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DSA)操作规范

全脑血管造影(DSA)操作规范
全脑血管造影(DSA)操作规范

全脑血管造影(DSA)规范操作

2.1.1: 适应症

2.1.1.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术前术后诊断。

2.1.1.2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2.1.1.3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2.1.1.4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

2.1.1.5 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2.1.2:术前准备

2.1.2.1 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胸部X光片。

2.1.2.2术前24小时禁食,特殊情况如急诊可经麻醉师看病人后适当缩短。

2.1.2.3碘过敏实验:

30%泛影葡安2ml,1ml注射器,前臂内侧皮下注射0.1ml,观察15-20分钟。

注射前后测量血压,血压波动10-20mmHg为阳性。

无心慌、气短、寻麻疹及球结膜充血等过敏体征。

碘过敏实验阳性而必须行造影者应术前3天进行脱敏治疗

2.1.2.4 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备皮。操作时间长的患者要留置导尿。

2.1.2.5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儿童按每公斤体重计算。

2.1.2.6 术前24小时、术中、术后24小时静脉持续给予尼膜地平2-4ml/小时。

2.1.3: 器械准备

血管造影手术包,压力袋2个,0.9%软包装生理盐水2000 ml, Y-阀一个,三通接头2个,脑血管造影管1根,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选择5F或4F多功能导管或猎人头导管,特殊导管如Mani造影管在血管迂曲者患者也可选用。血管鞘1个(5F-9F),常规造影5F即可。30cm 短导丝和160cm长导丝各一根。需要交换者,准备交换导丝。高压注射器及其连接管,

100-150ml造影剂,肝素盐水(500ml0.9%生理盐水加12500单位肝素钠)。穿刺针(成人选16G或18G,儿童选18G或20G)。

2.1.4: 经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

2.1.4.1 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

2.1.4.2 连接至少2个滴注(其中一个与血管鞘连接,另一备用或接Y-筏导丝),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所有连接装置要求无气泡。肝素盐水充满造影管。

2.1.4.3 穿刺点选腹股沟韧带下1.5-2cm股动脉波动最明显处,局部1%普鲁卡因浸润,进针角度与皮肤30-45度。

2.1.4.4 穿刺成功后,在短导丝的辅助下置血管鞘。调节滴注,15-30滴/分钟。

2.1.4.5 全身肝素化,首剂1mg/kg静脉注射,1小时后给半量,2小时后1/4量,以后每隔1小时加1/4量。

2.1.4.5 在透视下依次行主动脉弓造影,弓上大血管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然后行颅内各血管选择造影,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血管迂曲导管不能到位时,可使用导丝辅助。

2.1.4.6 造影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中和(1-1.5mg可对抗100单位肝素钠)。

2.1.5: 术后处理

2.1.5.1加压包扎穿刺点,卧床24小时,保持穿刺侧下肢伸直。

2.1.5.2 测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波动,1次/0.5小时。

2.1.5.3 给适当抗菌素及激素治疗。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流程完整版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 导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 一、术前准备: ⒈造影医师了解病人情况: ①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尤其麻醉药、造影剂)。 ②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注意:双侧股动脉搏动。 ③查阅TCD、CT、MRI等资料,了解病变部位,以便术中重视。 ⒉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T、INR、APTT 、肝、肾功能、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心电图、胸部X 线检查。 ⒊签定手术授权委托同意书: ①客观地介绍手术情况、获益、风险。 ②病人(病情不允许时注明)和家属同时签字、盖手印。 ⒋病人准备: ①双腹股沟备皮。 ②术前6h禁饮食。 ③术前指导:患者适应性训练,如变换体位、床上排尿、排便、深吸气、屏气、咳嗽等 ⒌、器械准备:

⒍、药物准备: ⒎、术前用药: 8、严格按照手术安全制度接患者 二、操作程序: ⒈体位:病人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⒉消毒:%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⒊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⒋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⒌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⒍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⒎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⒏抽吸:2%利多卡因。 ⒐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⒑穿刺置鞘: ⒒肝素化:

