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节: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

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节: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
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节: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

第一节: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

情境引入:

新学期开始,你打算购买一台新的MP3播放器,于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你来到了人来人往的商场。商场里种类繁多的MP3播放器让你眼花缭乱,可是究竟哪一台才是你所喜欢的呢?你走到一个柜台前,看到一台蓝色的MP3播放器,你还在想似乎在广告中看到过这台MP3播放器。营业员开始向你介绍这款机器的功能,可是你觉得这台并不适合你用,于是你又选中了其他型号的MP3播放器,因为你的同学使用过同样的,而且据说质

量和音效都不错。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为你这个月的生活费已经捉襟见肘了,但是觉得如果能将买衣服的钱省下来,还是足够生活的。这样你就买到了这

台你喜欢的MP3播放器。

在上面这段例子中,你都经历了哪些认知过程呢?我们就以这个例子简单说明认知究竟是什么。这个例子包括了你获得并加工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所有阶段。如果说的再具体一些,这些认知过程包括了注意,注意是从心理上关注一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例如你从种类繁

多的MP3播放器中看到那台蓝的;知觉,将感觉提供上来的刺激信息解释为有意义的资讯,

即你能够将柜台上的商品解释为用来播放音乐的机器。当然,你成功地将这些商品确认为MP3播放器,还需要使用记忆,也就是认知的信息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接下来的认知操作主要集中在信息的提取和利用。对信息的提取包括再认(你记得在广告上看过蓝色的播放器)和回忆(你试图确定你所购买的MP3播放器与你同学的是一样的。这里当然还包括了其他

的认知加工过程,你还可能运用不同的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技巧,来帮助自己决定购买哪一台播放器,而且还不至于因花钱过多而饿肚子。这一任务的成功或失败其实取决于你如何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心理组织的效果——即你的知识表征。为了和营业员进行交流,你还需要运用语言和其他非语言的线索和符号。最后,你必须对你的行动加以决策,也就是购买或者不购买。在我们日程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认知,而且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活动还相当复杂,往往包含了多个认知加工过程。在本章中,你将学习到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认知是一个涉及人对内外信息的接纳、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一组相关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具有完整结构的动态系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认知发展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这有助于促进我们对青年认发展趋势、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认识,并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认知能力的训练和开发智力。一、认知发展的基本问题

1.认知结构和功能

认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有完整的结构,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成分。这些心理成分依一定的关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自我完善过程,即由简单认知的单位到初级认知系统,再到完整的认知系统的过程。

认知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人类共同的基本的实践活动形成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它是人从事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具有普遍性。专门活动或专业活动形成人的特殊认知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属于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专门或专业活动所必需的。只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协同发展,才能增强认知结构的适应力。

(附图:结合上述内容认知结构包括一般认知能力和特殊认知能力)

2.认知的发展过程

认知的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题与客体,个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促进认知结构向前发展。外界环境的作用,是认知结构发展的外部条件,即外因。认知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内部矛盾,即客观环境的变化内化为主体的新的需要与原有认知结构的矛盾,是认知发展的内部动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组成认知发展的完整的动力系统。认知的发展主要变现为:认知结构复杂化、合理化;认知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认知结构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内涵

1.青少年的涵义与年龄界定

“青年期”(adolescence),导源于拉丁文“adolescere”,愿意为“生长”或“达到成熟”之意。青年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提出,青年期是从12—25岁。而在青年期的开始阶段,他称为“青春期”(puberty),这一术语在拉丁文里是“pubertas”,指的是“成熟年龄”和“具有生殖能力”之意。青年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

件下,人的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年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人的身体全面成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并渐趋完善的关键时期。

对于青年期的起迄时间,很难作出一个统一的规定。这是由于不同青年群体所处社会条件、文化和时代的不同,学者们研究的目标不同,其划分标准也就不一致。有的根据生理特点划分;有的根据心理变化划分;有的则根据社会、文化制度,特别是学校制度划分。因而对青年期年龄划分的上限和下限存在一些差异。

我国对青年期的划分主要以学校制度为依据,如果考虑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考虑我国青年心理研究的实际情况,在专门的青年心理学研究中,宜应将青年期下限适当提前。即把

青年期的全距定为12、13岁至27、28岁,整个青年期又可以分为青年早期(12、13岁至15、16岁)、青年中期(16、17岁至21、22岁)和青年晚期(22、23岁至27、28岁)(张进辅,

