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MS原理部分

ICP-MS原理部分
ICP-MS原理部分

图1 ICP -MS 主要组成模块

离子源 接口

离子镜 分析器

检测器

ICP-MS 原理部分

概述

ICP -MS 是一种灵敏度非常高的元素分析仪器,可以测量溶液中含量在ppb 或ppb 以下的微量元素。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地质、环境以及生物制药等行业中。

ICP -MS 全称是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它是一种将ICP 技术和质谱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仪器。ICP 利用在电感线圈上施加的强大功率的高频射频信号在线圈内部形成高温等离子体,并通过气体的推动,保证了等离子体的平衡和持续电离,在ICP -MS 中,ICP 起到离子源的作用,高温的等离子体使大多数样品中的元素都电离出一个电子而形成了一价正离子。 质谱是一个质量筛选和分析器,通过选择不同质核比(m/z )的离子通过来检测到某个离子的强度,进而分析计算出某种元素的强度。

ICP -MS 的发展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在长期的发展中,人们不断的将新的技术应用于ICP -MS 的设计中,形成了各类ICP -MS 。ICP -MS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四极杆ICP -MS ,高分辨ICP -MS (磁质谱),ICP -tof -MS 。本文主要介绍四极杆ICP -MS 。 主要组成部分

图1是ICP -MS 的主要组成模块。

样品通过离子源离子化,形成离子流,通过接口进入真空系统,在离子镜中,负离子、中性粒子以及光子被拦截,而正离子正常通过,并且达到聚焦的效果。在分析器中,仪器通

过改变分析器参数的设置,仅使我们感兴趣的核质比的元素离子顺利通过并且进入检测器,在检测器中对进入的离子个数进行计数,得到了最终的元素的含量。

各部分功能和原理

1.离子源

离子源是产生等离子体并使样品离子化的部分,离子源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RF

图 2 离子源的组成

工作线圈、等离子体、进样系统和气路控制四个组成部分。样品通过进样系统导入,溶液样品通过雾化器等设备进入等离子体,气体样品直接导入等离子体,RF工作线圈为等离子体提供所需的能量,气路控制不断的产生新的等离子体,达到平衡状态,不断的电离新的离子。下面对X-7ICP-MS的具体部件进行介绍。

1)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X-7进样系统原理

蠕动泵:蠕动泵把溶液样品比较均匀的送入雾化器,并同时排除雾化室中的废液。通过控制蠕动泵的转速,可以得到理想的进样速度,样品提升速度一般为0.7~1ml/min.如果不采用蠕动泵,由于雾化器中雾化气体的流动,也可以提取样品,样品的自然提取速度为0.6ml/min左右,随着雾化气流速的变化而改变。

雾化器和雾化室:雾化器的作用是使样品从溶液状态变成气溶胶状态,因为只有气状的样品才可以直接进入炬管的等离子体中。常用的雾化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分为几类,常用的雾

图4:直角雾化器同心圆雾化器

化器有同心圆雾化器和直角雾化器。如图4所示:

在X-7ICP-MS中,使用的是同心圆雾化器,同心圆雾化器与直角雾化器相比,可以提供极佳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尤其适合检测浓度较低的溶液,缺点是容易堵塞,耐盐性较差。其它的一些公司(如VG)采用的雾化器可以提供最大高达20%的耐盐性,但是由于在等离子产生后通过的采样锥和截取锥的孔径非常的小,样品中溶质量必须小于0.2%,最好小于0.1%因此,雾化器的耐盐性并不能提高ICP-MS的耐盐性,所以同心圆雾化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雾化器。

由于等离子体对直径较大的微粒的放电效率较差,因此要求进入炬管的气溶胶状的样品液滴有均匀和细小的几何尺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仪器中采用了雾室,雾室是一个气体流过的通道,当气溶胶通过时,直径大于10um的液滴将被冷凝下来,从废液管排出。雾室的另一个目的是柔化雾化器喷出的气溶胶,最终使其均匀的进入等离子体。目前主要的雾室设计是圆柱型雾室,在X-7ICP-MS中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锥型雾室,雾化气溶胶在雾室中撞击到一个玻璃球上,大直径的液滴将被沉积下来,从玻璃球上流下,并被到处雾室,较小的液滴绕过玻璃球,从雾室尖端的小孔中流出。这种雾室的设计很好的避免了死体积的影响。

2)等离子体炬管

炬管是产生等离子体装置,炬管的主要结构如下图5所示:

图5等离子体炬管

炬管主要有三层结构,外层的叫做外管,其次是内管,中间的是中心管。外管中通的是大流量的氩气,叫做冷却气,冷却气提供给等离子体气体源源不断的Ar原子,在等离子体中不断的电离放热,产生的Ar离子在射频线圈中振荡碰撞,从而维持了很高的温度,伴随着大量离子留出等离子体,又有很多Ar原子流入,从而达到了一种平衡。冷却气的流量大概为13~15L/min。在内管中流动的气体叫做辅助气,也是氩气,它的作用是给等离子体火焰向前的推力,实现不断的电离,也很好的了中心管,以免过高的温度使其熔化。辅助气的流量为0.5~1L/min。中心管中流出的是从雾室排出的样品溶液的气溶胶。

