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产业化中的资金供需矛盾

最新农业产业化中的资金供需矛盾
最新农业产业化中的资金供需矛盾

农业产业化中的资金供需矛盾

" 内容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资金供需矛盾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从资金的供需角度对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资金供给资金需求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教为手段、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纽带,通过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生产、农科教结合,把农业的产供销、贸工农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不动摇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目前的国内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供需失衡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的障碍。而本文正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进行的探讨。

农业产业化资金供需矛盾现状和影响

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资金供需矛盾

我国的农业已经由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粗放农业,发展到规模较大的集约式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建立规模大、专业化强、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质量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基地的建立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工程,需要与之匹配的大量资金的投入。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和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资

金供给不足。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环节的基地建设,其建设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供需矛盾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农产品的生产、储运等均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资金供给较弱,远远达不到龙头企业的发展要求,并且贷款额每况愈下。资金的不足势必阻碍龙头企业的发展,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承上启下环节的龙头企业缓慢发展必将导致整个产业化发展减缓。

农业产业化农户资金供需矛盾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户是生产原料的提供者,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必须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必须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的质量。这需要农户改进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方式,引进新的品种。农户生产成本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供给,而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资金供给显然不足。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定点观察站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农户信贷资金来源中,来自银行及信用社的贷款仅占20%,而来至私人的贷款则占71%。在我国金融体制下,在农户资金供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民间金融不具备合法地位,而且非正规金融组织有其致命的弱点和缺陷——容易违反金融法规或高利率,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相当一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一些不正当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成为非法活动的助推器,风险监管不严格,存在很大隐患。

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资金供需矛盾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失去了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便成了一句空话。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0.4%,科技创新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35%,低于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科技发展资金的缺乏将直接降低农业产业化的农成品质量,不利于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这显然不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增加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创新资金的供给。

农业产业化资金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收缩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指的是农业发展银行,自1998年的银行改革以后,农业发展银行的一部分综合开发业务划归商业银行。农发行的业务收缩为主要满足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给。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对其业务的补贴,其业务的收缩也就意味着农发行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大大的弱化。

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不完善

龙头企业指的主要是那些市场开拓能力强、规模大、市场效率高、产品质量大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其资金的供给主要来自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

性银行业务主要集中于粮棉油的收购,资金供给基本上不涉及到企业。农村信用社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只有以小额的农户贷款为准,资金的规模小,对龙头企业的发展融资力度小。这三家主要农业金融机构的各自业务脱节发展,使得龙头企业资金的供给渠道狭窄。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民间金融虽然能够弥补农村正式金融机构的不足,但是我国民间金融的机构不具备合法地位。

信用社自身风险和农村信用的缺乏

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其历史形成的包袱没有完全消化,农村信用缺乏,使得农信社的信贷风险加大。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信用社仍然有3851亿元的不良贷款,占资产总额之比为17.5%(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后,不良贷款占资产总额之比一般在5%以下),仍然有不少历年坏账损失。较高的信贷风险使得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过程中的“惜贷” 、“慎贷”的现象日益严重,一些地区的农信社的资金甚至“农转非”和商业银行争非农市场,进而使得农户资金的需求日益不足。

科技创新资金需求不足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然而科技创新的风险是在所难免的。科技创新是高风险事业,研究表明,从新的设想到新产品的开发和占领市场,成功率只有2%-3%。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风险较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产品、市场、经营者自身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企业在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批失败、关闭。残酷的现状,使得支农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资金的

供给较弱。

解决农业产业化资金供需矛盾的措施探讨

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供给作用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兼有财政和金融的双重功能,因此农发行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信贷资金,本着不盈利,促进农业产业化顺畅发展的目的、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的宗旨,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农产品的开发。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农发行集中资金,力主促进当地形成专业化强、商品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的地域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

拓宽农业产业化融资渠道

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合理协调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业务,分清各自业务的主次,根据自身的资金特点合理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银行与农信社比较起来,资金比较雄厚,信贷能力、服务质量均占有优势,因此农业银行应重点扶持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效益,并与当地经济联系紧密的重点龙头企业,支持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金量,增强辐射作用,以企业促进整个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根据自身的资金规模小和传统业务的特点,重点做好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借鉴国外经典小额信贷模式的经验,在金融工具上创新。农信社应

