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研究综述_翟丽妮

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研究综述_翟丽妮
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研究综述_翟丽妮

收稿日期:2007-05-10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水沙过程变异与河流系统相互作用”(2003CB415203)子题—水电工程调节对径流的影响作者简介:翟丽妮,女,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1001-4179(2007)08-0056-02

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研究综述

翟丽妮 梅亚东 李 娜 段文辉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水电工程为人类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胁迫,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是趋利避害的有效措施。介绍了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研究背景及内涵,并综述了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体来看,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研究多限于宏观定性的论述,缺乏微观定量的研究。因此,探索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水库调度方式已成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 键 词:水库生态;生态调度;环境调度;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V697.1:X171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但是在我们享受着

水利工程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同时,河流生态系统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拦河筑坝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水库调度又改变了河流天然径流的时空分配,这些变化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流域重要生物资源的栖息水域和生活特性,严重时,物种将面临衰退、濒危和绝迹的威胁。然而,笼统地反对建设大坝,主张一律拆除大坝的观点带有“因噎废食”的片面性,也脱离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理性、务实的观点应该是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需求和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两者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正是兼顾人类生存与发展行之有效的非工程措施。

1 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河流生态系统是河流内生物群落和河流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包括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完整的河流生态

系统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连续的,河流的连续性不仅是指河流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而更重要的是指生物过程及非生物环境的连续。拦河筑坝显然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对河流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干扰,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改变。这种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干扰,在生态学中称为“胁迫”(stress )。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胁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①自然水文条件的改变;②河流自然地貌特征的改变。前者是指水量减少,水质恶化以及自然水文脉冲式周期被人为平均化的调度方式所代替。后者主要是指闸坝引起河流的非连续化,堤防妨害了河流的侧向联通性,河流的直线化改造和硬质护坡等。从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分析,上述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1)原有物种所适应的天然径流和水文条件的栖息地丧失;

(2)河流作为生物和营养元素交流廊道的功能不复存在;(3)沿岸带连接高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过滤”作用降低。筑坝对生态系统长期和广泛的不利影响极大地削弱了水电能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国内有专家对于我国西南一些河流的水电开发计划已提出了质疑,主张要“保留一条原始生态河流”。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大坝建设的利弊之争,如今终于波及到了中国。理论和实践表明,积极探索各种工程、生物和管理措施,对筑坝河流进行生态补偿,才是妥善解决筑坝之争的明智之举。

2 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研究背景及内涵

长期以来,水库调度对水库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在进行防洪和兴利调度的同时,没有考虑其对下游生态和库区水环境的影响,以至长期累积下来的生态和环境的反作用在这几年以各种方式显现出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逐渐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水库调度也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兴利与防洪目标外,水库调度还将肩负着控制河流断流、河床抬高、河流污染、河口咸潮入侵、调节泥沙以及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等任务。

这里讲的生态与环境调度是通过调整水库的调度方式从而减轻筑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可分为环境调度和生态调度。环境调度以改善水质为主要目标,生态调度以水库工程建设运行的生态补偿为主要目标,两者相互联系并各有侧重。以改善水质为重点的工程调度是指水库在保证工程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多蓄水,增加流域水资源供给量,保持河流生态与环境需水量;通过湖库联合调度,为污染物稀释、自净,创造有利的水

第38卷第8期人 民 长 江

Vol .38,No .82007年8月

Yangtze River Aug ., 2007

DOI :10.16232/j .cn ki .1001-4179.2007.08.018

文、水力条件,从而改善区域水体环境。以生态补偿为重点的水库调度是指针对水库工程对水陆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不利影响,并根据河流及湖泊水文特征变化的生物学作用,通过河流水文过程频率与时间的调整来减轻水库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3 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展了关于水库对生态与环境不利影响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水库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因子主要包括水流、地形、水质、泥沙、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等。结合广泛开展的减轻大坝对生态与环境不利影响的实践,国外学者对于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①对调度方式优化以及配套技术设施的研究;②评估实施这些技术方法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从而在保证改善效果的同时不至于对生态系统产生明显扰动。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短期和长期的观测与评价,数学模型模拟和预测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和决策部门为减少大坝的不利影响,对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进行了调整,在保证航运、防洪、发电等原有重要功能的同时,在区域水质改善、娱乐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确定河道生态流量的基础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都开展了许多关于鱼类生长繁殖、产量与河流流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许多生态流量的计算和评价方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河道流量增加法(IFIM)的出现使得河道流量分配方法趋于客观。该法在北美洲被广泛的应用于评估流量变化对鲑鱼栖息地等的影响。然而该方法也因其不严密性、不能预测流量与生物量的关系、缺乏独立的水力变量等缺陷备受争议。事实上,目前常用的生态流量的模型和计算方法都对复杂的生态系统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了过多的简化处理,多为经验和半经验的方法。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流量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及公认的计算方法。随着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河流生态流量的计算正逐步走向科学定量性与区域适用性;与此同时,为满足个别物种需求的河流管理不再被认为是完全有效的方法。河道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与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不能等同的。因此,所确定的生态流量应能够满足整个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要求。例如, Narayanan等(1983)建议用河道某段时间内的多方面需求来评估河道流量,将某段时间内的各种流量需求的最大值作为河道的生态流量值。国外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已从研究步入了实践, 1991~1996年,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对20个水库通过提高水库泄流的水量及水质,以下游河道最小流量和溶解氧标准为指标,对水库调度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通过适当的日调节、涡轮机脉动运行、设置小型机组、再调节堰等提高下游河道最小流量,通过涡轮机通风、涡轮机掺气、表面水泵、掺氧装置、复氧堰等设施提高水库泄流的溶解氧浓度。与此同时,管理政策方面的调整也得到各级政府机构的重视,从而保证了调度方式调整的顺利实施。TVA对水库调度管理的相关议案进行了重新阐释,提出在原有主要目标的基础上,要求水库为水质、娱乐的目标进行调度。州和联邦政府相关机构、水库股东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了TVA技术目标和方案的制定,对于调度优化的效益、成本、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和评估。1996年,美国联邦能源委员会(FERC)在水电站运行许可审查过程中,要求针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制定新的水库运行方案,包括提高最小泄流量、增加或改善鱼道、周期性大流量泄流和陆域生态保护措施等。

