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媒体研究综述

2010年新媒体研究综述
2010年新媒体研究综述

NEWS WORLD

2011年第7

传媒e 时代

如今是一个科技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着新媒体如火如荼的发展,新媒体更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直以来,新媒体都是在关注与热议中前行。2010年,新媒体的发展更是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而关于新媒体发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也在2010中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在繁华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2010年,新媒体的研究主题主要是集中在三网融合、微博、网络管理以及移动传媒等方面。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是也为新媒体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新媒体的定义

关于新媒体的准确定义目前尚无定论。其中比较流行被大众所接受的定义就是:新媒体是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并通过宽带局域网、卫星、无线通信网以及互联网等途径,及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终端设备,向大众提供各种信息与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

凤凰媒体总编辑吴征认为:新媒体是一种相对于旧媒体的说法,新媒体有它专属的特征,首先它具有消解力量,能消解国际之间、产业之间、社群之间的边界,也能消解信息传达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

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教授认为:新媒体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它严谨的官方称呼应该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且是以数字化作为技术支撑的。

新媒体的新是表现在时代上以及国界上的。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将新媒体归为三类:网络类、移动类以及数字广播电视类。虽然关于新媒体的具体定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是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媒介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媒体所带来的一些相关问题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思考,成为了媒体理论研究领域的探讨热点。

二、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媒体领域一种新的技术,它有与众不同的特点:①新媒体是向人们提供一种个性化选择的服务,另外新媒体是以数字化作为技术支撑;②具有交互性、

复合性、集成性等;③新媒体打破了传播上的时空限制,传播模式多样化且具有互动性。

三、新媒体发展趋势

有研究者认为,新媒体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公众的需求,而发展的核心是技术的更新。雷璐荣在《简述国内新媒体研究的现实呈现》中说到我国新媒体研究存

在以下发展趋势:①研究内容丰富化,各部分所占比例趋于平衡;②研究方向切合实际,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③研究方向和传播实体的发展方向趋于一致。2010年的新媒体研究也开始注重利用实证的方法对某些理论假设进行验证,这对新媒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媒介的融合与转型。

在这个创新的年代,新媒体激活了媒介生态,媒体领域发生着一场变革。报业更是利用该契机入主新媒体。但是据有关专家介绍,大部分媒体在融资后并没有真正地从战略高度与品牌角度进行运营,而是把扩张资源与进行行业整合作为目的。就目前新媒体研究趋势来看,在理论方面还没有太多的创新结果出现,因此这就对具体实践的指导产生了局限性。

四、新媒体研究

1、新媒体技术研究:集中在微博、移动智能终端设备

2010年新媒体研究相对于2009年,更集中在微博、手机媒体、网络等方面。技术是新媒体发展的核心动力。2010年的新媒体在技术方面又有新的血液注入。不少研究者在对2009年新媒体技术进行回顾的同时对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也给予

■马鸿龙

2010年新媒体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新媒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新媒体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其成果,更在实践中给予了其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

媒体研究综述

125

NEWS WORLD

2011年第7

传媒e 时代

相当大的关注,而Web3.0更是使得新闻传播媒介有了巨大的改革。

在微博方面,彭兰认为社会网络是微博的基础,话语权力是微博传播的关键点。喻国明认为嵌构性是微博的基本逻辑。不少学者认为互联网将会改变竞争、合作在新媒体产业的格局,移动网在新媒体领域的运用发展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服务与产业。

李良荣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为传媒业带来深刻的变化,以往的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也在不断进行观念转变。蔡雯认为在新的技术以及新的媒体基础上,新闻编辑在发生重大变化,更注重全景式的新闻报道,新闻媒体也可以主动开放参与式的新闻节目,或是建设独立性的参与式新闻网站。

2、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与公众关系更加深入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对相关产业造成了压力,另一方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获取信息渠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研究者发现新媒体在社会实践上,在人们认知事物最初形成及时记忆,使记忆短暂化和行动随意化。在时间结构上,移动媒体则重构了时间顺序,进而影响社会时间。新媒体是以关系作为主体,建立一个关系主导型的产业模式。

有研究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在内容方面、表达方式上、形式创意方面都要更胜一筹。有研究表明,手机短信传播更是巩固了大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但是却有碍于其他方面关系的发展。有研究者认为,新媒体能够重塑阶层。新媒体的发展对不同阶层的群

