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RIPP-全球炼油加氢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马艳秋)1-13

1-FRIPP-全球炼油加氢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马艳秋)1-13
1-FRIPP-全球炼油加氢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马艳秋)1-13

全球炼油加氢技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艳秋刘立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113001)

1 前言

石油资源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和化工原料来源,同时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石油资源从开采、加工到下游产品综合利用整个过程中,无不希望各生产环节都能达到最优操作,使得各种化学组分都能被最大化地有效利用。但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资源已变得愈加难以开采和加工,同时由于全球自然环境劣化形势严峻,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各国燃料油品质量标准都已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更加严格的燃料油品环保法规以及对减少工业源CO2排放的密切关注将迫使炼厂改变生产操作。在投资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炼厂而言,要大幅度改变操作应该是个挑战。

加氢技术是生产清洁燃料的主要技术,可帮助炼厂达到更严格的油品质量指标要求,并具有相对灵活的加工能力,因此,近几年来加氢技术在帮助炼厂应对油品市场各种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2 油品质量与标准要求

硫含量是汽柴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含量的高低会对发动机的腐蚀和排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降低车用汽柴油中的硫含量已经成为目前各国提高燃料油质量标准的主要标志。自2010年起,新的燃料油质量标准已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始实施。新标准对汽柴油中的硫、苯和芳烃含量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世界燃油质量指标(2010年)

地区

汽油柴油

硫/μg.g-1 芳烃,v% 苯,v% 硫/μg.g-1芳烃,v%

美国10~30 <50 0.97a 10~15 15~16% 加拿大10~30 <25 1% 15 30(最大)

拉美总体上是400;部分

地区低至30

25~45 2.5%

总体上是2000;部分

地区低至10~50

未知

西欧10 35 1 10 10

中/东欧未知未知 5 50 未知

中东/非洲50 25 5 50~5000 未知

亚太10~50 30~45 1b 10~350 10~35

a限于2011年1月1日前降至0.62v%(加利福尼亚除外);b日本、南朝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在许多国家还将有涉及更严格标准的法规会陆续出台。比如,对于汽油而言,通常还将限制其苯、烯烃、RVP和切割点等参数指标;而对于柴油,通常还会限制其密度、十六烷值和多环芳烃,因为这些物质有助于形成颗粒物。

另外,随着车用和非车用运输燃料硫含量限值的降低,其他类型的炼油产品可能也会很快受到更严格的硫含量限制。美国东北部各州预期在2012~2013年间能将取暖用油的硫含量从2000μg/g降至500μg/g,并希望最终能将其降至ULSD水平。

有关船用燃油的环境法规历来制定的就很少。国际海事组织(IMO)曾经主要基于船运安全的考虑制定过法规,即MARPOL公约。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注意力已转向小环境排放以

及船运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008年10月通过了MARPOL公约附则VI修订案,这标志着IMO首次受环境问题的推动而开始强制执行。附则VI修订案主要关注海上船舶的SOx和NOx 排放。SOx排放很大程度上受燃料硫含量控制,可以通过安装洗涤设备来降低。而NOx排放受发动机的燃烧技术和操作设置控制,因此对炼油产品规格影响不大。该修订案对SOx的排放量和燃油的硫含量标准同时作了限制。IMO还为指定的排放控制区(ECAs)单独制定了更严格的法规,控制区一般设置在某些沿海居住区。两个首批指定的SOx控制区设在波罗的海水域和北海-英吉利海峡。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在经过冗长的提出议案及采纳程序后,于2010年3月将北美沿海水域指定为ECA地区;首批法规将于2012年开始在这些控制区被逐步采用。表2汇总了全球以及指定的ECA地区于2025年前将要实施的船用燃油硫含量标准。

表2 IMO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

硫含量最高限值,%

2008 2010 2012 2015 2020~2025

全球范围 4.5 4.5 3.5 3.5 0.5

排放控制区(ECA) 1.5 1 1 0.1 0.1 为满足更严格的硫含量标准,炼厂需将船用燃料油平均硫含量从~2.5%降至0.5%以下再用于调和。当前,残渣燃料油的产量中仅5%左右能够生产硫含量低于0.5%的燃料,而且残渣燃料油脱硫以满足新的油品规格仍是一个困难且成本高的过程,因此船用燃料油将可能从采用残渣燃料油转向采用较轻的馏分油和船用柴油。这种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炼厂残渣燃料油的主要出路。据估计,新的低硫船用燃料标准将使得馏分油需求每年增加27.3MM桶,同时明显降低残渣燃料油的生产需求。

3 全球加氢装置生产能力及扩能改造情况

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是两大主要炼油加氢技术。加氢处理是炼厂用来脱除汽柴油等油品中硫及其它杂质的主要工艺技术,因此各种加氢处理技术的发展与汽柴油质量标准的升级密切相关,并将在此过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汽油和柴油脱硫仍将是加氢处理技术发展的推动因素。加氢裂化是另一重要的原油二次加工技术,其加工目的是将重质馏分油脱硫并改质为轻质馏分油,也可直接出产部分燃料油调和组分。加氢裂化工艺灵活,生产过程清洁环保,但设备投资高,因此,早期炼厂大多选设FCC装置作为主要的原油二次加工装置。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逐渐有所改变,从下面的加氢装置能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3.1 汽柴油燃料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

从长远看,尽管近来存在经济危机,但全球经济发展对运输燃料的需求仍会在增长。其中柴油、喷气燃料和船用燃料的需求增长率最高。美国的分析家认为,汽油中乙醇掺入量的增加、较高的车用燃料效率以及更具吸引力的柴油利润是汽油需求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美国,中间馏分油需求量在2010年5月间猛增7.8%,达到369万桶/天,这要部分归因于ULSD 供应激增5.6%,达到293万桶/天。另外,2010年的喷气燃料供应增加了8%,且5月份时增长了2.6%,达到145万桶/天。随着经济复苏,卡车运输货物量增加。根据美国卡车协会的报道,在2010年6月11日前的四周内,柴油需求猛增12%,而且2010年4月的卡车货物运输量比去年4月份高出约9.6%以上。预计未来10年内优质低硫柴油的消耗将以高于汽油和燃料油的速率增长。

3.2 加氢处理装置生产能力及扩能改造情况

加氢处理过程就是从汽柴油及其它原料馏分油中脱除硫、氮、氧以及金属等杂质的过程。当处理过的产物可直接用做调和组分时,又可将此过程称为加氢精制过程。

下面分析一下近几年全球加氢处理装置能力的变化情况,分别见表3表4。数据均取自美国油气杂志最新公布的炼油业调查报告。

表3为2009~2010年间全球加氢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及加氢处理能力占总原油加工能力的比例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在此年间,全球8个地区中只有两个地区加氢处理能力降低,其余地区都有增加或持平,增加最多的地区是亚太地区。而从加氢处理能力占原油总加工能力的比例来看,欧美地区已达到了68%~78%,而亚太地区仍只占41%左右。这说明虽然亚太地区国家的炼油加氢处理能力增加很多,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表3 全球各地区加氢处理装置生产能力及变化情况

