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形美学艺术创作思考 精品

最新-分形美学艺术创作思考 精品
最新-分形美学艺术创作思考 精品

分形美学艺术创作思考

分形理论不仅仅关乎于科学,同时也是关乎于美学的。

分形理论带给了世界一个新的审美角度,使大自然的潜在规则逐渐为人所认知,分形美学不仅重释了传统美学标准,而且超越传统美学标准,表现在比例、尺度、和谐、均衡等各个方面,分形美学的和谐与数学的和谐一致性,使得图形的变化显示了一种自然流动性的生命之美,局部与整体构成了极有的相似性。

起初分形学并未与艺术在学术上形成交汇,但是它却与艺术有着一种令人惊叹的神秘关系,简约是一种艺术美,复杂也是一种艺术美,在复杂图形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简约的法则。

我国分形艺术专家刘华杰再在《分形艺术》对各类分形图形生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后,将计算机可视化把图象应用到纺织行业中去,使得分形学得以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

借助分形学在图形设计领域里进行研究的多是对图形生成方法的研究,而应用到艺术创作上实践研究较少,主要因为数字艺术应用兴起时间较短和分形的技术应用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

当我们从美学的视角下认识下,分形学自身带有的一种神秘的光环总是让每一个遇见它的人叹为观止,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目光锁定122在这种新颖的美学体验。

刘华杰老师也曾提到,虽然分形艺术并不是直接地仿自然事物,但是这种艺术源自真实确定的数学内容,所以也可以代表虚拟现实主义"艺术,或者叫"数学现实主义"艺术。

对分形美学的研究也是对当代艺术表现语言的新探索。

分形艺术专家刘华杰曾提到计算机图形艺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波普艺术派,即通过手绘板或者鼠标直接在电脑绘制或对数字图像处理而成,实质是传统绘画过程行为的再模仿,改变的是媒介,从纸笔转换到电脑鼠标,虽然计算机也在过程中进行复杂数学运算。

第二种是数学公式派,艺术家运用特定的数学公式进行造型、色彩和构图设计,计算机像画家能够感觉到空间纵深、颜色冷暖,能够看出数学公式的内在结构以及这种结构配上色彩后所表现的热烈、庄严和静穆。

数学公式派图形艺术就是分形美术,也叫分形图形艺术,这种通过数学公式

进行的艺术创作要求艺术家除了具备美术的审美也需要相应的数学几何学和计算机知识。

分形艺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数学美的可视化,计算机把数学公式转换成绚烂的复杂图形,这种跨学科全新美学无论从视觉还是精神都为人们打开另一个全新空间,分形美学的自相似性揭示着生命精神和自然的共鸣。

分形艺术特征其实早在分形学确立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关注和使用,但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与数学的关系,和它其中的奥秘,即混沌中具有简单的规则,只是以临摹自然的形式在众多领域将它的美再现,比如架上绘画、建筑设计、音乐创作、宗教符号的装饰都在局部或者整体上展现了分形的美丽,而这种美学因为符合大自然的韵律所以总是给人们以精神的感动和温暖。

比如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木刻版画,葛饰北斋的《神奈川的巨浪》中浪花的部分,无论大浪还是其中包含的小浪花他们的图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自相似性,莱昂纳多达芬奇的《大洪浪》也是如此。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学几何方面敏感度超过其他画家的荷兰画家埃舍尔,他的诸多版画作品都表现出周期性、变形和循环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同时与分形美学规律高度吻合,如1956年的木口木刻作品《小上加小》属于典型的变形式作品,其中使用的是全同而非的图形在构图和图形大小上进行有规律的变换体现了分形自相似性。

埃舍尔在《变换Ⅱ》中使用的周期性平面分割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在保持周期性平面分割的前提下,用平移的方法将逐渐变形的图形依次排开,这种变换富有生命的变换性,我想正是这种潜藏的丰富的可能性深深的吸引着爱舍尔吧。