众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研究者曾用定量的方法发现网络能更多地代表社会中间阶层的民意,但是在代表农民阶层民意方面仍是有欠缺的。

3、新媒体制度研究:治理理念的变化,治理模式的改革

2010年的新媒体在网络的利用方面占有很大的成分。

网络的有效管理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程曼丽认为,新媒体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因此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方式与手段去管理;陈力丹认为在网络管理方面,不应该将网络视为对手来管理,而应将其视为能够发挥政府功效的最佳场所。

在网络管理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合作态度,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建立一个完整的规制体系。媒体技术本身是价值中立,它不能单独决定对媒介制度是起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我国政府应该在网络管理方面建立合适的制度,并保障网络一定的自由性与开放性。

2010年新媒体最热议的话题就是是否应该将互联网中网络价值中立运用到移动互联网上。移动网络频谱的有限以及技术的局限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有难度,更复杂。对于网络管理,我们需要从管理主体到管理模式上一系列全新的改革以使得网络舆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维护好互联网中的节点,减少易受“感染”的节点,降低感染指数。我们要将对互联网的管理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

4、新媒体的理论研究:多视角多透视多方法

2010年,新媒体作为我国传播领域

的研究热点,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已不再是单一的内容平台,关系作为新的血液注入到新媒体另有研究者认为新媒体;研究不应仅局限于技术范式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研究,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新媒体的影响力日渐加深。新媒体的研究在国外也取得很好的成果。我们国家应该多向西方国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

在2009年新媒体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对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更为深入,新媒体研究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地位也日显重要。

5、新媒体法律监管研究:健全法律制度,普及法律意识

关于新媒体法律监管在2009年研究的并不多,有价值的成果更是不多。在法律方面,新媒体主要是集中在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方面。2008年,我国第一次运用新媒体来转播奥运会,这也是对版权保护的一个全新的挑战。研究者以及法律人士对新媒体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的新媒体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政策,在法规风险以及法律法规方面有了创造性的进展。

新媒体的法律监管既要有宏观的角度又要有微观的角度,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要考虑到下层群众,弱势群体等,新媒体要反映弱势群体的心声,抵制外界诱惑,谨防道德缺失,避免新媒体陷入道德危机中。

总之,作为我国近几年传播学研究的热点———新媒体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热捧,在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多研究与探讨,为我国新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都带来重要的影响。同样在其不断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也亟待我们去解决。但不管怎样,对新媒体的研究为传媒领域带来了新的资源并促进该领域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新媒介的2010:趋势与关键》[J].《中国广播影视》,2010(2):140-141

②周进,《新媒体之我见》[J].《广播电视研究》

,2005(3)③张毓强,《新媒体:危机还是机遇》[J].《中国记者》,2005(8)

④童兵:《新媒体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9》[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⑤周志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中创新》[J].《新媒体》,2007(1)(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

叶水茂

126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管理学院2011级行政管2班姓名艾尼瓦尔·吾斯曼学号20112555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开放、互动、自由的环境,公众可以随时在这个公开的环境中表达意见和看法。而公民在网络上表达观点和看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近几年以来政府部门和社会看重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监督管理,同时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和管理。作者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文献,就现在网络所拥有的表象分析,对于舆论所表达的概念,还有出现的问题及其必要性展开梳理,期望能为网络舆论的治理提供全面的总结资料。 关键字:网络舆论、网络论舆监管、文献综述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ffairs offers an open, interactive, free environment, the public can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at any time in the open environment. While citizen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in the network also had a negative impact of some of the inevitabl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ocial harmony, so in recent ye ars sinc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manag ement network, while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s col lected a lot of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a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necessity, status, and its im pact on the conduct of the system comb, hoping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inform 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目录 国内网络舆论文献研究综述 (1)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3)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3)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3) (三)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原因 (4) (四)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必要性 (4) (五)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内涵 (4) (六)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5) 二、国内外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一)国外网络舆论监督管理的研究现状 (6) (二)国外对于网络舆情引导监督和管理的主要特点有 (7) (三)国内网络舆情监管的研究现状 (8) 三、我国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一)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被动,行动速度迟缓 (9) (二)网络舆情监管部门执行网络法规刚性不强 (9) 四、网络舆情有效监管的路径选择 (10) (一)政府信息公开 (10)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 (10) (三)完善对网络舆情预防和处理 (11) (四)完善网络立法 (11) (五)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 (12) 参考文献 (12) 一、网络舆论与网络舆论监管的概念界定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