1994)。青年早期大致与青春发育期相对应,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青少年期”。

2.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研究内容

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认知和认识是同一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结构意义,认为在认识的过程中,新的感知同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发上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对当前事物的认识。认识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所同化;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和发展。狭义的认知是指记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又叫再认。

认知发展一般是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依赖于青少年原有的认知发展准备,即青少年从事新的学习或一定范围的智慧活动所具有的认知功能的发展水平。它受到遗传因素、生活经验、环境及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认知发展包括感知、注意、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发展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认知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着重研究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发展

过程。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在其人生发展历程上处于上升和成熟的发展高峰期之一,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因此掌握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及影响因素,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认知能力训练。对帮助青少年认识自身的智力特点、开发智力潜能、设计人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三、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理论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认知发展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皮亚杰建构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着重探讨认知发展的一般性特征和深层机制,强调生物和主体自身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则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信号加工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等,都对认知发展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在《儿童心理学》(1969)等著作中,对于制约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1)成熟。皮亚杰认为神经系统的成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生命的头几年,但成熟不是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2)经验。个体在周围环境中练习和习的经验是智力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些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经验因素不是智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环境。主要指社会生活、文教、语言等社会环??。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社会性相互作用和社会经验的传递。该因素是智力发展

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4)平衡。平衡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指的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有两个基本概念:图式(scheme)和适应(adaptation)。图

式是认知发展的基本结构,它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

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适应又分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

形式,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个体通过同化扩展已有的图式,属于量的变化。通过顺应修正已有的图式或创立新的图式,属于质上的变化。在发展过程中,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之间不断从某一水平的平衡向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变化,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

过程。

皮亚杰重视个体的逻辑思维过程,认为青年与儿童的思维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儿童的思维并非仅是成人思维的较低层次,而且是和成人不同类型的思维,随着成熟,儿童的思维会依一序列的阶段发展,各个阶

段之间有质的差异。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和思维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感知运动(sensory-motor)阶段(0-2岁):该阶段是人智力发展的初期,儿童只有

动作的智力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他们仅仅依靠感知动作图式探索周围世界的基本特征,也通过感知动作形成客体不依赖于主体知觉的永久性观念。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因果关系的形成。最初的婴儿是分不清自我与客体,客体对儿童来说只是忽隐忽现的、不稳定的知觉图像,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的存在。儿童最初只认为自己看的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也就不存在了。而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时,就是皮亚杰所称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这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分化开来(年

龄约在1周岁),即以自我为中心变为把自己看成是无数客体中的一个。

(2)前运算(preoperational) 阶段(2-7岁):在该阶段由于符号功能的出现,使儿童开

始从具体的动作中解脱出来,凭借象征性的图式在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只能凭借静态的表象进行直观形象性思维。该阶段的儿童思维缺乏可逆性,不能动态地考虑并协调好思维过程中连续性转换的每一步,不能从事物发展的来路返回到原来出发点进行逆向的思维。具体来说,这一阶段儿童思维活动的特点是:

①以表象思维为主。事实上,在感知运动阶段的后期,表象思维已开始出现,但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进入这一阶段之后,在上一阶段感知运动智力活动的基础上,儿童能利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表象进行思维,且这种思维成为智力活动的主要方式。依靠这种思维,儿童可以回忆他过去曾接触过的人和事物,并利用这种记忆表象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例如,用一根竹竿当马骑;还可以进行延迟模仿,如模仿以前看过的电影中某个人物的动作等等。但是,此时儿童的表象思维缺乏逻辑性。儿童的大脑中充斥着一大堆具体的、杂乱的表象,缺乏概括性。

②自我中心主义。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便处在极端的自我中心状态中,此时儿童根本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与外部世界分离开来。进入前运算阶段后,儿童能区别自己和其它物体,但此时儿童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此,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他也深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遇到同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宣称事实是错误的。这一特点并不能说明儿童的本性是自私的,而只是表明了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特点,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加,这一现象会逐步得到改善。在皮亚杰著名的“三山问题”

实验中,他在桌子上向儿童呈现一个“三山模型”,让儿童站在桌子的一边,然后让一个洋娃娃围绕着模型,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观看这“三座山”,让儿童从备选的图片中挑选一张

符合当前洋娃娃观察到山的形状。研究结果表明,6 岁或7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完成这一任务,