在宗教艺术中尤其是东方的宗教艺术中,我们总是能发现与分形学集曼德勃罗集特征相似的结构,如佛教文化中的曼陀罗艺术、以中心对称的圆形和旋转变化的自相似图案让曼陀罗富有神秘感和生命感,而这种艺术可以促进冥想。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著名图形佩斯利螺旋花纹,它与曼德勃罗集简直就是姊妹篇,佩斯利螺旋花纹在现代时尚界备受宠爱注,它同样起源于神秘的东方古国,从印度到北欧,随即影响全世界。

除了绘画和装饰,建筑领域也涌现出类似的风格,如1875年建成的巴洛克式的代表建筑巴黎大剧院,建筑的装饰细节华美精丽,结构设计也是将分形运用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开播大片《美丽中国》首登屏幕就博得一片喝彩之声,它那宏观的架构,中国韵味十足的故事,加之那美丽大气的镜头画面征服了观众,使之震撼,使之情不自禁地产生要去亲近她,触摸她及马上出发的跃动。这种跃动是《美丽中国》影片中的大美所引发的,美的画面就像鼓点一样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一位湖北网友是这样说的:“太好了!可惜只收看了两天就收不到了,我特喜欢《美丽中国》,在那可以收看的两天里,我总是叫我儿子和我一起看。”山东网友说:“这是中国拍的还是BBC拍的,太好了!”这些对美的需求和向往,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央视品牌栏目《走遍中国》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观摩和研讨,探讨其叙事故事的方法,切磋影片镜头的拍摄技巧。面对《美丽中国》引起美学特征的讨论,我也被其故事感动,被其画面吸引,被其美学理念所叹服,结合自己数年来在纪录片拍摄方面的尝试和感悟,也引发了自己怎样用美学的方法指导纪录片拍摄的思考。 什么叫做美,当代哲人李泽厚先生的看法是:“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的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简言之,美就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纪录片对美的承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真实故事的记录美,也需要摄影艺术的造型美,还不能缺少声音效果的听觉美。纪录片是电影家族中的一个品种,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和声、光、电、色的综合载体。作为当代文化传媒之一的纪录片,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成为再现历史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艺术审美同社会、人性、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 纪录片在发展成长的轨迹中,曾出现过多种艺术流派,纯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直接流、真理流等等。这些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艺术才华和智慧,在影视美学史上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对影视审美艺术潜能的创造,尤其是在审美形式感的试验和探索上,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创作思维和审美造型语言的发展。二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有才华的影视艺术家,引领着纪录片的创作思潮。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不同时期出现了风格迥异作品。从《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到《龙脊》、《最后的山神》,再到《大国崛起》、《森林之歌》、《故宫》,直至《美丽中国》的出现,大致标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电视纪录片走过的发展之路。从开始的合拍热,到独立制作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再到具有华夏文化精髓的主流纪录片走向世界,记载了纪录片人从制作模式、文化形态、美学特质、价值观建构的成长壮大的过程。虽然中国的纪录片和西方的纪录片在叙事时空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存在的基础。纪录片的美是多样性的,表现形态也是千差万别的,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发现的。以中国影视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短短的六集,就将美丽中国刻画得栩栩如生。从历史到现实,从地理到人文,从动物到植物,用镜头把孕育华夏民族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融会交织在一起。著名的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摄影机摆脱了陈旧的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用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