政务新媒体

什么是政务信息 什么是信息?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文明进步的基石。信息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变化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 从做工作的角度看,信息就是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工作服务的文字材料。其表现形式是县级以上政府的政务信息刊物上刊登的文章,以及部门单位的简报,还有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各类汇报材料。 所谓政务信息,就是与党务信息相对应的、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是指反映政务工作本身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的信息。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情况,为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从理论的层面看,政务信息的作用: (1)政务信息是政府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2)政务信息是政府有效管理的手段; (3)政务信息是推动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载体; (4)政务信息是指导下级政府和基层单位更好开展工作的工具; (5)政务信息是各地、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桥梁

和纽带。 政务信息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从我们具体从事信息工作的层面看,我朴素的理解,政务信息应该定位于以下四个方面:定位之一: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定位之二:宣传工作,展示自我。 定位之三: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 定位之四:展现单位面貌,树立单位形象。 二、政务信息应有的理念:政务信息无小事的理念;主动融入政府中心工作(或部门重点工作)的理念;全员办信息的理念;重点为本级政府(或本单位)服务的理念;我想我们的领导感兴趣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为本级政府和领导宣传了什么;二是为本级政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做了什么;三是为指导推动基层开展工作做了什么。这也是我们信息为本级政府或本单位服务努力的方向;质量为本的理念。总之,做好信息工作必须确立以上五大理念,切实做到谨慎敏感、融入中心、全员参与、服务本级、质量至上。 三、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一)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政务信息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很强的工作。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有三点:(1)及时。就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2)准确。就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3)全面。就是要坚持“两点论”,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二)政务信息的内容:从上报的角度看,报送信息可作如下分类:一是反映取得的成绩。二是反映重要工作、重点工程建设进度。三是反映工作中的新举措。四是反映社会经济生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政务新媒体运营机制及策略分析

政务新媒体运营机制及策略分析 摘要:目前,政务新媒体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互动的重要平台,对发布政务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认真分析政务新媒体普遍面临问题,结合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政务新媒体工作经验,探究和分析政务新媒体的运营机制和策略,为政务新媒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运营机制 运营机制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 步和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不断普及,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总数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新媒体已逐渐发展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把政务公开工作与新媒体宣传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政务新媒体建设工作,主动引领社会舆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政务新媒体应用体系初步形成。 什么是新媒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新媒体就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应当说,新媒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和互动性等特征,是相?τ诠悴サ缡印⑼际楸?刊而言的新兴媒体形态。

政务新媒体就是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进行政务活动、政务服务和信息公开的新媒体平台。当前,政务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站和“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客户端)。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创新,政务新媒体概念的范围也在不断调整。 一、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1.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工作。自2003年以来,在经历了一系列互联网舆情危机之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利用新媒体发布政务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以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2014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积极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服务的通知》明确提出:在2014年底即时通信工具政务微信公众号达到6万个,2015年底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政务新媒体服务体系。 2.政务新媒体发展迅速。2011年,是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政府机构开始入驻微博,当年政务微博数量就已接近2万家,微博已成政府与公众互动沟通的重要平台。2012年,政务微信开始出现。2014年,政务微博认证帐号达27万个,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 究文献综述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从四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希望本文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近几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文章不是很多,一些研究大都是散落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中,很少有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出版的专着微乎其微。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 关于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很多。如列宁指出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情感上、意识上、行为上的热爱及其实践。”[1]他还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2]根据列宁对爱国主义的定义,国内的学者对爱国主义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在《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提出,“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系;爱国主义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3]并且吴潜涛教授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朱桂莲在其所着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书中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爱国主义内涵的相关论述,朱桂莲认为,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界定,至少应涵盖以下两个大的层面:“一是爱国主义与祖国关系的层面,二是爱国主义与世界关系的层面。”[4]并且提出了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进一步界定,“爱国主义不仅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高中艺术生发展前景 文献综述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班级:xxxxxxx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如今越来越得到教育界、艺术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及向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注重人格的塑造和技能的培养,在课余时间选择各种艺术补习班已经习以为常,各类艺术补习班也早已成为当今社会艺术消费新的亮点。这种对艺术知识进行学习和补习的方式,即艺术教育,如今已悄然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本文力图通过对部分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艺术知识学习生活状况的调研,从一个全面而全新的角度透析艺术教育问题以及艺术生的发展前景问题,相信这将会对当今艺术教育形式沿着更加正确的方向顺利展开有及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索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艺术教育发展的调研却很少有人去开展,为此,本文拟从实际出发研究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和分析学校艺术教育及艺术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艺术教育这门学科展开对艺术教育模式及发展前景的探究。 一、各领域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1、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上个世纪,信息传播或者说人类艺术传播的最伟大事件,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由先进科学技术一手打造的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其特有的多远化、交互性、超前性等特点一跃成为最受关注和瞩目的全新艺术形态,曾经陪伴我们许久的视听方式被彻底摧垮。我们已经生活在数字时代,一切新的传播媒介都成为新媒体艺术的特殊载体。因此,积极探索新媒体艺术教育,建构更有文化意

