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第一次坐你车,一定要淡定

40年经验的驾驶员教练网上晒保命经——

女朋友第一次坐你车,一定要淡定

11月5日,一篇名为《40年经验的驾驶员教练的19条保命经验》的帖子在网络上被网友热烈追捧,并很快被转载到了各个车友论坛,很多网友在看了这个帖子后都表示:“在没看过帖子之前开车时都犯过很多帖子上所说的错误,现在看来这些驾车的小窍门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不按照窍门上面说的做,很容易就出事!”当日,记者在网上搜到这篇“热得烫手”的帖子时发现,上面所说的都是驾车时的一些细节的处理方法,对驾车新手甚至自认为老手的那些有些驾驶经验的人来说都非常必要。

掉落的苹果准滚到刹车板下了

1.脚下有水或雪,上车开车便走,一刹车,踩在制动上的脚会突然滑脱!

2.某一日换上硬底鞋,就会对油门的感觉发生变异!

3.咬了一口的苹果不知滚到何处去了,快找找,没准就在刹车板下面垫着!

4.烟灰长了一不注意,落了一身,低头一掸,再一抬头,没准儿就发生意外!

5.手机响的特不是时候,尤其带二三部手机的时候。必须回的电话,建议找地方停路边接听。

6.心情不愉快时上车要小心。

7.十字路口放行,在你车头前两侧的同向行驶大车速度忽慢下来, 你可千万不要盲目超它,不然你会后悔的!

8.以现在的路况说,发生意外时,追尾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要拉开行车距离并不要开快车!

9.长途行车你可单手扶方向以解乏,拥挤的市区路况多变, 单手扶方向是不可以的!

10.别轻易换车或借车,须知换个自行车还要习惯半天的道理!

11.任何时候保持情绪稳定,尤其是当你的女朋友初上你的车,或你的一帮狐朋狗友在你的车上喧闹时,或当有人夸赞你的车技超群时,你细听一听,魔鬼在狞笑呢。

12.你的音响完美,功率超群也没必要让所有的车都知道,放那么大声干嘛?

13.和女朋友或男朋友表达爱慕之情,不差行车中那一会儿,停车诉说更浪漫!

14.无论何种车型,都没有将手放在档把上的理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15.永远不要迷信你的车子各种天花乱坠的先进性能,安全永远系于自身的合理规范操作!

16.车辆的方向盘与身体之间活动的空间应以可自由伸展两臂为理想,伸展不开的曲臂操作方向的方式,遇紧急情况会成为顺畅打轮的阻碍。

17.开长途车,不能吃得太饱,否则全身的血液都帮你消化去了,大脑供血不足可要犯困的!

18.不要与以车谋生的“抢”道, 一是抢不过;二是以车为生的车都会熟练掌握“

合理冲撞”法则, 你没啥便宜可占;三是出租车半天还没赚钱呢,大卡车的土方指标一天是有数的,也得予以理解为好!


40升的油箱加35升油就行


这方19条保命经验正热得烫手,那边也有网友写出了自己的驾车实战经验:

1.堵车或等红灯的时候别跟得太近,除非有人想加塞,至少要留出可以一把掰出去的距离,以防前车发生故障,自己也被夹在中间。

2.排队时,为了防止别人加塞,在加塞来车一侧,多留出来半个车身。

3.正常行驶时,前车突然并线给你让路,绝对没好事。千万别超车,最好马上松油预备刹车,同时迅速观察两侧及后备镜,判断出如果要并线往哪边并,八成前面有情况。

4.当你从后视镜里看别的车有点费劲的时候,也就是你该开灯的时候了,不是为了看清道路,而是为了让别人看见你,尤其是白天下雨的时候!

5.加油的时候别加满了,40升的油箱加个35升就行了,跑的公里数差不多,在航空领域这个现象叫“油耗油”,别白浪费钱,还污染环境。

6.停车的时候,将你的车头朝外并且将车辆摆正,一个是走的时候方便,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防盗。

7.开车并线的原则是:不要让后车踩刹车。

越野E族辽宁大队网名四野先生的版主王斌说:“那些经验是在常年的驾驶中或是车祸中得来的,这对新手的驾驶技术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 本报主任记者 杨硕

[2010-11-06 21:34 补充如下]

[导读]汽车安全行驶的速度底限是多少?车辆发生碰撞后,人是否应尽快离开车身?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准则?这些问题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成都商报特别采访了汽车力学和技术专家。
7月17日,一个令中国车界震惊的日子。
这一天,在西北戈壁滩上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一辆途观试驾车在敦煌一条双向两车道公路上行驶时,意外撞上了前方的农用翻斗车,剧烈碰撞后很快引起爆炸,车上4人不幸全部罹难。遇难4人中,还包括了这款车的制造者———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和公关总监曾家麟。
据相关报道,当救援者赶到后,看到的只有熊熊大火和满目疮痍的车体残骸。由于车祸的惨烈和遇难者身份的特殊,让这起事故迅速在网络蔓延,成为了一件备受关注的公众事件。汽车安全行驶的速度底限究竟是多少?车辆发生碰撞后,人是否应尽快离开车身,以防自燃或爆炸?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准则?这些问题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毕竟,我们已经身处一个汽车工业化社会,每天的出行都可能和汽车密不可分,悲剧自然引发大