分形与分形艺术

分形与分形艺术 我们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例如,喧闹的都市生活、变幻莫测的股市变化、复杂的生命现象、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坑坑洼洼的地面等等,都表现了客观世界特别丰富的现象。基于传统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各门自然科学总是把研究对象想象成一个个规则的形体,而我们生活的世界竟如此不规则和支离破碎,与欧几里得几何图形相比,拥有完全不同层次的复杂性。分形几何则提供了一种描述这种不规则复杂现象中的秩序和结构的新方法。 一、分形几何与分形艺术 什么是分形几何?通俗一点说就是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一定意义下的自相似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什么是自相似呢?例如一棵苍天大树与它自身上的树枝及树枝上的枝杈,在形状上没什么大的区别,大树与树枝这种关系在几何形状上称之为自相似关系;我们再拿来一片树叶,仔细观察一下叶脉,它们也具备这种性质;动物也不例外,一头牛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中的基因记录着这头牛的全部生长信息;还有高山的表面,您无论怎样放大其局部,它都如此粗糙不平等等。这些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分形几何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分形几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 “分形” 一词译于英文Fractal,系分形几何的创始人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brot)于1975年由拉丁语Frangere一词创造而成,词本身具有“破碎”、“不规则”等含义。Mandelbrot研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1980年他发现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集合,他发现整个宇宙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构成自相似的结构(见图1)。Mandelbrot 集合图形的边界处,具有无限复杂和精细的结构。如果计算机的精度是不受限制的话,您可以无限地放大她的边界。图2、图3 就是将图1中两个矩形框区域放大后的图形。当你放大某个区域,它的结构就在变化,展现出新的结构元素。这正如前面提到的“蜿蜒曲折的一段海岸线”,无论您怎样放大它的局部,它总是曲折而不光滑,即连续不可微。微积分中抽象出来的光滑曲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说,Mandelbrot集合是向传统几何学的挑战。 图 1 Mandelbrot集合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8-11T09:11:18.92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贺孝恩(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 563002)[导读]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摘要: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及对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鲁迅创作;影响 1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产生于20世纪初,奠基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Custay Jung,1875~1961)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二人的主要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识学说和三重人格结构。过去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意识支配的,弗洛伊德在自己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确认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心理领域,建立了系统的无意识学说。无意识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创造的根本动力,只不过这种动力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人自己不能觉察。在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指的是原始本能的我,主要由性本能等原始冲动组成,完全是无意识、非理性的,能量和活力最大。本我实行的是快乐原则,也就是说人在潜意识里把快乐当作自己生命的最高的、唯一的价值准则。自我指的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他必须调节、压制自己的本能活动,使自己不违背现实社会的要求,这种压制,不是废弃快乐原则,最终是指向快乐。超我又称内部道德机构,它使一个人把本能的能量全部转移到对至善至美事物的追求上。实际上,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基石就是潜意识和人的性本能,正如弗洛伊德自己说的那样: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1](2)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作家创作是白日做梦,是替代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性本能的需要;艺术的价值就是为原欲提供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对艺术作品的形象进行了大量的精神分析,由此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审美方法和美学思想。李醒尘先生认为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第一,促进了对艺术和审美领域中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二,引发了对情欲、性与文艺和审美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第三,他有关梦和幻想的研究,直接推动了有关形象思维问题。”李醒尘先生的观点对下面论述正题至为重要,这里暂且不展开论述。(3)艺术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这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2]由于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和文学有先天的血缘关系,它们都关心着同一个对象——人的心灵,它们都力求去洞悉隐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秘密;同时,精神分析作为系统理论,它本身有不可辩驳的合理因素,作家们在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人的本身、人物的感觉和精神状态。他们在写作技巧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流写法,劳伦斯、茨威格、海明威、福克纳……这些著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深浅不同地显现着精神分析色调。 2 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 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可以通过他的文章略知一二,在《故事新编》序言里他说:“…虽然也不过取了弗洛特(弗洛伊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3]在《听说梦》中他写道:“《东方杂志》记者在《读后感》里也曾引弗洛伊特,以为‘正宗’的梦,是‘表现各人的心底的秘密而不带社会作用的’。但弗洛伊特(弗洛伊德)以被压迫为梦的根柢——人为什么被压抑的呢?这就和社会制度、习惯之类连结了起来,单是做梦不打紧,一说,二问,一分析,可就不妥当了。记者没想到这一层,于是就一头撞在资本家的朱笔上。但引‘压抑说’来释梦,我想,大家已经不以为忤了罢”。[4]鲁迅先生的这些话表明在批判的基础上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鲁迅先生主要是通过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来系统了解精神分析学思想的。厨川白村(1880~1923),本名辰夫,他潜心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注意文学与潜意识的关系。鲁迅于1924年翻译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等作品,从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鲁迅之所以对弗洛伊德感兴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他早年学医的经历有关。作为医学院的的学生,他一定会对精神病学产生兴趣,他早年翻译了日本小说家森欧外的《沉默之塔》,接受了一些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自称他开始写小说“所依仗的全在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5]“这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也明显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与他那段时间苦闷的生活有关系。鲁迅早年的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理想都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长时间生活在苦闷之中。弗洛伊德的思想正好符合那段时间他的创作心态:用文学创作来排遣自己的苦闷压抑。(3)与反封建有关系。鲁迅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压制,人格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变异,而弗洛伊德的某些思想恰能作为反人性压制提倡人性解放的利器。 3 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 3.1鲁迅文学作品对潜意识和梦的描写 鲁迅先生早期的小说大多带有精神分析的影子,他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刀”去解剖潜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贫弱的、黑暗的、被严重压抑而异化了的呻吟着的灵魂。这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狂人日记》中一文,鲁迅基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凭借他的医学知识,通过对狂人病态的错觉、幻象、妄想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压制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对于“吃人”的惊悸、恐惧心理。狂人正是由于本能欲望受到了不合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压抑而发狂,他的狂是潜意识与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结果。《阿Q正传》中阿Q 的: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色欲的奇怪想法。以及他对男女相会时“怒目而视”,在冷僻处从后面扔石块的行径,都应该视作他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压抑而扭曲的性心理行为。但潜意识中强大的性本能心理又使他对女人有强烈的渴望,他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掩盖自己的性饥渴,从而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摸过尼姑的手指上的油腻感使他难以入睡。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潜意识与现实的社会意识矛盾冲突中产生的畸形儿。《白光》中的主人公陈士成深受功名利禄的腐蚀,科学考试失败的强烈刺激和沉重打击使他产生了幻觉和幻想,灵魂出窍,在一道“摇曳飘忽”的白光引领下,他四处挖掘,最终葬身在万流湖中。这一道“白光”正是陈士成被科学制度极度异化了的潜意识,因为只要考中功名,应能当京官或地方官,享尽荣