新媒体营销外文翻译文献

新媒体营销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研究微博中承诺和信用对消费者行为倾向的影响 ——基于关系营销的角度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消费者对企业通过微博进行关系营销的观点。这项研究是以承诺-信用理论以及消费者对企业微博形象、承诺、信用、满意度和社群意识对消费者的行为倾向的研究为基础的。这项研究的成果可以成为企业利用微博进行关系营销的准则。这项研究显示消费者的满意度对承诺、信用、社群意识和消费者的行为倾向具有积极影响。企业形象对承诺和信用的影响是成立的,但对行为倾向的影响需须经由承诺和信用产生中介效果。信用对承诺和社群意识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对行为倾向的影响须经由承诺和社群意识产生中介效果。最后,承诺和社群意识对行为倾向的影响是成立的。 关键词:微博、关系营销、满意度、企业形象、承诺、信用、社群意识、行为倾向 1、引言 当我们在新的经济时代面临着现今的商业环境时,许多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了解他们的顾客,了解顾客的需求,并且通过专项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随着技术时代环境的改变,企业已经通过信息系统与客

户建立了关系。随着顾客上网历史的增加,企业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的产品信息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得顾客的回复。通过这种方法,客户服务的成本可以降低;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可以变得稳定;企业与客户之间可以建立更多的联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可以个性化。 基于格朗鲁斯的研究,他认为关系营销意味着企业通过发展、维护和提高与顾客的关系来达到企业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展其吸引力来构建自己的形象以留住和吸引新的顾客。因此,一个企业的专业性和企业形象的构建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公司是否可以提供服务或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影响着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基于Web2.0大流行,大众媒体已经覆盖了许多拥有新颖、有趣故事的网站,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关注互联网。这些问题对因特网的常用用户来说都不是问题。因特网发展很迅速。近来微博服务供应商例如Facebook、Twitter和Plurk是新闻的热点话题,已经聚集了大量用户。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成员尼尔森最近的一份报告,在2008年二月到2009年二月间,Twitter是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社交网站(从475000个用户到17600000个用户)。它的绝对访客增长率在美国是1382%。在2009年五月,全国用户数量达到37300000,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博客用户一直在讨论是否微博可以取代博客。因特网用户最关注的是微博是否可以缩短他们与朋友们之间的距离,是否可以帮助他们交到新朋友。然而,商人们最关注的是微博是否可以替代博客变为一个新的营销武器。 博客营销是指不仅让因特网用户变的亲密,也是指需要“可信的”网络发言人的赞语。博客成为值得信赖的网络发言人是由于他们长时间在某些话题上努力花费时间。通过写文章,他们在互联网用户的心中构建了“大师”的形象。结果,即使他们的一个“好”字也对有科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这就是博客营销的有效性。博客的权利:检查实际操作者在博客上的使用对公共关系产生的影响。 对于微博,我们可以在Twitter上看到谷歌。在谷歌在Twitter上的账户建立后,立马就有16000个追随者。现在谷歌在Twitter上的追随者有1670000人。这意味着谷歌每在Twitter上发表一条新闻,1760000个人在下一秒将在互联网或手机短信上被通知。这种传播新闻的速度和范围是令人吃惊的。 再来说说戴尔,一个主要的国际电脑制造商,例如,通过微博的能力来提供信息,特别提供了可以通过短信迅速传递给所有微博用户信息的功能。因为价钱很合理,许多用户已经立即决定变成戴尔的追随者。并且戴尔继续提供给追随者们更多的第一手优惠券。结果,通过微博达到的总订单金额已经达到了新台币100000000元。通过微博,消息可以更加迅速地传递给互联网用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种营销信息都可以通过微博随意

网络新媒体的本质与特点探究(文献综述)

