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测量法1

第四章 教育测量法1
第四章 教育测量法1

第四章教育测量法

本章要点:教育测量法的含义、教育测量的种类、教育测量的特点;教育测量的信度、效度的含义,信度、效度计算原理;教育测量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国内常用教育测量量表。

教育测量法是一种间接的教育研究方法,它可单独运用,独立探索教育问题。它也是其他教育研究方法运用时,配合使用的一种获取教育研究资料的方法和手段。研究者要顺利地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应懂得测量工具的选择或编制,以及测量法的运用。

第一节教育测量法概述

一、教育测量的含义

1、测量

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它表明被测对象通过作业和活动所达到的程度或量的多少。

1951年美国的史蒂芬斯曾说过:“广义说来,测量是根据法则而分派数字于物体或事件之上。”这个定义简要地指出了测量的基本性质。它包含有三个要素:①事物及其属性;

②数字或符号;③法则。

根据测量的定义,任何测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1)测量客体。指测量的对象。测量的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教育研究中的事物或现象;(2)测量内容。指测量客体的属性和特征。测量内容可以是外显的,如学生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也可以是内隐的,如学习兴趣、动机、态度、价值观等;(3)测量规则。指测量的法则或方法。也就是说,要构建一套如何分派数字或符号的准则,按准则对测量内容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4)测量工具。指测量的指标体系。进行测量通常要借助标准化测验或量表这类工具对测量客体的属性和特征进行测定,没有工具,测量难以进行。

2、教育测量法

教育测量法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教育研究对象进行数量化的测定,从而获得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从广义来说,教育测量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教育领域中的事物或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描述。从狭义来说,教育测量是对学生经过某些学科的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教育测量对象通常是学生,研究主题常常围绕学生的发展与学业,收集的资料会涉及学生的心理能力、人格特质、学业成就、态度倾向等个体的内在特征。这些特征仅靠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来收集,不一定合适。因此,调查中经常需要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教育研究者不但要了解测量量表的性质,也要熟悉测量量表的编制和实施。

教育测量具有诊断、评价的功能,是改进教育措施的良好工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测量的种类

测量的种类颇多。测量是以不同的目的、方法和范围而区分为不同类型的。

(一)根据测验的人数分类

1、个别测验

个别测验是指在同一时间之内只能测量一个人。例如,陆志韦订正比奈—西蒙智力测验就是一种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团体测验可以同时测试许多人。各种教育测验一般都是团体测验,一部分智力测验也是团体测验。

(二)根据测验的对象分类

1、智力测验

测被试的智力高低,其结果常以智商(IQ)来表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量表(WISC--CR)、瑞文推理测验等。

2、能力倾向测验

测被试潜在的某种能力,以了解其发展的可能性,预测个人能力发展倾向。如音乐、美术、体育、创造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能力倾向测验。

3、成就测验

测被试经某种形式的学习或训练后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或熟练水平。如识字量、阅读、算术测验等。成就测验可以是学科成就测验或综合成就测验。

4、人格测验

测被试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人际关系等人格心理特征。较为著名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等。

(三)根据测验材料的形式分类

1、文字测验

凡测验内容完全是文字的材料,或者大部分是文字材料,都称为文字测验。大部分的教育测验和智力测验,都是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非文字测验以非文字为测验材料,包括图形、物体、方块或仪器等。施测时虽然有时主试者也可以作口语说明,但不需要受试者使用文字作答,不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受试者的实际工作作业来测定能力。这种测验适用于年幼儿童、文盲和不同语言的受试者。

(四)根据测验结果解释的方式分类

1、常模参照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是在较大群体范围内取样的基础上,以常模为参照点来解释测验分数。常模参照就是把一个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同一学校同一班级或一个地方的同一个年级,甚至全国的同年级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例如,解释一个人的测验分数,看他在常模(总体平均数)之上或之下有多远的位置。这里,常模定为比较的标准。因此,常模取样必须能够代表总体。如果样本能代表总体,该样本就是标准化的样本。而按照标准化样本算出的平均数,即常模,就作为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点。常模的类型包括:年级常模、年龄常模、百分常模、标准分数常模等。

2、标准参照测验

标准参照测验是指测验的结果是根据教学之前所确定的完成课题范围的客观标准而加以解释的,目的是确定学生能做什么,哪些已掌握,哪些还不懂,而不是与他人的成绩作比较。它是把学生的分数与一个固定的标准联系起来判断学习的质量,而不是用常模鉴别。标准参照测验的最普通的例证是掌握测验。这种测验的作业水平所标志的掌握程度,通常是教师预先确定的。在开始工作以前,就有一个事先确定的目标。