最新浅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浅谈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谓农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一种经营体制。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最初的经营模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多种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等。不管哪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都不外乎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基地、技术、资金、市场等。在这些要素中,资金是首要的,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一切将无从谈起。 一、资金支持是农业产业化有力的助推器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比较效益;有利于把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有利于促使弱质农业转变为商品农业,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经营中的推广;有利于推动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具体讲: 1、通过资金支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对农村经济的拉动力。优势主导产业具备区域资源优势、产品特色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等特点,在农村经济中起联系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如:优质大宗农产品种养殖业、生态旅游农业、绿色食品、畜牧业、高科技生物农业、果林业等。 3、通过资金支持发展农产品基地,增强依托辐射力。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通过资金支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的连片生产格局。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4、通过资金支持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整体联动力。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育和完善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运销中介组织及电子化信息网络市场,才能按产业化要求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保证运销增值。 5、通过资金支持促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增强发展推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如科研院校所、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产学结合;支持生物农业、新型种苗、农药、兽药、肥料、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与品质,促进科研、生产、经营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支持。事实上,由于缺乏资金,我国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研究出来的成果约有60%以上得不到推广和应用,处于长期“休眠”状态。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比例。 二、资金支持不足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由上可以看出,发展农业产业化,不管哪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

农业产业及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农业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通过介绍农业种植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反映项目单位资金面情况,通过分析国家宏观、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以及地方政策等,论证项目政策支持背景及获取资金支持的政策依据,通过详实介绍项目情况,反映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规模、技术工艺先进性、规划进展情况、组织情况、相关应对机制(如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等),着力分析项目存在的价值和前景,深度透析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形成申请资金可行性的充足论据,是专门针对农业种植项目获取政府资金支持的专业报告。其撰写方法如下: 第一部分农业种植项目背景信息 一、农业种植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第二部分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二、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三、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农业种植项目优势

一、组织优势 二、技术优势 涉及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 三、市场优势 四、模式优势 五、其他优势 第四部分农业种植项目产品规划 一、农业种植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农业种植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先进性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农业种植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三)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农业种植项目建设规划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地 (一)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农业种植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农业产业化1

《农业产业化》部分复习 名词解释(3分/个,共个) 1. 经济机制:经济学中的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由于经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决策程序 (1)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2)拟定具备实施条件、能保证决策目标实现的可行方案。 (3)分析评估,方案择优。 (4)慎重实施,反馈调节。 3.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

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二.简述题(简答6分/个,共个,) 1.简述经营与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

资本运营是通过优化配置所能控制的资源进行市场交易,达到资本拥有者利益最优化和资本的增值。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都属于企业经营的X围,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虽然与资本运营有关的并购、融资、股权重组、资产重组等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暂时脱离生产经营而单独运作,并获得一定的资本收益,但在本质上,资本运营最终必须服从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手段。前者侧重于产品扩X,属于内部管理型战略;后者侧重于资本扩X,属于外部交易型战略。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决策。因此,企业应该对两者都高度重视 3.简述现行利益机制的基本类型 资产整合型利润返还型,合作经营型,中介服务型,价格保护型,市场交易型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分析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农业产业化基础的急待加强 (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 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农业和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进入90年代,山东实施按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的新思路,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同年4月,山东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及其所辖县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之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的报告。1993年7月18日和8月19日,农民日报》两次刊登了时任山东省农委主任的王渭田同志的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这篇文章是已知全国性报刊上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篇文章(姜奇平,1997)。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更是在全国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和版面介绍了潍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国民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定党在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化转变。” (二)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的现状 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②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原因)和客观必然性;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④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⑤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大家对第二方面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其它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据农业杂志社的综述(农业经济杂志社,1997)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至少有11种观点。本文认为,意见分歧是由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总的说来,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从角度看有人侧重从宏观进行研究,也有人侧重从微观进行研究,而从“产业”这一中观层次,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加以全面研究的却较为少见。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4-08-08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整体运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目前,干部和群众对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还没有完全做好,结构上的问题,品种品质上的问题,布局上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种什么 ?养什么? 发展什么?还不完全清楚,甚至顾虑重重;有的连我们基层干部也不完全清楚。具体体