地区1/2010原油加

工能力,b/sd

加氢处理能力,b/sd

变化,%

1/2010加氢处理占原油

加工能力的比例,% 1/2010 1/2009

美国17,763,499 13,929,205 13,735,335 ↑1.40 78.41

加拿大2,039,254 1,394,313 1,419,310 ↓1.80 68.37

拉美和加勒比8,111,153 2,830,111 2,830,111 - 34.89

西欧14,200,242 9,712,416 9,614,927 ↑1.00 68.40

独联体和中/东欧10,343,579 4,273,893 4,273,893 - 41.32

中东7,959,640 2,303,068 2,308,568 ↓0.24 28.93

非洲3,278,382 830,876 830,876 - 25.34

亚太23,527,630 9,721,163 9,386,913 ↑3.44 41.32

全球87,223,379 44,995,045 44,399,933 ↑1.32 51.59 表4为加氢处理装置能力的主要应用分布情况。从表中数据看,加氢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催化重整原料预处理、催化裂化原料预处理、煤油/喷气燃料/柴油加氢脱硫及各种馏分油的脱硫。从表中数据还可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欧美国家的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能力相对亚太地区国家要高很多,而渣油加氢处理能力则正好相反。

表4 截止到2010年1月加氢处理能力的应用分布情况(单位:b/sd)

美国加拿大拉美和

加勒比

西欧

独联体和

中/东欧

中东非洲亚太总计

催化重整原料预

处理

3,722,559 358,400 406,334 2,738,119 1,390,123 573,977 383,443 2,019,916 11,592,871 其他石脑油HDS 743,370 150,071 52,633 475,002 49,700 145,965 77,800 302,303 2,000,843 石脑油芳烃饱和107,160 14,000 7,500 186,038 3,400 12,205 0 51,474 381,777 煤油/喷气燃料

HDS

1,001,200 131,940 171,125 846,326 69,720 232,147 33,950 1,322,784 2,504,927 柴油脱硫2,662,555 291,402 414,341 3,079,273 712,572 297,240 108,080 2,532,561 6,729,726 馏分油芳烃饱和55,300 24,000 66,500 31,400 33,020 11,590 28,001 33,696 283,507 其他馏分油954,000 91,000 453,998 269,630 430,287 155,830 49,282 5,110 2,409,137 FCC原料预处理2,404,206 43,400 59,500 519,571 1,390,123 39,000 2,742 711,340 5,169,882 其他重质瓦斯油184,000 37,000 147,900 386,060 0 51,450 0 349,030 1,155,440 渣油加氢处理184,000 5,500 87,354 119,768 51,300 237,420 0 1,083,930 1,769,272 润滑油精制130,050 185,600 1,699 79,604 77,190 34,925 10,522 68,330 587,920 FCC石脑油后加

氢处理

1,475,235 62,000 406,334 353,667 4,500 0 0 395,860 2,697,596 其他284,550 358,400 52,633 104,558 25,800 5,032 54,236 32,850 918,059 未确认的17,020 150,071 7,500 523,400 1,426,281 506,287 82,820 811,980 3,525,359

通过对建设项目和当前市场形势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日益增长的燃料需求(尤其是清洁燃料)促进了加氢处理装置的扩能改造。在美国尤其如此,那些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生产500ppmw硫含量的柴油而建造的装置现在都已进入法定的待改造期。在确定这类装置扩建的最佳方案时经济因素将起到很大作用。一般新建项目的投资成本为$2.2~3.8K/bpsd,改造项目的投资成本不等,小则$100/bpsd,多则$1.4K/bpsd。如果仅是增加一个新反应器,而且反应器回路的管道和设备变化较小,则改造成本为$300~600/bpsd。

改造FCCU上游的加氢处理反应器是仅次于ULSD项目的另一个改造重点。为满足汽油硫含量要求,有一半的FCC装置要与预处理装置结合,这些装置成为ULSG项目改造的重点。另外,加氢处理对于其它炼油工艺(如催化重整预处理和异构化预处理)来说也是重要的,但这些工艺受原料油变重以及新燃料法规的影响较小。

3.3 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能力及扩能改造情况

加氢裂化是另一重要的炼油加氢技术。与加氢处理的工艺目的不同,加氢裂化工艺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将各种原料油(从焦化石脑油到渣油馏分)改质为具有更高平均挥发度以及更高经济价值的较轻分子,通过脱氮、脱硫和提高氢碳比来改善初始原料油的质量。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各种运输燃料的质量标准将持续提高,再加上所加工的原料油更加重质化,这些都使得加氢裂化工艺的炼油地位更加重要。

下面分析研究一下近几年全球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能力的变化情况,分别见表5和表6。数据均取自美国油气杂志最新公布的炼油业调查报告。

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到,在2009~2010年间,全球8个地区的加氢裂化生产能力变化情况与加氢处理能力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从表5中数据看,生产能力增加最多的地区仍是亚太地区,一年内加氢裂化能力增加了16%。但即便如此,加氢裂化能力占原油总加工能力的比例仍只占5%左右,而欧美地区这一比例为8%~10%。这说明亚太地区国家的炼油加氢裂化能力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同样存在一半的差距(5%和10%)。

表6为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能力的主要应用分布情况。从表6中数据看,加氢裂化工艺主要用于馏分油改质、渣油改质、润滑油生产以及其它生产目的。美国偏重采用常规(高压)加氢裂化工艺,西欧和亚太地区国家则同时还采用了一些缓和/中压加氢裂化工艺,约占本地区总应用能力的1/3,主要用于生产ULSD的改造项目中以及用做FCC原料加氢预处理目的。

表5 全球加氢裂化装置生产能力变化情况

地区1/2010原油加

工能力,b/cd

加氢裂化能力,b/cd

变化,%

1/2010加氢裂化占原

油加工能力的比例,% 1/2010 1/2009

美国17,763,499 1,680,230 1,592,680 ↑5.49 9.46 加拿大2,039,254 216,903 235,100 ↓7.74 10.64 拉美和加勒比8,111,153 132,400 132,400 - 1.63 西欧14,115,242 1,125,886 1,118,896 ↑0.62 7.98 独联体和中/东欧10,343,579 330,392 330,392 - 3.19 中东7,959,640 650,711 655,841 ↓0.78 8.18 非洲3,278,382 61,754 61,754 - 1.88 亚太23,527,630 1,180,755 1,017,535 ↑16.04 4.99 全球87,265,379 5,379,031 5,144,598 ↑4.56 6.16

表6 加氢裂化能力的应用分布(截止到1/2010)

