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主要参考资料_secret

设计主要参考资料_secret
设计主要参考资料_secret

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长,有机负荷很低[0.05~0.15kgBOD5/(kgMLSS·d)],实质上相当于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

氧化沟的出水质好,一般情况下,BOD5去除率可达到 95%~99%,脱氮率可达到90%,除磷效率在50%左右,如在处理过程中,适量的

投加铁盐,则除磷效率可达到95%。

目前常用于生物脱氮的氧化沟工艺主要有卡鲁塞尔式和三沟交替工作式。

这里主要介绍三沟式,三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又称T型氧化沟,是丹麦Kruger公司开发的生物脱氮新工艺。该系统由三个相同的氧化沟组建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运行,三个氧化沟之间相互连通,两侧的Ⅰ,Ⅲ两池交替做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Ⅱ池始终进行曝气,进水交替进入Ⅰ池和Ⅲ池,出水相应从Ⅲ池和Ⅰ池引出。这样交替的运行特点提高的曝气池转刷利用率,有利于生物脱氮。

三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生物脱氮的运行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

阶段 A 污水通过分配井流入Ⅰ池,出水自Ⅲ池引出,三池的工作状态为:Ⅰ池转刷低速旋转,维持缺氧状态,进行反硝化和有机物

的部分分解;Ⅱ池转刷高速转动,进行有机物进一步降解及NH4+-N的硝化;Ⅲ池转刷停止转动,作为沉淀池。

阶段 B 进水引入Ⅱ池,出水自Ⅲ池引出,Ⅰ池和Ⅱ池维持好氧状态,Ⅲ池保留为沉淀池。

阶段 C 进水仍引入Ⅱ池,出水自Ⅲ池引出,Ⅰ池转为沉淀池,完成泥水分离;Ⅱ池转刷低速转动,维持缺氧状态。对阶段B中积累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Ⅲ池仍为沉淀池。

阶段 D 进水引入Ⅲ池,出水自Ⅰ池引出。Ⅰ池与Ⅲ池的工作状态正好与阶段A相反,Ⅱ池则与阶段A相同。

阶段E Ⅱ池工作状态与阶段B相同,Ⅰ池与Ⅲ池的工作状态与

阶段B 相反。

阶段F Ⅱ池工作状态与阶段C相同,Ⅰ池与Ⅲ池的工作状态与阶段C相反。

从上述运行个过程可以看出,三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是一个A/O 生物脱氮或行污泥系统,可以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硝化的过程,取得良好的BOD5去除效果。依靠三池工作状态的转换,声去了活性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从尔节省了点耗和基建费用。

三沟交替工作的氧化沟系统个阶段运行时间可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调整。整个运行过程中。溢流堰高度的调节,进出水的切换几转刷的开启,停止,转刷的调整均由自控装置进行控制。三沟式氧化沟的脱氮通过是通过新开发的双速惦记来实现的,曝气转刷能起到混合器和曝气器的双重功能。当处于反硝化阶段时,转刷低速运转,仅仅保持

池中污泥悬浮,而池中处于缺氧状态。好氧和缺氧阶段完全可由转刷转速的改变进行自动控制。

三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的设计。 1.

设计概述。

三沟式氧化采用合建式系统,即有一条边沟总是作为沉淀池来使用,因此计算污泥量时应仅计算不包括沉淀状态的污泥在内的污泥。为了准确的表明设计的泥龄,需要引入三沟式氧化沟参与工艺反应

(硝化,反消化)的有效性系数a f ,假定三沟是等体积的,则

t

X t X t X f m

m s s a 5.03??+=

式中 s X ——边沟参与反应的平均MLSS 含量, ㎏/m 3; s t ——边沟在半个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h ;

m X ——中沟参与反应的平均MLSS 含量,㎏/m 3

m t ——中沟在半个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h ;

X ——三条沟的平均MLSS 含量, ㎏/m 3;

t ——运行一个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h 。

根据本章的第一节所述三沟式氧化沟的运行过程可知,氧化沟运行一个周期的时间为8小时,一个工作工程(半个周期)为4小时,即阶段A ~C 或阶段D ~F 。过度阶段为C 或F ,此阶段第一或第三沟转刷停止运行开始泥水分离约一个小时,因此在设计中应用上述a f 的计算公式时,可取s t =3h, m t =4h, t =8h.在理论上m X /s X =0.41,如果三条沟的平均MLSS 含量分布为5.0㎏/m 3,2.0㎏/m 3,5.0 ㎏/m 3。据邯郸市东郊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实际测定,MLSS 含量在三条

沟内的分布为5.3㎏/m 3,2.0㎏/m 3,5.0 ㎏/m 3。m X /s X 与理论推导值非常接近。以实际的MLSS 分布代汝上述a f 的计算公式,可计算a f 为 t

X t X t X f m m s s a 5.03??+=

=

48.041.434

0.233.5=???+?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a f 的值较小,或者说容积和设备的利用率低。目前,提高容积和设备利用率的方法是在三沟式氧化沟的设计中扩大中沟的比例,中沟的容积可占50%~70%或更多,单个边沟的容积占30%~50%。有资料表明,当中沟的容积比例采用50%和70%时,

a f 可分别达到0.69和0.80,从而设备的利用率和污泥分布均匀得到

提高。 计算实例 1. 已知条件

(1) 城市污水设计流量 Q=12000m 3/d ,临界运行水温15℃,最高温度25℃,PH=7.0~7.6。

(2) 氧化沟进水水值:BOD 5=150mg/L ,SS=126mg/L ,TKN=28 mg/L ,碱度(以C a CO 3计)=200 mg/L 。

(3) 要求二级出水水值:BOD 5=20mg/L ,SS=20mg/L ,TN ≤10 mg/L ,[NH 4+-N] ≤2 mg/L (设计按TN=8mg/L ,[NH 4+-N]= 1mg/L ,生物处理出水中生物不可降解溶解性有机氮和出水VSS 中喊有有机氮总量为2mg/L ,[NO 3-N]= 5mg/L 考虑),且污泥得到稳定。 2. 设计计算

