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穴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穴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穴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穴、止于中冲穴,左右各9穴。本经循行路线: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过膈肌,经胸部、上腹、下腹络于三焦。由胸部分出支脉1沿上臂前侧的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间下行入肘横纹,向下走小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肌腱)间入掌中,沿手中指桡侧出指末端。由掌中分出支脉2沿手无名指出指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所主病候:外经——胸胁胀满,腋肿,肘、臂部拘挛不能屈伸,手心热。

内脏——心烦,心悸,心痛,喜笑不休,面赤。

本经主治病证:神志病、诸痛痒疮、胃病等。

天池(手厥阴心包经穴)

位置: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外展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疠,疟疾,乳痈。

天泉(手厥阴心包经穴)

位置:臂内侧,腋前纹头下展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心悸。

曲泽(手厥阴心包经穴;合穴)

位置: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尺侧缘。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痛,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咳嗽,泄泻。

郄门(手厥阴心包经穴;郄穴)

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5寸。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胸痛,咯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胃痛,热病,肘、臂痛。

间使(手厥阴心包经穴;经穴)

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3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癫狂,痫症,腋肿,肘挛,肘、臂痛,咯血,呕血。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症,郁症,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腕、臂痛。

大陵(手厥阴心包经穴;俞穴;原穴)

位置:腕掌横纹中点,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症,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失眠,头痛,热病,腕、臂痛。

劳宫(手厥阴心包经穴;荥穴)

位置:手掌心,第2掌骨与第3掌骨之间偏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症,口疮,口臭,鹅掌风。

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穴;井穴)

位置: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掌中热,心烦。

----------------------------------------------------------------------------------------------

按压心包经的关键

《黄帝内经》有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弗能容;……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之主脉也……。所以,欲治心病,要由心包入手,方为正途。

按压心包经的关键是要得气,所以按压的速度不宜太快。我们的目的是要让经络上每一点的按压,都能真正被传送到心包上,从而使心包内的积液、废物尽快的被排泄掉,使心脏恢复活力并增强搏动力。

按压心包经主要是从胸到手循经按压,穴位正确与否不重要,所谓“离穴不离经”,只要沿着这条线一点一点地按压过去,遇到痛的点就停住不动,直到它不痛,要让按压到的每一点都能一直传导到心脏里去。每一点的按压都要深透,但不是力量重,而是时间长,这样才能得气。每一点按下去都能听到声音就通透了。

可以用听诊器放在腹部倾听腹内传出的声音,以检验按压的效果。开始时可能什么声音也没有,但是,按压得时间长了,或按压了几次之后,一定可以听到得气之后产生的声音,而且听到的声音也会由开始的浑浊不清到后来的清晰可闻,有时甚至可以让坐在旁边的人都清楚地听到。

可在每晚睡前按压心包经一个小时左右,等到按压心包经时产生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流畅以后,保持每周两次的频度也就可以了。

按压心包经时可配按命门穴(也可以通过压腿的方法疏通此穴,即把腿放在高一点的地方压一压,抻拉一下腰、腿部位的膀胱经,有利于帮助打通心包经)、昆仑穴、膈俞穴。

按压心包经的重点要在心包经别,即胸腹中线的任脉一段,尤其是膻中穴。

睡前,把手指平放在膻中穴上,闭眼冥想这一点,直至指下出现跳动的感觉,就此入睡最好,如做不到,可如此做五至十分钟;第二天起床前再做五至十分钟。持之以恒,直到不必如此做时,清晨醒来,也能感觉到身体里气机流畅运作的那一天。

按压心包经时无论痛与不痛都要按,并且两边都要按。因为保持心脏良好的工作能力,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心包经按压起来痛,是因为它已经阻塞了,而且身体也在努力地要使它通畅,所以会痛,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帮助身体尽快打通它,所以要按。

心包经按压起来不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络本身没有阻塞,这时按压起来就不会痛,而且按压时间长了可以听到得气时产生的声音;另一种是经络已经严重阻塞,同时人体的气血水平又很低,导致气机已经运行不到这一段经脉上了,所以按压时既不会痛也听不到有得气产生的声音。对于第一种情况,保持每周两次的按压,以帮助心脏拥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第二种情况,要先做好敲胆经与早睡这两件事,让身体的血气赶快充足起来,等到身体有能力做修整、调理的工作了,再按压心包经时,它就会有痛感了,这时按压起来也就会有效果了。

