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重点实词

史记重点实词
史记重点实词

《太史公自序》

命南正重以司.天司:掌管

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

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当作准则。

小子何敢让.焉让:推辞。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害:嫉害。壅:阻塞。

故长於风.风:讽喻。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指:要旨。

礼义之大宗.也宗:根本。

垂.空文以断礼义垂:流传。

春秋采.善贬恶采:褒奖。

非独

..刺讥而已也非独:不仅仅。

重译款塞

..款塞:叩国门。

有司

..之过也有司:专管官吏。

余所谓述故事

..故事:旧事。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拂:“弼”。配:相当。

幽于缧绁

..缧绁:牢狱。

身毁不用.矣用:被任用。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厥:才

不韦迁.蜀迁:流放。

大抵

..之所为作也大抵:大多。发愤:抒发愤懑。

..贤圣发愤

萧何次.律令次:编写。

网罗

..天下放失.旧闻网罗:搜集。失:“佚”散失。

既科条

..之矣科条:按类别排列记录。

天人之际.际:关系。

《夏本纪》

摄.行天子之政:摄:代理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比较、衡量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相:察看,考察

九山刊旅

..,九川涤原:刊:砍削。旅:治理。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渐:流入。被:覆盖。

中国

..赐土姓:中国:指九州之中

命诸侯百姓

..兴人徒以傅土:百姓:即百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通称,因为当时只有

贵族才有姓,而平民没有姓。

《鲁周公世家》

衅社

..,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衅社:衅,杀牲血祭,社,地神

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忧愁悲伤。此处指感动。

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戴:顶着。秉:手持。

发书视之,信.吉信:确实。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让:谦让。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集,安定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敷:普遍。

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奸:gān,干犯,冒犯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通“叛”

武王蚤.终,成王少蚤:通“早”

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骄:向……炫耀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国:建都。

《高祖本纪》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

高祖为亭长,素易

..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

酒阑.,吕公因目固

..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坚决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

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

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灭族处死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

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

..“伐”意同“功”,功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

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大约后退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嫉恨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

..仲多?

依恃经营勤奋,努力与……相比,谁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供应

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只是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

《李将军列传》

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因为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官吏的俸禄

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统率,部署

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排开阵势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如果

得李广必生致.之送到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严重

居无何

..,匈奴入杀辽西太守不久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重新

专以射为戏,竟.死一直到

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稍微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委曲详情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听审受质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交付判决

《孔子世家》

请与孔子适.周适:到,往

弟子稍益进

...焉稍:渐渐。益进:增多

与齐太师语.乐语:谈论

师襄子辟席再.拜再:两次

楚救陈,军.于城父。军:军队临时驻扎。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讥:讽剌。疾:弊病。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

..围孔子于野。徒役:服劳役的人。

从者病.,莫能兴。病:筋疲力尽。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道:思想,主张。

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文:指文采。质:指质朴。

假.我数年。假:借。这里是给与的意思。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角落。这里可释为一个道理或一个方面。

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

...而名不称焉。病:担忧。没世:指死亡。

约其文辞而指.博。指:同“旨”,宗旨,内容。

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罪:责备,怪罪。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以:在。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服:服丧,守丧。

《管仲列传》

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匡正,纠正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做生意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而死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赞扬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给以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轻视,看不起

《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位次嫉妒

怀王使屈原造为

..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制定写作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恨,痛心明

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遇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大概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同“黜”,罢免官职合纵亲善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终究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归罪,责怪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连,跟着太平,稳定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效法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到……去

及见贾生吊.之悼念死者

同.死生,轻.去就把……同等看待把……看得很轻

《项羽本纪》

又不肯竟.学终了,结束

阴以兵法部勒

..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约束

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营垒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安营驻守

是何楚人之.多也这么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终于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悬赏征求恩德

《滑稽列传》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携带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怎么,如何

王曰:“先生少.之乎?”认为少

若亲有严.客……奉觞上寿

..尊贵敬酒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同“猝”,突然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尽同“樽”,盛酒器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交付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去,往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千万