(1) 确定设计有关参数

1) 污泥龄 θc =30天(考虑污泥得稳定化要求);

2) 污泥含量 MLSS=4000 mg/L ; 3) f b =

MLSS

MLVSS

=0.7; 4) 回流污泥含量 X 1=10000 mg/L ;

5) 20 时反硝化速率 (NO 3—N / MLVSS )q D ,20=0.02 kg/(kg .d );

6) 反硝化温度校正系数 θ=1.09;

7) 污泥产率系数(VSS / BOD 5) Y=0.6kg /(kg 。d ); 8) 内源呼吸速率 K d =0.05 d -1 ; 9) 剩余污泥含水率 99.200; 10) 曝气池好氧 DO=2mg/L 。 (2) 好氧区容积计算 1) 确定水中溶解性BOD 5

确定出水中得溶解性BOD 5

出水中VSS=0.7SS=0.7×20=14 (mg/L )

VSS 所需得BODu=1.42×14(排放污泥中VSS 所需得BOD U 通常为VSS 的1.42倍)

VSS 所需得BOD 5=0.68×0.7×20×1.42=13.5 mg/ L

出水中得溶解性BOD 5=20-13.5=6.5 2) 好氧区容积 V 好 V 好=

44283005.017.04000305.6150120006.010=?+??-??=+-)()()

()(C d V C e k X S S YQ θθm 3

好氧水力停留时间: t 好=

2412000

4428

?=

Q V 好=8.9 h ;

3) 缺氧区容积计算

氧化沟生物污泥产量 W V =

d kg k S S YQ C d

e /41330

05.015.6150120006.010=?+-??=+-)

()(θ

用于细胞合成得的TNK=0.124 W V =0.124×1228=152.31 (kg/d ) 即 TKN 中有(51.2×1000)/12000=4.3(mg/L ) 用于合成 故需氧化得[NH 3-N]=20.7-5=15.7(mg/L ) 需还原得[NO 3-N]=10.43

反硝化速率 : q D =0.020×1.09(15-20)=0.013 缺氧区容积V 缺: 所以 351754000

7.0013.012000

7.15m X q N V V D T =???==

缺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t 缺=2412000

5175

?=

Q V 缺=10.4 h ; 4) 反应池总容积 V =

a

f V V 缺

好+=

48

.05175

4428+=20006 m 3;

5) 总水力停留时间 t=

2412000

20002

?=10 h (这是资料出错,还未找到错

在那里) 6) 碱度平衡计算

硝化消耗碱度 : 7.14×20.7=148 (mg/L ) 反硝化产生碱度 : 3.57×15.7=56(mg/L )

去除BOD 5产生碱度: 0.1(S 0-S e )=0.1(150-6.5)=14(mg/L ) 剩余碱度=200-148+56+14=122>100 (mg/L )满足碱度需求; 7) 实际需氧量计算

碳化需氧量 :D 1

D 1=

)()()

(d kg W S S V e /194641342.168

.0105.61501200042.168

.03

0=?-?-?=---θ

硝化需氧量 :D 2

D 2=4.6Q ·NO 0=4.6×12000×20.7=1143 (㎏/d ) 反硝化脱氮产氧量 :D 3

D 3=2.6N T =2.6×12000×15.7=490(㎏/d )

总需氧量 :D

D= D 1+ D 2- D 3=1949+1143-490=2599(㎏/d ) 8) 标准需氧量:

实际需氧量确定后,需转化为标准状态需氧量(R 0)以选取曝气

设备。其转化公式为: ()

()[](

)

20200024.1-?-=

T T

s s c c Rc R βα

式中 c ——曝气池溶解含量, mg/L ;

)(T s c ——标准大气压下,T ℃时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含量,mg/L ,其取值可参照下表,本例取T=25℃时饱和溶解氧含量; )(20s c ——标准大气压下,20℃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含量,

mg/L ;

α——污水传氧速率与清水传氧速率之比,取值范围为0.5~0.95,本例取α=0.85;

β——污水中饱和溶解氧与清水溶解氧含量之比,通常为0.90~0.97,本例取β=0.95。

[]()()d kg R /4132024

.1238.8945.085.017

.9259920250=?-??=-

标准大气压下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含量

48

13

80

48

注:其余温度(0~30℃)下的饱和溶解氧含量利用内差法确定,0℃时饱和溶解氧含量为14.62 mg/L 。

9) 计算回流污泥量 氧化沟系统中,如果已知回流污泥的含量,就可

以根据下面简单的质量平衡式,计算出维持MLSS 的回流污泥流量,即

X Q Q X Q QX r r r )(+=+0

式中 r Q ——回流污泥量, d m 3; Q ——污水流量, m 3; 0X ——进水SS 含量, L mg ; Xr ——回流污泥含量, L mg ; X ——氧化沟中NLSS 含量, L mg 。 根据上式,可得

12000×126+10000×Q r =(12000+Q r )×4000

Q r =7748(m 3)