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适应症:无创检查(MRA、CTA等)无法确定的脑血管狭窄,但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人;欲行介入治疗的病人。 禁忌症:此种检查无绝对禁忌症,但对有碘过敏的病人、严重岀血倾向的病人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而不能平卧的病人要慎重。 1?操作前准备 1.1. 患者情况 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及目前用药情况。并确认已签署造影知情同意书。(造影术前签字内容: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痉挛,栓子脱落造成栓塞,岀血感染等) 1.2. 实验室检查 了解重要的化验结果,包括凝血象、乙肝五项、血常规、尿素氮、肌酐、血糖等。如有条件,查丙肝抗体及艾滋病抗体。 1.3. 影像学检查 了解重要的影像学检查的情况,包括头CT、头MRI + MRA、头灌注CT、头MRI灌注像、弥散像等。 1.4. 术前准备情况 检查穿刺部位周围备皮情况,确认术前已禁食水。 1.5. 患者教育 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告知患者在腹股沟麻醉、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及造影剂注入时患者可能体验到的感受。 2. 消毒 2.1. 刷手 0.05%碘伏刷手2遍。 范围: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 顺序:从指尖至肘上10cm o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如双手触及非无菌物体须重新消毒。 2.2. 穿刺部位消毒 0.05 %碘伏消毒2遍。 范围:上界平脐,下界为大腿上 1 / 3处,外界为双侧腋中线延线,内界为双侧股内侧中线。 顺序:以穿刺点为中心,由中心向周围作环形消毒。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第2遍消毒不能超过第1遍消毒边界。 3. 铺无菌单(见示意图)、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1块垂直铺在小腹上,盖住阴部。 第2块斜铺在右股上,与第1块呈45 °,无菌单上界在右穿刺点上。 第3块斜铺在左股上,与第1块呈45 °,无菌单上界在左穿刺点上。 第4块铺在穿刺点以上,无菌单下界平双侧穿刺点连线。、“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 第5块为无菌大单,铺在小无菌单上,只露岀患者头部。铺无菌巾示意图, 第6块无菌单铺在造影床尾部。”’' 注意事项:从无菌操作台上取无菌单时手不能触及无菌操作台,铺单时手不能触及患者身体及造影床。 铺第5、6块无菌单应在穿好手术衣并戴好无菌手套后进行,并完全覆盖造影床。 4. 造影准备 4.1. 造影常用器械、材料及药品 1 %利多卡因注射液、造影剂(欧乃派克300)、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肾上腺素、罂素碱、尿激酶、 不锈钢器械盆、50ml药杯、生理盐水、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500ml +肝素6000u)、无菌纱布、11号手 术刀片、10ml注射器、止血钳、4F/5F动脉鞘及扩张器、“J”形导丝(含导引子)、穿刺针、4F/5F多孔Pigtail导管、4F/5F选择性脑导管(Headhunter、Simmon、VTK等)、超滑泥鳅导丝、高压注射器。 4.2. 器械准备 检查造影用品是否齐全。(器械护士完成) 在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器械护士完成) 抽取局麻药物:1%利多卡因8?10ml (可用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稀释)。 动脉鞘及导管在使用前须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 生理盐水彻底湿润导丝。 将动脉鞘及扩张器锁好。 高压注射器抽取造影剂。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 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 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

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 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的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 1、主动脉弓造影: 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 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 2、颈总动脉造影 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DSA适应证:①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②怀疑脑静脉病变;③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④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⑤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⑥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⑦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DSA禁忌证: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②介入器材过敏;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④穿刺点局部感染;⑤并发脑疝。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二、术前准备 (一)掌握一般情况 DSA术前应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尤其是有无造影剂过敏史。术前对患者进行体检,有助于在术中、术后对比观察神经功能变化。了解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建议完善下肢血管超声或CTA。拟行桡动脉穿刺者,需行桡动脉触诊和Allen 试验[9]。 术前完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测。如果已有血管超声、TCD、CTA等血管检查结果,可结合临床资料初步判断责任血管,以便术中着重观察。如果已有主动脉弓结构信息,可在造影前预判可能的解剖变异或路径困难,提前做好介入器材和技术准备[10]。 (二)知情同意 DSA术前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检查的必要性、简要操作过程,造影期间需要配合医生的注意事项、术中术后可能的不适感、可能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药物调整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在DSA术前如何调整抗凝治疗方案,目前还缺乏研究结论。理论上,口服抗凝药物会增加DSA等介入检查(治疗)的出血风险以及出血后处理的困难;术前直接停药,又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发生栓塞事件的风险。对于一般手术,需要暂时停用口服抗凝药。通常在术前5 d左右停用华法林,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降低至1.5以下[11];如存在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也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过渡治疗[12]。对于血管内介入操作(如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术等),多项研究结果提示继续口服华法林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出血风险[13,14,15]。2016年,欧洲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认为,绝大部分心血管介入操作都能在不停用华法林的情况下安全实施[15]。因此,我们建议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风险-获益评估,来决定术前是否停用华法林。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 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 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 1 块垂直,第3、4 块手术巾与第1、 2 块成45 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 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 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 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