经络与腧穴期末题库完整

第七节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1. 与眼眦有关的经脉是() A. 足太阳膀胱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阴脾经 2. 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位于() A. 脊柱椎体横突外侧缘 B. 肩胛骨缘线上与脊柱平行 C. 脊柱正中与肩胛骨缘连线的中点处 D. 肩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 E. 肩胛骨下角缘垂直线上 3. 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是() A. 委阳 B.委中 C.昆仑 D.丰隆 E.飞扬 4. 关于风门穴,下列正确的是() A. 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B. 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 C.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1.5 寸 D. 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3 寸 E.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5. 命门穴旁开 3 寸为() A. 腰阳关 B.关元俞 C.肾俞 D.志室 E.秩边 6. 与命门穴相平的穴位是() A. 大肠俞 B.肾俞 C.小肠俞 D.秩边 E.腰阳关 7. 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 2.5 寸,旁开 1.3 寸,平枕外隆突上缘凹陷处是() A.凤池 B.脑户 C.玉枕 D.风门 E.风府 8. 阳跻郄穴附阳为何经穴位?()

A. 膀胱经 B.肾经 C.脾经 D.肝经 E.小肠经 9. 次髎穴主治下列何种病症() A.月经不调 B.腹泻 C.便秘 D.痔疮 E.头痛 10. 下列足太阳膀胱经穴不位于背部第一侧线的是() A.膈俞 B.督俞 C.膏肓 D.厥阴俞 E.气海俞 11. 第 2 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的穴位是() A.附分 B.风门 C.魄户 D.肩中俞 E.肝俞 12. 第 5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的穴位的是() A.气海俞 B.大肠俞 C.关元俞 D.小肠俞 E.三焦俞 13. 天柱穴主治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项强 B.后头痛 C.鼻塞 D.癫狂 E.手痛 14. 膈俞穴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呃逆 B.瘾疹 C.潮热盗汗 D.气喘 E.牙痛 15. 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部循行的部位是() E.侧中间 A.外侧前缘 B.外侧中间 C.外侧后缘 D.胫骨与腓骨之间 16. 足太阳膀胱经入合腘窝的穴位是() A.会阳 B.浮郄 C.委阳 D.阴谷 E.委中 17. 不位于小腿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是() A.承筋 B.承山 C.昆仑 D.飞扬 E.束骨 18. 下列治疗眼病的穴位位于目眦的是() A.瞳子髎 B.攒竹 C.承泣 D.丝竹空 E.睛明 19. 承山穴主治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 A.癫痫 B.便秘 C.阳痿 D.痔疮 E.腰腿疼痛 20. 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是() A.京骨 B.委中 C.昆仑 D.飞扬 E.束骨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一、经脉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心包络,向下经过横膈自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其支脉,从胸部向外侧循行,至腋下3寸处,再向上抵达腋部,沿上臂内侧下行于手太阴、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中,再向下到前臂,沿两筋之间,进入掌中,循行至中指的末端。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图9‐0)。 图9‐0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二、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 1. 心胸、神志病 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 2. 胃腑病证 胃痛,呕吐等。 3.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上臂内侧痛,肘、臂、腕挛痛,掌中热等。

四、本经腧穴(9穴) 1. 天池(Tiānchí) 【出处】《灵枢·本输》 【别名】天会 【穴名释义】天,指高位,上部;池,水聚之处,或储水之处,穴当胸廓乳房,居高位,乳房为乳汁储存之所,泌乳之处,喻之为池,故名天池。 【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图9‐1)。 图9‐1 【解剖】浅部为乳腺组织(男性乳腺组织不明显),其下为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部为第4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4肋间神经。 【功效】宽胸理气,散瘀止痛。 【主治】①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心肺病证;②腋肿,乳痈,乳少;③瘰疬。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常用配伍】 ①配乳根、膻中,治乳痈。 ②配内关、心俞、厥阴俞,治心烦,心痛,胸痛。 ③配委阳,治腋肿。 2. 天泉(Tiānquán) 【出处】《针灸甲乙经》。 【别名】天温、天湿、天泾。 【穴名释义】天,指上部;泉,指水之出处。本穴上接天池,位于臂部上端,脉气似泉水由此下行,故名天泉。 【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图9‐2)。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 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 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 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 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 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 上入颃颡(1),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 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 肺。 [本经穴]大敦(井)、 行间(荥)、太冲(输、原)、 中封(经)、蠡沟(络)、中 都(郄)、膝关、曲泉(合)、 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 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三阴交、冲门、 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 关元(任脉) 【注释】 (1)颃颡——同吭嗓.此指喉 头和鼻咽部。喉咙则指下连气 管部分。 【语译】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1),妇人少腹肿(2),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3),狐疝,遣溺、闭癃。 【注释】