应用美国加拿大拉美和加

勒比

西欧

独联体和

中/东欧

中东非洲亚太总计

馏分油改质1,112,650 126,300 112,400 908,985 202,934 494,060 61,754 363,590 3,382,673 高压783,000 65,400 40,940 363,777 79,430 278,780 26,254 130,310 1,767,891 缓和至中压0 0 26,460 245,410 0 54,000 0 76,700 402,570 渣油改质114,780 0 0 108,221 74,846 5,000 0 275,513 578,360 高压47,500 0 0 25,400 23,000 0 0 178,513 274,413 缓和至中压0 0 0 0 12,264 0 0 0 12,264 润滑油生产89,200 18,000 0 800 14,734 10,000 0 93,940 226,674 高压89,200 0 0 800 7,534 0 0 36,000 133,534 其他252,500 72,640 20,000 90,880 18,700 39,651 0 33,500 527,871 高压173,100 72,640 20,000 0 0 0 0 0 345,140 缓和至中压0 0 0 90,880 0 0 0 0 90,880 未确认的36,000 0 0 17,000 19,178 102,000 0 414,212 588,390 缓和至中压27,600 0 0 0 0 0 0 0 27,600 总计1,605,130 216,940 132,400 1,125,886 330,392 650,711 61,754 1,180,755 5,303,968 为扩大柴油生产能力,现在的新建以及扩建计划中都包括具有多列反应器的大型加氢裂化装置以提高运转的有效性。部分公司已在考虑新建以加氢裂化为主的炼厂,但进行旧装置改造仍是大多数炼厂的首选。例如,KBR公司建议采用改变工艺配置和进行项目改造的低成本方案增产柴油。当汽油需求减缓时,一种可行的增产柴油方案是用缓和加氢裂化装置代替FCC预处理装置(或其他加氢处理装置)。同样地,Axens公司认为也可以通过工艺配置的改变来加工从VGO至DAO更宽范围的原料。

通过加氢裂化装置与其他加工装置(如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FCC等)联合来最大化高质量产品的收率也在逐渐成为一个更加可行的方案,因为炼厂决定通过增加复杂程度来提高获利能力。在延迟焦化装置或溶剂脱沥青装置后增加一个加氢裂化装置来改质高沸点的复杂原料油(包括HCGO)已成为最大化中间馏分油收率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在FCC装置前增加缓和加氢裂化装置则能帮助改变FCC的总体性能以满足当前有关产品方案、产品质量以及FCC再生装置NO x和SO x排放的市场环境要求。经过加氢预处理的FCC原料含有更少的S和更高的H/C比,有助于提高目的产品收率、改善FCC汽油质量以及降低LCO收率。

部分公司还希望通过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联合来降低投资成本和操作费用。通过采用优化的换热器网络以及串级控制装置的氢气通过量将节省大量能源并从整体上提高装置运转的有效性。而节省能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降低CO2排放。

4 全球加氢技术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加氢装置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现状预示着全球加氢技术市场的继续繁荣。根据最新的一份催化剂市场调查报告,至2013年以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按每年2.36%的速率增长,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市场需求更大,增长速率将达6.22%。预测未来加氢技术需求将要增长的主要根据之一是更加严格的路用燃料标准。此外,船用燃料油将采用更低的硫含量限值可能最终从另一个方面推动加氢技术市场的发展。

4.1 加氢处理催化剂

加氢催化剂是加氢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催化剂技术的进步(也就是更高活性、更好

的耐重质原料中杂质的能力、降低的氢耗)将继续加速加氢催化剂市场的发展。

加氢处理催化剂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仍将是在转化率、选择性和总效率方面进行改进。提供成本更低但活性更高的催化剂以及再生和/或再活化后具有更高活性的催化剂都将成为加氢处理催化剂研发工作的目标。

表7列出了7类主要的工业化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石脑油/中间馏分油/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省去汽油后处理需求的FCC预处理催化剂;较重原料(如LCO和焦化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载体、保护床以及顶层催化剂。

表7 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类别目的催化材料操作条件已工业化的催化剂

石脑油/馏分油/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体系生产ULSD;

饱和芳烃,最小程度

裂解为不希望的产品

以改进的氧化铝为载体

制备具有II型活性中心

的CoMoS和NiMoS催

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

金属负载量和改进的

MoS2分散度

低至中压装置;用于

ULSD生产时的氢

耗稍有增加,约

3%~5%

Criterion公司的

CENTINEL GOLD、

ASCENT和

CENTERA系列

以氧化铝为载体制备的

三叶草或四叶草型

CoMo和NiMo催化剂;

使用新的氧化铝凝胶,

因而具有高比表面、优

化的孔径分布以及提高

的化学反应活性

低至中压装置或密

相装填反应器

Axens公司的HR400

系列

添加助剂的贵金属催化

可提高现有脱芳装

置的操作苛刻度或

生产能力,或者降低

新建装置的投资成

Albemarle公司的

KF-200

CoMo 低至中压装置;低压

下具有高稳定性

Haldor Tops?e公司

的TK-576和TK-578

BRIM

NiMo 高压(≥4.5MPa)下生

产ULSD

Haldor Tops?e公司

的TK-575 BRIM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脱除FCC汽油中的

硫;限制烯烃加氢以

降低辛烷值损失;

允许较低的压降

CoMo 限制烯烃加氢CCI公司的CoMo催

化剂;ExxonMobil

公司的OCT-220;

UOP公司的S-250

SelectFining

较高活性的FCC 预处理催化剂,减少或省去后处理需求满足FCC汽油的质量

和数量要求;解决产

品色度控制问题

NiMo 压力<5.5MPa Albemarle公司KF-

848、KF-851、KF-

857、KF-901和KF-

902;Criterion 公司

的CENTINEL DN-

3110和ASCENT

DN-3551;Haldor

Tops?e公司的

TK-559和TK-561

BRIM

续表7

类别目的催化材料操作条件已工业化的催化剂

CoMo 工业应用时在高达

788℉(420℃)下仍保

持稳定;低至中压Albemarle公司的KF-757、KF-760;Criterion公司的CENTINEL DC-2118和ASCENT DC- 2551;Haldor Tops?e 公司的TK-557、TK-558、TK-560和TK-562 BRIM

NiCoMo 低至中压装置;优化

氢气需求Albmearle公司的KF-905;Axens公司的HR568

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进攻加氢裂化预处理

原料中的氮化物,如

咔唑

NiMo 增加氢耗Albemarle公司的

KF-848、KF-860和

NEBULA-20;

Criterion公司的

CENTINEL DN

-3110;Haldor Tops?e

公司的TK-605

CoMo Criterion 公司的

CENTINEL DC-2118

LCO或焦化瓦斯油加氢处理催化剂高的烯烃选择性,能

够使二烯烃完全饱

和,同时最大化运转

周期

NiMo 低LHSV(0.2h-1)

必须控制烯烃饱和

产生的热量以防止

催化剂床层过度结

Haldor Tops?e公司

的TK-431、TK-437

和TK -439

NiCoMo Axens公司的

HR568

柴油脱蜡催化剂提高柴油冷流性质;

饱和芳烃;最小化轻

气体和石脑油产量,

帮助保持柴油收率/选

择性

NiMo 用于一段或两段配

置;用于两段设计

时,氢气用量增加明

Axens 公司的

AX740 Ni系列;