从图5可以看到溶液气溶胶在中心管中随着接近火焰在形态上的改变。气溶胶->干化(固体颗粒)->气化(气体)->原子化(化合物离解)->离子化(电离成1价离子)。图6也说明了炬管的结构和等离子体工作原理,等离子体工作时,首先提供强大的射频电压到RF工作线圈,然后利用高压使气体放电产生火化,少量离子在电磁场作用下聚集并相互碰撞,很快就使更多的原子电离,最终形成了稳定的火焰。

图6 等离子体火焰的产生炬管详细结构

3)冷却和气体控制

由于等离子的高温(高达8000~10000度),足以熔化任何物质,所以在仪器中多处采用水冷,RF工作线圈是中空的,用来作为冷却水的通道。在雾室中采用半导体冷却器,对一般无机溶液,温度为4度左右(这个温度下,直径较大的液滴可以更好的冷凝下来),对有机溶液,可以达到-10度。需要水冷的部分有:接口、工作线圈、RF工作线圈、半导体制冷器。在ICP-MS中,最基本的气体是氩气,它被作为冷却气(cool gas)、辅助气(aux gas)和雾化气(nebulizer gas),其它可能使用的气体包括氢气,氨气,氦气(用于cct)和氧气(用于消除有机物中的C)。

2.真空系统

ICP-MS主要用来检测物种的痕量元素,空气中的灰尘含有大量的各种元素,因此在仪器中真空的要求是很高的。从进样系统到炬管,仪器一直是在常压下工作的,在仪器点火之前,氩气可以驱除管路中的空气。当离子产生后,对这些离子的聚焦、传输和选择分析就必须要求良好的真空系统,以免在过程中的粘污。仪器为了达到从常压向真空系统的过渡,提供了三级真空系统,来逐步的达到很高的真空度。真空系统如下图7所示:

端与分析室2(主要是四极杆和检测器)相连结,出口端和机械泵相连。在扩张室和分析室

1中间有一个slide valve,扩张室和机械泵中间连有expansion valve,分子泵和机械泵工作端连有backing valve。三级真空系统保证了仪器从大气到低真空再到高真空的过渡,而三个阀门保证了仪器在工作状态和待机状态的稳定和两个状态之间的过渡。

表1 仪器的三级真空系统的气压

表2 仪器的三个状态与阀门的关系表

3.接口

接口部分由两个锥体组成,前面的是采样锥(sample cone),后面的是截取锥(skimmer)。如下图所示:

图8 接口部分示意图

0.7mm)左右。经过两个锥体,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离子进入离子透镜。

在采样锥处,由于电子速度快,所以大量电子很快打到锥上,因此采样锥表面为负电性,所以空间电荷区是正电性的。由于气体压力的突然下降,所以在两锥之间,产生了离子的超声射流,所以两锥之间成为扩张室。在通过采样锥的离子中,只有大约1%的离子可以通过截取锥。进入离子镜的正离子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因此动能和质量成正比。

4.离子镜

在ICP-MS中,产生的1000,000个离子中,只有1个能够最终到达检测器,这是由于每级的效率决定的,在这样低效率的传输下,去除各种干扰就变得更加重要了,离子镜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电子和中性微粒的影响,并对正电子实现聚焦。离子镜的结构如图9所示。当离子从截取锥喷出时,在进入离子镜之前,能量较小的离子会更多的被真空抽走。

图9 离子透镜结构图

等离子体首先进入的是截取透镜(extraction lens),截取透镜具有很强的负电势,所以电子无法通过,被真空抽走。在后面是几级离子聚焦透镜,离子聚焦透镜的原理是:安装两个电极板或圆筒,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了透镜状的等场强线,当边缘离子入射到电场时,受电场影响,向中心移动,随后出射运动方向又恢复到了向前,实现了位置上的聚焦。ICP-MS 在产生离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光子,由于光子也可以被检测器检测和计数,所以在离子透镜的末端,是一个偏转透镜,用于去除光子干扰。(一般来讲,采样锥离子流为0.1A,截取锥电流为1mA)

在x-7ICP-MS中,透镜组如下图:

图10 x-7离子镜的组成

5.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是不同种类的质谱仪的主要区别之处,四极杆分析器是一种成熟的质量分析仪器,利用了四极杆对不同核质比的元素离子的筛选作用,达到顺序分析离子质量的目的。

图11 四极杆原理图

四极杆的主要原理如下图所示:

四极杆的两对电极,分别加上了正负直流电压和相位差为180度的射频信号,离子在四极杆中旋转、振荡,当合理设置直流电压的大小和射频电压的幅度后,只有特定核质比范围的离子才能通过四极杆,而其它离子将偏转,最终打在四极杆上损失掉,从而实现了质量选择。

更详细的筛选过程见下图:

图12 四极杆工作电压和质量分析的关系

图中显示的是工作电压和质量分析的稳定区域图,A、B是两种不同核质比的元素离子,A的核质比小于B(因为B只有在更高的电压下才能稳定通过),两者在一定的直流电压和射频电压下可以顺利通过,形成了形状相似的稳定区域图,在绿色的overlap区域内,两种离子无法被四极杆准确区分,在蓝色区域内A可以通过,在黄色内B可以通过。当四极杆工作时,一般保证F(dc)/F(rf)=const,因此途中的过圆点的直线表示了四极杆能够达到的所有的工作状态,当直线的斜率如蓝线所示时,A、B两种离子可以被很好分离,由于两者稳定区域的电压相差较远,所以得到了较高的分离度,而红线表示的是较低的分离度。分离度是质谱仪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之一,X-7ICP-MS的一般分离度在0.7左右,最高分离度为0.3左右。作为无机分析仪器,足以分辨出不同质量数的各种离子,但是对那些具有相同

