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援助领域分布中,中国重点关注受援国民生和经济发展,努力使援助更多地惠及当地贫困群体。

一、地区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地理分布比较均衡。受援国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的援助比重始终保持在2/3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61个国家以及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经常性接受中国援助的发展中国家有123个,其中亚洲30个、非洲5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8个、大洋洲12个、东欧12个。亚洲和非洲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地区,接受了中国80%左右的援助。

二、行业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重点帮助受援国提高工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改善基础教育和医疗状况。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

1、农业:中国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减轻贫困作为对外援助的优先领域。农业援助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农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农机具、农产品加工设备和相关农用物资,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和高级农业专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提供农业发展咨询,为受援国培训农业人才等。中国援建的农业项目促进了受援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并为发展轻工业提供了原料。援助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开发示范中心(注:此项目执行单位为湖南省农科院)试种34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产量为每公顷8吨以上,相当于该国水稻平均产量的2倍至3倍。

中国不断加大在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域的援助力度。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为此,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对外援助举措。如,在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在未来5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建立3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300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5000个来华农业培训名额等。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21个农业援助项目,其中农场35个、农业技术实验站和推广站47个、牧业项目11个、渔业项目15个、农田水利工程47个、其他农业项目66个。此外,中国还提供了大量农机设备等农用物资。

2、工业:工业援助在中国对外援助初期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帮助许多刚独立的亚非国家建设了一批工业项目,奠定了受援国工业发展基础,不少项目填补了受援国民族工业的空白。工业援助在70年代发展较为迅速,一度成为中国成套项目援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企业私有化进程加快,中国对这一领域的援助逐步减少。中国援建的工业项目对于促进受援国生产和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税收,繁荣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688个工业生产性项目,涉及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电子、建材、能源等多个行业。叙利亚哈马棉纺织厂、卢旺达水泥厂、秘鲁水泥厂、缅甸农机厂、刚果(布)水泥厂等一批项目一直保持盈利,并雇用大量当地员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经济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内容。虽然援助资金有限,但中国充分发挥技术成熟和人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了一批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442个经济基础设施项目。也门萨那至荷台达公路、巴基

斯坦喀喇昆仑公路和瓜达尔港、坦赞铁路、索马里贝莱特温-布劳公路、马耳他干船坞、喀麦隆拉格都水电站、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博茨瓦纳铁路改造、孟加拉国6座大桥、昆曼公路老挝段、缅甸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塔吉克斯坦沙尔-沙尔隧道、柬埔寨7号公路、埃塞俄比亚格特拉立交桥等项目,改善了受援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为受援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4、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中国对外援助中一个具有特色的领域。中国援建的公共设施项目主要包括市政设施、民用建筑、打井供水、会议大厦、体育场馆、文化场馆、科教卫生设施等。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687个各类公共设施项目。斯里兰卡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苏丹友谊厅、加纳国家剧场、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科摩罗广播电视中心、缅甸国际会议中心、肯尼亚国际体育中心、斐济多功能体育馆、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和体育设施,成为当地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和城市标志性建筑。毛里塔尼亚首都供水工程、柬埔寨打井项目、坦桑尼亚查林兹供水项目、尼日尔津德尔供水工程、安哥拉经济住宅项目、苏里南低造价住房项目等社会公共福利设施,为改善当地贫困人民的生活条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5、教育: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的援助。中国教育援助内容主要包括:援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资料、派遣教师、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教师和实习生,为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等。

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始资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学生来华学习,并帮助亚洲和非洲国家建设普通和技术院校,提供教学仪器和实验室设备。60年代,中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教师。70、80年代,中国应受援国政府的要求,以接受留学生的方式,为坦赞铁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坦桑尼亚煤矿、圭亚那纺织厂等部分援建成套项目,专门培养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近年来,中国加大对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力度,援建了近100所农村小学校,大幅增加政府奖学金和来华培训教师名额,派遣更多的教师帮助受援国发展薄弱学科,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援助促进了受援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受援国培养了大批教育、管理、科技等领域的人才,为受援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130多所学校。累计资助来自119个发展中国家共计70627名留学生来华进行各类专业学习,其中,2009年向11185名留学生提供了奖学金。共派遣近1万名援外教师。共为受援国培训校长和教师1万余名。