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水利工作者在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环境水利研究会的推动下,水库改善环境调度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各地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大成就。例如:2002年启动了“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引长江水入太湖,利用太湖的调蓄作用,有效改善了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缓解了太湖周边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为了确保黄河水不断流,小浪底水库电力调度服从水资源调度,多次弃电供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前提下,对小浪底、三门峡、万家寨水利枢纽进行联合调度,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以利于下游河道的减淤。“淮河沙颍河水污染联防”对所辖4座水闸进行水量水质统一调度,采取了污水小流量泄放,人工“错峰”促使干支流雨洪与污水混掺等措施。海河流域通过小清河和白洋淀,把永定河与大清河联系起来,实施中,小洪水情况下两条河流的联合调度,用永定河多余的洪水改善了大清河以及沿河地区的生态状况。上述实践活动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技术方面,傅春、冯尚友[1](2000)提出了生态水利的概念,并建立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数学模型;邵东国,郭宗楼[2](2000)针对洋河水库建立了水量水质统一调度模型,将水库水量水质管理问题分解为兴利、防洪、水质3个子系统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贾海峰等[3](2001)对水库调度和营养物削减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做到了防洪调度兼顾库区富营养化的控制;陈守煜等[4] (2003)以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宏观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背景,建立了大连市宏观经济水资源发展规划多目标群决策模型;王好芳、董增川[5](2004)建立了基于量与质的面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目标协调配置模型,用以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竞争性的问题。2005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通过改进水库调度以修复河流下游生态系统》研讨会,探讨了通过改进水库调度和水利设施管理以修复河流下游生态系统和改善人类生活的可行性,这次会议的召开将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4 展望

总体来看,我国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多数成果仅限于宏观定性方面的论述,而在微观定量方面还缺乏实质性的工作。对于改善水库调度方式以适应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目前尚未见有研究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必将成为我国部分水库调度工作的重点。我们倡导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强调人与自然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和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调度纳入水库调度统一考虑,逐步形成防洪、兴利与生态协调统一的水库综合调度方式。目前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调度临界点的研究。主要研究泥沙淤积、生态系统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水华”现象等与流量、流速、水温的相关关系,确定水库生态调度临界点。

(下转第60页)

57

第8期翟丽妮等: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研究综述

于2000年10月主持完成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912-01-04)《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中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划分,本文把人工生态系统划分为绿洲防护林体系、供水系统和城市景观,绿洲防护林体系又分为刚性生态和弹性生态。

人工生态是人类为防风、水土保持和放牧等种植的林草,其生长需水和农田一样,除天然降雨之外,主要靠灌溉补给。人工生态需水是指扣除降雨外的耗水系统,是用于放牧、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人工灌溉林草所需的灌溉需水量。

(2)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目前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侧重于对林地、植被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实测蒸腾量法;②面积定额法;③土壤含水量定额法;④彭曼法。

3 生态需水预测

以2000~2005年为现状基准年,以2010年为规划水平年,预测生态需水。尽可能利用现有人工作用区的可开发土地,不轻易以外延方式侵占天然绿洲或天然径流维持的过渡带;优先开发降水量大、天然生态本底好的地区;在人工作用区内优先开发草地;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治理次生盐渍化,以增加水的有效利用率,使人工绿洲由灌溉回归水间接支持的生态耗水减少到临界状态(保持植物生长的最低需水量)。

通过调(引)水工程、提高用水效率、治理盐渍化减少无效蒸发等措施,增加生态的实际耗水量;根据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现状,考虑一些重大生态工程措施可能产生的效果,展望生态需水前景。

结合国民经济需水预测,计算各水平年条件下的生态可能利用水量;再与现状生态需水、现状生态状况进行比较并进行情景分析;然后结合区域水资源二元演化规律分析径流性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相应对现状生态需水量进行调整,作为预测水平年的生态需水;最终根据生态水量变化的预测值,对生态面积的变化进行相应预测。

根据区域生态林草面积和生态林草灌溉定额,利用灰色预测法配置区未来不同水平年的生态林草需水量,预测结果见表3。

灰色数列预测不需要影响因素数据,需要的原始数据比较少,计算相对简单,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计算,可以用于长期的规划性预测。

表3 甘、临、高3区(县)生态林草需水预测万m3区域2000年2006年2010年

合计274635544362

甘州区161519382262

临泽县6468881131

高台县485727969

4 结论

黑河调水工程实施以来,对中游生态产生了许多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的影响。中游生态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以建立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为准则,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生态需水的计算奠定基础。生态环境需水包括天然植被和河湖环境需水,分别基于植被—土壤综合系统、生态水文学原理进行计算。

以区域现状和预测的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及供需水系统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基础,对各水平年的供需水系统主要特征参数进行定性、定量乃至综合分析,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西北地区的自然社会特点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有效的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必须满足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此作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J erson Kec man,R afael Kel man.Water allocation for production in a s emi

-arid region.Water R esources Devel opment,2002,18(3):391~407.

[2] Penman H L.Natural evaporati on from open water,bare soil and grass.

Proc.R oy.Soc.A,1948,(193):454~465.

[3] 孙自永,马瑞,周爱国等.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

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1):28~31.

