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2016_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2016_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章末分层突破学案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章末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①作差法 ②综合法 ③执果索因 ④放缩法 ⑤间接证明

作差——恒等变形——判断差值的符号——结论.其中,变形是证明推理中的关键,变形的目的在于判断差的符号.

设a ≥b >0,求证:3a 3

+2b 3

≥3a 2

b +2ab 2

. 【规范解答】 3a 3

+2b 3

-(3a 2

b +2ab 2

) =3a 2

(a -b )+2b 2

(b -a )=(a -b )(3a 2

-2b 2

). ∵a ≥b >0,∴a -b ≥0,3a 2

-2b 2

≥2a 2

-2b 2

≥0, 从而(3a 2

-2b 2

)(a -b )≥0, 故3a 3

+2b 3

≥3a 2

b +2ab 2

成立. [再练一题]

1.若a =lg 22,b =lg 33,c =lg 5

5

,则( )

A .a <b <c

B .c <b <a

C .c <a <b

D.b <a <c

【解析】 a 与b 比较:a =

3lg 26=lg 86,b =2lg 36=lg 9

6

.∵9>8,∴b >a , b 与c 比较:b =lg 33=lg 35

15,c =lg 55=lg 53

15.∵35>53

∴b >c ,

a 与c 比较:a =lg 25

10=lg 3210,c =lg 25

10.

∵32>25,a >c , ∴b >a >c ,故选C. 【答案】 C

步推导出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一般来说,对于较复杂的不等式,直接用综合法往往不易入手.因此通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途径,然后用综合法加以证明,所以分析法和综合法可结合使用.

已知实数x ,y ,z 不全为零,求证:

x 2+xy +y 2+y 2+yz +z 2+z 2+zx +x 2>3

2

(x +y +z ).

【规范解答】 因为x 2

+xy +y 2

? ??

??x +y 22

+34y 2 ≥

? ????

x +y 22

=????

??x +y 2≥x +y 2,

同理可证:y 2

+yz +z 2

≥y +z

2,x 2+xz +z 2

≥z +x

2

.

由于x ,y ,z 不全为零,故上述三式中至少有一式取不到等号, 所以三式累加得:

x 2+xy +y 2+y 2+yz +z 2+z 2+zx +x 2

>? ????x +y 2+? ????y +z 2+? ????z +x 2=3

2

(x +y +z ), 所以有x 2+xy +y 2+y 2+yz +z 2+z 2+zx +x 2

>32(x +y +z ).

[再练一题]

2.设a ,b ,c 均为大于1的正数,且ab =10. 求证:log a c +log b c ≥4lg c .

【导学号:32750044】

【证明】 由于a >1,b >1,故要证明log a c +log b c ≥4lg c , 只要证明lg c lg a +lg c

lg b ≥4lg c .

又c >1,故lg c >0,

所以只要证1lg a +1lg b ≥4,即lg a +lg b

lg a ·lg b ≥4.

因ab =10,故lg a +lg b =1, 只要证明1

lg a ·lg b

≥4.(*)

由a >1,b >1,故lg a >0,lg b >0,

所以0<lg a ·lg b ≤? ????lg a +lg b 22=? ????122=14,

即(*)式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log a c +log b c ≥4lg c 得证.

差异较大时,可考虑用放缩法进行过渡从而达到证明目的.

若a ,b ,c ,x ,y ,z 均为实数,且a =x 2-2y +π2,b =y 2-2z +π3

,c =z 2

2x +π

6

,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规范解答】 设a ,b ,c 都不大于0, 则a ≤0,b ≤0,c ≤0,∴a +b +c ≤0, 由题设知,a +b +c

=?

????x 2

-2y +π2+? ????y 2-2z +π3+? ????z 2-2x +π6

=(x 2

-2x )+(y 2

-2y )+(z 2

-2z )+π =(x -1)2

+(y -1)2

+(z -1)2

+π-3, ∴a +b +c >0,这与a +b +c ≤0矛盾, 故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再练一题]

3.如图2-1,已知在△ABC 中,∠CAB >90°,D 是BC 的中点,求证:AD <1

2

BC .

图2-1

【证明】 假设AD ≥1

2

BC .

(1)若AD =1

2BC ,由平面几何定理“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长的一半,那么这

条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知∠A =90°,与题设矛盾,

所以AD ≠1

2

BC .

(2)若AD >12BC ,因为BD =DC =1

2BC ,

所以在△ABD 中,AD >BD , 从而∠B >∠BAD . 同理∠C >∠CAD .

所以∠B +∠C >∠BAD +∠CAD , 即∠B +∠C >∠A .

因为∠B +∠C =180°-∠A ,

所以180°-∠A >∠A ,即∠A <90°,与已知矛盾, 故AD >1

2BC 不成立.

由(1)(2)知AD <1

2

BC 成立.

然后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达到证明的目的.运用放缩法证明的关键是放缩要适当,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已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求证:a 1+a ,b 1+b ,c

1+c

也可以构成一个三

角形.

【规范解答】 设f (x )=x

1+x ,x ∈(0,+∞).

设0

则f (x 2)-f (x 1)=x 21+x 2-x 11+x 1=x 2-x 1

1+x 1 1+x 2

>0,

∴f (x )在(0,+∞)上为增函数.

∵a ,b ,c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于是a +b >c , ∴

c

1+c

, 同理b 1+b

1+a +c

1+c ,a

1+a

1+b +c

1+c , ∴以a

1+a ,b 1+b ,c

1+c 为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再练一题]

4.已知|x |<ε3,|y |<ε6,|z |<ε

9,

求证:|x +2y -3z |<ε.

【证明】 ∵|x |<ε3,|y |<ε6,|z |<ε

9,

∴|x +2y -3z |=|1+2y +(-3z )| ≤|x |+|2y |+|-3z | =|x |+2|y |+3|z | <ε3+2×ε6+3×ε

9=ε. ∴原不等式成立.

1.(2015·湖南高考)若实数a ,b 满足1a +2

b

=ab ,则ab 的最小值为( )

A. 2 B .2 C .2 2

D.4

【解析】 由1a +2b =ab 知a >0,b >0,所以ab =1a +2

b ≥2

2

ab

,即ab ≥22,

当且仅当?????

1a =2b ,

1a +2

b =ab ,

即a =42,b =24

2时取“=”,所以ab 的最小值为

2 2.

【答案】 C

2.(2015·重庆高考)设a ,b >0,a +b =5,则a +1+b +3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令t =a +1+b +3,则t 2

=a +1+b +3+2 a +1 b +3 =9+2 a +1 b +3 ≤9+a +1+b +3=13+a +b =13+5=18,

当且仅当a +1=b +3时取等号,此时a =72,b =3

2.

∴t max =18=3 2. 【答案】 3 2

3.(2015·江苏高考)设a 1,a 2,a 3,a 4是各项为正数且公差为d (d ≠0)的等差数列. (1)证明:2a 1,2a 2,2a 3,2a 4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2)是否存在a 1,d ,使得a 1,a 2

2,a 3

3,a 4

4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a 1,d 及正整数n ,k ,使得a n 1,a n +k 2,a n +2k

3

,a n +3k

4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并说

明理由.

