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的特色

徽州建筑的特色
徽州建筑的特色

徽州建筑的特色

摘要: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

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关键词:古建筑

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

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

致的民居建筑。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

村落的独特景观。

与“五岳朝天”并称的“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徽州老房子多

是以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因此老房子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

的感觉。

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西递村。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现代的阳光

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

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西递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

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

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徽派建筑的形成

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

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

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

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

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

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雄据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

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他们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

架桥梁,盖路亭,给徽州乡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

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

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

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的特色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

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

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

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

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

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

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

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

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

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

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

艺术风格。

徽派建筑工艺特征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

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

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

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

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

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

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

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

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

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

徽州古建“三绝”

徽派建筑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

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等不同类型,建筑方面有严格的区分,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

牌坊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多种式样,造型

雅致。根据功用可分为旌表坊和题名坊两类。旌表坊必须经朝廷颁旨才能兴建,只有

官绩显赫、孝行义举突出的人以及贞女烈妇,才有资格享受。题名坊一般建在府邸、

书院、祠堂、墓门道前,作为庄重、权威的标志。

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

徽州宅居基本格局的形成

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为“一

颗印”。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

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

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

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前厅

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于厢房的,也有设在前厅背后的。

内部木板分隔,外墙均为砖墙出山马头墙。天井则根据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厅

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这种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

合式同,后厅则为平房,也更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后厅,而作为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也较小,楼梯均在前厅背后。

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主要是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

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体部分。大厅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

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也有用活动隔扇封闭的,以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二廊,面对天井。大厅式住宅可从正中入口设屏门,平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

则由屏门中门出入。也有在侧面开边门出入,天井下方则设客房。还有由正门出入,

门两侧设二厢房者。

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均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相连,为由大厅进入内室的

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穿堂部分有一明堂,两个小房间,可供客人居住,也可家中人居住。这种穿堂式

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

徽州人有聚族而居的习俗。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但也只

是上面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而已。

徽州是复杂的——它亦动亦静、亦俗亦雅。行商坐贾囊中银两的碰击声,交织着

乡儒学究的吟哦;精工细作的木雕窗棂,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徽州留给后人的有

形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实为一巨大宝藏。它有太多的智慧、启示、经验、鉴戒,值得

我们去发掘、提炼、思考、总结。

相关帖子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

(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77690702.html,/thread-27873-1-1.html)

徽式建筑特色

徽式建筑艺术特色 引言:在安徽省南部黄山脚下的新安江畔,有一片文化历史灿烂悠久且保留完整的区域, 那便是徽州。徽州这一称谓始于元代时设得“徽州路”;今天的“徽州”已经不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圈,它包括安徽省的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和江西省的婺源等六县。徽州地区有着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兴盛于南宋以后,在明清达到了鼎盛,期间孕育了先进的经济、技术和灿烂的艺术、文化。其中,流芳千古、最值得现代人观赏与景仰的莫过于徽式建筑。亲身处于徽式建筑中时,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古建筑群落的宏大及完整、个性鲜明突出又与周围环境相融相映、式样和谐统一又富于万千变化、工艺朴素清新又精湛华美……一幅淳美的泼墨山水画卷就这样慢慢地呈现在眼前,娓娓地诉说着她千年来的故事。 1.徽式建筑历史文化背景 徽州地区的土著是“古越人”,他们是先秦时候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居住特征是“巢居”。自汉代开始,中原大规模向徽州地区移民,带来了中原汉文化,并且后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但是汉文化并没有完全抛弃越文化,更没法脱离越文化生长的气候地理环境。所以,现今保留下来的徽州古民居,正是这种古越人巢居建筑——干栏木楼和北方四合院结合的产物。在明朝的时候,徽式建筑仍然是楼居模式,主要活动在楼上,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是1:2。到了清朝的时候,徽式建筑基本上接受了北方四合院活动主要在楼下的特征,一层和二层的高度比是2:1;但还是保留着巢居的特征,如:将中堂完全开敞和天井相连,有利于更好地通风;天井的比例跟北方四合院大不一样,瘦高狭小,以便于避免夏日的烈日照射,形成拔风的烟囱效应,适应炎热的气候。 徽州建筑文化的发达并非纯属偶然,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贾儒”特征的徽商的崛起。徽商来自汉、越交融的背景,因地狭人稀而外出经商,从而养成了外向的性格;他们一方面是商人,但是另一方面亦是读书人,极其重视思想文化教育,故徽商身上又体现了儒人的典雅与深沉。深厚的文化促成、促进了徽商的良品经营和开放精神,稳增的经济又推动文化的不断进步、并使财富日益集中。此外,徽式建筑的成型、扩大还得益于明清时期政府的抑商政策。徽商在经营中所积累的商业资本,既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又受着中国自古以来的“衣锦还乡”传统思想的左右,便把所积累的大部分钱财用于建筑房屋的工程之中。由于徽商们走来闯北,见多识广,视野开阔,甚而受到当时明清皇宫建筑群体宏伟辉煌气势的影响,所以当他们在家乡大兴土木,为自己建筑住宅的过程中,就特别讲究与追求房屋气势的宏大与质量的完美。 2.徽式建筑的总体风格艺术 2.1建筑与环境的相融相辅 ⑴布局 徽州的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巧妙,讲求风水,结构完整;建筑讲究负阴抱阳,依山就势,靠近水源,因地制宜,有平地则聚,无平地则散。设计施工时务必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并基于环境、巧借环境,构造“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格局。以建筑背景的衬托,使山外有山、重峦叠嶂,形成多层次的主体轮廓线,增加建筑周围环境的深度和距离感;以河流或水池作为建筑基址的前景,形成开阔平远的视野,当隔水回望,有生动的波光水纹和粼粼倒影;以前景或借景形成建筑群前方的构图中心,使极目远眺时视线有所归属,丰富整体层