质量数的不同元素离子,则无法辨别,这也是四极杆质谱的一个弱点,因此在质量分析中形成了大量的同位素和多元子分子干扰。

四极杆对低动能离子更为有效,如果离子能量太高,则离子通过四极杆的速度将加快,最终导致峰将展宽。在四极杆的入口和出口处,仅施加射频可以使全谱离子通过,但可以使离子向中心聚焦。

四极杆有两个工作模式,即顺序扫描方式和跳峰方式,如下图所示:

当四极杆工作在扫描方式,直流电压和射频电压幅度成比例连续变化,每个时刻都选择对应的连续变化的核质比的离子通过。当工作在跳峰模式,两个电压也不连续的跳变,每个时刻都选择感兴趣的某个核质比的离子通过。

6.检测器

每个时刻,通过四极杆的离子流可以认为具有单一的核质比,检测器的目的是对这些离子计数,来得到离子的相对的强度。

通常使用的检测器是一种电子倍增器,如下图所示:

图14 电子倍增器原理

它的结构类似于光电倍增管,由很多串联的电极板构成,这些电极称为打拿极(dynode),每两个打拿极都均匀分担着外加的高压。当离子入射到第一个打拿极时,和电极碰撞,离子消失,同时产生了自由电子,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向下一级电极板移动,并打出更多的电子,如此形成了倍增效应。当一个离子入射时,将最终在输出端形成一个脉冲信号。

检测器通过对一定时间内的脉冲信号的计数可以得到离子强度的相对值,检测器工作在数字检测方式。当离子强度较大时,达到产生的电子脉冲互相重叠时,脉冲数目便无法计算了,即达到了饱和,此时检测器可以切换到模拟检测方式(累计信号),如下图所示。

图15 模拟和数字测量模式

(完整版)化工原理概念汇总

化工原理知识 绪论 1、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s): 用来为化学反应过程创造适宜的条件或将反应物分离制成纯净品,在化工生产中共有的过程称为单元操作(12)。 单元操作特点: ①所有的单元操作都是物理性操作,不改变化学性质。②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③单元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化工过程时,基本原理相同,所用设备也是通用的。单元操作理论基础:(11、12) 质量守恒定律:输入=输出+积存 能量守恒定律:对于稳定的过,程输入=输出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输入=动量的输出+动量的积存 2、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经验法):用量纲分析和相似论为指导,依靠实验来确定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无量纲数群(或称准数)构成的关系来表达。 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在抓住过程本质的前提下,对过程做出合理的简化,得出能基本反映过程机理的物理模型。(04) 3、因次分析法与数学模型法的区别:(08B) 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法 实验:寻找函数形式,决定参数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概念题 1、离心泵的压头(或扬程): 离心泵的压头(或扬程):泵向单位重量的液体提供的机械能。以H 表示,单位为m 。 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 理论压头:离心泵的叶轮叶片无限多,液体完全沿着叶片弯曲的表面流动而无任何其他的流动,液体为粘性等于零的理想流体,泵在这种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压头称为理论压头。 实际压头:离心泵的实际压头与理论压头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流体在通过泵的过程中存在着压头损失,它主要包括:1)叶片间的环流,2)流体的阻力损失,3)冲击损失。 3、气缚现象及其防止: 气缚现象:离心泵开动时如果泵壳内和吸入管内没有充满液体,它便没有抽吸液体的能力,这是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的多,随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像这种泵壳内因为存在气体而导致吸不上液的现象称为气缚。 防止:在吸入管底部装上止逆阀,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 4、轴功率、有效功率、效率 有效功率:排送到管道的液体从叶轮获得的功率,用Ne 表示。 效率: 轴功率: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用N 表示,单位为J/S,W 或kW 。 二、简述题 1、离心泵的工作点的确定及流量调节 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与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就是将液体送过管路所需的压头与泵对液体所提供的压头正好相对等时的流量,该交点称为泵在管路上的工作点。 流量调节: 1)改变出口阀开度——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2)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过程: 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在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 g QH N e ρ=η/e N N =η ρ/g QH N =

第一性原理计算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计算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的断裂与新建的形成,参与成键原子的电子壳层重新组合就是导致生成稳定多原子化学键的明显特征。因此阐述化学键的理论应当描写电子壳层的相互作用与重排,借助求解满足适当的Schrodinger 方程的波函数描写分子中电子分布的量子力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般的方法,然而,对于一些实际的体系,不引入一些近似,就不可能求解其Schrodinger 方程。这些近似使一般量子力学方程简化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方程。这些近似与关于分子波函数的方程形成计算量子化学的数学基础。 2、1 SCF-MO 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子轨道的自洽场计算方法 (SCF-MO)就是各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与核心部分,因此在介绍本文计算工作所用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关键的部分作一简要阐述。 2、1、1 Schrodinger 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为了后面介绍各种具体在自洽场分子轨道(SCF MO)方法方便,这里将主要阐明用于本文量子化学计算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近似,给出SCF MO 方法的一些基本方程,并对这些方程作简略说明,因为在大量的文献与教材中对这些方程已有系统的推导与阐述[1-5]。 确定任何一个分子的可能稳定状态的电子结构与性质,在非相对论近似下,须求解 R AB =R 图2-1分子体系的坐标

