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长三角_经济圈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合作_基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角度

_长三角_经济圈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合作_基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角度
_长三角_经济圈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合作_基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角度

第19卷 第1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l .19 No .1 2009年1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 I V ERSI TY

Jan .2009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1-0001-04

收稿日期:2008-11-17

作者简介:刘伟(1983-),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①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指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及城市群为依托,以重庆、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的一批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的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地区。东起湖北宜昌市,西至四川攀枝花市及相邻的云南昭通的8个区县,南到贵州的遵义市,北起四川的绵阳市,东北至四川达州市。

“长三角”经济圈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合作

———基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角度

刘 伟,赵培红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当前“长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正经历着优化升级的调整。通过对“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升级的内外因素和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长江上游经济带应在新一轮经济结构

调整中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并应立足自身优势,主动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增强地域整体实力,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圈;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长江上游经济带①

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流域带,是我国“H ”型经济架构的一个结点。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江上游经济带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研究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承接,有利于深入了解长江流域经济带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升级的内外

因素分析

111 影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外部因素

目前,“长三角”各省市的产业现状为:上海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和装备工业为主体,高档次轻工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江苏是装备工业和加工业并举;而浙江是以加工工业为主体、装备工业为补充、小型产业集群十分发达的制造业格局。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上海的困惑主要在于逐步失去低成本优势的部分传统产业仍占相当比重,装备工业仍缺乏国际竞争力,城市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重化工业的矛盾;江苏则存在“高投入、高消耗”的现象,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不高,专业化

程度、相互关联配套度不高,技术水准较高的外资企业本地化仍有一个过程;浙江的产业层次、企业素质、产品品质、技术水平等较低,若继续将资源集中在传统的轻加工工业,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迎接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尤其是在积极争取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资金和技术的转移,在新的劳动地域分工、新的资源组合和优化配置面前,与国内几大区域经济板块相比,“长三角”要体现其优势,必然要加快产业升级,把一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相对偏低以及超过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的产业转移出来,以便能够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112 促使“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11211 辐射力扩大而呈现的产业梯度自然转移

随着“长三角”的不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其辐射力和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于是某些产业可能会由核心地区逐渐向处于“长三角”辐射范围内的周边地区进行转移。目前,一些传统的轻重工业逐渐从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向周

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转移。随着“长

三角”辐射力和辐射范围的继续扩大,这些产业还可能会进一步转移到“长三角”以外的地区。

这种产业转移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延续性和空间限制性,即这种产业转移是伴随着核心区域辐射力和辐射范围扩大而自发产生的,并且是不断进行的,而承接地区与转移源地区大多邻近,每次转移的距离不会很大。从空间上来看,其动态过程是从核心区域逐渐向周边进行蔓延,可称为是“涓滴式”的扩散转移方式。

11212 产业结构升级而引起的产业转移

“长三角”地区工业产业升级特点是:①传统轻重工业如化纤、纺织、机械、电子、钢铁、有色冶金等行业在“长三角”的核心地区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②核心城市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将成为国内重要基地,微电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产业跃居全国领先地位;③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产业转移与经济体辐射力的扩大引起的产业转移是不同的,它并不以空间距离的远近作为是否转移的标准,而是从较高的产业梯度向较低的产业梯度进行转移,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间存在的产业结构高度落差。因而这种产业转移在空间上有可能表现为“跳跃式”地转移到非邻近甚至距离很远的地区。

11213 市场战略引起的产业转移

产业布局总是会按照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的。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通常会选择布局在接近原材料所在地或者产品主要销售地的位置。从这两个因素来看,“长三角”地区并不是产业发展所需原料的主要产区(西部才是我国资源和原材料的主产地),很多企业之所以布局在这里是因为“长三角”作为国内的发达地区,是一个很大的产品消费市场和外向型市场。

然而,随着全国各地区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发达地区对产品的需求日益高级化和多样化,很多产品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市场上已经显得低档过时或者趋近饱和;但与此同时,一些以前不具备消费能力的欠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日益成为这些产品的需求地,市场前景看好。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产业(企业)可能就会从“长三角”等地区转移到新兴市场所在的其他地区。