(五)根据测验的目的分类

1、诊断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一般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进行,用于诊断被试某方面的特殊的优点和缺点。诊断测验偏重发现学生困难之处,作为改进教学方法或进行补救教育的依据。

2、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采用内容简短而独特的测验,评价学生进步的情形,目的是不断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些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反馈信息。这种反馈信息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导其改正学习上的错误;也可令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由于测验内容简短而独特,故评价结果一般不给予评分。这种测验主要是用以了解一项新课程的实验或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3、总结性测验

总结性测验是在教学的单元或课程结束后所进行的一种测验。测验后一般都需要给予成绩(分数)。这种测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故适用于评鉴一项新的教育计划、教育方法和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六)根据测验的功用分类

分为:①预测测验。预测测验用于推测某人在某方面未来成功的可能性。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就属于此类;②普通测验。普通测验用于考查一个人或一个年级学生在某方面的大概程度;③难度测验。难度测验用于测量被试的程度高低。它的时间限制的标准通常是95%的被试都有做完测验的机会,试题由易到难排列,以测量被试解决难题的最高能力;④速度测验。速度测验用于测量被试作业的快慢,它的测题难度相等,但严格限制时间,看规

定的时间内完成几道试题。

(七)根据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分类

1、标准化测验

由专家学者或专门机构采用系统的科学程序编制的、在测验实施过程、评分手续、分数的解释上具有统一标准的,并对测验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标准化测验编制和施测有一套标准程序。测验编制包括确定测验目的、科学命题、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试测;根据数量化指标筛选测验题目;鉴定整个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建立常模、确定指导语、时限和施测条件;规定评分标准、分数转换和解释方法等。标准化测验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比较客观、可靠、应用范围较广,一般测量调查应尽可能选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

2、非标准化测验

指测验的编制和实施不按标准程序进行的测验,通常由教师或研究人员自编的、为临时测验所用的简单测验。如课堂测验、考试、等级评定量表等。这些测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制而成,它通常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联系;测验内容与教材内容、教学进度一致;难易程度由教师把握;针对性较强。非标准化测验的编制省时、省力、灵活、方便。不足之处在于测验的客观性和标准化程度不如标准化测验,测验的实施和记分也不甚严格。

三、测量的特点

1、优点:①科学性较强。测验量表的编制过程客观、严谨,测验结果直观形象;②标准化程度较高。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计分、对分数的解释等均有统一标准,容易控制,便于操作;③定量化水平较高。测量所获得的均为客观的数据资料,便于记录和分析,可用计算机进行结果处理;④能直接进行对比研究。标准化测验一般都有常模,只需将所测得的数据资料直接与常模比较,便可知差异;⑤经济实用,省时省力。只需根据研究需要直接选择合适的测验量表施测即可。

2、局限性:①测验编制难度较大,费时费力。尤其是标准化测验的编制专业化程度高,非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不能胜任;②教育测验通常是间接测验。测量涉及的智力、能力、知识、技能、性格等因素难以直接测量,只能依据被试行为、活动或自评等来推测其水平。因此,测量的结果往往是相对的;③难以进行整体定性的分析。无论是能力测验还是人格测验,结果多在静止的表面水平上描述和解释;④测验研究灵活性较差。测验量表题目内容固定,必须按测验程序严格进行,无法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增删内容,灵活掌握;⑤测验研究对研究者要求较高。研究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测验的有关情况,熟悉测验的技能等。

第二节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是评价一个测量是否优良的重要指标。

一、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它是指测量多次,测量的结果是一致的,通常用多次测量的相关系数表示,称之为信度系数。几次测量的相关系数越高,信度越大。例如一个运动员要比较新旧两枝枪的准确性,两枝枪经固定位置后,由同一个人对准靶射击,所得结果如图4—1所示。

旧枪射靶 新枪射靶

图4—1 新旧两只枪的准确性比较

从图4—1中可见后者的信度高而前者的信度低。教育测量的情形也相似,假定有5个学生真正的算术成绩是35、31、29、22、14。现以甲乙两套算术成绩测验,测定他们的算术成绩,所得结果见表4—1。