徽派建筑特点及工艺特征

徽派建筑特点及工艺特征 徽派建筑特点: 黛瓦粉墙、马头山墙、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地方特色浓郁。国内最大的傩面雕塑是婺源的一张名片,高耸在街的东广场;牌楼、大型水车挺立在街的西头。街内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大型民俗表演,十多支民俗表演队,上百演员活跃于街区,几十个节目轮番上演。婺源古代民俗博物馆有江西民间第一馆之称,馆藏宝物5000余件,全面展示了婺源历史、文化。画廊长52米,集书画展览、创作、销售、培训为一体,是婺源书画艺术展示、交流的一个最佳平台。景德镇艺术瓷器精品展销厅、茶楼、珠宝厅等一批既有艺术品位,又有文化内涵的展馆次第落户。街内商家林立:中华美食街区、土特产品街区、工艺品街区、特色民俗服饰街区、娱乐休闲街区、古玩街区等。 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装饰,结体诸多方面自成一格。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州缙绅和商业集团势力的崛起,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跨出徽州本土,在江南江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之的杭州,金华,江西的景德镇等地,全年都是徽式建筑相对密集的城市。“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集团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派建筑“风

格最为鲜明的是传统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式宅居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徽州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堪称徽式宅居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在徽式建筑中份量也颇重:祠有总祠,支祠之分,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三雕“绝妙,富丽堂皇。牌坊则以石质为主,有四柱五楼式,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形式等多种,造型雅致,散缀于各乡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建筑“今天仍然充满生机,在大江南北,徽式新建筑群时常可见。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融古雅,简洁与富丽于一身的徽式建筑仍然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徽派建筑工艺特征: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

浅析徽州传统民居的特色

浅析徽州传统民居的特色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个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古民居以清新淡雅为其基 本色彩,马头墙和漏天之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皖南的徽州,大部分地方都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古民居。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徽 州地区黟县境内,于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村与宏村的古民居。除此之外, 在绩溪、歙县、屯溪、祁门、婺源等地,也有很多古民居建筑聚落。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晚 期一个成熟的建筑流派,徽州民居空间布局与结构合理,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粉墙 黛瓦、马头墙最具特色,集中反映了徽州的风土民情和地域审美倾向。 一、色彩美 徽州古民居的色彩,以清新淡雅为基本风格。它采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充分发挥其本 身的不同色泽、质感和特征来构筑,房舍都是白色粉墙、黑色瓦片和灰色青砖,墙脚多采 用灰色的条形青石或鹅卵石堆砌,黑、白、灰组成了古民居建筑的主色调。徽州古民居建 筑没有艳丽的色彩,白墙、黑瓦这样单纯质朴的颜色,与当地清幽秀丽的山川景色,丰富 多样的自然植被,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特有的人性的美感。 新年来临之际,这里的人们为了祛邪纳福,家家户户贴对联。红色的楹联,象征着来 年吉利喜庆、平安幸福,也将古朴的民居建筑装扮得有声有色,充满生机。民居建筑的色 彩之美,不是单一的,除了民居自身之外,还包括四周的天地山川、植物绿化、人物服饰、民俗风情等,而这些环境因素也正是美的灵魂所在。 徽州传统民居,一般都是青瓦白墙和褐红色的木质构件,给人以淡雅明快之美感。虽 然这种简单朴素的色调重复复重复,但却并不使人感到厌倦,反而给人以整体统一和典雅 美的总体印象,就像在观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一样,渲染出徽州传统民居那极具地 域性的基本风貌。 二、形式美 (一)别具风味的马头墙 传统徽州民居的特色,很多来自屋顶。屋顶很讲究,连接的也很复杂,随着平面的不同,屋顶形式也会不同。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高差过大,采取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方式,既节约材料,又使马头墙面高低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传统马头墙是一种防火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人们为了美观,为马头墙点缀了各 种装饰。而现在的徽派新建筑的马头墙,已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符号。 马头墙的运用,打破了墙壁的单调重复感,增加了建筑整体的美感。一些大型的院落 由数间或数十间不同朝向的房屋组成,马头墙也就随之形成交错不同的朝向。再加上房屋 所处地势的高低不一,房间进深的不同,马头墙的高低也随之有所变化,形成了更为丰富 变化的空间。 马头墙从建筑群到村落,再从村落到集镇,形成一组组交错、连续、渐变、跌宕起伏 的“优美乐章”,成为皖南古民居所特有的“主旋律”;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 用在这里则是再恰当不过了。马头墙是徽州民居最具象征性的建筑造型。 (二)实用、美观的漏天之井