6、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要领域。主要援助内容有:建设医院、医疗卫生中心和设立疟疾防治中心,派遣医疗队,培训医疗人员,提供药品和医疗物资援助。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100多所医院和医疗服务中心,并提供大量医疗设备和药品。另有30多所医院正在建设之中。

中国援建的也门塔兹医院、中非友谊医院、几内亚比绍卡松果医院、津巴布韦奇诺伊医院、乍得自由医院、老挝琅勃拉邦医院等,为解决当地人民看病就医困难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开展在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和其他疾病防治,传统医药研究及应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培养了大量医护人员。近3年来,中国为非洲国家设立了30个疟疾防治中心,并提供价值1.9亿元人民币的青蒿素类抗疟药品。中国在医疗领域的援助为受援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7、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

沼气和小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是中国开展较早且具有一定优势的援助领

域。在对外援助初期,中国帮助亚非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水力资源,修建中小型水电站及输变电工程,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电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同联合国有关机构合作,向许多发展中国家传授沼气技术。同时,中国还通过双边援助渠道向圭亚那、乌干达等国传授沼气技术,取得较好效果,减少了受援国对进口燃料的依赖。

中国逐步增加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援助。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中国进一步拓展相关援助范围。中国与突尼斯、几内亚、瓦努阿图、古巴等国家开展沼气技术合作,为喀麦隆、布隆迪、几内亚等国援建水力发电设施,与蒙古、黎巴嫩、摩洛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开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方面的合作。此外,中国还为发展中国家举办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培训,2000年至2009年,共举办50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沼气、太阳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林业管理、防沙治沙等,1400多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员来华参加了培训。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9)共15页word资料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9) (2019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发挥出建设性作用。 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对外援助事业稳步发展。这里,就2019年至2019年的对外援助情况作一介绍。 一、稳步发展对外援助事业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其中,成套项目建设和物资援助是主要援助方式,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增长显著。亚洲和非洲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地区。为促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更多地投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一)援助资金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资金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 无偿援助重点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中小型社会福利项目以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技术合作、物资援助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偿援助323.2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36.2%。

无息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社会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息贷款72.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8.1%。 优惠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有经济社会效益的生产型项目、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较大型成套设备、机电产品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优惠贷款497.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55.7%。 援外预算资金由财政部按预决算制统一管理。优惠贷款本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市场筹措,贷款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由此产生的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补贴。 (二)援助分布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其中亚洲地区30国,非洲地区51国,大洋洲地区9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国,欧洲地区12国。此外,中国还向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 (三)援助方式 2019年至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方式主要包括援建成套项目、提供一般物资、开展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派遣援外医疗队和志愿者、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减免受援国债务等。 援建成套项目。中国共在80个国家建设成套项目580个,重点集中于基础设施和农业等领域。 提供一般物资。中国共向9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援助424批,主要包括办公用品、机械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生活用品、药品以及医疗设备等。 开展技术合作。中国共在61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技术合作项目170个,主要涉及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清洁能源开发、规划咨询等领域。 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中国在国内举办1951期培训班,其中包括官员研修班、技术人员培训班、在职学历教育项目等,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培训人员49148名。 派遣援外医疗队。中国向54个国家派遣55支援外医疗队,共计3600名医护人员,开展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诊治患者近700万人次。 派遣志愿者。中国向60多个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近7000名。 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向30余个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包括

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

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很快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研究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的时候西方的学者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不甚了解对中国对外援助管理机构、管理体系都认识不够甚至误解很深。本文试图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包括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政策主要援助机构和职责对外援助体系的构成等并试图探讨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官方发展援助中国对外援助援助机制 我国对外援助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__年底我国共向10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帮助受援国建成各类项目约2000个;在60多个国家实施了100多个优惠贷款项目;向110多个国家无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为100多个国家培训培养了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2.3万人。另外中国政府已与亚、非、拉美和南太地区的46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这些国家对华部分到期债务。此外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呼吁在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美国飓风灾害等重大灾难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有效支援了有关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救灾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20__年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研究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的时候外界对中国的对外