(1)疝——与颓同,又写作“颜”。疝,为七疝之一,发病时阴囊肿痛下坠。(2)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3)狐疝——为七疝之一,其证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象狐之出入无常。张子和说:“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少腹,行立则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妇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了血色。 足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1)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2)上睾,结于茎(3)。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去内踝——躁下《甲乙》《脉经》均有“上”字。 (2)循经——原作循胫,据《甲乙》《脉经》改。 (3)茎——指阴茎。 (4)睾肿——《素问·缪刺》王注:“睾,阴丸也”。 (5)长——《甲乙》《脉经》《太素》此下有“热”字。 【语译】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离内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部,结在阴茎处。 其病症:气厥逆则睾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足厥阴经别【循行】《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 【语译】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足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1)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2)。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注释】(1)上——《甲乙》无。(2)筋——《甲乙》作经。 【语译】 足厥阴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阴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长不收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练习题

一、A1 1、中冲穴的定位是 A、中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B、中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C、无名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D、中指尖端的中央 E、无名指尖端的中央 2、间使穴的定位是 A、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B、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C、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D、腕横纹上1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E、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呕血、咳血、疔疮的腧穴是 A、内关 B、孔最 C、间使 D、外关 E、郄门 4、下列哪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起止穴 A、天池、中冲 B、极泉、中冲 C、天池、少冲 D、极泉、少冲 E、少府、少冲 5、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凹陷处的腧穴是 A、少海 B、小海 C、曲泽 D、曲池 E、尺泽 6、中冲穴的主治病证是 A、热病、舌强肿痛 B、咯血、肘臂挛痛 C、心痛、心悸 D、胃痛、呕吐 E、热病、疟疾 7、除心、心包、胸、神志病外,手厥阴经腧穴还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胆病 B、脾病 C、胃病

D、肾病 E、肝病 8、下列不属于曲泽穴主治病证的是 A、暑热病 B、肘臂挛痛 C、心痛、善惊 D、胃痛、呕血 E、咳嗽、胸满 二、B 1、A.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B.腕横纹上4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C.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D.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E.腕横纹上1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 、间使穴的定位是 A B C D E <2> 、内关穴的定位是 A B C D E 2、A.内关 B.劳宫 C.间使 D.外关 E.曲泽 <1> 、善于治疗心痛、烦闷、口疮、口臭的腧穴是 A B C D E <2> 、善于治疗胃痛、呕血、呕吐、暑热病的腧穴是 A B C D E 3、A.天池、少冲 B.极泉、中冲 C.天池、中冲 D.极泉、少冲 E.中府、少冲 <1> 、以上哪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起止穴 A B C D E <2> 、以上哪组是手少阴心经的起止穴 A B C D E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足厥阴肝经丑时(凌晨1:00~3:00)血气流注于肝,称为「足厥阴肝经」,本经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且由于肝胆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就不利肝脏排毒功能。肝经具有调节全身的血液疏导全身,使气血调和,宜在精神愉快下入眠,以免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1、足厥阴肝经主要病症丑时(凌晨1:00~3:00)肝经当令,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肝属木,肾属水,肝肾一家,肾水不足,枯木易生风,燥热;血压高、中饭患者,首要保肝肾。由于肝胆相互影响,最好在23点前入睡,肝主血,人体休息时才能使血液回流滋养肝。虚火旺盛者,此时熟睡,能够降虚火。此外,情志舒畅为养肝第一要务,肝主疏泄,过度压抑致气血不畅,阻塞可生肿瘤。总之,肝藏血,保肝需早睡,保持心情舒畅,切莫压抑、动气。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头晕眼花、皮肤枯黄等。实症:肝火旺、脾气不好、头晕腰痛、月经失调、失眠、肋间神经痛等。2、足厥阴肝经用药歌诀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3、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图从足出发,沿着下肢内侧,绕过生殖器,循着两胁,上达头顶。开窍于目。4、足厥阴肝经穴位歌诀图 5、足厥阴肝经取穴视频详解[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6、足厥阴肝经穴位(14穴)大敦(足厥阴肝经穴;井穴)位置: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角外展0.1寸。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症,少腹痛,经闭,崩漏,阴挺。行间(足厥阴肝经穴;荥穴)位置:足背侧,第1趾与第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泄,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瘈,失眠,口歪,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崩漏。配合太冲穴向行间方向推,可起到消除肝脏郁积的作用,使肝血源源不断地供到心脏。太冲(足厥阴肝经穴;俞穴;原穴)位置: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症,胁痛,腹胀,黄疸,呃逆,咽痛嗌

