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

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

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

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

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

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地形平坦开阔

10.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 1~2月

B. 3~6月

C. 7~9月

D. 11月~次年1月

12.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客土下滑

B. 利于客土和本地土壤的融合

C. 提高草种的发芽率

D. 利于地表水下渗

13.该绿化方法宜选择的植物类型是

①耐旱植物②耐盐碱植物③耐贫瘠植物④高大乔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15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图,下表为乌兰察布市五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4.关于a,b,c,d四处马铃薯优势产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处,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

B. b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

C. c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

D. d处,多冻土,土壤贫瘠

15.根据材料,判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有( )

①热量充足,无霜期长②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

③多为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栗钙土,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吉林雾凇的形成,关键是因为这里存在着“严寒的大气和温暖的江水”。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关于雾凇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低温是吉林雾凇形成的前提

B. 阴天比晴天更容易形成雾凇

C. 空气湿度大,水汽易饱和,容易形成雾凇

D. 出现逆温时近地面空气相对稳定,有利于雾凇的形成

17.关于四地地理环境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小

B.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 夏季多雨

D. 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表,据此完成下列

18.惊蛰和霜降节气与哈尔滨实际物候相比

A.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B.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C. 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D. 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19.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图示地区

A. 位于我国西南山区

B. 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C. 春季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生产

D. 主要运输方式为内河航运

21.图示聚落在

A. 农田临近河流以方便灌溉

B. 农田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 民居远离山坡以利于修建

D. 民居靠近坡地上部可避免滑坡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

①干旱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潮

A. ①②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3.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水稻、油菜、茶叶

B. 春小麦、亚麻、甜菜

C. 棉花、玉米、甘蔗

D. 冬小麦、棉花、花生

24.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大量施用有机服,改良红壤

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④实施平原绿化工程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的()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26.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A. 地势高峻,气候高寒,雪峰

连绵

B. 西高东低,三角洲平原海拔

很低

C. 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坦开阔平原

D. 地形复杂,山地、盆地交错分布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描写的即是下图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特点。结合其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7.形成这一居住景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风俗习惯

B. 地表形态

C. 土壤性质

D. 地质构造

28.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

A. 水稻、小麦

B. 小麦、谷子

C. 谷子、青稞

D. 青稞、玉米

读某地降水量与风速月际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华南地区

30.该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的主要原

因是

A. 受冷锋影响频繁

B. 受东南季风影响

C. 气温回升导致对流运动强烈

D. 植被枯萎导致地面摩擦力弱

31.关于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B. 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C. 地广人稀,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 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32.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

间变化为

A. 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 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 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 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33.(右下图)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

3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 天然林 B. 水源林

C. 湿地

D. 草地

35.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大

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

因素有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②东北地区

气候寒冷,病虫害少③东北地区土

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④东北

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试说出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甲图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太原和石家庄两地≥10℃积温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甲图中N所在的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最可能为________。(2分)

(4)说明乙图所示省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4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 10 ℃积温(单位:℃)

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

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

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联系

材料,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

产提几条建议。(6分)

高二地理限训答题纸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36.

(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试说出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甲图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太原和石家庄两地≥10℃积温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甲图中N所在的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最可能为________。(2分)

(4)说明乙图所示省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4分)

37.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联系材料,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6分)

36.(1)夏季。该瀑布位于黄河的中游,夏季是黄河的汛期,水量大。

(2)地形。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气温较低(或石家庄位于地势较低的华北平原上,气温较高)。

(3)600mm

(4)矿产资源(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动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低;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等。

37.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参考答案

1.B

2.B

3.A

【解析】

1.读图可知,②地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下,因为②地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距海较远且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

2.计算可知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为200~600小时;读图可知,B地位于内陆高原,A地位于沿海丘陵;B地海拔相对较高,晴朗天气多,年日照时数大。

3.石家庄与太原分别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虽纬度相当,但地形差异较大,石家庄位于华北平原,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受地形影响,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