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 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 滴 /min 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 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 x 2/3 =肝素量mg,1h 后给首剂1/2 量,以后再1h 给上次剂量的1/2 ,减至10mg 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 1 、主动脉弓造影: ①连接猪尾管与Y 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 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 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 700pa 投照 ③插入泥鍬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流程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 一、术前准备: ⒈造影医师了解病人情况: ①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尤其麻醉药、造影剂)。 ②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注意:双侧股动脉搏动。 ③查阅TCD、CT、MRI等资料,了解病变部位,以便术中重视。 ⒉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T、INR、APTT 、肝、肾功能、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⒊签定手术授权委托同意书: ①客观地介绍手术情况、获益、风险。 ②病人(病情不允许时注明)和家属同时签字、盖手印。 ⒋病人准备: ①双腹股沟备皮。 ②术前6h禁饮食。 ③术前指导:患者适应性训练,如变换体位、床上排尿、排便、深吸气、屏气、咳嗽等 ⒌、器械准备: ⒍、药物准备:

⒎、术前用药: 8、严格按照手术安全制度接患者 二、操作程序: ⒈体位:病人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⒉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⒊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⒋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⒌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⒍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⒎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⒏抽吸:2%利多卡因。 ⒐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⒑穿刺置鞘: ⒒肝素化: 在电视监视下(或导管内插入导丝),将造影导管送入股

全脑血管造影术注意事项

全脑血管造影术 【适应证】 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查。 3.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4.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5 .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禁忌证】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 或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术前准备】 1.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 出、凝血时间, 肝、肾功能, 心电图及胸部X 线片。 2.术前8h 禁饮食, 特殊情况, 如急诊可经麻醉师酌情适当缩短。 3.碘过敏试验: 造影拟使用的造影剂1ml, 静脉推注。无心慌| 、气短、荨麻疹及球结膜充血等过敏体征,注射前后测量血压搏动低于10~20mmH者为阴性。碘过敏试验阳性而必须行造影者,应术前3d 进行激素治疗,并尽量使用非离子碘水溶液造影制剂。 4.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备皮:操作时间长的患者要留置导尿管。 5.术前30min 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6 .酌情术前24h静脉持续给予钙离子拮抗剂。 7.器械准备 血管造影手术包1个,压力袋2个,软包装等渗盐水500mlX4袋,丫形阀1个三通接头2个,脑血管造影导管1根(5F或4F,血管迂曲者酌情选不同形状的造影导管),导管鞘1个(5F、6F),30cm短导丝和160cm长导丝各1根。高压注射器及连接管,100~200ml造影剂。穿刺针(成人选16G或18Q儿童选18G 或20G)。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经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 1)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 2)至少连接2 套动脉内持续滴注器(其中1 个与导管靶连接,另1 个备用或接丫形阀导丝)。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所有连接装置要求无气泡。肝素盐水冲洗造影管。3)穿刺点选腹股沟韧带下1.5~2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局部浸润麻醉,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 度~45度。 4)穿刺成功后,在短导丝的辅助下置血管鞘。持续滴注调节,滴数为15?30 滴/min 。5)全身肝素化,控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20s 或活化凝血时间 (ACT >250s。肝素化的方法可参照以下方法:首次剂量每公斤体重2/3mg静脉注射,1h后再给半量,2h后再加1/4量,以后每隔1h追加前次剂量的半量,若减到10mg时,每隔1h给予10mg。 6)在透视下依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颈内、颈外动脉,双侧椎动脉。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对血管迂曲者,导管不能到位时,可使用导丝辅助。

全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全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1、颅内血管性病变 (1)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颈动脉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瘘、Galen静脉瘤、海绵状血管瘤、颅内静脉血管畸形。 (2)缺血性:颅内、颈内系统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动脉、椎动脉、基地动脉狭窄),颅内静脉或静脉瘘血栓形成,烟雾病。 2、颅内肿瘤脑膜瘤、血管网织细胞瘤、颈静脉球瘤、脑胶质瘤。 3、头颈部血管性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颈动脉体瘤。 二、禁忌症 1、病人情况极为虚弱,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 2、碘过敏或过敏体质。 3、妊娠3个月以内(相对禁忌症)。 4、穿刺部位感染,血管狭窄、闭塞或有粥样斑块(相对禁忌症)。 三、术前准备 1、住院建立完整的病历档案,进行全面体检与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 2、术前准备包括备皮,术前谈话,交待危险性与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常规化验,出凝血时间检查,肝、肾功能等。 3、器材准备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剂:要求有适时显影、减影、放大、测量与录像功能,最好有三维成像功能。 (2)穿刺针。 (3)引导导丝。 (4)导管鞘。 (5)造影导管:多采用不透X线的聚乙烯制成,末端为锥形,有端孔,呈直形或“J”形、猎人头形,二通开关。 (6)高血注射器及连接管:脑血管造影一般压力为150psi(磅/平方英寸)。(7)加压输液袋。