Haldor Tops?e 公司

的TK-573;Shell公

司的SDD-800和

SDD -821

采用酸性载体的硫化物

催化剂

是新建装置或目前

能力受限的现有装

置的良好选择,可以

达到减少所需催化

剂体积的目的

Haldor Tops?e公司

的TK-900系列

保护剂和级配床层催化剂控制压降;防止毒物

到达HDS催化剂床

层;脱除金属和非常

细小的颗粒物;阻止

颗粒物形成致密层以

及控制/分散胶质形成

的反应

五角陶瓷环;大孔氧化

铝;球形材料;四叶草

型;空心柱状NiMo和

CoMo催化剂

用于加氢处理反应

器顶床层;逐渐提高

从顶床层到主催化

剂床层的活性

Albemarle公司保护

剂;Axens公司ACT

系列级配材料;

Haldor Tops?e拥有

20多种保护剂材料;

TRICA T公司保护剂

和级配床层催化剂

4.2 加氢处理工艺

加氢工艺已不是一项新技术,许多传统的加氢工艺体系已不再受专利保护。

近几年加氢处理工艺技术进步仍主要表现在:新的流程方案、新的反应器内构件(如塔盘和急冷系统)设计以及各种性能更好的催化剂组合。另外,渣油和可再生原料加氢处理生产符合当今严格环保要求的道路运输燃料也是近期工艺研发工作的重点。表8列出了已实现工业化的常规加氢处理技术、渣油以及可再生原料的加氢处理技术方案,并对每种工艺的用途、许可商(或开发商)以及工艺的优缺点情况进行了总结。

表8 工业加氢处理工艺技术可选方案

技术用途许可商/开发商优点缺点

缓和加氢处理FCC原料预处理;全

馏分汽油HDS;裂解

石脑油/汽油加氢处

理,同时保持和/或提

高辛烷值Axens;CDTECH;

ExxonMobil;

Haldor Tops?e;

Nippon Oil;

Sinopec;UOP

在较缓和条件下运

转,降低了操作费用

和设备成本;能够保

持或提高辛烷值

不能处理较重原料

油;氢耗较高

中压加氢处理馏分油加氢处理;重

整汽油苯饱和;焦化

石脑油加氢处理Axens;CDTECH;

Haldor Tops?e;

SynAlliance;UOP

能够将多种原料油

转化为高质量产品

氢耗较高;不能将

所有原料油改质为

超低燃料

高压/深度加氢处理LCO和CGO的加氢处

理;

馏分油加氢处理Albemarle;JGC;

Shaw Group;

Sinopec;SK;

SynAlliance

能够处理较重原料

油;能够脱除大部

分硫化物以生产

ULSD

条件苛刻,运转费

用和设备成本高;

破坏辛烷值;需要

更多H2

渣油加氢处理常渣(AR)、减渣(VR)

和脱沥青油(DAO)的

加氢处理Axens;Chevron

Lummus Global;

ExxonMobil;Shell

Global Solutions;

UOP

能够处理N、S、金

属和CCR含量高的

原料油;·渣油价格

低于常规轻质原油

提高国家的能源安

生产条件苛刻,增

加了运转费用和设

备成本;可能导致

炼厂CO2排放增加

可能需要多个处理

步骤将渣油改质为

符合超低硫标准的

运输燃料;氢耗较

可再生原料加氢处理可再生原料(植物油、

动物脂肪)与常规原料

油共处理;可再生原

料单独加氢处理BP;ConocoPhillips;

Haldor Tops?e;

Neste Oil;

Petrobras;

Repsol YPF;

UOP/Eni

可加工比常规原料

油廉价得多的废弃

原料;帮助炼油商

满足地区的生物燃

料法规;帮助降低

碳排放周期

所得柴油组分可能

冷流性质差,需要

进行脱蜡;由于腐

蚀以及产品不合格

问题,某些工艺流

程仅能处理一小部

分可再生原料;存

在“食物对燃料”

的争论

除上述常规加氢工艺外,还有一些新工艺也已工业应用。

来自FCC的LCO一直是柴油加氢处理装置进料的常用组分,炼油商已对加工更高数量的LCO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柴油需求十分感兴趣。加氢过程所用具体催化剂应能使LCO加氢处理更好地进行,并有利于那些能够提高十六烷值的选择性化学反应更多的进行。为达到增产柴油的目的,又能防止炼油利润进一步降低,法国Axens技术公司建议某些炼油商采用创新工艺以及选择性催化剂来增加装置的灵活性。比如,尽管改质LCO时可能因LCO的低十六烷值和高硫含量而需要增加加氢裂化和加氢处理能力,但可尝试使用对现有FCC装置的LCO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的技术。有分析说,LCO的加氢处理将成为近几年炼油行业主要技术发展推

动力之一。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另一关注的研发领域。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新发展集中在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上。渣油加氢反应器方面,已实现工业化的渣油加氢处理过程可从下面四种类型反应器中进行选择:沸腾床、固定床、移动床或悬浮床。反应器的选择根据所加工原料类型和所需产品情况进行确定。表9总结了四种反应器的操作条件。

表9 四种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的对比

沸腾床固定床移动床悬浮床

原料油中(Ni+V)最高含量/ g.g-1100~600 50~250 50~400 >300

耐杂质水平中等低低高

550℃时的最大转化率,% 80 50 50 95

装置可操作性难良好难难近期研发的新工艺技术包括:采用轻质烃类稀释剂帮助防止催化剂失活、渣油加氢处理与催化裂化组合以生产更多汽油和柴油,以及两个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与两个馏分油沸腾床加氢裂化/加氢处理反应段组合以实现高的渣油原料转化率的渣油加氢处理工艺。

另外,先进工艺控制体系(APC)因具有显而易见的好处而有机会进行更广泛的应用。APC供应商正对采用该体系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量化,主要从产品质量优化和最小化公用工程消耗角度考虑。Aspen公司声称APC用于汽油脱硫时每桶可节省5~10美分,用于生产ULSD 时每桶可节省10~30美分。Axens公司声称将APC用于其Prime-G+和Prime-D工艺每年将为用户带来0.5~2MM欧元的收益。随着更多实例研究的完成,炼厂商将对这些体系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应用价值有更清醒的认识。

4.3 加氢裂化催化剂

当今的加氢裂化催化剂行业极具竞争性和复杂性,因为它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设计一种能够提高收率的催化剂。炼厂商希望的是更高的收率、更长的催化剂寿命和更低的氢耗能够同时实现。据CLG公司报导,目前正通过考察催化剂组成、孔径及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来研究如何提高其HDS活性、减少催化剂失活以及延长运转周期。另外,提高活性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可获得更高的HDN活性。节省氢耗可明显减少能源消耗,而氢耗和能耗的降低还可减少CO2排放,这对于全球正在开始强制实行减少CO2排放的法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工业应用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牌号及生产商名称见表10。