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路线及穴位位置

人体穴位经络图——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穴、止于中冲穴,左右各9穴。本经循行路线: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过膈肌,经胸部、上腹、下腹络于三焦。由胸部分出支脉1沿上臂前侧的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间下行入肘横纹,向下走小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肌腱)间入掌中,沿手中指桡侧出指末端。由掌中分出支脉2沿手无名指出指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本经所主病候:外经——胸胁胀满,腋肿,肘、臂部拘挛不能屈伸,手心热。 内脏——心烦,心悸,心痛,喜笑不休,面赤。本经主治病证:神志病、诸痛痒疮、胃病等。 天池(手厥阴心包经穴)位置: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外展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疠,疟疾,乳痈。 天泉(手厥阴心包经穴)位置:臂内侧,腋前纹头下展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心悸。 曲泽(手厥阴心包经穴;合穴)位置: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尺侧缘。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痛,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咳嗽,泄泻。 郄门(心包经穴;郄穴)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5寸。主治:心痛,心悸,心烦,胸痛,咯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胃痛,热病,肘、臂痛。 间使(手厥阴心包经穴;经穴)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3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癫狂,痫症,腋肿,肘挛,肘、臂痛,咯血,呕血。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位置:小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展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症,郁症,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腕、臂痛。 大陵(手厥阴心包经穴;俞穴;原穴)位置:腕掌横纹中点,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症,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失眠,头痛,热病,腕、臂痛。 劳宫(手厥阴心包经穴;荥穴)位置:手掌心,第2掌骨与第3掌骨之间偏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主治: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症,口疮,口臭,鹅掌风。 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穴;井穴)位置: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掌中热,心烦。

足厥阴肝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厥阴肝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本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穴,末穴期门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1) 大敦穴LR1 Dà dūn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配内关穴、水沟穴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穴、天突穴、间使穴治梅核气。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肝经井穴。 (2) 行间穴LR2 Xíng jiān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配伍]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荥穴。 (3) 太冲穴LR3 Tài chōng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第十四章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本章包括经络和腧穴两部分。第一节为经络,包括足厥阴经脉、足厥阴络脉、足厥阴经别和足厥阴经筋。经脉分布于足大趾,在内踝上八寸以下分布于小腿内侧的足太阴经脉之前,在内踝上八寸以上,分布于大腿内侧的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至小腹,布胁肋,入颃颡,连目系,至巅顶,环唇内。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第二节为腧穴,首穴是大敦,末穴是期门,左右各14穴。 第一节足厥阴经络 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阴器,目系,喉咙之后,颃颡,唇内,胃,肺,属肝,络胆,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络脉上睾,结于茎。经别至毛际。经筋结于阴器,络诸筋。 一、足厥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胴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 【注释】 [1]丛毛:指足大趾爪甲后方有毫毛处,意同“三毛”。 [2]上踝八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注“足厥阴行足太阴之前,上踝八寸,而厥阴复出太阴之后也。” [3]股阴:股指大腿,内侧为阴。即指本经行于大腿内侧。 [4]环阴器:环,原作“过”。此据《脉经》、《甲乙》、《太素》、《千金》、《素问·刺疟》王冰注引文等改,意指环绕阴部。 [5]颃颡:指鼻咽部,喉头以上至鼻后窍之间,又写作“吭嗓”。 [6]巅:本字应作“颠”。《说文》“颠,顶也”。指头顶高处,百会穴所在。 足厥阴肝经,①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至距内踝一寸(中封)处,上循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②上膝腘内侧(膝关、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③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④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⑤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⑥沿气管之后,向上入颃颡(鼻咽部),连接目系(眼与脑的联系),⑦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目部支脉,⑧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⑨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癀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灵枢·经脉》)。 【注释】 [1]僓疝:与颓同,小肠下坠于阴囊或腹股沟。妇女子宫脱垂古称“胞落颓”,亦属此类。 [2]少腹肿:张介宾说,“足厥阴气逆则为睾肿卒疝,妇人少腹肿,即疝病也”。 [3]面尘脱色:面垢如尘,神色晦暗。