表4—1 5名儿童算术成绩的真正分数、可靠测验分数、不可靠测验分数及名次

资料来源: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不同类型信度有不同计算方法: (一)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也称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重复测验,求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重测信度反映的是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因此又称稳定性系数。

重测信度的优点在于提供有关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异的资料,

作为预测受试者将来

行为表现的依据;其缺点是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如果相隔时间太短,往往造成假性的高相关;如果相隔时间太长,受试者本身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习经验较之第一次考试时已有所发展或变化,而使相关降低。因此,在实践中人们尽量不去使用这种信度系数。 (二)复本信度

同一集体的学生在几乎同时进行的、质量相等的两份试卷的两次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即为复本信度系数。

复本测验要求两份试卷在内容、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等方面都相等。复本测验可避免上述重复测验的缺点。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单凭经验编出两套质量完全相等的考卷,也无法对同一集体的受试者同时进行两次测验。 (三)分半信度

将一个测验分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并同时进行测验,这两部分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就叫做分半信度系数。

有些测验如高考只能用一种测验对一组被试测试一次,不能进行重测,对此常用分半信度。考试结束后,将这一份试卷分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统计考分,因而在同一次考试中每一个考生都有两个分数。分半方法是将试题按内容、类型分类,对同一内容、同一类型的题目按难易顺序排列,然后将题号为奇数的试题得分归为一个测验,题号为偶数的试题得分归为一个测验,再分别求出总分。使用这样的“奇偶法”,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份考卷无论总题数还是每一内容、类型的题都应力求是偶数,这样才有可能分半。 当求得奇、偶两部分考试分数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分半信度系数:

奇偶偶奇

))(S S N X X X

X

r hh ??--=

∑]

[( (4.1)

上式中,hh r 为分半信度系数,奇X 为题号为奇数的所得分数,奇

X 为题号为奇数的所

得分数的平均分数,偶X 为题号为偶数的所得分数,偶

X

为题号为偶数的所得分数的平均

分数,奇S 为题号为奇数的所得分数的标准差,偶S 为题号为偶数的所得分数的标准差,N 为考生数。

由于分半,实际上将一个测验变为两个长度仅为原测验l /2的测验,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测验愈长愈可靠。由于分半其信度系数不能真正反映我们所要的“全长度”测验的信度。因此,对于分半信度系数,还必须使用斯皮尔曼一布朗(Spearman -Brown )公式加以校正,借以估计整个测验的信度:

hh

hh XX

r r r +=

12 (4.2)

式中XX r 表示矫正后的“全长度”测验信度系数,hh r 表示矫正前的分半测验信度系数。 [例1]:一次考试数据如表4—2所示,求其信度系数。

解:奇

X

=21.4 奇S =2.80;偶

X

=19.8S =2.48

代如公式(4.1):

hh r =0.876

代如公式(4.2): XX r =0.93

表4—2 某班10名学生化学考试成绩

资料来源: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分半信度又称为内部一致性系数,可说明受试者两半内容反应的一致性程度。优点是简便易行。当我们采用“斯布公式”时,必须假定两分半之间在平均数、标准差、分布的形态以及内容上都类似,如果缺乏这些条件,整个测验的信度估计就会有误差。下面两个公式就无须两分半测验分数的变异性相等。

弗拉南根(Flanagan )公式:

)1(22

2

2S

S S r b

a XX

+-

= (4.3)

式中2

a S 和2

b S 分别代表两分半测验分数的方差,2

S 代表整个测验的总分方差。 卢氏(Rulon )公式:

2

21S

S

r d XX

-

= (4.4)

式中2

d S 为两分半测验分数之差的方差,2

S 为整个测验的总分方差。 (四)库李信度

一个测验划分两半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一种划分方法都能产生微小差别的XX r 估计量。应用项目统计量可以避免由于任意两半分而产生的偏差。

库德和李查逊在1937年设计一种分析项目间一致性以估计信度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库

李20号公式KR20:

)1)(1

(

2

20

S

pq

n n r KR

-

-= (4.5)

公式(4.5)中n 表示整个测验的题数,∑p q 表示整个测验中每题答对与答错百分比乘积之总和,2S 是测验总分的方差。

如果测验难度相近,则可用库李21号公式KR21:

)

)(

1

(

2

2

21

S

q p n S n n r K R

--= (4.6)

