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悯农》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悯农》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悯农》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查阅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读懂古诗《悯农》,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用“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方法学习古诗的能力。

2、总结学法延伸课外,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读诗学法——激趣用法,扩展读诗”的四步过程,教给学生“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古诗阅读法。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查阅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读懂古诗《悯农》,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用“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方法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古代农民劳作的情景图)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首诗。(学生汇报)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想到了我国唐代诗人李绅的诗歌《悯农》。屏幕出示《悯农》教师找同学读古诗,教授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四声读法。

再出示一首古诗《伤农》,指导学生读古诗。要读出韵律和节奏。

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一首古诗杨万里的《悯农》。教师板书:悯农

提起诗人杨万里,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陆游,范成大,尤袤”被称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的作品语言浅近,平白朴实。

二、启发想象,体味诗情

1、释诗题:“悯”是这课的生字,大家读准了,指导读字。同学们借助书中的注释,(学古诗一定要看注释,这是学古诗的好方法。)想想题目是什么意思?(找生汇报)

作者为什么要同情,怜悯农民呢,请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中,去感悟一个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吧。

2、解诗意: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里面的生字要读准。想怎样读就怎样读,但一定要念到自己的心里,念上两遍到三遍。

(2)找生汇报。(谁能给大家读一读,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

(3)诗人看到了什么引发了他的怜悯之情呢?(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水稻……不多黄荞麦……早着霜

(4)关于水稻和荞麦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我们吃的大米就是没加工前的水稻的种子,荞麦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这两种重要的粮食都遇到了什么情况呢?听着同学们的理解,老师感到这句话啊,能用一组关联词来连接,大家想想是哪个关联词?(“因为……所以……”)

稻子是最重要的粮食,成熟的很少,意味着什么?(学生汇报)所以说这是农民遭遇的第一层“苦”板书:苦

稻子不能离开水,可是不需要多少水的荞麦又遇到什么情况了呢?

理解“空花”,是不结果的花,就像咱们都知道有黄瓜的谎花一样,是不结果的。

师:听着同学们的叙述,你想想这句能用一个什么关联词把诗句的意思表达的更加准确呢?(不但……而且……)同学们从这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这就是农民的第二层“苦”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大家回过头来看前两句,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谁能用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同学们看看,这两句是写景还是叙事?从这两句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杨万里的诗风,平白朴实,步步递近,层层渲染。

(5)大家读读后两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要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也可以你说给他听,他说给你听。)

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板书:忍饥……度残岁

“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是不堪的意思)

板书:更堪……闰添长

“闰年”大家理解吗?(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或者看注释来理解。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

连起来说说这两句写了什么事?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农民的第三层“苦”。

前两句是写景,这两句是写事。诗人的这种写法叫做写景叙事相结合。

(6)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你站在田边,你看到了……听到了……你感受到了……。诗歌处处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悯”,所以诗歌题为“悯农”。

就让我们带着对农民的同情,一起读读这首《悯农》吧!

(7)学习要学会记住,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知识,要记的,现在谁能把学到的这首诗背诵给大家。

三、总结学法,延伸扩展

刚刚,我们随着杨万里看到了灾害深重的农村,听到了农人的一声声悲痛的叹息,深切的感受到诗人对农人的无限爱心,短短的28个字,把一个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同学们回忆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首先是释诗题,然后是解诗意,最后是悟诗境。(课件展示学法)

现在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首诗,出示古诗《悯农二》找生来读一读,然后说: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自学。自学后汇报,读懂了什么。可以看注释或者和同桌商量一下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2018年关于《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年关于《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模式使得现在孩子不知种庄稼之辛苦,再加上有些家长勤俭观念淡薄,缺乏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意识。因此,现在孩子浪费粮食的现象日益严重:教室垃圾筐里躺着只咬了一口的面包;餐桌下撒了一地的米饭……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现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通过开展珍惜粮食的活动来启迪学生感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珍惜劳动果实的情感;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已刻不容缓。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 2.能初步诵读出五言古诗的韵律。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挂图、 活动过程: 一、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出题。

