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2005

第一章绪论

1.1 语法

1.2 汉语口语

1.3 语音

第二章句子

概论

2.2零句

整句的结构

主语谓语的语法意义

逻辑的谓语

主语、谓语作为一问一答

整句由零句组成

主语的类型

谓语的类型

整句(S-P)作谓语

复合句

复杂句

兼语句

有计划的句子和无计划的句子

第一章绪论

1.3.6 重音

正常重音:所有音节,既没有弱重音,又没有对比重音。实际上,在没有中间停顿的一连串的带正常重音的音节中,不论是一个短语还是复合词,其实际轻重程度不是完全相同的,其中最末一个音节最重,其次是第一个音节,中间的音节最轻。

对比重音:不同于正常重音,在于它的音高幅度更宽,持续时间更长,音强通常也增加。人名“黄种强”,若有人将“黄”听错“王”,为了改正其错误,会使用对比

弱重音:轻声

1.3.8 形态音位学

边际音位:在多数语言中,有少数音位,其负担很轻,或者说其语音学上的负荷很小。反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一个音位只有很小的语音负荷,并且不能很好适合这个语言的总的语音模式,那它就形成所谓边际音位。

官话中有如下边际音位:

中元音

低元音

第五声:如果有一个第三声的字在原调为第三声的轻声前边,它可能变为半三声像在其他轻声前一样,也可能升高为第二声,像在任何重读的第三声前边一样。???

第二章句子

零句:没有主语-谓语形式,最常见于对话以及说话和行动掺杂的场合。

2.5 逻辑的谓语

逻辑谓语:一般来说,如果在一个S-V-O形式的句子里逻辑谓语是O,就是常常把句子改换成“S-V的是O”这样的形式,这就使O成为谓语的中心了。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 马梦琪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自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颇引人注目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丽娅·克利斯蒂娃(Julia Kristeva)等。解构主义是在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最先兴起于哲学领域。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的哲学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Logos)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即真理的声音,上帝之音。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另外,他们也认为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赵元任

语言天才赵元任 二十世纪初,北洋、民国时期,政局跌宕,国家多难,中华民族正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谁能想到,如此艰难之时世竟诞生了一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文化大师,如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等等,个个如雷贯耳,尽人皆知。提起赵元任,一般人可能有些陌生,甚至会觉得此人并不咋的,大谬不然!有此想法者只能说明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上世纪二十年代,胡适是当之无愧的学术明星,可他对这位赵同学亦不得不佩服、赞赏有加,1910年7月,胡赵二人同时考取清政府庚子赔款第二批留美班,当时有400名考生参加考生,初试共录取272名,胡适名列第10,赵元任第24位,竺可桢第137名。5天后复试,赵元任第2名,竺可桢28名,胡适55名。 赵元任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31代孙,出生于1892年9月14日,比吴宓大2岁,比陈寅恪小2岁,清代著名诗人、史学家赵翼之后人,这个赵翼你不知道不要紧,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你该知道吧,其作者就是赵翼。赵元任1982年在美国去世,享年90,是清华四导师中活到改革开放后硕果仅存的幸运之星。 学贯中西的语言大家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他博学多才,会说30多种方言和近10门外语,精通数学、

物理、音乐、语言、心理学等多门课程。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都是他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长期(1947-1963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并在伯克利退休。赵元任先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46年)、加州大学(1962年)、俄亥俄州立大学(1970年)荣誉博士学位,加州大学"教授研究讲师"(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1967年),中国北京大学荣誉教授(1981年)。 赵元任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赵元任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赵元任翻译的代表作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此书1922年在上海出版后,立刻畅销,当时中国的很多女孩都抢着用“爱丽丝”作英文名。 他的四个女儿全部毕业名校,大女儿是哈佛第一位华裔女教授,二女儿是著名化学家,三女儿是康奈尔大学教授,小女儿是麻省理工教授。 1973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刚起步,赵元任夫妇就偕外孙女昭波和女婿迈克回国探亲。5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还跟赵元任谈到文字改革和赵元任致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赵元任先生及《赵元任全集》简介

