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人教版《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

2013年新人教版《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
2013年新人教版《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

《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生在对数轴认识的基础上,由一维直线上升到二维平面.通过认识平面内的点,让学生感受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的关系,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是本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本节内容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实际运用部分,利用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确定地理位置的问题,这也为后面学习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目标分析

1.根据实际问题情境,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一些地理位置;

2.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点;

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选取简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导学、启发探究、变式训练;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古隆中是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下面请大家欣赏各个景点的图片.你

能说出每个景点的位置吗?

2.多媒体展示:在马六甲海峡中有一艘货轮遇到危险,需要向救援中心发出求救信号,那么在这片浩瀚无际的海峡中,船长又该怎样描述货轮所在位置呢?

【教后反思】对于情境1,很多学生可能会利用某个参照物来描述景点的位置,而情境2学生可采用经纬度这样的有序数对来表示,这个有序数对也就类似于坐标,通过情境2的启发,让学生感受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必要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探究活动①: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和小敏家的置.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0m,再向北走2000m. .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0m,再向北走3500m. ,最后再向东走500m.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0m,再向东走3000m,最后向南走750m.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会画示意图,并且标记出学校、小刚、小强和小敏家的位置吗?1.分组讨论:

得出方法: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来表示四者的位置.

2.动手操作:

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方格纸,一边动手实践操作,一边进行讨论分析.

【教后反思】让每位学生都能动手画一画,描一描.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如何建立

坐标系,先确定什么,再确定什么.此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而且也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各抒己见: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分组讨论后发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首先要确定原点的位置,由题目我们可以确定以学校为原点,并取向东、向北为x轴、y轴的正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个同学家的位置.

4.过程归纳:

请学生思考,通过以上的探究和交流,你能总结出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过程吗?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活动,并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平面内一些点的地理位置的一般过程如下:

(1)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物为原点,并确定x轴和y轴的正方向.

(2)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单位长度.

(3)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教后反思】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利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学习直角坐标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学习、分享.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数学归纳能力,让他们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探究活动②:我们知道,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课件展示大海中两艘轮船的图片,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救生船相对于遇险船的位置?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遇险船相对于救生船的位置?

【教后反思】方位角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学生并不陌生,此环节是让学生体会地理位置表示方法的不唯一性,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

(三)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七(3)班组织古隆中春游,下图是古隆中的平面示意图,李强位于三顾堂,张军在半月溪.

(1)根据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李强、张军两位同学的位置.

(2)在不同的地方建立坐标系,再分别指出李强和张军两位同学的位置.

(3)李强说:“我的位置是(100,400)”你知道他的坐标系建在何处吗?

(4)张军说:“我的位置是(0,0)”你知道他的坐标系建在何处吗?

【教后反思】变式是数学教学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最好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我设计了该题.此题先由原点确定坐标,再有坐标确定原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四)归纳小结 优化新知

1.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

3.数学的学习对生活有什么用途?能给你带来什么乐趣?

【教后反思】通过小结,学生反思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习积极性,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反馈练习 深化新知

1.如下图是北京市地图的一部分.为了准确地描述各个地点的位置,小明以天安门为原 点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请帮小明标上各地点的坐标.(每格代表1000米)

【教后反思】本题在确定原点和单位长度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写出各个地点的坐标.

2.如图是某乡镇的示意图.试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各地的位置.和同学比较一 下,大家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的位置是一样的吗? 的

表示

地理位置

坐标

方位角和距离

步骤

建立坐标系

确定单位长度

描点,写坐标 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应用意识

【教后反思】本题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特别多,让学生体会当直角坐标系变化时,点的坐标也会改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汇报不同的结果,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得到表现的机会.3.长方形零件如图(单位:mm),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表示孔心的位置.

【教后反思】本题学生在确定原点时会有些不知所措,结合本题给出的数据,可以得出,只有选择长方形的左下角的点为坐标系的原点,才能表示出孔心的位置;如果以孔心为原点的话,那么它的坐标就是(0,0),这样就不能反映出它在整个零件中的位置了.

4.如图,货轮与灯塔相距40海里,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灯塔相对于货轮的位置?反过来,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货轮相对于灯塔的位置?