定态Schrodinger 方程 ''12121212122ψψT p B A q p A p pA A pq AB B A p A A A E R Z r R Z Z M =??????? ?-++?-?-∑∑∑∑∑∑≠≠ (2、1) 其中分子波函数依赖于电子与原子核的坐标,Hamilton 算符包含了电子p 的动能与电子p 与q 的静电排斥算符, ∑∑≠+?-=p q p pq p e r H 12121?2 (2、2) 以及原子核的动能 ∑?-=A A A N M H 2121? (2、3) 与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及核排斥能 ∑∑≠+-=p A B A AB B A pA A eN R Z Z r Z H ,21? (2、4) 式中Z A 与M A 就是原子核A 的电荷与质量,r pq =|r p -r q |,r pA =|r p -R A |与R AB =|R A -R B |分别就是电子p 与q 、核A 与电子p 及核A 与B 间的距离(均以原子单位表示之)。上述分子坐标系如图2、1所示。可以用V(R,r)代表(2、2)-(2、4)式中所有位能项之与 ∑∑∑-+=≠≠p A pA A B A q p pq AB B A r Z r R Z Z r R V ,1 2121),( (2、5) 原子单位 上述的Schrodinger 方程与Hamilton 算符就是以原子单位表示的,这样表示的优点在于简化书写型式与避免不必要的常数重复计算。在原子单位的表示中,长度的原子单位就是Bohr 半径

指针式万用表原理与使用

指针式万用表原理与使用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表,是在制作装配无线电电路和检修电子设备时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必备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可以进行多种项目测量的便携式仪表。它能测量交、直流电流、交、直流电压、电阻的数值,还可以粗略的判断电容器、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等元件的性能好坏。 万用表的种类很多,按显示的方式可分为指针式万用表(机械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数字万用表)两大类。前者用指针的偏转来指示检测的数据,后者可用数字直接显示。 指针式万用表从指针的偏转移动轨迹,能形象的反映出被测电量的连续变化过程以及变化趋势(例如在测量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就非常形象直观),缺点是测量精度略差。 数字万用表显示数据速度快,因其内阻非常大,因此测量精度高,耗电少,重量轻。缺点是不善于显示被测电量的连续变化过程及变化趋势。因为测量精度和灵敏度很高,因此在测量电流、电压等虽然存在有非常微小的电量变化,但这种微小的电量变化参数在对电路性能又毫无影响的时侯,显示的数字难免会发生频繁的跳跃变化,让人很不习惯,另外价格也较高。 因为指针式万用表的性能指标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场合的使用要求且价格低廉,因此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测量用仪表,本章就以机械式万用表作为重点。 指针式万用表是由磁电系电流表、表盘、表箱、表笔、多个单元电路以及功能转换开关(习惯上叫量程选择开关或量程开关)等组合成的一只综合性测量仪表,旋转功能转换开关,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项目和量限。分别可以对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电平,电容器等电参数进行测量,有的万用表还可以测量音频功率W、阻抗Z、电容量C、电感量L以及晶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电流放大倍数β值等等参数。 3-1-1、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万用表的主要元件是一只磁电系电流表,通常称表头,灵敏度从几个微安到几百微安。所有的测量项目数据最后都是以电流的形式从表头上相应的刻度上反映出来。 万用表头是由永久磁铁、圆弧形极掌、圆柱形软铁和动圈绕组组成。动圈绕组处在圆弧形极掌和圆柱形软铁在空气隙中形成的均匀辐射磁场中,这个均匀辐射磁场与通过动圈绕组的电流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动力矩F,使动圈绕组带动指针发生转动。如图3-1-1所示。

指针式万用表MF47的原理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电路

万用表的使用(MF47)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组成与特征 ●万用表的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原理图及实际电阻色环图片表 ●三极管引脚判断及常用三极管直流放大倍数表 ●万用表的电容测量及微小电容测量方法与电路分析 ●万用表测量驻极体话筒、喇叭、稳压管稳压电压、光敏电阻等●在线电路电容、电阻测量 ●万用表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第一节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组成与特征 1、万用表的结构特征 MF47型万用表采用高灵敏度的磁电系整流式表头,造型大方,设计紧凑,结构牢固,携带方便,零部件均选用优良材料及工艺处理,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其特点为:测量机构采用高灵敏度表头,性能稳定;线路部分保证可靠、耐磨、维修方便; 测量机构采用硅二极管保护,保证过载时不损坏表头,并且线路设有0.5A保险丝以防止误用时烧坏电路;设计上考虑了湿度和频率补偿; 低电阻档选用2#干电池,容量大、寿命长;配合高压按着,可测量电视机内25kV以下高压;配有晶体管静态直流放大系数检测装置; 表盘标度尺刻度线与档位开关旋钮指示盘均为红、绿、黑三色,分别按交流红色,晶体管绿色,其余黑色对应制成,共有七条专用刻度线,刻度分开,便于读数;配有反光铝膜,消除视差,提高了读数精度。除交直流2500V和直流5A分别有单独的插座外,其余只须转动一个选择开关,使用方便;装有提把,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可在必要时作倾斜支撑,便于读数。 4.2 指针式万用表的组成 指针式万用表的型式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类似的。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主要由表头、档位转换开关、测量线路板、面板等组成(见下图)。 指针式万用表的组成 表头是万用表的测量显视装置,南京电子仪表厂提供的指针式万用表采用控制显示面板+表头一体化结构;档位开关用来选择被测电量的种类和量程;测量线路板将不同性质和大小的被测电量转换为表头所能接受的直流电流。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和电阻等多种电量。当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流档,可分别与5个接触点接通,用于测量500mA、50mA、5mA和500μA、50μA量程的直流电流。同样,当转换开关拨到欧姆档,可分别测量×1Ω、×10Ω、×100Ω、×1kΩ、×10kΩ量程的电阻;当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压档,可分别测量0.25V、1V、2.5V、10V、50V、250V、500V、1000V量程的直流电压;当转换开关拨到交流电压档,可分别测量10V、50V、250V、500V、1000V量程的交流电压。