赵元任先生及《赵元任全集》简介 赵元任(1892-1982),祖籍江苏常州,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同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译家,科学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业余的摄影家。 《赵元任全集》力图通过迄今为止所能搜集到的所有作品,全方位反映赵元任的学术成果以及他的人文精神。全集依类成卷,共计20卷,附载若干张光盘。前10卷基本囊括他的语言学、方言学著作(中、英)及译作;后10卷分别收录他的音乐著作、文学译作、科学作品、自传、书信、日记和音像制品等。【以上为《全集》作者简介】 人物简介 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1] 生平经历 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母亲冯莱荪善

诗词及昆曲。 19O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D。J.Carve)的喜爱。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Home,SWeet Home)和《离别歌》(AuldLang Syne,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1909年赵元任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向姜斯东(E。Johnstone)学习作曲,向夸尔斯(J.T。Quarles)学习钢琴与和声,向席佛曼(S.P.Siwerman)学习钢琴,还上过多年的声乐课。1914年获数学学士学位。在该校哲学院研究一年后,1915年人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在哈佛期间的音乐教授有希尔(E,B.Hill)和斯帕尔丁(W。R。Spaulding)。19l8年在哈佛获哲学博士学位。又在芝加哥和加州大学作过一年研究生。1919年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一年。 1920年赵元任回国担任清华学校的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同年冬曾为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来华讲学担任翻译。在清华期间,赵元任与杨步伟结婚。 1921年赵元任夫妇到了美国,赵元任在哈佛大学任哲学和中文讲师并研究语言学。 1925年赵元任回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1928年作为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田野调查和民间音乐采风工作。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摘要:赵元任是中国20世纪科学界、语言学界、音乐界的先行者,他是融汇中西文化 的典范,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上个世纪中外人士关注的焦点。他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者之一,“五、四”时期赵元任创作了大量的新音乐作品,他给新诗歌配以新音乐,使音乐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把中国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赵元任是一位语言学大师,语言与音乐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的艺术歌曲得到音乐界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艺术艺术歌曲创作作曲文化作品 中国几千年悠久学术文化传统曾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特别是时光进入20世纪,在中西方文化冲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更是涌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才思横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从而又大大丰富了中国学术文化传统,使之独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赵元任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里培育长大的,留学美国后,文泛接触了“西学”。他学过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甚至正式学过音乐,之后才在欧美从事研习语言学理论和实验语言学。他还在艺术领域中,在音乐、戏剧,文学甚至摄影这许多方面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实践。他在国外许多高等学校或特种训练班里教过许多有关学科,取得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充实了他的学术研究内容。正因为这样,作为一个专业语言文字工作者,赵元任才能够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当代人文学者。 虽然赵元任的主要成就在语言方面,但伴随其一生的是音乐,习惯上人们都说赵元任先生业余出事音乐活动,或者换句话说,他的业

余爱好是音乐,一个人文学者、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无所谓业余和业内。音乐是他事业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音乐甚至是他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中西文化碰撞与结合的背景下,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一)伴随赵元任一生的是音乐 赵元任生于书香世家,母亲擅昆曲,父亲擅奏笛,可谓夫唱妇随。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在音乐上也有天赋。他师从著名的音乐学家,在南京上中学时开绐学习钢琴,到了大学时代无论主修哪一门功课,他总要进修“和声学”、“对位学”、“作曲”、“声学”等课程。他还会摆弄多种乐器,毕生都与钢琴为伍。他教过音乐欣赏课程,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歌咏团,并担当过歌咏团指挥。 (二)“五、四”时期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赵元任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是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他在动荡的年代里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当时正是大的中西文化碰撞与结合的时期。当时中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产生发展了现代音乐,或者说“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音乐的新生时期。我国“五.四”以前的音乐,主要有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长期作为宫廷音乐的雅乐;另一个就是活跃在民间的俗乐。不管是雅乐还是俗乐,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音乐几乎没有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侵入,中国的传统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世纪初,一种完全