援助机制不甚了解对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机构、管理体系甚感迷惑。本文试图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分析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方针策略、主要援助机构和职责、对外援助体系的构成等并试图探讨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对外援助是中国经济外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对第三世界的援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对外援助思想。其中主要体现为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14国时提出的“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其基本精神是: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切实帮助受援国自力更生;力求使受援国真正受益;尽量减轻受援国的负担;严格履行承担的义务。援外八项原则阐明了中国对外援助的性质、宗旨也是中国对外政策在援外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些原则确定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思想和立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推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在与发达国家交往的同时中国仍然把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和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力求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模式。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创造了一些更加符合经济合作规律的新的做法。

论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与转变

论中国对外援助的转变与发展 对外援助是中国当代外交中涉及的一个重要主题,回顾当代中国外交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改革开放为界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从第一阶段的规模庞大、远超国力到第二阶段的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正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积极地投身到对外援助工作中去,以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因此,回顾中国对外援助的转变与发展历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还有很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对外援助是指在国际政治,特别是经济上,某国或其他国际行为体对他国或其他国际行为体提供援助以解决人道危机、社会经济困难等,包括军事援助,资金、技术、服务援助等。“对外援助是国内政治的拓展,是国家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1,其主要目的包括“追求援助国的既得利益,谋求援助国广义的国家利益,关注人类共同的利益”2。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开始向蒙古、朝鲜和越南提供援助,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 一、中国对外援助两个时期的综合比较 (一)对外援助数额、规模、地区和方式的变化 首先,是数额和规模上的变化,中国的对外援助资金从总体来说是保持增长的。“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至2009年平均增长率为29.4%。”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援助规模很大,甚至到了超过国力的承受范围。1969年我国对外援助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5%,1972年占6.7%,1973年更是升至7.2%,超出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比例。当时我国几乎是对兄弟国家有求必应,甚至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要勒紧裤腰带来帮助他国。 其次,是地域和范围上的变化,从周边邻国和兄弟国家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中国的对外援助是从援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的,如越南、朝鲜、蒙古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发动百万志愿军赴朝作战。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援越抗美斗争,在此期间提供了武器弹药、军需用品等军事援助,以及低息贷款、派遣专家等经济援助,耗费金额达200亿,是建国后花费最大的一次援助。后来随着政策的改变和调整,中国对外援助的地区分布逐渐平衡,涉及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等地区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扩展到了世界范围。 第三,是方式和领域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援助方式以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为主,经济援助中的无息、低息贷款,无偿援助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当时战后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巨大浪潮,中国对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国在对这些国家进行对外援助时军事援助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朝鲜、越南、柬埔寨等。另外在经济援助上,我国所提供的援助、贷款大都是无偿、无息的。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我国对 1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21页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2011年4月21日

中国对外援助不应再由商务部主导

中国对外援助不应再由商务部主导 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原本作为“朋友外交”和“兄弟外交”延伸的中国对外援助,日益被人关注。 人们关注的视角,首先是其持续增长的援助规模:2011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称,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累计提供对外援助金额2562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资金1062亿,无息贷款765亿,优惠贷款735亿,2004-2009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年平均增长29.4%;而如果根据美中经济安全与审议委员会的数据,中国的对外援助规模则从2002年的5000万美元,膨胀到2007年的250亿美元,总计为4708亿人民币,增长了50倍。 可以肯定的是,今天中国对外援助的战略角色,在中国持续增长的海外利益和国际交往扩大中,已经非1970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代可比。中国对外援助活动在大国成长中开始发挥与众不同的独特作用,包括与国际发展委员会成员国(DAC)在同一个领域的激烈模式竞争和同台竞技。