中医执业医师针炙学练习题及答案: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中医执业医师针炙学练习题及答案: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是 A.尺泽 B.曲泽 C.曲池 D.少海 E.支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曲泽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 治疗心悸,应首选 A.合谷 B.尺泽 C.内关 D.太冲 E.劳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内关主治: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系病证。 腕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阳溪 B.神门

C.腕骨 D.大陵 E.太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陵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少阴肾经、腧穴 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太溪 B.俞府 C.至阴 D.涌泉 E.然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是涌泉。 照海通于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E.阴跷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照海属于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位于足少阴神经。 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为 A.照海 B.太溪 C.阴谷 D.复溜 E.然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太溪为足少阴经的原穴,也是输穴。 属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 A.血海 B.少海 C.小海 D.照海 E.气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照海属于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位于足少阴神经。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手少阳 1.经脉循行

三焦经、腧穴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角孙、 耳门、丝竹空(10穴) A.外关 B.阳池 C.关冲 D.中渚 E.支沟 手少阳经的输穴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手少阳经的井穴是关冲;输穴为中渚;原穴为阳池;络穴、八脉交会穴为外关。 手少阳经的络穴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手少阳经的井穴是关冲;输穴为中渚;原穴为阳池;络穴、八脉交会穴为外关。

足厥阴经络与腧试题与答案穴

第十五章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一)A型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何经直上巅顶 A.手太阴肺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厥阴心包经 2.起于足大趾外侧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任脉 C.足少阴肾经 D.足厥阴肝经 3.下列既能治疗崩漏,又能治疗疝气的穴位是 A.隐白 B.大敦 C.归来 D.横骨 4.肝经的络穴是 A.中都 B.太冲 C.蠡沟 D.光明 5.下列各穴中,不属于肝经的是 A.中极 B.行间 C.章门 D.太冲 6.下列哪组穴不是经脉的起止穴 A. 长强、兑端 B.大敦、章门 C.隐白、大包 D.涌泉、俞府 7.下列各穴中归属肝经的是 A.商丘 B.丘墟 C.解溪 D.曲泉 8.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的穴位是 A.内庭 B.行间 C.太冲 D.侠溪 9.治疗疝气多用 A.大敦 B.行间 C.内庭 D.太冲 10.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的穴位是 A.京门 B.期门 C.内庭 D.日月 (二)X型题(依题意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1.下列穴位中,归属于足厥阴肝经的穴位是 A.章门 B.期门 C.幽门 D.金门 E.行间 12.下列经脉中连系“目系”的有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13.下列经脉中,与舌有关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阴脾经 E.手少阴心经 14.在十二经脉循行中,“环唇”的经脉有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阴肾经 E.手阳明大肠经 15.在十二经脉中“挟口”的经脉有 A.足太阴脾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太阳小肠经 16.太冲穴可主治 A.癫狂 B.中风 C.妇科病 D.小儿惊风 E.下肢痿痹 17.关于行间穴下列正确的有: A.在足背,当第二、三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B.在足背,当第一、二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C.主治肝经风热头目病证 D.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经带病证 E.主治瘰疬 18.关于章门穴下列不正确的有: A.位于第11肋游离端下际 B.位于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C.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脾病证