【教后反思】反馈练习中的四个题目各有侧重,既有重点的渗透,也有难点的突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数学经验得到了积累,能力得到了提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采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地理位置。回首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亮点: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归纳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体验自己探索创造的乐趣.

2.体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解决数学问题几种不同的手段,并体会到各种方法的优越性.

3.突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中一直引用贴近生活中的问题和习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讨论、探究.

结束语: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被激活的课堂.如何把一堂课变成一潭活水,把真的课堂还给学生?我想这是我及在座的各位老师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执着追求教学真谛的历程中,我会不断探索,一如既往……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页码)

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4 3.纬线和纬度P6 4.经线和经度P7 5.利用经纬网定位P9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11 2.地球的公转P13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学会阅读地图P16 2.选择适用的地图P19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P24 2.分层设色地形图P26 3.地形剖面图P28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P30 1.沧海桑田P37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P38 3.板块的运动P41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P46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P48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P51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变化P53 2.气温的分布P55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变化P58 2.降水的分布P60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P62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P64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P66 4.气候与人类活动P67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P70 2.世界人口的分布P72 3.人口问题P73 4.不同的人种P74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P77 2.世界三大宗教P79 第三节人类的聚住地──聚落 1.聚落与环境P81 2.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P84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地域发展差异P88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P90 3.国际经济合作P91 七年级下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雄踞东方的大洲P2 2.世界第一大洲P4 第二节自然环境 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P6 2.复杂的气候P10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P14 2.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P17 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P19 第二节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P22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P23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P26 4.热带旅游胜地P28 第三节印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P30 2.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P33 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P35 第四节俄罗斯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doc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欧洲 利用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试描述欧洲的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邻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邻地中海;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北寒带。 2、地形特点: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形分布特点——中间是平原,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地面起伏小。 3.气候 ⑴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暖夏凉,一年内降水均匀。分布最广。 ⑵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北部极地气候; 东西差异:同纬度地区,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降水逐渐减少。(海陆因素)。 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影响因素: A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35°N-60°N之间,属温带气候。 B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地。 C地形因素:山脉多为东西走向,且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广阔,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D风和洋流因素:终年盛行西风,且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

地区起到增温和增湿作用。 河流 根据欧洲地形与气候特点,推测其河流特点:欧洲地形多平原,因此水流平缓;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因此河流水量丰富,无结冰期。 欧洲轮廓支离破碎,因此河流短小,多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1)流入北海的是莱茵河河;流入黑海的是多瑙河(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 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是:水流平缓,水量丰富,结冰期短;流经国家经济发达等。 (2)湖泊、挪威的峡湾和阿尔卑斯交锋的成因:由冰川作用形成。 第二节非洲 1.位置(对图自己说一遍) ⑴半球: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⑵纬度:B赤道穿过非洲中部,A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C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大部分处于热带; ⑶海陆:东临⑼印度洋;西临⒀大西洋,北隔⑷地中海与⑶直布罗陀海峡与⑴欧洲相望;东北隔⑹红海和⑸苏伊士运河与⑵亚洲相望; 海岸线平直,海湾⑿几内亚湾;岛屿⑽马达加斯加岛; 2.地形

人教版初中地理目录--最新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中地理目录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文环境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三节印度 第四节俄罗斯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第二节巴西 第十章极地地区 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第三节多民族的家庭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第三节水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5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着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

