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第一讲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 B )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A、美国人

B、法国人

C、意大利人

D、荷兰人

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 A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香港

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 A )。

A、《定军山》

B、《长坂坡》

C、《难夫难妻》

D、《阎瑞生》

4、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 A )。

A、任庆泰

B、张石川

C、郑正秋

D、黎民伟

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 A )。

A、《难夫难妻》

B、《一夜不安》

C、《店伙失票》

D、《劳工之爱情》

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 B )。

A、林楚楚

B、严珊珊

C、王彩云

D、殷明珠

7、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成立于( D )。

A、1897年

B、1913年

C、1916年

D、1918年

8、中国早期长故事片的代表性作品有(CDE )。

A、《难夫难妻》

B、《庄子试妻》

C、《阎瑞生》

D、《海誓》

E、《红粉骷髅》

9、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是( C )。

A、新民公司

B、华美公司

C、明星公司

D、幻仙公司

10、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 D )。

A、“明星”公司

B、上海影戏公司

C、“大中华百合”公司

D、“天一”公司

11、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 A )。

A、《火烧红莲寺》

B、《火烧平阳城》

C、《火烧七星楼》

D、《火烧青龙寺》

思考题:

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最早是在1905年秋天,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的。

2、试述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国产电影运动”。

首先是制片机构的勃兴其次是影片产量的扶摇上升再次是电影“国货”在一段时间内大受市场欢

迎。与制片业的迅速发展同步,2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的相关产业也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影院投资——到1926年底,全国影院达156家,其中上海39家。

电影教育——到1926年底,全国先后开办过各类电影培训机构18所(其中3所由外国人开办)。这些培训机构一般附属于制片公司,但也专门性质的,如1924年成立的“中华电影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较正规的电影培训机构,曾培养出胡蝶等知名演员。电影出版物——仅1925年出版的专业性电影杂志就有20多种,一些大报如《申报》、《民国日报》等还相继开办了专门的电影副刊。在各制片公司的竞争过程中,大家都希望创立自己的“精神品牌”,于是就出现了“海上各影片公司莫不各有其个性和特别之作风”的动人景观。“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影戏”、“大中华百合”、“天一”等几个创作群体创作的影片,都带有明显的流派特点。

3、《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孤儿救祖记》是我国第一部在商业上和艺术上都获得成功的国产片。《孤儿救祖记》的大获成功,使明星公司走出了困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孤儿救祖记》的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机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它的直接影响是促成了一个“国产电影运

动”,中国电影人的主体创造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普遍意义上的觉醒。

4、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么?

从1926年下半年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继形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三股商业电影创作热潮。

作为古装片风行之由头的,是1926年夏天“天一”公司出品的《梁祝痛史》、《白蛇传》等片及其在营业上的成功。它不仅使“天一”公司在出品方针上完全转向了“古装”一路,而且也给其他制片公司提供了一种商业信息,从而很快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古装片运动”。

“武侠片”在制作上一般采取低成本、短周期、大批量(包括“多集片”)的商业制作原则。在演员的选择上很看中“明星效应”,并在不同的影片中重复使用。当时各公司都拥有本公司的叫座的“侠星”,如“大中华百合”的王元龙。

“神怪片”特指“武侠”与“神怪”的合流。1927年由开心影片公司摄制的《奇中奇》,率先将武侠内容和神怪内容合于一体。此后,在“武侠片”盛行的同时,神怪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在银幕上出现,并以越来越大的比重压倒了武侠内容。在这种情况下,1928年“明星”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火烧红莲寺》前三集,由张石川导演,宣告“神怪片”开始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头,并很快占领了大部分国产片市场。真是:“红莲寺”的一把火掀起了持续几年的拍摄神怪片的狂潮。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上述三种电影现象,对丰富民族电影的创作类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最终由于愈演愈烈的粗制滥造之风,使得我国的民族电影业走向了危途。中国电影在告别20年代、进入30年代的时候,陷入了一种难堪的困顿境地。

第二讲

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三大电影制片机构是( A C E )。

A、明星公司

B、大中华百合公司

C、天一公司

D、长城画片公司

E、联华公司

2、联华公司的创办人是著名的电影事业家、编剧、导演( C )。

A、张石川

B、郑正秋

C、罗明佑

D、但杜宇

3、20世纪30年代,被称作“无冕影后”的是( C )。

A、王汉伦

B、张织云

C、阮玲玉

D、胡蝶

4、被誉为“灵魂的写实主义”的默片巨作《神女》的导演是(C )。

A、孙瑜

B、蔡楚生

C、吴永刚

D、卜万苍

5、我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是( C )。

A、《劳工之爱情》

B、《渔光曲》

C、《歌女红牡丹》

D、《生死恨》

6、我国第一部真正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桃李劫》的编剧、主演是(D )。

A、洪深

B、郑君里

C、赵丹

D、袁牧之

7、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声电影的集大成之作是( D )。

A、《歌女红牡丹》

B、《桃李劫》

C、《十字街头》

D、《马路天使》

8、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 A )。

A、《渔光曲》

B、《空谷兰》

C、《姊妹花》

D、《春蚕》

9、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 A )。

A、《生死恨》

B、《歌女红牡丹》

C、《帘锦枫》

D、《霓虹关》

思考题:

1、联华公司倡导的“国片复兴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

在《故都春梦》的上映广告上,罗明佑就打出了“复兴国片”的标志,提出了拍摄国产片的四大纲领:一是普及社会教育;二是对抗外片垄断;三是提倡艺术及道德;四是尊重演员人格。从1930年底开始的一年间,“联华”公司基本上是每月一片,相继推出了《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一煎梅》、《自由魂》、《桃花泣血记》等11部影片。

在这些影片中,《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和《桃花泣血记》被认为是体现“国片复兴运动”创作成就的代表性作品

“联华”公司初期创作的影片,如果只从数量上来说,在当时整个影坛所占的比例并不算大,但其注重艺术质量的制片实践,却为提高国产电影的文化地位、改变观众结构和重新赢得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国片复兴运动”为不久以后兴起的、标志着中国电影艺术整体跃进的“新兴电影运动”(“左翼电影运动”)做了某种准备。

2、为什么说《神女》是中国默片时代的典范性作品?

影片的风格在当时被誉为“灵魂的写实主义”,因为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挣扎在一种痛苦的“两重生活”之中,她的挣扎不仅是一种生存的挣扎,更是一种灵魂的挣扎。在影片中,编导吴永刚表达了他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和对无私母爱的赞美。

影片具有较为明显的批判现实的意味,正如吴永刚在《〈神女〉完成之后》一文中所说的:“在上海,尤其可以见到这种现象:她们被人蹂躏,被人唾弃,被当作榨取金钱的工具,过着非人的生活。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是社会经济制度的病态。”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主演阮玲玉的出色表现为影片增色不少。阮玲玉在本片中演活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善良而崇高的下层妇女形象。在没有对话、又极少使用字幕的情况下,演员通过其细腻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和她的形体动作,在看似不经意之间,就能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思想的跃动,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很不容易的。一般认为,阮玲玉代表着中国默片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而《神女》则是她本人表演艺术生涯中的最高点。

1、阮玲玉之死说明的什么?

阮玲玉在“联华”公司先后主演了多部反映黑暗社会中妇女遭受苦难的影片。有反映家庭悲剧的《恋爱与义务》、《归来》;有描写少女遭受摧残的《野草闲花》、《桃花泣血记》、《再会吧,上海》;有反映妓女悲惨生活的《故都春梦》、《玉堂春》、《神女》、《人生》;有以日寇侵华为背景的《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有抨击社会弊端的《城市之夜》和暴露知识妇女悲惨命运、控诉吃人社会的《新女性》,等等

阮玲玉自杀身亡的噩耗传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前往胶州路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的人川流不息。1935年3月14日,阮玲玉的灵柩运往联义山庄安葬。从万国殡仪馆到联义山庄20多里路,沿途夹道致哀的有30多万人。《纽约时报》驻上海的记者报道说,这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哀礼”!

4、《桃李劫》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其在声画结合上有什么特点?

《桃李劫》是袁牧之编剧兼主演的一部赢得30年代极高评价的优秀影片;也是我国最早以有声电影手法技巧创作的影片,音响第一次成为我国电影的一种艺术元素。

《桃李劫》还相当成功地运用了有声电影的技巧,使音响成为艺术的有机元素。特别是老校长探望学生时的监狱铁门声,陶建平赴刑时的镣铐声及枪声,一连串音响与画面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环境氛围,撼动着每个观众的心灵。

作为一部有声片,《桃李劫》成功地运用了有声电影的技巧,音响、歌唱和画面得到较好的结合。它已不再像此前的国产有声片那样,仅仅把“音”与“影”简单地相“加”,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音”与“影”的“乘法”。它第一次把对话、音乐和音响这三个声音艺术要素纳入到整体银幕构思当中,使声音产生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功能。

第三讲

选择题:

1、“新兴电影运动”的开山之作是( C )。

A、《野草闲花》

B、《马路天使》

C、《三个摩登女性》

D、《狂流》

2、被称作“新兴电影运动”开山之作的影片《三个摩登女性》的编剧是( A )。

A、田汉

B、夏衍

C、阳翰笙

D、袁牧之

3、夏衍编剧的影片《春蚕》是根据( C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A、鲁迅

B、许地山

C、茅盾

D、巴金

4、《姊妹花》的主演是( B )。

A、阮玲玉

B、胡蝶

C、陈玉梅

D、宣景琳

5、《渔光曲》的主演是有“野猫”之称的( A )。

A、王人美

B、陈波儿

C、黎莉莉

D、王莹

6、阮玲玉拍摄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是( D )。

A、《三个摩登女性》

B、《小玩意》

C、《神女》

D、《新女性》

7、左翼电影的代表作《风云儿女》是由( D )公司摄制的。

A、明星

B、联华

C、艺华

D、电通

8、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 D )的主题歌。

A、《大路》

B、《青年进行曲》

C、《壮志凌云》

D、《风云儿女》

9、“国防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作是( A )。

A、《狼山喋血记》

B、《恋爱与义务》

C、《桃花泣血记》

D、《民族生存》

10、“国防电影”的代表作《狼山喋血记》的导演是( B )。

A、沈浮

B、费穆

C、吴永刚

D、孙瑜

思考题:

1、“新兴电影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新兴电影运动(左翼电影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电影运动。它主张电影应当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地主资产阶级的剥削,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描写无产阶级、农民群众的阶级斗争,使电影为革命斗争服务。新兴电影运动出现于1933-1937年,它以振兴国产影片促进电影进步为号召,以变革与创新为核心,广泛团结业内人士,运用电影积极投入全民族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新兴电影”中的“新”,也是相对于商业主义的“旧”电影而言的。

新兴电影运动是在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同时,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凋敝,又使广大民众与统治者的矛盾趋于尖锐化。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动荡,必然会对电影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民族危机激发了全民性的爱国意识和救国愿望,观众对银幕上的刀光剑影、柔情蜜意,已经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感到厌恶。其次,战事的发生给电影业带来重大的损失。要摆脱电影业自身的生存困境,就必须拍摄反映现实生活和大众愿望的影片。

第一阶段(1933年):左翼电影的迅速崛起

1932年,夏衍等人应邀加入明星公司,阳翰笙、王莹、沈西苓等一批左翼文化人也陆续以编剧、演员、美工师的身份进入各制片公司。以夏衍为首的这批电影人,很快便对整个电影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阶段(1934~1935年):左翼电影在曲折中发展

“艺华事件”后,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对影片的检查,企图用“剪刀”来遏止左翼电影。尽管如此,新兴电影运动仍然以顽强的姿态生长着、发展着,左翼电影人甚至开辟了新的阵地,成立了电通影片公司,继续扩大左翼电影的力量。从1934年初到1935年底的两年间,左翼电影人陆续拍出了一些有分量的影片。

第三阶段(1936~1937年):新兴电影运动的重新高涨

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1935年12月9日爆发了北平青年学生爱国运动,再次掀起抗日运动的新高潮。新兴电影运动也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936年1月,由欧阳予倩、蔡楚生、周剑云等人发起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发表宣言,主张“组织救国的统一战线,参加民族解放运动”, “摄制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等。为适应现实斗争的新的需要,1936年5月电影界提出了“国防电影”的口号,强调电影必须担当起挽救民族危机的战斗任务。

“国防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国防电影”的拍摄,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新发展、是它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一种延伸。

2、在中国电影史上,1933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年”。为什么?

新兴电影运动在1933年迅速崛起,并改变了中国电影的面貌。制片业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新的发展,许多影片公司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制片方针,从单纯追求商业利润转变为服从现实需要,注重维护民族利益、关心国家命运,表达反抗日本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1933年,《三个摩登女性》、

《狂流》等一大批表现新的思想、描写新的内容的影片陆续上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1933年也因此被称作“中国电影年”。

3、什么是“国防电影”?其代表作是什么?

1936年1月,由欧阳予倩、蔡楚生、周剑云等人发起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发表宣言,主张“组织救国的统一战线,参加民族解放运动”, “摄制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等。为适应现实斗争的新的需要,1936年5月电影界提出了“国防电影”的口号,强调电影必须担当起挽救民族危机的战斗任务。

“国防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国防电影”的拍摄,是新兴电影运动的新发展、是它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一种延伸。“国防电影”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广义的,即通过宽泛的取材,反映帝国主义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下的各种现实生活问题。属于这类的影片有:洪深编剧、程步高导演的《新旧上海》,蔡楚生编导的《迷途的羔羊》,欧阳予倩编剧、程步高导演的《小玲子》,夏衍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压岁钱》,沈西苓编导的《十字街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沈浮编导的《天作之合》等一批富于批判意义的作品。

狭义的“国防电影”,则是专指直接反映抗敌斗争、号召大众团结御侮的影片。其中以《狼山喋血记》和《壮志凌云》为代表。

4、左右翼电影人围绕“软性电影”展开的论争说明了什么?

在30年代前、中期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中,“软性电影”理论以直言不讳地标榜艺术第一而独树一帜。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他们与左翼影评人的观点根本对立,因而双方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软”、“硬”之争,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电影景观。

“软性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黄嘉谟、刘呐鸥、穆时英、江兼霞等。概括起来说,“软性电影”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以保护新生电影自居,强调艺术特性,强调形式作用,强调娱乐功能,带有某种唯艺术的理论倾向。

《化身姑娘》上映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所谓的“软性电影”自然受到了很多观众和左翼电影人的抵制,左翼电影人还对“软性电影”理论进行了抨击。指责那些“眼睛吃冰淇淋的贩卖人”是“有意地叫观众忘记现实,忘记敌人的侵略和屠杀,忘记民族英雄的浴血斗争”,而使人们“迷醉于男化女、女化男的各种胡闹的玩意里”。左翼电影人指斥这类影片是毒害人的“鸦片烟”。他们认为,随着外敌的入侵,电影已不再是消遣品,它肩负着唤起民众、指导民众的责任。

“软性电影”论者钻研电影特性,尊重艺术规律,强调运用电影特有的形式和手段,表现和传达感情与情绪,使观众产生共鸣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慰籍。他们抵制“意识一元论”,反对空洞的宣传,认为这样会把电影变成枯燥无味的思想教材。应该说,他们的这些主张在理论上是有可取之处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助于国产影片艺术水平的提高的。

另一方面,“软性电影”论者在强调电影的艺术特性的同时,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反对宣传和教育。特别是在论战中,把当时的新兴电影创作及其理论当作抨击的目标,实际上使自己置于进步的对立面。

第四讲

选择题:

1、抗战时期大后方最大的电影制片机构是( A )。

A、中国电影制片厂

B、中央电影摄影场

C、西北影业公司

D、东北电影制片厂

2、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表现民族团结抗日的故事片( B )。

A、《保家乡》

B、《塞上风云》

C、《胜利进行曲》

D、《民族抗战》

3、孤岛时期创造票房记录的影片《木兰从军》的主演是有“孤岛影后”之称的( A )。

A、陈云裳

B、袁美云

C、陈燕燕

D、上官云珠

4、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由万氏兄弟绘制的( B )。

A、《大闹天宫》

B、《铁扇公主》

C、《哪吒》

D、《大闹画室》

5、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在中国国土上最早建立的电影制片机构是( A )。

A、“满洲映画协会”

B、“新民映画协会”

C、“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D、“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

6、作为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电影创建标志的“延安电影团”诞生于( A )。

A、1938年

B、1940年

C、1942年

D、1946年

思考题:

1、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中国电影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战争给电影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电影创作和生产格局的改变。在同一片国土上,形成了国统区、租界区、沦陷区和共产党根据地这四种区域的电影创作格局。

2、试述国统区抗战电影的创作情况。

国统区的“大后方电影”主要存在于武汉、重庆和成都,它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官方、半官方(民营官助)的电影制作机构主要有三个: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和西北影业公司(后改名为西北制片厂)

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是汉口摄影场,原来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的一个电影制作机构。抗战爆发后,汉口摄影场改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周恩来任副部长)第三厅直接领导,并改名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中制”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最重要的一个制片机构。“中制”从1938年1月到10月武汉沦陷的半年多时间里,拍摄了3部故事片,它们是:《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和《八百壮士》。还拍摄了50多部以抗战为题材的纪录片、卡通宣传片。从1939年到1940年期间,“中制”达到一个创作的高峰时期,在众多的抗战题材影片中,有正面描写长沙会战的《胜利进行曲》(导演史东山),有反映农民积极支援抗战的《好丈夫》(导演史东山),有由日本战俘集体出演自身经历的《东亚之光》(导演何非光),有刻画敌伪特务思想转变的《火的洗礼》(导演孙瑜),有以抗敌宣传队工作为题材的《青年中国》(导演苏怡),还有描写少数民族同胞一致抗日的《塞上风云》(导演应云卫)

中央电影摄影场(简称“中电”),成立于1933年10月,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抗战爆发后,“中电”频繁搬迁:由南京到芜湖、到汉口、到宜昌、最后到重庆。抗战爆发后,“中电”主要拍摄了一些抗战题材的新闻纪录片,其第一部作品是《卢沟桥事变》,这是唯一一部记录卢沟桥战役的影片。“中电”是国统区仅次于“中制”的第二大制片基地。迁往重庆后,“中电”先后拍摄了《孤城喋血》、《中华儿女》、《长空万里》三部故事片和一些新闻纪录片。

西北影业公司(简称“西北”厂),是国统区的第三大电影制作机构。它实际上是一家民营官助性质的电影公司,于1935年由山西人温松康在山西太原创办,得到时任山西省主席的阎锡山的支持。

抗战八年,国统区新闻纪录片空前繁荣。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报道战时军事活动的。如《卢沟桥事变》(1937年,中电)、《抗战特辑》第一集(1937年,中制),报道了“七七”事变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二是记录战时各界、各阶层人民支援抗战的活动的。如《民族万岁》(1942年,中制)、《华北是我们的》(1939年,“西北”厂)等。三是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四是报道国统区社会、外事活动的。

这一时期,广大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奔向各战区,深入到正在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有影响的事件中去,为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画面和珍贵的文献资料。

这一时期的抗战故事片具有这样的特点:第一,纪实性、新闻性。取材于抗战真实事件的故事片占到出品总数的将近一半。许多故事片中将有关的纪录片段落,剪辑穿插其中。第二,通俗性、简单化。内容比较单一,情节安排上形成固定的模式: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目睹日军暴行——觉醒——走向抗战———取得胜利。影片过分强调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和政治理念。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电影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单一,但是它在鼓舞民众抗日情绪和记录时事方面的积极意义还是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一页。

3、为什么把“孤岛”时期的电影现象称为“奇观”?