经络腧穴试题

经络腧穴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阿是”穴首见于 A.《内经》 B.《甲乙经》 C.《备急千金要方》 D.《肘后备急方》 E.《针灸大成》 2.郄穴的概念为哪项 A.气血流注的源泉 B.各经经气深聚的穴 C.肢端末梢的穴 D.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腧穴 E.经气最强的穴 3.脏会穴是 A.章门 B.中庭 C.中脘 D.下脘 E.中极 4. 八脉交会穴中,通督脉的穴位是 A. 后溪 B. 外关 C. 内关 D. 列缺 E. 公孙 5.一横指的骨度是指 A.患者第一食指宽度 B.医生食指第一指间宽度 C.医生的中指第二指间宽度 D.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 E.患者的小指第一指间宽度 6.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着是 A.《难经》 B.《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C.《十四经发挥》 D.《针灸甲乙经》 E. 以上均不是 7.尺泽穴五行属 A. 金 B. 木 C. 火 D. 土 E. 水 8.少商 A.属井属金 B.属井属木 C.属荥属水 D.属荥属土 E.以上都不是 9.下列腧穴定位正确的是 A.条口在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2横指处 B.孔最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太渊上6寸处 C.足三里在犊鼻下3寸,胫骨后缘外1横指处 D.手三里在曲池与阳溪的连线上,曲池下3寸处 E.下巨虚在足三里穴下6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处 10.以下腧穴定位正确的是 A.中冲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距指甲角寸 B.关冲穴在手环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 C.少冲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寸 D.少商穴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寸

E.内关穴在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 11.口眼歪斜应选 A.合谷 B.迎香 C.曲池 D.偏历 E.人中 12.手阳明经的腧穴可主治下列哪项病证 A.肾病 B.心病 C.热病 D.胁肋病 E.寒病 13.有关温溜穴的内容,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主治齿痛 B.是大肠经的荥穴 C.主治头痛、面肿 D.平刺 E.腕上6寸 14. 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 A. 脾经 B. 肝经 C. 胃经 D.任脉 E.肾经 15. 大横与天枢相距 A. 2寸 B. 3寸 C. 4寸 D. 5寸 E. 6寸 16. 在下列井穴中具有治疗崩漏作用的是 A. 关冲 B. 中冲 C. 少冲 D. 少泽 E. 隐白 17. 足厥阴肝经在小腿循行过程中,交何经之前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 足阳明胃经 E.以上均不是 18.神门穴与通里穴相距 寸寸寸寸寸 19.手太阳经的表里经是 A.手阳明经 B.手太阴经 C.足太阴经 D.手少阴经 E.足厥阴经 20.下列经脉在耳、颊部有穴位 A.手太阴 B.手太阳经 C.手阳明 D.足太阳 E.足太阴 21.小海属性为 A.井穴 B.荥穴 C.输穴 D.经穴 E.合穴 C. 命门三焦俞志室 D. 命门气海俞志室 E. 以上都不是 22. 以下腧穴主治正确的是 A. 申脉穴主治失眠 B. 太渊穴主治小儿惊风 C. 涌泉穴主治腹痛 D. 太溪穴主治癫狂痫 E. 照海穴主治气喘 23.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 A.昆仑 B.京骨 C.京骨 D.仆参 E.申脉 24.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穴位是 A.腰阳关 B.三焦俞 C.志室 D.肾俞 E.大肠俞 25.善于治疗腰痛的穴位是 A.支沟 B.足三里 C.曲泉 D.委中 E.期门

