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国大学里取得全A的成绩?

如何在美国大学里取得全A的成绩?

最近很丧,总想写点什么来调整下状态,写之前在南美的吃喝玩乐吧,不但容易拉仇恨,还让我更无法接受沦落成穷光蛋的现实。搜肠刮肚了一番,觉得差不多也快到开学的时候了,不如回顾下自己上一年的血泪史,给初次来美国求学的孩子们添个堵吧。GPA重要吗?

大家或许觉得中国的学校才是应试教育,只看重成绩。其实你在中国就算初高中的成绩很一般,高考的时候要能开个挂,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而且从本科毕业之后考研究生也好,出去找工作也好,一般不会用到之前的成绩单。

但对于美国学生来说,成绩单是申请高校的关键材料,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毕业生没有多少工作经验,雇主多半只能通过成绩单上的GPA(绩点)来判断其能力。虽然没有一个对GPA的硬性要求,不同雇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根据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 (NACE) 在2013年对超过200名的雇主的调查结果来看,67%的公司表示他们会根据GPA来筛应聘人的简历。(更新的数据我没有找到免费版本,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其官网上购买。)

如果你准备毕业就回国,拿到学位就可以了,GPA还真没啥用。但如果考虑留在美国工作,就要注意一下了。

但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本身就是为了提升自己,无论外界

在乎与否,我们都应为自己辛辛苦苦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如何取得GPA高分?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取得所谓的好成绩?也就是所有功课全A,GPA3.8到4.0的水平?

很难吗?不难,因为完全有可能达到,而且我相信很多中国学生都达到过,所以首先要树立信心。

但不难吗?很难,在高强度的课业中和本土学生竞争,还要门门功课都得到教授最好的评价,付出的心血往往是超出想象的,那是我在中国从小到大都没有品尝过的苦和累。

但是这种状态也特别爽。我经常凌晨两三点才从学校出来,走在纽约第六大道灯火通明的夜色里,身体虽疲惫不堪,心灵却充实得要飞升,灵魂也饱满到快原地爆炸。进步和成长的喜悦,根本不是吃喝玩乐可以媲美的。

所以本着交流共享的精神,想谈谈个人一些学习的经验和技巧。当然,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一定是实力,实力不是指会多么流利的英文,但起码能听懂所有课程,能够消化所有知识点,讨论的时候能够贡献观点和思想,team work的时候能够独当一面,并且有走出舒适区、突破局限的主动性。

但技巧还是得有,这可以让你的实力更好地发挥,也更容易被人发现。美国的课堂文化讲究的就是来事儿,默默无闻的学生是没有好评的。

在上一个学年,除去一门不计分的旁听课,我总共十六门功

课都拿了A或A-,个别教授给了A+。但总的GPA在3.8到3.9之间,并没有达到传说中的4.0满分,所以4.0的大神们请勿和我等凡人一般见识。当然,有的科目简单,拿A游刃有余,有的科目我没有相关基础,教授又比较严,就很难。但总的来说是没死也脱层皮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人类这个物种是可以连续几天通宵,也是可以一天只吃一顿饭,还能每天连轴运转十四个小时以上的。特别是第一学期,满满当当没一天休息过,周末照样全天赶作业。好不容易身在花花世界的中心以为可以做一只狂蜂浪蝶,结果是来蓬头垢面地蹲集中营。课堂表现

在收到offer到去纽约之间,我有意识地看了一些美国大学课堂文化的文章,了解了一下他们的教学模式、评判标准什么的,虽然很多年前我在英国上过学,但专业不同模式也不同,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是没错的。

去了之后熟悉了下环境,就逐渐给自己定了些小要求。

第一就是什么课都要坐第一排。我是典型的monkey mind,听到什么就特别容易胡思乱想,走神到火星才会打道回府,所以坐第一排对我集中注意力很有帮助,也很方便和讲者互动,哪怕混个脸熟呢。(但就是打瞌睡的时候会一眼被教授发现)

第二就是每节课都至少发言一次。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习惯,听课时要一直绷紧神经,发言之前也会紧张得酝酿个几

遍,毕竟不是native speaker,表达是会劳神费力的。但坚持了几周后,不发言就浑身不舒服了,后来我一直都是课堂上最能说的学生之一,也能够输出引发讨论的观点了。

第三就是养成随时提问的习惯。发现问题是一种高级学习能力,更是深入理解和消化的信号之一,所以我听课时都会雷达全开,一旦有问题冒出来就立刻举手,不用在意这个问题是否傻逼,不要在意是否影响了教授讲课,美国课堂吃的就是这一套。