赵元任的国语入门

.在汉语语法方面,赵元任是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一个运用美国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语言学家。 1948年,赵元任的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称Mandarin Pri mer,An Intensive Course in Spoken Chinese.其中译本有两种:一是斐溥言释述,董同龢校阅的《国语语法大纲》,刊载于台北《国语日报·语文乙刊》1951年第104期到153期;一是李荣编译的《北京口语语法》,北京开明书店1952年出版。在这本书中赵元任率先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汉语语法研究,建立了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框架。他所构建的新的语法体系给汉语语法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国语入门》借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却不为其所束缚。他善于从中国活的语言中发掘材料,从汉语的语言事实中得出不同于西方语言学的结论。例如,赵元任通过分析汉语特殊的语言结构,最先提出汉语歧义结构研究这样的命题。这种不但从静态角度而且从动态角度分析的研究思路为后人的研究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国语入门》成为中国现代语法学的一个奠基作品,而其英文版在国外则成为一本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 20年后,赵元任又在《国语入门》基础上用英语写成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该书于1968年由美国伯克莱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年后再版。吕叔湘根据国内需要,取此书的大部分进行翻译,定名《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于1979年出版。次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丁邦新翻译的全文,定名《中国话的文法》。在这本书中,赵元任以北京话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实际,系统全面地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剖析描述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采用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为主要分析方法,但又“持论通达,从来不拿事实迁就理论”。1[16]为了说明问题,赵元任在一些地方还将现代汉语口语同方言、古汉语和外语进行比较。与《国语入门》相比,赵元任在《中国话的文法》中的研究更为深入,在观点、分析和材料的使用上都更进一步。《中国话的文法》是赵元任几十年研究经验的总结,其间汇总了中外汉语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中国语言学领域的巨大的里程碑”2[17]。自从出版以后,它对国际汉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它以研究汉语口语为要务,改变了以往汉语研究偏重书面语而忽视口语的状况,扭转了汉语研究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的方向。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 中西译论因其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习惯形成了彼此相异的译论体系。西方翻译理论有着严格的方法论、精确的理论描述、细腻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战后西方翻译研究更是欣欣向荣,翻译流派异彩纷呈,翻译大家层出不穷,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研究角度日新月异。译介和引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成果,加强中西译论的交流与对话,无疑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 正如奈达所说,翻译理论应“兼容并包,利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翻译中的种种难题”。积极地了解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汲取一切译论研究成果,这无论对初涉译事的后生或对有相当经验的译者应该说都不无裨益。 西方翻译理论也包括古典译论、现代译论、当代译论,尤其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更是流派林立,如美国翻译培训派: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里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翻译科学派: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威尔斯:翻译的科学、德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早期翻译研究派: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霍姆斯、勒非弗尔、布罗克与巴斯奈特;多元体系派: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瓦解、通加诺夫:文学的演变、佐哈尔:系统内部文学的联系、图里:目标系统;解构主义派:福科:解构原文、海德格尔:重新认识命名、德里达:系统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解构与创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大家包括奈达(三个发展阶段、对等概念、逆转换理论)、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翻译的界定与分类、翻译等值的条件与可译性)、威尔斯(翻译是一门科学、翻译是交际过程、翻译方法的定义与分类、文本类型与翻译原则)、纽马克(语义结构、翻译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斯坦纳(翻译是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可译性、翻译的步骤)、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理论的定位、语义与翻译、翻译的层次)、费道罗夫、v.科米萨罗夫的翻译理论、穆南(语言与意义、“世界映象”理论与可译性、意义交流与翻译、可译性与限度)、塞莱丝柯维奇和法国释意理论(释意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另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也典型地体现在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及其它以“解构为方法论”,以及以对“权力话语”的关注为重点的各种翻译理论,代表性的译论家有西门、巴巴拉.哥达德、凯特.米勒特、艾德里安.里奇、玛丽.艾尔曼、桑德拉.吉尔伯特、苏桑.格巴与埃莱娜.西苏、罗宾逊、巴斯奈特、特里弗蒂、韦努蒂、尼南贾纳、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根茨乐、玛丽亚.提莫志克、本雅明、德里达、保尔.德曼、欧阳桢、Luise Von Flotow, Denison Norman, Graham Joseph F, Van Gorp Hendrik, Asad Talal, Brisset Annie, De Lotbinière-Harwood Susanne, Cheyfitz Eric, Chamberlain Lori, Spivack Gayatri Chakravorty, Niranjana Tejaswini, Mehrez Samia, Jacquemond Richard, Rafael Vicente L., Williams Patrick, Laura Chrisman, Vieira Else Ribeiro Pires, Sengupta Mahasweta, Lambert José, Franco Aixelā J avi er, Von Flotow Luise, Kathleen Davis. 李文革在《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将西方的翻译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解构主义阶段,比较简洁地概括了西方译论的整体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他又从类型上对翻译的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翻译阐释学派、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法国释意理论派等八个派别进行了逐一论证,分析和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包括:20世纪以前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如俄国翻译的文艺学派、前苏联翻译的文艺学派,以及20世纪西方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美国结构学派与奎因、交际理论与奈达和威尔斯、德国功能派与诺德、前苏联的语言学派与费道罗可和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研究学派则包括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描写学派与图里、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综合学派与斯奈尔——霍恩比、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翻译的阐释学派包括两种翻译途径与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翻译模式与斯坦纳、阐释学理解观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包括“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夫、“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亚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与韦努蒂。美国翻译培训班学派包括翻译培训班的理论基础与理查兹、细节翻译理论与庞德、翻译的矛盾观与威尔。法国释意理论派则包括释意理论的基本问题、翻译程序与翻译评价标准、释意理论与翻译教学 西方翻译理论的渊源表现在三大模式探究,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史是霍拉斯等人开创的。霍拉斯(Horace)拒绝绝对的忠实和对等。西塞罗(Cicero)认为译者“不应以僵化的理念为原则来指导翻译中的模仿”。杰罗姆(Jerome)代替了意义“独尊的”单元翻译观,进入了西方古典译论的鼎盛时期。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所创立的诠释派对意义求本溯源,反对对<圣经>的神权论教条主义解释。 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就应该研究它的梗概、变迁和发展,并从历史的角度对西方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陈述了自己意见,既吸收当代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对西方翻译领域各历史时期尤其是对20世纪以来领域的代表人物、代表译作、思想流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等加以叙述与评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相互间的促进、演变和发展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讨论,对于翻译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性质及方向,又阐述了自己的基本认识和见解