公式(4.6)中p 为每道题答对分数得分的平均数,q 为每道题答错分数的平均数,n 为整个测验的题数。

p 等于总得分的平均数除以n ,如表4—3所示。

n

X p =

则 n

X p q

-

=-=11

代入公式(4.6)

2

2

21

)1()

(S

n X n X nS

r KR

---=

(4.7)

当测验难度相差不悬殊时,只要知道2S 和X ,就可以算出21KR r 。

现将表4—3数据代入公式(4.7),则 21KR r =[8×6-4(8-4)]/7×6=0.76

将表4-3数据代入公式(4.5)

20KR r =(8/7)(1-1.72/6)=0.81

由此可见,用21KR r 算出信度较20KR r 低。 表4—3 10名被试中每个人的8个项目分数及奇偶分数

资料来源: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五)a 信度系数

库李公式适用于记分非对即错的测验(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为0分),但有不少测验记分属于多重记分的方式,如态度量表中,答“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无意见”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像这样的记分方式就必须采用克朗巴何(Cronbach )1951年所创的公式。这个公式就是所谓的a 系数:

)

1)(1

(

2

2

S

S

n n a i

-

-= (4.8)

公式(4.8)中a 为信度系数,n 为试题总数,2S 为测验总分的方差,2i S 是第i 道题的方差。i =l ,2,…,n ,即是每一个测验题目的方差。

a 系数是用与KR20类似的公式计算的,只是以∑2

i S 代替∑p q 罢了。

公式中的2

i S ,由于题型不同而求法有异。对于主观试题,则:

n

X X S i i i ∑

-=

2

2

)

( (4.9)

式中i X 为第i 道题的原始分数,i X 为第i 道题的平均分,n 为考生人数。如表4—4

的第11题是主观题,可用公式(6.9)求得:2

H S =11.29。如果是客观试题。则用如下

公式:

i

i i

q p S =2

(4.10)

式中i p 为第i 道题的通过率,i q 为第i 道题的未通过率。如表6-4,第一道题是客观题,通过率i p 是6/10,未通过率i q 是4/10,

因此,2

i S =0.24。其余类推。

表4—4 某班10名学生语文考试分数

资料来源: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六)评分者信度

如果测验是属于客观性试题,那计分就较客观,很少有评分者的误差在内。但是如果测验是主观性试题,记分存在着评分者主观判断的误差,则须检验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信度的检验方法,是从测验卷中抽取一些样本,单独由两位评分者在每份测验卷上评分,然后根据他们评的分数求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就是评分者信度。这种信度所说明的误差来源为评分者间的评分差异。

二、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就是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两者之间相符合的程度。效度就是指测验本身所能达到目标的有效程度。美国心理学会在1974年所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的标准》一书将测验的效度分为三大类: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

(一)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所要测量的整个内容,也就是内容的代表性。它用测验内容与预定要测的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表示。

在教育测量中,预定要测的内容主要是教学大纲、教科书中规定的教学内容。看一个测验是否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关键在于测验内容是否较好地反映预定要测的内容。因此测验题目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即能够代表预定要测的内容。内容效度也称之为逻辑效度或课程效度。

(二)效标关联效度

效度是由两个量数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一种是测量到的量数,另一种是作为参照标准用的量数,后者就是效度标准(简称效标)。测量到的量数和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称为效度系数。效度系数越大,测验的效度越高。效标关联效度又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

1、同时效度

同时效度指测验分数与当前的效标资料之间的相关程度。这种效度常用的效标资料包括在校现存的学生成绩、教师评定的等第、其他同性质测量的结果等。例如,智力测验的效度

检定,可选用学生成绩或教师评定等级作为效标,计算测验分数与这些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2、预测效度

预测效度是指测验分数与将来的效标资料之间的相关程度。常用的效标资料包括专业训练的成绩与实际工作的成果等。例如,对受试者实施某一能力倾向测量,而后再对他们的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计算出某一能力倾向的测验分数与工作成绩的相关系数,就可以从能力倾向测验成绩来预测工作成绩。

计算效标关联效度系数一般采用积差相关法,其公式如下: ∑∑∑∑∑∑∑-?