商务部主导中国对外援助 中国作为非DAC体系的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对外援助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对外援助工作中坚持自身独特风格,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模式,包括对外援助管理机制。但这个机制最奇怪、并经常引发误判的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体承担组织机构不是外交部,而是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它全权负责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定与援助活动的实施。 再从更具体的机构设置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内除了设置非洲处、亚洲处等区域管理处外,还特别设计了质量监督处,这就似乎说明,工程项目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同时这种设置也反映了中国对外援助的特色,即对外援助在以工程项目开展的同时,还要负责援助项目的进展监督与落地验收,基本沿袭了1970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的风格。 风格的沿袭代表了对传统有效方式的继承。但关键是,如果进行国际社会横向比较的话,中国的对外援助制度相当于创造了国际社会的“第五种”模式,这样的“特立独行”有必要吗?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文) 北京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对外援助 (2011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对外援助政策 二、对外援助资金 三、对外援助方式 四、对外援助分布 五、对外援助管理 六、援外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逐步扩大援助范围。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依然是一个人均水平不高、贫困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中国仍量力而行,尽力开展对外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巩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推动了南南合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一、对外援助政策 对外援助历程 中国对外援助从帮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起步。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56年,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并援建了坦赞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段时期,中国克服自身困难,为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奠定了新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由过去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中国根据国情适度调整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布局、结构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更加注重提高对外援助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今年是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60周年。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援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并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活动。…[详细] 回望这60年的对外援助史,我们可以看到,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的对外援助可以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中国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再到第二阶段的“量力而行”,折射出一个大国的理性与成熟的进步。 改革开放前:对外援助政治挂帅,远超国力1976年以前,中国已经援助了110多个国家 1950年7月,蒙古国请求支援劳动力,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对外援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而援助的项目也非常的多,现汇、技术、物资、项目,乃至劳动力……不一而足。 50年代,中国援助的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多万志愿军,开支战费7万亿元人民币(旧币)。1953年11月金日成访问中国,中朝签订

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不仅将战时费用一笔勾销,又无偿赠送朝鲜8万亿元人民币(旧币)。1950年1月18日,中 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在越南内战结束之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有增无减,提供了巨额的无偿现汇援助、援建了许多工厂、送去了海量的物资,完全把越南当做了兄弟,无所不给,在送去的物资中甚至还包括香烟、中成药、葡萄干和酒等等。…[详细]凡 是“兄弟们”的要求,中国有求必应 据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请求我给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 见字句。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这样的要求几乎是来者不拒,就算自己节衣缩食,也一定要尽力满足“兄弟们”的要求。这 些对外援助都被当做是最为严肃的政治活动进行,美其名曰国际主义。 中苏翻脸之后,为了让一些国家不完全倒向苏联,中国更是加大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和力度。而这些国家,也因为支持了中国,得不到苏联的援助了,因此对中国要求颇多且理直气壮,阿尔巴尼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阿第一书记霍查对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说,“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阿总理谢

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的对外援助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援助领域分布中,中国重点关注受援国民生和经济发展,努力使援助更多地惠及当地贫困群体。 一、地区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地理分布比较均衡。受援国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的援助比重始终保持在2/3左右。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61个国家以及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经常性接受中国援助的发展中国家有123个,其中亚洲30个、非洲5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8个、大洋洲12个、东欧12个。亚洲和非洲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地区,接受了中国80%左右的援助。 二、行业分布 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重点帮助受援国提高工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改善基础教育和医疗状况。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 1、农业:中国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减轻贫困作为对外援助的优先领域。农业援助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农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兴建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农机具、农产品加工设备和相关农用物资,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和高级农业专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提供农业发展咨询,为受援国培训农业人才等。中国援建的农业项目促进了受援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并为发展轻工业提供了原料。援助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开发示范中心(注:此项目执行单位为湖南省农科院)试种34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平均产量为每公顷8吨以上,相当于该国水稻平均产量的2倍至3倍。