【解】 (1)证明:因为2a n +12a n

=2a n +1-a n =2d

(n =1,2,3)是同一个常数,所以2a 1,2a 2,

2a 3,2a 4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2)不存在,理由如下:

令a 1+d =a ,则a 1,a 2,a 3,a 4分别为a -d ,a ,a +d ,a +2d (a >d ,a >-2d ,d ≠0). 假设存在a 1,d ,使得a 1,a 2

2,a 3

3,a 4

4依次构成等比数列,则a 4

=(a -d )(a +d )3

,且(a +d )6

=a 2

(a +2d )4

.

令t =d

a

,则1=(1-t )(1+t )3

且(1+t )6=(1+2t )4? ????-12<t <1,t ≠0,

化简得t 3

+2t 2

-2=0(*),且t 2

=t +1.

将t 2

=t +1代入(*)式,得t (t +1)+2(t +1)-2=t 2

+3t =t +1+3t =4t +1=0,则t =-1

4

.

显然t =-1

4

不是上面方程的解,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不存在a 1,d ,使得a 1,

a 22,a 33,a 4

4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3)不存在,理由如下:

假设存在a 1,d 及正整数n ,k ,使得a n

1,a n +k

2,a n +2k

3,a n +3k

4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则a n

1(a 1+2d )

n +2k

=(a 1+d )

2(n +k )

,且(a 1+d )

n +k

(a 1+3d )

n +3k

=(a 1+2d )2(n +2k )

分别在两个等式的两边同除以a 2 n +k

1及a 2 n +2k

1

,并令t =d a 1? ??

??t >-13

,t ≠0, 则(1+2t )

n +2k

=(1+t )

2(n +k )

,且(1+t )n +k

(1+3t )

n +3k

=(1+2t )

2(n +2k ).

将上述两个等式两边取对数,得

(n +2k )ln(1+2t )=2(n +k )ln(1+t ),

且(n +k )ln(1+t )+(n +3k )ln(1+3t )=2(n +2k )ln(1+2t ). 化简得

2k [ln(1+2t )-ln(1+t )]=n [2ln(1+t )-ln(1+2t )], 且3k [ln(1+3t )-ln(1+t )]=n [3ln(1+t )-ln(1+3t )]. 再将这两式相除,化简得

ln(1+3t )ln(1+2t )+3ln(1+2t )ln(1+t ) =4ln(1+3t )ln(1+t ).(**)

令g (t )=4ln(1+3t )ln(1+t )-ln(1+3t )ln(1+2t )-3ln(1+2t )ln(1+t ),则g ′(t )=2[ 1+3t 2

ln 1+3t -3 1+2t 2

ln 1+2t +3 1+t 2

ln 1+t ] 1+t 1+2t 1+3t

.

令φ(t )=(1+3t )2

ln(1+3t )-3(1+2t )2

ln(1+2t )+3(1+t )2

ln(1+t ), 则φ′(t )=6[(1+3t )ln(1+3t )-2(1+2t )ln(1+2t )+(1+t )ln(1+t )]. 令φ1(t )=φ′(t ),则φ′1(t )=6[3ln(1+3t )-4ln(1+2t )+ln(1+t )]. 令φ2(t )=φ′1(t ),则φ′2(t )=12

1+t 1+2t 1+3t >0.

由g (0)=φ(0)=φ1(0)=φ2(0)=0,φ′2(t )>0,

知φ2(t ),φ1(t ),φ(t ),g (t )在? ??

??-13,0和(0,+∞)上均单调. 故g (t )只有唯一零点t =0,即方程(**)只有唯一解t =0,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不存在a 1,d 及正整数n ,k ,使得a n

1,a n +k

2,a n +2k

3

,a n +3k

4

依次构成等比数列.

4.(2015·湖南高考)已知a >0,函数f (x )=e ax

sin x (x ∈[0,+∞)).记x n 为f (x )的从小到大的第n (n ∈N *

)个极值点.证明:

(1)数列{f (x n )}是等比数列; (2)若a ≥

1e 2

-1

,则对一切n ∈N *

,x n <|f (x n )|恒成立.

【证明】 (1)f ′(x )=a e ax

sin x +e ax

cos x =e ax

(a sin x +cos x ) =a 2

+1e ax

sin(x +φ). 其中tan φ=1a ,0<φ<π

2

.

令f ′(x )=0,由x ≥0得x +φ=m π, 即x =m π-φ,m ∈N *

.

对k ∈N ,若2k π0; 若(2k +1)π

因此,在区间((m -1)π,m π-φ)与(m π-φ,m π)上,f ′(x )的符号总相反.于是当x =m π-φ(m ∈N *

)时,f (x )取得极值,

所以x n =n π-φ(n ∈N *

). 此时,f (x n )=e a (n π-φ)

sin(n π-φ)=(-1)

n +1e a (n π-φ)

·

sin φ. 易知f (x n )≠0,

而f x n +1 f x n = -1 n +2e a [ n +1 π-φ]sin φ -1 n +1e a n π-φ

sin φ

=-e a π是常数, 故数列{f (x n )}是首项为f (x 1)=e a (π-φ)

sin φ,公比为-e a π

的等比数列.

(2)由(1)知,sin φ=1

a 2+1

,于是对一切n ∈N *

,x n <|f (x n )|恒成立,即n π-φ<

1

a 2+1

e

a (n π-φ)

恒成立,

等价于a 2+1a

a n π-φ

a n π-φ

(*)恒成立(因为a >0).

设g (t )=e t t (t >0),则g ′(t )=e t

t -1

t

2

. 令g ′(t )=0得t =1.

当01时,g ′(t )>0,所以g (t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从而当t =1时,函数g (t )取得最小值g (1)=e.

因此,要使(*)式恒成立,只需a 2+1a 1e 2-1

.

而当a =

1

e 2

-1时,由tan φ=1a =e 2

-1>3且0<φ<π2知,π3<φ<π2.于是π-φ<2π33π2

>e 2

-1.

因此对一切n ∈N *

,ax n =

n π-φ

e 2

-1

≠1,

所以g (ax n )>g (1)=e =a 2+1

a

.

故(*)式亦恒成立. 综上所述,若a ≥

1e 2

-1

,则对一切n ∈N *

,x n <|f (x n )|恒成立.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 ,b ,c ,d 都是正数,且bc >ad ,则a b ,a +c b +d ,a +2c b +2d ,c

d

中最大的是( )

A.a b

B.

a +c

b +d C.a +2

c b +2

d D.c

d

【解析】 因为a ,b ,c ,d 均是正数且bc >ad , 所以有c d >a b

. ①

又c d -a +c b +d =c b +d - a +c d d b +d =bc -ad

d b +d >0,

∴c d >

a +c

b +d

c d -a +2c b +2d =c b +2d - a +2c ·d d b +2d =bc -ad d b +2d

>0, ∴c d >

a +2c

b +2d

.