4.C

5.D

【解析】考查二十四节气。

4.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一候萤火虫卵化而出,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是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华北进入夏季下雨时节,此时正是大暑时节。故选C。

5.8~11月份播种冬小麦,海拔越高,纬度越大的地区,越应偏早播种;北半球越向北温度越低,热量越少,向南麦子播种应该迟些;地理位置由北向南:北京、山东、河南,麦子播种由先到后。故选D。

6.C

7.B

8.C

【解析】

6.读图可知中原经济区北部(长治、晋城等所在山西省)为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C正确。

7.材料指出“……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因此现代物流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故B正确。现代物流业不能提升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不能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能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故A、C、D错误。

8.“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因此②错误。企业自营物流会提高运输成本,因此④错误。故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但视角新。解答时需仔细阅读图文材料以及关注选项中的关键词:“所有”、“直接”等。

9.D

10.C

【解析】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地形平坦开阔,便于湿润气流的北上也便于同类自然带的延展,选D。

10.根据图示信息,在分界带西段、北侧为陕西省,陕西省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秦腔,选C。

11.B

12.A

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土保持工作,要求我们掌握水土保持的方法,熟悉我国各地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土保持工作。

11.我国北方地区3—6月正值绿草发芽生长季节,此时实施绿化客土法,有利于种子发芽,为最佳施工期,选择B。

12.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对于光滑岩面进行加糙处理,主要防止避免客土下滑,选择A。13.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春季多干旱的天气,选择植物应该以耐旱植物为主,工程坡面土壤肥力低,应该选择耐贫瘠植物;坡面盐堿不会太大,考虑耐盐碱植物可以少一些,坡面不适宜种植高大乔木,选择C。

14.A

15.B

【解析】

14.图中a为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形起伏明显,降水丰富,因植被破坏导致水体流失,石漠化严重;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地下暗河,水分下渗严重导致地表水缺乏,故A正确。b处位于湖南省,当地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c处位于甘肃和宁夏(西北地区),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条件充足;d处位于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故B、C、D错误。15.乌兰察布所在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无霜期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地植被为草原,发育栗钙土,土壤较肥沃。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B正确。

16.B

17.C

【解析】

16.雾凇俗称树挂,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只要雾中有过冷却水滴就可形成,因此低温是吉林雾凇形成的前提,A项说法正确;阴天晚上的保温作用差,晴天晚上的保温作用差,因此晴天晚上温度比阴天低,更有利于雾凇的形成,B项说法错误;空气湿度大,水汽易饱和,容易形成雾凇,C想说法正确;雾凇需要静风或微风条件,因此出现逆温时近地面空气相对稳定,有利于雾凇的形成,D说法正确。故选B。

17.根据题意可知,吉林雾淞、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都位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共同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C正确;吉林雾凇需要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形成,A错误;吉林位于

温带,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错误;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是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的地理特征,D错误。故C正确。

点睛:雾凇形成的条件:

(一)冬季漫长寒冷的基础条件。气温在零下26℃以下时,多数能形成雾凇.由此看出,低温是形成雾凇的前题和基础。

(二)低空水汽量多的充分条件。不冻江、雾多、雪多、空气湿度大、水汽充足、易饱和,这是形成雾凇的充分条件。冬季,不冻的江面向空中源源大量蒸发水汽,雾多、雪多,有利空气湿度增大及雾凇出现频次增多。不论是平均的雾日、雪日及雾凇日,还是最多的雾日、雪日及雾凇日,均是呈同步成正比例的,即雾多、雪多、雾凇也多。冬季空气湿度大、水汽充足、易饱和,从而雾淞的凝华过程显著,使形成雾凇更加充分。

(三)辐射降温强烈的有利条件。冬季辐射降温强,因而气温日较差大,并常有逆温层,使大气层结稳定,是形成雾凇的有利条件。

(四)经常碧空微风的必要条件。碧空、少云、静风或微风,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

18.A

19.C

【解析】

18.由题中材料可知,二十四节气是黄河中下游劳动人民发明的,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哈尔滨位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所以与哈尔滨实际物候相比,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故答案选A。