浅析徽派建筑文化与设计特点

浅析徽派建筑文化与设计特点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在徽州地区现至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商财力雄厚。“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于是乎给后世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其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徽派三绝”——牌坊、祠宇、民居等建筑实体中。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歙县的青山秀水间,明清民居、祠堂随处可见,牌坊存有84座。还有不少古桥、古寺、古塔。使人步入歙县仿佛走进了一座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 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徽州建筑文化

1:徽州建筑外观的显性特征: 徽州建筑多朝向东南,以利于纳阳采光,但无固定模式,主要根据具体环境灵活变通,以天井、马头墙、斗拱、三雕等部件构成有机统一的外部造型。徽州马头墙高低错落,起伏跌宕,有“五岳朝天”之称,墙顶线条流畅,手法简练,形式多样,韵律感很强,与周边环境、天际线等和谐相融。粉墙黛瓦,黑白素雅,是徽州建筑的主色调,大面积的白色粉墙可以充分反射阳光,底层无窗、楼上小窗以增强安全感,宽街窄巷、明暗对比,有良好的光影效果,“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程庭《春帆记程》)。坚实而装饰华美的对外门楼,又是身分和文化的象征. 2 :徽州传统民居天井的功能:徽州建筑平面结构布局,以天井为中心巧妙经营,与厅堂、房廊结合可拓展室内实用空间,构成合院,多个天井相连则可组成多进建筑群。天井功能众多,可提供通风、采光、纳阳、室内劳作、休闲等等功用,内天井还可以创造一个室内明亮的庭院,成为家庭生活的美化中心,充分体现空间处理的智慧。这种庭院式内天井使徽州传统民居表现了更为生动的光线效果,来自天井的天然光线有利于感受外部天象变化,自然光的清晰感有助于展示室内装修的细部和家具陈设,天井中布臵盆景、片石假山、太平池(缸)则为居室增加了景致、生机与美感 3 :徽州建筑的文化蕴涵 其四,文化审美特征 徽州建筑文化内涵丰富,有儒雅风度。徽州建筑品类繁多、型态各异,如民居、宗祠、牌坊、寺塔、碑亭、园林等,尽得风流,却体现了徽人共同的人文氛围、生活理念和心理渴求,温柔敦厚、古朴雅致。徽人聚族而居,尊崇孔孟之道,笃信程朱理学,彰显儒雅伦理之风。其祠堂体现辈份长幼,牌坊旌表忠孝节义,住宅讲究四水归堂,这些建筑物造型各异,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血脉相连,无不整合于有序的儒雅特色的系统中。其祠堂反映崇宗敬祖、和睦团结、光宗耀祖的观念,如歙县呈坎村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罗东舒祠,后进宝纶阁中珍藏着历代皇帝赐予呈坎罗氏宗族的诰命、诏书,目的是使“诸宗人因谒庙而思祖功”(明罗应鹤《东舒公祠堂记》)。其住宅居室,有明堂、暗室之分,有内舍外舍之别;厅有上、中、下之分,房有正、偏、厢之别;坐席也有正(上)、旁、下之分。建筑空间依照各人的不同辈份、职位、地位,进行有序地安排,使其各得其所,蕴含着尊卑有序、长幼有差、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观念。而建筑的装饰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徽人共同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教化观念。 可见,徽州建筑充分融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颇具地域色彩和文化内涵,是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其独特的建筑成就和丰富的实物遗存,已驰名学界,被冠以“徽派建筑”。 4:徽州祠堂的功能与空间布局: 包括各类祠堂,为某一宗族拥有的供族内成员开展祭祀、集会、议事、仪典等活动的较大型建筑,一些祠堂中还建有戏台。徽州村落面积不大,往往以牌坊或水口为开端沿一条串联严整的轴线展开,远近高低错落有致。民居以街巷、河道为骨架和依托,采取不对称布局,大小、景观要素各不相同、富于变化。徽派祠堂则多位于村落的出入要地或者中心地带,傍山或建在有坡度的地方,建筑依地形逐渐高起。在村落中,祠堂和书院作为公共场所,与普通民居有适度的距离。这种设臵,既保持了祠堂的威严,又与村民的生活空间有充分的互动。在祠堂朝向上,男祠一般座北朝南或座西朝东,女祠则往往坐南朝北或座东朝西。同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名字:特伦斯 学号:2008326660067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以西递、宏村为例 【摘要】中国古村落建设自古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在徽州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的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理论;宏村、西递、建筑 1.引言 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徽派民居群体的村落更是中国古村落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村落之一。徽州地区现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2. 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的布局 2.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徽州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呈坎、棠樾、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古村落地处古徽州,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在古徽州所属黟县境内,黟县是古徽州地区有名的县份,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群山怀抱,峰峦奇绝。北接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南连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白岳”————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崛起皖南群山之中,横亘于歙县、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三县两区之间。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苍黛