10) 剩余污泥量

W=Q X X W e V ++1=413+(1-0.7)×0.126×12000-0.02×12000 =1228+2000-667=2561 (㎏/d ) 污泥含水率 P=99.200

余污泥得体积(湿污泥量):

d m P w V 3

78008

.01000627

)1(1000=?=-=

剩。

剧院设计建筑说明_secret

一规划背景 二项目概况 3、工程规模:xxx大剧院规划用地面积1.35公顷,总建筑面积29512平方米(含地下室面积)。建筑主体地面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33米。地面停车位62辆,其中包括大巴车位6辆,地下停车位108辆,考虑机械停车可达172辆。 4、设计依据 1)《xxx大剧院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招标文件》2005年10月2)《xxx大剧院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招标文件答疑及补充说明》2005年11月 3)Xxx市规划局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及现状地形图。 4)《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11)《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计置标准》DBJ08-7-96 1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88 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5)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交通、市政、绿化等部 门的法规及规范。 三总体规划篇 1、指导思想:我们的设计强调城市形态与建筑功能的高度统一。 我们希望大剧院不仅具有完美的声学效果、愉悦的观演气氛与理性的功能逻辑;更希望大剧院能够和谐的融入到城市空间中去,与行政中心、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示馆、体育会展中心共同塑造出统一的城市意象,并在和谐中保持一份鲜明的个性。 2、城市意象:理想的建筑,应与城市融洽的从属共生。我们追求对称与纯净的城市几何形态,以行政中心为核心,将大剧院与“两馆”设计在同一个环形当中。环形创造出一种共享、参与的氛围,清晰的界定出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营造出市民广场的围合感。 3、退让道路红线:建筑东侧退让黄山路50米,退让北侧广场大道20米。根据《常州大剧院规划、建筑设计项目招标文件答疑及补充说明》2005年11月15日,“……建筑基地原则上在红线范围内设计,如设计确有困难的,可适当在南、西两侧突破红线……”,方案适当对南侧红线有所突破,其目的在于考虑与博物馆及规划展示馆的对称围合布局。

300KW发电机用电方案计算书_secret

300KW发电机用电方案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施工条件 施工现场用电量统计表: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现场勘探及初步设计: (1)现场采用380V低压供电,设一配电总箱,内有计量设备,采用TN-S系统供电。 (2)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总箱进线采用电缆线架空线路敷设,用电器导线采用空气明敷。布置位置及线路走向参见临时配电系统图及现场平面图,采用三级配电,三级防护。 (3)按照《JGJ46-2005》规定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R≤4Ω。 2、确定用电负荷:

(1)、竖井提升机 K x = 0.30 Cosφ = 0.6 tgφ = 1.33 P js = K x×P e =0.30×55.2 = 16.56kW Q js = P js× tgφ=16.56×1.33 = 22.02 kvar (2)、空压机 K x = 0.7 Cosφ = 0.70 tgφ = 1.02 P js = 0.75×75 = 52.5 kW Q js = P js× tgφ=52.5×1.02 = 53.55 kvar (3)、空压机 K x = 0.7 Cosφ = 0.80 tgφ =0.75 P js = 110×0.7 = 77kW Q js = P js× tgφ=77×0.75 = 57.75 kvar (4)、蒸发器 K x = 1.00 Cosφ =1.00 tgφ = 0.00 P js = 1.00×24= 24kW Q js = P js× tgφ=24×0.00= 0.00 kvar (5)、电焊机 K x = 0.45 Cosφ = 0.7 tgφ = 1.02 P js = 0.45×5×13.06 = 30.06 kW Q js = P js× tgφ=30.06×1.02 = 31.21 kvar (6)、照明灯 K x = 0.8 Cosφ = 0.8 tgφ = 0.00 P js = 3×0.8 = 2.4kW Q js = P js× tgφ=2.4×0.00 =0.00 kvar (8)总的计算负荷计算,总箱同期系数取 Kx = 0.9 总的有功功率 P js = K x×ΣP js = 0.9×(16.56+52.5+77+24+30.06+2.4) = 182.27 kW 总的无功功率 Q js = K x×ΣQ js =0.9×(22.02+53.55+57.75+0.00+31.21+0.00) = 148.08 kvar

200;950梁支撑计算书_secret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 梁段:L1。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0.20;梁截面高度D(m):0.95; 混凝土板厚度(mm):15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3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6.20;梁两侧立杆间距(m):1.00; 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1.00;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30;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1.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4; 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45.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90.0; 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200.0; 5.梁侧模板参数 次楞间距(mm):250;主楞竖向根数:2; 穿梁螺栓直径(mm):M12;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主楞到梁底距离依次是:200mm,500mm; 主楞材料:圆钢管; 直径(mm):48.00;壁厚(mm):3.50;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材料:木方; 宽度(mm):45.00;高度(mm):90.00; 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钢便桥设计计算详解