导入:小朋友,今天早晨我们吃的是什么?(幼:馒头) 馒头是从那里来的?(引出儿歌)。在刚才念的儿歌里,我们觉得农民伯伯种地容易吗?(幼:不容易)小朋友想不想学一首古诗来表达农民伯伯种庄稼的不易呢?(幼:想)在学古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教学挂图) 二、指导幼儿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教学挂图。 1.小朋友们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什么时候的太阳又红罩着大地又热?比如早晨、中午、下午?(幼:中午) 2.中午太阳最红最热的时候,小朋友看这是谁,他在干什么?(幼:农民伯伯) 3.小朋友们看农民伯伯额上一滴一滴的是什么?(幼:汗水) 小结:哦,汗水一滴一滴的流着,都掉到泥土里去了。现在,小朋友是不是更清楚,明白粮食来的不易呀!(幼:是的) 三、诵读古诗,体会诗意。 师:从前有个名叫李绅的老爷爷,他也看了这幅画立马写了一首古诗,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古诗是怎么写的?(幼:好想)这首古诗叫《悯农》,小朋友跟着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说的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中午太阳当空照,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他们很辛苦,汗水

《悯农》教学设计

《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注释,查阅字典,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读懂古诗《悯农》,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用“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方法学习古诗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总结学法延伸课外,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读诗学法——激趣用法,扩展读诗”的三步过程,教给学生“释诗题,解诗句,悟诗境”的古诗阅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

《三袋麦子》的教学启示

新沂市港头小学孔令平 最近听了两节课,讲地都是《三袋麦子》.课文很简单,是一个童话故事,说地是新年快要到了,土地爷爷分别给了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做成各种各样地食品,刚过年就把一袋麦子吃光了.小牛很节俭,舍不得吃,一年过后还剩半口袋麦子.小猴则将这袋麦子全种下了地,第二年收了一囤麦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一位教师让学生读书,一节课都在解决着小猪、小牛、小猴收到麦子后各是怎么做地,最后归结到一点——小猴地做法最好!内容记住了,观点统一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位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表演争辩",逐步深化对文本地体验. 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候,她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把对话部分画下来.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地一句话,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她还要求学生:"你们不仅要读出感情,还要结合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如指导学生读小猪地一段话小猪看着黄灿灿地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了!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一位女同学根据自己地体验读了小猪地话,还讲了她为什么要这样读:"我认为应该用很高兴地语气来读小猪说地话,因为小猪说'太棒了'.还要读出迫不及待地心情,因为课文里说他是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食品,看来他非常想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另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她高兴地语气读得还不够,她没有把小猪高兴地语气读出来."接着她又自己地体会读了这段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男同学说:"她读得过于平淡.我想还应该读出馋地感觉,而且要把馋地感觉从心底里流露出来."他读得活灵活现,惹得同学们都笑了起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书读好了,她又让学生表演,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学生把自己变为故事中地某个角色,参与并创生着教材. 最后,她又让学生地不同理解,经过交流与争辩,从而实现 1 / 3

学前班语言活动教案《悯农》

学前班语言活动教案《悯农》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活动目标: 1 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 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 1 白米饭从哪里来的? 2 是怎么来的?容易吗? 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三指导幼儿朗诵: 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古诗。 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黄梅调《古朗月行》 一活动目的:1感受黄梅戏曲调清新婉转的特点。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戏曲,尝试为黄梅戏曲调配新词。3萌发幼儿喜爱黄梅戏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黄梅戏《打猪草》选段的录音带及伴奏带。2幼儿已听过黄梅戏曲调。3幼儿已熟练掌握多首五言绝句。 三活动过程:(一)听黄梅戏:放录音《打猪草》选段,让幼儿感受原曲。师:“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觉得很好听呢?”(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其感受黄梅戏的特点。) (二)哼唱黄梅戏 引导幼儿用衬词随乐哼调感受黄梅戏曲调的韵味。 (三)学唱黄梅戏