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

诗歌翻译的美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4-05-16T10:42:34.29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3月供稿作者:胡慧 [导读] 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 胡慧 〔摘要〕本文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诗歌翻译的三个美学特点,即音律节奏之美、形式之美和意境之美,指出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三者完美结合的翻译作品才是上乘之作。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美意境美诗歌言简义丰,且意境深远。叶樊在《原诗》中说的“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也提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如撞钟,清音有余”。梅尧臣“如在目前”和“见于言外”的说法想要表达的大致也是这个意思。①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艺术特点,就是读完之后,意境还在,头脑里留下的空白很多。它在节奏音韵、形象意境、风格神韵以及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中国诗歌这个统一体,要译诗,就必须得考虑到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因此就有了“译诗难,译中国古诗更难”的说法。就如何译诗,各流派众说纷纭,各执己见。笔者认为不管如何译诗,最终是要让它成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作品,保持它自身的音形意三方面的美,这样的译作才能算是好的。 1 音律节奏之美《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②汉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就是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音韵。凡好的诗篇,一般是通过对称的语言、均匀的音节以达到和谐的节奏;以平仄和押韵的穿插使用,使音调谐和动听。古体诗、近体诗多是隔句韵,即偶句有韵,奇句无韵,这样就自然形成奇偶之间尾音同异相间的音律格式,造成音响回环、声律和谐的效果。得体的排列有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也会使节奏显得清楚协调。短的诗行适合于展现激动而强烈的情感,因为它节奏短促;长的诗句却更善于展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因为它音节多,节奏缓慢。一首韵律协调节奏明朗的诗歌,读者才会喜欢,也才能充分体现诗人的多变情感。 译诗时,要注意取舍,不应该把有调有韵的格律诗词翻译成只有节奏却不押韵的自由体诗,在讲求格律又对原意无损的前提下,如能以格律诗译格律诗,仍会是上佳的译作。 就音美而言,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language),重在韵脚、平仄、抑扬顿挫,而英语是重音语言(stress language),更多音美体现在它的头、腹、尾韵及拟声当中。③如:Thomas Nashe SpringThe fields breathe sweet,thedaisies kiss our feet,Young lovemeet,old wives a-sunning sit,In everystreet these tunes our ears do greet,Cuckoo,jug-jug,pu-we,to witta-woo! Spring!The sweet Spring! 这是托马斯.纳什的《春》,该诗以用韵精妙著称。众多的腹韵运用在诗中的前三行。第一行中的field,breathe,sweet,feet押腹韵[i:];第二行young,love,a-sunning押腹韵[A],而第三行street,these,greet又回到第一行腹韵[i:],同时,第一、三行又押着尾韵。不同元音在诗中不断交替,双唇在朗诵时时张时闭,既像是在演唱一首优美的曲子,又如让不同的乐器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交响乐,前呼后应,淋漓尽致地将这首诗的音乐效果展现出来,让人感悟到阳春三月、百鸟欢唱、万物复苏的愉悦。 爱伦·坡,美国著名的诗人、作家,他对诗歌的音乐美非常重视,并大量运用了头韵、谐韵,他的诗歌以鲜明的节奏、工整的格律以及优美的音律而著称。这一特点在他的代表作《The Raven》中得以充分体现。诸多语音修辞法的运用,使得作品语言具有了一种循环往复、哀婉低回的韵律,表达了青年对故人的缠绵悱恻的深切思念。 音节的快慢、轻重、长短和用韵选字构成了诗歌的音律节奏,这些因素之所以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是因为它能够通过规律的变换,从而引起读者的心理活动,它因此就成为了诗歌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但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还能增强诗歌在内容上的传达。奈达说“节律指节奏和韵律,其重要性在口语交接中一般都得到承认,而在书面语中则被认为无关紧要。这说法欠妥。即使是默读,读者心里也会想到有关话语口诵形式的韵律格式。如果打破韵律节奏的原则,文章的感染力便会受到影响”。④许渊冲在《三谈意美、音美、形美》一文中曾谈到过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只再现原诗的意美是不可能做到忠实于原诗的。此种看法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增加了音韵、格律约束,就增加了译诗的难度,就不可能做到等效对译。可是如果舍去丰富多彩的音韵不译,使诗歌失去这一属于文学艺术瑰宝的特色,又如何向异域读者传递真实的诗歌之美呢? 2 形式之美文学里的诗歌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有机体,诗借形得以传神,如果说“忘其形,得其神”,那么没了形何以去传神?如果说“忘其粗,得其精”,那么没了粗又何以致精?形与神的张力成就了美和美的升华。意向密集、形式简练是中国诗词在形美方面的一个特点。从两个角度可以看出来:说它是词缀的联缀是从汉语诗词的字面角度来看的,说它是意向的组合则是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观察的。吕叔湘认为,英诗多以散行呈现,而汉诗则倾向于饼偶。在翻译汉诗时,有时可通过逐句转译以及对偶句做相关的处理,使其具有整齐美观的形式,如果不行,还可使将其改作散行,使之完全契合在一起。 意义的载体是形式,有时它又是意义本身。翻译的美应是原作本身的美,而不是寄生于原作的美。⑤在保持原作美的同时,译作本身应具备译语语言的特点和审美特性。 特别是在翻译英诗的格律诗时,可以根据汉语丰富的词汇量以及它的多音、多义、同音、同义等特点,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形式对等以充分表现出各自语言的特色。