(完整版)人教版最新初中地理知识点填空题=

2015年初中地理复习资料(一) 1.我国位于的东部, 的西岸,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从东、西 半球看我国位于。我国位置的四至点是: 最北: 最南: 最东: 最西: 陆地面积为平方千米,差不多于整个相等,居世界第位。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 我国的内海是和,我国的第一大岛是,第二大岛是,第三大岛是。 3.我国有个陆上相邻的国家,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等六个。 4.我国最北和最东的省区都是,最南的省区是,最西的省 区是。 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是括个 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首都是。 6.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自东向西依次为, 我国完全在热带的省区是,根据五带的划分,我国领土大部分 在,小部分在带。 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 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是。 8.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 邻省区最多的省区是,邻国最多的省区是。 9.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 10.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是世界上人 口的国家。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原因是 。 11.中国人口分布的初中地理分界线是,人口分布特点是。 1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其基本内容是。 13.我国共有个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 ,人口最多的少数 民族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具体分布的情况是:汉族分布最广,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14.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蒙古族 的,傣族的。长鼓 --- ,马头琴---- ,冬不拉--- ,神鼓--- 。15.我国地势的特点是:,我国 地势的优越性有:。 16.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北边的一列是,中间的一列 是,最南边的一列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最西边的一列 是,中间的一列是,最东边的一列是,另外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西 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弧形山脉有,其主峰海拔米,是世界的山峰,位于中国和(国)的边境。 17.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是,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 屋脊”,高原上雪山连绵;世界上黄土最广泛的分布区是在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4 3.纬线和纬度P6 4.经线和经度P7 5.利用经纬网定位P9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11 2.地球的公转P13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1.学会阅读地图P16 2.选择适用的地图P19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P24 2.分层设色地形图P26 3.地形剖面图P28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P30 2.七大洲和四大洋P32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P37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P38 3.板块的运动P41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P46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P48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P51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变化P53 2.气温的分布P55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变化P58 2.降水的分布P60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P62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P64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P66 4.气候与人类活动P67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P70 2.世界人口的分布P72 3.人口问题P73 4.不同的人种P74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P77 2.世界三大宗教P79 第三节 人类的聚住地──聚落 1.聚落与环境P81 2.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P84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地域发展差异P88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P90 3.国际经济合作P91 七年级下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014最新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 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 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 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 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 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 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 (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 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 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 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 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 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 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 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学了这些有什么用? 1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 三、学会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成因 今后每节课前都进行“地球人考察”活动,屏幕显示“方舟计划”,激 发学生参与欲望。 “公元2070年,地球人口已达100亿。由于工业革命200多年来的 盲目发展,尽管人类在2070年科学、技术、经济达到很高水平,但,孕育人类的自然界已破坏殆尽,再也无法承担这庞大的人口压力。 同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们行为失范??人类和地球面临着毁 灭的危机。 幸运的是,人类此时已经拥有自由航行于太空的能力。于是,全球 委员会制定了一个“方舟计划”,准备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约1亿) 普通公民迁移到别的星球上去。为了不重蹈地球命运的覆辙,全球 委员会决定:这1亿人要经过严格挑选和考查,“合格地球人”考查 于是展开??” 今天,我们从娃娃抓起,在同学们之间也来考查一番,希望我们的 考察训练能够让同学们成为真正合格的地球人,为地球发展贡献出 我们应有的力量,使“方舟计划”不需要实行,让我们和地球和谐发展。 四、装上地理头脑 举例一: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问:我们应该吸取什 么样的教训? 学生七嘴八舌: 1.尊重自然规律。 举例二:听老家姑姑谈家乡变化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4.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p⑵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北部极地气候; 东西差异:同纬度地区,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降水逐渐减少。(海陆因素)。 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影响因素: A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35°N-60°N之间,属温带气候。 B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地。 C地形因素:山脉多为东西走向,且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广阔,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D风和洋流因素:终年盛行西风,且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和增湿作用。 河流 根据欧洲地形与气候特点,推测其河流特点:欧洲地形多平原,因此水流平缓;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因此河流水量丰富,无结冰期。 欧洲轮廓支离破碎,因此河流短小,多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1)流入北海的是莱茵河河;流入黑海的是多瑙河(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 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是:水流平缓,水量丰富,结冰期短;流经国家经济发达等。 (2)湖泊、挪威的峡湾和阿尔卑斯交锋的成因:由冰川作用形成。 第二节非洲 1.位置(对图自己说一遍) ⑴半球: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⑵纬度:B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A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C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大部分处于热带; ⑶海陆:东临⑼印度洋;西临⒀大西洋,北隔⑷地中海与⑶直布罗陀海峡与⑴欧洲相望;东北隔⑹红海和⑸苏伊士运河与⑵亚洲相望; 海岸线平直,海湾⑿几内亚湾;岛屿⑽马达加斯加岛; 2.地形 ⑴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H是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 ⑵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D阿特拉斯山脉; ⑶特色地形:山峰J:乞力马扎罗山;的盆地K:刚果盆地;最长的裂谷带L:东非大裂谷;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8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区域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 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 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 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 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 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自然景观的差异 1月平均气温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一般低于800毫 米) 多(一般高于800毫米)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河流有无结冰期 有 无 人文景观的差异 差异原因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25中姚丽娟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典型的区域地理课,是教材第七章南方地区中的第三节,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个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行政区域之一,是34个行政区中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域,无论是在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此本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特”字为主线来突出它与其它地区的差异,我采用阅读、对比、分析等方法来体现区域的两个联系。由于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课程标准和教材变化较大,我们应该站在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的高度和角度,依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全新的观念来审视教材,设计教学,力争、努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区域地理课的要求:筛选出来与本课相关的 欢港澳的要求全搬 主要参考教参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叙述,但教参叙述得比较具体、细致,文字也多,目标要适当地具体和概括,因为教学目标是比较宏观的,不能过多过细。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当然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等实际情况。因此我设计的本节目标有: 1、通过阅书读图,明确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概况; 2、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认识、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通过学习阅读、分析相关资料,能概括出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从而提升环保意识;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4、举例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分析、理解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等发展的相互促进 作用。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重点、难点的设定 重点:(设两个)“一国两制”和地理位置 因为教材的第一个框题由原来的“人多地狭”改成了“特别行政区”框题就是重点,而这个特别之处就是“一国两制”,因此就设为第一个重点。地理位置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而且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中自然要素之间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两个联系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点,因此我没有把课程标准上其它要求如人口、面积等设为重点,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取在“点”上,重点重点在于“点”而非“面”。取多了就是“面”,重点就不存在了,再说重点多了,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都突出。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在设定重点的同时,就会自然地考虑到教学中的详略的问题----(也可以展开) 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原标准的要求“祖国对港澳的促进作用”删除了。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好理解,“相互促进作用”教材上只有抽象的叙述-----(也可以列举出来),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那么具有说服力的具体的事例和数据,需要教师收集。(你收集的可以列举出来)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