--=

2

2

2

2

)

()()

)((i i i i i i i i XY Y Y n X X n Y X Y X n r (4.11)

公式中n 为成对变量数目(被试人数),∑X 为X 变量的总和,∑Y 为Y 变量的总和。∑2X 为X 变量平方的和,∑X Y 为X 变量与Y 变量积的总和。

[例2]:假设10名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与大学一年级的学年平均成绩如表4—5所示,计算高考数学考试的效度系数。

解:代入公式,XY r =0.48

10名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系数是0.48,指高考数学分数对于大学成绩的预测度为0.48。

表4—5 10名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与大学一年级的学年平均成绩

资料来源: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结构效度(构想效度)

结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出理论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即测验结果能否证实或解释某

一理论的构想,以及解释的程度如何。

评估测验构想效度的方法很多,统计学上,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因素分析法。用测验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找到影响测验分数的共同因素,此共同因素如果与我们要测量的特质或构想甚为接近,则说明此测验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 三、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对于考生的答案只能有正确或错误两种可能的试题(如答对一道小题得1分,答错得0分),这类试题的难度的指标以通过试题即完全答对试题的人数与总人数之比来表示:

N

R P =

(4.12)

式中P 为难度指标,R 为通过试题的人数,N 为总人数。

由此可见,P 值越大,说明通过这道题的人数越多,题目越易;P 值越小,说明通过这道题的人数越少,题目越难。一般说来,质量优良的试题,难度应适中。

在实际中,很多考试并不能完全采用客观题,而经常采用的是主观题。由于主观题满分值往往较大,因而不能简单地判断学生是否通过了某一道题。例如,一道满分值为10分的题目,某生得6分,他是否通过了这道题目呢?

主观题的难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K

X P =

(4.13)

式中P 为难度指标,x 为某题平均分,K 为某题满分值。

[例3]:某次测验,试卷的第三道题满分为20分,第四道题满分为15分,考生50人,在第三道题的平均得分是12分,在第四道题的平均得分是10分,比较两题的难度。

解:

第三道题的难度:3P =3X /3K =12/20=0.6 第四道题的难度:4P =4X /4K =10/15=0.67 由此可见,第三道题比第四道题稍难。

此外,还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试题的难度:试卷的难度=试卷的平均分/卷面满分,其中,试卷的平均分=所取考生样本成绩之总和÷样本量。 四、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者就有较高的鉴别力,优生得分高,差生得分低;区分度低的测试题目,优生与差生的得分无规律或差不多。一道题目的区分度是以考生在该道题目上的得分和他们在整份考卷上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的。

1、客观试题可用点二列相关作为计算公式,计出区分度:

pq

S Y Y r Y

q

p pq ?-=

(4.14)

式中pq r 表示点二列相关系数,p

Y

表示通过某道题的考生的整份考卷卷面分数的平均

数,Yq 表示未通过某道题的考生的整份考卷卷面分数的平均数,Y S 表示所有考生整份考卷卷面分数的标准差,p 为某道题的通过率,q 为某道题的未通过率。

[例4]:根据表4-4的数据求第一题的区分度。 解:

p

Y

=(75+57+73+65+63+73)/6=66.67

q Y =(67+56+61+65)/4=62.25

P =6/10=0.6,q =4/10=0.4,Y S =5.804

pq r =[(66.67-62.25)/5.804]×

4.06.0?=0.372

得第一题的区分度pq r =O .372。

此外,计算客观题的区分度,还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是将所有考生的卷面分数进行高低排列,以某题分数较高的一半的答对分数比率减去较低一半的比率,即为某题的区分度。同样方法也可以用较高的1/3减去较低的1/3的比率,以代替一半的比率。另外,还可以用最高27%减去最低27%比率来计算某题的区分指数。如以上所述,以公式表示如下:

L H P P D -= (4.15)

式中D 为某题的区分度,H P 为高分组考生在某题的通过率,L P 为低分组考生在某题的通过率。

D 值越大,说明高分组考生在某题上的通过率与低分组考生在某题上的通过率之差越大,该题区分度也越高。

2、主观试题,其区分度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t

i t t i i

i S S N X X X X

r ??--=

∑))(( (4.16)

式中i r 为第i 题的区分度,i X 为第i 题的原始分数,i X 为第i 题的平均分,t X 为考生的卷面分数,t X 为考生卷面分数的平均分,i S 为第i 题的标准差,t S 为卷面分数的标准差,N 为考生数。

据表4-4的数据,读者可运用公式(4.16)计算该表第十一题的区分度。

国外标准化测验的优秀题目的区分度一般在0.40以上,若区分度在0.29以下就要改进

或淘汰。

第三节教育测量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一、教育测量的一般程序

教育测量涉及“为什么要测量”、“要测量什么”、“怎么去测量”、“测量结果怎么分析”等基本问题,因而,教育测量的进行总体上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一)确定测量目的