由①②③知c d

最大,故选D. 【答案】 D

2.已知x >y >z ,且x +y +z =1,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导学号:32750045】

A .xy >yz

B .xz >yz

C .x |y |>z |y |

D.xy >xz

【解析】 法一 特殊值法:令x =2,y =0,z =-1,可排除A ,B ,C ,故选D. 法二 3z <x +y +z <3x ,∴x >1

3>z ,

由x >0,y >z ,得xy >xz .故D 正确. 【答案】 D

3.对于x ∈[0,1]的任意值,不等式ax +2b >0恒成立,则代数式a +3b 的值( ) A .恒为正值 B .恒为非负值 C .恒为负值

D.不确定

【解析】 依题意2b >0,∴b >0,

且a +2b >0,∴a +2b +b >0,即a +3b 恒为正值. 【答案】 A

4.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an

bn +1

,其中a ,b 均为正数,那么a n 与a n +1的大小关系是( )

A .a n >a n +1

B .a n <a n +1

C .a n =a n +1 D.与n 的取值有关

【解析】 a n +1-a n =a n +1 b n +1 +1-an

bn +1

a

bn +b +1 bn +1

.

∵a >0,b >0,n >0,n ∈N +, ∴a n +1-a n >0,因此a n +1>a n . 【答案】 B

5.若实数a ,b 满足a +b =2,则3a +3b

的最小值是( ) A .18 B .6 C .2 3

D.43

【解析】 3a

+3b

≥23a

·3b

=232

=2×3=6,选B. 【答案】 B

6.设a =lg 2-lg 5,b =e x

(x <0),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B .a >b C .a =b

D.a ≤b

【解析】 a =lg 2-lg 5=lg 2

5<0.

又x <0,知0<e x

<1,即0<b <1,∴a <b . 【答案】 A

7.若不等式|kx -4|≤2的解集为{x |1≤x ≤3},则实数k =( ) A.2

3

B .2

C .6 D.2或6 【解析】 ∵|kx -4|≤2,∴-2≤kx -4≤2, ∴2≤kx ≤6,

∵不等式的解集为{x |1≤x ≤3}, ∴k =2. 【答案】 B

8.设a =x 4

+y 4

,b =x 3

y +xy 3

,c =2x 2y 2

(x ,y ∈R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 最大 B .b 最小

C .c 最小

D.a ,b ,c 可以相等

【解析】 因为b =x 3

y +xy 3

≥2 x 3

y · xy 3

=2x 2y 2

=c ,故B 错,应选B. 【答案】 B

9.要使3a -3b <3

a -

b 成立,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ab <0且a >b

B .ab >0且a >b

C .ab <0且a <b

D .ab >0且a >b 或ab <0且a <b 【解析】

3

a -3

b <3a -b ?(3a -3

b )3<a -b

?33ab 2<33a 2

b ?ab (a -b )>0. 当ab >0时,a >b ;当ab <0时,a <b . 【答案】 D

10.已知x =a +1a -2(a >2),y =? ????12b 2

-2 (b <0),则x ,y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x >y

B .x <y

C .x =y

D.不能确定

【解析】 因为x =a -2+1

a -2

+2≥2+2=4(a >2). 又b 2

-2>-2(b <0),

即y =? ????12b 2

-2<? ????12-2=4,所以x >y .

【答案】 A

11.若a >0,b >0,则p =(a ·b )a +b

2,q =a b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A .p ≥q

B .p ≤q

C .p >q

D.p

【解析】 p q = a ·b a +b

2a b ·b a

=a a -b 2·b b -a 2=? ??

??a b a -b 2. 若a ≥b >0,则a b ≥1,a -b ≥0,从而p q

≥1,得p ≥q ; 若b ≥a >0,则0

≥1,得p ≥q . 综上所述,p ≥q . 【答案】 A

12.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所对的角,且a ,b ,c 成等差数列,则角B 适合的条件是( )

A .0<

B ≤π

4

B .0<B ≤π

3

C .0<B ≤π

2

D.

π

2

<B <π 【解析】 由a ,b ,c 成等差数列,得2b =a +c , ∴cos B =a 2+c 2-b 2

2ac =a 2

+c 2

a +c

2

42ac

=3 a 2+c 2 -2ac 8ac =3 a 2+c 2

8ac -14≥1

2.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 ∴cos B 的最小值为1

2

.

又y =cos B 在? ????0,π2上是减函数,∴0<B ≤π3.

【答案】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时的假设是________. 【解析】 “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对立事件是“三角形中内角有2个钝角或3个全是钝角”,故应填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答案】 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14.若实数m ,n ,x ,y 满足m 2

+n 2

=a ,x 2

+y 2

=b (a ≠b ),则mx +n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导学号:32750046】

【解析】 设m =a cos α,n =a sin α,x =b cos β,y =b sin β, 则mx +ny =ab cos αcos β+ab sin αsin β =ab cos(α-β).

当cos(α-β)=1时,mx +ny 取得最大值ab . 【答案】

ab

15.用分析法证明:若a ,b ,m 都是正数,且a <b ,则a +m b +m >a

b

.完成下列证明过程: ∵b +m >0,b >0,

∴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

b (a +m )>a (b +m ),

即只需证明________. ∵m >0,∴只需证明b >a , 由已知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

【解析】 b (a +m )>a (b +m )与bm >am 等价, 因此欲证b (a +m )>a (b +m )成立,

只需证明bm >am 即可. 【答案】 bm >am

16.已知a ,b ,c ,d ∈R +,且S =a a +b +c +b b +c +d +c c +d +a +d

a +

b +d

,则S 的取值

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由放缩法,得

a

a +

b +

c +

d <

a a +

b +

c <a

a +c

b a +b +

c +

d <b b +c +d <b

d +b

c a +b +c +

d <c c +d +a <c

c +a ;

d

a +

b +

c +

d <

d d +a +b <d

d +b

.

以上四个不等式相加,得1<S <2. 【答案】 (1,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m >0,a ,b ∈R ,求证:? ??

??a +mb 1+m 2≤a 2

+mb 2

1+m .

【证明】 ∵m >0,∴1+m >0. 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

只需证(a +mb )2

≤(1+m )(a 2

+mb 2

), 即证m (a 2

-2ab +b 2)≥0, 即证(a -b )2≥0, 而(a -b )2

≥0显然成立, 故原不等式得证.

18.(本小题满分12分)实数a ,b ,c ,d 满足a +b =c +d =1,ac +bd >1,求证:a ,

b ,

c ,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证明】 假设a ,b ,c ,d 都是非负数, 即a ≥0,b ≥0,c ≥0,d ≥0,

则1=(a +b )(c +d )=(ac +bd )+(ad +bc )≥ac +bd , 这与已知中ac +bd >1矛盾,∴原假设错误, ∴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求证:lg a +b

2

+lg

b +c

2

lg

c +a

2

>lg a +lg b +lg c .