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如果

《刺客列传》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刚才合,对

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威慑,震慑

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拥有,据有

奈何以见陵

..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被欺凌触犯

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振奋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放置

太子丹受而舍.之使……住下来

愿太傅更.虑之重新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同“媾”,讲和

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小步快走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己不逮.也及,达到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独揽

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机会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

..拜访不时地进奉

微.太子言,臣愿谒之如果没有

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悬赏征求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装入匣子

人不敢忤.视逆,抵触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祭祀路神,为人送行

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抵抗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尽同“现”,出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常态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遭受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治罪,办罪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到……去

《魏公子列传》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凭傲慢地对待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整理径直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扎营驻守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连续责备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办法

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凑集,备办

吾所以

..待侯生者备.矣用来……的方式周全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使退避秘密地,私下此五霸之伐.也功勋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时机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假托

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约束,整顿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感激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自夸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台阶趋向,往……去

《淮阴侯列传》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居然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给……吃一直,从头到尾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同“熟”,仔细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并列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

..绝其辎重借隐蔽的小道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暗中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排开阵势

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天刚亮树起击鼓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征求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只是

信由此日夜怨望.怨恨

(韩信)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暗中又作“第”,只管

余视其母冢,良.然确实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版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加倍)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 1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2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7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8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9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界地方) 2鄙人。自称的谦词 3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3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5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3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cháo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向北(对、向)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chéng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6不徐不疾(迟缓) 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4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 7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8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 9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8欲不可从(放纵)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 12可以便宜从事,向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此言得之(对、合适)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度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6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8一夜飞度镜湖夜(通“渡”渡过,越过) 9常有大度。(度量) 1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1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12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3指度人离俗出生死。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

课内文言文实词整理

课内文言文实词整理 关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要点,或者说阅读文言文的门径,前人概括为简明扼要的四句话,即“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是很符合文言文阅读规律的,是便于操作的。下面则就这四点进行解说。 1.字训其义 这是指能正确理解、解释词义(“训”是指“解释词义”),由于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所以“字”相当于词。文言文同现代汉语相比,最主要是词汇上的差异,因此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指常见常用的文言词语,而很生僻的不包括在内)。文言词语有分为实词和虚词。 不管实词还是虚词,要达到“字训其义”,都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要记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要准确理解某个词义,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来判断,而句子的意思,又必须结合它所在的整篇............................................. 文章的内容来决定。 ......... 要做到“字训其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具有推知词语意义(或者”猜词义”)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为阅读时很难做到每个词义都曾经见过、学过更不用说掌握了,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合理地推知词义,而上下文语境乃至句意、文意都是推知词义的“已知条件”,2+X=5,X就是3,推知的道理是很明白的。需要注意的是所推知的词义一定符合上下文、句意乃至文意,所以需验合才行。推知词义的另一办法, 就是善于利用选择题的选项,它们具有“注解”的作用 ......................(有的故意注解错误)。 2.句贯其意 要做到这一点,要注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倒装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在理解这类句子和翻译时要调整为现代汉语语序。省略句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等,理解、翻译时要补上省略的成分。尤其是要注意文字省略“介宾”和“兼语”的情况(这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翻译时要补上介宾:“为我打败沛公的军队”。又如“而民悦之,使为王”,翻译时应补上兼语:“使之为王”。此外,文言文有词类活用现象,这也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也要注意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好在词类活用的规律性较强,不难掌握。 在“句贯其意”时,一般可用这样的方法,即替、扩、袭、增、减、移。 “替”是指由于古今异义,用一个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文言文中的词,如“兔走触株”,用“跑”去代替“走”,用“撞”代替“触”,用“树桩”代替“株”。 “扩”是指由于一词多义等情况,在文言词上加一个字,使它成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折颈而死”的“折”扩为“折断”。采用“扩”的方式对译的文言词最多。 “袭”是沿用不变,指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专用名词不译而照用在现代汉语中。 “增”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增加一些东西,主要指文字省略而言,比如增加省略的主语、宾语、介宾、兼语等。 “减”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减掉一些东西,主要指有些语气词如“者、也、哉”之类或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可减掉不译。 “移”是指文言文一些倒装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位,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序。 一般来说,理解文言文句子意思和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结合起来,在准确理解词义基础上,做到能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是次要的方法。直译就是将原文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意译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翻译,不必字字句句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3.文寻其脉 这是指在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的基础上,把握了文意,能找出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即文章的脉络。这实际上是阅读文言文时对内容的分析,是对文言文所述人物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这方面要做的事情有以下这些。 (1)知人明事。弄清文章涉及了哪些人物,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人物都做了什么事。这中间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几个人围绕同一件事,表现各自的思想观点;二是通过叙述一个人的几件事来表现其思想品质;三是几个人所做的同一类性质的事情,表现某种思想品质。 (2)分析综合。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弄清某个问题的性质、某个思想观点的根据等。 总之,“文寻其脉”是在理解词句基础上应具备的较高层级的能力。 4.篇会其旨 这是指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属于分析文章内容。主要包括能分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或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些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 ..........,要避免以偏概全、偏离主旨、无中生有、主观臆断等错误。 以上所讲的四句话“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这些能力要点是相互联系的,互相作用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以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为主 临猗县银星学校赵霞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安 1安能屈豪杰之流(怎么) 2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3沛公安在(哪里) 4衣食所安(养生) 5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6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7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被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3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 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草本的根或茎干) 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性,天赋的善心)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 兵 1非兵不利(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战争)