古诗《悯农》教案

《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陆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陆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 (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从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5.指名读,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 指名背古诗。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9.三袋麦子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 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提出疑难问题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3.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反复朗读,从而感悟理解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童话故事《三袋麦子》。来,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讲解生字“麦”:注意下半部分要与“表”区分开。 2.齐读课题。 3、你知道什么是麦子吗?(一种常见农作物,我们平常吃的馒头、面条就使用麦子磨 成的面粉制作成的) 4.三袋麦子向我们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呢?仔细听课文录音。 5.同学们听的真认真。看来这个故事已经深深的吸引你了。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呢?(二)初读课文

歌曲《悯农》教学设计

歌曲歌谣——悯农 活动导言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根据古诗写成的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歌曲的说唱,第二部分是轻快的歌唱。歌曲表现了农夫劳动的艰辛,告诉我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的道理。通过聆听范唱、对比分辨、哼唱旋律、打击乐器伴奏、体态律动中感知歌曲的情绪,感受A段与B段之间在节奏、情绪上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在审美体验活动中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有机融合,层层深入。注重从聆听人手,让幼儿在审美体验中理解歌曲的内涵,做到在演唱中的以情带声。 活动的重点是熟悉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悯农》。难点是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古诗意境。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悯农》。 2. 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古诗意境。 3. 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悯农》、轻音乐、沙锤、dodo娃头饰、lala 妞头饰、幼儿用书。 2、经验准备:幼儿背诵过唐诗《悯农》。 3、常规准备:将幼儿座位以半圆形摆列。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问好节奏:引导幼儿跟老师做相同的肢体动作。 (2)教师播放“巧入情境厅——《悯农》”的动漫视频,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古诗表现的内容。 师:“孩子们,你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从哪儿来的吗?” 2、欣赏乐曲 (1)教师播放“玩转妙音屋——音乐屋《悯农》”,引导幼儿进行歌曲欣赏,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为了秋天能有好收成。现在农民伯伯要去做什么?在田间劳作辛不辛苦?” (2)教师再次播放“玩转妙音屋——音乐屋《悯农》”,引导幼儿分辨歌曲的说和唱。 师:“请你仔细听听,这首歌有什么不同?” 3、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 教案古诗悯农一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3、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教案古诗悯农反思二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中农民劳作的辛苦与粮食来之不易的寓意,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及 节奏美,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2、运用观察、探索、比较、选择等方式,理解诗歌的画面及寓意。 乐意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独特感受。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悯农》

《三袋麦子》优秀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优秀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3篇 引导语: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整理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理念: 简洁高效、有情有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三袋麦子》,教师指导学生写“麦”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区别“防”和“访”的读音。 3、检查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整体感知 默读思考,这个故事围绕“三袋麦子”,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9课——《三袋麦子》,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检查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老师想听大家读课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呀?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 三、精读课文 过渡: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收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1、指导分角色读课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指名读第2自然段,随即指导学生看文中插图:贪吃的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口水都流下来了,开心地喊道,他会怎么喊呢?请大家都来读一读。请你再来读。注意他的话中有两个感叹号,说明他非常开心,再读。是啊,语言有温度,标点也含情。这两个感叹号说明了小猪太高兴、太开心了!我们一起读。请这位同学继续读。理解“迫不及待”,大家想一想,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想到自己最爱吃的白面馒头和烙饼,他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这些食品时的心情怎样?(急迫地不能再等待了)这就是文中的“迫不及待”。请你再读,读出小猪的迫不及待。 小猪收到麦子后,是怎么做的?(板书:磨成面粉) 小牛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读第3自然段,随即指导心想时说的话,他是在心里想,不是再说,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原生读。随即理解防止,体会小牛非常珍惜、爱惜这袋麦子,读好最后一句话。 小牛是怎么做的?(板书:保存起来) 小猴又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读,看能不能读懂?小猴是怎么做的?(板书:全种下了地) 过渡: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结果怎么样呢?他先到小猪家,结果怎么样呢? 指名读第6自然段。老师解说,找一生表演,小猪说话和他的动作,大家觉着小猪怎么样?理解“憨厚可爱”。(板书:吃到最好吃的东西)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又看到了什么呢?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三袋麦子3教案 西师大版