网络新媒体的本质与特点探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卜卫(2015)在《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中提出:“提及新媒体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新兴,特别是互联网,可以连接网上任一用户,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受者极易进行角色转换,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使受众可以畅所欲言,及时反馈,使媒体得以与受众在互动中同声同气。” 席伟航,霍志静(2016)在《政府参与新媒体管理的动因和原则―――以互联网为例》中指出:“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这种新媒体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令信息的传播者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受众也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操控权,受众可以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所以,新媒体的时代是一个“受众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中具有“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寻找和制作信息的用户,这是一个基于用户个人建立起来的双向交流的系统。” 白榕(2015)在《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新媒体与新媒体应用管理研究》中指出:“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多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是指信息接收者通过使用网络上寻找信息的活动,例如浏览网页和远程通信等;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如电子邮件;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少数人、个人对多人的同步传播,例如网络在线闲谈、多用户游戏等;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如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在第一类中,用户只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而在后三类里,用户很有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或交流者。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最突出的变化即为“受众”不仅仅是指大众,也可能是个人,“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 官建文(2017)在《新媒体需要新“把关人”》中指出:“互联网更加适应受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姓名学号) 摘要:文章主要以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状况为本体对象,试图厘清媒介素养由欧洲引入中国的历史脉络,媒介素养概念本土化的过程与成果,媒介素养研究内容的发展过程,媒介素养研究意义的探讨源流,国内媒介素养的五大研究主体的状况以及媒介素养研究的个案新趋向。通过文章初步认清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所处的地位与方位,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众传媒大学生传媒人农民公民 引言 媒介环境的不断解构与重组,使得21世纪的新媒体环境所成为了一个引导并决定着人们生活与思想观念的拟态环境。面对媒介声势浩大的舆论进攻,作为一个现代人,以何种方式、何种心态与何种角色接触、面对与探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并理性地厘清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区别,已经成为了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全新素质,即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一样式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人文素质。当代中国媒介素养的研究主体可以大体分为五类,即媒介从业人员、大学生、青少年、公民以及农民。不同的研究主体体现出不同的媒介素养要求,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话语构建型态。另外,一些针对事件本体的媒介素养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成为审视媒介素养的一类新的视角。 1.媒介素养概念与内涵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一个舶来词。而从中国语境来看,素质一词最早出现于古代汉语《尔雅·释鸟》一文:“伊洛而南,素质,五彩皆备,曰翠。”现代汉语所用素质一词,实际上来自于日语的“素质”(soshitsu),而日语的“素质”,则是意译了德语的Aulage 一词,原意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素质,注重人的本性,素养是素质的同义词,不过素养一词更强调养成和培育,强调通过学习以后达到的知识积累、认识水平以及实践活动。[1] 从大量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并不存在很大的争议,意见比较一致。国内学者的概念推理一般都是立足于引进国外优秀概念的基础上的,因而关于媒

网络信息传播复杂性研究[文献综述]

(2011届)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网络信息传播复杂性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一、前言部分 网络信息传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 提出的概念各不相同。目前, 国内外进行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学者主要来自于新闻传播学和信息管理两大领域, 新闻传播学的学者大多使用“网络传播”这一名称, 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大多局限于新闻的网络传播方面。而从事信息管理方面研究的学者更乐于使用“网络信息传播”这一称谓, 所探讨的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广泛一些, 突破了新闻的网络传播, 主要涉及到网络商务信息的传播、网络科技信息的传播、政府信息的传播等 [1] 。 1 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传播是人类的本性, 几乎从人类诞生起, 就有传播的存在。但各国学者对传播一词的界定仍没有定论。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类: 一种观点认为, 传播是传播发送者通过渠道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以引起反应的过程; 另一种观点认为, 传播是使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信息, 化为两个人或更多的人所共有的过程。 何为网络信息传播? 所谓的网络信息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 传播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 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 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信息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 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 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2】。 2 网络传播的概念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同志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特点:全球性、 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式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 匡文波在网络传播学概论中提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星 系(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3]。 所谓网络传播, 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的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 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