[4] 王煜.灰色系统理论在需水预测中的应用.系统工程,1996,14(1):

60~64.(编辑:常汉生)

(上接第57页)

(2)流域尺度的水库群生态调度研究。确定河流或流域生态健康控制点,此控制点的控制流量取决于其上游若干水库泄量的组合。主要侧重控制干支流流量使叠加后的下泄流量在控制点处满足时间和空间上的控制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地下水变化对控制点流量的影响。

(3)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技术体系研究。包括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评价体系,特别是发展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水库调度基本理论与方法。

(4)长效机制研究。主要探讨水库实施生态调度前后相关对象利益的变化,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管理机制,以及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

开展水库生态与环境调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河流的生态健康。然而,河流生态健康的保持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多维调控问题,水库(群)生态调度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调度实施后,还需对河流生态的健康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价,评估准则要充分体现开发与保护的协调,体现多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河流生态健康调控体系,从宏观把握到具体实施,都能保证河流的健康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春,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水利)原理的探讨.水科学进

展,2000,11(4):436~440.

[2] 邵东国,郭宗楼.综合利用水库水量水质统一调度模型.水利学报,

2000,(8):10~15.

[3] 贾海峰,程声通,丁建华.水库调度和营养物消减关系的探讨.环境

科学,2001,22(4):104~107.

[4] 陈守煜,黄宪成,李登峰.大连市水资源利用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

规划多目标群决策模型与方法.水利学报,2003,(3).

[5] 王好芳,董增川.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人民黄河,

2004,(6).

(编辑:常汉生)

60 人 民 长 江2007年

2016年xx水电站水库调度运行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编制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xx水电站水库调度运用目标与原则 (1) 一、水库调度运用的目标 (1) 二、水库调度运用的原则 (1) 第三章水库基本情况 (2) 一、流域概况 (2) 二、水文、气象特征 (2) 三、工程概况 (3) 四、工程运行情况 (3) 第四章水库调度运用方式 (4) 一、水库蓄水要求 (4) 二、水库水位控制和洪水调节 (4) 三、水库运行方式 (5) 四、水库泥沙调度方式 (6) 五、水库运行要求 (7) 第五章闸门的运行方式及开启规定 (7) 一、闸门开启方式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7) 二、闸门的启闭顺序 (8) 第六章水文和气象预报方案 (8) 一、短期水文和气象预报 (8) 二、泄洪冲砂闸泄流曲线 (8) 三、水库水位观测 (11) 四、资料附件 (11) 附表 (12)

2016年xx水电站水库调度应用方案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科学、合理地进行xx水电站水库调度运用,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规定了水库调度运用目标、调度原则、调度方式、内容和要求,以及水库基本运行资料等。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x水电站水库调度工作。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GB/T 5123—2000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GB/T 17621—1998 大中型水库调度规范 xx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xx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xx水电站运行说明书 第二章 xx水电站水库调度运用目标与原则 一、水库调度运用的目标 按设计确定的参数、指标及有关运用原则,在确保xx水电站枢纽建筑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进行发电、防洪、调节出库流量,充分发挥水库及电站的综合效益。 二、水库调度运用的原则 在运行调度中如遇有工程安全与发电相矛盾时,应首先保证工程安全。合理地利用水库有效库容,枯水季节,尽量维持高水位运行,以提高机组出力。汛期保持在汛限水位运行。

水库调度的新阶段_生态调度

水文JOURNALOFCHINAHYDROLOGY 第28卷第1期 2008年2月 Vol.28No.1Feb.,2008 1引言 自然流程是江河生态系统的重要“驱动者”。大坝 建设改变了江河的自然径流状况,使大坝上游从急流 (流水)区转化为静水(滞水)区[1-3]。因此伴随有水文和生 态过程的改变。从现象上看,大坝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坝与水库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大坝上下游河流地貌学特征的变化[4]。二是在大坝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胁迫,造成自然水文周期的人工化。 现阶段,要减轻大坝对河流生态的负面影响,应改变现行的水库调度方式,使其对河流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而现行水库的管理制度和调度运行模式主要是考虑如何处理、协调防洪和兴利的矛盾以及利益。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看,由于对水库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大多数的水库调度方案没有考虑坝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的要求[5],而对生态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制定合理的水库调度规程的办法,把生态调度纳入水库调度统一考虑,可以弥补或减缓其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索防洪、兴利与生态协调的水库综合调度方式,建立基于河流流域生态健康的水库调度 模式。 2生态调度 生态调度是伴随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如何补偿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从河流生态安全的角度讲,生态调度概念的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它的提出有助于改变人类对强加于河流的影响,是对筑坝河流的一种生态补偿。 什么是“生态调度”?它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目前学术界对“生态调度”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还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定义。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调整水库的调度规程,以提高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改善水生生物生存条件。董哲仁提出了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方法[6],其定义为:指在实现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等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的水库调度方法。蔡其华提出[5],在满足坝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旅游等各项功能,使水库对坝下游生态和库区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并逐步修复生态与环境系统。为减轻大坝对河流的生态造成的影响[7],应在一定时期内,致力于改变水库调度 水库调度的新阶段———生态调度 王远坤1,2,夏自强1,2,王桂华1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现行水库调度方式以防洪调度与兴利调度为主,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观点看,没有涉及生态因素,调度应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分析了生态调度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大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进展情况,分析了生态调度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调度的专项调度:生态需水量调度、生态洪水调度、泥沙调度、水质调度、其他生态因子调度和涉及几个专项的综合调度。关键字:水库调度;生态调度;河流生态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52(2008)01-0007-03 收稿日期:2007-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课题(30490235)大型水利工程对重要生物资源不利影响的补偿途径作者简介:王远坤(1981—),男,山东济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和生态水利的研究。