某大桥装配式公路钢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之一 设计计算书 二〇一六年三月六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4) 1.1 **大桥 (4) 1.2 钢便桥 (5) 2、编制依据 (5) 3、参照规范 (5) 4、分析软件 (5) 5、便桥计算 (5) 5.1 主要结构参数 (5) 5.1.1 跨度 (6) 5.1.2 便桥标高 (6) 5.1.3 桥长 (6) 5.1.4 结构体系 (6) 5.1.5 设计荷载 (6) 5.1.6 材料 (8) 5.2 桥面计算 (8) 5.2.1 桥面板 (8) 5.2.2 轮压强度计算 (9) 5.2.3 桥面板检算 (9) 5.3 桥面纵梁检算 (10) 5.3.1 计算简图 (10) 5.3.2 截面特性 (10) 5.3.3 荷载 (11) 5.3.4 荷载组合 (13) 5.3.5 弯矩图 (14) 5.3.6 内力表 (14) 5.3.7 应力检算 (15) 5.3.8 跨中挠度 (16) 5.3.9 支座反力 (17) 5.4 横梁检算 (17) 5.4.1 计算简图 (17) 5.4.2 装配式公路钢桥弹性支承刚度 (17) 5.4.3 横梁模型 (18) 5.4.4 作用荷载 (18) 5.4.5 计算结果 (19) 5.4.6 截面检算 (20) 5.4.7 挠度检算 (20) 5.5 主桁计算 (21) 5.5.1 分配系数计算 (21) 5.5.2 计算模型 (22) 5.5.3 截面特性 (22) 5.5.4 作用荷载 (24) 5.5.5 荷载组合 (25)

5.5.6 主要杆件内力及检算 (26) 5.5.7 支座反力 (33) 5.6 桩顶横梁计算 (33) 5.6.1 上部恒载计算 (33) 5.6.2 作用效应计算 (34) 5.6.3 荷载分配系数计算 (34) 5.6.4 荷载分配效应 (37) 5.6.5 横梁计算模型 (37) 5.6.6 横梁作用荷载 (37) 5.6.7 横梁荷载组合 (38) 5.6.8 横梁弯矩图 (38) 5.6.9 横梁应力图 (38) 5.6.10 横梁挠度 (39) 5.7 钢管桩计算 (39) 5.7.1 钢管桩顶反力 (39) 5.7.2 钢管桩材料承载力检算 (40) 5.7.3 钢管桩侧土承载力检算 (40) 6、钻孔平台计算 (41) 5.8.1 桥面板计算 (41) 5.8.2 纵向分配梁计算 (42) 5.8.3 墩顶横梁 (45) 5.8.4 平台钢管桩检算 (49) 7、剪力支承设计 (50) 7.1 水平支承系 (50) 7.1.1 2.3m水平支承检算 (50) 7.1.2 2.5m水平支承检算 (50) 7.1.3 5m水平支承检算(双根对肢) (51) 7.2 斜支承系 (51)

地暖毕业设计说明书_secret

摘要 .................................................................................................... 3 1前言 ................................................................................................. 4 2工程概况 .......................................................................................... 5 3设计依据 .......................................................................................... 6 4设计条件 .......................................................................................... 6 5建筑结构的传热系数 ....................................................................... 7 6最小热阻的校核............................................................................... 8 7采暖设计热负荷 (11) 7.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的计算..................................................11 7.2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 12 7.3 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 ....................................................... 16 7.4地面散热量的计算................................................................ 18 8供暖设计方案 .. (19) 8.1热源的引入 ........................................................................... 19 8.2低温热水系统的加热管设计................................................. 20 8.3分水器、集水器设计 ............................................................ 21 8.4壁挂炉的安装位置选择 ........................................................ 22 9散热器的选型 .. (22) 9.1 散热器的选型原则............................................................... 22 9.2 散热器的选型计算............................................................... 23 10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 (25)

[学士]道勘标准设计计算书_secret

目录 1 设计总说明书 (2) 1.1设计概述 (2) 1.1.1 任务依据 (2) 1.1.2 设计标准 (2) 1.1.3 路线起讫点 (2) 1.1.4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 1.1.5 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 (2) 1.2路线 (2) 1.3横断面设计 (3) 1.3.1 路基横断面布置: (3) 1.3.2 加宽、超高方式 (3) 1.3.3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3) 1.3.4 排水 (4) 2 平面设计 (4) 2.1公路等级的确定 (4) 2.2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 (4) 2.3选线设计 (4) 2.4平面线形的设计 (7) 3 纵断面设计 (10) 3.1纵坡设计 (10) 3.2竖曲线设计 (10) 4 横断面设计 (14) 4.1.路幅的宽度及路拱的确定 (14) 4.2超高,加宽的确定及值的计算 (14) 4.3土石方量的计算 (16) 4.4土石方的调配及路基设计表 (16) 5设计总结 (16) 主要参考文献: (17)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1 设计总说明书 1.1 设计概述 1.1.1 任务依据 根据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 1.1.2 设计标准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2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60Km/小时,路基单幅双车道,宽8.5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1.1.3 路线起讫点 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146,3956),终点B:K1+347.1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560,2784),全长1.3471公里。 1.1.4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该工程位于河南省境内,公路自然区划为XX。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微区,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326米,河谷海拔高为294米,总体高差在2米左右。 1.1.5 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1.2 路线 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6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

刚便桥设计计算方案书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乳源河大桥 钢栈桥设计计算方案书 一、钢便桥设计要点 (一)刚便桥设计结构体系 钢便桥拟采用梁柱式钢管贝雷梁简支结构设计,跨径设计9m,横向钢管间距为3m,每排3根,采用直径529mm钢管。桥面宽6m设计,在钢管上横向布置2根I36b工字钢,纵向布置3组6排贝雷简支纵梁。贝雷纵梁上横向铺设20#槽钢,槽钢间距为7cm,槽钢上铺设5mm防滑板做桥面系。 (二)支架纵梁 纵向布置3组6排贝雷简支纵梁(布置图见附图),纵梁跨径为9m,纵梁端头剪切力最大,端头竖向采用20#槽钢或工字钢1.5m范围进行加固处理。54m阶段设置一个制动墩,间距为2m,6根钢管组成。 (三)跨径9m验算 1、竖向荷载计算 A、机械自重考虑:W=60t=600KN;即W1=600KN/9m=66.6 KN/m B、钢板自重: W2=94.2/10*0.008=0.075KN/m2 C、I36b工字钢自重:W3=65.689*1.0=0.65689 KN/m D、贝雷梁自重:W4=0.3*10/3=10KN/m E、人群及机具工作荷载:Q5=2.0 KN/m 2、竖向荷载组合:

A 、q=机械荷载+钢板自重+贝雷梁自重+人、机具荷载 =66.6 KN/m+6.0*0.075 KN/m 2+6*10 KN/m+2.0*6 =139.05 KN/m 3、贝雷纵梁验算 9m 9m 9m 9m 四跨等跨连续梁静载布置图q 四跨等跨连续梁活载布置图 9m 跨选用3组6排国产贝雷,最大跨按9m 计算为最不利荷载,贝雷片布置间距布置110cm 为一组,其力学性质: I=250500 cm 4 [M]=78.8 t.m [Q]=24.5 t (1)贝雷片在荷载作用下最大弯矩: Mmax=qL 2/8=139.05*92/8=1407.8813KN.m 单片贝雷片承受弯矩: M=1407.8813/8=175.9852KN.m <[M]=788KN.m 满足要求。 注:[M]单片贝雷片容许弯矩。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12_secret

课程设计 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 班级:电智06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2009年6 月 4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 班级:电智06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2009年6 月 4日

目录 第一章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 二、配电系统 (1) 三、照明配电概括 (1) 四、动力配电概况 (1) 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1) 一、方案的确定 (1) 二、动力介绍 (1) 三、设备的选择 (2) 第二节锅炉房动力计算书 (3) 第三章照明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 (5) 第二节光源的选择 (5) 第三节照明器的布置 (5) 第四节照明线路 (5) 一、照明线路的一般要求 (5) 二、照明线路的基本形式 (6) 第五节照度计算 (6) 一、照度标准 (6) 二、照明种类 (6) 三、照度确定 (6) 四、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9) 五、照明配电负荷计算表 (9) 六、导线的选择 (9) 七、照明器的安装 (10) 第四章防雷接地工程的设计 第一节防雷设计 (11) 第一节接地设计 (11) 参考文献 (12)

设计题目:某锅炉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第一章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其中,锅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各房间大小如建筑底图),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考虑。 二、配电系统 1、本工程中锅炉房对电力的供应没有特殊的要求,属于三级负荷,所以按三级负荷供电。电源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中性线做重复接地,并分为N、PE(中性线)即TN-C-S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2、本工程的配电箱设在电控室,采用单母线放射式运行方式。 三、照明配电概括 1、照明设备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照明干线电线垂直和水平敷设时均穿钢管保护。 2、照明设备:A L1为照明配电柜 3、除注明外,开关均为暗装,距地1.4m,未注明高度的插座底边距地0.3m。 四、动力配电概况 1、电力设备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电力干线电缆垂直和水平敷设时暗敷穿钢管保护。 2、电力设备:电力配电柜包括A L1电力总柜;A L2动力配电柜。 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一、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其中,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 二、动力介绍 1、设备功率的确定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用电

管网设计计算书_secret

目录 第一章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一.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二.水压 三.清水池容积 第二章给水管网流量计算 一.长度比流量 二.沿线流量 三.节点流量 第三章管网平差及校核 一.最高时用水管网平差及校核 二.事故时管网平差及校核 三.消防时管网平差及校核 第四章水泵的选择 一.水泵选择原则 二.水泵流量和扬程 第一章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 一.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1)居民生活用水量(用水普及率为90﹪) Q1=N*q1*f=(3+1.2)*104*0.9*0.12=4536 m3/d

式中:q1——最高日用水量标准(0.12 m3/人·d) N——居住区人口数(cap) f—用水普及率 (2)大用户生产用水量 Q2=2000+1200*3+400*2+300*3+200=7300m3/d (3)大用户职工生活用水量(取生活用水定额25L/cap.班,淋浴定额为40L/cap.班) Q3=25*(300+1500+1000+1200+50)/1000+40*(1500/2+1000/2+1200/2)/10 00=175.25m3/d (4)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Q4(喷洒道路:q1=1.2L/次·m2,n=3次;绿化:q2=1.8L/d·m 2) Q4 =1.2*3*200000+1.8*300000=1260000L3/d=1260m3/d (5)公共事业用水Q5 公共事业供水取居民生活用水的30%。Q5=0.3 *Q1=1360.8 m3/d (6)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水量按最高日的20﹪计。 (7)最高日用水量 Qd=1.20(Q1+Q2+Q3+Q4+Q5)=1.2*(4536+7300+175.25+1260+1360.8)=17558.46m3/d 二.水压 由于该开发区内的建筑物的层数都为6层,所以自由水压=4*(n+1)=28m 四.清水池容积 V清=V消防+V自用+V调节+V安全 由于缺乏该城市综合生活每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比的情况的资料,所按照经验发取值,V调节=10%Qd=1755.846 m3。 该开发区规划人口为4.2万人,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两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内所需总水量V消防=2*25*3.6*2.0=360 m3。 水厂自用水量调节容积按最高日用水设计用水量的5%计算,则V自用=5%Qd=877.923m3。 清水池的安全储备V安全=1/6(V调+V消+V自)=498.96 m3。 V清=V消防+V自用+V调节+V安全=3492.73 考虑到部分安全调节容积,取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4000 m3。 第二章给水管网流量计算

