(48x-26x) 26x

互补链 100x

T A C G

A T G C

模板链 100x 28x 24x 22x 26x

U A C G

mRNA链~~~~~~~~~~~~~~~~~~~~~~~~~~~ 100x

28x 22x

例 7 、(2002 上海)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 、12

B 、24

C 、18

D 、30 解析: 12 18

mRNA ~~~~~~~~~~~~~ 30

A+G U+C

12 18

模板链 30

T+C A+G

A+G T+C

互补链 30

12 18

此方法的特点是推理过程简便、直观,不易出错,而且不必记忆碱基

相互之间关系的复杂规律;关键是要设定好系数和将碱基的数目标示在双链上,然后经过简单的推理,答案便一目了然了。

〖附例题答案〗1 、D 2 、B 3 、A 4 、C 5 、C 6 、C 8 、D

高考生物碱基计算公式及技巧

碱基计算(咼考生物重难点) 对于碱基计算的这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几个基础的关系。 1、如果把DNA的两条链分别定为I链和n链的话,那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链上的 腺嘌呤(A)一定等于n链上的胸腺嘧啶(T), I链上的鸟嘌呤(G)—定等于n链上的胞嘧啶(C),反之亦然。可简写为:A i = T n, T i = A n , Ci = Gn , Gi = C n o 2、根据A I= T n, T I= A n, C I= Gn, G = O,对于整个DNA分子来说,A的总量等于T的总量,C的 总量等于G的的总量。可简写为A总=丁总,G总=C总。 3、若DNA的I链中A+T的量占I链碱基总量的a %,由A】=T n、T】= A n及I链的碱基总量等于 H链的总量,可得在DNA的H链中A+T的量也占H链碱基总量的 a %。同理,可得m RNA中的A+U的量占m RNA碱基总量的a%。对于整个DNA分子来说,A总+「总=Ai+ A n + T n+ T I = 2 (Ai + T I),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总量等于2倍I链碱基总量,所以A总+ T总的量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量的a %。可简写为:若(A I +T I) / I总=a% ,则(A n + T n)/ □总=a%,( A 总+ T 总)/DNA 总=a% (A+U)/ m RNA= a% C+G同样有此关系:若(C I + G) / I 总=b% ,则(Cn+ Gn)/「总=b%,(6+ G总)/DNA总=b% (C+G / m RNA=b% 4、公式一:A+G=T+C或A+C=T+G 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5、公式二: 丸星+ G左_ T右+ C右_ 1 耳+ Q A/G石A疳q 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6、公式三: 电左+耳_ A右+ T右_ A + T G/C左G右+ C右G + C 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种碱基对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推理过程:根据碱基互补酸对原则,A左=T右,T左=A右,G左=C右,C左=G右,则

四年级用简便方法运算计算题

27×99 541×67-67×441 48×101-48 34×201 256×7-56×7 103×37 125×16 420÷35 76×23+24×23 103×23 25×(40+8)75×3×4

123×67-23×67 38×7+62×7 25×16×5 68×48+68×2 52×32+48×32 5×27+63×5 64×9-14×9 125×18 67+42+33+58 18×137-18×37 18×45+18×55 250×28

199×9+199 50×(60+8)49+49×49 304×22 12×(40-5)75×141-75×40 55×25+25×45 (30+4)×25 27×37+37×23 47+99+47 25×65+25×25 24×250

163×8+37×8 256×9-46×9 63×8+91×63+63 28×111-28×11 201×34 78×101-78 560÷16 373×9-73×9 2×46+46×1813×125×8 44×25 28×57+43×28

99×64+64 16×401 36×25 199×53+53 12+19×12 (30+2)×15 226×13-26×13 125×16 402×15 25×19 (30+8)×25 48×125

63+15×2 202×41 21+254+79+46 125×(8+16)202×13 13+13×49 304+297 25×124-24×25 41×99 56+56×49 15×301-15 250×9×4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 新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要学习好相关计算公式。下面我给高中学生带来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 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解题四步曲:a。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d。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