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2013年10月28日21: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康静宁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9 一、产生背景与概念释义 网格(Grid)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信息技术领域。网格化被引进管理领域后,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于2004年开始在城市管理中进行实践。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1]后来,网格化被运用于社区治理,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和成都等多个城市(区)试点。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质是管理者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具体的任务,建立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借助跨部门的管理规则和业务流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构筑资源共享与工作协同的运作模式,使管理者突破传统方式和手段的局限,实现流程顺畅,提高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效能。[2]推行网格化管理,其目的在于打破以往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推诿扯皮、责权利不明的种种弊端,而是将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下放事权,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在这一意义上,网格化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而是改写了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构造。[3]从网格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实现社区自治是网格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网格划分”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其技术支持,行政权力下放是其内在要求,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是其目标。 二、现有理论研究 (一)政府职能定位的视角 有学者认为政府职能应该包括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建立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共享网络;完善社区网格内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协调物业公司完善社区网格内基本的文化娱乐设施;引导网格内自发性群众组织等等,而不是直接告诉居民该怎么做、要怎么做。政府要给社区提供服务,尊重社区的行动选择,把社区自治作为网格化管理的目的。[4]新公共管理从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服务则进一步提出以公民为导向,政府职能应该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5]由于网格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因而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应集中在引导上,给予社区自治更多的资源帮助,减少干预。 (二)多元行动体的视角 网格空间中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多元行动主体”,主要包括:以区街公务员为主体的“政府行政力量”、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区自治力量以及社区党员和一般志愿者。应该承认,上述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于网格空间,对城市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格内虽然存在着多元行动主体,但其在网格内的地位和作用却不是均等的。其中,由于政府部门拥有较丰富的公共资源和较大的公共权力,在网格中居于主导地位,社区社会工作者则是网格中的主体力量,而其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则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 [3][4]

关于任务调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任务调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出现,多核处理器任务调度已成为当前高性能处理器研究的热点之一。任务调度是指系统为确定一系列任务的执行顺序所采取的调度策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任务调度问题的讨论也逐渐深入,旨在通过减少通信开销、改变任务执行顺序,以缩短整个任务的调度长度。 近年来,由于多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如何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的计算性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针对多处理器的任务调度问题突显出来。在多处理器任务调度算法研究的早期,P Dutot[24]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对于异构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是NP 难问题,难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寻求最优解。正是该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经典的算法。一、国外研究现状 计算机任务调度的研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1967年,芝加哥大学的Manacher G.K在ACM期刊上第一次提出了“任务”的概念,并利用列表法和甘特图进行了基本的多核多任务调度算法研究,提出了能够保证调度稳定性的算法。同时文章对软实时系统和硬实时系统也给出了定义和说明。但是由于文章发表年代较为久远,文中提出的是同构多核处理器的模型,并不适用于当今迅速发展的异构多核处理器之间的任务调度。随后,刘炯朗和Layland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周期任务模型的概念,该模型对任务进行了较好的抽象,对周期性任务做出了一些假设,忽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应用程序的具体实现,可以借助各种数学方法对任务的可调度性进行分析。文中提出了可在单处理器上运行的三种调度算法:单调速率算法RM(rate monotonic algorithm)、最早结束优先 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算法[1]以及两者的混合算法。在 RM 算法中, 1 根据任务的需求速度赋予其一定的优先级,即所谓的固定优先级。在 EDF 算法中,任务最终期限值较小的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即动态调整任务的优先级。而综合算法将任务分开对待,分别使用上述的算法。文章分析了在上述几种任务调度算法下,CPU能够达到的最大利用率,并用数学方法给予了证明。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后续又提出了许多经典算法,包括时间片轮转(Round Robin,RR)算法、先到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ed,FCFS)算法、截止期单调调度(Deadline Monotonic Scheduling, DMS) 算法等。在这些算法中,任务的优先

水库优化调度

水库调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实施梯级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运行是统筹流域上下游各电站流量、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科学利用水能资源的重要手段,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流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介绍水库调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水库;优化调度;研究形状;发展趋势 随着水电发展的规划推进落实,大型流域梯级水库群将逐步形成,其联合调度运行必将获得巨大的电力补偿效益和水文补偿效益,同时在实际工程中也会不断涌现新的现象和问题。在新形势下综合考虑梯级上下游电站之间复杂的水力、电力联系,开展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新的优化理论与方法应用研究,统筹协调梯级水库群上下游电站各部门的利益及用水需求,结合工程实际探索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的多目标优化及决策方法,实现流域水能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流域梯级水库群的联合运行管理水平乃至达到流域梯级整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缓解能源短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节能 减排”战略以及履行减排承诺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1]。 1 水库调度研究现状 水库调度研究,按其采用的基本理论性质划分,可分为常规调度(或传统方法)和优 化调度[2]。常规调度,一般指采用时历法和统计法进行水库调度;优化调度则是一种以 一定的最优准则为依据,以水库电站为中心建立目标函数,结合系统实际,考虑其应满足的各种约束条件,然后用最优化方法求解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的系统方程组, 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的水库控制运用方式 [3]。 常规调度 常规调度主要是利用径流调节理论和水能计算方法来确定满足水库既定任务的蓄泄过程,制定调度图或调度规则,以指导水库运行。它以实测资料为依据,方法比较简单直观,可以汇入调度和决策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等,所以是目前水库电站规划设计阶段以及中小水库运行调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但常规方法只能从事先拟定的极其有限的方案中选择较好的方案,调度结果一般只是可行解,而不是最优解,且该方法难以处理多目标、多约束和复杂水利系统的调度问题。 优化调度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国内外从上世纪50年代起兴起了水库优化调度研究。其核心有两点:一是根据某种准则建立优化调度模型,二是寻找求解模型的优化方法。 1946年美国学者Masse最早引入优化概念解决水库调度问题。1955年美国人Little[4]采

生产调度综述

生产调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生产调度室 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生产调度的必要性是由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的。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因此,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 目录 工作作用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机构和分工 调度工作制度 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内容 展开 编辑本段工作作用 综述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出来之后,还仅仅是纸上的东西,要组织计划的实施,把纸上的计划变成现实的可供销售的产品,就需要一个部门去组织实现这项任务,这就是生产调度。 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运行 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无论考虑多么周密,安排如何具体,也不可能预见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实际生产过程中,情况十分复杂,千变万化,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工艺方面的,也有设备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小则造成生产被动,大则造成生产过程中断,生产停车,计划难于完成。生产调度就是要及时了解掌握这些影响因素。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处理解决这些不平衡因素,消除隐患,以保证生产过程长周期安全运行,保证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按要求实现。如果没有生产调度夜以继日的指挥调度,要想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矛盾,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是不可能的。 收集生产动态和有关数据 生产调度不仅要组织实现生产计划,而且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设备、