【证明】 法一 要证:lg a +b

2

+lg

b +c

2

+lg

c +a

2

>lg a +lg b +lg c ,

只需证lg ? ????a +b 2

·b +c 2·c +a 2>lg(abc ),

只需证a +b 2

·

b +

c 2·

c +a

2>abc .

∵a +b

2≥ab >0,b +c

2

≥bc >0,

c +a

2

≥ca >0,

a +

b 2

·

b +

c 2

·

c +a

2

≥abc >0成立.

∵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数,∴上式中等号不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法二 ∵a ,b ,c ∈{正实数}, ∴

a +b

2

≥ab >0,

b +c

2

≥bc >0,

c +a

2

≥ca >0.

又∵a ,b ,c 为不全相等的实数, ∴

a +

b 2·

b +

c 2·

c +a

2

>abc ,

∴lg ?

??

??a +b 2·b +c 2·c +a 2>lg(abc ),

即lg

a +b

2+lg

b +c

2

+lg

c +a

2

>lg a +lg b +lg c .

20.(本小题满分12分)若0<a <2,0<b <2,0<c <2,求证:(2-a )b ,(2-b )c ,(2-c )a 不能同时大于1.

【证明】 假设三数能同时大于1, 即(2-a )b >1,(2-b )c >1,(2-c )a >1. 那么 2-a +b

2≥ 2-a b >1,

同理 2-b +c 2>1, 2-c +a 2

>1,

三式相加 2-a +b + 2-b +c + 2-c +a

2>3,

即3>3.

上式显然是错误的,∴该假设不成立.

∴(2-a )b ,(2-b )c ,(2-c )a 不能同时都大于1. 21.(本小题满分12分)求证:2(n +1-1)<1+

1

2+13+…+1

n

<2n (n ∈N +). 【导学号:32750047】

【证明】 ∵

1

k =

2

2k

2

k +k +1

=2(k +1-k ),k ∈N +, ∴1+

12+13+…+

1

n

>2[(2-1)+(3-2)+…+(n +1-n )] =2(n +1-1). 又1

k =22k <2k +k -1=2(k -k -1),k ∈N +, ∴1+

12+13+…+

1

n

<1+2[(2-1)+(3-2)+…+(n -n -1)] =1+2(n -1)=2n -1<2n . ∴2(n +1-1)<1+

12+13+…+

1

n

<2n (n ∈N +).

22.(本小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a n }各项均为正整数,a 1=3,前n 项和为S n .等比数列{b n }中,b 1=1,且b 2S 2=64,{b a n

}是公比为64的等比数列.

(1)求a n 与b n ;

(2)证明:1S 1+1S 2+…+1S n <34

.

【解】 (1)设{a n }的公差为d (d ∈N ),{b n }的公比为q ,则a n =3+(n -1)d ,b n =q

n -1

.

依题意???

b a n +1b a

n

=q 3+nd -1

q 3+ n -1 d -1

=q d

=64, ①S 2b 2

= 6+d q =64. ②

由①知,q =641d =26

d , ③

由②知,q 为正有理数,

所以d 为6的因子1,2,3,6中之一, 因此由②③知,d =2,q =8. 故a n =3+2(n -1)=2n +1,b n =8

n -1

.

(2)证明:S n =3+5+7+…+(2n +1)=n (n +2), 则1S n

1n n +2 =12? ??

??1

n -1n +2.

∴1S 1+1S 2+1S 3+…+1S n

=1

2?

????1-

1

3

1

2

1

4

1

3

1

5

+…+

1

n

1

n+2

=1

2?

????

1+

1

2

1

n+1

1

n+2<

1

2

×

3

2

3

4

.

高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证明方法多种多样,近几年高考出现较为形式较为活跃,证明中经常需与函数、数列的知识综合应用,灵活的掌握运用各种方法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一个前提,下面我们将证明中常见的几种方法作一列举。 注意ab b a 22 2 ≥+的变式应用。常用2 222b a b a +≥ + (其中+ ∈R b a ,)来解决有关根式不等式的问题。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最基本的方法,有做差比较和作商比较两种基本途径。 1、已知a,b,c 均为正数,求证: a c c b b a c b a ++ +++≥++1 11212121 证明:∵a,b 均为正数, ∴ 0) (4)(44)()(14141)(2 ≥+=+-+++=+-+-b a ab b a ab ab b a a b a b b a b a b a 同理 0)(41 4141)(2 ≥+= +-+-c b bc c b c b c b ,0) (414141)(2 ≥+=+-+-c a ac a c a c a c 三式相加,可得 01 11212121≥+-+-+-++a c c b b a c b a ∴a c c b b a c b a ++ +++≥++111212121 二、综合法 综合法是依据题设条件与基本不等式的性质等,运用不等式的变换,从已知条件推出所要证明的结论。 2、a 、b 、),0(∞+∈c ,1=++c b a ,求证: 31222≥ ++c b a 证:2 222)(1)(3c b a c b a ++=≥++?∴ 2222)()(3c b a c b a ++-++0 )()()(222222222222≥-+-+-=---++=a c c b b a ca bc ab c b a 3、设a 、b 、c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求证:)(4 4 4 c b a abc c b a ++>++ 证 : ∵ 2 2442b a b a >+ 2 2442c b c b >+ 2 2442a c a c >+∴ 222222444a c c b b a c b a ++>++ ∵ c ab c b b a c b b a 2 2222222222=?>+同理:a bc a c c b 222222>+ b ca b a a c 222222>+ ∴ )(222222c b a abc a c c b b a ++>++ 4、 知a,b,c R ∈,求证: )(22 2 2 2 2 2 c b a a c c b b a ++≥++ ++ + 证明:∵ ) (2 2 2 2 2 2 2 2)(22b a b a b a b a ab ab +≥++≥+∴≥+

不等式典型例题之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5.3、不等式典型例题之基本不等式的证明——(6例题) 雪慕冰 一、知识导学 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两个实数大小顺序和运算性质的直接应用,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差法)和商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商法). (1)差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0a≥b;a-b≤0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差:考察不等式左右两边构成的差式,将其看作一个整体;②变形:把不等式两边的差进行变形,或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变形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变形为一个或几个平方的和等等,其中变形是求差法的关键,配方和因式分解是经常使用的变形手段;③判断: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最后肯定所求证不等式成立的结论.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分式或对数式时一般使用差值比较法. (2)商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若a,b∈R + ,a/b≥1a≥b;a/b≤1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商:将左右两端作商;②变形:化简商式到最简形式;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关系,就是判定商大于1或小于1.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 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即从已知A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结论B. 3.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用分析法证明书写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B成立,只需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B2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证明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为真.这种证题模式告诉我们,分析法证题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 4.反证法:有些不等式的证明,从正面证不好说清楚,可以从正难则反的角度考虑,即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由题设及其它性质,推出矛盾,从而肯定A>B.凡涉及到的证明不等式为否定命题、惟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不存在”、“不可能”等词语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 5.换元法:换元法是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变量较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不等式可引入一个或多个变量进行代换,以便简化原有的结构或实现某种转化与变通,给证明带来新????