11214 产业链延伸的需要引起的产业转移

作为高端创新与研发的产业链延伸,某些产业未来也可能会趋向于把总部和相关研发中心留在“长三角”,但产业链基本上处于实体生产环节的部门则可能会转移到“长三角”以外的地区,以获取低廉的生产成本。随着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由于对战略性支撑要素资源的需要,“长三角”的一些行业和企业采取与拥有这些资源的西部地区形成战略联盟,将产业链上与资源联系最紧密的环节转移到西部的办法,希冀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缺口(丁瑶、余贵玲,2005)。其结果现实上起到了矫正资源基地和加工基地错位的作用,也带动了资源地的产业发展。

通过对“长三角”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同处于长江流域的“长三角”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在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方面存在互动关系,如果长江上游经济带积极主动创造条件,抓住这一机会,将对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体的快速形成和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2 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承接“长三角”

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地位和条件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中,无论从区位条件还是从已有基础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带都理应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是承接国际及东部产业转移最好的区域,是西部参与全国及国际竞争的“门户”,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课题组, 2005)。因此也就迫切要求长江上游经济带,向西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军主通道,向东与沿海地区紧密合作,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实现新的振兴。这个崛起和强盛的过程需要优先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理念来提升本地区产业能级。

211 明显的区位优势

长江是联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纽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结合部,又处于西部重点开发的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及南贵昆经济区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融合南北的战略地位,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水陆空交通条件齐备。西部大开发以来,长江上游经济带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等加快建设,相对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同时还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贵阳、万州和宜昌为中心城市,众多中等城市簇拥,连接西南地区众多腹地的大经济区,对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功能,拥有较大的经济腹地和拓展空间。

2长 春 大 学 学 报 第19卷

212 潜力巨大的市场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最多、城市规模最大、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除了重庆主城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之外,还密布了20多个大中城市和近百个小城市及小城镇。长江上游经济带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也预示着极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213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长江上游经济带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轻重并举、配套能力较强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汽车、摩托车、成套设备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彩色电视机和通讯设备等传统产业都具有相当的优势或基础,初步形成了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国防工业基地和西部最富饶的农牧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商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会迅速发展。

214 较为合理的产业区域布局

目前,长江上游经济带已初步形成了特大城市

,尤其是川渝城市绵延带、渝黔城市带和三峡城市带逐渐形成。与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城镇错落有致组成的城市群相对应,长江上游经济带不同梯度的产业体系也正在形成。重庆的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汽摩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天然气化工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目前正在倾力打造“世界摩托车之都”和“中国汽车名城”;三峡经济带(沿江)已形成以长寿天然气化工、涪陵化肥工业和万州盐气化工为特色的化工产业密集带;渝黔经济带也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开发为主的资源加工产业带;成都工业则主要侧重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等轻工业,成都、德阳、绵阳距离相对较近,正发展成为德绵高科技、信息产业带;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已逐步形成食品、化工产业密集带。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错位发展的思路不但为承接“长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地区不同梯次的产业转移准备好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为长江上游经济带自身由高梯度地区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预留了空间。

215 丰富的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长江上游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其水能资源的可开发量达1.7亿千瓦,占全国的46%,可建百万千瓦以上特大型电站34座,25万至100万千瓦大型电站52座。长江上游也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

(2)人力资源优势。长江上游经济带拥有近80所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众多,仅重庆、成都、贵阳就有各类科研机构1000多个,专业技术人员150多万人。此外,长江上游经济带具有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轻重兼备的庞大产业工人群体,为承接“长三角”地区的无论是机械制造业还是轻纺织工业的产业转移提供了科技人才和产业工人支持,同时也能解决转移产业就近配套的问题。而且长江上游经济带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生力军,为发展吸纳劳动力强、就业弹性大的创业型、科技型企业和都市型工业创造了条件。

但是,长江上游经济带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市场化程度低,观念落后,“亲商”环境尚未形成,直接阻碍着东部企业家投资西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支撑堪忧;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任务艰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三角”部分成熟产业向西部转移;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所需的配套网络跟不上。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经济带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