表10 工业化加氢裂化催化剂

公司

传统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

HDS/HDN 渣油

最大化石、

脑油、喷、

气燃料

最大化柴

油、喷气燃

料、润滑油

HDS/HDN 渣油

最大化石

脑油、喷

气燃料

最大化柴

油、喷气燃

料、润滑油

Advanced Refining Technologies KC-2601 KC-2301

KC-2601

KC-2602

Albemarle Catalysts KC 2301,

KC 2601,

KC 2610,

KC 2710,

KC 2715

KC 3210,

KC 3211,

KC 2301,

KC 2601

KF 1014,

KF 1015,

KF 1022,

KF 1023

KF 1014,

KF 1015,

KF 1022,

KF 1023

续表10

公司

传统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

HDS/HDN 渣油

最大化石

脑油、喷

气燃料

最大化柴

油、喷气燃

料、润滑油

HDS/HDN 渣油

最大化石

脑油、喷

气燃料

最大化柴

油、喷气燃

料、润滑油

Axens HRK 558

HDK 776 HYC 642

HYC 652

HYK 742

HTH 548

Chevron Lummus GLobal ICR 134

ICR 154

ICR 174

ICR 175

LC-

FINING

ICR 136

ICR 139

CR 141

ICR 147

ICR 160

ICR 209

CR 210

ICR 211

ICR 230

ICR 160

ICR 183

ICR 106

ICR 120

ICR 126

ICR 142

ICR 150

ICR 155

ICR 162

ICR 177

ICR 180

ICR 220

ICR 240

ICR 245

ICR 134

ICR 154

ICR 174

ICR 141

ICR 147

ICR 160

ICR 106

ICR 126

ICR 142

ICR 150

ICR 162

Criterion

Catalysts &

Technologies

见Zeolyst 见Zeolyst 见Zeolyst 见Zeolyst

ExxonMobil Research & Engineering RT-228

RT-621

RT-3

TN-8

Haldor Tops?e TK-565 TK-965 TK-925

TK-926

TK-931

TK-941

TK-943

TK-951

TK-961 TK-961 TK-962 TK-965

JGC Catalysts & Chemicals Ltd. R-HYC V-HYC

NHC-97-13

V-HYC

NHC-97-13

NHCO3-35

Kataleuna Gmbh Catalysts KL-8380 KL-9514

Sinopec (FRIPP, RIPP) FC-12

FC-24

FC-12

FC-14

FC-16

FC-20

FC-26

FC-32

FC-50

RIC-1

RT-1

RT-5

续表10

公司

传统加氢裂化缓和加氢裂化

HDS/HDN 渣油

最大化石

脑油、喷

气燃料

最大化柴

油、喷气燃

料、润滑油

HDS/HDN 渣油

最大化石

脑油、喷

气燃料

最大化柴

油、喷气燃

料、润滑油

UOP HC K

HC T DHC 41

HC 24

HC 26

HC 28

HC 34

HC 35

HC 38

HC 43

HC 80

HC 29

HC 53

HC 150

HC 175

HC 185

HC 190

DHC 2

DHC 8

DCH 32

DHC 39

DHC 41

HC 35

HC 43

HC 53

HC 115

HC 120

HC 140

HC 150

HC 190

HC 205

HC 215

DHC 2

Zeolyst International (由Criterion 负责销售) Z-723

Z-733

Z-743

Z-753

Z-773

Z-803

Z-853

Z-863

Z-3723

Z-3733

Z-723 MHC-210

Z-503

Z-513

Z-603

Z-623

Z-673

Z-723

4.4 加氢裂化工艺

按照加氢裂化装置具体的配置分类(缓和加氢裂化、单段、单段循环、两段和两段循环)对目前在用的主要加氢裂化工艺技术进行了汇总,见表11。

表11 主要的工业化加氢裂化技术供应商提供的工艺配置

许可商缓和加氢裂化单段单段循环两段两段循环Axens HyC-10/HyC-10+,

H-OilDC, HyTail

HyK-HC HyK-HC HyK-HC -

Chevron Lummus Global 缓和ISOCRACKING ISO-

CRACKING

ISO-

CRACKING

- ISOCRACKING,

优化部分转化,

Selective Staging

ExxonMobil - 单段MPHC,

MPHC-PTU,

MPHC-LCO - 两段

MPHC

-

Haldor Tops?e 缓和加氢裂化- - - -

UOP 缓和Unicracking,

Dieselmax, HyCycle

Unicracking,改进的部

分转化Unicracking Unicracking,

部分转化

Unicracking

Unicracking Unicracking,

部分转化

Unicracking

Unicracking,改进的

两段Unicracking

加氢裂化工艺技术的研发工作近年也有许多新进展。例如,Chevron公司提供的高转化率ISOFLEX方案:原料油首先在第一段加氢裂化反应器中进行深度HDN;之后在热氢气提反应器中进行加氢处理和芳烃饱和;最后在第二段反应器中进一步加氢裂化。与传统的单段循环加氢裂化工艺相比,该方案可在较低的压力、催化剂温度和氢耗下提供相同甚至更高的的馏分油收率。UOP公司提供的LCO Unicracking工艺采用的是高压单段一次通过配置。中间馏分油产品可作为ULSD调和组分,石脑油产品可作为超低硫汽油(ULSG)调和组分。CLG公司最近推出了选择分段(Selective Staging)和选择分段/反序分段(Selective Staging/Reverse Staging)工艺技术。这两种都是该公司优化部分转化工艺的改进方案,用于加工沸点极高的HVGO以及其它难加工的原料油(如HCGO),生产高质量的喷气燃料和柴油产品。

最近许多公司已转向采用两段循环(TSR)加氢裂化配置。这种配置与传统的单段循环配置相比显示出好几种优势。TSR配置的选择性和反应性均高于传统配置。而TSR反应器与另一个较小的反应器串联还可带来其他的好处,如提高可靠性和原料灵活性。另外,高的单床层反应器以及并联的双反应器也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的加氢裂化反应器,缺点是氢气需求量增加。

另外,近些年来在开发新型内构件以提高工艺效率方面也有许多成效。反应器内构件的性能对于实现燃料的超低硫水平十分关键,如果内构件不能保证流经反应器的原料均匀通过,则会导致产品不能满足清洁燃料标准、氢耗增加以及抹杀使用高级催化剂的优势。大多数内构件的改进是以实现原料油均匀分布为目的,因为原料油在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上均匀分布可提高转化率和降低氢耗,而在急冷区分布的改进将有助于限制氢耗和提高能效。工艺设计者、催化剂及第三方供应商通过提供分配盘、急冷系统、先进控制系统以及其它专利内构件产品来共同解决上述问题。此外,Criterion公司开发的Cat-Check技术可用在客户的加氢装置中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监测并指出改进方向。对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反应器内构件按具体功能(分配器、急冷箱、塔盘和混合器)进行了分类汇总,见表12。

表12 工业上使用的反应器内构件

许可商分配器急冷箱塔盘混合器

Chevron Lummus Global Nautilus内构件,

ISOMIX内构件

- - -

ExxonMobil 十字型-涡流内构件十字型-涡流内构件- - Haldor Tops?e - - 密集型塔盘,灵活型分

配盘,蒸汽分配盘

涡流混合器

Shell Global Solutions - - 高分散性塔盘,超平急

冷塔盘

-

UOP Unicracking反应器

内构件, UltraMix内

构件Unicracking反应器

内构件, UltraMix内

构件

粗液体分配盘,

D-Plex TM气/液分配盘

-

另外,直接以动/植物脂肪和油作为加氢裂化原料生产高质量馏分油也是一个研发内容。目前,UOP正在研究通过热解木质素的加氢裂化生产大量汽油以及一小部分轻馏分油和柴油。Nippon Oil的一个共处理方案也即将实现工业化,即20%棕榈油与VGO混合,并在氢气存在下于10MPa和390~410℃条件下进行加氢裂化生产柴油。也有一些相关可再生原料加氢方面的其它专利报导。