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于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巧石、奇松、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赞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认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遂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徽州古村落地图 2.2 独特的风水布局——以宏村为例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浅谈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摘要: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最重要的派系之一,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特点鲜明,富有地域特征。徽派建筑中,门楼作为房主身份地位和财力的象征,是徽派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详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技术。文章从门楼分类、装饰和内涵3个部分,初步探究了徽派建筑中的门楼设计。 关键词:徽派建筑;门楼;建筑文化 古徽州,主要是指现在安徽省的绩溪县、歙县、黟县、屯溪,江西省的婺源县及其周边等地。徽派建筑,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雕镂精湛,风格独特,黛瓦粉墙,结构严谨。布局上,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平面上,形状设计灵活,富于变化;空间上,造型多样,讲究韵律;工艺上,材质丰富,技法纯熟。其中,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徽州建筑的大门作为整个民居的重点,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是房屋建设的重中之重。门楼位于家宅宅院门外部,用来装饰大门。门楼设计则是徽派建筑的亮点之一,盛行于民居建筑中。徜徉于徽州古村镇街巷,那些或单体高耸、或沿街成排相连,形制各异的门楼尤为引人注目。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镶有铁制的门环。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等字样。斗框边饰有花卉、蝙蝠等吉祥图案,有锦上添花之美感。 1 门楼的分类 徽派建筑中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府第门、山门、如意门、五脊门楼、牌楼门、垂花门、花门、随墙门、什锦门等。现存徽州古民居多为明清及民国遗构,门多为随墙门,其所处位置境况、造型、色调、材质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也富有时代感,主要反映在繁简、工拙、图案选用等方面。明至清初,徽派民居门楼造型常见有八字形、牌楼形、垂花式、字匾式等。一般官吏和商贾居住在胡同的南半部,门楼在主房的西北,多用如意门。门楼虽小却十分华丽。门小院大房屋多,属于显贵不漏富之意。无论门楼在街巷中的北部或南部,部足在吉祥的位置,因为门楼位置的选择影响纳福避邪,所以是每家每户特别关心的大事。 在门框两边的上方,各嵌砌一根垂莲柱,柱下端分别雕一朵莲花,两柱之间用两层板连接,之上有嵌饰各种富含寓意的砖雕图案,之下有雀替和伸出垂莲柱外的仿头。门楼的装饰根据官阶和富贵程度来选择,简单的有两柱一间三楼,复杂的有四柱三间五楼。柱仿多用水磨砖砌制,有的用砖、石混合砌成。如婺源理坑的“天官上卿”宅,其大门门楼即为八字型。该门楼采用砖、石两种材质,组成二柱单门三楼。门框、门楣及门槛均用石质材料,采用砖雕工艺。门柱通体用水磨青砖包砌,支撑起主楼屋顶。门楣上方粉砌匾额,上书“天官上卿”。五飞砖承挑出檐,正脊两端饰以鱼龙吻。整座门楼很少雕饰,主次分明,线条简洁,作风淳朴,是典型的明代风格。绩溪湖村一条“中华门楼巷”,至今完整地保存了砖雕门罩7座,其数量之多,造型之灵活,雕刻之精细,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