如马太·阿诺德的The Dover Beach 的第一节:原诗:The sea is calm tonight,Thetide is full,the moon lies fair.Uponthe straits;on the French coast thelight. Gleams and is gone;the cliffsof England stand,Glimmering and vast,out in the tranquil https://www.360docs.net/doc/497100097.html,e to thewindow,sweet is the might-air! 译诗:沧海静入夜。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英伦峭壁森森,光熠熠,崖下风烟一时绝。凭窗立,觉夜气清和透心冽。 该译作的音节、停顿、句式结构大致与原作相似,可以看出译者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原作的形式之美,同时也让译作达到相应的美感效果。与韵律诗的对仗工整不同,它长短不一的诗行读起来更具有豪放的宋词风韵。它在很好达意的同时也留住了原作优美的形式,也同样展示出译作相类似的优美形式,这虽然是一种创新,却又让人倍感亲切。这才可称作是形式、意蕴、文化三样俱佳的诗歌翻译的上乘之作。 跟汉诗的形美有关的还有诗体形式。因为在众多构成诗歌艺术本质的元素中诗体的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在译诗时不能仅仅只是考虑目的语的文学阅读习惯,同时也应当引起对汉诗原作体式的高度重视。吴钧陶认为,要想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的精神实质,就要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外部面貌。原作是诗,就译成诗,不要译成小说;译格律诗时就尽量把它译成相应的规范形式,保持其韵律和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一)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和谐思维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最高审美标准;“协调之美”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始终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善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观。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标准、规律的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美学学科,但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研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粹,对于丰富中国现代美学,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和之美 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易传》中有关“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带“中”的卦艾都是吉卦、吉艾。“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执中”、“尚中”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执中”、“尚中”的中和思维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和思维的理论基础。“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哲学视角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表现。辩证法认为,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度两端的关节点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因此,凡事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中和思维正是对“度”的正确把握。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在孔子的影响下,荀子一也主张根据“中庸之道”来修身养性,培养中和思维。 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注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做人方面,孔子认为“中和”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Lzl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唯》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实现了“中和之美”。《乐记》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乐者,天地之中和也”。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推崇的审美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有讲“中和之美”的学者,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也谈及过“中和”问题,但未能展开。在古希腊,对“中和”或“中庸”研究最深刻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明确指出:“过度与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他还说:“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过短。这就是说过度与不及都是对优秀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川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之美”与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十分相似,反映了人类审美思维方式的共性。但西方的中道思维未能传承下去,后来被西方近代的“对立思维”所取代。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却一直延传到今天。因此,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显著特色。 二、协调之美 所谓“协调”是指事物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各种相关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协调或和谐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这就是说,物以和为常,协调和谐是万物共存的一种稳定秩序,认识了“和”,也就认识了事物的规律,认识了规律(常),人就变聪明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善以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遵循