5 总结

随着柴油需求持续增长以及环境法规变得更加严格,炼厂将开始更加依赖加氢装置来生产高质量、高价值产品。无论是新建装置还是改造旧装置都需为提高中间馏分油收率和满足增加的柴油需求而进行投资。在加氢处理技术应用与开发方面,技术开发重点仍是如何提高加氢处理催化剂活性以及降低能源和氢气用量。渣油和可再生原料的加氢处理成为新的主要研究领域。渣油原料的价格低于轻质低硫原油,有助于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但是渣油加氢处理将提高炼厂的投资成本和操作费用,以及增加GHG排放。全球许多国家已立法强制使用可再生原料生产运输燃料以达到减少GHG排放以及提高能源安全的目的。现在工业上已有关于可再生原料和传统烃原料共同加氢处理的工艺配置,也有100%转化可再生原料的加氢处理装置,但大规模的应用还受到限制。使用可再生原料时,必须考虑与现有发动机技术以及供应的基础设施相容性问题,也必须考虑可再生原料的来源问题,因为“食物对燃料”的争论仍在全球范围进行。总之,对于未来加氢处理技术的发展,开发出能够提高传统和生物基运输燃料的质量和供应安全的途径,同时消除能耗增长和环境排放的影响将极为重要。

加氢裂化技术的应用将不断增多并更加灵活。高压加氢裂化技术仍为新建装置的首选;缓和/中压加氢裂化技术则更多地用于现有装置的改造项目中,如生产ULSD或用于FCC原料的加氢预处理等。

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比,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加氢装置生产能力占原油总加工能力的比例仍然严重偏低。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得知,2008年中国石化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占原油总加工能力分别为39.17%和10.55%;中国石油的这一对应数据分别为20.14和7.71%;2009年中国石化加氢处理能力所占比例升至40.73%,加氢裂化能力所占比例略升至10.61%。而文中前面已提及,美国同一时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78.41%和9.46%。可见国内加氢生产能力还有很大的不足空间,还需要国内加氢生产、科研及先进工程设备提供部门继续共同努力。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万吨合成氨模型和大型炼油厂炼油装置整体模型

模型产品详细参数表 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仿真模型 1、规格:3500×1800mm 2、制作说明: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立体模型是我厂在大连理工大学、石油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专业老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的需要,按照合成氨工厂的设备、管道、厂房等配置要求以及模型工艺特点而完整系统地按比例制作的仿真合成氨工厂模型。该套模型装置采用电动、灯光、立体、透视、标识、色彩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使这一“微型工厂”仿真性强,具有逼真、美观、动态、直观等特点。装置模型具有工艺特征和典型设备的内部结构,使学生不出校门就掌握了实习所需掌握的大部分内容,使学生在宝贵的工厂实习时间里,去真正实习生产、实习操作和控制,完成一个高起点、高效率的实习环节,同时节省在工厂里的实习时间,节省资金。 该套装置模型制作精巧、逼真、设备齐全,设备位号清晰、管线色彩鲜艳,按行业标准着色,便于工艺流程走向,管道内布有灯光,演示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模型设有绿化带,整体美观实用。 该套装置模型其主要布置有: 该套装置模型其主要设备有: 1、脱硫系统设备:主要有过滤器、吸入罐原料气压缩机、加氢转化器、脱硫槽、换热器。 2、烃转化为CO、CO2、H2系统设备:主要有一段转化炉、二段转化炉、废热锅炉、高低变换炉、换热器。 3、粗气体净化系统设备(采用苯菲尔特液脱碳法):主要有CO2吸收塔、再生塔、甲烷化炉、分离罐、贫液泵、半贫泵、闪蒸槽、储罐、换热器。 4、纯合成气压缩、合成氨系统设备:主要有氨冷器、吸入罐、合成气压缩机、氨合成塔、开工加热炉、换热器。 5、循环气、合成气分离、惰性气体排出系统设备:主要有循环气压缩机(冰机)、氨分离器、三级闪蒸塔、氨冷器、换热器。 6、蒸汽平衡系统设备:主要有高压汽包、废热锅炉、辅助锅炉、透平、再沸器、换热器。 7、其它设备:主要有水处理车间、控制室、配电室、办公楼、绿化带等。 8、系统管线:主要有工艺气管、水管线、蒸汽管线、苯菲尔特液管线、氨管线。主要管线有灯光演示。 模型还将水处理车间、控制室、配电室、办公楼、道路、绿化带等详细做出。 总体制作分为台座、托盘、本体、灯光演示控制部分。台座采用钢材料构件结构,模型四周采用铝塑板等高级装饰材料优化设计制作;托盘制作与台座制作相似,托盘采用不锈钢材料包边。 整套模型安装在600mm的高级展台上,模型电源采用单相、220V交流电源。功率800W,模型具有路灯、塔灯和厂区绿化等美观效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引言: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学科。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算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器学习的讨论和机器学习研究的进展,必将促使人工智能和整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研究较为年轻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第二阶段是在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被称为机器学习的冷静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称为复兴时期。 机器学习的最新阶段始于1986年。 机器学习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表现在下列诸方面: (1) 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并在高校形成一门课程。它综合应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以及数学、自动化和计算机科学形成机器学习理论基础。 (2) 结合各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学习系统研究正在兴起。特别是连接学习符号学习的耦合可以更好地解决连续性信号处理中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求精问题而受到重视。 (3)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例如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进行、知识表达便于学习的观点产生了通用智能系统SOAR的组块学习。类比学习与问题求解结合的基于案例方法已成为经验学习的重要方向。 (4) 各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部分已形成商品。归纳学习的知识获取工具已在诊断分类型专家系统中广泛使用。连接学习在声图文识别中占优势。分析学习已用于设计综合型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与强化学习在工程控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符号系统耦合的神经网络连接学习将在企业的智能管理与智能机器人运动规划中发挥作用。 (5)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二.机器学习分类 1、基于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过程中系统所采用的推理策略。一个学习系统总是由学习和环境两部分组成。由环境(如书本或教师)提供信息,学习部分则实现信息转换,用能够理解的形