留在上海的一部分电影工作者利用租界的特殊地位,逐步恢复了制片工作,开始拍片,这就是所谓的“孤岛电影”。在战时影坛甚至整个中国电影史上,“孤岛”电影现象都称得上是一道奇特的景观。“孤岛”电影之“奇”,首先奇在它的高产上——近4年的时间里,在一片“弹丸之地”上,20几家制片公司拍摄了近250部故事片,平均每年生产60多部影片;其次则奇在它一方面笼罩着浓厚的商业竞争气氛,另一方面又有不少的影片在政治和营业的双重压力下顽强地表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良心。

第五讲

选择题:

1、在接收伪“满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由金山编导的抗日题材影片( C )。

A、《天堂春梦》

B、《希望在人间》

C、《松花江上》

D、《还乡日记》

2、“昆仑公司”1949年出品的影片《三毛流浪记》的漫画原作的作者是( B )。

A、叶浅予

B、张乐平

C、丁聪

D、华君武

3、影片《乌鸦与麻雀》的导演是( B )

A、蔡楚生

B、郑君里

C、赵丹

D、沈西苓

4、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成就了著名影星( C )。

A、白杨和赵丹

B、周璇和赵丹

C、白杨和陶金

D、白杨和金焰

5、《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著名导演( D )的代表作。

A、蔡楚生

B、费穆

C、桑弧

D、史东山

6、40年代由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编剧的两部影片是( C )。

A、《不了情》和《关不住的春光》

B、《新闺怨》和《不了情》

C、《不了情》和《太太万岁》

D、《太太万岁》和《万家灯火》

7、影片《万家灯火》的主演是著名演员( A )。

A、蓝马

B、石挥

C、赵丹

D、孙道临

8、被海外影评家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影片的是费穆导演的( D )。

A、《八千里路云和月》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神女》

D、《小城之春》

思考题:

1、战后民营电影业在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1946年前后,被排斥在国民党官办电影机构之外的著名影人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人,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上海,他们会同已经在上海的郑君里等人,于1946年6月组织了“联华影艺社”。1946年9月,“联华影艺社”开拍第一部影片,即在中国电影史上非常有名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接着又拍了同样有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巩固阵地,1947年5月,“联华影艺社”与“昆仑影业公司”合并。合并后保留“昆仑影业公司”的名称(简称“昆仑”)。这样,原来由“联华影艺社”出品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上集《八年离乱》,就由新成立的“昆仑”公司发行。《一江春水向东流》下集《天亮前后》,也由“昆仑”继续拍摄。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昆仑”还拍摄了《万家灯火》、《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三毛流浪记》和《乌鸦与麻雀》等有影响的影片。除“昆仑”外,抗战胜利后规模较大的影业公司还有:文华影业公司、清华影业公司和华艺影业公司。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各影片公司拍摄了大约150余部故事片,涌现出了一大批银幕佳作,包括《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天堂春梦》、《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等。这些影片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心理探析,完成对时代的忠实记录,同时又以对银幕语言的完善性创造,呈现出民族电影的成熟风采,在思想上和艺术表现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们的出现,为新中国的电影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中国早期电影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于中国的电影艺术发展来说,战后4年是一个令人难忘、令人怀想的收获的季节。这是一个需要硕果而又产生了硕果的电影时代。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民族电影不仅在重重困扰和挤压中顽强地生存着、发展着,而且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中国电影在战后所实现的艺术飞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所淡忘,相反却是历久弥新。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各种活动中,推介了不少百年中国电影精品,而战后的一些经典影片经常位列其中。

3、为什么说《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具有史诗性的银幕巨作?

这一时期的中国影坛上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还出现了像《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具有明显史诗性的银幕巨作。它们立足于把握人物命运与时代命运之间的关系,将对历史的回望与对现实的关照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展示。《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在战后艰难的创作环境中较早与观众见面的一部国产影片,也是战后第一部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影片。影片由“昆仑”公司拍摄于1947年,是编导史东山的代表作之一,由白杨、陶金主演。

《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一部在叙事跨度上贯通战前、战时与战后三个时期的史诗性作品,被称作是战后中国民族电影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影片由联华影艺社、昆仑影业公司出品。编剧和导演是蔡楚生、郑君里,主演有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影片分为《八年离乱》和《天亮前后》两集。

4、战后“灵魂的写实主义”影片创作都有哪些代表性作品?为什么说《小城之春》是“蒙尘的钻石”?

与战时电影相比,战后电影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在视角上实现了由英雄到普通人的转换。如果说战时电影主要是通过对英雄的颂扬来激励人们的民族精神和奋斗意志,那么。战后电影则更着重于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角度来把握历史、探讨人生。

不仅如此,战后的电影艺术家们还在自己的创作中普遍地增加了心理内容的展示,通过象征、抒情、细节营造等手法来实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如《希望在人间》中的人与鸟的交流、《天堂春梦》中丁建华面对一只小小的蜗牛时的复杂感受、《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素芬与丈夫相见的梦境……这一时期,作为与“忧患史诗”相对应的另一个电影创作系列,发展了30年代影评家王尘无提出的“灵魂的写实主义”的美学追求。它们将叙事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人物灵魂的展示和剖析上,并通过这种展示和剖析,表达出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这类“灵魂的现写实主义”作品包括:《新闺怨》、《关不住的春光》、《不了情》、《太太万岁》、《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

《小城之春》属于典型的心理剧。在影片中,费穆以优美、淡雅、精致的电影语言,通过一个普通小家的一次波澜,表现了普通人生中的感情、道德意识,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心理写实主义、完整的散文结构、诗化电影的先河。

影片就像一首隽永的诗词,以充满诗性的精致的视听语言,在清淡的风格中传达出浓酽的情愫。它也是一朵凄艳的奇葩,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片苦涩的茉莉香片。它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宁静、幽远恬淡的审美意境渗入到影片中,形成一种婉转含蓄的艺术风格。

当时的一位电影评论者说:“作者将一个5人构成的平凡的故事交给导演,在小小的天地里、寂寞的情调中,处理得如散文一样美丽,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小城之春》的深层含义:实际上反映了人对命运的无奈和人类心灵的某种困惑和迷茫。影片中的人物,不论是章志忱、周玉纹,还是礼言、小妹,他们都既是现实中的人物又是某种象征。《小城之春》公映后,一度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在相当一个时期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直到上世纪80年代,影片才被重新发现,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本片还被海外影评家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小城之春》就像一块“蒙尘的钻石”,随着人们对它的重新认识,定会放射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

第六讲

选择题:

1、新中国的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基地是( A B C )。

A、长春电影制片厂

B、北京电影制片厂

C、上海电影制片厂

D、天津电影制片厂

E、珠江电影制片厂

2、( B )年,文化部在全国20几个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活动。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3、《我这一辈子》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 C )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优秀影片。

A、赵丹

B、袁牧之

C、石挥

D、蓝马

4、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 A )。

A、《桥》

B、《中华女儿》

C、《白毛女》

D、《钢铁战士》

5、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赵一曼》的主演( D )获演员奖。

A、白杨

B、田华

C、祝希娟

D、石联星

6、1951年毛泽东亲自发动了对电影( C )的批判。

A、《早春二月》

B、《北国江南》

C、《武训传》

D、《林家铺子》

7、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 D )。

A、《天仙配》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白蛇传》

D、《红楼梦》

8、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 D )。

A、《白毛女》

B、《家》

C、《祝福》

D、《林家铺子》

9、赵丹的最后一个银幕形象是《烈火中永生》中的( A )。

A、许云峰

B、成岗

C、杨晓冬

D、李向阳

10、1959年推出的国庆十周年献礼影片有(ABCDE )。

A、《老兵新传》

B、《林则徐》

C、《青春之歌》

D、《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E、《五朵金花》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建国初期是新中国电影的“光彩夺目的片头”?

三个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以及新政权在财力物力上对电影事业的支持,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上、财力上和物力上的保证。

1951年3月8日开始,文化部在全国20几个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陆续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起来到明天》、《陕北牧歌》、《大地重光》、《刘胡兰》、《内蒙人民的胜利》等20部故事片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等6部新闻纪录片。

2、政治因素对“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对电影重要性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超乎寻常的。早在夺取政权的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将电影仅仅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娱乐方式,而是把它作为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历史,始终是政治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的一部分。这种观念,从领导左翼电影运动到发展解放区电影,到1949年以后推动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再到文化大革命,甚至直到今天,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可以说,从新中国一开始,新中国电影就伴随着中国政治的命运拉开了帷幕。

从“十七年”电影“四起四落”的曲折经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十七年”中国电影受政治的制约和干扰太大了。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诚然,“十七年”的电影艺术确实受到政治的严重干扰,但广大的电影工作者是勤奋努力的、是有艺术追求的,他们在种种政治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下仍在探索、创新,无论在电影理论方面还是在电影创作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

3、试述新中国电影史上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对此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

1951年5月20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武训传》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应当歌颂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华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宣传。

在这场持续将近半年、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中,发表的各种批判文章数以百计。批判的内容,除了指责《武训传》犯了“歪曲人民革命历史”的“严重政治错误”,是“反现实主义”的作品外,还给武训本人戴上了“大地主、大债主、大流氓”三顶帽子。影片的编导孙瑜、主演赵丹等主创人员遭受不公正的批评。孙瑜被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检讨文章《我对〈武训传〉所犯错误的初步认识》。赵丹被停止工作多年,直到1956年后才开始在《李时珍》、《林则徐》、《聂耳》等片中露面。这场批判运动,还波及到私营厂出品的其他许多影片,其中被重点批判的有《我们夫妇之间》、《关连长》等。4、为什么说1959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难忘的1959年”?

