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知识点

项羽之死知识点
项羽之死知识点

《项羽之死》知识点归纳

一、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

2.项王则夜.起

3.直(当)夜溃围南.出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二、重点字词

1、于是项王乃慷慨

..悲歌:

3、力拔山兮气盖.世:

4、项王泣.数行下:

5、平明

..(平旦)

6,、地方

..千里:

麾下

..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

驰走.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田父绐.曰“左”。

非战之罪.也

刈.旗

期.山东为三处

汉军皆披靡

..

辟易

..数里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若非吾故人

..乎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瞋目

..而叱之

吾知公长者

..

籍独.不愧于心乎?

三、虚词: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以赐公

汉军至,无以渡

平明,汉军乃觉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与其骑会为三处

我何渡为

吾为若德

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示赵弱且.怯也

吾攻赵,旦暮且.下

得过且.过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四、翻译句子

1.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3.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4.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五、特殊句式: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汉骑追者数千人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3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项羽之死》知识点归纳答案:

一、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2.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直(当)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东行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使动用法,让……当王

6.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称王,名词作动词

二、重点字词

1、于是项王乃慷慨

..悲歌:慷慨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泣眼泪

5、平明

..(平旦)天亮

6,、地方

..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麾下

..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部下

直.夜溃围南出当

驰走.逃跑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率领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

田父绐.曰“左”。欺骗

非战之罪.也过失,过错

刈.旗砍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

汉军皆披靡

..溃败

辟易

..数里退避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看

若非吾故人

..乎旧相识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悬赏

瞋目

..而叱之怒目

吾知公长者

..年老而德高望重的人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三、虚词: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率领,介词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成为,动词

以赐公把,介词

汉军至,无以渡。没有用来……的办法

平明,汉军乃觉之才,副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于是,副词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仅仅,只,副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与其骑会为三处成为,动词

我何渡为放在句末,语气词

吾为若德给,动词

此天之亡我之,为主谓之间不译

非战之罪也之,为结构助词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6 表让步,尚且

38.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7表递进,况且,还

39.示赵弱且.怯也8表并列,又

40.吾攻赵,旦暮且.下。副词,将要

41.得过且.过副词,姑且

42.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暂且,

四、翻译句子

1.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3.平明

..,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

五、特殊句式: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句)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句)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3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被击破,被动句)

公开课教案《项羽之死》

公开课教案 《项羽之死》 林艳 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与评价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评价其性格与命运。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鉴赏。 教学难点:评价人物,得出启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当年秦始皇到会稽巡视的时候,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一起去观看。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那个人我可取而代之)。”而刘邦当年到咸阳服徭役时,也看到了秦始皇,他非常感慨地叹息说:“大丈夫当如此也(大丈夫应当像这个人一样)。”十几年后,刘邦黄袍加身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而项羽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那么西楚霸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不是一个大英雄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项羽之死》的继续学习来对此作详细的了解。 二、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复述课文内容。 2.梳理情节。 提问: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垓下之战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我们用三个短语来概括 这三个场景,可以怎样概括? 板书: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三、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司马迁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景表现项羽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不同的场景着重刻画了项羽形象的不同侧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这三个场景,使心中的项羽血肉丰满起来。 (一)垓下之围(师生对话,教师解读点拨)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这段文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项羽的慷慨悲歌,展现了项羽什么样的性格? (项羽这个豪爽勇猛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人,为项羽的形象增添了一段柔情。展现了他多情善感的一面。也将他有心保护心爱之人和心爱之物却又无可奈何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3.我们想象一下,曾让所有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盖世英雄,现在却唱着悲壮哀婉的《垓下歌》,此情此景怎能让人不平添几分感伤?但也有人据此说项羽此时所心痛的只女人和宝马,你们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项羽作为一名曾经号令天下的霸王,现在却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他所心痛的绝不只是女人和宝马,更有自己的英名、霸业还有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江东子弟。多情自古伤离别,何况别的又是最爱:江山、美人、霸业、英名等,崛起于垅亩、拔山扛鼎、破釜沉舟、征战八载未尝一败的西楚霸王此时的心情应是极其沉重复杂的。) 4.此时最能表现项羽这种复杂心境的一个动词是什么?最能烘托当时悲凉气氛的动词是哪一个? (“泣”,极其传神地表现项羽内心难言的情感。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西楚霸王?“泣数行下”,这是司马迁笔下霸王唯一一次落泪、最后一次落泪,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凉。随从将士的“泣”,写尽了他们心中的不忍,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 5.这首《垓下歌》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再现项羽当时的心境和处境呢? 6.生读《垓下歌》,师点拨,生再读。 (二)东城快战(学生用点评法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1.生自由朗读二、三两段。 2.这个片段又着重展现了项羽哪个侧面的形象?请大家仔细品味这两段文字,在最打动你的句子或词语旁边作一些点评。 如学生点评不到位则补充提问: ①项羽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请生翻译,判断句式),你们能体会此时项羽的心理吗? (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自信,虽知失败已是定局但仍然自负勇力。他到此刻仍不明白失败的真正原因,认为一切是天命的安排,认输不服气。) ②项羽说“为诸君快战”,快是什么意思?(痛快、畅快,《琵琶行》中即有“快弹数曲”的用法。)为什么说“快战”而不是“决战”?