儿童总是根据自己的角度位置来选择图片,换言之,他看到了什么就认为别人看到了什么。

③中心片面性。所谓中心片面性是指儿童在观察事物时,仅仅把注意集中在他最感兴趣的,或事物最突出、最显著的方面,而对其它方面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于智力活动

的这一特点,就使得他的判断和推理缺乏全面性,显得鲁莽和幼稚可笑。例如一个6岁的孩子对一个5岁的孩子说:“我今年6岁,你才5岁,你怎么能打过我呢?”这个儿童只看到

年龄大小。而没有想到身高、力气和勇气在打斗能力中的作用,故而得出年龄大的一定能打过年龄小的片面结论,让人感到幼稚可笑。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片面性逐步改善。到

7岁左右时,儿童开始学会全面观察事物,判断和推理能力也相应趋于完善。

④不可逆性。在儿童的认知世界里,关系是单向的,是不可逆的。例如,问一个三岁的女孩:“你有姐妹吗?”回答:“有。”问:“她叫什么名字?”答:“琪恩。”再问:“琪恩有姐妹吗?”回答:“没有!”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还不具备可逆性,思维还只能沿着单一的方向进行。例如,把两杯同量的水当着儿童的面倒入一个瓶身较宽的容器,然后询问儿童两个容器的水是否相等。此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认为不相等。因为他们不能在头脑中把水倒回原来的杯中,因而无法理解两个容器中的水相等这个道理。皮亚杰认为,由于缺乏可逆性,这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形成“守恒”的概念。

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高级心理机能具有间接性,间接反映的中介结构即为工具。在人的工具生产

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间接的“物质生产工具”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工具,即符号、语言。人类特有的符号、语言的出现,使人的心理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因此,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他论述了儿童心理机能从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和指标。就其原因而言:社会文化历史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制约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运用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心理活动得到质的改变;心理机能改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即将社会文化的外部活动形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结构。低级心理机

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有4个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指丰动件和有意性;(2)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即指概括性、间接性的高级意识系统;(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儿章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减缩,其心理发展水平越高;(4)心理活动的个性

化。

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⑴“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为了解决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复杂关系而提出的,具体的说,维果斯基想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解释为什么教学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以及要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教学应该具备的条件与要求。维果斯基给“最近发展区”下的概念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条件而言,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想对儿童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教师必须首先确立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他人帮助下能够到达的发展水平。所以维果斯基曾特别指出:“我至少应该了解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能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育可能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

⑵“教学应当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结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教学主导着或者说决定着儿童的智力发展。第二,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第一个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一方面应适应儿童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⑶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

维果斯基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关于如何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斯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儿童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在心理机能形的前面。最近发展区正是为了使人们注意到一个事实,教学除了最低界限外,还存在最高教学界限,这两个界限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教学最佳期”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中介的帮助使儿童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引导、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都拉(Bandura, A.)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既反对人是由内在力量所驱使的理论,也反对人是由环境决定的理论。提出B = f (P、E)的公式,B是行为,P是个人认知状态,E是环境。即是说行为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学习论与其它人格学习理论的区

别是,它强调人的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

观察学习是班都拉社会学习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他认为,习得的行为不仅受到行为结

果的影响,无强化的行为被遗弃,有强化的行为被保持,而且习得行为的保持受着个体内部预感或预期结果的影响。这种预期的强化可以是外部的现

实强化,也可以是内部的自我强化。个人对成就的满足和未完成的不满足便成了努力的动因。班都拉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此,他专门研究了攻击性、性的作用、自我强化和亲社会行为等几方面的所谓社会化的“目标”。班都拉认为,青少年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思想观念和态度等,与其说是直接经验学得的,不如说是通过观察学习得来的。观察学习如模仿和认同,是青年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模仿是指青少年对榜样的仿效,其功能可以使个体学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行为,可以使原有的潜伏着的行为表现出来,也可以使已有的行为习惯得到加强或改变。供作模仿的榜样有三类:一是观察中的人,如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等;二是电影、电视中的人物形象;三是符号模型,如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行为。认同是深层的模仿,是学习行为的内化过程,它不只是模仿榜样的外部行为,而且能学到榜样的内在品质。模仿的行为、经过认同,就成为个性的构成物。认同的对象除了模仿的对象之外,还有社会团体、传统、规范、舆论、时尚等等。模仿和认同可能使个体学到好的行为和品质,也可能使个体学到不良的行为和品质,这既取决于榜样本身的社会价值,也取决于对来自外部和内部酬赏的预期。