1959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这个创作高峰的出现,首先是经过十年的发展,电影工作者在思想、业务、创作各方面都趋于成熟,而且同时又与特殊的历史机遇有关。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尽管此前经历了反右斗争和“拔白旗”的挫折,但在政府的号召下,电影工作者又一次将电影创作推向高潮,推出了一大批好的电影作品,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这批献礼片包括: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老兵新传》、《万水千山》;彩色故事片《林则徐》、《林家铺子》、《青春之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聂耳》、《五朵金花》、《战上海》、《风暴》、《春满人间》、《万紫千红总是春》、《水上

春秋》、《冰上姐妹》、《笑逐颜开》、《海鹰》、《回民支队》,舞剧《宝莲灯》,共十八部。这些影片无论从政治上、艺术上、技术上,都达到了50年代的最高水平。它们的出现,使得一时间银幕上佳作纷呈,好评如潮。1959年也被称作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难忘的1959年”。

5、概述“十七年”中国电影“四落四起”的发展过程。

一起一落(从建国初到1953年3月)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即1949年至1966年,习惯上称“十七年”)的中国电影,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建国初期光彩的起步(1951年上半年之前算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到不久之后的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文艺整风运动,电影创作一度转入低谷,步履艰难。这就开始了一个“四起四落”的“运动”式的发展曲线。

二起二落(1953年3月到1958年)

1951年5月对电影《武训传》进行批判以后,电影界经历了差不多两年的沉寂。转机出现在1953年3月,这时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批评了电影创作中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电影领导工作和电影批评中的简单粗暴的现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澄清了艺术思想上的一些疑惑,给电影界带来了一些清新的空气。1956年,中国电影在艰难前行中,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这一年的1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宣布,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种前所未有的信任,使包括广大电影工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1956年5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它极大地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电影界在1956年底以上海《文汇报》为阵地,围绕“为什么好的国产片这样少”这一专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参加讨论的有老舍、孙瑜、吴永刚等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共发表讨论文章50多篇。老舍发表了题为《救救电影》的措辞多少有些激烈的文章。1956年12月15日,《文艺报》第23期发表了“本刊评论员”文章《电影的锣鼓》,这是新中国电影史上一篇著名的理论文章。文章尖锐地批评了电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许多有经验的艺术家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创作上的潜力,而只能惟惟听命于行政负责人的指挥,尚未进入创作,已经畏首畏尾,如何谈得到电影艺术的创作?”文章提出“艺术创作必须保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必须尊重艺术家的风格”。作者还认为要从电影领导体制上寻找电影事业不振的原因。正是在上述背景下,1956年拍摄的故事片达到了42部,出现了《上甘岭》、《祝福》、《李时珍》、《铁道游击队》、《家》、《虎穴追踪》、《为了和平》、《新局长到来之前》等一批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创作的第二个小高潮。借助于这种创作的惯性,1957年仍然完成了故事片42部,其中包括《女篮五号》、《柳堡的故事》、《边寨烽火》、《海魂》、《不夜城》等优秀作品。

1957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拔白旗”运动,使新中国电影再次受到冲击。在反右斗争中,《电影的锣鼓》一文被定论为“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受到重点批判。其后,电影界的重量级人物夏衍也因发表著名的“离经叛道”论受到批判。在一次会议上,夏衍指出:“我们现在的影片是老一套的…革命经?、…战争道?,离开这一…经?一…道?就没有东西。这样是搞不出新品种来的,我今天的发言就是离…经?叛…道?之言。”他的主张实际上是提倡电影题材应当更加广泛,样式应当多样化。与“双百”方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当时却遭到了批判。与此同时,吕班、吴永刚、石挥、吴茵、吴祖光等一批电影艺术家,被打成了右派。1958年的“拔白旗”,使电影艺术进一步跌入低谷。1958年4月,康生点名批判了影片《球场风波》、《青春的脚步》、《花好月圆》等,说它们是银幕上的“白旗”,必须拔掉。他指责一些编导是“头脑不知何处去,渣滓依旧笑春风”,提出当前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是改造思想。由此开始的所谓“拔白旗”运动,从政治上进一步禁锢了电影工作者的思想。而这时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在电影生产上表现为一味追求高指标,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粗制滥造,从经济上又给电影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三起三落(1959年)1959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这个创作高峰的出现,首先是经过十年的发展,电影工作者在思想、业务、创作各方面都趋于成熟,而且同时又与特殊的历史机遇有关。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尽管此前经历了反右斗争和“拔白旗”的挫折,但在政府的号召下,电影工作者又一次将电影创作推向高潮,推出了一大批好的电影作品,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虽然新中国电影在1959年达到了一个创作高峰,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总体创作环境并

不好。首先,5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在电影界造成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其次,三年自然灾害及与苏联决裂后掀起的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给电影创作造成很大的限制。但是,作为“三起三落”的第三“落”并不十分明显。

4、四起四落(1960年到1965年)面对政治、经济上的困难,电影战线和全国其他战线一起进行了调整。1961年6月,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史称“新侨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周总理提出要调整文艺政策,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扬民主,活跃思想,繁荣创作。他批评了文艺工作中流行的“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不良风气,明确指出“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辩正的统一”。会后形成了两个重要文件:一是《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简称“文艺八条”;另一个是《关于加强电影艺术片创作和生产领导的意见》,简称“电影三十二条”。这一时期,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电影精品出现,电影创作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960年生产故事片40多部,值得骄傲的至少有:《红旗谱》、《刘三姐》、《革命家庭》,戏曲片《杨门女将》等。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进口胶片减少,1961年以后生产的影片数量不多,但质量还是较高的。1961年共拍摄影片20几部,出色的有:《暴风骤雨》、《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枯木逢春》、《北大荒人》、《达吉和她的父亲》等。1962年也生产了20几部故事片,影响较大的有:《甲午风云》、《停战以后》、《李双双》、《燎原》、喜剧片《大李、小李和老李》,戏曲艺术片《红楼梦》(越剧)、《野猪林》(京剧)等。1963年生产故事片将近30部,一些影片至今堪称经典: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的《早春二月》、儿童题材的经典影片《小兵张嘎》、少数民族题材的《农奴》、战争片中的经典《红日》,以及《冰山上的来客》、《北国江南》、《野火春风斗古城》、《怒潮》、喜剧片《满意不满意》等。1964年生产了故事片25部,影响较大的有:《霓虹灯下的哨兵》、《英雄儿女》、《阿诗玛》、《独立大队》、《兵临城下》等。1965年以后政治形势开始紧张,但还是生产了20多部故事片,并出现了《舞台姐妹》、《烈火中永生》等经典影片。

对“十七年”电影的批判从1964年就开始了,江青、康生先后将《早春二月》、《北国江南》、《舞台姐妹》、《林家铺子》、《不夜城》、《红日》、《革命家庭》、《兵临城下》、《聂耳》、《大李、小李和老李》、《桃花扇》、《阿诗玛》、《烈火中永生》等一大批影片说成是“毒草”,进行荒唐的批判。在大批优秀电影遭无辜批判的同时,电影界还开展了对所谓的“反动的资产阶级夏(衍)陈(荒煤)路线”的批判和对“电影创作中的修正主义”的批判。把矛头指向电影界的前辈夏衍和陈荒煤。随着“左”倾思潮的泛滥,电影界作为整个文艺界的一个重灾区,受到致命的打击。直到“文革”时期的万马齐喑,一片萧条。

第七讲

选择题:

1、优秀传记故事片《林则徐》中,林则徐的扮演者是( B )。

A、石挥

B、赵丹

C、李默然

D、魏鹤龄

2、白杨在解放后的电影代表作是( D )。

A、《十字街头》

B、《早春二月》

C、《青春之歌》

D、《祝福》

3、张瑞芳因主演影片( A )获得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A、《李双双》

B、《万紫千红总是春》

C、《松花江上》

D、《家》

4、“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是影片( A )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A、《永不消逝的电波》

B、《渡江侦察记》

C、《董存瑞》

D、《英雄儿女》

5、在中国影坛,被称作“银幕上的千面人”、“中国的卓别林”的是著名演员、导演( A )。

A、谢添

B、谢晋

C、陈强

D、韩非

6、在中国影坛,被称作“北影四大帅”的是( B CDE )。

A、林农

B、崔嵬

C、凌子风

D、水华

E、成荫

7、影片《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扮演者是( C )。

A、白杨

B、秦怡

C、谢芳

D、金迪

8、1981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厂长是( D )。

A、白杨

B、秦怡

C、张瑞芳

D、于蓝

9、金迪因在影片( C )中的出色表演入选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A、《护士日记》

B、《北国江南》

C、《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D、《五朵金花》

10、王心刚因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地饰演蔡锷,获得第(C )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

演员奖。

A、三

B、四

C、五

D、六

11、王晓棠与王心刚合作的影片有(B D )。

A、《英雄虎胆》

B、《野火春风斗古城》

C、《红色娘子军》

D、《海鹰》

E、

《知音》

12、获得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的是影片( A )。

A《红色娘子军》B、《李双双》C、《红旗谱》D、《枯木逢春》

13、获得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的是( B )。

A、赵丹

B、崔嵬

C、康泰

D、陈强

14、1961年,蔡楚生和王为一联合导演了具有诗史性的影片( B )。

A、《红旗谱》

B、《南海潮》

C、《珠江泪》

D、《农奴》

15、影片《农奴》是著名剧作家( B )的扛鼎之作。

A、黄佐临

B、黄宗江

C、李准

D、柯灵

16、“为了新中国,前进!”是影片( A )中的经典台词。

A、《董存瑞》

B、《英雄儿女》

C、《上甘岭》

D、《红日》

17、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是由著名歌唱家( C )演唱的。

A、王昆

B、马玉涛

C、郭兰英

D、李谷一

18、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是( A )。

A、《老兵新传》

B、《祝福》

C、《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D、《魔术师的奇遇》

19、郑君里编导的影片( D )是中国电影民族化的经典作品。

A、《李双双》

B、《花好月圆》

C、《护士日记》

D、《枯木逢春》

20、( B )因主演影片《五朵金花》而享誉海内外。

A、黄婉秋

B、杨丽坤

C、金迪

D、王丹凤

21、“十七年”中国儿童题材电影的代表作有(ABC D )。

A、《鸡毛信》

B、《小兵张嘎》

C、《红孩子》

D、《祖国的花朵》

E、《红象》

22、影片《祝福》和《林家铺子》是名著改编片中的经典,它们的改编者是( B )。

A、茅盾

B、夏衍

C、田汉

D、洪深

23、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的影片《早春二月》的导演是( C )。

A、凌子风

B、谢晋

C、谢铁骊

D、水华

24、在影片《风暴》中,( D )成功地饰演了施洋大律师。

A、赵丹

B、于洋

C、孙道临

D、金山

思考题:

1、你能说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22大明星及其代表性作品吗?