《三袋麦子》教学实录1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样的麦子在三个小动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和感悟三个小动物的性格特点。 a)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6、7、8、9自然段,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特点。 b) 抓住三个小动物的语言指导朗读。 四、演绎故事,发展思维。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言特点。 2.看插图,想内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爷爷的三种不同反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理解课文内容。 五、利用词串,回归整体。 1.读词串,回想故事内容。

幼儿园悯农教案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一:幼儿教案《古诗悯农》】 《古诗悯农》 活动目标: 1、熟练背诵古诗。 2、认识“汗”“滴” “辛苦”并正确组词。 3、了解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1、字卡 2、挂图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回忆曾学过的古诗,并数一数,看一看已经学过了 多少首古诗,让幼儿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 (二)打开字宝宝的家,和幼儿一同复习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并且 巩固那些记得不好的。并数一数,看一看已经学过了多少个字宝宝,并表扬幼儿是识字大王。 (三)提问引入活动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样来的?是谁种出来的,怎样种出 来的?”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粮食种植的过程,农民伯伯种粮食 的辛苦。 (四)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图里画什么?表扬举手回答 问题的小朋友。告诉幼儿今天又要把一首古诗放到宝宝的小脑袋里。 (五) 学习古诗 1 、教师朗读古诗,边在挂图上按顺序出示相应的图和字。 2 、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讲述,理解“日当午”时劳作的辛苦,理解粮 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幼儿珍惜粮食,要吃完自己的饭和菜。 3 、告诉幼儿,今天字宝宝又来做客了,请幼儿与字宝宝玩找朋友 的游戏,认读汉字:汗滴、辛苦,说说是什么结构并组词。进一步 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六)幼儿朗读古诗,请幼儿打开阅读课文古诗2“悯农”。要求1 幼儿手指字,耳朵听,闭上嘴巴注意听。 要求2 幼儿手指字,耳朵听,张开嘴巴出轻声。 要求3 幼儿双手拿书,身坐正,大声朗读有感情。 (七)请幼儿从古诗中长出与字卡上的汉字相同的字,然后把它圈 出来,认读汉字。

(八)活动结束:发给幼儿人手一本图书,请幼儿在上面找自已么认识的字宝宝,看谁认识的朋友最多。 【篇二: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悯农》】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学:《悯农》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录音,米饭,场地布置(杂草地)。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师角色扮演并提出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吗?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呢? 2.看图片,理解古诗大意。 (1)师:当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的时候,我扛着锄头去种地。(出示教师角色表演时的种地图片) 你种过地吗?和我一起去怎么样?今天你们可要帮我的忙,把地里的杂草拔光,要仔细地一个挨一个地拔,千万别漏掉哦。(幼儿体验拔草,体会农民锄地的辛苦) 提问:为什么不想拔了? (太累了,太辛苦了) 小结:拔了这么一点就累了,每天我不仅要拔这么多草,而且还要种粮食,你说我累吗?我辛苦吗? (2)边出示图片,边提问。(出示第二张图片) 太阳照到身上什么感觉?热了会怎么样呢? (流汗) (出示第三张图片) 小结:我看到粮食变成餐桌上的美食时,就更高兴了。 (出示第四张图片) 提问:可有时候我还是会生气,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出示第五张图片) 提问:为什么我会生气呢? 3.看动画,听录音,进一步理解古诗。 (1)听古诗,说诗名。 提问:谁听到了古诗的名字,是什么? (2)看动画,欣赏古诗。 (3)观看动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二次备课 一次备课 14*小狗学叫 教学重点 1.通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 2.通过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进一步培养预测能力。 一音乐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小狗、牛、鸡等的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2.导入: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小狗是怎样学叫的。(课件揭示课题) 3.字词学习。 (1)课件出示词语。 讨厌发怒批评访问差不多 忍着模仿发疯汪汪搞不清 (2)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和同桌互相请教。 (3)学生代表朗读词语,集体读词语。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多音字,并补充每个多音字的其他读音, 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课件出示词语。 (5)引导学生读准句子,说说带多音字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课件出 示句子。 干吗要叫?(干吗:干什么) 我向你担保,我压根就没想抓你。(担保:保证。压根:根本) 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每次都命中目标) 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子弹:枪支发射的弹药) 4.过渡:小狗为什么不会叫?不会叫的狗会是怎样的?外形、习性等 方面会有怎样的特点?尤其是心情会有什么不同? 二预测情节,说说异同 1.学生读第1~9自然段。 师:你有没有得到答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学生交流)接下来将发生什么?理由是什么?(提示:情况一:小狗被批评了也无所谓。情况二:小狗被批评了会努力学习怎么叫) 2.自读课文,预测故事内容。 师:请同学们继续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 旁批的形式简要写下预测的内容。(提示:记得要根据后面的内容及时修 正自己的预测)