徽派建筑风格特点的详细报告

徽派建筑----美术辅读 【徽派建筑】建筑流派名。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过程中, 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 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装饰、结体诸多方面自成一格。明 中叶以后,随着徽州缙绅和商业集团势力的崛起,徽派园林 和宅居建筑亦同步跨出徽州本土,在江南江北各大城镇扎根 落户,如江苏的扬州、金陵,浙之的杭州、金华,江西的景德镇"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 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 "徽州帮"匠师集团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徽派建筑"风 格最为鲜明的是传统民居,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 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式宅居结体多为多进院 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北朝南、 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 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 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民居外观整 方面,徽州宅居的"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 徽州的祠堂和牌坊在徽式建筑中份量也颇重:祠有总祠、支祠之分,一般规模均较宏大,由山门、享堂、寝殿等多进集组而成,梁架雄伟,"三雕"绝妙,富丽堂皇。牌坊则以石质为主,有四柱五楼式、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形式等多种, 造型雅致,散缀于各乡镇,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 部分。"徽派建筑"今天仍然充满生机,在大江南北,徽式新 建筑群时常可见。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融古雅、简洁与 富丽于一身的徽式建筑仍然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穿堂式】徽派建筑结构方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在大厅 背后,与大厅紧连,是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 地板,小三间与大厅相背,人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 一明堂,二个房间。穿堂较正式三间为小,有天井采光。

徽州古建筑和古村落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建筑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本县现存的古村落雄村、江村、许等地的明清民宅,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

以徽派建筑为例浅议乡土建筑与气候

以徽派建筑为例浅议乡土建筑与气候 乡土建筑是民间自发设计建造的传统风土建筑,它代表了世世代代的本土居民对自然亲近而敬畏的态度,蕴含着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经验,沉淀了丰厚的本土文化和乡土精神。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化中,在一代代居民的生活里和一代代建造者的手中,本土的建筑逐步被人们优化结构,改善材料,融入具有乡土特色的审美,甚至寄托信仰,从最初的庇护所发展成为能够合理有效应对环境,具有明确地域性的成熟的乡土建筑,并成为地域性文化的代言者。 在众多影响建筑形态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气候。在原始时期,当人们开始建造“遮风雨,避寒暑”的庇护所时,气候就成为了决定建筑材料、形式、结构等一系列要素的重要依据。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形成适宜的微气候,是建筑最原始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建筑针对气候而生。从古至今,人们拥有了改造地形、水文、植被的能力,但却没有能力改变气候。在建造没有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没有十分有效的人工照明的传统乡土建筑时,气候便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 由于气候的时空特征,即长时间尺度统计的稳定性和地理空间变化的地域性,与乡土建筑世代传承和具有明确地域性的特点相吻合,因而可以说气候的时空特征与乡土建筑稳定而独特的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乡土建筑的形态受到各方面地域性因素的影响,其中最稳定的因素就是气候。无论是雨量、阳光、温度和湿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都不会变化,或是只有微小的改变。因此乡土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滚雪球式的经验积累,不断根据先前传承的建筑形式进行优化,找到最适宜的形式,有足够的时间一步步成熟。也正是因为这种稳定性,乡土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会有较大的形式上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生长的系统。 由于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洋流等因素影响,气候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温度、光照、降雨量等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相互组合,形成千百种不同的气候特征。不同地区的乡土建筑在适应不同特点的气候时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态、结构、布局和细部。 下面以徽派建筑为例,从温度、光照、降雨量三个方面浅议气候的时空特征对乡土建筑形态的影响。 一、温度 徽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3℃,平均日温在10℃以上的为236天,暖季长且无严寒。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徽派建筑主要以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为目的进行建造。堂屋、厨房等建筑基本都为开敞形式,利于通风。房屋进深大,并有高耸的外墙,使得室内空间和院落常年处在阴凉中。再加上院落和天井使得室内外空间相连,利于空气对流。而屋顶的灰色青瓦在冬天可以吸收阳光的热量,并辐射到房间内部以保温。 天井是徽派建筑最重要的空间元素,也是最好的空间组织结构。天气炎热时,走进徽派建筑内部却能感觉到特别的凉爽,那是因为天井具有“拔风效应”,即和天井相连的热空气随温度升高而上升,从而离开天井的空间,同时地面冷空气因密度大而下沉。天井与院落结合使得南北向的空气流动,促进了自然通风。 与徽派建筑的天井空间相似的是北京四合院的院落空间。一些学者认为,徽派建筑的四合院形制是南迁的北方人因习惯或怀念故土而带入徽州地区,由于人数众多而成为风俗。但二者因为气候的地域性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北京气候相对寒冷,冬天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保温,因而院落较宽敞,院墙较矮,使得院落和室内能够获得尽量多的阳光。 二、光照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赏析--徽州民居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赏析 --徽州民居 摘要:徽州民居是经历了几十代人探索实践,上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晶体,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遵循周易风水论的村落选址与布局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营造了既符合科学性,又富有文人意趣的居住环境。其独具一格的文化气息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传统建筑元素与精神依托。就建筑实体而言,徽州民居体现出很高的居住价值与旅游审美价值。 徽州民居,指的是徽州地区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是我国少有的具有浓重文化气息的传统民居,是经历了几十代人探索实践,上百年文化积淀的结晶体,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其建筑元素与建筑实体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徽居的特色及成因分析,徽居建筑元素在当今的运用以及徽居建筑实体在当今的应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徽州民居进行浅略的解读。 徽州民居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其选址上。风水是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风水论讲究的是自然界本身、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历史上的古徽州民居为徽商所建,而徽商是一个亦商亦儒的文化群体,他们较高的文化水平为风水术的探讨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文化修养。古徽州人以周易风水论为指导,千方百计去选择风水宝地,选址建村,以求上天赐福,衣食充盈,子孙昌盛。 由于徽州地区地狭人多,多为宗族聚族而居,因此住宅的选址是以村落为单位的,在古徽州,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定的风水依据。或