(8)造影剂:目前主张用非离子碘溶液,如碘海醇(omnipaque)等。 注射剂量: 颈总动脉 8ml/s 总量 12ml 颈内动脉 6ml/s 总量 9ml 颈外动脉 3ml/s 总量 5ml 锥动脉 5ml/s 总量 7ml 4、术中 (1)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5-10ml穿刺部位局部浸润麻醉,不合作者或危重病人神经安定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是否肝素化应酌情而定,肝素1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 (3)是否行控制性低血压,酌情而定。 (4)加压输液袋连接于导管鞘侧壁的三通连接管。 (5)监护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直接监测动脉压(桡动脉、足背动脉)。 5、术后监护室观察 (1)监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神经、瞳孔、神经系统体征。(2)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脚背、胫后动脉搏动,肢体颜色,有无疼痛。(3)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4)抗脑血管痉挛、溶栓、抗癫痫。 (5)酌情行控制性低血压。 (6)6h后进食,卧床24h,穿刺侧下肢制动。 四、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在造影床上,固定头部并放置测量标记(直径10mm钢球),固定四肢。 2、会阴部消毒。上至肚脐、下至双股中部。 3、铺无菌单。 4、右(左)股动脉为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2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1%利多卡因5-10ml左局部浸润麻醉,用三角刀片将穿刺点皮肤切开2mm。 5、术者左手中、示指摸准股动脉穿刺点,右手持穿刺针逆血流方向与皮肤成45o 角,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插入导管鞘,从导管鞘侧壁三通开关连接回抽见动

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及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1例支架置入术患者由于血管扭曲支架无法到位而手术终止,其余病例均获手术成功。2例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术后出现了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给予提高心率、升血压等措施,1周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了假性动脉瘤,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而治愈;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及护理后治愈。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1],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2]。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有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探讨如何观察、护理、确保检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2月~2007年5月40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有关护理问题予以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DSA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6岁。 1.2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置入血管鞘,DSA监视40例脑血管病患者,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疏导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虽然操作简单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手术,术中有一定的痛苦,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易造成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影响造影效果。因此,术前一天应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和要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对介入治疗的预期,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客观分析介入治疗的预后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注意事项、手术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简单介绍造影的程序,可结合介入成功的典型病例教会患者做到精神放松,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2.1.2术前体位训练 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12h.护士应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

12脑血管造影术操作技术规范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 (一)术前准备 1、所需物品 ●监测护设备、氧气、负压吸引器,急救药品车。 ●常备药品肝素钠注射液、鱼精蛋白注射液、硝普钠、尿激酶、婴粟碱、 钙离子拮抗药、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注射液、麻醉及抗癫痈药物。 ●防护设备铅衣、铅眼镜、铅帽、铅围脖、铅皮及铅屏风、导管材料动脉 输液加压包袋及袋装等渗盐水、导管塑形器如蒸汽壶。 ●一次性使用材料 ●一次性使用进人体内的介人器材 ●脑血管造影手术包 2、向患者说明手术中需与医生配合的事项,家属签具同意手术书。 3、术前备皮,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必要时予置鼻饲管、导尿。 (二)手术方法 (1)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 暴露两侧腹股沟部。 (2)至少连接2套动脉内持续滴注器(其中一个与导管鞘连接, 另个备用或接Y形阀导丝)。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所有连接装置要求无气泡。肝素盐水冲洗造影管。 (3)穿刺点选腹股沟韧带下1.5—2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局部浸润麻醉, 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45°。 (4)穿刺成功后, 在短导丝的辅助下置血管鞘。持续滴注调节, 滴数为15-30滴/分。 (5)全身肝素化, 控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20s, 或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CT>250s。肝素化的方法可参照以下方法首次剂量每公斤体重万哩静脉注射, 后再给半量, 后再加量, 以后每隔追加前次剂量的半量, 若减到时, 每隔给予。 (6)在透视下依次行全脑血管造影, 包括双侧颈内、颈外动脉, 双侧椎动脉。