个人对美学的思考

美是什么?美是人对认识事物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即美丑的统一。 什么是虚伪?据我了解,虚伪是客体的表象。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欲望的满足,也是审美的愉悦! 欲是什么?欲,通常指人的欲望,欲念,但是就我认为欲是人的审美意志,是高级认知意识。 境界是什么?一般审美境界有优美,壮美(崇高)之分,也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但是荒诞变异也是美的境界。 有我之境:即审美存在我的欲,我的意志。 无我之境:达到虚静的静观状态。无主体意识呈现,或具有较高的我的意念。 美是自由通变的。 美是生命的超越,是生命的理想状态,也是生命的本真存在。 美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广阔性、变化性,所以,美处处存在。 关于主客体统一之说,我认为是主体为主,客体为基。 什么是快乐?我觉得是本我的放任,自我的解脱,超我的流放。 艺术只有类别之分,没有高低之分。 美已不再是主流为美的审判了,非主流也是美的发言人。 是因为美才爱?还是因为爱才美?古语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古语也云:“情人眼里出西施”。 爱的不只是美,因为“美”是美丑的结合。 研究美的学问叫美学,研究丑的学问就丑学,审美叫审美,审丑叫审丑。美的美学,丑的丑学,也叫丑的美学。 爱的最高境界:大爱无疆。 诗人是疯子的话,艺术家便是狂人,哲学家便是精神病,政治家是骗子,其他的都是不正常的人。活着的是小人,死了的是伟人。 最丑的杰作最自然最无意,却是最佳最美的作品。

那里有极权,那里有腐败。那里最安定,那里也最有腐败与无能。那里有禁锢,那里有自由。以上内容由(突击风暴透视https://www.360docs.net/doc/497100097.html,)站长原创,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