依山势,或傍水而居,形成多样的村落形态。如黟县宏村,成卧牛状。在徽州人眼中,风水宝地至少应有山有水,且环境优美,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村落建于水旁,既可以方便饮用、洗涤,又可以灌溉农田,美化环境,另外徽州民居为木结构,傍水而居可以保证防火用水。所以说背山面水成为徽州村落的最基本格局。 徽州地区的地狭人多特点也使得徽州村落具有很高的建筑密度,建筑间的巷道宽度仅为建筑层高的五分之一左右。这种布局形成了徽州民居极具特色与审美价值的巷道空间,幽深而宁静。 徽州村落往往有一条比较热闹的商业街道,街道两侧布置商店,茶馆,饭馆等,为村落带来浓郁的生活气息,当然也为参观者买当地的工艺品带来便利。村子内的大街小巷都铺以青石板,使得多雨的徽州村落免遭泥泞之苦,而青石板街也自然的成为了徽州民居富有特色的美学元素。 徽州民居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其材质之美。粉墙,青瓦,木结构是徽州民居材质之美的主要载体。这三种材质的运用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从原料的易取性来讲,徽州地区山多林密,有烧制砖瓦所需的粘土和建造建筑框架所需的优质木材,就地取材可降低建造成本,加上文人思想的注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徽州民居独具特色与美感材质模式。另一方面,当地潮湿的自然环境也促使其继承古越人干栏式住宅的构建方法。徽州民居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结构是马头墙,它的运用与徽州民居的密集型村落布局和木承重结构密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

徽派建筑特点及其文化 摘要: 中国建筑以其独有的特色立于世间,而徽派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 珠,它有着独有的建筑特色,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相得益彰。徽派建筑在建筑背后, 更多的应该关注其在建筑背后存在的文化,徽州特殊的环境之下,徽州文化完 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其余各种思想的综合提纯。 关键字:徽派建筑特征文化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造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先而粗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也。”这是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绪论中第一段所写,完美的阐述了中国古建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徽派建筑,中国建筑史上的明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徽州文化密切相关。 徽州,地处我国皖南丘陵地区,大致在黄山山麓一男,天目山以北。古徽州区辖地一府六县,文化圈辐射周边区域,形成了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徽派建筑是中国封建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它体现在民居,园林,牌坊,祠堂等建筑物中,其中古民居尤有代表性。 徽州的形成: 徽州的形成与移民离不开关系,始于汉代,终于南宋的移民潮改变了原本徽州古山越人的人口结构,也给徽州地区带去了中原巨大的财富和文化,吸收了古山越元素后,中原文化在此落根。后世所观徽派建筑,也因此而常常看到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其形成与皖南当地的丘陵环境也有着离不开的关系,为了迎合山地特殊的地形气候,徽派建筑多为“干栏式”结构。黄山新安江等环境的促使下,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的徽州自然就诞生了有“画里乡村”美誉的徽派建筑群。 当然这样庞大的建筑群,与徽商的存在不无关系,“无徽不成镇”彰显了徽商强大的实力。而徽商的存在,使得当地学仕之风极盛,“东南绉鲁”的美誉彰显着徽州地区学术氛围的浓厚,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下,徽州考取进士的人数自然不会少。富而好儒,仕而拥贾,这样,就形成了徽州官商学一体的文化形态,旧时风俗,致富高升,自然是要荣归故里,大兴土木光耀门楣,由此可见,徽州建筑都是徽商不惜斥巨资所建。 徽派建筑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但建筑的本身没有脱离中国建筑基本的营造方法。诸如木质结构,“梁柱式”的结构,以斗拱为关键等等特点,这些特点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建筑史,木质建筑也成了中国亦或东亚地区建筑的特色之一。