炼油厂实习心得体会

炼油厂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我的齐鲁石化炼油厂实习报告】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进行为期两周的 生产实习。这些天的实习的主要流程就是轮流在西维护、甲变、cfb 炉、四常四个车间跟工人师傅们学习,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顺利 的完成了此次工业实习任务。 能来到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这样的公司真的很高兴,中国石化集团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是全国颇具规模的炼油企业之一,于1966 年4月动工建设,1967年10月投入生产,现已成为加工能力 10500kt/a,占地面积587公顷的现代化石油加工企业。该厂拥有生 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60余套,拥有相应配套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等设施,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含硫原油 加工以及沥青、硫磺生产和加氢工艺技术应用基地之一,生产的39 种石油产品畅销全国27个省市,部分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各生产 车间也配备了很强的科研开发力量,主要从事新技术的消化和应用 研究。全公司专职科研开发人员上千人。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 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 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 生完成大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 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 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 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 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 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使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电气设备运行的技 术管理知识、电气设备的制造过程知识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专业知识方面。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我除了学习到了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各个部分的理论知识外,逐渐形成了对电力系统的 总体认识,了解了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及特点,进一步提高了电力 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素质。在向工人师傅们学习时,培养了 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炼油厂单位工程划分

xx炼油厂加氢-制氢联合装置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编制说明 1.工程简介 QQ炼油厂加氢-制氢联合装置是QQ炼油厂技术改造及配套工程的一个独立装置,主要包括制氢部分、加氢部分以及系统配套工程等几个相对独立的工程,其中中心控制室、配电室、压缩机房、部分管廊等工程为制、加氢共用工程。在进行工程招标时,基本按照制氢部分安装工程(含自控、电气室内安装工程、压缩机安装工程)、加氢部分安装工程(含压缩机厂房钢结构安装工程)、全厂土建工程划分为三个独立标段,无总承包单位。目前图纸尚未完全到位,但主要工程内容基本明确,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条件已经具备。 2.工程划分的原则 在对本工程进行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时,主要考虑满足合理施工流程,符合QQ炼油厂有关工程项目的资料编制要求,尽可能避免不同施工承包单位之间的资料交叉,方便工程交工资料的组卷。 基于上述原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工程按工程合同内容划分为三个单位工程:加氢部分安装工程、制氢部分安装工程和土建工程,其中压缩机的安装和压缩机厂房、自控和电气室内安装等共用工程,不按工艺区域归属划分,仅按合同归属划分。 安装单位工程划分基本按照专业和设备类别进行划分,分部工程依照工程的设备分类、钢结构单元进行划分,分项工程按照基本工序进行划分。 土建单位工程按照工程区域(如制氢部分、加氢部分、PSA部分、厂区工程)以及独立建筑物(如控制室、配电室)进行划分,分部工程按照区域内工程类别(如塔基础、炉基础、设备基础、构架基础等)划分,分项工程按基本工序划分。 3.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方法是原则性方法,特别是分项工程的划分,应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其深度和广度可在符合有关工程交工资料规定的前提下参照本划分由施工单位自行调整并及时报告监理部。 (2)操作中出现矛盾或漏项时,将随时根据划分原则进行补充和完善。 一.xx炼油厂加氢-制氢联合装置安装(加氢部分)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淑英《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11 版)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关注西方情境的研究课题,验证西方发展出来的理论,并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论。而旨在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针对中国管理现象提出有意义的理论解释,这方面的研究却迟滞不前。围绕到底是追求“中国管理理论”(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检验西方理论)还是“管理的中国理论”(即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争论,很多学者作出了积极探索。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应遵循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原则,保持对常规科学局限性的警觉,从事既能贡献普遍管理知识,又能解决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际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现象 全球化商业活动的增加,不仅使得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对管理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那些处于新兴经济体(比如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公司,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非常渴望得到管理实践所需的知识。除了新兴经济体外,许多发达地区的管理研究也十分活跃。有学者观察到了国际学者的一种明显偏好:从主流管理学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导致了JamesMarch(詹姆斯·马奇)所认为的组织研究的“趋同化”。这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识的发展速度,也会阻碍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科学研究总是有目的的:执著于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科学家的发现是接近于真理的,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严谨性(rigor)标准。然而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科学来说,真理本身是不够的。管理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获取有益于提高实践水平的知识,这就是管理学者应该达到的切题性(re levance)标准。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是严谨有余,切题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倾向于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尤其是国际顶尖杂志。这类研究成果验证了已有理论或者对其情境性边界进行了延伸研究,说明了如何使用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一些新情境下出现的独特现象和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倾向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贡献,因为它的目的并非寻找对地方性问题的新的解释。这种方法也限制了对中国特有的重要现象以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理解。 笔者并不认为学者的目标就是发展新的理论,而是提请注意这一事实:绝大部分中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科学目的的正确理解。一些研究者错误地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寻找对重要现象的恰当理解和解释。中国学者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研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用信息系统同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医用信息系统有大量的CT、MRI等的图象,B超、内窥镜等的视频数据,还有大量的CT、MRI、B超、PET、电子内窥镜等的医用检查设备。医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如HIS,RIS,PACS,MODALITY,CPR等部门级的系统之间有大量需要交流和共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数据有效的交流,如何减少重复手工劳动,减少数据冗余.以提供给医生、护士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或者提供给医院管理者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换而言之,就是将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互相平滑高效的交流以及医用信息的整合集成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医用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话题。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和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HIMSS)提出了IHE框架试图解决这些信息的交流和集成问题。

IHE规范遵循DICOM标准和HL7标准.DICOM标准的全称是“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标准,不仅支持医学放射图象,而且面向所有的医学图象,只要简单的增加相应的服务对象类(SOP)即可,可扩展到心电图,内窥镜图象,牙医图象,病理学图象等。HL7主要为面向健康的计算机系统提供临床、金融、管理信息的电子交换标准.IHE规范还提供了HL7到DICOM的互操作. 国内随着医疗行业改革,医疗服务行业开始面向市场,通过信息化的战略来提高医患的满意度以提到很多医院的议事日程.因此构建一个集成化的标准化的系统来及时的获取各种临床信息变的非常迫 切.目前国内有许多厂商拥有遵循DICOM标准的PACS系统,然而将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 韦斯特(Charles K. West )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它也是指教师的行动、实践或职业活动。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所以教学设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种需要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目标,它应该包括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并适当地运用认知策略;(2 )教学设计应该使用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3 )教师将充当教学传递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和奖励认知策略运用的模范;(4)把认知策略的知识、适当的应用以及对认知策略

CAD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CAD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研成果开发和转化、实现设计自动化、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 的一项关键新技术;是提高产品和工程设计水平、降低消耗、缩短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科研单位提高 自主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也是进一步向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发展的重要基础。 CAD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之一,它使产品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 根本性变革,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设计绘图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开发的速度,提高了设计精度。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将人类的聪明才智 和创造能力与计算机高速而精确的计算能力、大容量的存储和数据处理功能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 早期的CAD也就是计算机绘图,以完成图形的设计与绘制工作为主。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应用,CAD的概念已发生了本质飞跃,它不仅包括图形处理 ,还包括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和原理样机设计等内容。它吸收和运用了更多的与设计技术相关联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以及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分析 、价值分析和系统工程等知识。与传统设计方法比较,cad彻底改变了设计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把设计人员从繁琐、机械的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 ,将精力和聪明才智转移到创造性的设计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新,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1、CAD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建模技术是CAD的核心技术,建模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就代表了CAD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下图给出了建模技术的发展情况。图中明确显示了从50年代至今建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二维建模、三维几何建模(包括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包括参数化和变量化建模)及产品集成建模的发展过程。 二维建模是最初的CAD技术用来解决二维绘图问题的,后来发展为三维的几何建模技术。三维几何建模又分为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和实体建模。线框建模是以线来构造三维物体,其主要算法是空间自由曲线的拟合和表达相对简单。曲面建模是由曲面来构造