第一性原理简介

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第一性原理怎么用 1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的算法,称为第一性原理。广义 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Hartree-Fock自洽场计算为基础的从头算和 (DFT计算。 从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性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Hartree-Fock自洽场、等许多对我来说很陌生的物理化学定义。因此我通过向师兄请教和上网查资料一点点的了解并学习这些知识。 2第一性原理的作用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而具有一定精度的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解析方法一样,不但能够给出描述体系微观电子特性的物理量如波函数、态密度、费米面、电子间互作用势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体现体系宏观物理特性的参量如结合能、电离能、比热、电导、光电子谱、穆斯堡尔谱等等,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们预言许多新的

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密度泛函计算的一些结果能够与实验直接进行比较一些应用程序的发展乃至商业软件的发布,导致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 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为第一性原理中的一类,在物理系、化学、材料科学以及其他工程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其计算已经快速发展成 为材料建模模拟的一种“标准工具”。 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预测固体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DOS、光学性能、磁性能以及原子集合的总能等等。 3第一性原理怎么用 目前我所学到的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软件为Material Studio 、VASP软件。其中Materials Studio (简称MS是专门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者幵发的一款可运行在PC上的模拟软件。使化学及材料科学的研究者们能更方便地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各种晶体、无定型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相关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模拟的内容包括了催化剂、聚合物、固体及表面、晶体与衍射、化学反应等材料和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 模块简介 Materials Studio 采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Microsoft标准用户界面, 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控制面板直接对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进行设置和分析。 目前,Materials Studio 软件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Materials Visualizer: 提供了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可以操作、观察及分析结构模型,处理图表、表格或文本等形式的数据,并提供软件的基本环境和分析工具以及支持Materials Studio 的其他产品。是Materials Studio 产品系列的核心模块。 Discover: Materials Studio 的分子力学计算引擎。使用多种分子力学和动力学 方法,以仔细推导的力场作为基础,可准确地计算出最低能量构型、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动力学轨迹等。

ICPMS原理介绍(doc X页)

ICPMS原理介绍(doc X页) ICP-MS中文培训资料 1理论原理 2硬件组成及功能讲解 1 ICP-MS原理部分 概述 ICP,MS是一种灵敏度非常高的元素分析仪器,可以测量溶液中含量在ppb或ppb以下的微量元素。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地质、环境以及生物制药等行业中。 ICP,MS全称是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它是一种将ICP技术和质谱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仪器。ICP利用在电感线圈上施加的强大功率的高频射频信号在线圈内部形成高温等离子体,并通过气体的推动,保证了等离子体的平衡和持续电离,在ICP,MS中,ICP起到离子源的作用,高温的等离子体使大多数样品中的元素都电离出一个电子而形成了一价正离子。 质谱是一个质量筛选和分析器,通过选择不同质核比(m/z)的离子通过来检测到某个离子的强度,进而分析计算出某种元素的强度。 ICP,MS的发展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在长期的发展中,人们不断的将新的技术应用于ICP,MS的设计中,形成了各类ICP,MS。ICP,MS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四极杆ICP,MS,高分辨ICP,MS(磁质谱),ICP,tof,MS。本文主要介绍四极杆ICP,MS。主要组成部分 图1是ICP,MS的主要组成模块。 接口 离子镜分析器

离子源检测器 图1 ICP,MS主要组成模块 样品通过离子源离子化,形成离子流,通过接口进入真空系统,在离子镜中,负离子、中性粒子以及光子被拦截,而正离子正常通过,并且达到聚焦的效果。在分析器中,仪器通 2 过改变分析器参数的设置,仅使我们感兴趣的核质比的元素离子顺利通过并且进入检测器,在检测器中对进入的离子个数进行计数,得到了最终的元素的含量。 各部分功能和原理 1. 离子源 离子源是产生等离子体并使样品离子化的部分,离子源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RF 图 2 离子源的组成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点梳理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一)物质的多样性1、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三态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之间的间隔(距离、空隙)改变,大小改变不了.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举例:Fe2O3、CO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物质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各举两例:纯净物:氧气、水、高锰酸钾混合物:空气、溶液、大理石、煤、石油 4、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元素的种类(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各举两例:单质:铁、氧气、氦气、碳化合物水、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钙 5、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看是否含碳元素,(除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根是无机物).各举两例:有机物:甲烷(CH4)乙醇(C2H5OH)乙酸 (CH3COOH)葡萄糖(C6H12O6)无机物大多数不含碳元素化合物.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二)微粒构成物质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离子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5、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化学反应的实质:宏观:物质生成新物质,微观:分子生成新分子 8、五个原子团的离子符号:(NH4+、NO3-、OH-、SO42-、CO32-) 9、分子的性质:不停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有间隔、有质量和大小 10、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策略