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的分析

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的分析 印度洋海啸和菲律宾台风”海燕”是 21 世纪比较严重的区域性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生命及财产损失难以预估。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对受灾地区施以援手,而中国也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向受灾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两次援助中国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宣布提供现汇及物资以帮助受灾国度过难关,但两次援助也有所不同。一是民间援助在两次灾难中展现的态度有所不同,印度洋海啸中国民间全力参与,捐钱捐物,而在菲律宾台风中中国民间基本未开展任何援助活动。二是两次灾难中国人道主义援助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反响不禁相同,印度洋海啸中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而菲律宾台风则产生了对中国的质疑声。分析来看,中国的对外人道主义援助受中国外交形势的影响很大,西方部分国家仍从意识形态出发看待中国援助,使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具有了政治博弈的色彩。 第一节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印度洋海啸 20XX 年 12 月 26 日,格林威治时间(UTC)0 点 58 分,一场巨大的地震伴随着海啸从苏门答腊西海岸开始,以急剧的速度席卷东南亚、南亚、西亚,最终结束于非洲东海岸。此次灾难共波及到 14 个国家,数亿人口。据震后推算,此次地震和海啸释放的能量估计在×1017焦耳,或 2600 万吨 TNT 炸药, 或 15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这是自 20 世纪有记录以来第三大能量规模的地震。 地震引起了对地球表面 20-30 公分的震荡,相当于太阳和月亮导致的潮汐力引起的地球震荡的效果。地震引起的冲击波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连远在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也记录到 3 毫米的垂直振动。地震最初被记录为 级,20XX 年初被修改为级,但美国地质调查局至今仍坚持应将地震震级更改为级。 1这场史无前例的地震和海啸给受灾国及当地居民带来了难以估 计的严重后果。灾难造成将近 30 万人死亡(最严重的海啸死亡人数记录),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儿童,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基础设施及房屋大面积损毁,公路及海岸线均遭到严重破坏,数十万艘渔船倾覆海底。地震海啸所过之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表 4-1 为部分受灾国家伤亡失踪情况不完全统计)。经济方面,受灾地区的经济被摧毁殆尽。特别是依靠渔业及旅游业作为主要收入的国家,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像斯里兰卡主要的经济活动即为渔业,为大约

2011年《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

授权发布:《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对外援助 (2011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对外援助政策 二、对外援助资金 三、对外援助方式 四、对外援助分布 五、对外援助管理 六、援外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逐步扩大援助范围。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依然是一个人均水平不高、贫困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中国仍量力而行,尽力开展对外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巩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推动了南南合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一、对外援助政策 对外援助历程 中国对外援助从帮助周边友好国家开始起步。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56年,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并援建了坦赞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段时期,中国克服自身困难,为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奠定了新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由过去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中国根据国情适度调整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布局、结构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更加注重提高对外援助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效果,援助方式更为灵活。为进一步巩固已建成生产性援助项目成果,中国同部分受援国开展了代管经营、租赁经营和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和管理合作。一些已建成援外生产性项目通过采取上述合作模式,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生产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比传统技术合作更为显著的成效。经过调整巩固,中国对外援助走上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和受援国实际需求的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加快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开始对对外援助进行一系列改革,重点是推动援助资金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1993年,中国政府利用发展中国家已偿还的部分无息贷款资金设立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国中小企业与受援国企业在生产和经营领域开展合资合作。1995年,中国开始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具有政府援助性质的中长期低息优惠贷款,有效扩大

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周恩来发表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 中国网 | 时间: 2009-03-18 | 文章来源:中国网 周恩来对外宣布《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1963年12月底至1964年1月,周恩来出访非洲10国。1月16日,在访问加纳共和国时,借助答加纳通讯社记者的提问,周恩来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这八项原则包括: 第一,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把这种援助看作是单方面的赐予,而认为援助是相互的。 第二,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

第三,中国政府以无息或者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 第四,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第五,中国政府帮助受援国建设的项目,力求投资少,收效快,使受援国政府能够增加收入,积累资金。 第六,中国政府提供自己所能生产的、质量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并且根据国际市场的价格议价。如果中国政府所提供的设备和物资不合乎商定的规格和质量,中国政府保证退换。 第七,中国政府对外提供任何一种技术援助的时候,保证做到使受援国的人员充分掌握这种技术。 第八,中国政府派到受援国帮助进行建设的专家,同受援国自己的专家享受同样的物质待遇,不容许有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 这八项原则的核心是平等互利,尊重主权,不搞特权。 《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虽然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它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的纲领。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自身建设任务相当繁重,财力、物力比较紧张的状况下,支援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了一大批国计民生所迫切需要的项目。坦赞铁路就是对外援助的一个成功范例。坦赞铁路被誉为“自由之路”和“南南合作的典范”。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亿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60年代初,他再次强调:“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这些论述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经济还十分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援助,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