悯农两首教学设计

《悯农》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初读古诗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检查读。(小组合作) 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 子。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三、品析体会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中屈指可数的2 0个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 粮食。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 (6)体会:从这首诗中,你又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

中班语言教案悯农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班语言:悯农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字词:日,盘,辛苦。 2.能够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3.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节约意识的习惯。懂得尊重别人的劳 动成果。 4.具有节约意识。 活动准备: 1.字词卡:日、盘、辛苦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CD 3.教学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 (1)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看一幅画,请你们看看图上有什么吧。(一位农民伯伯在顶着烈日给禾苗除草,他的汗水一滴滴流到了田里。) 鼓励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2)老师带来了一首古诗,就是讲这位农民伯伯的,就让我们一起学学吧。 导出古诗名称,带领幼儿指读一次,并向幼儿解释“悯农”的意思。 (3)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 导出古诗“锄禾日当午”,带领幼儿指读,并向幼儿解释本句的意思。 (4)农民伯伯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导出古诗“汗滴禾下土”,带领幼儿指读,并向幼儿解释本句的意思。 (5)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有没有想过我们碗里的饭,一粒

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导出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带领幼儿指读,并向幼儿解释本句的意思。 2.出示教学挂图。 (1)你们在挂图里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吃饭,剩了很多饭,浪费) (2)他们这么做对不对啊?(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通过前后的对比,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好的行为,应该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节约粮食。 (二)带领幼儿理解、记忆古诗 1.带领幼儿朗读古诗两遍。 2.将幼儿分成两组,朗读古诗。 3.教师念上句,幼儿念下句,朗诵古诗一遍。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 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 食品。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 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 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小猴呢,他觉得面前的这袋麦子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 种下了地。 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 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 到了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 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老人点点头。 最后,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谈起去年那口袋麦子,小猴拉着 老人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老人抚 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字词:

礼物、黄灿灿、麦子、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面粉、食品、饱满、麦粒、杂粮、发霉、虫蛀、麦种、憨厚、舔、神秘、麦囤、收获、聪明 重点句子: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 馒头和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 食品。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老人抚 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 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准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 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悯农》教学设计_1.doc

《悯农》教学设计- 1、同学们,你们见过农民伯伯劳动吗?现在就让我们到田间看一看吧!(放录像,农民头顶烈日在给禾苗锄草,同学们,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吧! 2、是啊,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唐朝有位大诗人李绅站在田间看到此情此景时,同你们一样,心里很有感触,便写下了一首诗《悯农》。(板书课题)这首诗广为传诵,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学习古诗。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读的效果,易读错的字:谁、皆。 3、自己读古诗。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指名读古诗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学生质疑,答疑,师适明引导) 5、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 三、朗读古诗 1、古诗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播放配乐朗诵) 2、自己试着读一读(跟读、诵读等)。 3、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4、再次呈现农民耕作画面。