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 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 +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 ×2+雄性个体个体数)。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 A%=AA%+1/2Aa%;a%=aa%+1/2Aa%;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 a%=q;p+q=1;(p+q)2=p2+2pq+q2=1;AA%=p2,Aa% =2pq,aa%=q2。(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4.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 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

有关碱基计算的练习题!! 超级棒!!(⊙o⊙)哦!!

i求配对的碱基名称 1.在DNA分子中,能与腺嘌呤互补配对含氮碱基是() A.腺嘌呤或胞嘧啶 B.胸腺嘧啶 C.胞嘧啶 D.鸟嘌呤 2.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A.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B.鸟嘌呤与尿嘧啶 C.鸟嘌呤与胞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 3.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 A.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B.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C.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D.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 4.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A.—T—A—G— B.—U—A—G— C.—T—A—C— D.—T—U—G— 5.DNA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已知为ACGT,那么以另一条母链为模板,经复制后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应是() A.TGCA B.ACGT C.UGCA D.ACGU ii求DNA分子中碱基和其它的数量 1.在一个DNA分子中共有碱基200个,其中一条链含胞嘧啶为20个,其互补链共有胞嘧啶26个,问这个DNA分子中含T多少() A.54个 B.92个 C.108个 D.46个 2.在某个DNA分子的片段中,测得A占碱基总数的21%,那么C占碱基总数的百分比为()A.21% B.29% C.79% D.无法计算 3.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片段中腺嘌呤有()A.240个 B.48个 C.800个 D.160个 4.DNA分子中的某一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 B.120 C.180 D.240 5.已知某DNA分子中共有个x个脱氧核苷酸,A+T/G+C=n,则该DNA中有腺嘌呤()A.nx/(2n+2)个 B.nx/(n+1)个 C.(x+1)/n个 D.(x﹣1)/n个 6.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份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其数目为4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有C—G碱基对是() A.600 B.1200 C.1000 D.2000 7.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500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是3﹕1,则这个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 A.2000个 B.3000个 C.4000个 D.8000个 8.在一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因此在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个和400个 B.2个和510个 C.2个和400个 D.400个和510个9.DNA分子中所含的嘌呤数必定等于() A.T和C的总数 B.A和U的总数 C.C和G的总数 D.A和T总数

高中生物碱基计算方法

高中生物碱基计算方法 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1和2表示DNA 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有以下碱基数量关系: A=T C=G A1=T2,A2=T1 C1=G2,C2=G1 不难看出:只要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就能得出每种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如果只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某一碱基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那也能得出每种碱基在双链中的总量,以及该“某一碱基”和其互补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而与其不互补的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无法得出。如果将DNA 中全部碱基相对总量看成100%,那么同理可得不同碱基在DNA双链或者单链中的百分比了。 当然,命题条件“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可以间接给出。常见的是给出DNA分子碱基总量和某一碱基总量或所占比例。 解答有关碱基计算的问题,通常通过画图表征题目条件,使问题形象明了。 例1(08年上海高考题)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

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B.660 C.990 D.1320 答案:C 解析:A+T占碱基总数的34%,A就占17%,C就占33%,该DNA片段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就为500×2×33%=33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得4个相同DNA片段,因为是半保留复制,故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330×(4—1)=990。 例2.在一个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之和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28%,另一条链上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__________。 答案:26% 解析:令A+T+C+G=B;A1+T1+C1+G1=B1,A2+T2+C2+G2=B2 ∵A1=T2,A2=T1,B1 = B2 ∴(A1+A2)/B1 = (T1+T2)/B2 =(A+T)/B 根据题意:(C+G)/B = 46%,∴(A+T)/B = 54%;又A1/B1 = 28%,(A1+A2)/B1 =(A+T)/B = 54%,∴A2/B1 = 26%。 例3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 :G=1:4,