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对血管迂曲者, 导管不能到位时, 可使用导丝辅助。 (7)老年患者应自下而上分段行各主干动脉造影,以猪尾巴导管行主动脉弓造影。 (8)造影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钠。 (三)术后处理 1、检查结束后,拔出鞘管,局部压迫止血15min后加压包扎。 2、放置沙袋加压8h,平卧24小时。 3、适当给予抗生素及激素。

全脑血管造影术

全脑血管造影术即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动脉,使血管显影,快速连续摄片,根据血管显影的形态和部位来诊断脑血管病的方法。脑血管造影既可以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挛、狭窄、梗塞、出血等,又可根据血管位置的变化,确定有无占位。因此,它对诊断颅内血管本身的病变具有特殊意义。 【适应症】 1.颅内血管性病变 (1)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颈动脉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Galen静脉瘤、海绵状血管瘤、颅内静脉血管畸形。 (2)缺血性:颅内、颈内系统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烟雾病。 2.颅内肿瘤脑膜瘤、血管网织细胞瘤、颈静脉球瘤、脑胶质瘤3.头颈部血管性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颈动脉体瘤。 【禁忌证】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或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并发症】 并发症原因预防处理

1、穿刺部位出血患者可能凝血机制障碍;可能存在患者躁动,过早过多运动下肢等术后肝素中和后10-20分钟拔鞘,三指压迫穿刺部位15-20分钟,松开后观察五分钟,无出血后加压包扎。小血肿(直径<10cm=24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造成局部压迫者可切开清除 2、导管或导丝。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夹层,甚至导致血管闭塞。导管或导丝在血管内折断,导管打结、折曲。 3、颅内并发症: 血管痉挛可能由于导管或造成导丝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血管痉挛后可给与动脉内缓慢推助罂粟碱(15mg加10ml等渗盐水) 血栓形成或栓塞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板块脱落有关血栓形成后要保持镇静,全面造影,找出栓子的位置,行溶栓治疗 4、穿刺部位: 血管穿孔或血管壁撕裂可能与血管结构异常有关操作轻柔。结构复杂的血管,须用路径图。主动脉造影时使用多侧孔导管。造影时导管末端不能顶住血管及时中和肝素,止血降压。可闭塞的血管行血管内封堵;不能闭塞的血管行压迫或手术修补 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可能是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或使用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烦躁,过早过多运动下肢局部压迫、球囊栓塞、带膜支架植入或手术修复

全脑血管造影(DSA)操作规范

全脑血管造影(DSA)规范操作 2.1.1: 适应症 2.1.1.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术前术后诊断。 2.1.1.2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2.1.1.3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2.1.1.4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 2.1.1.5 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2.1.2:术前准备 2.1.2.1 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胸部X光片。 2.1.2.2术前24小时禁食,特殊情况如急诊可经麻醉师看病人后适当缩短。 2.1.2.3碘过敏实验: 30%泛影葡安2ml,1ml注射器,前臂内侧皮下注射0.1ml,观察15-20分钟。 注射前后测量血压,血压波动10-20mmHg为阳性。 无心慌、气短、寻麻疹及球结膜充血等过敏体征。 碘过敏实验阳性而必须行造影者应术前3天进行脱敏治疗 2.1.2.4 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备皮。操作时间长的患者要留置导尿。 2.1.2.5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儿童按每公斤体重计算。 2.1.2.6 术前24小时、术中、术后24小时静脉持续给予尼膜地平2-4ml/小时。 2.1.3: 器械准备 血管造影手术包,压力袋2个,0.9%软包装生理盐水2000 ml, Y-阀一个,三通接头2个,脑血管造影管1根,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选择5F或4F多功能导管或猎人头导管,特殊导管如Mani造影管在血管迂曲者患者也可选用。血管鞘1个(5F-9F),常规造影5F即可。30cm 短导丝和160cm长导丝各一根。需要交换者,准备交换导丝。高压注射器及其连接管, 100-150ml造影剂,肝素盐水(500ml0.9%生理盐水加12500单位肝素钠)。穿刺针(成人选16G或18G,儿童选18G或20G)。 2.1.4: 经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 2.1.4.1 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 2.1.4.2 连接至少2个滴注(其中一个与血管鞘连接,另一备用或接Y-筏导丝),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所有连接装置要求无气泡。肝素盐水充满造影管。 2.1.4.3 穿刺点选腹股沟韧带下1.5-2cm股动脉波动最明显处,局部1%普鲁卡因浸润,进针角度与皮肤30-45度。 2.1.4.4 穿刺成功后,在短导丝的辅助下置血管鞘。调节滴注,15-30滴/分钟。 2.1.4.5 全身肝素化,首剂1mg/kg静脉注射,1小时后给半量,2小时后1/4量,以后每隔1小时加1/4量。 2.1.4.5 在透视下依次行主动脉弓造影,弓上大血管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然后行颅内各血管选择造影,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血管迂曲导管不能到位时,可使用导丝辅助。 2.1.4.6 造影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中和(1-1.5mg可对抗100单位肝素钠)。