水库调度运行规程

水库调度运行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规程以《水电厂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电厂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建设管理工作报告》以及国家近期颁发的规程、规范为基础,规定了水电厂水库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原则、方法和要求。 1.2本规程适用于水电厂水库运行管理和水库调度工作。1.3水电厂水调、运行人员应掌握本规程,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2.引用标准 2.1《水电厂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江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5年12月) 2.2《水电厂防洪管理办法》(能源部1988年5月颁) 2.3《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1991年3月颁) 2.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1991年6月颁) 2.5《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9月颁) 2.6《水电厂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建设管理工作报告》(2007年

10月) 3.总则 3.1 水库调度的任务:确保大坝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库最大的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 3.2 水库调度的职责范围 3.2.1 进行水库水文、气象观测和水文、气象预报工作。3.2.2 收集水库流域有关的水文、气象资料,编制洪水预报方案及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方案。 3.2.3 运用水文、气象预报成果,编制水库年、月、旬运行计划,含防汛计划和发电计划。 3.2.4 汛期根据水情测报和洪水预报,指导水库防汛,进行洪水调度,确保大坝安全和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2.5把握时机合理蓄水、用水,及时提出水库运行方式的建议,确保厂年度发电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 3.2.6 汛末对水库流域人类活动影响径流、库区淹没、库周土地利用、上、下游防洪、航运以及大坝安全与发电等综合利用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提出水库调度的总结报告。 3.2.7 接收公司水库调度令,开闸泄洪时与当地防汛、航运、港监等部门联系、协调。 3.2.8承担紧急情况下的水库调度工作。 3.3铜湾工程特性表及流域情况简介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研究综述 陆梦龙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研究综述陆梦龙 发表时间:2017-09-19T12:02:15.9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陆梦龙 [导读] 摘要:无功优化是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核心问题。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供电效率。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无功优化是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核心问题。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供电效率。利用无功优化调度,能够优化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大大的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和电压的损耗。从根本上缓解电压质量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国内外电力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充分重视。本文对无功优化调度的计算和控制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寻优质量,离散变量处理,求解效率动态优化调度及其协同优化方法等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研究 一、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概述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问题是指在电力系统无功电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发电机机端的电压,调整变压器抽头变比,改变无功补偿装置的出力等措施来调整无功潮流。从而使系统电压值能够达到合格值。同时把全网有功损耗降到最小。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问题有时也被称为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控制,或者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无功优化潮流问题等。 电压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各种电能质量问题中,电压波动过大产生的危害是最大的。它不止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性能,它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运行安全。利用无功优化调度,能够优化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大大的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和电压的损耗。从根本上缓解电压质量问题。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无功优化调度在保证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双面的作用不可小视。 从笔者的观点来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分为静态无功优化调度和动态无功优化调度。静态无功优化调度是指不考虑控制设备是否允许连续调整的情况下,只追求对于电压水平和网损的无功优化。而动态的无功优化调度是指在无功优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负荷的动态变化,而加上对控制变量的每日允许操作次数限制的考虑。还要考虑到电力系统各种不同的负荷水平和运行状态下所产生的各种调度结果的相关联系。所以动态优化比静态优化问题要复杂一些。静态优化一般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而动态优化往往是在实际生活中的。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可以类似于一个目标函数和一组约束条件。这个问题具有多目标性,约束条件数量多,非线性不确定性,离散性,多极值性,解的空间缺少连通性等。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无功优化算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快速得到最优解。解决不可行问题等都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了。 二、无功优化的几种常用计算方法 无功优化的求解方法主要有非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混合整数,动态规划法等常规方法。以及像神经网络法,专家系统方法遗传算法等非常规性方法。这些方法在无功优化的求解方面各有利弊,下面来一一进行分析。 1.非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是最先被运用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一种算法。因为无功优化本身便是具有非线性的特点的。这种算法的优点是既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又能够实现他的经济性,还能提高电能质量。非线性规划法的运算操作形式是,首先设定一个目标函数。然后把节点功率平衡作为等式的约束条件。然后再通过引入松弛变量的方法发布董事的约束条件转换成等式的约束条件。那么这个复杂的无功优化问题就转换成了一个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的问题。 2.线性规划法。无功优化虽然是一个非线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线性化之后再进行研究。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无功优化进行计算,具有加快计算速度,使各种约束条件处理简单化。线性规划法因其较为简单便捷,所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具有速度快收敛性好算法稳定等优点。但是在进行无功规划优化时需要对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这便是一个非常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如果选取或处理的不合适,很有可能会引发震荡或收敛缓慢。在把无功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好之后,它的求解方法一般采用具有指数时间复杂性的单纯形法,或者是这一形法的各种变形。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84年提出内点法。内点法具有迭代次数变化少,鲁棒性和收敛特性较好的特点,很多专家学者在应用中证实它比单纯形法更具有优越性。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内点法来解决无功优化问题。 3.混合整数算法。非线性和线性规划法虽然各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它们都难以反映出变压器分接头变化以及电容器组,电抗器投射的离散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有学者发明了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在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中,最优解是分数和小数的情况很多,但是对于具体的问题来说,他一般要求某些变量的解必须要是一个整数。把规划中的变量限制为整数,称为整数规划。这个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优化计算中变量的离散性问题。它的原理是通过分支定界法,不断的定系缩小范围,使得结果越来越接近于最优解。但是这一算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它的计算时间属于非多项式的类型。随着计算维度的不断增加,计算时间也会快速增长,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便难以及时有效的反映问题,所以混合整数规划优化算法应当向着更好的适应系统规模,加强实用化这个方面不断发展。 4.人工智能方法。上面提到的三种算法的共同缺陷是他们都存在着无法找到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而且传统的数学优化方法一般都需要依赖于非常精确的数学模型。这就造成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导致它难以被实时控制。基于这一原因和人们受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启发。人工智能方法开始逐渐被研究并应用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例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都是一些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方法。专家系统方法是指在结合上其它方法的基础上,依据专家的经验设置出初始值,然后不断的调整控制参数的大小,选举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将专家系统应用于无功优化,有利于结合上运行人员的专业知识,从而增加功能性。人工神经网络又被人称为连接机制模型,它是一个由大量简单元件广泛连接而形成的,被用来模拟人脑行为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系统。 三、无功优化的领域的关键性问题及发展动态 1.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无功优化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有五点。一是选择哪种算法可以求出最优解,二是我们是否能够直接处理离散控制变量,不再采用连续化假设的方法,三是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优化算法的巡游速度能否赶上实时计算的需求,四是如何解决好控制设备动作次数的限制问题,五是在大规模电网中无功优化调度如何更好的实现对于全局的协调优化控制。 2.国内外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就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看,现在学者们研究的问题大多是针对选择何种优化算法可以求得最优解的,当然,这一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而对于不采用连续化假设直接处理离散控制变量来说,只有进化算法和内点算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就目前所存在的算法来看,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优化算法的速度是难以赶上实时计算的需求的,这一点还需要我们不断