看哪,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汗水一滴滴落进泥土里,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吧!(配乐读文) 4、们闭上眼睛,吟诵出心中的感受吧!(配乐读文)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你还能背出一些这样的诗吗?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外作业 课后我们再去查一查,找一找写人们辛苦劳动的诗,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议一议好吗? 六、附板书设计(可用投影仪投影)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17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李绅《悯农》优秀教案

《悯农》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访问农民或到农田体验劳动生活,或查阅资料,了解大米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教师准备:生字卡、挂图、朗读录音带、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

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悯:哀怜。悯农:同情农民。 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1、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 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 3、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 4、你用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 (1)注意区别“午—牛”的字形。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光字头)这个偏旁。 (3)鼓励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一合”的方法记忆生字。 5、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愿意给它们找几个朋友组成词吗? 生生、师生交流,学会积累词语。 教师总结:平时注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

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 1、听朗读录音带。 2、读给同伴听。 3、读给老师听(跟录音带)。 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 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 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3、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 朗读停顿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采用多种形式美读。采用多种形式抽背。 七、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 八、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样写才漂亮。

最新上册《三袋麦子》教案(精品)

苏教版上册《三袋麦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初步进行学法渗透。 4、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过年是每个孩子所盼望的,因为,新年到来之际,孩子们总能收到许多让人欣喜的节日礼物。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猪、小牛、小猴也收到了慈祥的土地爷爷送来的新年礼物,那便是—— 课件出示小猪、小牛、小猴的卡通画像,揭示课题

2、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9课,看看三个小动物面对同样的礼物分别有怎样的表现。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心情怎样,她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描写小猪的句子。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开心、兴奋)课文里哪些词语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 指导读小猪说的话。(读出开心、兴奋、欣喜若狂)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5)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6)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猪时—— 课件出示: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 你说,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呢? (7)指导朗读,读出小猪的'可爱。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3、交流描写小牛的句子。 过渡:这真是一头憨厚可爱的小猪,那小牛又是怎样的呢? (1)先来找一找写小牛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同课异构《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组内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实验,为的是将大家的智慧全部地展示出来,同时也是为了使得大家更好地去进行教学的思考。我们这次选取的文本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三袋麦子》。 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第五至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土地爷爷一年后看到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处理的结果,作出了不同的评价。课文呢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并没有多少的难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实也并不存在多少的困难。这样一个比较普通但内涵却较为深刻的文章怎样才能上出特色?上出自我风格的课堂效果呢?我们组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做了一定的交流。 我个人认为,对于一篇文本的理解与思考,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只是我们在设计流程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文本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把握。我同时

还提出另外的一个考虑:每位教师每个学期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的研究,那么在进行教学思考、设计的时候为什么不将这点考虑进去呢?如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将文本的内容与自己从事的研究相互结合起来,生成的东西可能会更多,收获也可能会更多。 我们三个人(董霞、吴赟兰)都在本组的语文课题的研究(引导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的探究)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思考。董霞觉得,作为三年级是中年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在阅读文本自我解读能力还较为低下的时候,有必要要让学生学会想象,于是她考虑的是“让学生学会想象”。吴赟兰老师则认为中年段的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做到有序,于是确定强抓“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 我在接触中年段学生的时候,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家长,来自学生自身,来自课标要求,来自长远的一个考虑。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了那么久的时间,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到头来,他们居然仅仅是知道了几篇文章的内容,对于积累(自我的借鉴,直至达成积累),学生往往忽视了。所以我制定校课题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将文本的内容转化成他们自身的一种积累:“让学生学会模仿”。 我在教授《三袋麦子》之前,对文本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阅读,同时也做了自我的点滴思考,对于课时的划分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确定: 第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