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国考行测80分+申论60分心得

行测80+申论60,攒人品写总结

09年国考,行测80+申论60,瞎猫碰到死耗子,成绩出来自己都不敢相信。不过回顾一下,多多少少可能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攒点人品,写出来给准备以后考试的筒子们分享下吧。

一、俺的公考经历

(一)06年国考,准备近一个月,76+50。参考书是致公出版社的,一般;还报了个冲刺班,忘了哪家的,也一般。

(二)0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当年为资格考试,过线即可,未专门准备,趁国考复习的余温,成绩貌似也是差不多水平。

(三)09年国考,11月9日星期天在海图买了一堆书,不料天天加班,复习时间不超过50小时,书没翻几页。能考出140分,90%都是靠运气。

二、09年国考小结

(一)参考书推荐

华图《2009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考点?技巧?预测》,京华出版社。

李永新中公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人民日报出版社。

李永新中公教育《申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二)复习:

1、怕时间不够,最先过了遍华图的冲刺串讲书。这本书200多页,行测和申论都包括在内,简要总结了复习要点、少量真题例题、时政热点,难度不大,适合基础好、时间紧的考友提纲挈领进入状态。特别是数量关系部分,把题目按照数学规律分了类,列有公式,可当作手册查询。

2、行测以考试状态做了08年真题,总结了自己的不足,主要在法律常识、图形推理、数量关系,于是认真复习了中公书的这几个模块,每道题都做,个别太难太偏的放弃。

3、申论以考试状态做了07年真题,请长辈评阅后,对比分析了多个版本的参考答案,选出自己最认同的版,研究其思路和行文,并工工整整抄写一遍。参考书主要学习思路、真题、时政热点。还看了几套模拟题(忘了哪个出版社的,题目不错,答案一般),时间所限仅仅是看,看完在脑中理理思路,对照答案之后再重新思考一遍。

(三)考试:

1、行测:预先给各模块分配好时间,每块比建议时间留出3~5分钟,到数学运算时发现时间不够,做了一道没做出来,就把整个模块跳过去了。到交卷前10分钟,还剩数学运算的全部、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题没做,卡也没涂,只好赶紧涂卡,没做的题一律涂C,真是欲哭无泪,明明数学题是复习最多、最有把握的嘛!

2、申论:在行测的打击下自觉完蛋,考申论时就很轻松,算好各道题的时间,把所有题目答题思路的要点都在草稿纸上整理出来,答题时一气呵成,边思考边从材料中摘抄语句,交卷前五六分钟答完。

三、行测小结

1、针对自身特点,量身打造复习计划。

结合以往公考经历、专业背景、本次复习前的真题检验,考虑到复习时间的限制,我对自己的判断是:

第一,知识面宽,常识部分恶补法律知识即可。

第二,语文基础好,言语理解可不复习;逻辑能力较强,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可不复习;经济学专业出身,资料分析不成问题。这几块只需做几套题热热手即可。

第三,图形推理、数量关系方面的能力相当差,但善于记忆和总结,通过题海战术可以摸索到规律,提高应试水平。

因此,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先弥补弱项,如有余地再巩固强项。

2、常识重在平时积累,考前突击也必要。

以09年国考题目为例,二十四节气是小学自然课学过的,次贷危机是近期时政热点,都要靠平时对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知识的关注和积累,任何一本公共常识书中都难以覆盖。但考前突击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法律常识部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考友,建议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条款,多做真题、模拟题,多看案例。

3、图形推理、数量关系的系统复习及题海战术很重要。

中公教育的书体系很完整,有些题目跟09真题是一个路子,俺就不详述了,如把这本书吃透,考题至少能答对60%。

但有一点必须吸取的教训,就是速度!我复习时一直注重深入而忽视了模拟速度,寄希望于考试时从别的模块挤出时间,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网上有人建议按小学奥数复习,俺小学时奥数是拿过奖的,如今作为成年人已经没啥感觉了,恐怕只有时间很充裕的考友才做得到吧。

4、言语理解、资料分析不能指望临时抱佛脚。

言语理解的公考题目,几套培训书的答案差异很大,如果偏听一家,会吃亏的。我是做了08真题后,对照三个版本的答案进行判断总结。个人的判断力主要来源于中学语文基础,公考题有点像高考语文题,高中时题海战术不知练过多少了,俺高考语文130分,自觉没必要再吃公考题海的苦。对于基础好的考友,俺的建议是复习时少做精做,熟悉做题套路即可;考试时相信“一见钟情”的感觉,尊重自己的语感,边做题边涂卡,既节约时间,又免得反过头来越改越错。资料分析,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俺在单位也常做经营分析,对图表、数字比较敏感,不用刻意准备,复习时只需练几道真题,掌握点做题技巧,比如排除法、估测法等等,练习时注意下参考答案对做题技巧的提示,琢磨怎么提高答题速度。

5、考试时一定要分配好时间,涂卡最好边做边涂。

考试时,为避免检查答案后的修改不便,俺决定把所有题目都做完再涂——多么天真的决定!实际情况在前面说过了,俺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会这么做:

(1)做题时不要犹豫,要相信第一感觉,选好后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和修改。(2)做完一页涂一页,消除后面大题的后顾之忧。俺这次做到最后一道资料分析一看时间不够就慌了神,哆哆嗦嗦怎么也静不下心,索性放弃做题去涂卡,蛮吃亏的。

四、申论小结

1、与行测一样,也是首先针对自身特点,量身打造复习计划。

我的分析归纳、文字表达能力都不错,弱项主要在于:一是理论水平低,看见党八股、新华体就皱眉头,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都搞不清;二是眼高手低,写字又慢,考试找不到状态。因此复习重点在于:一是提高理论水平,二是多练多写。

2、理论水平。

李永新和华图的书中都有对重点理论的总结,好好看看;再结合时政热点、真题模拟题学学人家是怎么把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好的答案不妨抄、背几篇。

3、实战能力。

时间所限,只做了一套真题。请从某地方机关办公厅退休的长辈评阅,他没有就题论题,而是从写材料的方法上讲了些经验,跟参考书说得差不多,我感觉关键是经年累月的浸润,一下子很难适应这种模式,反而更加没信心了。

考试时果然还是手生,思路拓展不开,绕来绕去就是材料中总结的那些。后来咬咬牙,反正每道题都是不同的人评阅,几道题答案有重复也不见得被发现,就赌一把吧。我所做答案回忆见附件,好坏请大家自己评判,我个人认为剑走偏锋是很危险的,如果有可能,还是平时踏踏实实多练习比较好。

单就这次答题看,可能两方面比较好:一是与材料结合的紧密(编不出自己的话,只能把材料中的话翻来覆去换成自己的口气说,嘿嘿);二是论述题误打误撞写得比较全面,工农都覆盖到了。

附:千千的09公考申论答案(根据记忆整理)

一、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粮食生产,统筹

城乡改革。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东莞模式”等沿海地区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金的低成本做外贸加工,自主创新能力低,

在工资提高、人民币升值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冲击下,逐渐丧失成本优势,大量企业破产或迁移,产业

结构亟待调整。

第二,粮油加工等生产制造业的本土企业品牌附加值低,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在世界粮食危机及发达国家大肆掠夺的背景下,我国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粮食价格较低等因素,农

民种粮意愿在下降,可能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

三、

1、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产业转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该问题。

一方面,对于能通过转内销方式解决物流等问题的企业,利用内地廉价劳动力资源,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

企业的生存发展,并拉动当地就业和税收。从这个角度,内地提出的“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能起到缓

解沿海企业困境、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大量外贸加工企业因为物流成本限制无法转移到内地,并且从长期来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低

成本、附加值很低的低端加工制造业,即使转移也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丧失成本优势又将搬迁或倒闭。根

本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加强技术、品牌等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

这份对策在认为加大投入就可以促进生产等方面的观点较片面,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解决措施等方面表述上

逻辑顺序不合理,具体的问题及修改补充意见如下:

首先,该对策的第一条认为加大农业投资就可以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及出口,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加强

投入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仅仅依靠农业投资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调控农资价格、提

高种田补贴、稳定粮食价格等方面鼓励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并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才能稳定粮食生产。

其次,该对策的第二条和第四条都是讲粮食的国际分配与合作,而中间插入讲节约的第三条,逻辑顺序较

为混乱,应该把第三条调至第四条后。

再次,该对策对于国际合作的建议不切合实际,农产品是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工具,不能寄希

望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帮助,应该立足国内,实现本国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

四、

稳定粮食生产推动产业升级

近期,总书记总书记先后到河南、安徽等地考察,对于粮食生产、企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引发我们许多

思考。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及十七大精神,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

筹城乡改革,在粮食生产、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关键。当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37个

国家因粮价飙升导致骚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虽能维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也必须看到,国际上发

达国家把农产品当作掠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工具,国内则存在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粮食价格较低导致的

种粮意愿下降等问题,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

要稳定粮食生产,应加强以下工作:

首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并允许土地经营

权的流转,支持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从产权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包括提高种粮补贴、调控农业物资价格、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降低种粮

成本,提高种粮收益,从而鼓励农民的种田意愿,促进粮食生产。

第三,切实保护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保证粮食生产达到1万亿斤以上、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第四,促进粮食流通领域及加工业的体制改革,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民族品牌,应对外资竞

争,通过龙头产业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在抓好粮食生产、促进农村改革的同时,作为统筹发展的另一个方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依靠劳动力、原材料、汇率等低成

本优势发展外贸加工的模式支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生产要素价格的上

涨,企业的搬迁、倒闭日益严重,科技含量低、劳动力水平低、经济附加值低的产业模式遭遇挑战。

那么,如何应对困难,化挑战为机遇,尽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首先,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认为,不断学习、创新,掌握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是日

本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借鉴这种经验,我国企业也应迎难而上,通过自主研发提高科技水平、降低

生产成本、完善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培养民族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以食用油市场为例,外资Y集团通过引入小包装食用油

的概念培养出该市场最赚钱的产品,而本土企业则失去了这次机遇。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反思,只有增强品

牌意识、打造出附加值高的产品、企业乃至大企业集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最后,各级政府需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升级的扶植,包括对自主创新企业的研发资金支持、对高级技工和大

学生的人才培养等,从外部条件上给企业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统筹发展,深化改革,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生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