网站政务新媒体自查报告

网站政务新媒体自查报告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X年第三次全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检查情况的通报》要求,我市高度重视,由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办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整改。 X月X日,通过市政府OA协同办公系统、X市信息化管理微信群同时下发《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政务新媒体整改情况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引以为戒,严格对标对表国办新检查指标,全面梳理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完善措施,不断提升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办事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和保障能力。目前,我们正在督促有关县区严肃处理相关人员的责任,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整改情况。X市X区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X市城区文化局”因注册邮箱年久,密码已丢失,后因机构改革等原因,使得公众号主体单位与现单位主体名称不符,更改失败。该单位已责成相关责任人对此事进行跟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此账号注销关闭。“X县河长制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已于X月X日进行注销关停处理。 二、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自查情况。(一)X市政府网站自查

情况。截至X年X月X日,我市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备案网站X家。其中,市级政府部门网站X家,县(区)X家,X经开区X家,委、办、局政府网站X家,运行状态正常网站X家。本次对全市处于正常运行的政府网站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单项否决的严重问题,网站总体合格率X%。 (二)政府网站找错留言答复情况。全市政府普查范围网站已全部按要求规范添加了国务院“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监督举报平台入口,收到留言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回复,并对留言认真审核。我市X月收到留言数量X条,按期办结数量X条。 (三)X市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我市按照《政府网站与政务媒体检查指标》要求,已经对全市政务新媒体进行了摸底排查关停,截止X年X月X日,全市政务新媒体共计X个。市直政务新媒体共计X 个,包括微信X个,微博X个,移动客户端X个,其他X个。县区政务新媒体共X个,包括政务微信X个,政务微博X个,其他X个。按照省政府通报要求,第三季度我市抽查X家政务新媒体,其中包括通报的X个政务新媒体,合格率为X%,截至X月X日已整改完成。 (四)存在问题。X月全市政府网站总体运行良好,但个别网站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政府门户网站政策解读形式单一,解读深度不够;二是因与省政务服务平台技术对接不畅,我市各级政务服务

微博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2

学年论文 题目微博营销研究文献综述_ 二级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 11级市场2班 学生姓名陈小东学号11108990802 指导教师李巍 成绩 时间 2015年1月

微博营销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自从2006年twitter的诞生,再到如今的FACEBOOK、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博的发展脚步从未停止,人们对微博的利用开发也从未停止。微博草根性很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或形成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可能。营销嗅觉灵敏的企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微博这个全世界最便捷的传播工具的营销机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移动应用的普及,微博用户将持续的增长,在不久的未来微博营销将以更低的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本文从微博营销的含义、特点基本概述讲解入手,再分析微博营销的优势,然后指出微博营销的发展趋势,最后做出总结。通关这几个方面对微博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微博;营销;网络;发展趋势;企业 一、引言 微型博客,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的平台,是个人化的社会媒体。用户写微博的方式,通过web,wap以及手机客户端,即时通讯等,发布的字数是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可即时的推送到粉丝那里。在国外,微博的鼻祖——Twitter早就成为了营销推广的一种重要手段,据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世界100强大企业中就有73家在Twitter上安了家。作为较早进驻Twitter进行品牌营销的企业,戴尔可以称得上是这个领域的高手。据悉,从2007年3月开始使用Twitter企业平台进行营销以来,戴尔已获得了超过7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目前戴尔已在Twitter 建立了35个帐号,并依功能分成了六大类,每个账号皆由专人负责管理,像一个一对多的在线客服窗口,让客户能得到丰富而实时的讯息。另外一些知名企业,如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品零售商百思买、福特汽车、可口可乐、星巴克和肯德基等,也纷纷在Twitter上开辟营销试验田,并且有所斩获。09年8月“新浪微博”的推出,使中国也陷入微博热中,与国外相比,目前中国企业的微博营销仍处于始发阶段,还不够成熟,需要更系统的方法论的引导,也需要在实践中探寻更多的经验。

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计划(最新)

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计划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x〔x〕123号,以下简称《意见》)和x、市有关要求,现就推进全市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有关事项计划如下。 一、把握边界范围,全面摸底清查 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各部门(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规范开设。政务新媒体名称应简洁规范,与主办单位工作职责相关联,并在公开认证信息中标明主办单位名称,主办单位在不同平台上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名称原则上应保持一致。 要立即对本部门主管主办的政务新媒体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查明问题、迅速整改。对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的,要坚决关停;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要清理整合;对信息更新慢、内容推送迟、交流互动差、办事效率低的,要限期采取切实措施整改到位。一个部门(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上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