证明不等式的种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13种方法 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安振平 不等式证明无论在高考、竞赛,还是其它类型的考试里,出现频率都是比较高,证明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有必要总结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为读者提供学习时的参考资料.笔者选题的标准是题目优美、简明,其证明方法基本并兼顾巧妙. 1.排序方法 对问题的里的变量不妨排出大小顺序,有时便于获得不等式的证明. 例1已知,,0a b c ≥,且1a b c ++=,求证: ()22229 1. a b c abc +++≥2.增量方法 在变量之间增设一个增量,通过增量换元的方法,便于问题的变形和处理.例2设,,a b c R + ∈,试证:2222 a b c a b c a b b c c a ++++≥+++.3.齐次化法 利用题设条件,或者其它变形手段,把原不等式转换为齐次不等式. 例3设,,0,1x y z x y z ≥++=,求证: 2222222221.16 x y y z z x x y z +++≤4.切线方法 通过研究函数在特殊点处的切线,利用切线段代替曲线段,来建立局部不等式.例4已知正数,,x y z 满足3x y z ++=,求证: 323235 x y +≤++.. 5.调整方法 局部固定,逐步调整,探究多元最值,便能获得不等式的证明. 例5已知,,a b c 为非负实数,且1a b c ++=,求证:13.4 ab bc ca abc ++-≤ 6.抽屉原理

在桌上有3个苹果,要把这3个苹果放到2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我们会发现至少会有一个抽屉里面放2个苹果.这一简单的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抽屉原理”.巧用抽屉原理,证明某些不等式,能起到比较神奇的效果. 例6(《数学通报》2010年9期1872题)证明:在任意13个实数中,一定能找到两个实数,x y ,使得0.3.10.3x y x ->+7.坐标方法 构造点坐标,应用解析几何的知识和方法证明不等式. 例7已知a b c R ∈、、,a 、b 不全为零,求证: ()()()22 22222 22.a b ac a b bc a b c a b +++++≥+++8.复数方法 构造复数,应用复数模的性质,可以快速证明一些无理不等式. 例8(数学问题1613,2006,5)设,,,0,a b c R λ+ ∈≥求证:9.向量方法 构造向量,把不等式的证明纳入到向量的知识系统当中去. 例9已知正数,,a b c 满足1a b c ++=,求证: 4 ≤. 10.放缩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关键在于恒等变形过程中的有效放大、或者缩小技巧,放和缩应当恰到好处. 例10已知数列{}n a 中,首项132 a = ,且对任意*1,n n N >∈,均有 11n n a a +=++()211332.42 n n n a -+<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证明

不等式证明基本方法 例1 :求证:221a b a b ab ++≥+- 分析: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是不等式证明的最基本的方法,常用作差法和作商法,此题用作差法较为简便。 证明:221()a b a b ab ++-+- 2221[()(1)(1)]02 a b a b =-+-+-≥ 评注:1.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与0的关系——结论 2.作差后的变形常用方法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有理化等,应注意结合式子的形式,适当选 用。 例2:设c b a >>,求证:b a a c c b ab ca bc 2 22222++<++ 分析:从不等式两边形式看,作差后可进行因式分解。 证明:)(222222b a a c c b ab ca bc ++-++ =)()()(a b ab c a ca b c bc -+-+- =)()]()[()(a b ab c b b a ca b c bc -+-+-+- =))()((a c c b b a --- c b a >>Θ,则,0,0,0<->->-a c c b b a ∴0))()((<---a c c b b a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评注:三元因式分解因式,可以排列成一个元的降幂形式: =++-++)(222222b a a c c b ab ca bc )())(()(2a b ab b a b a c a b c -++-+-,这样容易发现规律。 例3 :已知,,a b R +∈求证:11()()2()n n n n a b a b a b ++++≤+ 证明:11()()2()n n n n a b a b a b ++++-+ 11n n n n a b ab a b ++=+-- ()()n n a b a b a b =-+- ()()n n a b b a =--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方法 证明不等式除了教材中介绍的三种常用方法,即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外,在不等式证明中,不仅要用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根据有些不等式的结构,恰当地运用反证法、换元法或放缩法还可以化难为易.下面几种方法在证明不等式时也经常使用. 一、反证法 如果从正面直接证明,有些问题确实相当困难,容易陷入多个元素的重围之中,而难以自拔,此时可考虑用间接法予以证明,反证法就是间接法的一种.这就是最“没办法”的时候往往又“最有办法”,所谓的“正难则反”就是这个道理. 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在使用反证法时,必须在假设中罗列出各种与原命题相异的结论,缺少任何一种可能,则反证法都是不完全的. 用反证法证题的实质就是从否定结论入手,经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原结论正确.例如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然后根据题设及不等式的性质,推出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即A≤B不成立,而肯定A>B成立.对于要证明的结论中含有“至多”、“至少”、“均是”、“不都”、“任何”、“唯一”等特征字眼的不等式,若正面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可转换视角,用反证法往往立见奇效. 例1 设a、b、c、d均为正数,求证:下列三个不等式:①a+b<c+d; ②(a+b)(c+d)<ab+cd;③(a+b)cd<ab(c+d)中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反证法:假设不等式①、②、③都成立,因为a、b、c、d都是正数,所以

不等式①与不等式②相乘,得:(a +b)2<ab +cd ,④ 由不等式③得(a +b)cd <ab(c +d)≤( 2 b a +)2 ·(c +d), ∵a +b >0,∴4cd <(a +b)(c +d), 综合不等式②,得4cd <ab +cd , ∴3cd <ab ,即cd <31 ab . 由不等式④,得(a +b)2<ab +cd < 34ab ,即a 2+b 2<-3 2 ab ,显然矛盾. ∴不等式①、②、③中至少有一个不正确. 例2 已知a +b +c >0,ab +bc +ca >0,abc >0,求证:a >0,b >0, c >0. 证明:反证法 由abc >0知a ≠0,假设a <0,则bc <0, 又∵a +b +c >0,∴b +c >-a >0,即a(b +c)<0, 从而ab +bc +ca = a(b +c)+bc <0,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从而a >0, 同理可证b >0,c >0. 例3 若p >0,q >0,p 3+q 3= 2,求证:p +q ≤2. 证明:反证法 假设p +q >2,则(p +q)3>8,即p 3+q 3+3pq (p +q)>8, ∵p 3+q 3= 2,∴pq (p +q)>2. 故pq (p +q)>2 = p 3+q 3= (p +q)( p 2-pq +q 2), 又p >0,q >0 ? p +q >0, ∴pq >p 2-pq +q 2,即(p -q)2 <0,矛盾.