3 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建议

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需要秉承“求同存异、互联互动、共谋发展”的共同意愿,加强区域内中心城市之间的合作,努力把长江上游经济带打造成西部地区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增长极。要充分利用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作为长江经济带首尾联动的战略地位,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引导、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带转移,带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升级,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长三角”和长江上游地区共同支撑起长江经济带的腾飞。

311 分区域、分步骤、有侧重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首先要明确承接东部先进地区包括“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是为了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正如长江上游经济带不可能搞“平衡发展”、整体推进一样,承接产业转移也必须分重点、分区域、分步骤进行。区域内省市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理解,达成共识,避免盲目引进、无序竞争,从而避免造成长江

3

第1期 刘 伟,等:“长三角”经济圈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合作———基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角度

上游地区低层次的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312 紧密结合区域内产业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来承接产业转移

立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结合重庆在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天然气化工业方面的优势,成都在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以及医药方面的优势和贵阳的电力工业、苗药特色,以及宜昌在水电、机电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大力引入既符合长江上游经济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又在“长三角”地区处于成熟或成长阶段的产业,如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医药产业等,以壮大长江上游的产业发展。313 争取产业转移的同时,要把对相应配套体系的培育与引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考虑

要使引进的主导产业能真正扎根本地,必须花大力气引进涉及这些产业的配套企业,逐步培育起围绕转移来的产业能够短距离提供上游原材料供应和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能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带来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强化区域的竞争优势。314 创新长江上游经济带内部省市之间、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政府合作方式

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是区域内各省市的共同愿望,因此必须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加速资源、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形成良性互动的经济格局和资源配置优化、市场共享、相互补充的产业体系;在谋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过程中,长江上游地区应当作为一个整体共进退,共同与“长三角”地区政府间协商合作框架,提高西部地区谈判的实力,尽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双方均有利的合作。在原有的“长江流域市长联席会议”等战略性合作框架基础上制定出具实质意义的合作意向,就“长三角”地区向长江上游地区某些具体产业的转移达成协议,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315 用足用活国家优惠政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承接产业转移

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西部开发“十一五”规划、成渝国家统筹综合配套试验、汶川地震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等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顺利成功地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长江上游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实现其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栋生.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的几个问题[J].开发研

究,1996(4):13-15.

[2] 丁瑶,余贵玲等.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

产业承接的联动[J].改革,2005(6):10-12.

[3] 长江上游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长江上游经济

带发展思路及政策选择[J].改革,2005(1):15-26. [4] 彭劲松.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J].上海经济研究,2005(4):85-88.

[5] 陈兴述,田代贵.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目标及空间发

展战略[J].上海经济研究,2007(1):58-61.

[6] 易小光,丁瑶等.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

的战略取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

(6):20-23.

责任编辑:沈 玲

Regi onal cooperati on of“the Yangtze Ri ver Delt a”econo m i c ci rcle

and the econo m i c belt i 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 ver ———Fr om the view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acquisiti on

L IU W ei,ZHAO Pei2hong

(School of Econom ics,Central University f or Nati onalities,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A t p resent,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the Yangtze R iver Delta”econom ic circle is undergoing the adjust m ents of op ti m iza2 ti on and upgrading.This paper analyz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 or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in“Yangtze R iver Delta”econom ic circle and the industrial devel opment status of the econom ic bel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 iver.It puts f or ward that in a ne w r ound of econom ic adjust m ent the econom ic bel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 iver should take on heavy dual res ponsibilities of dra wing the nati onal economy t owards sustainable and rap id gr owth and expediting devel opmen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 ons and should base on their own advantages,attract industry transfer in“Yangtze R iver Delta”area,enhance the overall regi onal strength an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regi onal econom ic co2ordinati on.