赵元任简介

赵元任(1892-1982),字宣仲,江苏武进人,生于天津。1910年为游美学务处第2批留学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任康奈尔大学物理讲师。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5年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指导范围为“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1929年6月底国学研究院结束后,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O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赵元任从小就显露出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小学。19O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英语、德语都学得很好,深得美籍英语教师嘉化(D。J.Carve)的喜爱。嘉化常邀赵元任去他家中作客。嘉化夫人善于弹钢琴和唱歌,赵元任跟嘉化夫人学唱过《可爱的家庭》(Home, SWeet Home)和《离别歌》(AuldLang Syne,亦译《天长地久》)等歌曲,是为他接受西方音乐之始。 1909年赵元任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官费生,在康乃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向姜斯东(E。Johnstone)学习作曲,向夸尔斯(J.T。Quarles)学习钢琴与和声,向席佛曼(S.P.Siwerman)学习钢琴,还上过多年的声乐课。1914年获数学学士学位。在该校哲学院研究一年后,1915年人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在哈佛期间的音乐教授有希尔(E,B.Hill)和斯帕尔丁(W。R。Spaulding)。19l8年在哈佛获哲学博士学位。又在芝加哥和加州大学作过一年研究生。1919年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一年。 1920年赵元任回国担任清华学校的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同年冬曾为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来华讲学担任翻译。在清华期间,赵元任与杨步伟结婚。

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96175250.html, 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作者:许译申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展开述评,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纯语言”、“理想的翻译”、“忠实原则”、“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出现在上文中关于沃尔特·本雅明的诸多翻译思想,表明其翻译理论及观点对传统意义上的翻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沃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纯语言可译性 沃尔特·本雅明可谓是德国翻译史、乃至世界翻译史上一位独树一帜的翻译理论家。他一反常态,对传统翻译理论、观点提出质疑、挑战,并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翻译思想。沃尔特·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诸如“纯语言”、“后来的生命”、“可译性”、“不可译性”等重要概念,并阐述了蕴含其中的独特的翻译思想。 一、沃尔特·本雅明本人 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上半叶德国翻译研究史上最有建树、影响最大的散文作家、文学批评家和语言哲学家。其翻译理论和观点丰硕、新颖,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观与众不同、甚至相去甚远,自成一家。 沃尔特·本雅明本人翻译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巴黎风貌》,并于1923年为此写了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或称《翻译的课题》)(Die Aufgabe des Ubersetzens)的序言。本雅明在该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独特、新颖、与众不同的翻译理论和观点。 二、沃尔特·本雅明翻译理论述评 1.纯语言。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对“纯语言”的定义为:所有超历史的语言间的亲属关系都存在于每一种语言各自的整体意指之中—然而,这种意指不是任何单一的语言可以通过其自身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各种语言一切互补的意指集合来实现,这个意指集合即是:纯语言。 众所周知,语言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但所有语言都是为“交际”服务的。揭开语言之间差异的外衣,纯语言即为它们共同的东西。换言之,纯语言是语言的本质性东西,它普遍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但与此同时又隐藏于各种语言之中。于译者而言,寻找语言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译者的任务。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找出纯语言。但另一方面,纯语言本身并不会体现,译者找出纯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翻译,利用翻译将纯语言展现出来。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发轫_读沃尔特_本雅明的_译者的任务_李红满