账号,已经开设多个政务新媒体账号或应用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快清理整合。因机构改革发生职能调整的,相应职能对应的新媒体账号由职能接入部门负责清理。各部门(单位)务必于x年5月31日前完成政务新媒体清理整合工作,对确定保留的政务新媒体向区委网信办,区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同时报送《x区政务新媒体备案登记表》(附件1)和《x区政务新媒体备案汇总表》(附件2),纸质版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分别送至区委网信办公室,区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 各部门(单位)对职责范围内的政务新媒体进行备案,分级建立政务新媒体管理库,作为今后政务新媒体监督管理的基础。凡此次清查漏报瞒报,或今后私自开设、关停政务新媒体的,均将在年度效能目标考核项中予以扣分。 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责任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是全区政务新媒体工作的主管单位,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政务新媒体工作。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对本行业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政务新媒体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政务新媒体主办单位按照“谁开设、谁主办”的原则确定,履行政务新媒体的规划建设、组织保障、健康发展、安全管理等职责。各级政务新媒体按照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接受宣传、网信部门的有关业务统筹指导和宏观管理。 各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意见》,充分认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做好政务新媒体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政务新媒体工作纳入重要

政务新媒体工作汇报

政务新媒体工作汇报 篇一:新媒体宣传工作总结1 新媒体宣传工作总结 ——“xxx”微信公众平台 “xxx”公众微信平台于xxx年x月申请开通,于xx 年xx月通过认证。该平台把?让更多的人认识xx,了解xx,关注‘xxxx’?作为发展目标,以?突出民生,传播正面声音、宣传维护城市形象,搜集民意、汇集民智?为宗旨,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打造高质量、高品牌政务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至今,粉丝已达xx万人,共发送xx期图文信息,累计推送消息xx余条,涵盖鄂前旗要闻、点滴十个全覆盖、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正能量传播、各镇各单位优秀工作做法、时事热点、各类大型就业信息等方面内容,用最直接的方法向广大微民发布鄂前旗最新、最及时、最权威的新闻、信息和公告,将鄂前旗政府与市民的距离缩短至手指到屏幕的距离。“鄂托克前旗发布”公众微信平台的影响力在10月21日公布的全自治区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名列第八。 为了更好的服务市民,“鄂托克前旗发布”于今年的xx 月份开通“便民服务”栏目。群众可以通过后台留言,免费发送房屋买卖租赁、车辆买卖租赁、求职招聘,农牧产品买

卖等信息,所有信息经过后台编辑后,分类汇总,并持续发送一周。自开设便民信息专栏至今,已发送各类便民信息xx 余期,累计发送各类便民信息xx余条次。 为了促进新媒体资源融合,鄂前旗于xx月xx组建“鄂前旗政务微信矩阵”,在全市范围内,是第二个正式上线运行的微信矩阵。截止目前,共入驻公众微信号xx个,涵盖全旗大多单位,基本在鄂前旗形成功能完备,运行畅通的及时通信工具、政务公众信息服务体系。该微信矩阵是以“xx 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主体依托,投放在微信菜单“微服务”,矩阵包括“xx发布”“文明xx”“xxxx”“xx”“xx”“xx”“xx”等49个微信公众号。只要关注“xxx”就可以通过xx发布了解xx各单位工作动态,和惠民政策。微信矩阵的上线运行,将极大地方便群众了解政策、信息查询和办事申请。 为了让市民进一步了解xx,筹建微官网,将xx官方网站做到手机上,消除电脑浏览信息的弊端,弥补微信发送信息的条数限制。目前,微官网的网站已申请成功,网站的设计已初步成型,后续的工作是,添加图片、动态视频和完善信息上。 现在的新媒体传播最活跃的还数微博,搭建“xxx”微信平台的“微信社区”正好弥补微博的空缺,粉丝在浏览微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文献综述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探析 前言: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提升。本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解读新媒体对文化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寻找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阅读、现状、危机、对策 一、新媒体界定 1967 年,美国哥尔德马克第一次提出“新媒体”一词。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被称为‘第五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一定时间内呈现相对的、稳定性的状态。[1] 新媒体主要特征:交互性和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和社群化。 [2]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特点 1.网络阅读已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 手机’、‘网络在线阅读’、‘ipad平板电脑’成为受访对象阅读使用最多的数字阅读终端。手机跃升为首位,成为“受访者的阅读主要选择。”[3]。 2.阅读场所灵活多变 在今天,对于爱好阅读的人来说,阅读可以无处不在, 新媒体阅读的前提是要有新媒体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5] (二)新媒体阅读方式背后隐藏着诸多的危机 1.在网络阅读的信息中掺杂过多的垃圾信息,浪费了读者的时间,降低了阅读的深度,庞杂无序的信息流给知识筛选形成很大负担,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环境。[6] 三、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产生原因 (一)外在环境 1.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阅读介质的不断更新,为新媒体的阅读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网络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使阅读的广度无限扩大,让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 [7] 2. 有效导读机制的缺失。很多高校尚无有效的、针对性的导读机制,没有使大学生 的信息素质得到真正提高。缺乏有效引导,致使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8] (二)内在因素 1.阅读价值意识不到位。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但学生对此的认识却失之偏颇。[9]虽然大学课余时间较多,却缺乏学习计划和时间规划。 2.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大学生,不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限制了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这对其知识结构的建立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都是很大的限制。[10] 四、应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引发了当下的阅读危机,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寻找解决的途径。 (一) 政府应该积极构建新媒体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从制度上对新媒体进行监管,构建新媒体管理模式,完成数字出版!移动出版等相关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制定。[11] (二) 新媒体自身更应加强建设。网站、博客、论坛等要加强监管,运用好自己把关人的职能,控制垃圾信息、虚假新闻的传播。[12] (三) 图书馆应加强阅读指导,引领阅读风尚。高校图书馆应联合各系各专业开设专门的阅读指导课,指导大学生去鉴赏和评价。[13]