班都拉是反对“疾风怒涛”理论的代表。他调查了大量青年及其与父母的相互关系,认为青年期尽管是人生一段困难期,但并非是必然的骚动期。“疾风怒涛”理论认为,成长与社会限制的共同作用使青年产生高度的焦虑,特别是父母的管教、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冲突、父母与同伴群体的冲突增加了青年的痛苦。班都拉对这些看法作了反驳。他指出:在青少年期到来时,大多数青少年已内化了父母的价值观中的大部分,因而限制和控制已经减少而不是增加;青少年卷入了摆脱父母的斗争的事例在研究中很少发现,独立性的训练在儿童期就已开始,许多方面在青年期已经完成;青年选择的同伴的价值观不仅与自己的而且与父母的价值观类似,因而同伴群体通常会加强和巩固父母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班都拉的社会学习论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以及预期、计划和自我调整在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意义,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个人的内在因素),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这些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习的特点,揭示了人类学习的过程,同时,也为我们科学地理解青年心理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的形成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

4.信息加工认知理论

凯斯等人针对皮亚杰过于一般化的结论,侧重于从微观层面对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进行分析,揭示了个体认

知发展的内部变化过程。

凯斯(1985)提出了一种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空间变化模式,他把个体的认

知发展归结为心理空间的变化。个体心理空间区分为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储存空间是用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及所储存的信息能量;操作空间是在进行具体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及所投入的心理能量。两者相加则构成整个心理加工空间。凯斯认为,随着操作空间的心智能量向储存空间的不断转换,储存空间的不断增加,操作空间不断减少,儿童的认知结构越加稳固,认知策略更加丰富,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年幼儿童初学一种认知技能时,必须投入较多的操作能量去练习和掌握,因此操作空间在整个心理过程占据较大范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各种认知技能熟悉程度的提高,在

具体操作时只需投入较少的能量即可应付。已经达到熟悉化技能和策略不断转入储存空间,作为认知结构储存下来,为发展新的技能提供坚实的基础。凯斯的空间变化模式是对皮亚杰宏观理论基础的微观补充。

5.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由加德纳提出(1983),他把智力定义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

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加德纳的定义强调了其理论的多元文化特征,在发展心理学界和教育心理学界产生了重

要影响。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复杂和多维的,包括8种智力。语言能力是用言语思维、用语言

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逻辑—数学智力是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空间智力是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它使人能够知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视、转变或修饰心理图像,不但能够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有效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还能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身体—运动智力是人能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音乐智力是人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和音色等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是个体能有效地理解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其核心是留意他人和判断他人的能力,特别是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的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是一种关于自身内心世界和导引人生的能力,可以了解到自身感情生活和情绪变化,有效地辨别标识,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然观察能力是个体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

加德纳参考了来自脑科学、生物进化和社会文化的证据,证明了以上8种智力的存在,

但却没有经过心理实验的有力验证。此外,他把所有智力视为同等重要,忽视了一般智力的存在,这是理论的不足之处。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潜能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其积极意义在于说明除了言语智力、数学逻辑智力之外,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身体运动智力,有时也起关键作用。由于言语智力和逻辑智力一直作为大多数智力测试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学校教育不应只注重培养个体的言语智力及逻辑智力而忽视其他智力。事实上,无论个体的文化背景如何,都需要多种智力的组合来解决问题。智力测评的核心是评估个体众多技的特定组合,指出被评估者最擅长做什么、最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 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 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 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 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 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 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 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 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

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发生条件:客观条件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和变化、新异性);主观条件是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兴趣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特殊形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个体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有关;主要取决于个人已有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三)注意的分配:在人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的转移快慢难易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2)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干净、整齐、装饰简洁朴素);(3)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4)在教学过程中要迅速妥善的处理偶发事件。 2.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重难点加强语气,配合手势表情;(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要运用有度,重点突出,必要时运用彩色笔、图和表格加以强调;(3)借助教具吸引学生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2. 激发学习动机; 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 (四)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

儿童认知发展 PPT课件

儿童认知发展

渴望?期待?