简便方法

整数简算·四则混合运算 【练习】 1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999+3+99×8+8+2×9+9 125×128-125×27-125 ※(11×9+11)×(111×999+111)×(7×11×13-1001) (24×21×45)÷(15×4×7) (125×72×24)÷9÷8 111×111 1111×1111 999×999 9999×9999 15.利用数的分解法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9+9999+99999 (2)2772÷28 (3)579999971÷29 (4)1986+331×594 (5)1111×58+6666×7 (6)99999×77778+33333×66666 (7)321×17+107×39+1070 (8)2999998+299997+29996+2995+294+23 1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54+38+46 (2)37+44+56 (3)88+(37+22) (4)67+15+33 (5)375+342+658+625 (6)827+74+36+163

(7)428+267+(733+572) (8)536+(541+464)+469 (9)327+108(10)325+98 (11)872-48-272 (12)384-(184+36) (13)528-(138-72) (14)387-124 (15)564-387+187 (16)843+78-43 (17)274-87+26-13 (18)936-867-99+267 (19)813-(613-237) (20)537-(543-163)-57 (21)36×(468÷9) (22)58÷17×34 (23)48×5 (24)24×25 (25)56×125 (26)26×64×625 (27)84×(25×37) (28)68×36+36+31×36 (29)84×29-18×84-21×4 (30)72×(51÷12) (31)4321-1996+1998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 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十五)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四年级数学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几种类型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 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24×(2+10)86×(10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1;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 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 律)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归类

一、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 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56+78-56 450×9÷50 =256-56+78 =450÷50×9 =200+78 =9×9 =278 =81 二、结合律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 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 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 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例:345-67-33 789-133+33 =345-(67+33) =789-(133-33) =345-100 =789-100 =245 =689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 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 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

简便计算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几种方式 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除了根据计算法则按运算顺序计算,还要注意认真观察题目的结构特征和数据特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简便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整体简便计算。整个一道算式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种形式最为常见。例如: =1.14×10 =11.4 二、局部简便计算。一道算式中局部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这种形式也不少见。 三、中途简便计算。开始计算并不能简便计算,而经过一两步后却能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最容易忽视。例如: =1.2×(1+5+4) =1.2×10 =12 四、重复简便计算。在一道题里不止一次地进行简便计算,这种情况往往不注意后一次简便计算。例如: =8×55×0.125 =8×0.125×55 第二次 =1×55 =55 几种简便运算方法 最近金思维数学课上学了几种简便运算的方法,个别同学理解得不好,所以我想在这里把书中涉及到几种方法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替换法(重点是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加或减几) 例1:46+49 (把49看作50-1) = 46+50-1 = 96-1 = 95 例2:54-28 (把28看作30-2) = 54-30+2

= 14+2 = 16 二、凑整法(重点是找到适合凑整十的数) = 72-(17+23) = 72-40 = 32 例3:93-58-13 =(93-13)-58 = 80-58 = 22 三、加减抵消法(在有加有减而且加减的数值很接近的情况下使用非常方便,但是一定要注意运算符号,否则很容易出错。) 例:76-19+18 =76-1 =75 四、观察规律法 这部分题非常灵活,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0-9+8-7+6-5+4-3+2-1 式子很长怎么办?看下面红颜色的部分 10-9+8-7+6-5+4-3+2-1 是不是发现规律了 =1+1+1+1+1=5 学会方法很重要,当然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了方法还需要一定量的计算才能把各种方法运用得熟练,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有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以下试题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1、23+49 2、36-19 3、64-48 4、37+29 5、52+34+18 6、35-17-5 7、56+25-36 8、36-24+23 9、17+28+12+23 10、1+2+3+4+5+6+7+8+9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一、带符号搬家法(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率)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白质女王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 白质女王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 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 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 脱氢总原子量)=na 18(n 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DNA双链数=c 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mRNA单链数=c 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 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 18(c 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简便方法计算

六年级数学《分数的简便计算》学生学习情况调研报告天河区先烈东小学程静张玉梅 一、概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对于《简便计算》的相关描述: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整数和小数的简便计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中关于本学习内容的相关描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整数、小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一般是把整数或小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简便。在分数运算中,可以利用约分使数据变小,或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数据描述 各小题得分情况一览表(蓝色为高于级平均的知识点)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四、对策及专项题组设计训练 1.对策。 A、改革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评价时,既要着眼于学生负担的减轻,又不能忽视学生的发展。在“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让学生能根据计算的实际,能选择适当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并予适当的评价。