家对行车安全的深思。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汽车力学和技术方面的专家,对用车的安全事项和车辆安全构造进行专业解析,告诉你关于汽车安全“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关于时速:车速过快,车辆面临“失控”危险
一位有20年驾龄的老司机告诉记者,他多年来安全驾驶的心得只有一个字:慢,没有别的窍门可言。

一位姓曾的资深汽车工程师告诉记者,时速100~120公里是大部分车辆性能、速度、安全等因素的最佳结合点,而把车速控制在80km/h以内,车辆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保证。

“现在最好的车,在相当好的路面上测试,由专业驾手操控,从时速100km/h急刹到停车,刹车距离最少也有40米”是个什么概念呢?曾工程师解释说:“以一辆急刹平均减速度为0.8g的车为例,当速度达到40km/h时刹车距离需要12.76米,60km/h需要25.54米,80km/h已经需要39.92米。可想而知,超过80公里需要的刹车距离更长,而速度越快,对人体的反应和道路情况要求也越高。在过路口时,速度一旦超过60公里,出事故的几率都很大。”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学院教授巢凯年认为,车辆的速度在车祸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速度越快,面临的安全威胁越大。尤其是车辆超过200km/h,对车的要求就进入一种临界状态,此时踩一下刹车,车辆左右的摩擦稍有一点不对称,整个车就可能失衡,发生转向。有科学家在研究了数百起造成司机死亡的车祸后发现,一辆时速88公里的汽车从相撞到导致司机死亡只需0.7秒,因此时速达到200km/h以上时,面临的风险无疑会增加几十倍———要知道,F1上海站比赛,著名车手汉密尔顿的最快单圈平均时速也仅为207km/h。”

通常说来,在市区行驶的安全速度是40~60km/h,在高速上不超过120km/h,控制在这个速度范围之内,即使发生车祸损失都能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如果遇到特殊路面,比如积水、坑洼、沙子、坡地,更要以极低的速度通过。

所以,控制速度是开车最重要的安全锦囊。

关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每一款车都有安全装置,但安全性都有极限
就算一款以安全著称的车,它的安全性能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超出就面临车毁人亡。套用一句网上的话,世上没有“神”车。

不管是几万元的经济型轿车,还是上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超级豪车,每一款车在出厂时都配备了安全装置。汽车安全配置简单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记者就此询问了一位姓许的汽车高级工程师。据他介绍,主动安全的作用是防止车辆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比如ABS、ESP、TCS、EBD、VSA这些电子系统都属于主动安全,它们

最终表现出的效果是车辆避让障碍物的能力、制动的距离和制动时对车整体的控制力。

而被动安全是车辆已经发生了碰撞后,保证人身安全的配置。“安全气囊、安全带,一些车型在设计时采用的吸收能量原理,比如太空舱,或者溃缩式方向盘、碰撞后发动机下沉,以及车辆的钢板厚薄等,都是被动安全。”他告诉记者,安全性都是相对的,如果速度过快、制动距离有限,突然发现障碍物,再优秀的车,配置再多,也很难逃避灾难。

所以,最大的安全来源于驾驶者的内心,而不是借助外力。

 关于碰撞试验:安全设置也可能“失灵”,每一起事故都有偶然性



虽然每台车出厂前都通过了一定的碰撞试验,但不管是欧洲标准还是美国标准,测试的都是普通状况下的碰撞,有一定的固定模式,甚至连碰撞的角度都是固定的。但车祸却有偶然性,谁也不能保证车子的哪一点最先接触到碰撞物。

巢凯年教授告诉记者,车子碰撞时的角度不一样,着力点不一样,产生的加速度和位移就不一样。就拿安全气囊来说,现在网络上有人在讨论,为什么自己的车速接近100公里时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却没有打开。这种现象并不少见,而且可能发生在任何一款车身上,因为安全气囊的弹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碰撞到了它的接触点,二是减速度达到一定程度———不能说在起步时碰到石头了它就会弹开。事实上,在发生事故的一刹那,谁也不能保证驾驶者还能清醒地调整方向盘,将安全气囊的“点”瞄准障碍物。

所以,把事故扼杀在摇篮里,是避免损伤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关于轮胎:“四足”有异,及时更替
作为汽车的四只脚,轮胎是汽车奔跑时唯一接触地面的部分,它的状态直接决定了行车的安全性。当轮胎气压出现异样,或者表面胎纹磨损过度时,都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车辆行驶中已经出现一些先兆,如跑偏、胎噪变大、高速异常抖动等,一定要格外小心,及时修补或更换轮胎。