不等式证明的常用基本方法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导学目标:1.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2.会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证明比较简单的不等式. [自主梳理] 1.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如果a ,b ,c>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 2.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对于n 个正数a 1,a 2,…,a n ,它们的算术平均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即a 1+a 2+…+a n n ≥n a 1·a 2·…·a n ,当且仅当__________________时等号成立. 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五种方法 (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最基本的方法,具体有作差比较和作商比较两种,其基本思想是______与0比较大小或______与1比较大小. (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______、______、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也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3)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_______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 、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法.也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 (4)反证法 ①反证法的定义 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我们把它称为反证法. ②反证法的特点 先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再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等矛盾. (5)放缩法 ①定义:证明不等式时,通过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________或________,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②思路:分析观察证明式的特点,适当放大或缩小是证题关键. 题型一 用比差法与比商法证明不等式 1.设t =a +2b ,s =a +b 2+1,则s 与t 的大小关系是( A ) ≥t >t ≤t 0;②a 2+b 2≥2(a -b-1);③a 2+3ab>2b 2;④,其中所 有恒成立的不等式序号是 ② . ②【解析】①a=0时不成立;②∵a 2+b 2-2(a-b-1)=(a-1)2+(b+1)2≥0,成立;③a=b=0时不成立;④a=2,b=1时不成立,故恒成立的只有②.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习题精选精讲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中列举了不等式的性质,由这些性质是可以继续推导出其它有关性质。教材中所列举的性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对此,不仅要掌握性质的内容,还要掌握性质的证明方法,理解掌握性质成立的条件,把握性质之间的关联。只有理解好,才能牢固记忆及正确运用。 1.不等式性质成立的条件 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不等式问题,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否则将会出现一些错误。对表达不等式性质的各不等式,要注意“箭头”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每条性质是否具有可逆性。 例1:若0< B .a b a 11>- C .||||b a > D .22b a > 解:∵0<->-b a 。 由b a -< -11,b a 11>,∴(A )成立。 由0<< b a ,||||b a >,∴(C )成立。 由0>->-b a ,2 2 )()(b a ->-,2 2b a >,∴(D )成立。 ∵0<->-a b a , )(11b a a --<-,b a a ->11,∴(B )不成立。 故应选B 。 例2: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若0<c ,在2 2c b c a >两边同乘以2 c ,不等式方向不变。∴b a >。 (3)错误。b a b a 1 1,成立条件是0>ab 。 (4)错误。b a >,bd ac d c >?>,当a ,b ,c ,d 均为正数时成立。 2.不等式性质在不等式等价问题中的应用 例3:下列不等式中不等价的是( ) (1)2232 >-+x x 与0432 >-+x x (2)13 8112++ >++ x x x 与82>x (3)35 7354-+>-+x x x 与74>x (4) 023 >-+x x 与0)2)(3(>-+x x A .(2) B .(3) C .(4) D .(2)(3) 解:(1)0432232 2 >-+?>-+x x x x 。 (2)482>?>x x ,44,11 3 8112>?>-≠?++>++ x x x x x x 。

浅谈高中数学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浅谈高中数学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 李鑫 摘要: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本文介绍了几种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并举例进一步加强对各种不等式的理解。 关键字: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导数法 不等式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历年高考中颇为重视。由于不等式的形式各异, 所以证明没有固定的程序可循,技巧多样,方法灵活,因此有关不等式的证明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之一。本文从不等式的各个方面进行讲解和研究。 一.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通过两个实数a 与b 的差或商的符号(范围)确定a 与b 大小关系的方法,即通过“0a b ->,0a b -=,0a b -<;或1a b >,1a b =,1a b <”来确定a ,b 大小关系的方法,前者为作差法,后者为作商法。 例1 已知:0>a ,0>b ,求证:ab b a ≥+2. 分析:两个多项式的大小比较可用作差法 证明 02 )(2222 ≥-=-+=-+b a ab b a ab b a , 故得 ab b a ≥+2 . 例2 设0>>b a ,求证:a b b a b a b a >. 分析:对于含有幂指数类的用作商法 证明 因为 0>>b a , 所以 1>b a ,0>- b a . 而 1>???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 故 a b b a b a b a > 二.分析法 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明这个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证明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判定所证的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叫做分析法。

一个不等式的七种证明方法

一个不等式的七种证明方法 证明不等式就是证明所给不等式在给定条件下恒成立.由于不等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也可谓是千姿百态.针对不等式证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用证明方法,提高代数变形,推理论证能力,一题多解,有助于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题目:已知a ,b ,c ,d ∈R ,求证:ac +bd ≤))((2222d c b a ++ 分析一:用分析法 证法一:(1)当ac +bd ≤0时,显然成立. (2)当ac +bd >0时,欲证原不等式成立, 只需证(ac +bd )2≤(a 2+b 2)(c 2+d 2) 即证a 2c 2+2abcd +b 2d 2≤a 2c 2+a 2d 2+b 2c 2+b 2d 2 即证2abcd ≤b 2c 2+a 2d 2 即证0≤(bc -ad )2 因为a ,b ,c ,d ∈R ,所以上式恒成立, 综合(1)、(2)可知: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二:用综合法 证法二: (a 2+b 2)(c 2+d 2)=a 2c 2+a 2d 2+b 2c 2+b 2d 2 =(a 2c 2+2abcd +b 2d 2)+(b 2c 2-2abcd +a 2d 2)

=(ac +bd )2+(bc -ad )2≥(ac +bd )2 ∴))((2222d c b a ++≥|ac +bd |≥ac +bd . 故命题得证. 分析三:用比较法 证法三:∵(a 2+b 2)(c 2+d 2)-(ac +bd )2=(bc -ad )2≥0, ∴(a 2+b 2)(c 2+d 2)≥(ac +bd )2 ∴))((2222d c b a ++≥|ac +bd |≥ac +bd , 即ac +bd ≤))((2222d c b a ++. 分析四:用放缩法 证法四:为了避免讨论,由ac +bd ≤|ac +bd |, 可以试证(ac +bd )2≤(a 2+b 2)(c 2+d 2). 由证法1可知上式成立,从而有了证法四. 分析五:用三角代换法 证法五:不妨设???==???==ββ ααsin cos ,sin cos 2 211r d r c r b r a (r 1,r 2均为变量). 则ac +bd =r 1r 2cos αcos β+r 1r 2sin αsin β=r 1r 2cos (α-β) 又|r 1r 2|=|r 1|·|r 2|=))((22222222d c b a d c b a ++=+?+ 及r 1r cos (α-β)≤|r 1r 2| 所以ac +bd ≤))((2222d c b a ++. 分析六:用换元法

4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

4、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 目标: (,0)2 a b a b +≥的证明过程,并能应用基本不等式证明其他不等式。 过程: 一、问题情境 把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在另一个盘子上放砝码使天平平衡,称得物体的质量为 a 。如果天平制造得不精确,天平的两臂长略有不同(其他因素不计) ,那么a 并非物体的实际质量。不过,我们可作第二次测量:把物体调换到天平的另一个盘上,此时称得物体的质量为b 。那么如何合理的表示物体的质量呢? 把两次称得的物体的质量“平均”一下,以2 a b A +=表示物体的质量。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设天平的两臂长分别为12,l l ,物体实际质量为M ,据力学原理有1221,l M l a l M l b == ,有2,M ab M == ,0a b >时,2 a b +叫,a b ,a b 的几何平均数 2 a b + 二、建构 一般,判断两数的大小可采用“比较法”: 02a b +-=≥ 2 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说明:当0a =或0b =时,以上不等式仍成立。 从而有 2 a b +≤(0,0)a b ≥≥(称之“基本不等式”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2 a b +≤的几何解释: 如图,,2 a b OC CD OC CD +≥== 三、运用 例1 设,a b 为正数,证明:1(1)2(2)2b a a a b a +≥+≥ 注意: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应用 2,2a b a b ab +??≤+≤ ???