Keywords:“the Yangtze R iver Delta”econom ic circle;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 iver econom ic belt;industry transfer;in2 dustry accep tance

4长 春 大 学 学 报 第19卷

湘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题卷:1.4.2 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 解析

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 一、选择题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2题: 1.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 2.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 A.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 B.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C.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 D.降低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下图为“某地中药材加工循环产业链模式示意图”。完成3--4题。 3.“中药材采购→药材生产→产品销售”主要反映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 A.信息联系 B.商贸联系 C.科技联系 D.生产联系 4.“未来待完善体系”的建设可以( ) ①增加中药材附加值②提高中药材价格③完善产品销售体系④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着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最有可能代表产业和技术的数字是( ) A.①⑥ B. ②⑤ C. ③④ D. ①④

6.京津冀一体化有利于( ) A.河北、天津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B.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 C.缩小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D.提升北京的城市品质和职能种类 下表为我国2007—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转移规模(单位:亿元)表。据此完成7~8题。 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净转出 东部地区0 645 167 239 -5 281 中部地区 2 369 0 41 60 1 469 西部地区 3 140 231 0 42 3 173 东北地区823 125 32 0 639 7.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中部向西部地区 B.中、西部向东部地区 C.东北向中部地区 D.东部向其他三个地区 8.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成本 B.自然资源 C.集群效应 D.劳动力成本 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见效不明显。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入量-转出量)转移图”,回答9~10题: 9.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因素有( ) 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②东部的交通条件③中、西部的劳动力价格④中、西部的资源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书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 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 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 值是不可能为0的。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 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江三角洲

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 编辑本段气候 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 长江三角洲 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编辑本段历史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 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苏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城市。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西昌学院郭佳 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德阳市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四川省为参照系,对德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德阳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促使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乃至更好地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德阳市;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将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德阳产业结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进而为确定德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部门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过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2-5].SSM分析法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能够揭示区域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和原因,是确定区域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1.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全国增长份额)、结构偏离分量(结构转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区域竞争力份额),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数学模型的构建 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 ,bij,t (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 表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1.43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学习提纲填空形式

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三课堂学习提纲 编制:高一地理组 审核: 高一地理课堂学习提纲 第1页(共4页) 高一地理课堂学习提纲 第2页(共4页) 1.4区域经济联系(三)------产业转移 班级 姓名 小组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分析归纳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自学深思: 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31-33页内容,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填写 学习提纲中的知识要点,重点内容在课本上标记。 本节知识概况: 1、产业转移的定义、本质、作用及原因 2、近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具体例证有哪些? 每个例证中影响产业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什么? 对迁入区、迁出区的的影响又是什么? 3台湾向大陆迁移的是哪些种类型的产业? 4、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1、产业转移的概念、本质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者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成为产业 转移。 本质: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使生 产成本提高或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会受 到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厂 等方式,将产品的生产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2.产业转移作用: (1)对区际 与区际 的一种替代 (2)促进劳动力、 、 在区域间的流动 3.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 水平、 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 致产业向 地区转移。 4、对于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现象,用以下案例说明 案例一: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1) 沿海地区的企业向内地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2) 发达地区的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类型的企业转移对迁入地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案例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的原因? ①近些年来,我国大陆( )的发展,尤其是( )的改善 ②( )、( )、( )对台商有很强吸引力 台湾大举投资办厂对大陆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案例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促进经济发展的很好例证) (1)区域内部的产业迁移现象出现的原因? (2)广东边缘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出现的原因?意义又是什么?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产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工业的类型是怎么样转变的?在此过程中,产业活动对环境 的影响怎样变化? (3)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什么类型的产业? 最后两分钟,思考讨论的问题,为讨论做准备。 三、小组讨论: 讨论1、:阅读P32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 珠三角的产业出现了向哪些地带转移的趋势?(结合图1-28) 2、 广东边远地区为什么具备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这种产业集群效应对当地的发展有何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讨论2、山东经济东强西弱,呈现出东、中、西三个地域特征,为实现东、中、西三个地域协调发展,山东省制定了“一个龙头”、“三个突破”、“三个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即“突出发挥青岛龙 头带动作用”、“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 西部突破菏泽”、“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装…………………………………订………………………………线……………