第一节认知及其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者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方面的心理过程。简单地讲,认知就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所以也可以叫做认识。 有时候人们也用“认知活动”这个词,它实质上和“认知”这个词是同义的,不过把活动这个方面加以强调罢了。 我们还常常遇到“认知能力”这个词,那是从认知的水平这个角度来说的。

1.1 什么是认知 概括起来,可以把人的认知大体区分为三个范畴,也就是三种基本认知过程或三种认知成分。 首先是感知,这是认知的起点;如果没有对对象的感知,认知活动就无从谈起。感知是由客观物质的刺激所直接引起的,所以感知是直接的认知。 其次是表象,这是头脑里呈现的对于感知过的事物的一种映象,但却不局限于直接感知的某一特定事物,所以,它既具有形象性的特征,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再次是概念,这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抽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属性。表象与概念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的,不是客观事物所直接给予的,所以就它们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来说,可以叫做间接的认知。 人的实际的种种认知,都由这三者所组成的,或者是对它们的操作。但表现为种种错综复杂的形式与水平。

1.2 认知的发展 儿童认知是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的。认知发展的基本趋向: 第一、认知发展由近及远。 第二、儿童认知客观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第三、儿童最初只是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以后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第四、儿童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最初的认识到比较完全的认识,是要经历多种水平或者阶段、由浅入深的。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

儿童认知发展年龄阶段特点参考资料(一) (一)注意的发展 1岁儿童注意看一个玩具的时间仅能维持两秒钟。 2岁儿童能注意集中地玩一玩具的时间可持续8秒以上。 3-5岁儿童能专注地从头到尾看完他们能理解的节目。 4-6岁幼儿对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信息很敏感,看完节目后能回忆起重要的情节内容,对不重要的部分往往记不起来。 5-6岁儿童在自由活动中的注意稳定性能维持注意于一个单独活动的平均时间大约是7分钟。 6岁以下的儿童往往专注于视觉形象,6岁以后的儿童不仅对视觉形象感兴趣,同时能注意接受听觉方面的刺激信息。 学前期末的儿童计划自己注意目标的能力刚刚发展,但还不太会运用注意的策略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 (二)记忆能力发展 2岁儿童已开始会认自己的家门,认自己的房间,知道在房间里的什么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再大一点的儿童开始学会认路。 3-4岁儿童知道出了家门如何走到附近的幼儿园,但要幼儿将自己熟悉的从家到幼儿园的路线画出来则十会困难,甚至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4岁的幼儿能使用一些最简单的记忆策略。 4岁儿童会利用“位置”来帮助记忆,如:幼儿会将藏有巧克力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一边,而将藏有别针的盒子统统放在桌子的另一边。 (三)认知的发展 3岁儿童开始逐渐形成一种关于心理功能的“观点—愿望”理论,即逐渐认识到一个的行动是由他内心的观点和愿望支配的,如:一个孩子饿了会打开冰箱找食物。 3岁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或别人的观点和愿望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行动及行动结果的关系,学会区分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和愿望。 大约3岁左右,幼儿能认识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区别,如:幼儿知道“想”是头脑内部进行的活动,一个人能想那些当时没有看见的、接触的或谈论的事物。 幼儿认识到思维和现实的区别,如:幼儿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们也认识到一个人头脑中关于客观事物的表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这些事物的映象(“好像照片一样”)。 3-4岁的幼儿认识到某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如:幼儿知道各种噪音、对任务不感兴趣、心理想着别的事情等会妨碍人集中注意从事当前的活动。 3岁幼儿还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区分开来,从而把自己的看法施加于别人。 3岁幼儿往往不能将自己的现时的观点和过去的观点区分开来,如:向幼儿展示一个糖果盒,问幼儿:“里面装些什么?”因为幼儿过去见过这类糖果盒,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糖块”。成人打开盒子给他看,出乎他的意料,里面装的都有是一些铅笔。成人接着问他:“刚才还没打开盒子,你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3岁的幼儿往往回答说:“铅笔”。他已不记得他曾经相信里面装的是糖块,这时成人出示一只玩具加菲猫,对幼儿说:“这里有一只加菲猫,它以前没见过这只盒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它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幼儿回答说:“铅笔”。就是说他不能将不同的主体在不同时间接受的信息区分开来,自己知道的东西误认为别人也知道。 3-5岁幼儿能认识到只有人以及或许某些动物能思考,而石头不能思维;他们还认识到思维的内容可能是自己想象的产物;他们能将“想”从知觉运动活动如“看、动、感受到”等区别开来,他们能懂得“想”(思考)和“知道”的区别,如一个人可以知道某件事(如午餐的饭盒里装着好吃的东西),但你现在不一定会去想它。 幼儿4岁左右懂得观点与现实的区别,因而某人可能持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某个物品藏在某个地方而实际上并不在这个地方,幼儿经常会和成人开一些小玩笑,如故意改变物品存放的位置,使成人找不到;已开始懂得认知任务跟随认知作业成绩的关系,如4岁幼儿也知道要求记忆的项目越多就越难记,要记住5个物品的名称就比记住10个物品的名称容易,他们也知道,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如果做出努力也能获得成功,许多学前儿童认识到,过去学过的东西现在忘了,重新捡