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十二经络图 现代医学并无心包这个名词。古时候的中国人,视心脏为人体重要的器官,故认为心脏外有一层膜保护心脏,而此膜即称为心包。因此,心包有保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的功能。心包经是通过分隔胸腹的三焦中的膻中、中脘、阴交三个重要穴位的经脉。通过胸部后,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直连续下来。心包经包围心脏,有保护作用,若有受损其所呈现的症状和心脏受伤害时一样。如脸部上火、发红。心悸、目黄。沿着心包经的经脉,由胸到侧腹,会产生疼痛、麻痹感。并伴发抽筋、手掌发热等症状。心包经有异常时,压迫胸部的膻中穴位有痛感,背上第四胸椎旁的厥阴俞穴位感觉有硬块。心包经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卫等。心包经异常时,请利用以上列举的穴道加以治疗,症状就能获得改善。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络于三焦。它的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它的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一侧9穴(左右两侧共18穴)。其中8穴分布于上肢掌面的正中线上,1穴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主治胸、心等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 天池PC1 Tiān chí [定位]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解剖]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附注]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2) 天泉PC2 Tiān quán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主治]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 曲泽PC3 Qū zé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配伍]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9腧穴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9腧穴功效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及9个腧穴心包是我们常说的第六脏,配三焦这个腑,相表里,心包经的循行时间为晚上19 -21点,戌时。心包常理解为心脏外面的一层包膜,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是不受病的,心脏之病由心包代受,所以心包就是用来保护心脏,让心脏机能正常运行。心包经上的病症跟心脏受到伤害是一样的反应,比如脸红、心悸,心率不齐,心痛等,心包络异常可以从其经络的募穴膻中及其背输穴厥阴俞压痛来确诊,心包经是通过膻中,中脘,和阴交三穴和三焦经相络,其主干是从腋下天池开始,往上沿上臂内侧至掌中劳宫,出于中指的末端中冲穴,共9个穴位。其它五脏五行属性,分属木火土金水,心包经不一样,从夏至到冬至属火,从冬至到夏至属水,这样我们在选用心包经上的五俞穴,利用其穴性来治病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季节的因素,比如现在属冬至到夏至间,心包经属水,中冲是其井穴,属木,水生木,那中冲穴是子穴,当要用中冲穴来泄的时候,根据泄井当泄荥的原则,我们选劳宫穴来用,下半年的时候心包经属火,那我们再选子穴时就不是中冲了,而是大陵穴。区别就在这里。心包经主要治疗的病症也和心经上的差不多,主要是胸心循环系统及其对应的神志方面的疾病,以及经络所循行路线上的问题。

天池穴,天泉穴 天池穴在乳头外一寸,也在第4与5肋间,很好找,这个地方是女性有可能乳房里长硬块的地方,如果在这个位置,就要考虑从心包经上治疗。天泉穴在腋横纹头下两寸,在骨头边取穴。用得也不多,知道位置就好。 曲泽穴——心脏上的病症、胃痛 天泉穴往下是曲泽穴,肘中间有一条大筋,筋的外侧是尺泽,内侧就是曲泽。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属性为水,如果是现在下半年(冬至到夏至),心包经属水,曲泽穴就是心包经的本穴,曲泽除了利用穴性来治疗心脏上的病症,还有一个作用治治疗急性胃痛,因为腑病合治,曲泽穴刺血或针刺,一般几分钟就可以见效。间使穴——经穴,心脏病人的保健医、心包经上的虚症 腕横纹正中直上5寸,掌长肌键与桡侧腕屈肌健之间。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主急症痛症,当有心脏病突发,心梗,心痛等症,可以快速重按郄门穴,症状很快缓解。是急救要穴,危急时刻使用,效果快速。间使穴——经穴,心脏病人的保健医、心包经上的虚症间使穴从腕横纹往上找为三寸。

肝经锻炼七法(自己整理)

肝经锻炼七法 一、“横位拉筋” “横位拉筋”有两式:一是仰卧在床上,双脚朝上,臀部和两条腿都贴在墙上,双脚尽量分开,如同英文字母V;二是平躺在床上或地上,两腿尽量向两边水平展开拉10分钟(需有人帮助拉开腿)。 练V式刚开始两腿的夹角不能分得很大,两腿内侧会非常酸痛、非常紧张,还会感觉到足底的脉博噔噔地跳动,只能坚持5分钟,两腿夹角可逐渐加大,而且能坚持15分钟以上,每天早中晚练习三次。 二、推肝经 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手交叠,压在大腿根部,沿着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到膝关节的,反复推动,四五十遍,然后换另一只腿同样的手法。可以隔着衣服,如果是在皮肤上的话就涂些润肤油,效果更好。每晚推一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去肝火,保养妇科,改善面部气色。

大腿的内侧有三条经络,中间是肝经,靠近正面的是脾经,靠近后面的是肾经。你坐下后,曲膝,大腿内侧朝上,正中的就是肝经,推中间就是推肝经,当然推偏一点,推到脾经或肾经,那也没有关系。 三、莲花式 面硬一点的床上、或就在地上铺块毯子,坐下来,把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然后身体向弯曲的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脚尖,而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尽量使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内。 照下图示做,刚开始练习时,很难完全展开,你就靠着墙,背、腿和手臂都贴着墙,这样很快就找到平面侧展的感觉了。持续了1分钟,就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向肋部,真的好像阳光照进来一样。不论男女老幼,每天练习几分钟“莲花逍遥式”,就可以增强肝经的解郁能力,让您乐得逍遥在人间。 这个练习可以坐在床上或地毯上边看电视边做(见下