19.过了白露后,季节开始进入秋季,冬季风的势力开始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C正确;天气晴朗不一定造成一夜比一夜冷的现象,B错误;我国气温降低主要是亚欧大陆高压影响,A错误;白露以后,降水量逐渐减少,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知识拓展)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时节,晴朗的白昼温度虽然仍旧可以达到30多摄氏度,但夜晚会降到20多摄氏度,其温差达10多摄氏度。这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地面散热快,气温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此时,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来了。

20.C

2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势崎岖,除了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传统民居是窑洞,窑洞建在山坡。同时还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交通、农业发展、水土保持工作。

20.图示地区地形崎岖,分布有窑洞,属于我国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A错;以流水侵蚀地貌为主,B错;春季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生产,C对;主要运输方式为铁路和公路,D错。21.农田临近河流以方便灌溉,A对;农田接近坡地中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B错;民居靠近山坡,利于建设窑洞,C D.错。

22.B

23.D

24.A

【解析】

22.图示区域为华北地区,春季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春旱、寒潮影响,①、⑤对。黄河冬季结冰,图示河段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动,因此春季有凌汛现象,③对。故B正确。华北地区纬度高,春季不会受到台风影响;春季降水少,不会发生泥石流,②、④错。故A、C、D错误。23.华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冀中南、豫北、鲁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区,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故D正确。华北地区是半湿润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不适宜种植水稻;油菜主要产自长江流域;茶树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热带地区;春小麦、亚麻、甜菜主要产自东北地区;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故A、B、C错误。

24.黄淮海平原又名华北平原,土壤类型棕壤或褐色土,红壤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故A正确。【点睛】本题易采用排除法。

25.D

26.C

【解析】

25.据图中信息“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冻土”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为东北地区,D对;青藏地区属于高寒气候,A错;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的干旱气候,B错;华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故选D

26.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三面分别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环绕,中部为广阔低平的东北平原。C对,ABD错。故选C。

27.C

28.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文景观和农业。

27.黄土高原的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富含钙质、具有一定的胶结力、不易崩塌。窑洞的开凿主要是利用了当地土壤的特性,依山而建。当然也与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环境相适应。因此当地就地取材,建造窑洞,又不占用过多耕地、不破坏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冬暖夏凉。因此黄土高原地区居民修建窑洞最主要的原因是借助黄土的特性而建,C选项正确。

28.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B 选项正确。水稻主要分布在湿热多雨的地区,A项错误。青稞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粮食作物,C 和D选项错误。

29.C

30.A

【解析】了解我国不同区域降水量分布特点,降水集中的时间范围。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华南、西南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份。华北地区春季大风天气,主要是快行冷锋造成的。29.读图,图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较少,且集中分布在7、8两月,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C对。西北地区是干旱区,年降水量200mm以下,A错。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年降水量多,且雨季时间长,B、D错。

30.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是华北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冷锋影响频繁,A对。华北地区春季多大风天气,主要受冷锋影响,是西北风,B错。风形成主要是空气的水平运动,C错。地面摩擦力弱不是风力强的主要原因,D 错。

31.A

【解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地,可以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故A正确。

32.C

【解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北地区降水大致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处于闭合中心,依据大大小小原则,B处降水应低于400毫米,因此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但B与C之间为大兴安岭,受地形影响,从B到C年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故C正确。

【点睛】本地有一定难度,容易错选成A答案。

33.A

34.C

35.A

【解析】

33.P平原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土壤为肥沃的黑土,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丰沛;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好。但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故A正确。

34.读图可知,P处有大面积沼泽,属于湿地。故C正确

35.水稻的生长期长;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符合东北事实且均为大米质量优良的条件。大米质量优良由机械化水平无关。故A正确。