地基基础计算书-secret

┊┊┊┊┊┊┊┊┊┊┊┊┊装┊┊┊┊┊订┊┊┊┊┊线┊┊┊┊┊┊┊┊┊┊┊┊┊ 前言 所有支撑在地基上的结构物,包括房屋、桥梁、堤坝等都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承担建筑物荷载的地层称为地基,介于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部分,即建筑物最底下的一部分称为基础。基础的作用是扩散上部结构的荷载,减小应力强度。最终将荷载传给地基。 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从地起,地基基础的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一直倍受建设、设计、施工、勘察、监理各方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据统计,世界各国工程事故中,以地基基础为最多,而且,一旦地基基础发生事故,补救非常困难,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有些几乎无法补救。地基基础工程的高度隐蔽性,使得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有时比上部结构更为复杂,更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现阶段,建筑物地基基础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高压缩性与不均匀压缩、渗漏、液化。针对不同的地基特点,采取合适的设计方案,辅以可靠的检测手段,以保障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安全。 本文主要通过对拟建的兰州市合作新村的2#区2#住宅楼的基础设计的整个过程做出尝试,以实际工程检验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中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参加工作做好铺垫。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地基基础还将不断面临新的课题,新型地基基础处理中新的方法也会相应而生,要求我们也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对比、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以适应新时期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地基情况

┊┊┊┊┊┊┊┊┊┊┊┊┊装┊┊┊┊┊订┊┊┊┊┊线┊┊┊┊┊┊┊┊┊┊┊┊┊1.1工程概况 兰州市合作新村2#区2#住宅楼是正在兴建的住宅楼,为6层框架结构,占地面积80×15m2,建筑物高度20.3m,上部结构总重G=68690kN,平均荷重P=57.3kN/m2,无地下室,属于二级建筑物。建设小区位于兰州市九洲开发区的907,903道路交叉路口的西北角,南临907路,西与甘肃明旺集团相望。 工程所在位置的建筑物具体规划布局如下图,其中2#住宅楼处于所有建筑物的最前端,为临街建筑,与其相邻的左边建筑即为明旺集团办公大楼,除这幢20层高的大楼是已建建筑且已经投入使用外,其余建筑物均为待建的住宅楼。 图1.1 工程所处场地建筑规划图 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概况 2#楼处场环境属于丘陵地貌单元,场地较平坦,出露地层主要为素填土和第三系砂岩。 1.2.2地层结构 根据场地钻探及原位试验资料,结合土工试验结果,按土的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为2层(如图1.1所示): ○1素填土:厚3.00~17.20m ,土黄-褐红色,稍密,湿度处于稍湿至饱 和(地面-13m以下),以粘粒含量7%的粉土为主,标贯指标 N63.5=11.2~32.82,平均值为19.3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00kpa。 ○2砂岩:层底标高3.0~17.20 m,褐红色,稍湿,石英、长石组成,钙 质胶结,属于软岩,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 动力触探得N63.5=31.35~130.5,平均值53.0,勘察报告提出 将岩层桩的极限端阻力特征值定为q pk=3000KP a。

钢便桥计算书正文(最终)

本计算内容为针对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上、下部结构验算。 二、验算依据 1、《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施工图》; 2、《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钢便桥设计图》; 3、《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 6、《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8、《沭阳县新沂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便道便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三、结构形式及验算荷载 3.1、结构形式 北侧钢便桥总长60m,南侧钢便桥总长210m,上部均为6排单层多跨贝雷梁简支结构,跨径不大于9m;下部为桩接盖梁形式,盖梁采用45A双拼工字钢,桩基采用单排2根采用529*8mm钢管桩。见下图: 立 面形式横断面形式

钢便桥通行车辆总重600KN,重车车辆外形尺寸为7×2.5m,桥宽6m,按要求布置一个车道。 横向布载形式 车辆荷载尺寸 四、结构体系受力验算 4.1、桥面板 桥面板采用6×2m定型钢桥面板,计算略。 4.2、25a#工字钢横梁(Q235) 横梁搁置于6排贝雷梁上,间距1.5m。其中:工字钢上荷载标准值为1.18KN/m;25a#工字钢自重标准值0.38KN/m。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截面抗弯模量分别为:I =50200000mm4;W =402000mm3。

(1)计算简图: (2) 强度验算: 抗弯强度σ=Mx/Wnx=46580000/402000 =115.9Mpa<[f]=190Mpa;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τ=VSx/Ixtw=167362×232400/(50200000×8)=96.8Mpa<ft =110Mpa;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f=M.L2/10 E.I =35.8*1.32/10*2.1*5020*10-3 =0.57mm