4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士兵) 5约以联兵大举(兵力) 6非我也,兵也(兵器,刀) 7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征伐) 病 1其疾病而死(疾病,患上疾病) 察 1察邻国之政(考察)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推举)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 5俯察品类之盛(细看) 朝cháo 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4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简直竟然) 乘chéng 1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趁着) 2若夫乘天地之正(顺应) 诚 1诚不自意返吾衣冠(实在,的确) 2 必竭诚以待下(诚心,诚意)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确实) 4仆诚以著此书(果真) 除 1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2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3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台阶)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文言文常用实词151个举例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苏洵《六国论》)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李密《陈情表》) 4.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6.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选自《楚辞·九歌》) 7.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司马迁《屈原列传》) 8.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10.本.之《书》以求其质。(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1.今殴民而发之农,皆著于本.。(贾谊《论积贮疏》) 1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3.是无难,别具本.章。(方苞《狱中杂记》) 1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此处使动用法。《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16.孔子鄙.其小器(司马光《训俭示康》) 1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兵法·谋攻》 18.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19.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司马光《训俭示康》) 20.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1.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22 又恐汝不察.吾衷。(林觉民《与妻书》) 23.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徐珂《冯婉贞》) 24.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6.兵早相乘.,天下大屈。(贾谊《论积贮疏》) 27乘.鄂渚而反顾兮,哀江介之绪风。(屈原《涉江》) 28.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此处为“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之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 3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1.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司马光《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 3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司马迁《鸿门宴》,选自《史记》)

初中常用文言文实词只是分享

初中常用文言文实词 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①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②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⑤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②惩罚 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高中文言文常考实词整理