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之一,也被列入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以来,长江三角洲呈现出持续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其经济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三角也并非高枕无忧,作为全国现代化领先区、国际化前沿区、科学发展先行区,长三角显示出职能分工体系不明确,增长方式总体粗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凸显等突出问题,其产业转型、创新能力和协调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更快更和谐的发展,长三角地区需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来保驾护航。 1、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统一规划长三角城市群的重大基础设施,尤其对铁路、高速公路、通讯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尽快形成以沿江公路、高速公路、长江水道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加强各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性,实现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创造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运输条件,加大区域内的密切联系,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支撑能力。在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进行联合投资,加快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2、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早已成为主流,对于长三角而言,加快转型发展、推动产业转移,与国际联动接轨,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共同主题。应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共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规划间的联动实施,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全面打造与长三角地区发展相适应的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的合作活力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格局。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概述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产业转移概述 (答题时间:30分钟) 某年7月,常德市举行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介会,市委、市政府在东莞召开了此次会议,以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合作,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工业强市步伐。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1~2题。 1. 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 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C. 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D. 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2. 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 科技发达

B. 交通便利 C. 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 D. 第三产业发达 目前中国劳动力约是美国、欧盟、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两倍,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但是现在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将会是个长期趋势。春节过后,沿海许多地区再一次出现用工荒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 中国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4%,然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仅占总劳动力的3%。如果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中国的农业将会朝下列何种方式发展() A. 机械化 B. 生态农业 C. 休闲农业 D. 节水农业 4. 某出口计划将沿海的员工由26万人降至20万人,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造成该出口转移的原因不包括() A. 内部交易成本 B. 土地价格 C. 劳动力成本 D. 交通便利 近年来,省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但铁矿石却需要大量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进口;钢铁企业加强整合,企业布局向沿海转移。据此回答5~6题。 5. 相对于济南市的钢铁企业,日照市钢铁企业具有的优势是() A. 市场 B. 资金 C. 技术 D. 交通 6. 省对钢铁企业加强整合,逐步实现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地区的日照转移的目的是 () ①缓解内陆地区的环境污染②降低运输成本③充分利用日照市的炼钢技术④便于出口,提高经济效益 ⑤平衡省钢铁企业布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阅读材料,回答第7~8题。 材料一据媒体报道,某年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限期离,原生产基地迁回日本;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和北京,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