某综合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书_secret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具有餐饮、住宿、办公会议功能的综合楼。 二、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所在地的总平面图,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以及卫生间大样图等。地下层为高低压配电房、冷冻机房、工具房、消防控制室及电话总机房,贮水池与水泵房也设于地下层中。1层为大厅及餐厅,餐厅每日就餐人数200人。2~8层为客房, 客房共有床位172张,每间客房均带有卫生间。9层为会议室和休息室,屋顶层为电梯机房和中央热水机组间,屋顶水箱设于屋顶层之上。 根据建筑物性质、用途及建筑单位要求,室内设有完善的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及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求全天供应热水。该大楼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每个消火栓内设按钮,消防时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水泵要求自动启动。管道要求全部暗敷设。 三、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本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大楼西面有一条DN400的市政给水干管,接管点比该处地面低0.5m,常年资用水头为200 Kpa,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污(废)水、雨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本建筑东侧有DN600的市政排水管道(管底标高:-1.50m)和雨水管(管底标高:-2.00m)。 3、热源情况 本地区无城市热力管网,该大楼自设集中供热机组间。 4、卫生设备情况 除卫生设备、洗衣房、厨房用水外,其它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5%计,另有5m3/h的空调冷却用水量 二、设计过程说明 1、给水工程 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常年可保证的工作水压,仅为200kpa,故室内给水拟采用上、下分区供水方式。即1~3层及地下室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地下层和一层直接接入室给水管,2~3层采用上行下给方式。4~9层为设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管网上行下给。因为市政管网不允许直接抽水,故在建筑物地下室内设生活——消防合用水池。屋顶水箱设水位继电器自动合闭水泵。 2、排水工程 室内排水管采用合流排放,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没有专用勇气管。因美观要求,部分排水管道不能伸顶通气,故在八层把专用通气立管连接起来,保证所有排水管通气。 雨水管没有八棍,从室内墙角通下,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装修时把管道掩埋。 3、热水供应工程 室内热水采用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由设于层顶的中央热水机组直接供给,采用上行下给方式。冷水由水箱供给。在每棍热水立管的末端设热水回水管,回水利用管中水压将水送热水机组。热水机组出水温度为70℃,冷水计算温度以10℃计。废水直接排入排水管。 4、消防给水 本综合楼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赛马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10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5L/S。消火栓系统不分区,采用水箱和水泵联合供水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每个消火栓处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时按钮。水箱贮存10min消防用水,消防泵及管道均单独设置。单口、双口消火栓口径均为65min,水枪喷嘴口径19min,充实水柱为12mH2O,采用麻质水带直径65min,长度20m。消泵直接从生活——消防合用水池吸水,火灾延续时间以计。 喷水系统不分区,没有喷水泵和喷水稳压泵,系统主管通过消防控制赛马,赛马内没有压力控制器,以便及时启动喷水泵和稳压泵。喷水泵及稳压泵直接从生活——消防合用水池吸水。 5、管道的平面布置及管材 各层管道平面布置见平面图。给水的水平干管、热水的水平干管及回水、干管、消防给水的水平干管和排水横干管等均悬挂于天花板下面。所有管道暗敷设。屋顶水箱的进水横管、热水机组供水管,水箱至消防立管的横管等均设于闷顶之中。 给水管和排水管采用塑料管,消防和喷淋系统采用镀锌钢管。 三、设计计算 1、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 (1)给水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 ①按建筑物的性质和室内卫生设备之完善程度,选用q d =300L/床.d,时变化系数k h=2.0。共有床位172张。 ②餐厅用水选用20L/每顾客每次,时变化系数k h=2.0。每日就餐人数200人,每人按一日2餐算。 ③洗衣房用水按60L/每公斤干衣算,时变化系数k n=2.0。根据床位,按每日80公斤干衣计。 ④未预见水量按用水量之和的15%计,另有5m3/h的空调冷却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1.0。

设计计算书(可打印)_secret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坝顶高程确定 (1) 1.1 计算超高Y (1) 1.1.1 计算波浪爬高R (1) 1.1.2 计算坝前壅水位的高度e (2) 1.1.3 安全加高A (2) 1.1.4 对于正常运行情况的计算 (2) 1.1.5 对于非常运用情况的计算 (3) 1.1.6 超高计算结果表 (4) 1.1.7 坝顶高程计算结果表 (4) 2 土坝的渗透计算 (5) 2.1 参数取值 (6) 2.2 计算公式 (6) 2.3 浸润线绘制 (7) 2.3.1 I断面(170m高程): (7) 2.3.2 II断面(200m高程) (8) 2.3.3 III断面(230m高程) (9) 2.4 全坝长的总渗流量 (10) 3 稳定计算 (11) 3.1 计算方法与原理 (11) 3.1.1 确定定圆心位置 (11) 3.2.2 计算步骤 (12) 3.2 计算过程 (14) 3.3稳定成果分析 (17) 4 泄水隧洞 (18) 4.1 工程布置及洞径确定 (18) 4.1.1 工程布置 (18) 4.1.2 洞径确定 (18)

4.2 高程确定 (19) 4.3 隧洞设计 (19) 4.3.1 平压管 (19) 4.3.2 通气孔 (20) 4.3.3 渐变段 (21) 4.3.4 洞身段 (21) 4.3.5 出口段 (22) 4.3.6 消能设置 (22) 4.3.7 消能计算、 (22) 4.3.8 水力计算 (25) 4.4 隧洞的衬砌设计 (26) 4.4.1 衬砌类型的选择 (26) 4.4.2 计算断面的选择 (27) 4.4.3 拟定厚度 (27) 4.4.4 计算各种荷载产生的内力 (27) 4.4.5 荷载组合 (30) 4.4.6 配筋计算抗裂验算 (31) 4.4.7 灌浆孔布置 (31)