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总第82期)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发轫 ————读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 李红满 摘要: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当代西方译论界一股颇为引人注目的热潮,但它的真正源头其实可以追溯到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特·本雅明于1923年所写的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的论文。本文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和探讨如“纯语言”、“后来的生命”等重要概念,发掘蕴涵在其中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从而揭开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沃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43(2001)01-0036-03 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新的观点和模式不断涌现,层出不穷。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正是目前西方译论界出现的一股颇为引人注目的理论热潮。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 aw rence Venuti)1992年编撰的翻译论文集《重新思考翻译》(Rethinking T ranslation)就大量涉及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而另一位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Edw in Gentzler)在他1993年的著作《当代翻译理论》(Contemporary T ransla-tio n T heo ries)中专门用一章来探讨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实质。翻译理论研究的解构学派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悄然形成,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保罗·德曼(Paul de M an),欧阳桢(Eug ene Eoy ang)等。①解构学派把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的解构主义哲学引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否认原文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颠覆原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废除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之分,宣称译者是创作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的语言,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界独树一帜,其地位和影响非同寻常。 尽管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受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自法国社会兴起的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翻译思想,然而它的真正源头却可以追溯到20年代初期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特·本雅明(W alter Benjamin)为自己所译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Bauldelaire)的诗集《巴黎风貌》(T ableaux Parisiens)而写的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的序言。该文事实上早已率先提出了一些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颇为相似的观点和见解,但在1923年发表后,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等到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才被一些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如德里达、德曼等重新发现,推崇备至,将之奉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文献。围绕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展开了大量的论述与阐发,如卡罗·雅可布斯(Carol Jacobs)1975年的“翻译的魔怪”(T he M o nstrosity o f T ranslation),德里达1985年的“巴别通天塔”(Des Tours de Babel),德曼1983年的“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Walter Benjamin's “T he Task of the T ranslator”)和1985年的“关于沃尔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的结论”(Conclusio ns:W alter Ben-jamin's“T he T ask of the T ranslato r”)等等。在《对理论的抵抗》(T he Resistance to T heo ry)里,德曼甚至声称:“如果没有对本雅明这篇文章有所阐发,你就是无名小辈。” ② 可见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对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的重视程度。 虽然“译者的任务”一文用词艰涩,内容深奥,并且带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但由于其中的观点独特新颖,自成一家,因此在现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二 本雅明的翻译思想与他的语言哲学密切相关。他深受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荷尔德林(F riedrich Holderlin)的唯心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荷尔德林认为,人类每一种具体语言都是同一基本语言,即所谓“纯语言”的体现,翻译就是寻找构成这一基本语言的核心成分即意义。不同的语言是从“逻各斯”(logos)这个统一体分离出来的一些飘忽不定的分体,如要进行翻译,就必然要把不同语言中的成分融合起来,最终返回到“逻各斯”这个统一体来。③在“译者的任务”里,本雅明几乎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这种传统理论难以规范精确性,因而对阐明翻译的要旨无甚裨益”④。在本雅明看来,译者的任务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潜在于各种语言中的“纯语言”开发出来,确保语言生命的延