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是对地理现象的反映,它体现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概念的建立和原理的理解需要一种感知,不是一种简单的背诵式的记忆。这一感知过程也就是地理思维的形成过程,是对众多地理信息进行抽象;因此,在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经典的例子和案例可以让学生领会、感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本质特征。提出地理概念原理的教学对策是让学生感悟,在感悟中形成地理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探讨几种感悟教学的切入点。 :地理概念、原理本质特征教学策略信息感悟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 一、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本质特征体现着基本地理思维 1.地理概念和原理是对地理信息的一种抽象。 现行高考考试大纲中改变了能力目标的表述,侧重于学习行为过程;在四个考核目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直接与地理概念和原理有关。所谓地理信息,就是用文字、图象、数字等表达的一些地理现象和特征;调用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地理概念和原理。当我们理解了地理概念和原理背后的地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后,就能有效地实现“调动和运用知识”去解读信息。

2.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特点是高度的概括和时空的条件性。认识概念、原理的过程,是一种信息有序化的过程;所以,概念、原理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概念的建立过程与原理的把握是一种地理思维的形成过程。 3.地理概念、原理的建立过程,是一种对地理现象中所蕴涵的本质特征的感悟。 在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经典的例子和案例可以让学生领会、感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本质特征。 例如,应用基本概念原理的本质特征解决问题的典型例子有“热力环流”。 二、地理概念教学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最基本的特征是强调准确性和关联性。准确性要求学会归纳、判断;关联性要求学会联想、发散。他们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1.从“准确”的相对性中去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所以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作为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一个相对的准确;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比如,热力环流:体现在许多环节上;空间上有地面和高空,温度上有冷和热,空气运动有垂直和水平运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也就不能达到概念本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精心整理)教案资料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精心整理)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一、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的插孔.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 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图2

图3 (背诵)二、欧姆表操作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表笔短接欧姆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数据处理 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指针示数的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数字. 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0.1、0.0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0.2、0.02、0.5、0.05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 (背诵)误差分析 1.电池用旧后,电动势会减小,内电阻会变大,致使电阻测量值偏大,要及时更换新电池. 2.欧姆表的表盘刻度不均匀,估读时易带来误差,要注意其左密右疏特点. 3.由于欧姆表刻度的非线性,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误差增大,因此要选用恰当挡位,使指针指中值附近. 4.测电流、电压时,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电流、电压值均小于真实值. 5.读数时的观测易形成偶然误差,要垂直表盘正对指针读数.

人教版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和原理 【知识点精析】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 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 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宏观 元素 组成 微观分子 原子核 质子原子 中子离子 核外电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 鸣气及各种溶液。 28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 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ì元素符号 ? ?化学式 4. 化学用语í

第一性原理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软件介绍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经典力学和经典电动力学在描述物质的微观系统时存在明显不足,对实验中的许多现象不能做出真正合理的解释。鉴于此,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等内部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规律等性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领域。随着量子力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并结合日趋成熟的计算机技术,量子计算模拟成为了现代科学中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之一。第一性原理计算(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亦称为从头算(Ab-initio calculation)。该计算方法可根据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材料微观体系的状态和性质进行理论上的预测,且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经验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物理量(电子电荷质量e 、电子静止质量m 0、光速c 、普朗克常数h 、波尔兹曼常数k B )。本工作所选用的计算程序为Materials Studio 软件中的CASTEP 量子力学模块,该模块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从头算量子力学程序。本章节将简要的介绍密度泛函理论和CASTEP 计算模块。 2.1密度泛函理论概述 第一性原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多原子体系。它依据量子力学原理,且在无任何实验参数引入的情况下,将多原子体系当作由自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多粒子体系进行处理。然而,关于量子力学中多粒子体系处理的出发点则为著名的薛定谔方程(Schr?dinger Equation)。Schr?dinger 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也是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核心,它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Schr?dinger)于1926年提出的。该方程可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故亦被称为薛定谔波动方程(Schr?dinger Wave Equation),其定态方程描述如下: 2 2[()]()(,)2V r r,t i r t t ψψμ?-?+=? (2-1) 式中?为约化普朗克(Plank)常数;μ和V(r)分别表示粒子质量和势场;r 和t 则为体系中所有电子与原子核的位置坐标;Ψ(r,t)是系统波函数,即运动的微观粒子