一、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 1.新教材重新调整了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和结构。 新教材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一贯都是以初一《中国地理》、初二《世界地理》的呆板滞后的教材体系结构。新教材改为初一在学习了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之后,先学世界地理,初二再学中国地理及乡土地理。这种安排,体现了地理学由整体到局部,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便于知识前后联系和应用。 新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加强了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世界区域地理更加突出重点和特点,减少了层次。以《东亚》一章为例,新教材改变过去没有“概述”,分国地理平铺直叙、没有突出重点的缺点。在内容安排上增加了“概述”,以归纳共同性,突出东亚区域地理特征,并侧重讲述其东西部差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改变了过去面面俱到的传统体系。并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分析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内在联系,以利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在国家地理方面,新教材选择了东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在内容上比旧教材具有份量适当,头绪简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等优点。《概述》一节,自然地理多于人文地理。《日本》一节人文地理为主,并体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紧密结合的精神,在自然地理内容上也作了较大改变,突出了重点。 2.课文中的小标题紧扣教材,醒目突出。 新教材课文中的小标题设计能紧扣教材,醒目突出,既抓住了重点,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重视。内容体系突出了人地关系,加强反映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时代感。以《巴西》一节为例,该节小标题可连结成: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人口分布在东部沿海——壮阔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的危机——迅速发展的经济——新建设的首都巴西利亚。这些简短的小标题既高度概括了巴西国家地理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又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地关系。 3.图象丰富多彩,更贴近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 新教材大量增加了图表、漫画等,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每幅图都能紧密配合教学内容,对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识图技能和分析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新教材对图象也进行了创新,每幅图的信息量有所减少,使图象表达的内容重点更加突出,便于学生掌握。 4.练习编写有新意,富有启发性。 新教材注意地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地理基本训练。在增加图幅的同时,还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练习的题型多种多样,与教材内容紧密配合,图文并茂,目的性明确。新教材中设“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三个小栏目,以丰富学习内容和启发学生思考,促进讲练结合。练习内容有一定弹性、具有可选择性特点,减少了记忆量,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1、人教版《地理》教科书的内容特征 人教版初一年级的地理实验教科书以世界地理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先讲述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从而为学习和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打下基础;目的之二是获得有关地图的一些基础知识,初步学会阅读和运用政区图和地形图。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事 实。 2、知道学习地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形成地理表象;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步树立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 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生活与地理 2、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合作价值观。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老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课程,他可以使我们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 学生:地理!