校正胎压也是安全检查中最重要的一环。高级汽车工程师罗开俊告诉记者,人们总认为爆胎是由于轮胎气压过高造成,其实胎压过低也可以引起爆胎,原理是轮胎承受不住车辆的自重。“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对轮胎气压都有不同的规定,甚至前胎、后胎都有不同,有70%的爆胎都是因为轮胎气压不匀”。胎压必须随时检查,而且必须在轮胎冷却的情形下进行,否则高温会使胎压升高,测起来不准。现今各种轿车,在用户手册上都会注明该车轮胎的气压要求,允许的偏差也就是±0.1~0.2公斤压力(一、二百个千帕单位)



除了专业的测量,罗工还介绍了一些简易方法,非常适合车主第一时间判断轮胎状况。用肉眼观察:看轮胎表面是不是有鼓包,或者沟槽深度低于1.6毫米时,轮胎都应该更换了;自己检查胎压:可以在汽车行驶一段距离后,用手触摸轮胎表面或轮轴,四个轮胎的温度应该是一致的,如果有一个特别高,就说明这个轮胎有损伤。

因此,养成检查轮胎的习惯非常重要。

关于安全带:系安全带是车辆被动安全的基础
安全带可能是平时人们开车、乘车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但却是汽车碰撞事故中最有效的保护设施,被称为“生命带”。据有关数据显示,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在事故中存活的几率是不系安全带的两倍,受伤几率则降低50%。

罗工告诉记者,在汽车的一系列被动安全设置中,安全带是其他装置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巨大的惯性力,这个惯性力能使驾乘者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车门等物体发生碰撞,甚至被抛出车外。“这个惯性力有多大呢?当车速在50公里时撞上墙壁,相当于从3层楼跌落到水泥地面上,产生的正面冲击力对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将达到1.5吨。”此时有了安全带的缓冲作用,就能吸收大量的撞击能量,并将驾乘人员牢牢束缚在座位上避免碰撞。否则,包括安全气囊在内的其他安全设置,不仅难以发挥“锦上添花”的功能,相反还会给人带来伤害和威胁。

所以,要养成良好的驾乘习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系好安全带。

 关于高速行驶:越好的车,碰撞后形变越大



在高速上行驶时,车辆的速度一般都比较快,路况良好通常会达到100km/h以上。一位常年从事汽车维修的人士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一般会发生三种撞击。第一是方向盘偏离,撞到了一边的护栏,这肯定会出现“Z”字形撞击,人在车上会像被筛糠一样摇晃;第二是在快速行驶中爆胎,这时驾驶者通常会打方向盘、踩刹车,车辆容易发生翻滚,建议这时一定不要乱打方向盘,避免急刹车;第三种就是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这时通常速度较快,反应时间短,力度很大。

“我这么多年接触了很多事故车辆,一般来说,安全性越好的车,发生碰撞后形变越大。”他告诉记者,由于看重安全性,这些车辆的设计原理就是最大化保证乘坐舱的安全,所以在乘客和驾驶员的地方形变会比较小,但是前车的引擎盖以下和后备箱的形变可能会很大。这是因为,车辆其他部位都把能量吸收了,人所在的地方就能少吸收一点。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

们坐在翻滚列车上碰撞到物体,人可能一下就飞出去了,“这就是因为人把碰撞的能量吸收了”。

所以,一辆车发生事故后,形变程度与它的安全性不一定成正比。

关于自燃和爆炸:通常撞击后很难燃烧或爆炸
当遭遇剧烈撞击后,车是否存在自燃或爆炸的危险性,人是否应该尽快离开车身呢?

“我们在香港电影里经常看到,警察追歹徒,车翻了以后,人爬出来大喊,快跑啊,然后车就爆了。这是电影。”许工程师告诉记者,在现实生活中,严重碰撞后自燃的车辆都很少,更不要说爆炸了,按照原理也是这样。另外,人们误认为汽车爆炸可能是发动机的部分,“其实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发动机的外部是铸铁,也有铝合金的,材料性能非常稳定;而且发动机里面的几个气缸都是分散的,在4个冲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许工分析,从汽车一整套系统来看,爆炸只会涉及到和油有关的东西。汽油在汽车内的通道是:油箱-油管-滤芯器输送-电子分配-节气门-混合气体-气缸,发生爆炸的点一定是和汽油有接触的。在哪种情况下汽油会燃烧呢?肯定要遇到火。但一般的自燃很难引起爆炸。“我曾经在三环路上见到一辆车自燃,直到烧成一副架子,车也没有发生爆炸。”他认为,爆炸的原理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突然燃烧得很猛烈,内部的能量迅速冲破外壳,就像放火炮一样。

巢凯年教授也认为,现在许多车辆都有一个特殊装置———燃油切断开关,会在车辆出现异常时自动切断油路,避免爆炸。但如果车辆是在一个极限速度之下,又猛烈撞击到了坚硬物体,有可能导致油管、油箱等损坏,遇到火花就引爆。

所以,当车辆发生碰撞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尽快离开车身,但车内人员不要太过恐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