赵丹《马路天使》、《丽人行》《林则徐》白杨《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

张瑞芳《万紫千红总是春》、《李双双》上官云珠《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

孙道临《渡江侦察记》、《家》秦怡《林则徐》、《青春之歌》王丹凤《新渔光曲》桃花扇

谢添《林家铺子》《洪湖赤卫队》崔嵬《红旗谱》、《海魂》陈强《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张平《风暴》、《探亲记》于蓝《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于洋《中华女儿》、、《青春之歌》

谢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亚林《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

金迪《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笑逐言开》张圆《地下尖兵》、《笑逐言开》

庞学勤《战火中的青春》、《炉火正红》田华《党的女儿》、《江山多娇》

王心刚《永不消逝的电波》、《海鹰》王晓棠《英雄虎胆》《海鹰》祝希娟《红色娘子军》《啊,摇篮》2、“十七年”中国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革命抒情正剧一类是具有史诗性的影片:《南征北战》、《红旗谱》、《南海潮》、《农奴》等。“十七年”

电影中最具史诗性的故事片当属北影厂1960拍摄的《红旗谱》

革命抒情正剧中的另一类为英雄成长片。《董存瑞》是这类英雄成长片的代表,《赵一曼》、《刘胡兰》、《党的女儿》、《聂耳》、《回民之队》、《白求恩大夫》、《红色娘子军》

革命抒情正剧中还有一类是战斗片。这类影片包括《渡江侦察记》、《万水千山》、《战上海》、《黑山阻击战》、《红日》

现实生活题材影片《龙须沟》、《护士日记》、《花好月圆》、《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万紫千红总是春》、《李双双》

喜剧式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儿童题材影片一种是小英雄式的,如《鸡毛信》、《小兵张嘎》、《红孩子》等;一种是好孩子式的,如中法合拍的《风筝》,是新中国首部合拍片,首部彩色儿童电影,还有《哥哥和妹妹》、《宝葫芦的秘密》、《马兰花》、《小铃铛》、《花儿朵朵》、

儿童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神笔》、《没头脑和不高兴》、《草原英雄小姐妹》、《渔童》、《半夜鸡叫》、《小蝌蚪找妈妈》、《牧童》、《大闹天宫》

惊险式电影(反特片)一是表现正面环境中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的较量此类影片有《斩断魔爪》、《国庆十点钟》、《秘密图纸》、《跟踪追击》等

二是表现边防斗争的,这类影片如《前哨》、《岸边激浪》等。三是潜伏型,这类影片有:《寂静的山林》、《虎穴追踪》、《羊城暗哨》等

散文式电影(名著改编片)一类是现代文学名著改编,包括《祝福》、《林家铺子》、《家》等;另一类是当代文学名著改编,包括《青春之歌》、《暴风骤雨》、《红旗谱》、《林海雪原》、《苦菜花》、《红日》

戏曲艺术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红楼梦》等;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江姐》等;评剧《秦香莲》《花为媒》、《刘巧儿》

3、“十七年”中国电影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鲜明的现实性与时代感

法国电影史学家贝热隆说,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正是有了这一点,西方人才可以通过中国电影来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十七年”电影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现代与当代革命史,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风云人物和普通的劳动者,以及他们成长、战斗的历程和生活的环境。所以,“十七年”的中国电影就像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人民、中国的风土人情。

2、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

“十七年”的电影艺术家们力图体现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如:林则徐、邓世昌、施洋、朱老忠、吴琼花、林道静、聂耳、董存瑞、李双双等。除了以上这些英雄人物外,《我这一辈子》中的巡警“我”、《林家铺子》中的林老板、《早春二月》中的肖涧秋等,这一类人物有着较为复杂的性格特征,塑造好他们要求创作者具备深厚的功力。

3、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电影艺术家

这些电影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在“北影四大帅”中,成荫擅长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他的作品具有史诗性和纪实性的特点,风格“简洁明快、质朴无华”;崔嵬充满激情,他的电影风格就像他的为人“粗犷奔放、浓郁炽烈”。赵丹曾这样评价他:“得天独厚,可遇而不可求,中国气派。”水华擅长名著改编,其作品“严谨细腻、淡雅深邃”;凌子风的电影充满豪迈气概。

在充分肯定“十七年”中国电影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由于经历的干扰比较多,“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比较迟缓,影片数量少,17年一共生产故事片600多部。从质量上看,虽然在各个阶段都出现过一些优秀影片,但多数影片的艺术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电影直接为政治服务,“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致使不少影片存在虚假、说教、拔高、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对人物内心世界深入挖掘不够。人物类型简单化,人物形象脸谱化。《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这样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较成功的影片,反而遭到批判。

很少借鉴国外电影的艺术成就。这主要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

4、“十七年”中国电影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谈谈你的观感。

《平原游击队》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带部队深入敌后平原某县城,牵制城里的日寇松井部队李向阳部在群众的支持下,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处死了汉、全歼了松井部队。影片导演手法严谨流畅,注意镜头运动和影调变化,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军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塑造了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游击队指挥员李向阳的英雄形象。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影片情节引人入胜,生活气息浓郁,有着明朗乐观的格调和雄浑悲壮的抒情色彩。郭振清扮演的李向阳和方化扮演的松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八讲

选择题:

1、以下影片中不属于八个“样板戏”的有( C D )。

A、《智取威虎山》

B、《红灯记》

C、《杜鹃山》

D、《洪湖赤卫队》

E、《沙家浜》

2、“三突出”原则最初是由( C )提出来的。

A、江青

B、姚文元

C、于会泳

D、康生

3、“文革”时期根据浩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有(A B )。

A、《艳阳天》

B、《金光大道》

C、《火红的年代》

D、《向阳院的故事》

E、《红

雨》

4、“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的

文艺政策。”毛主席的上述批示是针对影片( A )的。

A、《创业》

B、《海霞》

C、《闪闪的红星》

D、《难忘的战斗》

5、“文革”时期拍摄的影片中后来被定性为“阴谋电影”的有(ABC D E )。

A、《春苗》

B、《决裂》

C、《欢腾的小凉河》

D、《反击》

E、《千秋业》

思考题:

1、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是哪八个?应如何看待样板戏电影?

1967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各大媒体发表大量文章,称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八个剧目为无产阶级文艺的样板戏,它们的出现宣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破产。至此,样板戏的说法便成为流行全中国的概念。

应如何看待样板戏电影?

一方面,样板戏电影运用中国特有的京剧传统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塑造英雄人物,其中不少唱、念、做、打都很有工夫,演员是一流的,演出水平很高,今天看来仍十分精彩。这也是为什么样板戏电影至今仍有众多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当年拍摄样板戏电影的创作人员,都是一些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电影艺术家,他们虽然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但毕竟还是做出了在那个时代他们能做的努力。

但是,另一方面,样板戏电影也是在“三突出”创作原则指导下、在所谓的“经验”模式束缚下、在江青的独断专横控制下拍摄的,带有那个时代浓厚的印记。

2、样板戏电影创作中的三突出指的是什么?

“三突出”是拍样板戏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它是由于会泳首次提出的,1968年5月23日,于会泳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塑造人物上要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主要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后来,姚文元把“三突出”的原则进一步概括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并把它上升为“无产阶级文艺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3、“文革”后期的中国影坛上都有哪些类型的影片上映?

(一)重拍片包括《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青松岭》、《战洪图》、《年轻的一代》等。这些影片根据过去的黑白片题材重新拍成彩色片。江青本打算将这些影片拍成故事片的“样板”,但在“三突出”原则束缚下,影片脱离生活真实,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虽然在技术方面超过解放初期的水平,但总体质量上不如过去的黑白片。

(二)阶级斗争电影这类影片的代表作有根据浩然同名小说改编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以及《火红的年代》、《向阳院的故事》、《红雨》等。它们在题材上大多是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结局往往是英雄战胜阶级敌人,同时又帮助、教育了那些阶级觉悟不高的领导干部。这类影片,在创作上从概念出发、主题先行,遵循“三突出”的原则,追求“高、大、全”,这甚至表现在影片主人公的名字上,《金光大道》中的主人公名字就叫高大泉。1974年7月,国务院文化组在北京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生产座谈会”,要求要敢于“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形象”。这是对这一时期“阶级斗争”题材电影的很好概括。

(三)故事片中的政治较量在“文革”后期的故事片创作当中也出现了几部较好的作品,如《侦察兵》、《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等。

(四)阴谋电影的出笼“文革”后期,出现了一批所谓与走资派作斗争的影片,后来被定性为“阴谋电影”。阴谋电影,专指“文革”后期“四人帮”利用手中的文艺工具,以批判“走资派”、攻击老干部为目的所拍的影片,包括《春苗》、《决裂》、《欢腾的小凉河》等。

4、应如何看待“文革”电影?