第四就是下课没事儿的时候就找点事儿去和教授尬聊。比如说继续讨论课堂上的一些知识点,多问一些问题,或者表示对某方面观点很感兴趣,求更多资料什么的,哪怕就是反馈一些今天听课的感想。实在没什么想聊的,凑过去听别人聊,蹭个信息流也是好的。

说得简单粗暴点,最重要的是要给教授不断加、深、印、象。频繁释放出你不但想学、好学而且学得很好的信号(况且这本来就是事实)。很多科目的平时分数的占比高达40%,这40%分数指的就是课堂参与性。等到了期末打分的时候,教授一回想起来对你这个人在课堂上的存在感毫无印象,你能指望ta给你什么好分?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心机好吗?当然啦还用问吗。课堂就是一个用来出丑犯错的安全空间,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互相尊重,不会有人动不动就judge你。养成好习惯要趁早,这种积极

的态度在得到外部的正面反馈后,会越来越强化,直到内化为你人格的一部分,你会自然而然地变成自己想象得那么好。

有句话叫什么,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有个教授在开课第一天在PPT上写了一段话,大意就是:我给你的成绩不能决定你的命运,但你记住,你学习和工作时的态度和能力每个人都看在眼里,他们会记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会因此决定对待你的方式。

我很喜欢这段话。而且我也是这样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任和尊重。课后阅读

另外,我其实特别感谢中国教育给了我一点投机心理,比起更努力地学,更聪明地学才是王道。比如说困扰过所有留学生的噩梦——传说中永远读不完的reading list,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老老实实把教授布置的所有文章都看一遍,从头到尾少一句就觉得自己亏了。累到半死不说,因为一心只求完成,所以十几篇文章看下来,大量信息像洪水一样过了脑子却没留下什么印象,内容互相混淆,全成了一团浆糊。等到上课的时候教授要讨论文章内容,我脑子里只剩下模糊的概念碎片,却分不清楚它们都来自哪一篇,更别说有一个清晰的、呈体系的逻辑了。

结果是花了大力气读书,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后来我很快地改变了战术,放弃了广撒网的野心,而是只选

教授强调过的,或是挑几篇自己感兴趣的读,但用更多时间边读边做笔记,随时记录疑问和感想。等到上课的时候,就能很快通过读书笔记找到准备好的点,发言不过就是复述一遍。

由此养成的看书做笔记的习惯也帮了我大忙。时间间隔太久的时候想回顾一篇文章的重要观点,很快就能找到,这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那些建议泛读的,例如每篇文章只读开头结尾和每段第一句的,甚至是网上直接搜别人写的summary来看的,都没大用,因为你很难摸清原作者的逻辑。很多人说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观点,这是个巨大的误区。其实最重要的是整个观察、分析、归纳和演绎的过程,这才是考验一个作者专业素养和写作素养的地方,观看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会大大地训练你的思维能力,也是你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地方。

总之,与其上课时全程保持沉默或者每篇文章都只能泛泛而谈,不如只参与其中一两篇的讨论,但说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

我觉得我们系老大(♀)就是这样爱上我的。这是我印象笔记里的英文读书笔记。两个学期积累了十五个笔记本,六十多篇笔记,包含了两百多篇文章。如何和教授打交道

美国的教授们的个人权力比较大,个性也很明显,对学生的要求和评判标准也千变万化,不像很多中国的高校里,老师

之间还要互相协调统一标准。

搞清楚每门课每个教授的口味,非常有助于有的放矢。比如我们有的教授极端看重出勤率,每堂课不管何种原因,不到就扣期末成绩。还有的教授无法容忍迟到,迟到五分钟就不准进教室。反之有个教授,她自己每次上课都必然迟到十五分钟,自然也不怎么苛求学生。

有的教授把所有评分都押在学期最后一场考试或是汇报上,而有的教授每一周的paper都要算成绩。有的教授非常守deadline,而有的写封邮件就能无条件延期。

教授的性格也很多元,有的犀利强势,几句话就给你会心一击,有的则温和厚道,你星星眼地卖几个惨ta就会心软。这里还不包括某些超出常人逻辑的奇葩教授,请问你要是没摸清他们的脾气,还怎么愉快地玩耍?