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

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 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行水库调度方法的不足,指出应在实现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实行水库的多目标生态调度。文章讨论了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的方法,包括建立相应法规体系;保证维持下游河道基本生态功能的需水量;模拟自然水文情势的水库泄流方式;进行水库泥沙调控及水库富营养化控制;减轻水体温度分层影响;进行防污调度以及增强水系连通性等方面的调度技术。 水库蓄水运行后,对于河流上下游的物理性质的负面影响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是栖息地特征变化,主要指库区淹没、泥沙淤积,水库下游冲刷引起河势变化,河湖联通关系的变化等,由此引起栖息地特征的变化,进而影响生境质量。第二类问题是水文、水力学因子影响,即流量、流速、水温、水质和水文情势等变化,由于水文、水力学因子变化,引起生态过程的变化。解决第一类问题主要靠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解决第二类问题的手段,目前可能选择的办法是改善现行的水库调度方法,在不影响水库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水生生物对于水文、水力学因子的需求。另外,采用新的水库调度模式对于减轻水库淤积,改善河湖联通性等也会带来益处。可以说,实施“水库的多目标生态调度”,是对筑坝河流的一种生态补偿(图1)[1][2]。 图1 水库运行的生态影响及生态补偿 (左侧为水利工程生态影响机理,右侧为生态补偿方法)

这里不妨给“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方法”这样的定义: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方法是指在实现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等社会经济多种目标的前提下,兼顾河流生态系统需求的水库调度方法。 1 现行水库调度方式的缺陷 至今沿用“水库调度方式”,是指依据水库担负的社会经济任务而制定的蓄泄规则。现行的水库调度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即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我国的大多数水库都具有防洪、发电、供水、灌溉等综合功能,而每一座水库的功能有所侧重。现行水库调度方式的主要缺陷,是注重发挥水库的社会经济功能,力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忽视对于水库下游及库区的生态系统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河流生态最小需水量 以发电为主要功能的水库,在进行发电和担负调峰调度运行时,发电效益优先,往往忽视下游河流廊道的生态需求,下泄流量无法满足最低生态需水量的要求。还有一种情况是引水式水电站,运行时水流引入隧洞或压力钢管,进水口前池以下河道不下泄水流,造成若干公里的河段脱流、干涸,对于河流的沿河植被、哺乳动物和鱼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我国最典型的案例当数岷江干支流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问题。 在我国北方,水库的兴建为发展灌溉事业和供水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是,通过水库和闸坝大量引水,导致下游河道的断流、干涸,河流廊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1.2 水文情势变化对于生物的影响 水文情势(ecological regime )主要指水文周期过程和来水时间。未经改造的天然河流随着降雨的年内变化,形成了径流量丰枯周期变化规律。在雨季洪水过程陡峭形成洪峰,随后洪水消落,趋于平缓,逐渐进入枯水季节。在数以几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河流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河流年内径流的水文过程是河流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之一。如同年内季节气温、降雨的周期变化一样,具有周期性的水文过程也是塑造特定的河流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成为生物的生命节律信号。研究表明,水文周期过程是众多植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比如据1965年调查资料显示,长江的四大家鱼每年5~8月水温升高到18℃以上时,如逢长江发生洪水,家鱼便集中在重庆至江西彭泽的38处产卵场进行繁殖。产卵规模与涨水过程的流量增量和洪水持续时间有关。如遇大洪水则产卵数量很多,捞苗渔民称之为“大江”,小洪水产卵量相对较小,渔民称为“小江”。家鱼往往在涨水第一天开始产卵,如果江水不再继续上涨或涨幅很小,产卵活动即告终止。在长江中游段5~6月家鱼繁殖量占繁殖季节的70~80 %。另外,依据洪水的信号,一些具有江湖洄游习性的鱼类或者在干流与支流之间洄游的鱼类,在洪水期进入湖泊或支流,随洪水消退回到干流。比如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长江鲟,主要在宜昌段干流和金沙江等处活动。春季产卵,产卵场在金沙江下游至长江上游的和江处。在汛期,长江鲟则进入水质较清的支流活动[3]。 河流建设大坝以后,水库按照社会经济效益原则和既定的调度方案实施调度。在汛期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削减洪峰,控制下泄流量和水位,确保下游防洪安全。在非汛期调度运行中,利用水库调节当地水资源的年内分布的丰枯不均,无论是发电、供水还是灌溉等用途,都趋于使水文过程均一化,改变了自然水文情势的年内丰枯周期变化规律,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生态过程。首先是大量水生生物依据洪水过程相应进行的繁殖、育肥、生长的规律受到