终极版高考语文古汉语字典常考字词释义 阿:偏袒 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爱:怜惜;吝惜 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 按:巡视;考察 败:败北,失败 拜:授给官职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报:断狱,给??回信、答复北:打了败仗往回跑 悖:违背 被:施及;通“披” 备:完备 本:根源 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 俾:使 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等到 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 毕:全、都 嬖:宠爱 庇:遮蔽 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 薄:靠近 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擘:大拇指 逋:逃亡 采:文章的辞藻骖:三匹马拉的车 苍:灰白色 操:操守 曹:辈(类、属、侪、徒、等) 差:稍微的(差强人意) 觇:偷看 婵娟:美好的样子 超:超过、胜过 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准则 朝:一日、朝见 车:牙床(辅车相依) 彻:通达、贯通 掣:牵引,拉(掣肘) 沉:古代常写做“沈” 陈:陈列,通“阵” 诚:假设,果真,的确 乘:古代一车四马 丞:辅助 逞:炫耀,显示 媸:丑 弛:放松 驰:疾行 褫:夺 啻:仅仅,只有 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 或诏书 饬:整顿、整治 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稠:多而密 初:才、刚刚 除:台阶,任命 刍:割草,牲口吃的草 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 黜:废黜 绌:不足(相形见绌) 舛:违背,错乱 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 方高于自己 次:临时驻扎,按顺序 刺:名片聪:听力好 从:使跟从,通“纵” 殂:死亡 徂:往 蹴:踩 猝:突然 蹙:紧迫,窘迫 爨:烧火做饭 忖:思量,揣度措:放置 厝:放置 错:镶嵌 达:得志 怛:痛苦、忧伤 黛:青黑色 贷:借出,宽恕 逮:达到 迨:等到 殚:竭尽 耽:沉溺 但:只、仅仅,徒然 惮:畏惧 当:面对,判罪,应当 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 刀笔:管刀笔的小官 祷:祈祷 道:规律 得:能够 镝:箭头 弟:但、只管 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 点 典:法则、制度,主管 吊:慰问 牒:文书 洞:深入、透彻 督:监察、督促 牍:文书,书籍 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 只有 笃:忠诚 遁:逃多:赞美 夺:强行改变 讹:谣言 恶:哪里,讨厌 遏:阻拦 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 修饰 迩:近 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伐:夸耀,讨伐,功劳 法:效法,法令 藩:篱笆 凡:总共 反:通“返”,违反 范:模子 方:正在 斐:有文采 匪:不是 奉:两手捧,尊奉,俸禄 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 服:佩带 甫:刚刚 赅:完备 盖:大概,句首语气词 概:节操、风度 干:盾牌,冒犯,冲,干预, 求取 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 问岂敢 扛:双手举 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 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 格:推究 更:改变,更加 觥:酒杯 躬:亲自,身体 诟:骂 沽:买、卖 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 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 不榖:不善(对自己的谦辞) 故事:旧例 固:本来,坚持,坚固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实词虚词含义用法汇总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实词虚词含义用法汇总 常用实词 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 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 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 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静观默察 朝

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doc

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1— 150) 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出处 1 比 1. 并列,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2. 比较,相比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 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陈涉世家 2 鄙 1.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 目光短浅,浅陋无知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3 兵 1 兵器,武器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天时不如地利 2 军队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 兵士行收兵陈涉世家 4 病 1 疾病,生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2. 疲劳,困苦不堪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 察明察,识别,观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6 彻贯通,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小石潭记 7 乘 1 坐、驾(车)”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3. 量词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陈涉世家 8 从 1. 跟从,跟随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2. 顺从,听从小惠未遍 ,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9 当 1. 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2. 应当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 相抵,当作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4. 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 10 道 1 路,途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 2. 道理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3. 道义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4. 说,谈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1 得 1. 得到,获得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2. 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可以”的意思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12 定 1 安定,稳定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口技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2 平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则出师表 13 伐 1 砍伐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小石潭记 2 进攻,征伐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14 犯 1. 触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2. 冒着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捕蛇者说 15 方 1. 方圆,周围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2. 才方欲行公输 16 负 1. 背,以背载物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17 赋 1. 赋税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 征收,敛取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3. 一种文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18 更 1. 交换,更换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19 故 1. 旧,与“新”相对,原来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 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3. 故意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4. 所以,因此故克之曹刿论战 20 顾 1. 看,四顾,环顾王顾左右而言他 2. 探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备战中考文言文常考实词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备战中考文言文常考实词总结 1.爱ài “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 字形,从攵部,(ài)声。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 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②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 行。(《六国论》) 吝惜,舍不得。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士。(《过秦论》) ④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梁惠王上》) 2.安ān “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安置,安放。安营扎寨(成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适,安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⑤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⑥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表示被子。 bèi ①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③表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pī ,穿。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 ①通“披” 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4.倍bèi “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释义整理 1、文言实词:竟(jìng) <动词>①完毕、结束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从头到尾例: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滑稽列传》 专以射为戏,竟死。《李将军列传》P54 <形容词>整、终例: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副词>①终于、最终例: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屈原列传》P73 ②竟然、居然例: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屈原列传》P73 及索,儿竟无声。(《赵世家》)P120 <连词>假如例: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指南录后序》 2、文言实词“卒”