国际援助格局演变趋势与中国对外援助的定位

一、国际援助格局走向多元化 当前国际发展援助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24个成员国,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国际多边机构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ODA)。第二部分是非DAC成员国所提供的符合官方发展援助标准的援助,主要包括尚未加入DAC的经合组织成员国如捷克、冰岛、波兰、土耳其等,以及发展中国家中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如中东产油国、以色列等。第三部分是非政府组织(NGOs)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赠与。第四部分是所谓“新兴援助国”,如中国、俄罗斯以及其他一些实力较强或区域性大国提供的对外援助,由于未公开发表或透露具体的援助金额信息,经合组织、联合国等国际机构通常未予统计。 通过分析近十年来国际发展 援助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国际 援助力量正发生变化,援助格局 正逐渐走向多元化。 (一)发达国家提供的援助所 占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尽管与十年前相比,发达国 家于2008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的官方发展援助增长了1.4倍, 但在已知国际援助中所占比重下 降了10个百分点,为78.57%。而 非DAC成员国和非政府组织援 助的占比则分别上升了4.25和 5.78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发达国 家依然是国际援助的主力军。 (二)发达国家中,美国依然 是最大援助国,但欧盟总体援助 力量越来越强,左右着国际援助 规则和理念。 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保 持着世界最大援助国的地位,在 DAC援助总额中的占比基本恢复 到20世纪80年代水平。尽管经济 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依 然加大援助力度,期望能更多地运 用援助手段,维护美国日趋走向衰 弱的全球领导地位。 DAC的统计数据显示,欧盟 15国提供的援助总额不断增长, 在DAC援助总额中所占比重也 持续上升,成为发达国家提供发 展援助最重要的力量。根据DAC 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2010年欧 盟15国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将 达到638.77亿美元(按2004年 价格和汇率计算),占DAC援助 总额的59.07%,比1987-1988年 间的占比提高了10.31个百分 点。其中,英国的援助力度不断加 大,预计到2010年在DAC总额 中的占比将达到13.12%,成为仅 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援助国。而且 主要欧盟国家在援助规则制订和 国际援助格局演变趋势 与中国对外援助的定位 毛小菁 内容摘要对外援助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际政治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援助格局正走向多元化,各援助方力量对比发生 新的变化。发达国家总体援助实力渐弱,而“新兴援助国”援助力量增强,受到国际 社会的关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加强与新兴援助大国的沟通与协调,立足并发 展南南合作型援助。 关键词国际援助援助格局中国对外援助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Aid 58 ·· IEC,NO.9,2010

中国的对外援助方式

中国的对外援助方式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对外援助资金与金融发展

POLICY ARENA AI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CHINESE FOREIGN AID AND DEVELOPMENT FINANCE MEET THE OECD ‐DAC AID REGIME DEBORAH BR?UTIGAM 1,2* 1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DC,USA 2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Politics,University of Bergen,Norway Abstract:China ’s of ?cial aid programme is non ‐transparent and poorly understood.The paper compares development ?nance from China and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 ‐operation Development (OECD)generally and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two cases of Chines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in Africa.These cases illustrate a major argument of the paper:that the lion ’s share of China ’s of ?cially supported ?nance is not actually of ?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China does provide ?nance that meets the de ?nition of ODA,but this is relatively small.Export credits,non ‐concessional state loans or aid used to foster Chinese investment do not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ODA.China ’s cooperation may be developmental,but it is not primarily based on of ?cial development aid.This suggests that the institutions established at the OECD to develop and apply standards for foreign aid (the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may not be the right ones to govern these growing ties.Copyright ?2011John Wiley &Sons,Ltd.Keywords:Chinese foreign aid;development co ‐operation;OECD ‐DAC;emerging donors;aid regime 1INTRODUCTION On hearing of a contract signed between China and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for a multi ‐billion package of loans,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mining development,an editor at the Financial Times (2007)wrote that ‘Beijing has thrown down its most direct *Correspondence to:Deborah Br?utigam,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American University,Washington,DC,USA.E ‐mail:dbrauti@https://www.360docs.net/doc/4811291041.htm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J.Int.Dev.(2011)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https://www.360docs.net/doc/4811291041.html,)DOI:10.1002/jid.1798

中国的对外援助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811291041.html, 2014-07-10 10:25 来源:新华社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分享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 (2014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稳步发展对外援助事业 二、推动民生改善 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四、区域合作机制下的对外援助 五、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结束语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发挥出建设性作用。 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对外援助事业稳步发展。这里,就2010年至2012年的对外援助情况作一介绍。 一、稳步发展对外援助事业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其中,成套项目建设和物