徽派古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

徽派古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 徽州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被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徽州古建筑本身就是生活在黄山市的大部分地域和江西婺源及宣城地区的绩溪在内的多少代人民所写下的另外一种文字形式与文化符号的大块文章。歌德赞誉“建筑为凝固的音乐”。它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的美好情感,其本身即具有形体组合的和谐与韵律美,又同时具有可因体现技艺的创新性而产生的新奇美。这就足以说明作为“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能使设汁思想、技术于段和艺术形象结合为—个整体,并为其实用的设施功能服务。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有的地方特色,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恒,从布局到色彩都给人一种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 徽派古建筑的形成及风格特点 到中叶以后,随着徽州商帮和官绅的势力日益增强,徽派建筑也逐渐形成自己特殊风格的建筑体系,数百年来—直为当地人们所安居乐住,并且也为外来人所交口称赞,还跨川本土,在大让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徽派建筑在今天仍然充满生机,作为一个传统建筑体系,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开发使用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工艺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乃至旅游观赏价值。

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上要体现在村落的民居建筑上,从设汁、选址、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十地反映了徽州的土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所谓民居是指古时遗存的、相对于“官式做法”的民间居住房屋,它与宫殿、府邮、坛庙、陵园建筑不同,一般都采用较经济的手段,囚地制宜,因材致用,以满足生活及生产上的需要,其功能、形式、构造和用材相互适应,巧妙结合,各地民居又带有不同的人文特征,风格迥异,丰富多样而又淳朴自然。徽州建筑之所以为世人关注,当是基于它的特色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 首先,徽州村落民居建筑的选址和设计,体现出依山傍水,随坡就势的格局,即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以使房屋群落都达到与环境巧妙结合的意境。由于徽州丘陵山地结构特殊,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岩谷数倍于土田.正所谓“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因此,徽州村落视野都富有这种特殊的山水意境,宛如一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和一曲中华民间音乐,正如有识之士所认定的那样,兼有山之静态与水之动态的交汇、山之封闭与水之开放的互补。这就使得徽州民居村落,大都以天然山水为依托,重视地理环境的选择,充分认识自然,服从:厂自然以至利用自然,而后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及改造自然。徽州丘陵地带,万山丛立,山就必然成了村落选址的主要构成要素;民俗认为“山厚人肥,山清人秀,山驻人宁”,所以,山之厚、清、驻等也就成了民居选址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文化研究