38.(1)夏季。该瀑布位于黄河的中游,夏季是黄河的汛期,水量大。

(2)地形。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气温较低(或石家庄位于地势较低的华北平原上,气温较高)。

(3)600mm 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N处位于山地(太行山)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N处的降水量要大于周边地区。

(4)矿产资源(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动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低;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等。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我国区域图为背景,重点考查气温分布特征、工业区位因素等知识,

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瀑布位于黄河的中游,由于夏季是黄河的汛期,水量大,因此夏季最为壮观。

(2)首先找出≥10℃的年等积温线的走向,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气温较低,石家庄位于地势较低的华北平原上,气温较高。

(3)从图中可以看出,N处位于太行山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N处的降水量要大于周边地区。

(4)乙图所示省区为山西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动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土地租金低、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广阔。

39.1) 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 500~1 500 ℃。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 ℃积温高于②地。

(3)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1) 从图中可以看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分析自然原因主要联系这一地区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土壤条件等相差知识回答。

(2) ①地在3000—3500之间,②地在2000—2500之间;可以估算图中①、②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是500~1 500 ℃。从地形和冬季风的影响分析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 ℃积温高于②地。(3)发展粮食主要从粮食的品质,科学的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处长产业链进行回答。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

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地形平坦开阔 10.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我国北方地区实施绿化客土法的最佳施工期是 A. 1~2月 B. 3~6月 C. 7~9月 D. 11月~次年1月 12.实施边坡绿化客土法之前,需要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还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北方地区精选练习中图版1

北方地区 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 一.综合题 1. 读图8—1—1,回答下列问题。 图8—1—1 (1)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大致在之间,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地处(选填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经度位置大致在 之间。 (2)北方地区位于以北,大兴安岭和长城以东、以南,东北部与和 (填国家)相邻。东临海和海。 (3)位于太行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位于太行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其周围分布(填山脉名称)。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为主。 1. (1)北纬35o(32o-35o均可)到北纬50 o(50o-53o均可) (用字母表示也对)北温带中纬度东经105o(或102o、103o)——135o (2)秦岭-淮河朝鲜俄罗斯渤黄 (3)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级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平原、高原 2.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图8—1—2)、北方地区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8—1—3)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8—1—4),回答下列问题。

图8—1—2 图8—1—3 图8—1—4 (1)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 (2)兰州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石家庄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长春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哈尔滨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由上可以得出,北方地区夏季,冬季。 (3)兰州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石家庄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长春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哈尔滨降水量最多的两个月份是。由上可以得出,北方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季,季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 (4)由(2)和(3)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 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 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 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 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获奖教案

【课题】八下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范围及划分的依据2.在图中指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说说自己对家乡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首先,我们看看下列几幅 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教师引言: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 异显著,从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到麦 浪滚滚的华北平原,从牛羊成群的内蒙 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日 常所见所闻试着说出图中的 四个地区: 依次是西北地区、华北平原、 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 仔细阅读教学目标,快速浏 览本节内容。 图片直 观性强, 学生在 观察图 片的同 时体会 祖国大 地的姿 态万千。1.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明确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 试着评价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

合作探究古高原到浩瀚无垠的新疆沙漠、戈壁 滩,祖国大地姿态万千,风光无限。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 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的范围,明确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 据。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一、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观察分析:1、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 如何确定的?(在下面的图中找出秦岭 -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 高原边缘线,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 对应起来) 读图分析,找出找出秦岭- 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与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作一 比较。 组内交流,学生代表回答观 察的结果:秦岭-淮河一线基 本与1月0℃等温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 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基本 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一致;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 线基本与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一致。 学会读 图是学 好地理 的关键, 等温线 图和等 降水量 线图以 及分层 设色地 形图,都 是以往 所学,学 生可以 将新旧 知识结 合,增强 知识的 联系性。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姓名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宗教: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下)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4.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2.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2.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填图,讨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秦岭——淮河一线,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 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一线 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认识秦岭,看图B,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 2)认识淮河,看图C,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 3)读图D,找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降水和气温有什么不同。 明确:降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是半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结合课文,分析原因)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寒冷,河流要封冻;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温暖,河流不封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3.列表比较,进一步理解、记住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侧的自然差异 三.四大地理区域 1.看图L,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抽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 2)看图H——P,将图示的景观图填在相应的位置。 四.作业 复习本节知识,预习下节内容。