一般每节课开头的时候教授都会立自己的规矩,教学大纲上也可以看到课程安排和评分标准的相关信息。但最重要的是勤于沟通,在任何时候违背了规矩,都要和教授发邮件,事前告知、事后道歉或道谢是基本的礼貌,也会给他们留下好印象。如何在团队里自救

我们专业有超级多team work,美国人很讲究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之类的,这是很多中国学生的软肋。中国式的团队合作往往是一个强势的领导发号施令然后大多数人埋头苦干,但美国的团队合作就是他们民主体制的雏形,人人平

等人人参与,每个人都会尽力贯彻自己的意志,维护自己的见解,所以需要大量时间讨论、协调和取得共识,有时候效率就低得令人发指。如果要我谈谈team work的经验教训,我觉得我能写一本书。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或许还记得,我被team work活生生整哭过。

你必须得承认,有时候一类人就是不适合和另一类人工作,他们之间越是努力,就越是互相消耗互相折磨。大家都是很忙的,为了不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撕逼或是内伤,请尽量避免和八字不合的人组队,这对双方都好。没有必要为工作而牺牲人际关系,也没有必要为人际关系牺牲工作。

我特别爱我的同学,他们的无私和利他精神经常把我感动得五体投地。但理智地说,有时候老外的孩子过于政治正确(或者他们就是很有爱很傻白甜),其实会和中国人一样,碍于维护融洽的人际关系而牺牲工作效率,强行上演爱与和平正能量,却难以诚实地面对和解决真正的问题,这是很不成熟的表现。

但是,如果你不幸没有选择权,就是和非常难搞的人凑到了一队,导致整个team work都很丧,而教授的打分偏偏又基于团队作业,你要不要坐以待毙呢?

当一个团队里其他人都不怎么在乎成绩,无所谓地偷懒或者草率敷衍,你却非常在乎,这意味着你几乎要独自扛起全部工作。

需要大家一起编辑的项目报告在google drive上放了几天,眼看着就要到死线,上去一看发现除了我早就完成的部分,其他全都还开着天窗,于是我赶紧熬了一个通宵全部做完,没有时间多想,没有力气抱怨和生气。而且你知道这不会是唯一一次。

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就算你心甘情愿地扛起全部工作,但其他人就是不给你这个机会。他们自己不做,但也不满意你来替他们做。

于是你发觉,与文章死磕要哭,与人死磕要命。

所以万一你真那么倒霉进了个不但难以合作,还被教授嫌弃的团队,不要放弃治疗,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搞个人英雄主义吧。

硬着头皮挺身而出,努力争取leader的角色,积极和教授沟通,借请教问题的机会开开小灶也是可行的。遇到能够以个人名义提交的作业,越是别人都不上心的东西,越是要比别人更用心的完成,要不惜做得更多、更好,这是能从团队里脱颖而出的机会。

我的经验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有舍我其谁的觉悟,不要以为身在团队就可以退缩,等着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成败,把自信心无限膨胀到比能力更大的程度吧。如何对待意识形态差异记得在一个举步维艰的项目里,我因为意见不合和团队里其他人发生了摩擦,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既然是一个

团队,就要有团队意识,成功了就是我们全体的功劳,做成了屎那我们就一起屎。】

别觉得美国还是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了,很多时候他们比我们还要强调集体和他人。

但老实说我没这么高的情操。如果我不是屎,我是不会跟着别人一起屎的;如果我是屎,我也不会要求别人跟我一起屎。理智上的认同是另一回事,日常生活中我有时还挺烦这种民主文化的。民主不存在什么天然正确,它只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大多数人代表的不是真理而是常识,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大多数人就是各方面的平均值,所以太好和太差的人在这种结构里都不好过。当一个人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人的时候,ta就越难以获得其他人的理解认同,还很容易遭到排挤。

政治正确也经常使得人们倾向于站在弱者那一方,而枉顾是非对错。

因此有人说,民主之恶就是庸众之恶。(但这种恶,比起极权的破坏力还是差远了。)

话说回来,人性本质就是党同伐异,这点在任何体制里都一样。硬要评判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和多数服从少数的专制哪个更道德,这是一个伦理困局,现实也并不是如此黑白分明。来到美国之后我明显比过去更加关注政治话题,更加喜欢社交,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了。作为一个中国背景的

学生,我很喜欢观察美国,美国也提供给了我一个立场去反观自身和自己生活的环境。

记得我在课堂上出于好奇问一个教授:你怎么看待共产主义?她回答: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那就是恐怖主义。因为美国是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础上自立的。

我们也曾经开玩笑说,在我们班上只有大家一起吐槽北朝鲜会显得尤其和谐。因为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谈论其他国家都可能牵扯到历史恩怨和意识形态冲突,难免尴尬。

所以,我们在相处过程中,首先把彼此看做是人,分享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情感,而把国籍放在其次,尽量淡化身份标签。留学生也必然要面对文化、政治和经济体制差异所带来的很多困扰,必然要面对中国和美国同时在线的双重现实,这往往会很矛盾与割裂。

信息的跨文化传播是多么困难,要基于共识而实现理解就更加困难了。在文化冲击中保持一种好奇、包容和适当高屋建瓴的视角,不轻易下定论,不以自己的假设去评判他人的行为,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也有机会学到更多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