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解题方法专项突破专题11原因类试题解题方法

专题11 原因类试题解题方法

1.原因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概述】

此类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答。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查“结果”的,题干中的导语往往是“为此”“因此”“所以”等表述;一种是考查“原因”的,即题干是“果”,题肢是“因”,其题干中的导语一般是“因为”“其根本原因是”“这主要是因为”等表述。

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注意:

(1)要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原因还是结果,以避免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

(2)要注意思考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谨记排除四种题肢:本身表述错误的题肢、答非所问的题肢、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的题肢、因果颠倒的题肢。

(3)要注意把“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关键因素”等与一般的原因区分开来。

【典例探究】

典例1. (2018?全国卷Ⅱ)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点睛】本题以十九大报告的相关内容为载体,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解读材料、把握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任何主观事物都不能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发展是一个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过程。

典例2.(2018?全国卷Ⅱ)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

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点睛】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奋斗也就是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①符合题意。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障碍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我们的奋斗而减少,排除②。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有许多制约条件,我们只能逐个解决,客观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摆脱条件的制约,排除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就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克服挫折和失败,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典例3.(2016?课标卷Ⅰ)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劳动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①错误;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③颠倒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③错误。之所以强调劳动关系,原因在于其重要性,②④是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因。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内涵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这些知识点基本都是属于记忆的知识点,

理解起来难度不大,考生只需要准确记忆,在做题时小心审题就可以排除错误的选项。

【针对训练】

1.(2017·课标卷Ⅲ) 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2.(2016·江苏高考)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案】D

【解析】A、B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方法,C表述错误,故排除。题干主旨是,要使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不仅需要职业英雄,更需要激发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热情,这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正确。

3.(2015·课标卷Ⅱ)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④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4.(2015·上海高考)“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习近平主席道出人民的心声,宣示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信心。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A.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履行国家职能的出发点

B.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我国推进社会建设的要求

C.综合国力奠定了保持“APEC蓝”的物质基础

D.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履行国家职能的出发点,A适合题意;B、C、D均不是根本因素,排除。

5.(2014·广东高考)2013年7月16日,在军方的支持下,埃及政府宣布重启国家过渡进程。其后,美国和欧盟表示将重新审视对埃关系,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则力挺埃及军方,而伊朗和土耳其对埃及过渡政府持反对态度。国际社会不同反应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性 B.国际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C.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 D.大国和国际组织对他国内政的干涉

【答案】A

【解析】B、C、D均与题意不符。国际社会的不同反应代表着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代表着国际关系中冲突的一面,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故选A。

2.原因类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原因类非选择题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典例探究】

典例1. (2018?江苏高考)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

【答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解析】

本题属于依据类试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生活,要求考生能结合材料信息“中华文化”、“通商交往”、“千年”等信息综合运用调用相关文化知识,分析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

【点睛】本题以德国千年小镇每年举办“中国人狂欢节”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答出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原因,设问方向比较明确,考生可围绕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来思考答题要点。材料中“挂灯笼、贴福字”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风俗,考生据此可链接教材中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知识;“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传播。

典例2.(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

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答案】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睛】根据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设问角度属于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回答。分析材料,第一段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可从理论依据的角度说明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因,如党的性质、党的执政地位。第二段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强调党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团体活动的协调领导,贯彻党的意志;第二层强调党对各群团组织的领导,以保证其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可以从现实意义的角度分析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动作用。

典例3.(2017·江苏高考) 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答案】

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点睛】运用文化生活道理回答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或为什么要开展XX文化活动)等问题时,一般要考虑以下答题要素: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训练】

1.(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称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有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2017·课标卷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

【解析】

分析设问可知,知识范围是“当代国际社会”;设问角度属于原因作用类,考生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此题的主题是中国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分析材料得出,第一段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各国利益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二段可以从四个角度思考:一是从中国维和方面的努力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二是从应对气候变化角度,可以分析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协调各国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三是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的角度,可以分析出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合作共赢;四是从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角度,可以分析出我国推进国际合作,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2016·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

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答案】

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4.(2016·江苏高考)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许多国家为何将机器人作为战略性产业来部署。

【答案】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机器人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且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机器人产业对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家都想抓住和利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5.(2016?江苏高考)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

【答案】

我国电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解析】

本题易因没有把“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理解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失分。解答本题.要认真审题,明确“立得住的文化内核”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本题设问就可转化为我国电影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教材相关知识,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分析即可。

6.(2015?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