高速公路高坡便桥设计方案和计算书

高坡拌合站便道横跨隧道便桥施工方案和力学检算书 编审批日制:核:准:期: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说明 (2) 1.3 设计依据 (3) 1.4 技术标准 (3) 1.5 便桥钢材选用及设计参数 (4) 第2章荷载计算 (4) 2.1上部结构恒重 (4) 2.2 车辆荷载 (5) 2.3人群荷载 (6) 第3章纵梁计算 (7) 3.1 纵梁最不利荷载确定 (7) 3.2 纵梁计算 (7) 第4章横梁计算 (10) 4.1横梁最不利荷载确定 (10) 4.2砼罐车荷载下横梁检算 (11) 第5章24M跨贝雷架计算 (14) 5.1 荷载计算 (14) 5.2 挂车-80级荷载下贝雷架计算 (14) 第6章M IDAS空间建模复核计算 (17) 6.1 Midas空间模型的建立 (17) 6.2 工况一计算 (17) 6.3 工况二计算 (24) 第7章桥台地基承载力验算 (30) 第8章细部构造计算 (30) 8.1 销子和阴阳头计算 (30) 8.2端部支座钢板下砼局部承压计算 (32) 8.3桥台砼抗冲切计算 (34) 第9章结论 (35) 第10章施工方案 (35) 10.1 10.2 10.3 10.4 10.5 10.6桥台施工 (35) 贝雷架安装 (36) 横梁安装 (36) 纵梁及钢板安装 (36) 通车试验 (36) 施工安全及保证措施 (36)

第 1 章 概 述 1.1 工程概况 高坡拌合站设置于线路里程 DK417+400 处横向 200 米一平坦旱地范围 内(见附图),设办公生活区、搅拌楼、砂石料场、道路、绿化带,占地面 积合计 270000m ,拌合站下埋深 27.03 米处有高坡隧道通过,隧道宽 14m ;拌 和站门前有便道一条,由原来的乡道改建而成,便道处纵断面根据线路纵断 面图确定,如图 1-1 所示;便道在 DK417+313 处与高坡隧道立体交叉,交叉 处地下岩层稳定,无溶洞,约 4 米的表层地质结构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 土石工程等级为Ⅱ级,表层 4 米以下为白云质灰岩,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 层理产状为:N45W/45°SE (73°),风化等级为弱风化岩;我单位在此处进 行地质钻探,钻探结果如图 1-2 所示,与设计资料相符。由于该便道上将来 经常要通行混凝土罐车等重型车辆,为了确保重型车辆的通行不对隧道施工 产生影响,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特设置跨径 24 米,长 25.66 米,净宽 3.8m 的临时便桥于该便道上,桥位详见附图。 图 1-1 线路纵断面在高坡拌合站处截图 2

城市污水工程设计说明书_secret

城市污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一个市区的污水处理厂的排水管网设计,平面设计、水力设计。 关键字:排水工程管网设计 前言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深入和发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撰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及工程设计的能力。本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为给水系统总平面设计管网的设计。 一、设计内容 排水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是“XX县城排水工程(管网部分)设计”(为初步设计阶段),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污水管道系统的总平面设计和水力计算; 2、雨水管道系统的总平面设计和水力计算; 3、排洪沟的设计; 二、设计的原始资料 该市位于云南西部,瑞丽江东岸,依山傍水,地理位置重要。该市城区分为Ⅰ、Ⅱ两个行政区,详见城市平面布图。 1、城市的自然条件: 该市的地貌为丘陵地区,海拔标高一般为130~150米(142.5米) 年平均温度:17.7℃,极端最高温度:35.7℃,极端最底温度:-2.5℃ 最热月份平均最高温度:26.1℃ 最冷月份平均最底温度:5.7℃ 最热月平均宅外计算相对湿度:88% 最高年降雨量:1510mm 最底年降雨量:850mm 降雨量面平均总量:1185.4mm 一日最大降雨量:197.1mm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85.6mm 室外风速冬季平均:1.0m/s 室外风速夏季平均:0.9m/s 风向6月SE7月SE8月SE 频率6月33%7月35%8月25% 常年主导风向SE夏季主导风向SE频率32% 起暴雨强度公式为:q=2422(1+0.775㏒p)/(t+12.8p)0.77 某江、某河流经该市,某江最大流量5630立方米/s; 多年平均流量1700立方米/s; 最小流量700立方米/s。 某河最大流量10立方米/s,最小流量0.5立方米/s 根据某市某水文站资料,某江水位统计资料为: 最高水位(年)136.42m 最底水位(年)94.07m 平均水位104.14m 江流利用情况:某江有航运 2、城市的地质资料: 根据钻探资料,该市地下水储量小,最深埋藏在地面3.0m以下,一般为1.0m 左右,为紫红色砂土岩层,地震烈度<6度,建筑物设计一般不考虑防震,地基承载力均为15kg/㎝2以上。 3、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1)该市是地级市,是该党政机关所在地。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人口近期为15万,远期为18万,供水普及率93%。 (2)该市为滇西交通要冲几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纺织、制革、罐头、造纸等工业。 (3)城市道路分为主干道和次干道。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8.5~22米(人行道4~5米,车行道10.5~12米),次干道红线宽度为13~17米(人行道3~4米,车行道7~9米)。

幕墙设计计算书_secret

合肥某公寓 设 计 计 算 书 计算: 校核: 审核: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墙角区石材幕墙 一、计算依据及说明 1、工程概况说明 工程名称:合肥某公寓 工程所在城市:合肥 工程所属建筑物地区类别:C类 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 工程基本风压:0.35kN/m2 工程强度校核处标高:13m 2、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006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 200-2007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不锈钢棒》 GB/T 1220-2007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 160-2004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2-2009 《建筑玻璃采光顶》 JG/T 231-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 JGJ103-2008 《中空玻璃稳态U值(传热系数)的计算和测定》 GB/T22476-2008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9 《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DBJ/CT 014-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 127:2001 《点支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 1369-2001 《吊挂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 1368-2001 《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 JG/T178-2005 《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200-2007 《铝合金建筑型材基材》 GB/T 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 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3-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