例如:计算101×65-65,常规的算法是101×65-65=65×(101-1),对于101×65-65=(100+1)×65-65也未尝不可,即使用递等式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合理评价,并给予提示。 数学本身是追求优化的,但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基础是有差异的。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能接收的。 例如:教材所给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真正在教学时,有些学生得出这个结论还是相当费力的。虽然用四条边的长度连加,或长×2+宽×2这两种方法没有公式所谓的“简便”,但对有些学生而言,它更贴进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没有必要把最优化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应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体验出来。 B、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简便计算的要求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长期以来,我们数学中的计算教学片面地注重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练习有余,探索不够”是我们教学的一大弊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本末倒置的:对于规律一带而过,更谈不上让学生探索了,然后就不厌其烦地讲解例题,让学生做练习。学生成了计算的奴隶,还有什么学习的兴趣可言。这样学生只会条件反射般地运用定律去解题,而不会去观察思考,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多样化”、“最优化”的考虑了。 例如:3.5÷2.5÷4=3.5÷2.5×4 学生犯错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一味机械地程序化训练,把凑整作为思考的唯一方法,而忽略了题目的算理变换。 数学教育目标,不仅要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且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如果每一个运算规律,都是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得出来的,学生头脑中的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也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强调什么样的题目要简便计算。在练习前让学生先观察,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方法。长此以往,题目也许不必再出现“第几题要用简便方法计算”了。 C、改变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简便意识培养 简便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简便计算这一部分内容的任务,也不仅仅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所能解决得了的。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要学生探讨解法的最优化;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洁性……至于在科学服务于生活,使生活方便的事例数不胜数。

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 DNA碱基、遗传规律等等

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DNA碱基、遗传规律等等 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 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A+C=G+T=A+G=C+T=1/2(A+G+C+T);(A+G)%=(C+T)%=(A+C)%=(G+T)%=50%; (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②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 (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 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 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 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 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 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⑥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 2A%=2T%=(A+T)%=(A1+T1)%=(A2+T2)%=(A3+U3)% =T1%+T2%=A1%+A2%; 2C%=2G%=(G+C)%=(C1+G1)%=(C2+G2)%=(C3+G3)% =C1%+C2%=G1%+G2%。 2.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 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 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②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 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 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2N)=1/2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数=2M;性原细胞DNA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初级性母细胞DNA数=4M;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 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

高二生物物碱基计算思路解析

高二生物物碱基计算思路解析 高二生物物碱基计算思路 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1和2表示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有以下碱基数量关系: A=T C=G A1=T2,A2=T1 C1=G2,C2=G1 不难看出:只要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就能得出每种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如果只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某一碱基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那也能得出每种碱基在双链中的总量,以及该“某一碱基”和其互补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而与其不互补的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无法得出。如果将DNA中全部碱基相对总量看成100%,那么同理可得不同碱基在DNA双链或者单链中的百分比了。 当然,命题条件“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可以间接给出。常见的是给出DNA分子碱基总量和某一碱基总量或所占比例。 解答有关碱基计算的问题,通常通过画图表征题目条件,使问题形象明了。 例108年上海高考题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990 D.1320 答案:C 解析:A+T占碱基总数的34%,A就占17%,C就占33%,该DNA片段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就为500×2×33%=33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得4个相同DNA片段,因为是半保留复制,故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330×4—1=990。 例2.在一个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之和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28%,另一条链上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__________。 答案:26%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终审稿)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 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 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一、 口算。 10-2.65= 0÷3.8= 9×0.08= 24÷0.4= 67.5+0.25= 6+14.4= 0.77+0.33= 5-1.4-1.6= 80×0.125= 73÷3×7 1=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25-997 998+1246 31+3.2+32+6.8 1252-(172+252) 400÷125÷8 25×(37×8) (41-61)×12 43×154×74 34×(2+3413) 125×8.8 4.35+4.25+3.65+3.75 3.4×99+3.4 17.15-8.47-1.53 1765-343-46 5 97÷251+115×9 2 0.125×0.25×32 22.3-2.45-5.3-4.55 (1211+187+24 5)×7 4.25-365-(261-14 3) 187.7×11-187.7 4387×21+57.125×21-0.5 2.42÷43+4.58×311-4÷3 6.28+5.74+3.72+5.26 48×6.2+6.2×52 25×125×4×8 16.9-5.6-4.4 9.08-(5.7+1.08) 5.8×99+5.8 360÷(1.2÷50) (40+1.25)×8 483+199 1.24+0.78+8.76 933-157-43 4821-998 0.4×125×25×0.8 1.25×(8+10) 9123-(123+8.8) 1.24×8.3+8.3×1.76 9999×1001 14.8×6.3-6.3× 6.5+8.3×3.7 32×125×25