传播力文献综述

“传播力”文献综述 目录 一、数据归纳.................................................... - 1 - (一)按照期刊分布归纳整理.................................. - 1 - (二)按照时间分布归纳整理.................................. - 2 - (三)相关著述.............................................. - 2 - (四)硕士论文.............................................. - 3 - (五)博士论文.............................................. - 3 - 二、“传播力”的概述............................................. - 3 - (一)“传播力”的缘起....................................... - 3 - (二)“传播力”的定义....................................... - 4 - 三、传播力的不同理论延伸........................................ - 6 - (一)国际传播力............................................ - 6 - (二)对外传播力............................................ - 9 - (三)文化传播力........................................... - 11 - 四、有关“传播力”的业务研究综述............................... - 12 - (一)报纸及报业集团的传播力............................... - 12 - (二)网络传播力........................................... - 13 - (三)电视传播力........................................... - 14 - (四)广播传播力........................................... - 15 - (五)微博传播力........................................... - 15 - (六)政治传播力........................................... - 16 - (七)自媒体传播力......................................... - 16 - (八)组织传播力........................................... - 16 - (九)角色传播力........................................... - 17 - (十)政府传播力........................................... - 18 - 五、传播力与传播影响力......................................... - 18 - 六、总结....................................................... - 19 -

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5200949.html, 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研究文献综述作者:李梦月 来源:《活力》2019年第05期 [摘要]如今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传递可以实现全球即时共享。特别是自媒体的发展,使社会各种信息暴露在公众面前,部分人利用新媒体引导着舆论的发展。对于政府而言,要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利用好新媒体的舆论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进一步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塑造良奸的政府形象。 f关键字]新媒体;政府;危机传播管理 引言 新媒体是一个新兴的产物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要求政府提高对公共危机问题处理的能力。我国对于新媒体下的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的研究成果寥寥无]L,从2012年共有9篇关于此方面的学术研究,全网共有63篇研究成果。为了明了过去有关新媒体于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的状貌,把握当下研究的新方向,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 一、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的主要观点 近年来对于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的研究大多是以个案分析进行详细的探讨。首先,认可政府与新媒体的结合是政府管理技术的一大进步,并且认同政府开展“电子政务”的发展进步。其次,学者是从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分析政府如何利用新媒体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维护政府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再次,学者认为公共危机处理要坚守3T原则,提高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改进政府的不足,从而塑造政府形象。 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传播和舆论引导》中武琳根据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控制难度大的特点,明确政府是处理公共危机的主导者,媒体是公共危机处理的传播者,公众是公共危机处理的监督者的这三者的地位,发挥三者各自的功能。提出让新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为我所用”,更要成为老百姓下情上达的重要且有效的渠道,以此达到双赢的局面,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沪州市政府形象塑造对策研究》刘勋从政府形象塑造方面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提出新媒体对政府形象塑造提供了机遇和新挑战,政府必须加强政务信息公开透明,改变行政理念,尊重公众意愿为公众服务。利用新媒体,与公众充分交流,集民心、聚民智、排解民忧,塑造阳光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