“文革”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场灾难、一段抹不去的沉重记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首先,它完全割断了中国电影的历史。中国电影的传统被一概抛弃,几乎所有的优秀影片都被扣上大毒草的帽子,打入冷宫。其次,完全违背了“双百”方针。样板戏惟我独尊,“三突出”成为电影创作的定式。最后,大批的电影艺术家失去艺术生命,艺术才华无法施展,艺术主张无法付诸实践。不过,“文革”电影也不应被完全否定,更不应被忘记。任何一种创作或多或少都是结合了艺术家生活体验的创造性劳动,因此,任何一部作品,即使是艺术家主动性备受限制的授命之作,也仍然包含了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文革”时期也不例外。这正是“文革”电影不能完全被否定的原因所在。“文革”电影也不应被人们所忘记。“文革”电影本身就是“文革”历史的活化石,它是我们认识那个特殊时代的一条特殊通道,它不同于其他“文革”文物,因为它是一种影像资料(广义上也包括新闻纪录资料片),有它的独特价值。更何况“文革”的遗产其实也没有完全被送进历史博物馆,它依然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电影中来。

第九讲

选择题:

1、“文革”结束后,《大众电影》的复刊是在( D )。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2、影片《小花》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电影创作的重大突破,( A )因在此片中的出

色表现获得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A、陈冲

B、刘晓庆

C、张瑜

D、李秀明

3、中国电影的三大奖是(ABD )。

A、百花奖

B、金鸡奖

C、金鹰奖

D、华表奖

E、童牛奖

4、以下影片中属于伤痕电影的有(BCD E )。

A、《从奴隶到将军》

B、《小街》

C、《巴山夜雨》

D、《生活的颤音》

E、《于无

声处》

5、并列获得首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的是影片( C )。

A、《小街》和《小花》

B、《小街》和《巴山夜雨》

C、《巴山夜雨》和《天云山传奇》

D、《巴山夜雨》和《泪痕》

6、1981年,张瑜接连主演了有影响的影片(BCE ),这一年也被称作“张瑜年”。

A、《小花》

B、《小街》

C、《巴山夜雨》

D、《泪痕》

E、《庐山恋》

7、名著改编片《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的导演是第三代导演( A )。

A、凌子风

B、成荫

C、水华

D、谢铁骊

8、在以下影片中,由谢晋导演的有(ACDE )。

A、《天云山传奇》

B、《泪痕》

C、《牧马人》

D、《芙蓉镇》

E、《鸦片战争》

9、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是导演过《沙鸥》和《青春祭》的著名导演(C )。

A、黄建中

B、杨延晋

C、张暖忻

D、藤文骥

10、第五代导演的奠基之作《黄土地》的导演是( B )。

A、吴子牛

B、陈凯歌

C、张艺谋

D、黄建新

11、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一个和八个》是根据( B )的同名长诗改编的。

A、郭沫若

B、郭小川

C、藏克家

D、艾青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史上1979年是转折的一年、创新的一年?

(一)难忘的1979年在“新时期”中国电影史上,1979年是转折的一年、创新的一年,也是走向繁荣的一年。在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推动下,1979年,以向建国30周年献礼为契机,中国影坛掀起了一次创作高潮,共生产故事片65部,出现了《从奴隶到将军》、《苦恼人的笑》、《泪痕》、《生活的颤音》、《小花》、《归心似箭》等。这些影片在题材、风格、样式上体现出一定的多样化趋势,突破了“三突出”原则的束缚,恢复和发扬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在电影表现形式方面也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学习和借鉴了新的表现手法

1979年出现的一批优秀影片,标志着新时期电影结束了徘徊,开始从“文革”的一片荒芜中走出来,进入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电影的春天到来了。所以,1979年成为与1959年遥相呼应的中国电影“复兴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

2、试述文革结束后出现的“伤痕电影”和“反思电影”及其意义。

“文革”过去了,但它留在人们心灵上的沉重的、带血的伤痕却难以抹去、挥之不去,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人啊,人!”(戴厚英小说名)至今言犹在耳。随着人性的觉醒和关于人性的讨论,以短篇小说《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滚滚而来。而在影坛继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伤痕电影”和“反思电影”的出现。人们被压抑多年的情感和痛苦,借助于电影这一直观有效的媒介得到尽情的宣泄。这时的银幕上,不见了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英雄,越来越多的小人物、普通人作为主角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处于时代的旋涡中,在黑暗中挣扎、反抗,但是坚定的信念换来的却是真理的破灭,正义的呼声反使自己陷入困境。不过我们也看到,在一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里,他们个人的控诉声虽然弱小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生活的颤音》中,小提琴手终于奏响了“一月的哀思”;《苦恼人的笑》中,说了真话的记者乘囚车远去,仍然是那样的执着;《神圣的使命》中,老公安在最后关头英勇牺牲却义无返顾;《于无声处》中,天安门诗抄终于搜集、整理完成。

伤痕电影从普通人的视角演绎了一个个令人心碎的故事,这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它提醒人们记住伤痕与血泪,记住那些为了真理、正义、理想而勇敢搏斗的人们,记住政治浩劫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的深深的无法抹去的烙印。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的长河中,这一系列的伤痕电影也为中国电影史书写下了独特而意味深长的一笔。

3、试述谢晋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在第三代导演中,“新时期”电影创作最有成就的当属谢晋,被称为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在“文革”前,谢晋就以《红色娘子军》、《女篮五号》、《舞台姐妹》等几部经典影片,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影坛的地位。进入“新时期”后,自称“为电影而活着”、要把“生命结束在摄影机旁”的谢晋,以一种勃发的激情接连不断地拍出了一连串的“留得住”的影片。1977年谢晋导演了《青春》,1979年导演了《啊!摇篮》(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0年导演了《天云山传奇》(荣获首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1982年导演了《牧马人》(第6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3年导演了《秋瑾》,1985年导演了《高山下的花环》(第8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1986年导演了《芙蓉镇》(新时期谢晋电影创作的巅峰之作,获1987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1989年导演了《最后的贵族》,1991年导演了《清凉寺的钟声》,1993年导演了《老人与狗》,1997年导演了《鸦片战争》。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之际,谢导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愿意拍关于“慰安妇”

题材的影片。

2008年10月18日凌晨,带着些许遗憾,谢晋离开了我们。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谢晋是一个贯穿性人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谢晋是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我国主流电影的传统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谢晋几乎使中国传统电影走到了尽头。这意味着他的电影达到了某个高度,这个高度是其他导演几乎无法超越的”。

他的影片大多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社会内容,主题挖掘深刻,表现出了中国电影人的良知;谢晋的电影善于刻画人物,表现人情人性,以情动人,特别是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如《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牧马人》中的李秀芝、《芙蓉镇》中的胡玉音等。谢晋熟悉观众的欣赏趣味,所拍的影片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

4、概述中国的五代导演及其电影代表作。

第五代导演大多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包括其后的进修班),毕业后很快有了独立拍片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如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等。其重要代表是: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和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等。第五代的作品很多,主要还有:吴子牛的《晚钟》、田壮壮的《盗马贼》、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孩子王》等等。

5、第五代导演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和电影作品?

第五代导演大多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包括其后的进修班),毕业后很快有了独立拍片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如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等。其重要代表是: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和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等。第五代的作品很多,主要还有:吴子牛的《晚钟》、田壮壮的《盗马贼》、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孩子王》等等。

第十讲

选择题:

1、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推出的根据鲁迅作品改编的影片有(BCD )。

A、《祝福》

B、《阿Q正传》

C、《伤逝》

D、《药》

E、《孔乙己》

2、1983年,中国影片《城南旧事》获得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该片的导演是( C )。

A、杨延晋

B、黄建中

C、吴贻弓

D、水华

3、第四代导演郑洞天的代表作、被称为“纪实美学”代表性作品的影片是( A )。

A、《邻居》

B、《人到中年》

C、《生活的颤音》

D、《都市里的村庄》

4、根据谌容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是( B )。

A、《邻居》

B、《人到中年》

C、《逆光》

D、《人生》

5、陈强、陈佩斯父子首次合作的影片是( C )。

A、《甜蜜的事业》

B、《他俩和她俩》

C、《瞧这一家子》

D、《父子老爷车》

6、赵焕章的“农村三部曲”是(CDE )。

A、《花好月圆》

B、《月亮湾的笑声》

C、《喜盈门》

D、《咱们的牛百岁》

E、《咱们的退伍兵》

7、20世纪80年代初,影片( A )引发了新中国武侠电影的一场“狂飙突进运动”,功夫片热潮很快形成。

A、《少林寺》

B、《黄飞鸿》

C、《双旗镇刀客》

D、《武林志》

思考题:

80年代初中国电影都有哪些类型?类型片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包括70年代的最后一、二年),中国影坛出现过多种多样的类型电影:农村片、喜剧片、反特片、工夫片、儿童片、戏曲片……这些类型电影在观众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影热潮,造就了许多票房奇迹。而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就不一样了。这时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电影生产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正在此时,电视、录像等又分流了大批电影观众。不过,对类型电影构成最大威胁的还是第五代电影人的崛起。就象有的学者指出的,第五代一出来就是反类型的。他们关注自我意识,是“影像本体论”、“作者电影论”,而不是“观众本体论”了,总的迹象就是电影与观众的脱节,

电影走到前面去了。

二、军事历史题材片80年代初的代表作有:1981年成荫导演的《西安事变》,汤晓丹1981年导演的《南昌起义》、1983年导演的《廖仲恺》

三、名著改编片1981年,鲁迅诞辰100周年之际,《阿Q正传》、《伤逝》和《药》,分别被上影、北影和长影搬上银幕。

四、反特片(惊险片)这一时期的反特片中有一部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1980年由“22大明星”之一的于洋自导自演的《戴手铐的旅客》。

5.生活片关注现实,一直是中国电影最为深厚的人文传统之一,“影以载道”的理想贯穿于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反映现实题材的生活故事片一直是中国电影中功力最深厚的一支。进入80年代,以《邻居》、《人到中年》等为代表的一批贴近现实生活、以表现现实题材为主的生活故事片,极为引人注目。