1035-998 5076+99 3008+449 428×25×4 328-189-28 43.2-(3.2-1.28 25×2×1.25×4×5×8 84×0.25+16÷4 6.3+0.87+3.7+8.16= 18.75-0.43-4.57= 7.2+2.8= 0.36+0.64= 8-2.5= 1.83+ 2.7= 1 3.8+9.9= 3.8+ 4.29+2.1+4.2= 8.3-2.63= 32.8+5.6+7.2= 3.5+7.6= 12-6.2-3.8= 1.7+0.43+3.3= 5.4-2.5-1.4= 0.99+1.8=2.56-0.37=3.9+2.03=2.14-0.9= 0.45×2.5= 0.8×1.25= 0.3×3.6= 0.3×0.3= 10×0.07= 0.3×1.4= 0.05×7= 0.92×0.4= 0.2×0.26=0.14×4= 0.02×0.1= 1.2×0.3= 0.2×0.4= 8.2+1.8= 100-35.22= 2.3×4= 2.5×0.4= 2.4×5= 0.22×4= 3.25×0= 0.9-0.52= 3.99×1= 0×3.52= 12.5×8= 8÷10 = 10-1.8-7.2= 0.43+3.57= 2.5×4×12= 0.6×0.8 =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 1.1×9= 0.16×5 ﹦ 1.78+2.2 = 9.6÷0.6 = 1.2×0.5-0.4 0.7÷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总结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 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 =A1+A2=T1+T2,C=G=C1+C2=G1+G2。A+C=

用简便方法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年级上册) By yinmingjun 发表于2010-12-6 16:30:00 推荐 ①246+408 =246+(400+8) =(246+400)+8 =646+8 =654 先将其中一个接近整百数的加数看成是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的和,就将246+408看成246+(400+8),再应用加法结合律将246先加上400,变成(246+400)+8,然后再继续算下去。 ②246+598 =246+(600-2) =(246+600)-2 =846-2 =844 598接近600,看成600又会多出2,所以把598看成600减2的差, 246+598就变成了246+(600-2), 为了能简便运算,再转变成(246+600)-2, 然后再继续算下去。 ③14×3×5 =(14×5)×3

=70×3 =210 这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 交换3与5的位置,将14与5结合到一起, 将14与5相乘,得到整十数的积70, 在将70与3相乘。此类题都是先考虑哪两个数相乘能得到整千数、整百数或整十数,就先将这两个乘数相乘。 ④12×35 =12×(5×7) =(12×5)×7 =60×7 =420 12乘35计算有难度,如果将其中一个乘数分成两个一位数就好算多了(注意:要有一个一位数能和另一个乘数相乘积是整十数、整百数等)。这里的35就可以做到。 ①将35转变成5×7。②将12与5结合到一起。 ③将12与5相乘得到积60。④再与7相乘算出结果。 ⑤9+99+999+3 =9+99+999+(1+1+1) =(9+1)+(99+1)+(999+1) =10+100+1000 =110+1000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