生产调度工作内容

生产调度工作内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编号 生产调度工作流程工步4-1 补充内容 一)、在与客户沟通时要明确如下之全部内容,保证急时、准时、准确、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将货品安全送到目的地,避免因与客户沟通不细致,遗漏注意事项,导致货品出现误时、误工的现象,从而影响客户的正常安排。 二)、在与客户沟通时要,主动向客户问清,客户所需货品的规格、型号、单价及质量要求,向客户询问清楚有无其他交代及送货注意事项,包括相关资料、资质及其它未尽事项。 三)、在与客户沟通时,要主动向客户询问清楚,到货的具体时间、接货人的联系方式及接货地点的详细位置,绝对禁止出现例如:上午、中午、下午等

含糊不清的时间表达方式,时间上要具体点。 四)、在与客户沟通时,主动向客户提醒,希望客户尽量提前24小时安排用货计划,以便于车辆的安排,如未提前报,客户又着急的情况下,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原则,加班加点完成任务,使客户满意。五)、生产调度在派发运输车辆时,必须做到提前安 生产调度工作流程工步4-1 补充内容 排切割,提前安排。 六)、对待客户的无理要求,我们要做到不气、不急,以柔克刚、合理周旋,没办法处理的,可以推脱与上级沟通再做处理,避免冲突。 七)、在对待客户的苛刻要求时,我们要做到不急、不气,向客户耐心解释,不允许对客户有不礼貌的现象,避免与客户争执,要耐心沟通,无法解决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希望客户耐心等待。 八)、要向司机师傅交代清楚,发货

出发前要与客户提前联系,告知客户具体的到货时间及其它事宜,在送货途中,如有特殊情况,要告知司机与客户随时联系,保证司机、客户、调度随时沟通,以便于客户安排。 九)、生产调度主动在送货结束后,应急时收回相应送货单或货款,避免单据及货款不及时现象。十)、生产调度要主动告知,在我单位合作送货的车辆几司机师傅,须按如下工作流程进行送货。 生产调度工作流程工步4-1 补充内容 十一)、在实际工作中如有新问题出现,随时发展改进我们的工作标准,及时增加工作内容。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生产调度的必要性是由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的。现代工业企业,

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 试行

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试行) 1 总则 为保障水库大坝安全,促进水库综合效益发挥,规范水库调度规程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已建大中型水库、坝高15米以上或总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小型水库调度规程的编制,其他小型水库参照执行。 水库调度规程是水库调度运行的依据性文件,应明确水库及其各项调度的依据、调度任务与调度原则,调度要求和调度条件,调度方式等。 水库调度规程按管辖权限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调度运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水库,应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审批。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由有调度权限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审批。 当水库调度任务、运行条件、调度方式、工程安全状况等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水库调度规程进行修订时,应进行专题论证,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查批准。 编制水库调度规程以初步设计确定的任务、原则、参数、指标为依据。特定条件下,或情况特殊的水库,应根据水库实际运用情况和工程安全运用条件,分析确定调度条件和依据,并经审查批准。

水库调度应检查“安全第一、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服从防洪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协调防洪、兴利等任务及社会经济各用水部门的关系,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要兼顾梯级调度和水库群调度运用的要求。 编制水库调度规程应收集与水库调度有关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工程情况及各部门对水库调度的要求等基本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合理性检查。 水库调度规程应按“责权对等”原则明确水库调度单位、水库主管部门和运行管理单位及其相应责任与权限。 水库调度规程由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运行管理单位组织编制,水库主管部门和水库运行管理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水库调度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手段,研究优化调度方案,提高水库调度的科学技术水平。 编制水库调度规程,除应遵循本导则要求外,还应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要求。 2 调度条件与依据 水工建筑物及金属结构安全运用条件 明确水库各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用条件。 明确水库各金属结构设备的安全运用条件。 明确水库调度过程中的工程安全监测与巡视检查要求。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 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膨胀、

车辆调度算法研究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车辆调度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一、前言部分 车辆调度问题是现代物流系统优化中关键的一环,也是开展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内容。对车辆调度优化理论与算法进行系统研究是构建综合物流系统、建立现代调度指挥系统、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1]。 车辆调度问题是运筹学与组合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效的调度车辆,不仅可以提高物流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为及时生产模式的企业提供运输上的保障,从而实现物流管理科学化。由于该问题的理论涉及很多学科,很多实际问题的理论抽象都可归结为这一类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 . 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问题描述及其分类 VRP问题一般可定义为:对一系列的装货点或卸货点,组织适当的行车路线,使车辆 有序地通过它们,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货物需求量、发送量、车辆容量限制、行驶里程限制、时间限制)下,达到一定的目标(路程最短、时间最小、费用最省、车辆数目最少等)。由于该问题研究范围非常广,根据其网络性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静态 VRP (StaticVRP, SVRP),一类为动态VRP (dynamic VRP, DVRP)。 (1)静态VRP问题描述 SVRP 问题是VRP 中较简单的一类问题,是大部分研究者研究的热点。该问题具有一 个很重要的特征:在安排初始路线时,和路线相关的所有信息已知,并且在安排路线以后其相关信息始终保持改变[2]。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SVRP 问题:仅考虑车辆容量限制的 VRP(CVRP)、带时间窗的VRP(VRPTW)、带有回收的VRP(VRP with backhauls)、带有集派的VRP(VRPPD)。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它 CVRP 的延伸问题,如顾客有优先权,考虑卸货时间、装卸时间、等待时间等,甚至综合了以上不同的特征。这些问题的相关信息均已知且保持不变[3]。 (2)动态VRP问题描述 所谓DVRP,是指在安排初始路线时,并不是和路线相关的所有信息都为已知,并且初始路线安排以后,其相关信息可能发生改变。DVRP 研究范围较广,需求不确定、动态网络、服务车辆不确定、提供数据有偏差等都属于DVRP 的研究范畴。从网络性能角度,DVRP 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时间依赖型VRP (TDVRP)。2)概率VRP (PVRP)。车辆运行时间以离散