CRM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I 课 程 考 试 论 文 题目 CRM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 三月

摘要 客户关系管理是目前国际上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成为近年来国际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作为一项管理工程,CRM 自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具体应用中,更夹杂了部分“中国特色”。在CRM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CRM的起源和内涵,再从国内外展开分析CRM现状,最后提出CRM的发展趋势,说明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CRM;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II

目录 摘要 .......................................................................................................... II 目录 ......................................................................................................... I II 第1章 CRM理论及其研究 . (1) 1.1 CRM的概念 (1) 1.2 CRM的内涵 (2) 第2章相关理论 (3) 2.1 国外研究现状 (3) 2.2 国内研究现状 (4)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第3章CRM的发展趋势 (7) 3.1 社交型CRM势不可挡 (7) 3.2 基于云的CRM服务将继续获得进一步发展 (8) 3.3 根据客户反馈及时调整流程改进顺序 (8) 3.4 CRM将与其它关键业务系统整合在一起 (8) 3.5 CRM将成为信息的汇聚地 (9) 参考文献 (10) III

(最新整理)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全部内容。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学院(中心、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名称: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论文题目: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授课教师(职称): 曹峰() 研究生姓名: 刘杰飞 年级: 2014级 学号: 201422403003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 6 月 17日

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时代的到来,数据库应用需求的拓展和计算机硬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蜂窝通信、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和激增的Intranet及Internet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应运而生。为了符合当今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和企业组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分布式数据库提供了解决整个信息资产被分裂所成的信息孤岛,为孤岛联系在一起提供桥梁.本文主要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发展趋势;现状及问题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十年来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据库在各个行业中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也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量也急剧增加,同时有关大数据分析的讨论正在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发展,数据信息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造成数据量庞大;同时,数据种类呈多样性,文本、图片、视频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共存;另一方面也要求实时交互性强;最重要的是大数据蕴含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相应的对于管理这些数据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同时各行业部门或企业所使用的软硬件之间的差异,这给开发企业管理数据库管理软件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如果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用同一模块管理操作不同的数据表格,对不同的数据表格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也即对企业简单的应用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那么就能大大地减少软件开发的维护和更新费用,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开发,降低了企业开发的成本,提高了软件使用的回报率。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将越来越多的信息存储在网络中的计算机上。如何更有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机器学习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它主要使用归纳、综合而不是演译。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采用机器学习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被成功用于机器人下棋程序、语音识别、信用卡欺诈监测、自主车辆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应用领域,除此之外机器学习的理论方法还被用于大数据集的数据挖掘这一领域。实际上,在任何有经验可以积累的地方,机器学习方法均可发挥作用。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本文主要叙述了 1.机器学习的研究现状,包括定义,应用领域,研究意义,发展史,系统结构,和对其进行各种角度的分类. 2.机器学习的发展趋势。 引言: 1

按照人工智能大师西蒙的观点,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西蒙对学习给出的定义本身,就说明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机器能否象人类一样能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Samuel)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可以在不断的对奕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这个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这个程序战胜了美国一个保持8年之久的常胜不败的冠军。这个程序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 什么叫做机器学习?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机器学习”定义,而且也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和准确的定义。为了便于进行讨论和估计的进展,有必要对机器学习给出定义,即使这种定义是不完全的和不充分的。顾名思义,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的一门。稍为严格的提法是: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机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识别现有知识的学问。这里所说的“机器”,指的就是计算机;现在是电子计算机,以后还可能是中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或神经计算机等等。 机器学习的研究是根据生理学、认知科学等对人类学习机理的了解,建立人类学习过程的计算模型或认识模型,发展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研究通用的学习算法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建立面向任务的具有特定应用的学习系统。这些研究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机器学习是关于理解与研究学习的内在机制、建立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高自身水平的计算机程序的理论方法的。近年来机器学习理论在诸多应用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及热点之一。 机器学习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搜索引擎、医学诊断、检测信用卡欺诈、证券市场分析、DNA序列测序、语音和手写识别、战略游戏和机器人运用。 与机器学习有关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国际上除每年一次的机器学习研讨会外,还有计算机学习理论会议以及遗传算法会议。 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和神经计 1

(完整版)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要研究一种用于铁路动车轮对滚动轴承外圈的涡流探伤机械装置。该装置采用涡流技术实施对动车轴承外圈表面质量的检测,从而将一改轴承外圈传统的人工磁粉探伤方法所带来的探伤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及很难实现探伤自动化等缺点。采用该装置对轴承外圈进行有效探伤的同时,能极大地提高无损探伤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配以合适的上、下料机构就能接入轴承生产和在线检测流水线)、探伤效率高及探伤检测质量好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种型式的轨道交通工具层出不穷,如高速列车、动车、地铁、城轨加上传统的铁路列车,都无一例外在其轮对上使用滚动轴承。因而滚动轴承的性能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为此滚动轴承及其主要零件(包括内外圈、滚动体)的质量及其检测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及日本的轴承生产厂家,尤其是世界十大著名轴承生产商,为了抢占世界铁路轴承市场,都对铁路轴承的开发、检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如世界最大的轴承生产商瑞士的SKF,在全球拥有90个独资生产厂家,2008年销售额为50亿美元,在国际轴承市场的产品占有率达20%。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动车轮对进口滚动轴承均使用SKF轴承;此外日本的NSK、NTN等轴承株式会社生产的轴承,国际市场产品占有率也达20%左右。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速列车(时速≥200公里)所采用的滚动轴承,在列车高速运行时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更严重,为达到同样的使用寿命,对轴承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对新制出厂的轴承及其主要零件进行较为严格的探伤检测,以确保轴承品质优良。同时轴承在运行时由于受列车交变应力的作用也易产生疲劳缺陷,甚至发展成裂纹。这对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滚动轴承缺陷的检测也就成了是一项非常必要而又关键的工作。 长期以来,随着探伤检测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轴承及其主要零件的探伤检测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无论对于新制出厂的轴承还是在役使用的轴承(所产生的疲劳缺陷主要表现为表面缺陷),对其表面质量的检测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磁粉探伤,不仅检测方法简单、磁痕显示直观,而且检测灵敏度高,能非常高效地检出轴承零件如外圈的表面缺陷。尤其是在役使用的轴承零件,由于大多为表面疲劳缺陷,因而采用磁粉探伤的方法更是优势凸现,所以一直以来磁粉探伤都作为检测表面缺陷的首选方法。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直至目前,几乎所有的磁粉探伤均采用人工探伤,该方法的关键工序之一———观察磁痕,由于采用肉眼观察法,从而导致难以实现探伤检测的自动化,使探伤评价的客观性大大降低。如何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