脑血管病介入规范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使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及以上的颅内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为治疗技术),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脑血栓的急诊溶栓和颅底血管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闭塞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和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进行,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放射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导管室和重症监护室。 (三)神经外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四)神经内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

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五)放射科 具有较高的神经放射学诊断水平、配备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并能进行清楚的无创脑血管成像检查。 血管造影导管室是进行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必须条件,要求如下: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和测量功能,具有术中手推造影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配备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导管室护士。 3.具有高压注射器。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胶等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

全脑血管造影初学必备

姜卫剑教授的作品。 1、操作前准备 1.1.患者情况 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临床情况、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目前用药情况。并确认已签署造影知情同意书。 1.2.实验室检查 了解重要的化验结果,包括凝血象、乙肝五项、血常规、尿素氮、肌酐、血糖等。如有条件,查丙肝抗体及艾滋病抗体。 1.3.神经影像检查 复习CT、MRI/MRA、TCD、颈部超声等资料,结合病史初步判断“责任”病变的部位。 1.4.患者教育 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告知患者在腹股沟麻醉、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及注射造影剂时可能体验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对策。 2、消毒 2.1.刷手 0.05%碘伏刷手2遍。 范围: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 顺序:从指尖至肘上10cm。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如双手触及有菌物体须重新消毒。 2.2.穿刺部位消毒 0.05%碘伏消毒2遍。 范围:双侧消毒,上界平脐,下界为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延线,内界为大腿内侧。 顺序: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第2遍消毒不能超过第1遍消毒边界。 3、铺无菌单、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1块铺在小腹上,由上而下,盖住阴部。 第2块与第1块垂直,在穿刺点下方,由右向左铺盖 第3块与第1、2块交叉45度点,露出右侧穿刺点。 第4块与第1、2块交叉,露出左侧穿刺点。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5块为无菌大单,铺在小无菌单上,露出患者头部。 第6块为无菌中单铺在造影床尾部。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铺第5、6块无菌单应在穿好手术衣并戴好无菌手套后进行。

4、造影准备 4.1.造影常用器械、材料及药品 5F动脉鞘及扩张器、“J”形导丝、穿刺针/套管针、止血钳、手术刀片、1%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注射器、5F多孔猪尾巴导管、4F/5F Hunter或Simmon 导管、泥鳅导丝、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高压注射器、生理盐水、肝素生理盐水、无菌纱布。各种急救用药,例如:阿托品、多巴胺、地塞米松、硝酸甘油、尿激酶等。 4.2.穿刺前准备 检查造影用品是否齐全。 在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 抽取局麻药物:1%利多卡因8~10ml(可用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稀释)。 动脉鞘及导管在使用前须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 生理盐水彻底湿润导丝。 将动脉鞘及扩张器锁好。 抽入造影剂到高压注射器内。 4.3.腹股沟麻醉 确定穿刺点:穿刺点一般定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0cm处,该处能扪及股动脉搏动。 麻醉:在穿刺点将1%利多卡因注入皮内,形成约1cm的皮丘。然后用左手固定股动脉,逐层浸润麻醉皮下组织、股动脉的内侧、后方及上方。 注意事项:尽量避免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每次注入麻醉药前须回抽注射器,如无血液抽出,方可注入麻醉药。 5、动脉穿刺 5.1.以手术刀片尖端轻触穿刺点皮肤,待患者无明显疼痛感时,在穿刺点皮肤作一小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 注意事项:用刀片反挑皮肤,以避免伤及血管。 5.2.固定股动脉 用左手食指及中指放在皮肤切口上方股动脉两侧将股动脉固定。 5.3.穿刺 用右手拇指、示指及中指握住穿刺针,掌侧向上,针与皮肤呈30°~45°,轻轻向前推进。当针尖接近动脉时,常能感到血管的搏动压向术者拇指。此时将针继续稳稳送入,当血液搏动性喷出时,说明针尖已在动脉腔内,导丝即可插入。 注意事项:如回血很弱且少,针可能在股静脉内或紧靠动脉壁,甚至可能在动脉血管内膜下。则不应插入导丝,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直到获得满意的动脉回血方可;如导丝插入时遇较明显的阻力,亦考虑导丝进入血管外组织或动脉血管内膜下,应撤出导丝,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如有必要,可在透视下注射少量造影剂以观察针的位置。 6、建立动脉通道 一旦导丝到位,则用左手紧压股动脉防止出血,右手将针自导丝上移去。随