具视觉美学形态的Mandelbrot集合分形图案

具视觉美学形态的Mandelbrot集合分形图案 作者:蔡宗文林建德温国勋 来源:《海峡科学》2012年第08期 [摘要] 分形图案具有极高的视觉美学形态。该文介绍了Mandelbrot集合分形图案的生成方法,根据复数平面逃逸时间算法生成分形图案,程序设计以Visual Basic 2008程序语言及开发整合环境为发展工具,建立一个具有图案信息显示的工作系统。应用所发展的程序,分析不同幕次Mandelbrot集合所生成分形图案的形态,并据此提出色差控制与大色差控制两种分形图案的色差控制方法,产生具有极高视觉美学形态的分形图案。 [关键词] 分形图案 Mandelbrot集合视觉美学 0 引言 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起源于19世纪,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连续不可微曲线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存在一类结构及形态,与传统几何曲线有所不同的“病态”曲线,诸如Cantor集合、Koch曲线、Peano曲线及Sierpinski集合[1, 2]。到了20世纪70年代,Mandelbrot[1,2]透过对复数平面(Complex Plane)的一个简单函数的迭代研究,得到了令人赞叹的复杂平面图案,称为Mandelbrot集合。该图案集合的边界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在电脑的计算精度容许下,对其边界进行任意放大时,可以得到的局部图案与整体图案具有自相似性(Self-Similar),亦即分形集合(Fractal Sets)的自相似性结构[1,2]。1982年,Mandelbrot在其著作《自然界中的分形几何》中,将这类数学问题称为分形几何,而这些分形几何集合则称为分形艺术图案或分形图案(Fractal Art Pattern or Fractal Pattern)[1-6]。 分形艺术图案在装饰艺术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设计领域中已有部份应用[7-14]。应用分形几何理论于艺术图案与纺织纹样设计,可以得到一些具有特殊的线条、图案与色彩的分形艺术图案。 1 复数平面上的Mandelbrot集合 在众多的分形模型中,复数平面分形系统所生成的分形图案具有令人心动的视觉美学形态。图1为由Mandelbrot集合进行迭代计算后所产生的图案,图案的形态表现出无限细分、重复对称与自相似的分形性质,具有极高的视觉美学形态。 图1 Mandelbrot集合分形图案 1.1 二次Mandelbrot集合

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西方历史进程不同、文化源不同,对美的认知异然 “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诗经》等皆涵盖其中。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当然,文化本身不是用来比较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中。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着眼现实世界,认知中西文化的优秀与伟大,使之坚守与传承,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快乐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

在。深入探究美学的意义,真正理解人类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发展,从意识形态的演变、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的特点。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结果。旧石器时代,人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只有图腾,图腾是禁忌符号。对美的感知是“牙饰”。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开始感觉有神的存在,神存在于大自然,也是大自然本身。神应是美的,光明的。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地中海文化,城邦的建立、氏族的解体、商业的兴起,这是人世之事,孕育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伦理意识。人凭借对自然的感知,创造出诸神,并将神人形化。男神,健壮的身体,发达的四肢,刚毅的面容;女神,丰盈的体态,柔美的线条。神是美的,古希腊的几何学(点、线、面)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美学意识之美的形态认知,体现在诸神的雕像和为其建造的神庙中。哲学理念的建立,使其显示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由此建立的古希腊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第七卷给出著名的“洞穴之喻”,极为形象地阐明这一抽象的二元论哲学概念。柏拉图认为,在我们生活的可见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超越可见世界之上的更为真实的理念世界。没有走出“洞穴”的囚徒喻指常人,走出“洞穴”来到理念世界的人喻指