《项羽之死》逐只逐句的翻译

《项羽之死》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重重包围。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 於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这时候,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 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竟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项羽)鞭策着马逃跑。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

《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实词释义: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 3、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4、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 5、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 7、田父绐曰:欺骗 8、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9、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 10、此天之亡我:使动,使,, 亡 11、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 12、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 13、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 14、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 15、汉军皆披靡:溃散 16、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 17、亡其两骑耳:失去 18、骑皆伏曰:通“服”,心服 19、乌江亭长檥(打不出来,原字请看课文)船待:通“舣”,使船靠岸 20、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21、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 22、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 23、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24、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 25、所当无敌:遇到 26、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 2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 28、若非吾故人乎:你 29、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 二、重点虚词: ①乃: 项王乃大惊曰:于是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汉军乃觉之:才 ②则: 项王则夜起:于是 ③以故汉追及之:因此 无以渡:没有 ,, 的办法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 ④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 ⑤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 ⑥之: 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

古代散文选知识点归纳

古代散文选修教材《项羽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的技能。 3、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4、结合写作指导,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3、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4、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联系实际写作。 教学难点 1、品味散文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2、大家对时下的流行歌曲很熟悉,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首“老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项羽。 我知道大家对项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去年我们学了司马迁的《鸿门宴》,为了能让大家对项羽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项羽的一篇文章《项羽之死》。 二、相关知识介绍。 1、编纂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司马迁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这为他后来编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他是太史令。司马迁后来继承其父太史令之职。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项羽之死》翻译及文言知识

项羽之死司马迁〔两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 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 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 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 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 ī,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 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 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 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 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 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 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 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 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 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 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 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 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 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 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 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 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 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 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 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点总结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词多义: 之 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 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 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 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 然 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古今异义词: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古义: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古义:不能通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重点词组: 列置烽燧陈列、设置 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 又深秋潦缩积水 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 上干云霄冲,直入 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 庙在山之西麓山脚 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 有俊鹘抟水禽持,抓 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 词类活用: 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 二、指出词类活用用法及意义 1、宝.装屏风: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 2、皆名.天下:扬名,名词作动词 3、上.干云霄:向上,名词作状语 4、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向南,名词作状语 5、掠江东南 ..去:向东南,名词作状语 6、岸土赤而壁.立: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7、晚.泊沙夹:在晚上,壁,向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 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判断句

省略句: 倒影(于)水中 方立(于)庙门 遂行泛(于)澎蠡口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介宾结构后置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被动句 《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 重点实词: 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足之所履.:踩 肩之所踦.(yǐ ):支撑,接触 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通“响”。 奏.刀騞(huō)然:奏,进; 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进.乎技矣:超过。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 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 因.其固然 ..: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肯綮 ....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 而况大軱.乎:大骨 良庖岁更 ..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新发.于硎.:发,出;硎,磨刀石 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如泥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踌躇满志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 二、通假字 砉然向.然通“响” 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善.刀而藏之通“缮”,修缮 3,古今异义 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只,不外乎 以神遇:古—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 视为止,行为迟: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连词,表转折 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

项羽之死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脑显示:项羽图片 (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