高中物理实验:多用表的原理和使用

多用表的原理和使用 【知识点】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一、实验原理 当红、黑表笔短接并调节R 使指针满偏时有①当电笔间接入待测电阻R x时,有② 联立①②可得.R 为欧姆表的中值电阻. 中 每一个R x 都有一个对应的电流值I,如果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 对应的R x 的值,那么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就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它的阻值. 二、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标明阻值为几欧、几十欧、几百欧、几千欧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小螺丝刀. 三、实验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短接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 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四、注意事项 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应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电流表的零刻度,若有偏差,应进行机械调零. 2.测量时手不要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3.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可能指在中间刻度附近.若指针偏角太大,应改换低挡位;若指针偏角太小,应改换高挡位.每次换挡后均要重新短接调零,读数时应将指针示数乘以挡位倍率. 4.测量完毕后应拔出表笔,选择开头置OFF 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电表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电. 【例题精选】 1.下图为多用电表的表盘,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复习:溶液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复习:溶液 主要考点: 1.常识:温度、压强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 ①一般固体物质 ....受压强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绝大部分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也逐渐升高(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变化不大(如:氯化钠等);极少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反而降低的(如:氢氧化钙等)。 气体物质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②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过滤、蒸发、结晶 过滤法用于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组成的混合物,可溶物形成滤液,不溶物形成滤渣而遗留在滤纸上; 结晶法用于分离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差异的可溶物混合物,主要包括降温结晶法及蒸发结晶法 降温结晶法用于提取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即陡升型物质),如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蒸发结晶法用于提取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即缓升型物质),如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 2.了解: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的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判断、转换的方法;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溶液的概念就是9个字: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液体的,只要同时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物质,都可以认为是溶液。 ②一般简单的判断方法: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的时候,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在同一个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特别容易判断错误的是,经过化学反应之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③概念: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第一性原理简介

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第一性原理有什么用? 第一性原理怎么用? 怎样将第一性原理与实 践结合起来?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1原理,量子力学根据原子核和电子互相作用的原理及 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第一性称为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从具体要求出发,计算为基础的从头算。广义的第一原理包括两大类,以

Hartree-Fock自洽场原理DFT)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和(自从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性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Hartree-Fock因此我通过向师兄密度泛函理论等许多对我来说很陌生的物理化学定义。洽场、请教和上网查资料一点点 的了解并学习这些知识。 2第一性原理的作用为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简单而具有一定精(DFT)以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 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度的局域密度近似(LDA)不但能够给出描述体系微观电子特性的物理量如波函与传统的解析方法一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得到的体现体系宏,数、态密度、费米面、电子间互作用势等,穆斯堡尔谱等等比热、电导、观物理特性的参量如结合能、电离能、光电子谱、密度泛函计算的一些而且它还可以帮助人们预言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 导致了,结果能够与实验直接进行比较,一些应用程序的发展乃至商业软件的发布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的广泛应用。为第一性原理中的一类,在物理系、化学、材料科学以(DFT)密度泛函理论)及其计算已经快速发展成为材料建模DFT及其他工程领域中,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的一种“标准工具”。密度泛函理论可以计算预测固体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态密度(DOS)、 光学性能、磁性能以及原子集合的总能等等。 3第一性原理怎么用?其中ASP、软件。V目前我所学到的利用第一性原理的软件为Material Studio)是专门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者开发的一款可运行在MSMaterials Studio(简称使化学及材料科学的研究者们能更方便地建立三维结构模型,上的模拟软件。PC模拟无定型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相关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各种晶体、的内容包括了催化剂、聚合物、固体及表面、晶体与衍射、化学反应等材料和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模块简介Materials Studio采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Microsoft标准用户界面,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控制面板直接对计算参数和计算结果进行设置和分析。目前,Materials Studio软件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Materials Visualizer: 提供了搭建分子、晶体及高分子材料结构模型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可以操作、观察及分析结构模型,处理图表、表格或文本等形式的数据,并提供软件的基本环境和分析工具以及支持Materials Studio的其他产品。是Materials Studio产品系列的核心模块。 Discover: Materials Studio的分子力学计算引擎。使用多种分子力学和动力学方法,以仔细推导的力场作为基础,可准确地计算出最低能量构型、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动力学轨迹等。. COMPASS: 支持对凝聚态材料进行原子水平模拟的功能强大的力场。是第一个由凝聚态性质以及孤立分子的各种从头算和经验数据等参数化并经验证的从头算力场。可以在很大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精确地预测孤立体系或凝聚态体系中各种分子的结构、构象、振动以及热物理性质。 Amorphous Cell: 允许对复杂的无定型系统建立有代表性的模型,并对主要性质进行预测。通过观察系统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分子的一些重要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