长江上游水库生态调度

长江上游水库生态调度 (1)维持河道基本生态需水量。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径流。或者是指保证湿地、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最小净水量。水的连续性是维持河道健康生命的最低要求,水量萎缩则会导致河流死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岷江流域过度挤占生态用水的代价十分沉痛。由于多数水电站采用引水发电模式,各水电站为了获取最大的发电效益。基本未考虑河道内生态用水,导致干流约80 km、支流约60 km 的河段出现间歇性脱水。因此,在制定长江上游水库群综合调度规程时,首先应考虑河道基本生态需水量。 (2)维系下游河道洪水脉冲。脉冲式洪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是生物生命史中的必要条件。洪水的发生也是生物开始新一轮生命周期的驱动力,特别是对产漂流性卵的“四大家鱼”而言,洪水脉冲水文条件十分重要,具体而言有7个重要的水文因子:洪峰过程数、洪峰发生时的初始水位、水位的日上涨率、断面初始流量、流量的日涨率、涨水持续时间和前后两个洪峰的事件间隔。长江上游水库群建设以后,必然对下游洪水会产生“削峰补枯”的水文效应。适度维系水库下游洪水脉冲是实施水库生态调度的必然需求。 (3)调节下泄水流的水温。长江上游大中型水库通常会存在水温分层问题,水库低温水的下泄将影响鱼类的产卵、繁殖和生长,以三峡水库为例,10月~11月份中华鲟繁殖期间,水库调节后下泄水水温比自

然情况有所升高,这对中华鲟的产卵及孵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但是在5月~6月份“四大家鱼”繁殖期间,水温比天然情况下有所降低,导致“四大家鱼”开始产卵的时间被推迟,产卵期被缩短。目前,长江上游一些水库根据水库水温的垂直分层结构,结合下游河段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制定大坝不同高程泄水空口的运行调度规则。满足鱼类产卵、繁殖和生长的需要。 (4)适度抑制水库库湾水华。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恶性病理反映。通常认为,藻类水华发生条件为充足的营养盐(主要是氮、磷物质)、低流速水体环境以及合适的温度和光照。由于长江流域TP的本底浓度较高。TN又难以控制,所以长江上游的大型水库多已达到中营养一轻富营养状态。而水华易发期3月~4月份。温度和光照适宜,长江上游的水库则均处于高水位运行期,库区流速较缓,特别是支流库湾区域。成为准静止区。这给水华的暴发提供了条件。优化水库运行过程,通过增加水位波动和水流紊动,打破水华暴发的临界流速,被认为是抑制水库库湾水华的有效措施。 (5)维持河道输沙平衡。河道形态是泥沙与水流条件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稳定条件下的河流基本可达到输沙平衡,河道形态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是人类活动的干扰使这种自然平衡被打破。特别是水库群的建设运行,表现出的基本规律就是库区泥沙发生淤积。坝下游河道由于清水下泄发生长距离冲刷。三峡工程在设计时,就考虑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以缓解库区泥沙淤积,同时也可以对下游“补沙”

城市网格化管理原理

5.2城市网格化管理原理 5.2.1网格 网格(grid)的名称源自电力网,它反映了人们希望像用电一样方便地获得和使用计算和信息资源。 网格技术代表了Internet 技术的最新发展,网格技术强调各种自主的资源广泛的共享和协调,不仅包括计算机的各种资源,而且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甚至人,可以具有互操作性,并且这种共享是高度可控的。网格一词由网格技术而来,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其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下的高性能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网格的作用是将分散在网络上的信息及信息存储、处理能力以合理的方式“粘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以提供比任何单台高性能计算机都强大得多的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高度触合和共享。 目前,国内网格化管理的思想主要应用于城市管理如城市警务工作、工商管理、市容环卫、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供水等方面。 5.2.2网格化管理 (一)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内涵 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由北京市东城区政府所首创。简单地说,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是借用网格概念的核心思想,对资源的整合以及协同利用,它基于城市应急管理专网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运用“3S”(RS、16GIS、GPS)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和移动信息技术,以数字城市技术为城依托,将信息化技术、协同工作模式应用到城市管理中,通过建设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市、区、专业工作部门和网格监督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二)网格化管理基础 1)网格划分的标准化。网格化管理系统构建的第一步是必须划分各网格单元,因此必须有一定的网格划分标准,使各网格单元的构建和管理规范化,以便于网格化管理的实施。 2)网格之间联系的信息化。网格之间联系的畅通是保证网格化管理效率的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水平的提高,组织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迅捷。但网格化管理中各网格单元间的信息交流除了日常的事务性交流

水库调度运行管理要求及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0857710.html, 水库调度运行管理要求及措施 作者:冀春艳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3期 摘要水库安全运行事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和加强水库管理运行十分重要。对 水库运行调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水库运行管理中相关的水库调度岗位职责、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制度、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调度;运行管理;要求;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69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250-01 1 水库调度基本要求及内容 水库调度的基本要求是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防洪,防洪兼顾兴利,统筹考虑全面安排,力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库调度运用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上级批准的校核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死水位、下游防洪标准、工农业及城市生活供水量等[1-2]。 1.1 防洪调度 防洪调度是在确保大坝安全前提下,按防洪需要对洪水进行调蓄。汛限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调度运用,按管理单位权限实行分级调度管理;任务是确定水库下游防护对象防洪标准,实施水库洪水调蓄及排放,保障大坝和下游防洪安全。 1.2 兴利调度 水库兴利调度是对天然来水、用水、水库调蓄库容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合理蓄水、放水配置,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供水效益的目的。兴利调度应遵循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其他方面用水要求,实行计划节约用水原则。兴利调度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制调度引蓄供水计划,研究分析当年来的用水量预测和供水量配置方案[3]。 2 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措施 2.1 明确水库调度岗位职责 水库调度岗位工作人员熟悉水库各时期引、蓄、泄水规律,及时准确地掌握上游来水情况及下游各用水单位的需水状况。春汛期间及时了解山区积雪和库区积雪消融情况,夏汛期及时了解降雨等与洪水形成有关的气象变化,了解水库蓄水能力、滞洪能力。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