最新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 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 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

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讲解学习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 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分类:(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发生条件:客观条件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和变化、新异性);主观条件是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绪、兴趣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特殊形式,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形成的条件:个体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与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有关;主要取决于个人已有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三)注意的分配:在人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的转移快慢难易的条件:(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2)注意教室内的环境(干净、整齐、装饰简洁朴素);(3)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4)在教学过程中要迅速妥善的处理偶发事件。 2. 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重难点加强语气,配合手势表情;(2)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要运用有度,重点突出,必要时运用彩色笔、图和表格加以强调;(3)借助教具吸引学生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 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三)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有原杯子中的水多。这说明他们的认知被静止的知觉状态支配,而不能同时考虑导致这个状态的转化过程。 5.不合逻辑的推理

第二章 认知发展

第二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能动性的表现,它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二)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仸何意志 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 变化时产生的。又称为消极注意、情绪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 2、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 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或称为积极注意、意志注意。 它受人的知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和方法:(1)加强对活动目的和仸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意志的努力(4)智力活动与实际动作相结合 3、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它是心理活动对于个人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是人类迚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注意的特性 1、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指在一定的事物或活 动上注意持续的时间 2、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所持有的聚精 会神的程度。 3、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客体 的数量 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知觉指向不同的对象上 5、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仸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 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二、注意的培养 良好的注意品质是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仸务的保证 (一)教学中要应用注意的规律 1、课堂教学中,教室的布置应当简单、朴素、大方,教室的 光线要明亮,周围环境要安静,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分心。 教师和学生的着装要淡雅朴素。教师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过分夸张的身体动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维持学生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标志着该阶段的年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各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逾越,也不能颠倒,所有个体都遵循这一发展顺序,阶段具有普遍性。但受主体因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各阶段的出现可以提前或推迟。 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更多新的刺激和客体被同化到先天的反射中。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这一阶段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逐渐发展。一个很大

的进展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儿童大约在9-12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是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识活动的基础。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活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不再像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依靠实际动作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思维,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直觉中解放出来。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尚未获得认知运算,他们进行的是半逻辑思维。 这一阶段的个体具有泛灵论倾向,无法区分有生命的事物与无生命的事物,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事物同样也具有情绪、动机等生命特征,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它会疼得哭”。 自我中心主义也是前运算阶段个体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个体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明了个体的自我中心的倾向。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只注意事物变化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同时注意事物变化的两个纬度。由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原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断朝着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容易按部就班;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启示。 皮亚杰是享誉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1921年,博士毕业的皮亚杰到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儿童幼稚行为中,发现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世界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用如下图表示:

从上表很容易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不一样的。0~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7岁的儿童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很难摆脱自我中心主义。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也是不可逆的。7~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了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等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但是运算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从11、12岁开始,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演绎推理,思维接近成人的水平。 二、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对我国小学生教育的启示 1、小学生身心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一个阶段后再经历下一个阶段,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前一个阶段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这对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小学生年龄段一般是7~12岁,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他们很多还带有在幼儿园生活时的习惯,好动,不能稳稳当当的坐着上完一节课。尤其是还可能带有前运算阶段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因而他深信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同,不愿采纳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作为教师,在了解到这一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不必给他们带上“自我”、“自私”的帽子,而是表示理解,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开始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度,慢慢的不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的教具来支持,逻辑推理思维开始发展,抽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xx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 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 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 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 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 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 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 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 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 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这种现象又叫集中偏向(centration)。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 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 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皮亚杰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 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4.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 例如,有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装满水,然后将其中一杯水倒进另一个 大而低的杯子里,当倒水时用一屏障挡住水在杯子里的水位线,儿童能见到水,但看不见水在杯子里的高低。许多4岁儿童说新杯子中的水同原来的杯子中的一样多。但当屏障拿掉以后,他们改变了看法,说新杯子中的水没有原杯子中的 水多。这说明他们的认知被静止的知觉状态支配,而不能同时考虑导致这个状 态的转化过程。 5.不合逻辑的推理 例如,皮亚杰的两岁女儿的一个小朋友是驼背,她说,这个小朋友很可怜,他病了。几天后她听说这个小朋友得了流感,睡在床上。后来又听说这个小朋 友的流感好了。于是,她说:“现在他的驼背没有了。”这种推理不是从个别到 一般或从一般到个别,而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从一种病到另一种病的推理,视二者同一,以为一种病好了,另一种病也好了。这种思维被皮亚杰称为传导 思维(又称传导推理)。 (三)具体运算阶段(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 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 例如,呈现如图2—1所示的几何图形,要求儿童完成下列任务:①正方形的数目;②长方形的数目;⑧白色图形数目;④阴影图形数目;⑤阴影正方 形数目。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完成这类任务。这类任务要求儿童从多维对事物 归类。皮亚杰称这种思维的多维化叫去集中偏向(deeentratJon)。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认知发展阶段项目一览表 皮亚杰一般是将智慧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 这阶段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能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 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用眼随着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②前运算阶段(2-6、7岁): 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旁左右的影响。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