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及知识点

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及知识点 1.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2.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3.8086CPU芯片的结构特点是将运算部件与总线接口部件分开,目的是减少总线的空闲时间,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3.根据目前常用的存储介质可以将存储器分为磁表面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和光存储器三种。 4.典型的接口通常具有如下六种功能:控制、缓冲器、状态、转换、整理、程序中断。 5.计算机经历了从器件角度划分的四代发展历程,但从系统结构来看,至今为止绝大多数计算机仍是冯?诺依曼式计算机。 6. 中断方式指:CPU在接到随机产生的中断请求信号后,暂停原程序,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以处理该随机事件,处理完毕后返回并继续执行原程序;主要应用于处理复杂随机事件、控制中低速I/O。如打印机控制,故障处理。 7. 总线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按传送格式分为:串行总线、并行总线; B、按时序控制方式分为:同步总线(含同步扩展总线),异步总线; C、按功能分为:系统总线,CPU内部总线、各种局部总线。 8. 存储系统的三级组成 A、主存:存放需要CPU运行的程序和数据,速度较快,容量较大; B、Cache:存放当前访问频繁的内容,即主存某些页的内容复制。速度最快,容量较小; C、外存:存放需联机保存但暂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容量很大而速度较慢。 9. 中断接口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A、地址译码。选取接口中有关寄存器,也就是选择了I/O设备; B、命令字/状态字寄存器。供CPU输出控制命令,调回接口与设备的状态信息; C、数据缓存。提供数据缓冲,实现速度匹配; D、控制逻辑。如中断控制逻辑、与设备特性相关的控制逻辑等。 10. 将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以取得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我们称其为数据处理。 11. 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12. 计算机问世至今,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冯?诺依曼。 13.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14. 根据传送信息的种类不同,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15. 根据逻辑部件的连接不同,单机系统中采用的总线结构基本有三种类型,它们是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16. 计算机系统采用“面向总线”的形式的优点是: A、简化了硬件的设计 B、简化了系统结构 C、系统扩充性好 D、系统更新性能好

万用表的使用与原理(A4定稿)(1)

此参数表示其性能的高低。常用的有 3 位、 4 位、 3 位等。显示位数中的整数位,表示能 显示出从 0~9 所有数字的位数有几个。如 3 位中的“3”,表示显示屏有 3 位能显示出从 0~ 万用表的原理与使用 万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可测量交直流电 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等,有的还可以测电容、温度与晶体管的一些参数(如二极管的管压 降、三极管 h FE )及导线的通断等。万用表具有多种量程选择,操作简便,是进行电路测试、 检查分析必不可少的基本测量仪表。万用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模拟万用表以指 针的形式指示测量结果,数字式万用表以数字的方式显示测量结果。 【实验目的】 ⒈理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⒉学习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⒊掌握简单异常现象的排除。 【实验仪器】 MF47F 型指针万用表,3 位半数字万用表,4 位半数字万用表,电阻,电容,二极管,电 阻箱。 【实验原理】 ⒈指针式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其实,从结构上来说,指针式万用表就是一只由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计配合挡位转换 开关和测量电路改装而成的多功能、多量程电表。其中,多量程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电阻 测量原理,如“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中所述。它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测量功能,是通 过在直流测量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整流电路实现的。与单独的改装所不同的是,其测量 电路是在单独考虑的基础上,从减少元件、简化电路的角度出发,优化设计的一个综合电路, 图 1 为 MF47 型万用表电原理图和直流电流、交直流电压、欧姆挡的简化电原理图。 ⒉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与指针式万用表不同,数字万用表的表头只能测量直流电压,其它的待测量,必须转换 成与其自身成一定比例关系的直流电压,才能被测量。电流、电压的测量电路,一般由无源 的分压、分流电阻网络组成。交流—直流转换以及电阻、电容等测量转换电路,多采用有源 器件构成的网络组成。为使被测量能被显示屏数字化显示,数字电压表头内设置有 A/D 转换 器(模数转换电路),它是电压表的核心。 数字万用表的显示屏通常用“X 位”(如三位半等)来表示能够显示出的完整数字位数。 1 1 2 2 2 3 1 2 9 所有数字;分数表示最高一位不能显示全部 0~9 这 10 个数字,只能显示出从 0 到分子这 几个数字。如 1 2 表示最高位只能显示出 0 和 1 这两个数字,而分数中的分母表示满量程时的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精心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精心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高考物理实验读数练习专题 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一、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的插孔.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 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 图2 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图3 (背诵)二、欧姆表操作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表笔短接欧姆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6.多用电表用完后,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交变电压的最高挡,拔出表笔。 数据处理 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指针示数的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数字. 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 (背诵)误差分析

数字万用表原理及详细介绍

数字万用表 :XXX 学号:XXXXXX 专业:08电子信息工程X班 数字万用表DMM(Dital MultiMeter)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液晶数字显示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输入阻抗高、显示直观、过载能力强、功能全、耗电省、自动量程转换等优点,许多数字万用表还带有测电容、频率、温度等功能。 本课题的主要容是理解DT-830型数字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通过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培养电子产品安装测试技能。 万用表的概述 数字万用表是采用集成电路模/数转换器和液晶显示器,将被测量的数值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的一种电子测量仪表。 1.数字万用表的组成 数字万用表是在直流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为了能测量交流电压、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正向压降、晶体管放大系数等电量,必须增加相应的转换器,将被测电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再由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并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它由功能转换器、A/D转换器、LCD显示器、电源和功能/量程转换开关等构成。 常用的数字万用表显示数字位数有三位半、四位半和五位半之分。对应的数字显示最大值分别为1999,19999和199999,并由此构成不同型号的数字万用表。 2.数字万用表的面板 (1)液晶显示器:显示位数为四位,最大显示数为±1999,若超过此数值,则显示1或-1。 (2)量程开关:用来转换测量种类和量程。 (3)电源开关:开关拨至"ON"时,表电源接通,可以正常工作;"OFF"时则关闭电源。 (4)输入插座:黑表笔始终插在"COM"孔。红表笔可以根据测量种类和测量围分别插入"V·Ω "、"mA"、"10A"插孔中。 1模数转换与数字显示电路 常见的物理量都是幅值连续变化的所谓模拟量。指针式仪表可以直接对模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