最正规的全脑血管造影-姜卫剑教授

姜卫剑教授的作品,慢慢吸收消化。 1、操作前准备 1.1.患者情况 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临床情况、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目前用药情况。并确认已签署造影知情同意书。 1.2.实验室检查 了解重要的化验结果,包括凝血象、乙肝五项、血常规、尿素氮、肌酐、血糖等。如有条件,查丙肝抗体及艾滋病抗体。 1.3.神经影像检查 复习CT、MRI/MRA、TCD、颈部超声等资料,结合病史初步判断“责任”病变的部位。 1.4.患者教育 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告知患者在腹股沟麻醉、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及注射造影剂时可能体验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对策。 2、消毒 2.1.刷手 0.05%碘伏刷手2遍。 范围: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 顺序:从指尖至肘上10cm。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如双手触及有菌物体须重新消毒。 2.2.穿刺部位消毒 0.05%碘伏消毒2遍。 范围:双侧消毒,上界平脐,下界为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延线,内界为大腿内侧。 顺序: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 注意事项: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第2遍消毒不能超过第1遍消毒边界。 3、铺无菌单、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1块铺在小腹上,由上而下,盖住阴部。 第2块与第1块垂直,在穿刺点下方,由右向左铺盖 第3块与第1、2块交叉45度点,露出右侧穿刺点。 第4块与第1、2块交叉,露出左侧穿刺点。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5块为无菌大单,铺在小无菌单上,露出患者头部。

第6块为无菌中单铺在造影床尾部。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铺第5、6块无菌单应在穿好手术衣并戴好无菌手套后进行。 4、造影准备 4.1.造影常用器械、材料及药品 5F动脉鞘及扩张器、“J”形导丝、穿刺针/套管针、止血钳、手术刀片、1%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注射器、5F多孔猪尾巴导管、4F/5F Hunter或Simmon导管、泥鳅导丝、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高压注射器、生理盐水、肝素生理盐水、无菌纱布。各种急救用药,例如:阿托品、多巴胺、地塞米松、硝酸甘油、尿激酶等。 4.2.穿刺前准备 检查造影用品是否齐全。 在上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 抽取局麻药物:1%利多卡因8~10ml(可用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稀释)。 动脉鞘及导管在使用前须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 生理盐水彻底湿润导丝。 将动脉鞘及扩张器锁好。 抽入造影剂到高压注射器内。 4.3.腹股沟麻醉 确定穿刺点:穿刺点一般定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0cm处,该处能扪及股动脉搏动。 麻醉:在穿刺点将1%利多卡因注入皮内,形成约1cm的皮丘。然后用左手固定股动脉,逐层浸润麻醉皮下组织、股动脉的内侧、后方及上方。 注意事项:尽量避免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每次注入麻醉药前须回抽注射器,如无血液抽出,方可注入麻醉药。 5、动脉穿刺 5.1.以手术刀片尖端轻触穿刺点皮肤,待患者无明显疼痛感时,在穿刺点皮肤作一小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 注意事项:用刀片反挑皮肤,以避免伤及血管。 5.2.固定股动脉 用左手食指及中指放在皮肤切口上方股动脉两侧将股动脉固定。 5.3.穿刺 用右手拇指、示指及中指握住穿刺针,掌侧向上,针与皮肤呈30°~45°,轻轻向前推进。当针尖接近动脉时,常能感到血管的搏动压向术者拇指。此时将针继续稳稳送入,当血液搏动性喷出时,说明针尖已在动脉腔内,导丝即可插入。 注意事项:如回血很弱且少,针可能在股静脉内或紧靠动脉壁,甚至可能在动脉血管内膜下。则不应插入导丝,调整穿刺针的位置,直到获得满意的动脉回血方可;如导丝插入时遇较明显的阻力,亦考虑导丝进入血管外组织或动脉血管内膜下,应撤出导丝,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如有必要,可在透视下注射少量造影剂以观察针的位置。 6、建立动脉通道 一旦导丝到位,则用左手紧压股动脉防止出血,右手将针自导丝上移去。随即将导丝上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由葡萄牙医生Egas Moniz于1927年首次在人体成功实施。最初需要直接暴露颈动脉或经皮穿刺颈动脉、椎动脉注射造影剂,此后引入经皮动脉穿刺置鞘技术(Seldinger穿刺法)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逐步发展为今天成熟的经皮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术(以下简称DSA)。这一方法最初用来探查颅内占位性病变。 CT、MRI等无创影像检查手段出现后,DSA主要用于评估脑血管的异常。目前CT血管造影(CTA)、MRA基本能够获得完整的头颈部血管图像,但是,DSA可以动态观察脑血流和侧支循环,并可同期完成介入治疗,仍是其他检查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为规范脑血管造影术的操作流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部分国内专家,根据国内外流程规范和相关文献的指导,制定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 1 术前评估与准备 1 适应证与禁忌证