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推理上、问题解决和逻辑方面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阶段一: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 一、促进各种感觉的发育和不同感觉的统合 ·眼睛追随物体 ·寻找声源 ·习惯皮肤刺激 ·吹物体 ·手的操作--手指的分化--工具的操作 ·手眼协调--手眼的垮调--描画(绘画)的基础--制作(手工)的基础 ·组合--有实物见到的组合--有选择的脸、身体的组合 ·身体的调节--摇动身体高兴--姿势的变换--工具配合身体的调节 (能够) ·动作模仿--合上手,并上脚--看不见部位的模仿--手臂、手、 手指的模仿(左右相同左不对称)--手的游戏、体操、游戏 ·运动(配合运动玩具的活动) 二、培养感觉运动的智能·寻找藏起来的东西 ·手段和目的的分化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2--6岁儿童认知发展 24个月(2岁) 1 会从两个实物中分辩大,小。 2 听从指示,将东西放进杯子里或放在杯子旁边。 3 给予两种不同的实物时,会依照指示选择一种。 4 依序将三个不同大小的套杯放入插座里。 5 完成三块拼板。 6 配对基本相同的形状和颜色。 (1). 1对1 (2).1对2 (3). 1对3 7 模仿把数字卡1放在一个东西的旁边。 8 看到数字卡1会自动说一。 36个月(3岁) 1 能辨认大小、长短、软硬。 2 有位置的概念(利用实物表现):上面、下面、穿过。 3 依指示给一样或全部的东西。 4 会做1对三配对。(1). 红(2).绿(3).蓝(4).黄(5).黑(6).白 5 会做上述6色,1 对2 的选择。 6 会做上述6色,1对4的选择与配对。 7 将8张简明图卡加以配对--选择--分类。 8 完成6块拼图。 9 模仿把数字卡2,放在两个东西的旁边。 10 看到数字2,会说2。 11 能认数字卡3。 12 将数字卡3与3的集合,配对。 13 将1.2.3依序排列。 48个月(4岁) 1 会分辨真实与不真实的东西(如模型水果与真的水果)。 2 会选择轻与重的东西。 3 会将东西与图卡分类,如分出:(1).人(2).衣服(3). 动物(4).食物 4 依指示放置和选择东西(1).旁边(2).前面(3).后面 5 会选择很多和很少的东西 6 给5样东西,凭触摸找到指示的东西 4--5岁 1 专注力增加,能听故事最少15分钟 2 说出3件物品中不见的一件的名称 3 知道"昨天""明天"的意思 4 顺序排列数字1--10 5 配对数字与实物1--10 6 数10件物品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运算(Operation) 运算就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在这里运算指的就是心理运算。 什么就是运算?运算就是动作,就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从这个定义中可瞧出,运算或心理运算不四个重要特征: 1、心理运算就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例如,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去,倘若我们实际进行这一倒水的动作,就可以见到在这一动作中有一系列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特征。然而对于成人与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可以用不着实际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头脑里想象完成这一动作并预见它的结果。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就是所谓"内化的动作",就是动作能被称之为运算的条件之一。可以瞧出,运算其实就就是一种由外在动作内化而成的思维,或就是说在思维指导下的动作。新生婴儿也有动作,哭叫、吸吮、抓握等,这些动作都就是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动作,所以,不能算做运算。事实上由于运算还有其它一些条件,儿童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出现有称之为运算的动作。 2、心理运算就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这里又引出可逆的概念。可以继续用上面倒水过程的例子加以解释,在头脑中我们可以将水从热水瓶倒入杯中,事实上我们也能够在头脑中让水从杯中回到热水瓶去,这就就是可逆性(reversibi lity),就是动作成为运算的又一个条件。一个儿童如果在思维中具有了可逆性,可以认为其智慧动作达到了运算水平。 3、运算就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所谓守恒性(con servaion)就是指认识到数目、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质量等等尽管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形式呈现,但保持不变。装在大杯中的100毫升水倒进小杯中仍就是100毫升,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4小块后其重量并不发生改变。自然界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都就是具体的例子。当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了能认识到守恒性,则儿童的智力达到运算水平。守恒性与可逆性就是内在联系着的,就是同一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可逆性就是指过程的转变方向可以为正或为逆,而守恒性表示过程中量的关系不变。儿童思维如果具备可逆性(或守恒性),则差不多可以说她们的思维也具备守恒性(或可逆性)。否则两者都不具备。 4、运算就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前面介绍过,智力就是有结构基础的,即图式。儿童的智力发展到运算水平,即动作已具备内化、可逆性与守恒性特征时,智力结构演变成运算图式。运算图式或者说运算不就是孤立存在的,而就是存在于一个有组织的运算系统之中。一个单独的内化动作并非运算而只就是一种简单的直觉表象。而事实上动作不就是单独,孤立的,而就是互相协调的,有结构的。例如一般地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动作,这时需要动作与目的有机配合,而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形成动作结构。在介绍图式时,已说过运算图式就是一种逻辑结构,这不仅因为运算的生物学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而由人们推测而来,更重要的就是因为这种结构的观点就是符合逻辑学与认识论原理的,因为就是一种逻辑结构。故心理运算又就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以运算为标志,儿童智力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前运算时期与运算时期;继之又可将前者分为感知运动阶段与表象阶段;后者区分为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阶