现为:市场还看不准,发展路子还不宽,对农民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还比较滞后。总体上还缺乏明确的规划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模仿外地 经验和模式。要使结构调整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有一点显得十分重要,就是要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 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缓慢的内在原因是:农产品产量与农村劳动力“两个充裕”并存;农业生产劳动率和农产品转化加工率“两个过低”并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但从种、养业中获利,还可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增加收入。 3、发展方向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农业竞争已经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

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

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发表日期:2008年10月19日出处:新华网作者:中共中央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发表日期:2008年2月1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作者:中共中央国务院 “(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抓紧研究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龙头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健全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一村一品”。” 3、《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发表日期:2009年5月12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 “四、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 (十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结合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技术进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要向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当倾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企业巩固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十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要对农产品加工、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对信用记录较好、有订单但暂时出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赵泽红 沾益县农业局 655331 摘要:本文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些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是公司、农户等市场主体在经营服务环节上的联合,充分体现了农业合作经济的本质。农村改革以来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公司根据客户的需要,组织指导农户种植养殖,并负责产品的推销,起到了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事实上,公司与农户的结合是所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农业合作经济,就是农户联合起来办企业为自己服务。这个企业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是农产品销售企业,也可以是农业生产资料购销企业,或者综合经营的企业。公司是合作组织成员联合投资、共同拥有并民主管理的,可以说是“农户+公司”,许多国家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农户+公司”;我国目前的产业化经营中,公司是农户以外的市场主休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是“公司+农户”。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做大,所联系的农户越来越多,如果龙头企业与每一农户都签订合同,运作成本就会很高,还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需要一个中介服务组织,协调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正因为这个现实的需要,目前我国有众多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已从“公司+农户”向“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如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走上通过饲养“草原兴发羔羊”、“草原绿鸟鸡”脱贫致富的道路。“农户+公司”中的公司,是农户投资兴办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实行传统合作经济的原则,形成“共享、共担”机制。“公司+农户”中的公司,投资主体不是农户,完全采用合作经济原则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无偿或低偿地向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确定保护价,包销农产品等,使公司与农户形成“共享、共担”机制。本文主要讨论“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有一些地方农村经济一直依靠烤烟、油菜等有限的支柱产业,而烤烟的指导性种植计划和指令性收购计划两种体制矛盾十分尖锐,油菜价格偏低。一些地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着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及畜禽养殖等,而届时如没有相应的贮运、加工及营销企业的拉动,难免会出现种果园到毁果园等隐忧。谷贱伤农。某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或冷或热的

楚雄州州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

2014年楚雄州州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 申报指南 一、项目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扶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2014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开展市场开拓及品牌创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项目安排坚持效益优先、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扶持重点和主要支持环节 2014年,项目主要围绕全州优质粮食、绿色蔬菜、食用菌、种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市场开拓及品牌创建四个方面进行补助。重点支持对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力强、发展影响较大的项目。 (一)原料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扶持:以州级龙头企业为主体在州内依法流转土地、直接建立经营露天种植200亩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或者合同订单种植500亩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或者标准大棚设施栽培50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流转土地、露天种植200亩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原料基地,或者标准大棚设施栽培50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专业大户依法流转土地、种植粮油类作物面积100亩以上的原料基地,或者标准大棚设施栽培20亩以上的农业示范基地。 (二)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推广农业新科技及实用技术,开发新产品,以及企业自主研发、校企合作及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2014年重点支持标准化育秧、育苗、节水技术等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三)农产品加工项目。主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减少产后减损,提高综合效益,购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备补助;州级龙头企业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引进和推广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及新工艺、购买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新产品等补助。 (四)市场开拓及品牌创建项目。主要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省外大中城市或国外建立营销网络的项目。重点支持2013年新增自营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以及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和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龙头企业项目。 项目主要支持2014年新开工或在建(续建、扩建)项目,已完工项目不予支持;2012年—2013年已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和省、州级财政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再给予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项目不列为州级重点支持范围。 三、申报主体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按《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确认公布的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列入监测整改的龙头企业不允许申报。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标准2013年以前登记注册运行,实际成员数100个以上,产权明晰,有规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监督机制,独立的会计核算,生产基地有规模,产品有品牌,带动农民增收作用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专业大户。种植基地有规模,推广先进农业科技,自产农产品年综合收入10万元以上,有一定认知度,从事种植、养殖、初级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科技及信息服务。 四、申报材料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项目整体运营——农业产业化经营 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来源:原创| 时间:2014-08-08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整体运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 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 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 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 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 的问题,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目前,干部和群众对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还没有完全做好,结构上的问题,品种品质上的问题,布局上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种什么?养什么?发展什么?还不完全清楚,甚至顾虑重重;有的连我们基层干部也不完全清楚。具体体现为:市场还看不准,发展路子还不宽,对农民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还比较滞后。总体上还缺乏明确的规划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模仿外地经验和模式。要使结构调整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有一点显得十分重要,就是要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对接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带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闯市场,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就可以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对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的行政干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缓慢的内在原因是:农产品产量与农村劳动力“两个充裕”并存;农业生产劳动率和农产品转化加工率“两个过低”并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新生概念,它是伴随着国内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对规模化经营需要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农业产业化”的说法一出生就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是人们从实践中提炼总结的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产业目标,然而这也是众多学者从词语词义角度对“农业产业化”提出诸多异议的根源。早在1999年,国内学者郑林在《产业化的含义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辨误》一文中,就对农业产业化的涵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对产业化的误用,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孔繁来则撰文从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角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论点,他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面向市场的根本问题”,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 在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对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本意大体一致,均表现出了对市场的关注。这与我国农村地区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所表现出的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土地产出效率低、农民对农产品议价能力低等背景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成熟,很多地区开始走规模化、特色化农业道路,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特别是随着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及现代农业