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显示: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电脑显示: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项羽之死 通假字: 骑皆伏曰伏通服,佩服,心服。 乌江亭长檥船待檥通舣,使船靠岸。 一词多义: 乃 项王乃大惊曰:于是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汉军乃觉之:才 则 项王则夜起:于是 以 以故汉追及之:因此 无以渡:没有……的办法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 于是 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 而 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 之 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 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为 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 古今异义词: 期山东为三处。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部分 项王乃悲歌慷慨。古义:为情绪激昂,今义:大方的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古义:父老乡亲,今义:父亲,哥哥 重点词组: 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 田父绐曰:欺骗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

此天之亡我:使动,使……亡 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 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 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 汉军皆披靡:溃散 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 亡其两骑耳:失去 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 所当无敌:遇到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 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 词类活用: 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项王则夜起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直夜溃围南出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词作动词,东行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句 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汉骑追者数千人。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被动句 然今卒困于此 判断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此项王也。 省略句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之)赐公。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 固定句式 何……为,表疑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独……乎:籍独不愧于心乎?

《项羽之死》文白对译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 项羽驻扎军队垒营壁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 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 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夜晚,汉军四面都唱著楚国地方的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 民歌,项羽于是大惊失色地说:“汉军都已经攻占了楚地吗?这里为 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 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于是夜里起来,在军帐中喝酒。有个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 美人叫虞,受到项王宠爱,经常跟在身边;有匹骏马叫骓,经常骑著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 它。于是项羽就悲伤地唱著歌,情绪愤激高昂,自己作诗道:“力能 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能怎么办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呢?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安排?”唱了好几遍,虞姬也应和著他一起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 唱。项羽眼泪落下来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仰视。 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骑马跟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突破 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 包围,往南冲了出去,纵马飞奔。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项羽突围,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 命令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 兵能跟上的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达到阴陵(秦县名),迷了方向, 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 找不到道路,向一老农询问,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 就陷进了一片大沼泽中。因为这个缘故,汉军追赶上了项王。项羽又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 率兵向东走,到达东城(秦县名),才剩下二十八个骑兵。汉军骑兵 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 追击的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 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 兵打仗至今八年了,亲历七十余次战斗,凡是所遇上的敌人,我都打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 败了;我所攻击的,也都降服从了,于是称霸,占据天下。可是 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指挥战争的过错

项羽之死(原创教案)

项羽之死 学习目标: 1、巩固所学的文言基础知识(落实文言实词)。 2、分析项羽形象,学习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 3、议论文写作练习。 第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背景音乐屠洪刚《霸王别姬》 提问:这首歌的歌名?指名写歌名 霸王是?姬是?(写出姓名) 我们已经在《鸿门宴》中见过项羽,今天我们再扩展阅读:项羽之死(屏幕)这篇《鸿门宴》的续集。 屏幕:项羽之死司马迁 二、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落实文言实词: 屏幕: 1、根据解释按顺序找出相应文言词,在原文上标注序号: ⑴愤激悲叹的样子(慷慨﹑忼慨)⑵唱了几遍(歌数阕)⑶眼泪(泣) ⑷跟随(从)⑸罢了(耳)⑹欺骗(绐)⑺向东走(东) ⑻估计﹑考虑(度,duó)⑼八年(八岁)⑽亲身经历(身)⑾抵挡﹑抵敌(当)⑿攻击(击)⒀约定(期)⒁像草木随风倒下一样(披靡) ⒂瞪大眼睛(瞋目)⒃怎么样(何如)⒄土地方圆(地方) ⒅称王(王wàng) ⒆我渡江做什么呢?(我何渡为)⒇即使(纵)

﹙21﹚回头(顾) ﹙22﹚老朋友(故人)﹙23﹚成就成全你的功德(吾为汝德) ﹙24﹚难道(岂)﹙25﹚率领(将) 以下四个词见于“太史公曰”(P75相关链接一) 自夸功业(自矜功伐)以古代帝王为师(师古) 用来作证据或理由(引)错误差错(谬) 2、完成并订正课后习题二 3、思考、讨论节选部分的情节,用四字词语概括: 板书: 悲歌别姬(歌、泣——悲怆)儿女情长 垓下突围(溃围、斩将、刈旗)英雄气壮 乌江自刎(拒渡、赠马、赐头)慷慨悲壮 “天亡我,非战之罪”————执迷不悟(谬) 《项羽之死》结构分析: 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情节和细节: 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 三、评论项羽形象: “妇人之仁”失败 ⑴课后习题一: 1、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不同意。项羽失天下的时候所心疼的不仅仅是女人和宝马,还有和他一起过江战死疆场的八千江东子弟。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有去无回的江东子弟,他才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 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格特征。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女,为项羽