【VIP专享】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1)“黄色中国”北方地区

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1)“黄色中国”北方地区 一、读图、填图题 1.读图1“东北地区图”,写出图中数码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山脉名称: ①②③ (2)河流、油田名称: ④⑤⑥⑦油田⑧油田 (3)煤矿名称: A. B. C. (4)海洋名称: H. I. J.

2.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A一H所代表的矿产地名称和矿产类型分别是: A. B. C. D. E. F. G. H.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城市名称分别是: ①②③④⑤⑥ ⑦其中为我国重要钢铁工业城市的有: (填写代表数码)。 (3)图中a一h所代表的以北京为中心的主要铁路干线分别是: a. b. c. d. e. f. g. h. 图中没有画出的一条南北大动脉是线。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读图3.完成1--4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读图4,回答5一7题 5.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上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6.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在这里生产粮食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7.目前国家决定终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最新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资料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 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 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 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 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练习题——北方地区 一、单顶选择题 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1~2题。 1.有关①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结构较单一 B.以重工业为主 C .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 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2.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 B.水源 C .能源 D .科技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B .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 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4.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 ①区主要是煤和石油 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 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①④ 5.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A .青海 B.四川 C .陕西 D .甘肃 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A. ④①③② B .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B ① ② 北京 渤 海 A

8.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9.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 A .大兴安岭 B.太行山脉 C.秦岭 D.贺兰山脉 10.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 A .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读图5,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 .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 .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二、综合题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位置和B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2)C 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5)本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能源基地的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哪些成功经验 ? 图 4 图5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高二地理限训(3月9日)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和年等日照时数线(单位:h)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A、B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200小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B. 4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C. 600小时地形和人类活动 D. 800小时地形和海陆位置 3.石家庄与太原纬度相当,但两地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距海远近 C. 洋流 D. 植被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 4.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 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 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5.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中原经济区提出要大力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精品原材料、中高端消费品三大优势板块,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区域服务业发展强势品牌,而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下图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中原经济区北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洪涝灾害 C. 水土流失 D. 赤潮 7.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原经济区() A. 提升本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C. 直接带动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D. 提升聊城的核心城市地位 8.促进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快发展的措施有() ①完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②大幅度提高物流收费水平③推动生态物流发展 ④鼓励企业自营物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着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中国地理省区域划分及具体的直辖市、省、市、县

一、中国地理省区域划分: 1、东北地区(3个):黑龙江、吉林、辽宁 2、华北地区(5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3、华中地区(3个):河南、湖北、湖南 4、华东地区(8个):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5、华南地区(5个):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 6、西北地区(5个):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 7、西南地区(5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二、各直辖市、省、市、县: 1北京市: 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大兴区、昌平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2上海市: 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县 3天津市: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县 4重庆市: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綦江区、、大足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5辽宁省: 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苏家屯区、浑南区、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区、康平县、法库县 大连市:西岗区、中山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长海县 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 抚顺市:新抚区、东洲区、望花区、顺城区、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 本溪市: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南芬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24中国的自然资源

课时作业(二十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图甲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解析:从图甲中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曲线变化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先减小后趋于平缓,各年减少幅度不同,其耕地总量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2002年~2003年曲线的坡度最陡,说明减少最快。 答案:BC 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未利用地增加 解析:从图乙可以看出各类土地的变化状况,林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等呈增加趋势,且林地增加较为显著;耕地、未利用地减少较快,说明耕地减少的原因,一是建设用地增加,二是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答案:AC (2017·唐山高二检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3~4题。 3.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源 C.交通D.城市 解析: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图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