徽州传统民居聚落文化研究 摘要:了解我国古村落研究发展历程,针对中国传统民居村落进行文化研究, 选取徽州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地域历史地理条件下分析了其传统聚落的 文化渊源与发展特征。挖掘地域性聚落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探索在创作新 建筑创作中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村落;徽州;宏村文化渊源 1、我国古村落研究发展历程 对于民居村落的关注和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真 正对古村落的研究始于90年代,学术研究主要是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方面展开的。30年代,我国老一辈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即从事于民居建筑的研究,并著有《中国民居概说》一书。因限于当时的条件,虽冠以中国二字,但实际论及的范 围依然只限于少数地区。与“官式”建筑不同的是,民居建筑散落于全国各地,相 当大的一部分处于穷乡僻壤的地方,这也是目前民居保存较完整的重要原因。当 时由乡民自建的,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可考证,只有通过大量的“发掘”获得第一 手的资料,加以研究归类,从而概括出民居建筑的典型模式,如北京的四合院、 福建的土楼、云南的一颗印等,这为以后的聚落研究奠定了基础。70年代后期,对传统民居的研究进展极快,并获得了显著的成果,1994年出版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等一系列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民居。 2、徽州古村落历史来历与自然环境条件 “徽州”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其历史悠久,秦汉时即置县,一府六邑格局一 直维系到 19 世纪中叶。在悠悠的历史长河当中,宏村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徽州就其空间地域而言,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其地形地貌以山地丘 林为主,间以少量的盆地。清代顾炎武曾记载道:“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间,徽之四境;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扼。 很多北方望族为避战乱,举族前往徽州,隐居避难于此。封闭的地理环境、不便 的陆路条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徽州地区形成相对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 提供了物质依托。另一方面境内的天然水系四通八达——东面有新安江、武强水 汇入钱塘江共赴东海;东南面有马金水流经浙江金兰盆地;南面有阊江、婺水向 西转折进入鄱阳湖;西面有秋浦湖,北面有青弋江、水阳江一同注入长江——由 于山峦错乱,徽州的河流一般较小,河床窄,流速快,弯道多,加上水位随季 候的变换、季节涨落较大,使其水运条件不够优越。但相对其闭塞的陆路交通, 快捷而便利的水陆交通成为徽州人作贾经商的生命线,促进了徽州与沿河的其它 地区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并使徽州在明清时期达到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 徽州自然环境适宜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徽州四周方山环绕,万山之间分布着 一系列的山间盆地和山间谷地。山间盆地以地处徽州中部休宁歙县盆积面积最大,新安江以及主要支流流经盆地中部,河流两侧阶地为村落发育的理想之地。新安江、阊江等河流拥有数百上千条支流,大多数支流都与山间谷地相伴,有河流、 溪水发育的山间谷地同样有利于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3、宏村聚落空间分析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徽派建筑之浅析

徽派建筑之浅析 ——从安徽歙县民居建筑风格到现代建筑的继承发展摘要:徽派建筑是古徽州人创造的灿烂的建筑文化的结晶,徽派是中国古建筑最有名的流派之一。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徽派建筑尊重自然,重视和谐人居的精神,汇集山川灵气,融通俗文化精华,风格独树一帜,建筑结构严谨,雕镂技艺精湛,至今已经流传数百年。安徽歙县作为徽派建筑的发源地之一,为研究建筑的历史和古人的建筑设计风格、技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例,也为当今的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促进了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 关键词:徽派建筑;歙县;现代建筑;融合 引言: 歙县是古徽州所在地,北倚美丽的黄山,南临景色绮丽的千岛湖。歙县在徽州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文化名城之一。歙县是一座山庄式的古城,四周山水环绕,风景非常秀美。 歙县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现存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数量非常之多。世间罕见的许国牌坊与棠褪碑坊群,气势恢宏古雅壮观。歙县境内的明清古民居、祠堂等,数量繁多,历经时间的沧桑而古貌犹存,其构思之巧妙,三雕之精美,堪称民间建筑的杰作,成为有名的安徽民俗的旅游胜地。 一、安徽歙县徽派建筑风格特点 歙县地处黄山脚下,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唐代以来歙县文风昌盛,宋代以后文化发展更加繁荣。这里的徽派建筑构思非常奇巧,集徽三雕于一体,在古建筑中占重要一席之位。这里的古代徽派建筑保存的较为完好。在歙县从小桥流水,到粉墙黛瓦,从那些精美绝伦的木雕,到长满青苔的旧瓦,都像在诉说着歙县昨天的繁华。古民居渗透着的点点滴滴,让人回味无穷。 歙县的古建筑多依山而建,古宅前水流通畅,场地宽平,视野开阔。水口之处白石阑干、月牙桥等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再加上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和沿河两岸的红花绿树,宛如是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歙县的古徽派建筑十分丰富,棠樾牌坊群和许国牌坊,气势恢宏,壮观典雅。歙县境内的明清古民居、宅院和祠堂,虽然历经岁月沧桑古貌尚存。

徽州建筑的特色

徽州建筑的特色 摘要: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 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关键词:古建筑 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 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 致的民居建筑。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 村落的独特景观。 与“五岳朝天”并称的“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徽州老房子多 是以天井采光、通风及与外界沟通。外墙很少开窗,因此老房子总给人一种幽暗凄迷 的感觉。 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西递村。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现代的阳光 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 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西递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 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 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徽派建筑的形成 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 这里原来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中 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早期徽派建筑中典型的“楼上厅”形式,楼上厅室特别轩敞,是人们日常活动休憩之处。这是因为山区潮湿,为了防止瘴疠之气,而保留了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同时,由于大量移民的涌人,人稠地狭,构建楼房也成为最佳选择,但多依山就势,局促一方,为解决通风光 照问题,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 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 了马头墙。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正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文化交融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