的深入开发,农业分工更趋细致,区域化特征愈加明显,特别是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整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新理念作为我国在新世纪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这些都为农业产业化的涵义注入了新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将农业产业化定义为,区域农业在地区土地流转与土地整理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经营为途径,以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业为支柱,以产业立体化、土地集约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新技术引进、劳动力改造、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形成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利益联盟,最终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和组织经营形式。 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1.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与此同时,土地流转所释放出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参与农业企业的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实施方案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通知》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指符合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标准条件,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核认定,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三条本办法中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第四条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必须符合国家、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原则,符合世贸组织有关规则。第五条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的使用范围:(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包括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水利设施、道路维修、农田改造等费用支出。(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支出。包括各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繁育,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和技术培训服务等费用支出。(三〕农业保护经费支出。主要包括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防灾救灾支出等。(四)农业社会化服务支出。主要包括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检验检测、农产品咨询等费用支出;为重点龙头企业提供培训、信息、营销等服务支出。第六条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使用应实行项目管理。凡取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支持的龙头企业应根据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批复的项目预算,具休组织实施。第七条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应与重点龙头企业或项目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第八条财政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并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第九条取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支持的龙头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第十条取得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支持的龙头企业要定期向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报告项目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对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财政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可停拨项目资金或中止项目执行。第十一条项目完工后,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应根据批批复的预算等项目文件,对项目的技术、财务、资产等情况进行验收。对在项目申报和项目执行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龙头企业,取消该企业今后的申报资格,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第十二条本办法由自治区农业厅和财政厅负责解释。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极影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十企业十农户),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 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龙头企业与农

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资源比较优势战略的影响,不容易把握市场需求。②产业层次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③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对市场的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②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生产规模小与市场大的矛盾。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有些服务以盈利为目的,不考虑农民利

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附件1: 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省级现代农业 产业园创建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目标 以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岭南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聚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化绿色产品引导、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益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全产业链开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带动农民增收。 二、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主要包括规划布局、主导产业、科技支撑、农民增收、绿色发展、政策支持、管理机制等7方面要求: (一)规划布局合理。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全面统筹布局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重点突出二、三产业板块。 (二)主导产业突出。突出南亚热带及热带特色资源优势,围绕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产业中的1个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要求。 1.种植规模。种植的荔枝、柑橘柚、菠萝、芒果、茶叶、南药等,形成规模化加工原料生产基地,能够满足供应加工原料。 2.产值规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农业产值50%以上; 3.产业化规模。种养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产加销一体化,有一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加工(物流)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二三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50%以上。 (三)科技支撑有力。现代生产要素集聚,主导品种优良,生产技术先进,设施装备领先;