赵元任先生语言问题有感

《语言问题》暑假读书 语言是一种非常普遍但绝不普通的东西。每一个民族或是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是不同的语种,或是统一语言的分支。而且随着地域的细化,语言的独特之处也可以不断细化。例如中国:南北地域的不同,语言存在很大差距,虽同属一个语言类别,但语言分化明显;越往南,语言越难听懂和学习。而且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时间的长河中,语言保持着她一贯的特色,不断进行着改变:语法、语音、词汇三者,改动的频率依次递增,且都有逐渐加快的趋势。这也就是语言学的魅力所在。 语言的五个特征:其一,自主且有意识的行为。其二,约定俗成性: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其三,约定俗成性:得有说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人参与。其四,及与时俱进,又保守继承。其五,具有层次性、系统性。 这是我根据赵元任先生的《语言问题》中的第一章归纳的,虽未被列为重点,但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还是有所帮助 赵元任先生的《语言问题》,重点落在第二讲、第四讲、第五讲、第七讲、第九讲和第十一讲上。我收获颇丰:既复习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又增加了填充新的知识储备。以下,就是我在假期里读赵元任先生的《语言学问题》的有感。 首先分析概括下各讲的主要内容。 第二讲标题为语言学跟语言学的音标,主要讲解了语言学在早期和现在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语言的三个角度:生理的语言、声学的语言、听觉的语言,以及介绍了语音音标,主要涉及到国际音标和音的变体两方面。 第四讲标题为词汇跟语法,主要介绍语言符号的特性: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形、意、音的统一体;词汇的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国语言的规则的个体性;词素组合规律,构成,形态变化,和词汇的联系区别;六种构成语法关系的方法。 第五讲标题为四声,自然主要内容是声调:定义,特点,作用;普及音位负担;语言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性;在汉语中四声的变化普遍性和个体性。 第七讲的标题为方言跟标准语,延续了对于第五讲中方言与标准语音变的差异对比,更多方面、深入地讲解了方言,标准语,以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及现状:方言的来源、定义、特性;标准语的定义;两者关系;判定标准;方言与标准语的存在现状;语言的分化等。 第九讲为语史跟比较语言学,主要内容为语言之间的比较及从中得到的历史上语言变化的特性。第十一讲标题为外国语的学习和教学,内容同标题。 赵元任先生不但通晓中国语言,更懂得不少外语。因此在《语言问题》中可经常看到英文、俄文、德文等的例子或是对比。在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虽然看起来复杂多样,但本质上殊途同归。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自然《语言问题》也可以用语法、语音、词汇来来概括。当然,《语言问题》重点仍在语音上。 语音在第二讲、第四讲、第五讲、第七讲、第九讲、第十一讲均有大篇目的涉及,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词汇只作为第四讲重点展开,第九讲的语史中略有涉及。语法的谈论则更多是渗透在词汇延生的句子中论述到。

“中国语言学之父”—— 赵元任

“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文学院2010级汉本106班覃柳青110233010105 【摘要】:赵元任是享誉世界的语言学家,也是开创中国近现代音乐新纪元的作曲家。同时,他在数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也颇多建树,堪称中国近现 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在音乐艺术领域,赵元任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创新的精 神,为人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为中国的近现代音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关键词】赵元任语言学博学多才 一、人物简介 赵元任(1892-1982)祖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天津,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别名妧妊,赵翼六世孙。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同时也是天才的作曲家,卓越的翻译家,哲学家。在中国语言学界被尊为“汉语言学之父”。“赵先生永远不会错”,这是美国语言学界对他充满信赖的一句崇高评语。 二、书香门第 赵元任于清光绪壬辰(1892)年11月3日出生于天津紫竹林,原籍江苏常州阳湖。赵家是一个崇尚诗书的家族。宋朝(960—1279)始祖赵匡胤的第三十一代孙。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史学家赵翼的第六代孙。曾祖父赵曾向为咸丰进士。祖父名执诒,号仲固,是同治举人,曾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做官。父亲衡年,号君权,中过举人,为人随和。母亲姓冯,名莱荪,又名妮芬,能写诗填词,能写一手好字,尤其精通昆曲。赵元任后来喜欢音乐,主要是受其母的影响。赵元任的爷爷和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认字读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赵元任7岁随祖父进私塾读书,主要学习四书五经,这使得他对中国语言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早年所受民族文化熏陶,对他一生事业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主要经历 他13岁父母双亡,他便去苏州,依姨母为生。一年后回常州读书,以后进入南京高等师范(1907~1910年)。1910年秋,考取清华学校公费生留学美国。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近10年,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清华学校任教。1921~1923年再入美国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继而任哈佛大学哲学系讲师、中文系教授。1924年去欧洲游历、进修。1925年回清华学校任国学研究院教授,讲授音韵学。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1929年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1938年再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从此留居美国,先后任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校教授;曾获文学法学、人文学等博士学位;担任过美国语言学会会长、美国东方学会会长。1959年曾到台湾大学讲学。1973年、1981年,两次回祖国大陆探亲访问。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先生在美国逝世,享年90 岁。 四、博学多才 (一)语言天赋 赵元任是一位学贯中西、兼涉文理、学识渊博、兴趣广泛的学者,尤其在语言学领域,成就最为突出,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有很高的语言天赋,不仅精通我国的标准语言文字,还精通我国许多地方的方言。他的外语水平也很高,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等。他对中国音韵学、音位学理论、汉语方言及语法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撰写了很多著作,如《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字典》、《语言问题》等。在推广白话文和国语方面,他也做过不少开创性的工作。1925年,赵元任参加刘半农发起组织的研究语言音韵学的团体——“数人会”,研究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于1928年由当时的民国政府大学院颁布实施。国语罗马字为20世纪30年代“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和20世纪50年代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奠定了基础。“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它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尤其是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优点,在语言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饮水思源,赵元任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最终形成功不可没。他在方言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义翻译理论和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论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哲学基础