5.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 教学目标: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 【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 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 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 大豆、马铃薯、甜菜 长城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

区域地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5课时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区域图或地形图掌握其分布的规律性。 2.掌握我国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理解水资源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3.理解我国的环境整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会综合分析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理解海洋国土的含义,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l k0 jkkkkx km,./. 提示:①太阳能②石油③地热能④旱地⑤水资源⑥一+⑦二⑧水田 考点一自然资源概况及我国的土地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1)总量大,种类多。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相对短缺——人口众多。 (3)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2.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①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 ③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④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着。

(2)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主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 2.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旱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第(1)题,读此图时一定要注意图中反映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有正、负之分,判断前后差值时必须注意。第(2)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好图例,仔细读图,然后判断土地利用前后期的变化,进而推理变化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答案:(1)D (2)B 考点二水资源与水能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2)时空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南多北少;年际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 (1)蕴藏量大,可开发量居世界第一。 (2)地区分布不均,按地区来说,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按河流来说,长江流域最丰富。 (3)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4)开发利用率低。 3.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 (1)修建水库,解决时间分配不均。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2.跨流域调水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

八(下)地理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练习题1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0o C ________ 河流封冻状况________ 不封冻 年降水量<800毫米________ 植被类型_________________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玉米________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____________ 公路、铁路、水运 1、AB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该线是() A.青藏高原边缘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下图中能反映丙.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3、读右图,图中秦岭-淮河线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不.属于该线的是()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o C等温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旱地、水田分界线 4、下列数据中,有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是() A. 5o C B. 8o C C. -4o C D. 16o C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限的划分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夏季风的影响 C.地形地势 D.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6、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秦岭-淮河 线以北的是() 7、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 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地势 8.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景 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 区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青 藏地区 9.下列山脉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巫山 B.南岭 C.武夷山D.太行山 10.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第三章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地理分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 主编人任波审核人 【课前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 2、北方地区主要矿产及分布、交通与主要工业区 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4、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及气候特征 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3、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 1、华北平原农业中低产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知识梳理: 1、位置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以东, ________________ 以南、_______________ 以北,东临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 2、地形特征:以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地形为主。包括平原、平原、高原、 _____ 丘陵、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本区“名山”有:“东岳”泰 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东北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所环绕。②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东北地区山环水绕,多沼泽。 4、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黄土_________ 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黄土高原地 区水土流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河、_________ 河、______ 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

中国自然地理-第四节-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自然资源时,应结合中国地图,同时将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1、基本特征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②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 (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3.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①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

最新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自然资源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之自然资源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图最可能是( ) A.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B.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C.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D.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2.若图中ABC三地数值逐渐降低,则影 响三地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农业规划 C. 活动积温 D. 地貌地势 下图是我国某岛屿略图,据图回答下列各 题。 3.a地与b地相比,建立盐场的优势条 件是() A. 气温高 B. 附近海域盐度高 C. 降水少 D. 地势低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该岛屿河流成放射状分布 C. 该岛屿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D. 该岛屿不会受台风影响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表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13年) A. 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 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6.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 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 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 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 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 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8.有关江苏省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 南、北地区水资源数量差别较大 C. 过境的水资源数量较少 D. 污染的水体较少,优质的水源多 9.造成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 A. 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数量少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 C. 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 D. 南水北调工程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 10.缓解江苏省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海水淡化②从珠江调水③修建水库④大力开采地下水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下列各题: 13.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 A. 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 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 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 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4.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有关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 是() A. 非季风区风能资源丰富,季风区风能资源欠缺 B.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湿润半湿润地 区风能资源欠缺 C. 乙地冬半年风能资源蕴藏量大于夏半年 D. 同纬度地区沿海风能资源大于内陆 16.有关我国不同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或欠缺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