zú<名词> 士兵例: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动词> 死,终例:初,鲁肃闻刘表卒 <副词> 终于,最终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P84 Cù通“猝”,突然例: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刺客列传》P104 3、文言实词“数” <名词> shù命运、定数 例: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腾王阁序》 <动词>shǔ责备、列举罪状 例:(文天祥)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副词> shuò多次、屡次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文言实词:诚 <副词> ①实在,确实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蔺列传》 ②果真,如果确实 例: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三国志·赤壁之战》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5、文言实词:属 shǔ<动词>隶属、归属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名词>类、辈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zhǔ<动词> ①连接、连续例: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②写作、撰著例: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③跟随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④通“嘱”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6、文言实词“坐”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积累常用实词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积累1:常用实词 知识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积累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 1.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曾 (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3.从(1)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 (4)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4.得(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5.道(1)(正确的)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初中课外文言文常见实词及意思归纳上课讲义

初中课外文言文常见实词及意思归纳 盈:充满讫:完及:等到恃:依靠、凭借辄:于是、就去:离开、距离患:忧虑、祸患、灾难遂:于是、就益:好处、增长毕:完市:买拽:拖拉迄:到憩:短时间休息颀:高、修长谙:通晓、明白曝:晒股:大腿寐:睡觉袂:袖子顾:回头看;照顾闻:听说至:到期:约定、约会伐:征讨、攻打延:邀请贻:赠给、留给霁:放晴暨:与、及、和志:立志;做标记利:锋利遗:赠给、送给 逐:追赶援:执持、拿戒:告诫噬:咬、吞题:写、题写竭:完、尽计:考虑、谋划彰:表明、显扬足:值得服:穿戴间:有时、偶然;参与临:面对鲜:少佁然:呆呆的样子师:学习;军队被:通“披”,穿 意:情趣见:通“现”显现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景:日光濯:洗绝:断绝、消失强:竭力、尽力卒:终于、最终;死;通“猝”突然辍:停止要:通“邀”邀请俨然:整齐素:向来、平时;白色致:给光:发扬光大咨:询问然:是、对蹴:用脚踢乡:通“向”从前御:抵御湍:急流笃:忠实;病沉重鼓:击鼓;演奏悉:全、都俱:全、都已:停止愠:怨恨居:停留走:跑疾:病诳:欺骗缀:跟津:渡口名:说出始:才 布衣:平民就:完成虽:即使策:驱使鸿:大荷:负荷、挑 许:赞同匮:穷尽亡:无、没有域:界限;限制过:犯错误獄:案件备:详尽微:没有名:命名暝:昏暗弈:下棋鄙:目光短浅殚:竭尽苟:倘使等:同样诚:确实躬:亲自涕:眼泪病:困苦不堪诲:教导悍:凶暴毒:怨恨俟:等待愈:更加旷:开阔语:告诉日:每天诣:到、拜访撰:写嗜:爱好、喜欢汤:热水谒:拜见书:写;信怡:愉快偕:一起

(一)傅永发愤读书【唐】李延寿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注释]①寻:不久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涉猎()经史 3、对画线句“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永)邀请洪仲,洪仲十分谦让,不让他报答。 B(傅永)请教洪仲,洪仲重重地责备他,不替他回信。 C(傅永)请求洪仲,洪仲最终让步,不报复他。 D(傅永)请示洪仲,洪仲坚决推让,不为他报信。 4、选文末尾引用了皇帝的话,请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岁苦支备()(2)臣怪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