DSA适应证: ①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 ②怀疑脑静脉病变; ③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④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 ⑤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 ⑥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 ⑦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 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DSA禁忌证:

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 ②介入器材过敏; 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④穿刺点局部感染; ⑤并发脑疝。 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2 术前准备 (一)掌握一般情况 DSA术前应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尤其是有无造影剂过敏史。术前对患者进行体检,有助于在术中、术后对比观察神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范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存在许多操作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在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术后观察护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对62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53~82岁,平均7 2.6岁。其中大于70岁者32例占51.6%,DSA成功率100%。 1.2 设备与材料:美国GE全身血管造影机,18F套管穿刺针,15cm 5F动脉鞘,5F单弯造影导管,5F猪尾造影导管,035/150cmJ型超滑导丝,碘海醇造影剂等。 2 结果 62例DSA术后均成功完成护理,其中有2例出现穿刺点局部小血肿,经局部热敷等护理均完全好转。未出现脑梗死、假性动脉瘤、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 护理要点 3.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每1h观察1次并记录。6h后根据病情决定观察时间长短,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头痛、呕吐、失语、肌力下降、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一旦有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加强监护。 3.2 观察穿刺部位:患者返回病房后,首先测量足背动脉,若搏动良好,则在穿刺包扎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重新测量足背动脉,若无异常表明沙袋压迫得当。同时应观察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以便及早发现血肿及出血等并发症。 3.3 基础护理: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6h后病人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24h,24h后可下床活动。同时给患者以心理护理,消除其精神紧张、烦躁、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稳定患者情绪,进一步讲解手术目的和意义,简单的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使其对手术有所了解,并列举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对手术过程的信心,以赢得患者的最佳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特别要告知患者术中要保持平卧尤其在注射造影剂时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切不可晃动头部,以免影响成像效果。对躁动不安者,给予适量镇静剂,并对穿刺肢体局部制动。 3.4 穿刺部位血肿、出血观察及护理:术中应用肝素过多、拔出动脉鞘后压迫时间不够、以及沙袋移位、患者穿刺肢体过早活动均可致其发生。本文对象中有2例出现穿刺点局部小血肿,均为患者过早活动右下肢有关。经局部热敷后一周血肿完全消退。对大血肿者,采用穿刺部位伤口包扎方法,由原来拔管后手压伤口20min,用宽胶布固定加沙袋压迫6h,改为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h[2]。患者在6h内肢体完全制动,绝对卧床24h,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 此外,脑梗死下肢股动脉血栓形成、下肢股动脉血管夹层、腹膜后血肿等,均可能在术中、术后发生,宜注意观察,本组未发现一例上述并发症。 4 讨论 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操作简捷、具有微创性;可直接触及病灶、可重复性好;适应症广、定位精确;副作用小、对全身影响小、并发症低等特点。本组62例观察对象中,只有2例患者因过早活动右下肢出现穿刺点局部小血肿,但经局部热敷等护理均完全好转。尽管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系有创检查,但术中、术后经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原有疾病加重、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脑血管痉挛、脑梗死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并发症,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本观察组中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进一步表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范 、缺血性脑血管病造影规范的意义 1.国内各培训机构造影方法不统一,医院内参与脑血管造影的科室众多:放射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 2.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于出血性和其它性质的脑血管病,患者年龄往往偏大,血管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操作不当易出现硬化斑块表面栓子脱落。 二、参考资料来源 1、《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2、全军脑血管病中心主任、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博导刘建民教授指导记录 3、2005美国强生医疗学术中心神经介入培训班资料 4、2005上海《颈动脉狭窄论坛》会议资料 5、《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姜卫剑主编 三、遵循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