足厥阴肝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厥阴肝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本经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穴,末穴期门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1) 大敦穴LR1 Dà dūn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配内关穴、水沟穴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穴、天突穴、间使穴治梅核气。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肝经井穴。 (2) 行间穴LR2 Xíng jiān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配伍]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荥穴。 (3) 太冲穴LR3 Tài chōng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基础】中医助理-针灸学-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练习题

第十五单元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一、A1 1、用于治疗心痛、心悸、呕血、咳血、疔疮的腧穴是 A、内关 B、孔最 C、间使 D、外关 E、郄门 2、下列哪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起止穴 A、天池、中冲 B、极泉、中冲 C、天池、少冲 D、极泉、少冲 E、少府、少冲 3、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凹陷处的腧穴是 A、少海 B、小海 C、曲泽 D、曲池 E、尺泽 二、B 1、A.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B.腕横纹上4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C.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D.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E.腕横纹上1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 、间使穴的定位是 A B C D E <2> 、内关穴的定位是 A B C D E 2、A.内关 B.劳宫 C.间使 D.外关 E.曲泽 <1> 、善于治疗心痛、烦闷、口疮、口臭的腧穴是 A B C D E <2> 、善于治疗胃痛、呕血、呕吐、暑热病的腧穴是 A B C D E

3、A.天池、少冲 B.极泉、中冲 C.天池、中冲 D.极泉、少冲 E.中府、少冲 <1> 、以上哪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起止穴 A B C D E <2> 、以上哪组是手少阴心经的起止穴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郄门 【主治】①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胸病证;②咯血、呕血、衄血等热性出血证;③疔疮;④癫痫。【该题针对“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 【该题针对“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曲泽 【定位】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该题针对“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间使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该题针对“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内关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该题针对“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肝经当令 当静卧

肝经当令当静卧 丑时(凌晨1时—3时),肝经当令。丑时养生——养肝如同养护树木。 “卧则血归于肝”,丑时保持熟睡是对肝最好的关怀。血气流注于肝,称为 「足厥阴肝经」肝五行像木,日常养肝要如同养护树木。养肝就要及时梳理它 的性情,性情暴躁只能助长它的暴脾气。要想养好肝,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 舒畅,力戒暴怒和抑郁,以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肝经的时间一定要熟睡 肝属木,据有关资料统计,地属亚热带海岛气候的中国台湾人,多数为湿热体质,多数人都得过肝炎。而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神经紧张、眼睛干涩、目赤 肿痛、脾气暴躁的肝火症状,以及关节肿痛、皮肤发痒、痔疮等肝热结合脾湿 下注之病,得病率极高。 肝脏实在很可怜,它从人出生开始就无怨无悔地替人做工,却天天受到伤害。 也许你会说,我平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肝的事情,每天吃护肝的食物,每天都 在做运动…… 的确,您做的这些都可以养肝,但是有一个伤肝的行为您没注意到——那就是 为了学习、工作经常熬夜加班,这是现代人的通病。这样做很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流才充分,才能养好肝。“卧则血归于肝”,熬夜 加班不但血不能养肝,还消耗营养、破坏人的好心情。 曾有一位中年患者,一段时间内他总是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稍有一点不如意的 事情就会大发雷霆,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来,他近期工作比较多,经常加班到 半夜,每天睡眠不到5个小时,这样已经一年多了。有人说这可能是男人的 “更年期”到了。也对,但这是现代医学的说法,男性也有更年期是这几年才 有的提法。传统中医不讲更年期,主要是因为起居无常的加班、不规律的生活 状态让他变成这样的。肝主藏血,人在睡眠时血可养肝,而长期加班,肝失所养,导致肝气不舒、肝郁气滞,所以,就有了好发脾气的念头。 《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意思是说,人躺下休息时血归于肝脏,眼睛 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到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 能把握,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抓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