长三角概况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

曹妃甸区域经济定位及产业结构展望

【摘要】本文运用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有关工业集聚的理论,对曹妃甸未来经济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将成为京津唐经济圈的一个制造业中心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产业发展的规划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曹妃甸产业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一、曹妃甸历史及目前状况简述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的沿海的南堡地区,它是渤海湾中惟一不需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不需疏浚维护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40万吨级)的天然“钻石级”港址资源。曹妃甸自1895、1900两次强风暴袭淹后,岛民已迁徙。截止到首钢搬迁、与河北省共同筹建码头前,岛上唯一建筑是一座为引导船舶夜航所用的航标塔。2002年6月,首钢、河北省建投、唐钢、唐山市四方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启动码头通路工程建设,深水大港的建设拉开序幕。2005年初,中国中央政府相继批准了包括曹妃甸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和首钢搬迁曹妃甸实施方案,曹妃甸港口建设工程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并成为国家“十一五”期间投资最大的项目集群。按照国家规划,曹妃甸需填海建设的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新加坡大。到2010年,曹妃甸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其经济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唐山。到目前为止,曹妃甸二十五万吨级矿石码头已经开航,七十多公里的通岛道路已全线贯通,迁曹铁路已经通车,供电、供水项目已经基本完成,码头、钢铁、电能项目建设也全面铺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07年3月12日上午已宣布曹妃甸“新首钢”开工建设。曹妃甸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160亿元,仅2007年将完成投资300亿元。曹妃甸本来是冀东渤海之滨的一个小镇,名不见经传,但随着首钢的搬迁,声名雀起,曹妃甸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决定了其在中国的经济布局中将担任一个重要角色。伴随着一个钢铁基地的兴建,必然对其相关行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河北省与首钢正在联合打造一个新兴的工业重镇,兴业伊始对未来产业布局的规划尤为重要:到底是以基地为依托打造一个专业的钢铁城市,还是以钢铁产业为支柱各种产业全面发展;着眼于富甲一方,还是放在整个京津唐经济圈考虑,构筑一个产业集群的次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应如何选择,曹妃甸未来在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定位已是迫在眉睫。二、曹妃甸未来产业定位分析1、曹妃甸的产业带动能力及规模经济分析无论是钢铁工业还是石化工业抑或是大型码头带来的航运业的发展均可以直接带动周边地区的煤炭、机械、采选矿业、食品工业、化工原料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煤气生产供应业、自来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等的快速发展,其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市场需求量的激增。上述三大产业横向、纵向产业链很长,而且对各行业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因而对上述不同行业会形成较大的拉动力。其次,降低相关企业的金属材料成本。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电力等企业,其产品和原材料区位重量较大,运输成本占交易费用的比例较大,因而大型钢铁企业有利于相关行业的企业降低成本。具体的带动作用可有产业间的关联度来说明,产业间的联系可分为顺向联系和逆向联系两种:顺向联系是指某些产业因生产工序的前后,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即最终产品为止;逆向联系是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而石油、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电力对其他产业的顺向关联度都非常高,因而曹妃甸未来的产业带动力将是巨大的。曹妃甸的起步就在于钢铁工业,首钢曹妃甸搬迁后,将由首钢、唐钢联合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最终年产能1500万吨的精品钢材基地;一期计划实现年钢产量500万吨,二期形成1000万吨生产能力。其规模列目前国内第二位。据国外的专家测算钢铁企业的最佳规模为500-1000万钝,首钢在曹妃甸的钢铁项目规模效益应该是能实现的。另外已列入规划中的项目有:航运业包括矿石、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码头在内的76个码头,(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多种泊位并存、单体工程量最大的港口);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1.4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1.4区域经济联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第一课时就围绕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当然重点我选取其中之一进行重点分析,力求让学生形成一种模式,分析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基本思路,在分析对地理环境影响时,让学生形成一种答题的模版。材料基本上也以书本上的阅读为主,答案都以开放式为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会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学会从中获取所需知识 2、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达到一种生动起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不利),树立事物都具有两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常规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我国的区域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南北方、东西部的差异,怎么样使得各区域都能协调的健康的发展呢?今天一起学习下-----区域经济联系首先我们了解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教师再讲解P24阅读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比如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东西部的联系。学生阅读回答: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东西部除了在经济中的合作之外还表现有资源的调配和产业转移(放映幻灯片)学生阅读幻灯片了解我国资源分布情况,从而引出我们的资源跨区域调配。1、分析调配的原因2、主要工程3、调配的意义。 让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形成基本分析思路(看幻灯片)。然后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放映幻灯片)学生读图,回答南水北调的线路等几个问题,教师以图来分析3条线路。(放映幻灯片) 学生活动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水资源的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开放性为主)分析中形成一种答题模版,对意义类型的问题怎么回答,对影响类型的题目怎么答题。 最后留作业让学生自己对另外两种资源调配中的问题、路线、意义等按照本节所讲自己整理。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5241722.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盛捷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6期 摘要: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资源紧张,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相信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区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确立共建共治的体制机制,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1-02 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对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三角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陷,正视这类问题,找到解决它们的切入点,有利于扬长避短,达到更好发展的目标。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由“政治挂帅”转为“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指标的高下成了政府、官员优劣评价的直接依据,由此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运行加以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其主要表现大致如下: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阻滞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外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经济纠纷时往往偏袒本地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突出表现为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不少地区在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之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在长三角都市圈内,不少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行政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口之间竞争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布置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客观条件,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走不出的误区,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

9、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讲解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准则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对已有的产业结构的评价, 要以区域的综合区情及国家的经济大势为依据。在多种因素综合限定的边界内进行选择。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的合理性如何,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考察。 1、以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否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即在区域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中, 供给比较充分、价格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 (既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是否优先、重点开发利用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发展。 2、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即对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协调能否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区域主导产业部门是否形成, 其发展的规模是否适度。 3、区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如何,特别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协调一方面,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能否辐射区域的相关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相关产业又是否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配合,从而是整个区域经济系统高效率地运转。 4、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力和应变能力如何。即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来因素,有效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 形成强大的扩张、输出能力; 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 通过组织机制的调节, 消除干扰造成的不协调状态; 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反之, 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不好, 而且这个较差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 这个产业结构就是不合理的, 需要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