6.轻喜剧片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影创作中掀起了新一波的喜剧浪潮。影片的主题大多表现人们崇尚新生活、新风尚,努力追赶时代潮流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主要作品有:《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他俩和她俩》、《小字辈》等。

七、农村片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农村火热的生活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自然成为电影人表现的对象,而1979年底《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农村片这么少》,也引起各电影厂的重视,都开始抓农村题材影片。尽管有人对此类影片不屑一顾,但它有市场,农民喜欢看。赵焕章导演的《喜盈门》,迎合了新时期到来之际人们对国泰民安、物质富裕、心灵安宁、关系和谐的向往。影片讲的是一个儿媳妇总是计较小家庭的得失,与婆婆之间产生矛盾、摩擦,结果在大家的帮助下,她改正了错误,大家庭重新和和美美地过日子。1982年《喜盈门》获第5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2届金鸡奖故事片荣誉奖。继《喜盈门》之后,赵焕章又相继拍摄了农村题材影片《咱们的牛百岁》和《咱们的退伍兵》,构成了他的“农村三部曲”。

八、功夫片(武侠片)上世纪80年代初,由影片《少林寺》引发的功夫片热潮显示出功夫类型片的巨大市场潜力,也引发了围绕武侠片的又一次讨论。作为一种片种,武侠电影在中国历史上的争论颇多,遭遇的坎坷也很多,但它又往往拥有最多的观众。而一部《少林寺》引发了新中国武侠电影的一场“狂飙突进运动”,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武侠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9.儿童片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儿童电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类型,即使在“文革”时期也出现了《闪闪的红星》这样的亮点。进入“新时期”后,儿童电影在恢复和发展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值得铭记,一件是1981年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后改名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于蓝任厂长;另一件是1984年儿童电影拥有了自己的奖项——童牛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现了许多较好的儿童影片,如《泉水叮咚》、《苗苗》、《四个小伙伴》、《应声阿哥》、《小刺猬奏鸣曲》、《霹雳贝贝》、《多梦时节》、《豆蔻年华》等,第五代导演的早期作品《红象》也是儿童片,以后他们还拍了《候补队员》、《九月》等儿童电影。

十、戏曲片戏曲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作为一种类型片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经风靡一时。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拍摄了近50部不同剧种的戏曲片。而且成就不凡,显示了戏曲电影顽强的生命力。陈怀皑的京剧艺术片《铁弓缘》,获第3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谢添导演的豫剧片《七品芝麻官》,获第4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上影厂的京剧片《白蛇传》,观众达到创纪录的7亿人次,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长影的越剧片《五女拜寿》,由被誉为“天下越剧第一团”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影片汇集了何赛飞、陶慧敏等明星,获得第5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练习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9.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 _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 __ 鲜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 10.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C 6.D 7.B 8.D 9.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10.原句好,原句用双重否定,语意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

2019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课后练习题

12 纪念白求恩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yì) 解.放(ji ě) 微. 不足道(w ēi) B.殉.职(xùn) 极端.(du ān) 拈. 轻怕重(zh ān) C.鄙薄. (b áo) 纯粹.(cu ì) 漠.不关心(m ò) D.热忱.(ch én) 派遣.(qi ǎn) 冷冷清.清(q īn ɡ)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工作精益求精.... 的态度,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 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3.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 ,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 的治疗和亲眼看过 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 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白求恩同志 B.白求恩 C.白求恩医生 4.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部编七上语文同步练习:12课《纪念白求恩》

12.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代表作有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诗词《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其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议论文的中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本文是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

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对医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阅读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并理解其作用;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方法。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佩服家谕户晓 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见异思迁 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漠不关心 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精亦求精 【解析】A项,家喻户晓;C项,满腔热忱(chén);D项,精益求精。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 A.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一味地拈轻怕重,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毫无出头之日。 B.人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电影史复习资料 (1)

世界电影史概论复习梗概 电影艺术的初创时期(19世纪照相术发明~ 20世纪一战前后)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从凝固的瞬间到活动的影像 爱迪生“电影试镜”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它只能供一人观看,没能将影像放大到和真人一样的大小,并且不能以投影的方式放映影片;二十由于没解决胶片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画面虽然是动态的,但不清晰。 卢米埃尔:借用缝纫机的机械原理设计了胶片传送装置,解决了电影胶片在传送过程中的间歇问题。 设计的“活动电影机”是一种轻便的手动控制设备。这种设备由手动曲柄控制,可以将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给多个观众看。它合并了摄影,显影和投影的功能在同一个机身中,是一个双重作用的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摄影机,并在1895年取得了专利权。 第二节法国:从现实记录到艺术表现 卢米埃尔的电影电影理念:卢米埃尔兄弟已经很恰当地规定了影片的真正领域,小说,戏剧真正表现人得心灵,电影表现的乃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凡是运动的东西都在摄影机的拍摄范围内,电影机的镜头是向世界开放的。 梅丽爱的贡献之一:将戏剧引入电影 梅丽爱的贡献之二:从魔术师到电影特技的创新者 梅丽爱的局限性:他认为的“无所不能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能够摆脱舞台、戏剧对他的束缚。他一生死守着一套戏剧纪录片的美学。(在他看来,摄影机只是一场戏剧表演的忠实记录者,整场戏都从一个机位拍摄,没有景别变换。虽然在他的电影了出现了不同场景的镜头衔接,有了最初的分解镜头,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距离蒙太奇的分解,组合近一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第三节美国:早期电影业的成长

《纪念白求恩》阅读题

《纪念白求恩》阅读题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2.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3.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4.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5.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 _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 __ 鲜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 6.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肺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清理呼吸道无效 1、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其咳嗽的频率、程度等。 2、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 3、对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脑组织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4、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床旁备有负压吸引装置、开口器,必要时吸痰 5、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 6、给予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 7、指导协助翻身、拍背、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必要时遵医使用超声雾化和蒸气吸入,湿化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 二、气体交换受损、低效型呼吸型 1、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有利于呼吸,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因合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和咳痰,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2、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一般1-2/min,同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鼓励患者有意识地使用呼吸技术(包括缩拢嘴唇呼吸和用膈肌呼吸),以增加肺活量。 4、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温湿度适宜。

5、心理护理:因不良情绪可以加重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及安全感。 6、用药护理支气管舒张药、抗菌药物、呼吸兴奋剂,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7、嘱患者戒烟、酒,减少其对肺部的刺激。 8、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三、睡眠型态紊乱 1、评估导致病人睡眠型态紊乱的具体原因(属于病理生理、心理或情境哪一方面的因素)。病人睡眠型态,如早醒、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与医师沟通,遵医嘱用药。 2、尽量减少或消除影响病人睡眠型态的相关因素;如治疗躯体、精神不适和疾病;及时妥善处理好病人的排泄问题。协助医生调整影响睡眠规律的药物种类、剂量或给药时间。为病人安排合理的运动、活动及减少白天卧床、睡眠。帮助病人适应生活方式或环境的改变。夜间病人睡眠时,除必要的观察和操作外,不宜干扰病人睡眠。 3、心理护理措施: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及兴奋程度,从而改善病人的睡眠医. 四、活动无耐力 1、鼓励病人充分卧床休息。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卫生纸、茶杯等)放在病人容易拿取的地方。 3、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要指导陪护协助其日常生活活动,以减少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课内阅读2(含答案)

课内阅读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段论证的要点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2.本段语言的主要表达特点是什么? 3.这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4.文中对白求恩有三种称呼:“白求恩同志”“白求恩”“白求恩医生”。想一想,这三种称呼有什么讲究? 5.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参考答案: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2.夹叙夹议。 3.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把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作对比,突出赞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4.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符合场合的需要;就从事的医疗工作而言,称“白求恩医生”,突出工作性质,最为贴切、自然;从共产党员来说,则称“白求恩同志”,突出白求恩与中国人民的亲密无间。 5. A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第一讲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A、美国人 B、法国人 C、意大利人 D、荷兰人 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香港 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 A、《定军山》 B、《长坂坡》 C、《难夫难妻》 D、《阎瑞生》 4、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 A、黎民伟 B、张石川 C、郑正秋 D、任庆泰 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 A、《难夫难妻》 B、《一夜不安》 C、《店伙失票》 D、《劳工之爱情》 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 A、林楚楚 B、严珊珊 C、王彩云 D、殷明珠 7、在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的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但杜宇 8、中国第一部在海外放映的电影是()。 A、《难夫难妻》 B、《庄子试妻》 C、《孤儿救祖记》 D、《掷果缘》 9、被誉为“尝试时期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压卷之作”的是()。 A、《庄子试妻》 B、《孤儿救祖记》 C、《劳工之爱情》 D、《黑籍冤魂》 10、中国早期长故事片的代表性作品有()。 A、《庄子试妻》 B、《黑籍冤魂》 C、《阎瑞生》 D、《海誓》 E、《红粉骷髅》 11、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是()。 A、新民公司 B、华美公司 C、明星公司 D、幻仙公司 12、明星公司三巨头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周剑云 E、洪深 13、影片《孤儿救祖记》的编剧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洪深 14、上海影戏公司的创办人是()。 A、汪煦昌 B、但杜宇 C、王元龙 D、邵醉翁 15、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 A、明星公司 B、上海影戏公司 C、大中华百合公司 D、天一公司 16、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 A、《火烧红莲寺》 B、《火烧平阳城》 C、《火烧七星楼》 D、《火烧青龙寺》 17、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指的是:() A、王汉伦 B、严珊珊 C、张织云 D、宣景琳 E、杨耐梅 思考题: 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2、试述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国产电影运动”。 3、《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讲 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三大电影制片机构是()。 A、明星公司 B、大中华百合公司 C、天一公司 D、长城画片公司 E、联华公司 2、联华公司的创办人是著名的电影事业家、编剧、导演()。 A、张石川 B、郑正秋 C、罗明佑 D、但杜宇 3、影片《故都春梦》的导演是有“诗人导演”美誉的()。 A、孙瑜 B、卜万苍 C、陆涵章 D、程步高 4、体现“国片复兴运动”创作成就的代表性作品有()。 A、《劳工之爱情》 B、《西厢记》 C、《野草闲花》 D、《恋爱与义务》 E、《桃花泣血记》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令狐采学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一、概述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 二、病因 1、内在因素: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健全,加上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婴幼儿易患支气管肺炎。 2、环境因素:肺炎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3、病原体: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它有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所致的肺炎日见增多。 三、临床表现 1、轻度 轻度仅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症状及相应的肺部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变现。