资援助是主要援助方式,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增长显著。亚洲和非洲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地区。为促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对外援助资金更多地投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一)援助资金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资金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 无偿援助重点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中小型社会福利项目以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技术合作、物资援助和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偿援助323.2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36.2%。 无息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社会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息贷款72.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8.1%。 优惠贷款主要用于帮助受援国建设有经济社会效益的生产型项目、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较大型成套设备、机电产品等。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优惠贷款497.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55.7%。 援外预算资金由财政部按预决算制统一管理。优惠贷款本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市场筹措,贷款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由此产生的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补贴。 图表:图1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分布(按受援国收入水平划分) 新华社发 (二)援助分布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共向121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其中亚洲地区30国,非洲地区51国,大洋洲地区9国,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9国,欧洲地区12国。此外,中国还向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提供了援助。 图表:图2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分布(按援助地区划分)新华社 发 图表:图3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分布(按援助投入领域划分)新 华社发 (三)援助方式

我国对外经济援助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对外经济援助的现状与发展 内容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即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援助,其对于开拓新中国外交、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我国对对外援助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加以完善,由此开拓了我国对外援助的新局面。以下将从我国对外经济援助的现状中,援助特点,援助方式,以及对外经济援助存在的问题,对外经济援助发展的意义。 关键字:对外经济援助方式对外经济援助特点对外经济援助意义存在问题 一、对外经济援助方式 (一)、传统援助方式 中国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之后逐步增加了成套项目援助、技术援助和派遣医疗队。至今,这四种传统援助方式在我国对外援助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1、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是我国独具特色、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援助方式,主要由我国企业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1954年,我国开始向越南和朝鲜提供成套目援助,帮助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至今,成套项目援助在我国对外援助支出中依然占据相当比重,约占40%左右。 2、一般物资 1950年,为帮助朝鲜和越南抗击侵略,中国在国内物资尚且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向两国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提供的物资援助包括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这些物资不仅满

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中国对外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在讨论“影响与作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国家是以怎样的政策帮助外国的。 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 ——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实践证明,一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国在提供对外援助时,尽力为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帮助受援国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打好发展基础,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 -—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信各国能够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绝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 ——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中国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注意实际效果,照顾对方利益,通过开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着力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和互利共赢。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援助规模和方式上,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依据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结合受援国的实际需要。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中国对外援助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注重总结经验,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及时调整改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对外援助工作水平。 —-摘自《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2011-4—21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是出于真正意义上的帮助、维护世界和平。《白皮书》告诉世界人民,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非洲和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的对外援助策略是国际形势的需要,也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行之道。作为刚刚福起来的大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管少数国家是怎样曲解我们的愿意,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其实话说回来对外援助是毛泽东他老人家提出来的国际方略。为了一定的目的与结果采取用该实施的与远大谋略。也只有毛主席他那广阔的胸襟才能提出并实施这样的宏伟大略! 对于我国曾经的对外援助,我也曾经十分的不理解,虽然毛主席大气的风度使我敬佩,但实在看不出这么巨额的援助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何况培养出了越南这样的白眼狼。 但是,美国对科索沃的打击使我突然之间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一个大国援助小国以牵制另一个大国这道理谁都懂,但毛主席还有另外一番智谋,比援小牵大的意义不知要重大多少倍。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21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刘铮朱立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就中国的对外援助发表白皮书。 白皮书强调,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巩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推动了南南合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白皮书全文共11000多字,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 一、对外援助政策。中国的对外援助属于南南合作范畴,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二、对外援助资金。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3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

三、对外援助方式。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四、对外援助分布。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亚洲和非洲作为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地区,接受了中国80%左右的援助。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 五、对外援助管理。中国对外援助的决策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商务部是中国国务院授权的政府对外援助主管部门。2008年,商务部会同外交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式成立对外援助部际联系机制。2011年2月,部际联系机制升级为部际协调机制。 六、援外国际合作。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提供双边援助为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发展援助工作,并本着开放的态度同多边组织和其他国家在发展援助领域积极开展交流,探讨务实合作。 白皮书最后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援助事业任重道远。中国政府将着力优化对外援助结构,提高对外援助质量,进一步增强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南南合作,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外援助投入,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中文版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