第二章 认知发展

Chapter Two: Cognitive Development Dr. Qing W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2014.09

本章纲要 ?何谓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发展的概念 ?发展特指那些按一定顺序发生,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变化。?生理发展(physical development):个体身体上发生的变化 ?个性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个体人格上的变化?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间关系的变化 ?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个体思维能力渐进有序的变化,心智在此过程中变得更加复杂和熟练 Q:发展和成熟有什么区别?

发展理论争议问题 ?发展的源泉:先天因素VS. 后天因素(nature VS. nurture)现今观点强调先天和后天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合作 关系(coactions)。 ?发展的轨迹:连续式增长过程OR 飞跃式阶段性过程?发展的时机:关键期OR 敏感期 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已经准备好经历特定时间或对特定时间作出反应。

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展速度因人而异。 ?发展是相对有序的:并不意味着发展是线性的或者可预测的——个体可以超前发展,也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稳定不变,或是倒退。 ?发展是逐步发生的。

发生认识论: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 如何逐渐发展的。 ?对精神分析(人的非理性)和行为主义 (刺激-强化)的反驳。 ?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积极理性的学 习者,主动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 ?认识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于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J. Piaget (1896-1980),瑞士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实例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发端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有关研究。 一.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实质是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其中,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通过顺应个体的认知能力达到新水平;平衡:指同化和顺应间的均衡。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举例说明:比如给床边放一个玩具,当小孩看到时会伸手去抓它,多次之后最终拿到玩具。这就是同化的过程;然而如果将玩具放入靠近床中心的位置,这时小孩看到时仍然会用手去抓(即使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多次抓取之后他未能拿到玩具,这时他发现把床单拽着抖动时玩具会往床边动(即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这时他便拿到了玩具。这就是顺应的过程。过后他就会想当玩具在床边时,我只需伸手去抓就可得到,而当玩具在床中间时就需通过抖动床单来获得,这时便建立起同化—顺应之间的平衡。 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与习得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

3.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4.平衡化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阶段。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 特点:(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2)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就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 举例说明:爸爸离开了,没有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不能认识到爸爸依然存在,以为爸爸从此消失,不会有找的行为;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能够认识到爸爸是存在的,就会去找。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1.“万物有灵论”(也叫泛灵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