《项羽之死》逐字逐句翻译

《项羽之死》翻译 本课虚词积累:其、以、而 【第一段】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重重包围。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 於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这时候,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 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段解】写项羽在垓下被围的困境,刻画出项羽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 【第二段】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于是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项羽)鞭策着马逃跑。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动词,率领)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 左,乃陷大泽中。以(介词,因为)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

《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 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的技能。 3、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的观点。 4、结合写作指导,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3、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4、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实际写作。 教学难点: 1、品味散文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一节 一、导入: 大家对时下的流行歌曲很熟悉,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首老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词曲是项羽。 我相信大家对项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高一时我们学了司马迁的《鸿门宴》,为了能让大家对项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项羽的一篇文章《项羽之死》。 二、相关知识介绍。 1、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司马迁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这为他后来编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后来继承其父太史令之职。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介绍《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 也省称太史公。因为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 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 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 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五十 多万字。 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 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列传:记叙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使得他们传名于后世。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精编

项羽之死优秀教案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项羽之死 一、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脑显示:项羽图片 (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显示: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电脑显示: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新人教版选修《项羽之死》原文和译文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

项羽之死练习题及答案

《项羽之死》练习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垓下(gāi) 乌骓(zhuī) 数阕(què) 田父(fù) B.麾下(huī) 骑能属.者(shǔ) 唱和(hè) 刈旗(yì) C.揣度(duó) 溃围(kuì) 瞋目(chēn) 坐骑(qí) D.舣船(yǐ) 创伤(chuàng) 披靡(mí) 绐骗(dài) 2. 对下列加点词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幸:宠幸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随从 B.田父绐.曰:“左”绐:欺骗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 C. 期.山东为三处期:期待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遭受 D. 项羽乃复引.兵而东引:率领籍独.不愧于心乎独:唯独 E. 若.非吾故人乎若:如果直.夜溃围南出直:当 3.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王军壁垓下岸土赤而壁立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C.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则夜起D.亦足王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4.下列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项是() A. 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吾骑此马五岁 C.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吾知公长者 D. 骓不逝兮可奈何汉军皆披靡 5. 下列加点词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此天之亡我汉军乃觉之 B. 虞兮虞兮奈若何吾为若德. C.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项王瞋目而叱之 D. 平明,汉军乃觉之乃有二十八骑 6.下列句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项王也/非战之罪也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然今卒困于此/洎牧以谗诛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不忍杀之,以赐公 C.左,乃陷大泽中/项王军壁垓下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汉骑追者数千人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项王则夜起,饮帐中籍独不愧于心乎/汉军至,无以渡 7.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②项王嗔目而叱之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⑤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大敌当前,四面楚歌,项羽面对虞姬,慷慨悲歌。他认为自己有超世的气概,只是时运不济,对宠幸的虞姬不知如何是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沉溺声色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B.项王率领部下壮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因受到农夫的欺骗,陷入大泽中。项王自己计不能逃脱,认为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决不是作战的过错。这深刻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完整word版)项羽之死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

项羽之死通假字: 骑皆伏曰 乌江亭长檥船待伏通服,佩服,心服。檥通舣,使船靠岸。 一词多义: 乃 项王乃大惊曰:于是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汉军乃觉之:才 则 项王则夜起:于是 以 以故汉追及之:因此 无以渡:没有的办法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 于是 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 而 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 之 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 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为 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 古今异义词: 期山东为三处。 江东虽小 ,地方千里。项王乃悲歌慷慨。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古义:山的东面 ,今义:山东省古 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古 义:为情绪激昂 ,今义:大方的古 义:父老乡亲 ,今义:父亲 ,哥哥 ,部分 重点词组: 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 田父绐曰:欺骗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

此天之亡我:使动,使亡 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 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 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 汉军皆披靡:溃散 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 亡其两骑耳:失去 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 所当无敌:遇到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 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 词类活用: 项王军壁垓下 项王则夜起 直夜溃围南出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壁, 名词作动词 夜, 名词作状语 南, 名词作状语 东, 名词作动词 王, 名词作动词 , 驻扎 , 在夜里 , 向南 , 东行 , 让当王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句 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汉骑追者数千人。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被动句 然今卒困于此 判断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此项王也。 省略句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之)赐公。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 固定句式 何为,表疑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独乎:籍独不愧于心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