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科技研发投入大,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 (四)带动农民增收显著。规模经营显著,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园区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 (五)生态绿色发展。农业生产清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高,果茶菜等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效显著,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耕地质量逐年提升;经营品牌化,创建了一批名牌农产品,形成地方公共品牌;无公害农产品全覆盖,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50%以上;质量可追溯,主要农产品或加工品实现质量可追溯。 (六)政策支持到位。当地政府制定出台扶持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投融资方式,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水电路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七)管理机制健全。建立政府领导挂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调机制,成立产业园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构,产业园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机制健全。 三、资金用途和补助标准 (一)资金用途。资金重点用于: 1.产业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产业园农田生产区域基础设施,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2.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区道路、通信、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及原料、产品贮藏设备,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服务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园区农民参与和分享全产业链的收益,建立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4.扶持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模式等。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1(1)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农业产业化理论基础的研究急待加强 (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 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进入90年代,山东实施按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的新思路,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同年4月,山东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及其所辖县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的报告.1993年7月18日和8月19日,农民日报》两次刊登了时任山东省农委主任的王渭田同志的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这篇文章是已知全国性报刊上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篇文章(姜奇平,1997)。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更是在全国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和版面介绍了潍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二)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②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原因)和客观必然性;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 ④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⑤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大家对第二方面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其它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据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的综述(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1997)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至少有11种观点。本文认为,意见分歧是由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总的说来,目前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从分析角度看有人侧重从宏观进行研究,也有人侧重从微观进行研究,而从“产业”这一中观层次,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加以全面研究的却较为少见。

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现将《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印发给你们(电子文档可到财政部门户网站查看、下载),请据此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附件: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 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附件: 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申报指南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项,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依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现发布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扶持范围和重点 (一)扶持范围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的项目范围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一般安排在农业综合开发县。 (二)扶持重点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优经济林(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水产等。 各省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扶持重点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本省实际,确定重点扶持的优势农产品产业。 重点扶持产业之外的中成药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纺织深加工以及深海养殖、捕捞等项目一般不予扶持。 三、扶持对象 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扶持方式和相关政策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大连、上海、江苏、浙江、宁波、福建、山东、青岛、广东12个省、市)中央财政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70%以上用于贷款贴息项目,30%以下用于财政补助项目。

县级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资金项目

县级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 资金项目 申 报 指 南 2018年4月

目录 1、农村土地流转及特色产业引导示范项目申报指南(3-7) 2、精品休闲农庄奖补项目申报指南(8-15) 3、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示范主体奖补项目申报指南(16-20) 4、家庭农场贷款贴息项目申报指南(21-28) 5、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奖补项目申报指南(29-32)

农村土地流转及特色产业引导示范 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资金投向 农村土地流转及特色产业示范引导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等环节建设;以及开展产品原产地保护、“三品”认证等。 二、项目扶持方式 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增流转连片土地面积100亩以上,并与农户签订规范土地流转合同5年以上;或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且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上的规模特色基地进行补助。 三、项目扶持对象 发展特色基地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已获同类项目资金补助的不得申报,茶园规模流转由茶业局另行组织申报。 四、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必须带动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2户以上,申报主体为龙头企业的必须联系1-2个贫困村。 (2)申报主体必须在基地内按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投入品的采购和使用有详细记录,并建

立档案,做到产品质量可追溯; (3)申报主体基地生产所需农药40%以上,须从农药集中配送网点采购或直供。 五、申报材料要求 (1)填报休宁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表; (2)1500字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3)填报农村土地流转农户基本情况登记表,除所流转土地为原集体承包经营外,申报主体须提供与农户签订的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复印件,并附流转地块土地确权登记证书的复印件; (4)基地农产品生产纪录等农业标准化生产证明材料,基地有“三品一标”认证的提供证书(复印件)。申报主体从农药集中配送点购置农药发票等相关证明材料。 (5)当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带动贫困户的证明(包括带动贫困户人员名单、带动方式和贫困户收益情况),如所在行政村确无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需附当地乡镇政府无贫困户、贫困人口证明。 (6)龙头企业营业执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登记证(复印件)。 (7)项目申报承诺书。书面承诺所流转土地、带动贫困户、基地生产经营等相关内容的真实性。 六、联系方式 联系科室:县农委经管科联系电话:7530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