例2 证明: 22(1)2a b ab +≥ 此不等式以后可直接使用 1(2)1(1)1 x x x + ≥>-+ 4(3)4(0)a a a +≤-< 2 2≥ 2 2> 例3 已知,0,1a b a b >+=,求证:123a b +≥+ 四、小结 五、作业 反馈32 书P91 习题1,2,3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几种常见证明方法(县二等奖)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几种常见证明方法 摘 要: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考察学生对不等式理论熟练掌握的程度也是衡量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时,不等式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因此,在每年的数学高考题中,有关不等式的相关题目都有所出现,本文介绍了几种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并举例进一步加强对各种不等式的理解. 关键字:不等式;数学归纳法;均值;柯西不等式 一、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通过两个实数a 与b 的差或商的符号(范围)确定a 与b 大小关系的方法,即通过“0a b ->,0a b -=,0a b -<;或1a b >,1a b =,1a b <”来确定a ,b 大小关系的方法,前者为作差法,后者为作商法. 例 1 设,x y R ∈,求证:224224x y x y ++≥+. 证明: 224224x y x y ++-- =2221441x x y y -++-+ =22(1)(21)x y -+- 因为 2(1)0x -≥, 2(21)0y -≥ ∴ 22(1)(21)0x y -+-≥ ∴2242240x y x y ++--≥ ∴224224x y x y ++≥+ 例 2 已知:a >b >c >0, 求证:222a b c a b c ??>b c a c b c a b c +++??. 证明:222a b c b c a c b c a b c a b c +++????=222a b c b a c c b c a b c ------?? >222a b c b a c c b c c c c ------??

=0c =1 222a b c b c a c b c a b c a b c +++??∴??>1 ∴222a b c a b c ??>b c a c b c a b c +++?? 二、分析法 分析法: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明这个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证明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判定所证的不等式成立. 例 3 求证3< 证明: 960+>> 5456<成立∴原不等式成立运用分析法时,需积累一些解题经验,总结一些常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无目的的乱写,从而加强针对性,较快地探明解题的途径. 三、综合法 从已知或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及公理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例 4 已知,a b R +∈,1a b +=,求证:221125()()2 a b a b +++≥ 证明:∵ 1a b += ∴ 1=22222()22()a b a b ab a b +=++≤+ ∴ 221 2 a b +≥

不等式的常见证明方法

不等式常见的三种证明方法 渠县中学 刘业毅 一用基本不等式证明 设c b a ,,都是正数。求证:.c b a c ab b ac a bc ++≥++ 证明:.22c b ac a bc b ac a bc =?≥+ .22b c ab a bc c ab a bc =?≥+ .22a c ab b ac c ab b ac =?≥+ ).(2)(2c b a c ab b ac a bc ++≥++ .c b a c ab b ac a bc ++≥++ 点评:可用综合法分析乘积形式运用不等式可以转化为所求。 思维训练:设c b a ,,都是正数。求证: .222c b a c b a a c b ++≥++ 二 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已知,对于任意的n 为正整数,求证: 1+221+321+K +n 21<4 7 分析:通过变形将数列{n 21 }放缩为可求数列。 解:Θ n 21=n n ?1<)1(1-n n =11-n —n 1(n ≥2) ∴1+221+321+K +n 21<1+2 21+231?+341?+K +)1(1-n n =1+ 41+(21—31+31—41+K +11-n —n 1) =45+21—n 1 =47—n 1 点评:放缩为可求和数列或公式是高考重要思想方法。 思维训练:设c b a ,,都是正数,a+b>c,求证:a a +1+b b +1>c c +1

三 构造函数法证明 证明不等式3ln 3121112ln <+++++0有不等式x x 11ln - ≥,如果令x=k k 1+,则有111ln +>+k k k ,如果令x=1+k k ,则k k k ->+11ln ,即k k k k 1ln )1ln(11<-+<+,然后叠加不等式即可。 解:设函数x x x x f ln 1)(+-=,则易证0)(≥x f ,即不等式x x 11ln -≥对于x>0恒成立, 令x=k k 1+,则有111ln +>+k k k ,令x=1+k k ,则k k k ->+11ln ,即k k k 11ln <+成立。从而有k k k k 1ln )1ln(11<-+<+。 在不等式k k k 11ln <+中,分别令,3,,2,1n n n k K ++=得到一系列不等式相加为 )13ln()2ln()2ln()1ln(312111++++-+++->+++++n n n n n n n K K 即n n n 312111+++++K >113ln ++n n 2ln 1 22ln =++≥n n 在不等式1 11ln +>+k k k 中,分别令k=n,n+1,K 3n-1,并把所得的不等式相加,得 n n n 312111+++++K <3ln 3ln 3ln )1ln()1ln(ln ==++-++-n n n n n n K 即不等式3ln 3121112ln <+++++

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不等式

全 国高中数学竞赛专题-不等式 证明不等式就是对不等式的左右两边或条件与结论进行代数变形和化归,而变形的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 性质分类罗列如下: 不等式的性质:.0,0<-?<>-?≥b a b a b a b a 这是不等式的定义,也是比较法的依据. 对一个不等式进行变形的性质: (1)a b b a (对称性) (2)c b c a b a +>+?>(加法保序性) (3).0,;0,bc ac c b a bc ac c b a >?>> (4)*).(,0N n b a b a b a n n n n ∈>>?>> 对两个以上不等式进行运算的性质. (1)c a c b b a >?>>,(传递性).这是放缩法的依据. (2).,d b c a d c b a +>+?>> (3).,d b c a d c b a ->-?<> (4).,,0,0bc ad d b c a c d b a >>? >>>>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1).)0(||2 2 a x a a x a a x ≤≤-?≤?>≤ (2).)0(||2 2 a x a x a x a a x -≤≥?≥?>≥或 (3)|||||||||||| b a b a b a +≤±≤-(三角不等式). (4). ||||||||2121n n a a a a a a +++≤+++ 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有:比较法、放缩法、变量代换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构造函数方法等.当然在证题过程中,常可“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前者我们称之为综合法;后者称为分析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常用策略,分析问题时,我们往往用分析法,而整理结果时多用综合法,这两者并非证明不等式的特有方法,只是在不等式证明中使用得更为突出而已.此外,具体地证明一个不等式时,可能交替使用多种方法.因此,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的证明技巧,必须从学习这些基本的常用方法开始。 1.比较法(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和商值比较法。) (1)差值比较法(原理:A - B >0 A > B .) 例1 设a, b, c ∈R +,