论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哲学基础 本雅明的翻译思想主要来自他的纯语言观,由于延承了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本体论思想,因而其翻译思想的哲学基础依然是西方延续两千多年的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和先验论。但其主张翻译是救赎纯语言而不是传递交流信息,且又受卡巴拉神学思想和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肯定语言差异的客观性,批判资本主义的语言工具论。这些观点又成为西方解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来源。因此,应辩证认识本雅明的翻译思想,积极借鉴,以促进我国的翻译研究。 [关键词]本雅明;翻译思想;柏拉图;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3-0218-05 喻锋平(1975),男,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语言哲学。(湖南长沙410081) 本文即是在仔细阅读和分析《译者的任务》一文基础上,结合本雅明对语言和哲学的其他相关论述,梳理说明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哲学根源和实质,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本雅明的翻译思想。 一 不仅如此,本雅明语言观所包含的意指并不仅限于人类的语言。他认为:语言不仅内在于人类思想表达的所有领域,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在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自然界,没有任何事物不以某种方式参与着语言,因为任何一种事物在本质上就是传达其思想内容。[3](p263)他把这样的语言称为总体的语言,总体的语言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上帝的语言、人的语言、物的语言。破碎的花瓶这一隐喻中的纯语言,处在最高层次,属于上帝的神性语言。他认为,所有万物的哑寂语言和人类的命名语言都指向并回归于上帝的纯语言。在这个等级关系中,所有比较高级的语言都是对低级语言的翻译,上帝的词语极其清晰地展示最终的意义,正是这一运动的统一性组成了语言。[3](p277)从低级语言到神性语言的回归或传达过程中,人类的命名语言起着传呈作用,即万物向人类传达万物自身,人类通过命名万物以名称向上帝传达自身思想存在。在人类未堕落前,万物和人类向上帝传达自身思想存在的这种名称传达的最大特征就是直接性,因为,上帝把命名能力赋予伊甸园中的人,以词语创造世界,因而人在伊甸园中的语言是完美的知识,名称就是直接来自于上帝的纯语言,并使得思想存在在语言之中而非通过语言传达自身,所有的语言都在自身中传达自身,因此思想存在也就是语言存在,语言具有存在的本体性质。这就彻底抛弃了任何外在于语言的内容和束缚,思想实体在语言中有彻底的可传达性。语言的意义来源于上帝并复归于上帝。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3](p275)上帝用语言创造世界,上帝的语言成了理性和启示之母,因而是完美的语言,是无须中介的绝对真理。这实质上暗含或曰继承了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唯心主义传统。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是千差万别、经常变化的,而理念是事物完全的、纯粹的、永不发生变化的形式,因此也是绝对的、永恒的,理念是在具体事物之外的一种普遍,万物只是分有理念。理念作为客观本体,是一种超验的存在。纯语言,在本雅明看来,作为神性语言,抽象地潜在于所有人类语言之中,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存在,在本体和存在这个意义上同柏拉图的理念一样,超越了人世具体的物体和语言,具有恒定的普遍性,是一、道、大写的词、存在、理念、本体。 柏拉图的理念为万物分有,但纯语言并不是超然脱离万物的。上帝把创造性的词语蕴含在万物之中,万物向人类的命名语言传达自身,从而揭示隐含在自身中的上帝的语言的光芒。因此,纯语言和事物以及人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摆脱了柏拉图超验主义的缺陷,纯语言作为一般蕴含在普遍之中,人的语言直接向上帝传达自身。并且这种完美、直接性传达发生在伊甸园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