老师:对,地理!教师:同学们,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学生说,并可以提问,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简单讲评 教师: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有趣,涉及到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学好地理是十分有用的。那么地理具体学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读P1课文和卡片:1、说一说地理学习哪些内容; 2、尝试在空白卡片中填上地理的其它内容; 3、将这些内容按自然和人文进行分析。 教师:1、地理所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十分有用的。 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板书) 学生:读P2四幅图,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并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教师: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须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和“听老家的姑姑说……”两段资料,围绕下述内容谈感想: 1、造成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2、山区种植粮食和果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 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归纳为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2、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P4“综合分析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两段课文,结合上面所列举事例,说一说: 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2、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3、怎样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 教师:1、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讲评; 2、小结:(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必须用综合的观点学习地理; (2)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地理;(3)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再生是有条件的,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习地理。 板书:综合地分析问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结全课: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学。学好她对每一位同学终生有用。 七、【板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新版人教版初中地理目录-新版.pdf

《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文环境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三节印度 第四节俄罗斯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 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第二节巴西 第十章极地地区 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第三节多民族的家庭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第三节水资源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5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案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 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 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 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 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 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 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 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做自我介绍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三、新课学 习阶段: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篇一:初中地理教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文章来源 课件w w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 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导语】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大家查阅。 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一、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纬度:10°S~80°N亚洲的北部深入到了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了赤道以南。跨了寒温热三大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经度:25°E~180°~170°W。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2、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3、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都有海洋。东边:太平洋北边:北冰洋南边:印度洋 亚洲的邻居有哪些:西部:欧洲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边: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二、亚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的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全洲的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的大洲。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亚洲的气

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亚洲没有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此种气候必须要在南北纬40°到60°的大陆的西边才有,而亚洲是在亚欧大陆的东边,所以就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2、大陆性特征明显 四、亚洲的河流特点 1、亚洲的河流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长江、黄河、珠江、湄公河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萨尔温江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其中长江是亚洲的第一长河,世界上排第三。湄公河是亚洲的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流经很多个国家,在中国称之为澜沧江。2、河网分布特点: 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有两条的内流河,分别是锡尔河和阿姆河,它们最终注入了咸海。五、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2、人口分布不均匀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方:亚洲东部和南部 亚洲人口稀疏的地方:亚洲的北部、中部、西部。 亚洲北部人口少是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中部是因为高山高原地区,西部是因为热带沙漠地区,终年高温少雨,也不适合人类居住。

人教版地理课件资料

人教版地理课件篇一:人教版初中地理《地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球和地图》这部分作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地理的第一部分内容,空间性强,难点较多;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以及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应用广泛,而且也是培养空间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有用性,并且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学生学情分析:心理特征方面,刚上初中,都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开始普遍很积极,求知欲强,但是心理却脆弱,遭受挫折很容易失去信心;这个阶段理解能力、抽象思维都较差,以感性认知为主;学习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持久性也都比较有限。学习基础方面,调查学生对地图的了解程度,我校学生普遍对中国地图、旅游区导游图、商场楼层分布示意图有一定感性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想:1、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贯彻课标精神,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广泛,教学上尽可能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领会所学知识的有用性,还能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对终身发展有用;考虑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归纳的方法习得规律性的知识;通过互联网查找信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从而拓宽学习空间,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2、教学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状况,着重贯彻启发性、直观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原则;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控制好教学节奏、进度和难度,循序渐

进,并及时巩固,尽可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并能达到目标。3、教学方法:根据前述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达形式;记住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记住一些常用图例;能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换算成实际距离;初步具备在生活中读图、用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2、过程和方法: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INTERNET、读图、讨论、交流、师生归纳、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了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和初步运用,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为今后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埋下基础。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如何选择地图:P19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高度。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5、(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 6、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发育河流);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