(1)发热:热型不一,多数为不规则热。 (2)咳嗽:较频,初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略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仅表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 (4)体征: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以背部两肺下方脊柱旁较多,吸气末更为明显。此外,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2、重症 重症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尚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3)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纳差、吐泻、腹胀等。 四、病例分析 病例导入 患者25床患儿高家乐,男,2月,因“咳吼4天”于05-25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嗽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出,鼻塞、流涕,稍喘,在家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儿精神一般,食欲欠佳,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五、查体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热忱()拈()轻怕重晋察冀() 殉()职鄙()薄纯粹()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设问) 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3.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①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接受工作时自己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②这对于一班__________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 ③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__________的共产党员。(不掺杂别的成分) 4.填空题。 ①《纪念白求恩》是_________________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它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课文默写。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的人。 5.用下面的句式或词语造句。 ①……不是……而是…… ②……只要……就…… ③满腔热忱 二.阅读 (一)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1.“这是什么精神”的“这”指的是: 2.“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中“这种精神”

电影史复习重点

电影史复习重点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国电影史历史分期: 拓荒期(1896-1932)中国电影的传入以及第一个黄金时代 探索期(1932-1949)中国点一个的初步成熟 发展期(1949-1966)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创作 停滞期(1966-1976)文革十年的中国电影 复苏期(1976-1984)新中国电影的恢复 繁荣期(1984至今)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 1:社会历史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革 2: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 3:中国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特殊联系,尤其是戏剧的影响更加明显 4:与世界电影相比,中国电影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 5:各个创作部门的发展不平衡 中国第一座专业影院: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建起—虹口大戏院 电影创作: 1913年《难夫难妻》(郑正秋导演编剧)中国故事片开端 1913年《庄子试妻》(黎民伟)“香港电影之父” 20年代《阎瑞生》(任彭年导演)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中国电影探索期结束 《车中盗》(任彭年导演)中国最早类型片,确立了娱乐观众的方向 商业投机性:决定中国工业从一开始就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粗制滥造模仿外国商业影片

1920年商务印书馆为梅兰芳拍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 郑正秋电影成就: 1922年与张石川等组成明星电影公司,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 艺术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把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电影创作: 《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特色,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种开端) 《玉梨观》 《劳工之爱情》(滑稽短片) 《自由之花》 《姊妹花》(最早有声故事片) 1923年明星电影公司《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导)是我国第一部艺术片,打破了外国影片独占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掀起了国产电影创作的阵阵高潮。中国电影创作正式进入长片创作阶段。 郑正秋的制片思想:主张有一选定的教育作用的通俗的大众化的商业电影制片思想。 主要贡献: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戏剧舞台方面吸取丰富的创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张石川:中国电影的先驱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完整练习及答案

<白求恩>专项 一、基础练习 文学常识填空(共4分) 本文作者,(1893-1976)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共5卷)里。 一.填空(共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9分) 热忱.()鄙薄 ...()()() ..()()晋察冀 派遣.()漠.()不关心拈.轻怕重() 2.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形近字的比较(11分) xùn 职狭ài jì实纯cuì八guà阵xùn 私洋yì牢jì憔cuì大guà xún 问 3.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4分)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三.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6分) 1.概括文章第一部分(1~3)内容。 2.概括文章第二部分(4)内容。 四.分析原文,回答问题(9分)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 课文内容分析: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军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人物?作用是?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4.写出这段文字表现人物的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白求恩》综合练习 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热忱(chén) B.担子(dān)狭隘(yì)纯粹(cùi) C.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 D.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 二、请选出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将其改正过来 1.A.殖民B.不足到C.趣味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 2.A.晋察冀B.拥护C.姿本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 3.A.精溢求精B.解放C.悲痛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 4.A.付责B.医疗C.佩服误: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 三、判断下列对各句的分析是否正确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2.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3.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写出了对同志对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四、分析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这句话中的“生怕”能否换成“很怕”、“害怕”,为什么?

《纪念白求恩》节选阅读及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⑴。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⑵ 4、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一个句子(不能用课文上的句子)(2分)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5、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6、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7、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对比的语句:(2分) 好处:(1分) 8、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⑴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画横线句子⑵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9、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0、结合选文谈谈在今天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分)

纪念白求恩读书笔记

《纪念白求恩》读书笔记 诺尔曼·白求恩,一个在中华大地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的英名!中国人民对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我最早了解白求恩还是在中学课本里,那时只是觉得白求恩伟大、了不起,虽然知道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但是却并没有真正读懂这位非凡的人物。 真正了解白求恩,还是最近加强党性学习,满怀着对白求恩无限敬仰的心情,我抓紧一切时间、珍惜一切机会,充分利用各种文献去熟知白求恩、解读白求恩。一个伟大的、 可敬的、动人的、丰满的白求恩大夫的形象穿越历史的硝烟,慢慢地在我的眼前展现出来,他不仅仅是一位医学专家、一名国际主义战士,他还是一个发明家,一个散文家,一个热爱艺术、富有情趣的人,一个忠贞的爱人! 1890 年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牧师家庭里,他从小就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自幼勤奋好学,受其祖父的影响,从8 岁开始就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后来考入多伦多医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为了支付大学的学费,他做过侍者、消防队员、记者、伐木工人、小学教师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报名去法国战场当过担架员,还参加过英国年年轻

的他就荣任了加拿大维多利亚皇家医院1929 海军。. 的外科主任,几年后,他已成为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他先后改进过12 种医疗手术器械,包括肋骨剥离器在内的许多医 疗器械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他发明了“人工气胸”疗法治愈了自己所患的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治之症 的肺结核。在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场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流动医疗车,它可以储备为500 个人进行包扎和做100 个 手术所需的药品和器械。 凭着白求恩的天赋和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他完全可以过着充裕富足的生活,但是,他追求真理、为了世界和平,决然的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路。于是, 他来到了中国,来到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到达武汉后,他首先拒绝了国民党的优越待遇,执意要到最艰苦的延安工作,后来他又要求到抗日前沿晋察冀军区,在那里,他谢绝了 毛泽东主席和聂荣臻司令员为他提供的每月100 元的生活 津贴,在当时战士们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聂司令员每月也仅有五元钱生活津贴的艰苦岁月,100 元的确是一笔非常丰厚的馈赠。白求恩坚持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衣服,并且喜欢大家喊他“八路”,他曾认真的说过:“我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不应该有特殊享受,假如我要想吃 的好、穿的好,我就留在加拿大,不来中国了”。这就是白

《纪念白求恩》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回答7—11题。(共15分)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6.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2分) 17.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18.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3分)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19.选文第(3)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6.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示对白求恩同志的悼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只要意思对即可) 17.D 18. 原句好,原句用双重否定,语意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 19.记叙表达作者无限惋惜、遗憾、悲痛的心情。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 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 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 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 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 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 当的一项是()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9.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 _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 __ 鲜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 10.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 6 .D 7.B 8 .D 9.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10.原句好,原句用双重否定,语意更强烈,给人印象更鲜明、更深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 远万里,来到中国。②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③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 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④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 习这种精神。 1.用文中的话回答,白求恩同志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 A.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

《纪念白求恩》选段阅读答案

《纪念白求恩》选段阅读答案 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回答1—5题。(共15分)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2分) 2.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3.选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4分) 4.毛泽东为什么说“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请结合选文,简单说明理由。(3分) 5.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4分) 材料: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

中国电影史B复习题

1)了解三大电影制片厂 ?“长影”前身即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而来,从1949年拍摄第一部影片《桥》到1966年,共创作影片约176部,其中故事片131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长影”厂的又一大特色;反特惊险影片形成了“长影”创作的一大特色。 ?优秀代表影片有:一、《白毛女》二、《平原游击队》三、《上甘岭》(四、《战火中的青春》五、《五朵金花》与少数民族影片六、《神秘的伴侣》与反特惊险影片。 吕班的喜剧三部曲与喜剧的发展--------------讽刺戏剧、歌颂戏剧、轻喜剧(1)吕班的喜剧“三部曲” A、《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B、《不拘小节的人》(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C、《未完成的喜剧》(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2)王炎的《寻爱记》 (3)傅超武的《幸福》 (4)毛羽的《球场风波》 3、讽刺性喜剧的创作特点与艺术得失 (1)用温和的讽刺手法来起到道德教化和行为规劝的作用。 (2)融入了艺术家的理性精神与批判意识。 (3)在电影的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了传统戏剧中的对比、夸张、巧合、误会等表现手法。 总的来看,这类作品虽然也存在表现手法单一、批评对象类型化等缺点与不足,但整体的创作水平和对喜剧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轻喜剧(又称生活喜剧) ?生活喜剧大多表现现实生活题材,抓住生活中的小矛盾进行剧情的展开;矛盾的解决方式一般都通过说服、规劝、教育,最后取得大团圆;格调轻松、欢快、活泼。 北影 ?北影从1950年开始故事片生产,到1966年共拍摄电影月88部,其中故事片60部,其他为戏曲片、歌舞片、艺术性纪录片。 ?北影艺术风格:叙事严整、节奏平稳、表现细腻、人物刻画准确。 ?一、“北影四大帅”的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