摄影美学——从哲学到美学的研究

摄影美学从哲学到美学的研究 一、什么是美 这是美的本质问题。从本质论讲,我认同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吕荧是中国当代唯物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吕荧对美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以及他为人类美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无疑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一页。 1.美是主观的 为什么美是主观的,是人的社会意识呢?吕荧讲: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美是人的一种观念。而任何精神生活的观念,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观念。 当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时,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反映、判断或评价。当然,这种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美。如果自然美与人无关,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那么它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还怎么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呢? 吕荧在论述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时,还深刻揭示了美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他说:美随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发展,并且反作用于人的生活和意识,这就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不仅前所未有地赋予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以一种辩证、历史的性质和特点,使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更加具有科学品格和真理品格,而且也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的研究进程,是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研究的历史性突破和重大发展,具有无可争议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2.美是客观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这种对美的主观论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如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上,有人就明确提出不同意见:美在主观意识,不能认为是唯心主义美学观点。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一书中也详细地分析了美学史上的一些具体事实后声明: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种变化就不断得到扩大和加强。 我认为,对美的主观论看法这种明显变化,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美学的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人们对美的主观论看法上的这种不断变化,伴随着人们对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观点的重新发现和再次确认,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美学理论无疑将面临一次非常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面临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好时机。相信以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作为我们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基本指导思路和理论出发点,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一定会一路高歌,大放光彩,从而实现自己伟大的现代化和历史振兴。 二、美学与审美观念 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 1.美从哪里来 这是美的根源问题。我认为,从根源论意义讲,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本身来自客观,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一种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 审美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审美价值的本质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2.审美观念

“大巧若拙”的美学思考

“大巧若拙”的美学思考 大巧若拙是体现中国美学基本特点的理论命题之一。中国人重视“拙”的智慧,中国美学推重枯槁的美感。中国人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艺术家在深山古寺、枯木寒鸦、荒山瘦水中,追求生命的韵味,书画家喜欢在枯笔焦墨中追求“干裂秋风”式的境界,西方有些学者将中国园林假山称为“一些古怪的胡乱堆积起来的破石头”,中国人却认为其中包含着无限的美感。可以说,中国人发现了枯槁的美感,大巧若拙便是体现这一美学旨趣的简洁理论表达。 “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大巧,是最高的巧;拙,是不巧。最高的巧看起来像是不巧。大巧,或者说是拙,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 是绝对的巧。 这涉及老子关于自然和人工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拙就是夺天之巧。从人的技术性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看,它又蕴涵着无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具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它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

的破坏。老子执著于拙的本体,强调一种独立于人机心之外的自然本真状态,这是他自然无为哲学的组成部分。 道家大巧若拙的哲学表述,将人为与天工两种截然不同的创造状态呈现于人们面前,前者是机心的,后者是自然的;前者是知识的,后者是非知识的;前者是破坏生命的,后者是养生的;前者是造作的,后者是素朴的;前者以人为徒,后者以天为徒;前者是低俗的欲望呈露,后者是高逸的超越情怀。大巧若拙,就是选择天工,而超越人为。 大巧若拙为道禅哲学所推崇,儒家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这一观点。围绕大巧若拙这一命题,中国美学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中国美学民族特点的形成也与这一命题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相关问题的辨析,揭示 这一命题所蕴涵的重要理论意义。 一、拙是超越机心,达到偶然的兴会。 《庄子·天地》说,子贡南游楚国,返回晋国,过汉阴,见到一老翁浇菜园,抱着一个大瓮到井中灌水,吃力多而功效少。子贡说:你为什么不用水车呢,水车用力少而功效大。这老翁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故事核心在反对机心,因为用机械,就是一种机事,是机事,就会有机心,有了机心,就破坏心灵的“纯白”——纯而不杂、光明澄澈的心灵。超越机心,就是恢复一种从容自由的真实生命。 机心就是巧,而纯白的境界则是道之拙。在中国美学看来,机心意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中国传挽美学的独特品格众其当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传统美学独特品格人生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考 梁建明 一、中西方历史进程不同、文化源不同,对美的认知异然 “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 产物。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 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 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

《诗经》等皆涵盖其中。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当然,文化本身不是用来比较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中。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着眼现实世界,认知中西文化的优秀与伟大,使之坚守与传承,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快乐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深入探究美学的意义,真正理解人类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发展,从意识形态的演变、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的特点。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结果。旧石器时代,人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只有图腾,图腾是禁忌符号。对美的感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