高中数学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经典例题

关于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重难点归纳 (1)比较法证不等式有作差(商)、变形、判断三个步骤,变形的主要方向是因式分解、配方,判断过程必须详细叙述 如果 作差以后的式子可以整理为关于某一个变量的二次式,则考虑用判别式法证 (2)综合法是由因导果,而分析法是执果索因 2 不等式证明还有一些常用的方法 换元法、放缩法、反证法、函数单调性法、判别式法、数形结合法等 换元法主要 有三角代换,均值代换两种,在应用换元法时,要注意代换的等价性 放缩性是不等式证明中最重要的变形方法之一.有些不 等式,从正面证如果不易说清楚,可以考虑反证法 凡是含有“至少”“惟一”或含有其他否定词的命题,适宜用反证法 典型题例 例1证明不等式n n 213 12 11<+ ++ + Λ(n ∈N *) 知识依托 本题是一个与自然数n 有关的命题,首先想到应用数学归纳法,另外还涉及不等式证明中的放缩法、构造法等 例2求使 y x + ≤a y x +(x >0,y >0)恒成立的a 的最小值 知识依托 该题实质是给定条件求最值的题目,所求a 的最值蕴含于恒成立的不等式中,因此需利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把 a 呈现出来,等价转化的思想是解决题目的突破口,然后再利用函数思想和重要不等式等求得最值 例3已知a >0,b >0,且a +b =1 求证 (a + a 1)( b +b 1)4 25 证法一 (分析综合法) 证法二 (均值代换法) 证法三 (比较法) 证法四 (综合法) 证法五 (三角代换法) 巩固练习 1 已知x 、y 是正变数,a 、b 是正常数,且 y b x a +=1,x +y 的最小值为 _ 2 设正数a 、b 、c 、d 满足 a +d =b +c ,且|a -d |<|b -c |,则ad 与b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3 若m <n ,p <q ,且(p -m )(p -n )<0,(q -m )(q -n )<0,则m 、n 、p 、q 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 4 已知a ,b ,c 为正实数,a +b +c =1 求证 (1)a 2+b 2+c 2≥ 3 1 (2)232323+++++c b a ≤6 5 已知x ,y ,z ∈R ,且x +y +z =1,x 2+y 2+z 2=21,证明 x ,y ,z ∈[0,3 2 ] 6 证明下列不等式 (1)若x ,y ,z ∈R ,a ,b ,c ∈R +,则 c b a y b a c x a c b ++ +++22z 2 ≥2(xy +yz +zx ) (2)若x ,y ,z ∈R +,且x +y +z =xyz ,则z y x y x z x z y +++++≥2(z y x 1 11++) 7 已知i ,m 、n 是正整数,且1<i ≤m <n (1)证明 n i A i m <m i A i n (2)证明 (1+m )n >(1+n )m 8 若a >0,b >0,a 3+b 3=2,求证 a +b ≤2,ab ≤1 不等式知识的综合应用 典型题例 例1用一块钢锭烧铸一个厚度均匀,且表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四棱锥形有盖容器(如右图)设容器高为h 米,盖子边长为a 米,(1)求a 关于h 的解析式;(2)设容器的容积为V 立方米,则当h 为何值时,V 最大?求出V 的最大值(求解本题时,不计容器厚度) 知识依托 本题求得体积V 的关系式后,应用均值定理可求得最值 例2已知a ,b ,c 是实数,函数f (x )=ax 2+bx +c ,g (x )=ax +b ,当-1≤x ≤1时|f (x )|≤1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论文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摘要 不等式的形式与结构多种多样,其证明方法繁多,技巧性强,也没有通法,所以研究范围极广,难度极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给出很多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已有文献分别就不等式的性质、各种证明方法及应用作了论述.论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整理和归纳了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包括构造几何图形、构造复数、构造定比分点、构造主元、构造概率模型、构造方差模型、构造数列、构造向量、构造函数、代数换元、三角换元、放缩法、数学归纳法,让每一种方法兼具理论与实践性.旨在使学生对不等式证明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进而在解决相关不等式证明问题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为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等式;证明;方法

Methods for Proving Inequality Abstract:The form of structure of inequality is diversity, and the proving methods of it are various which requires lots of skills, and there is no common way, so it is a extremely difficult study. Researchers have been given a lot of inequality proof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respectively, the nature of inequality, certificate of variou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summarizes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inequality proof, including structural geometry, structure complex, the score point, tectonic principal component, structure, tectonic sequence probability model, structure of variance model, vector construction, constructor, algebra in yuan, triangle in yuan, zoom method, mathematical induction, making every kind of method with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aim is to make the student have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n the inequality problems , and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relative inequality proof can digest the lines, to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gaged in education workers. Key words: inequality; proof; method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2、掌握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二、知识分析 定理1 若a, b为实数,则Ia + b$|a|+|b|,当且仅当abMO时,等号成立。 几何说明:(1)当ab〉O时,它们落在原点的同一边,此时a与一b的距离等于它们到原点距离之和。 (2)如果ab<0,则a, b分别落在原点两边,a与一b的距离严格小于a与b到原点距离之和(下图为ab<0, a>0, b<0的情况,ab<0的其他情况可作类似解释)。 |a-b|表示a—b与原点的距离,也表示a到b之间的距离。 b 0 a _b | ---- I b I -- H" lol十I 定理2 设a, b, C为实数,则Ia-c|<|a-b|4-|b-c|,等号成立 ^(a-b)(b-c)>O f即b 落在a, c 之间。 推论1 II ad - I b |国a + b |

推论2 Ha|-|b||<|a-b|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1、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基本不等式就是用比较法证得的。 比较法有差值、比值两种形式,但比值法必须考虑正负。 比较法证不等式有作差(商)、变形、判断三个步骤,变形的主要方向是因式分解、配方,判断过程必须详细叙述。 如果作差后的式子可以整理为关于某一个变量的二次式,则可考虑用到判别式法证。 2、所谓综合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和已经证明过的基本不等式出发,不断用必要条件替换前面的不等式,直至推出要证明的结论,可简称为“由因导果”,在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所谓分析法,就是从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出发,不断地用充分条件替换前面的不等式,或者是显然成立的不等式,可简称“执果索因”,在使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习惯上用“U”表述。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两种思路截然相反的证明方法,其中分析法既可以寻找解题思路,如果表述淸楚,也是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注意综合法与分析法的联合运用。 3、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证实结论的否定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原结论是正确的证明方法。 4、放缩法:欲证ANB,可通过适当放大或缩小,借助一个或多个中间量, 使得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