要进行测量,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测量。测量有效度要求,即测量对测量目的的有效性。显然,缺乏明确目的的测量不仅是盲目的、无效的,而且可能是有害的。测量无论多么重要,它只是为目的服务的工具,是促进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教育测量不应离开教育目标之外的目的。教育目标是确定测量目的的唯一依据。一个测量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选择或编制测量工具

明确测量目的后,然后要明确要测量什么,准备好测量工具。教育测验种类繁多,功能特点各不相同。因此,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验工具。选择测验工具要从现实和适用着眼,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测验工具的性能。衡量测验性能有四个标准。(1)客观性。即测量的科学化程度,测试结果能准确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情况。(2)标准化。最好选择标准化测验作为研究工具。(3)效度。测验分数能正确反映测量想要得到的内容和特征。如果一个测验能真实地测出所要测量的特性,这个测验或量表就是有效的,如果测量工具无效或效度太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4)信度。从被试来说,在同一测验的多次测试中能获得相似的分数;从主试来说,不同的测量人员能给出相似的分数。

2、测验工具的价值。价值是测验符合研究需要的程度,通常可以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等方面作综合考虑。不要将一个态度倾向性测验作为收集诊断性研究资料的工具,也不要将一个适用于城市中学生的人格测验作为收集农村小学生研究资料的工具,更不要选择一个在研究时间、人力、物力上都无法负担的测验作为收集研究资料的工具。

教育研究中也常使用自编测量工具,在实施测量前一般要进行预测,进行效度、信度检验分析,保证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对于成就测验(学科测验),还应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

测验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不仅取决于测验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能否正确使用测验。目前,在测验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测验编制不科学;有的测验从国外引进未经过修订就直接使用;一些测验使用者缺乏教育测量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滥用和误用测验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测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了使测验结果客观、准确

而有效,在使用测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测验使用者必须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接受过测验技能的训练。测验使用者必须掌握教育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接受过测验技能的训练,了解测验的信度、效度、常模等测量学指标,懂得如何鉴定测验的质量,掌握测验的选择、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慎重选择测验。不同性质的测验有不同的目的、用途,同一性质的测验适用的对象、目的及测验本身的质量等也有所差异,因此,选择测验必须慎重。在选择测验时,测验使用者必须了解具体测验的特点、性质、作用和局限性;所选测验必须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即测验是经过标准化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所选测验必须符合测验目的、适用于受测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

(三)教育测量的实施

有了合适的测验工具,还必须按测验的规定实施测验。(1)施测前,施测人员必须认真仔细阅读测验手册,熟悉测验的内容和具体程序,准备好测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如指导语、测验题本、答案纸、作答工具、计时设备等);(2)施测中,施测人员熟练掌握测验的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测验手册上指导语的要求实施测验;必须严格控制施测误差,以确保测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尽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测验环境(安静、通风、光线适宜等);应尽可能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减轻和消除受测者的紧张情绪,设法引起受测者对测验的兴趣,取得他的合作,使其发挥出真实的水平;(3))施测后,要完整、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四)科学解释测量结果

测验使用者应了解测验采用什么样的记分方法,懂得如何计算测验分数。评分要客观准确、前后一致。测验分数的解释要客观合理。

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总体上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测量分数的整理和转换;二是测量分数的检验。

分数整理的方法有:①顺序排列,即按分数大小排序;②等级排列,即将顺序排列的分数编成不同等级;③编制频数分布表。

测量分数的转换即把测量记录的原始分数转换成可以具有可比性的量表分数,亦即导出分数,如百分等级分数、T分数、Z分数等。

二、测量量表的编制

测量量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测量量表指所有用于测量的,具有实施和计分标准或有指导语的工具。例如,通常用的调查表、问卷、教师命题的测验、等级量表等。狭义的测量量表是指建立使用群体常模的、具有对照比较指标的标准化测验。

(一)测量量表的水平

根据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的测量层次分类,把量表分为四种不同水平的类型。

1.类别量表

类别量表又叫称名量表,是根据事物的某一特点,对事物属性进行分类,用数字来

代表事物或性质。如学号、性别,可以用数字“l”表示男生,用“0”表示女生,在此数字只代表事物的性质,起分类的作用,本身并不具有数量意义。

称名量表不能作大小比较和加减乘除运算,在数据处理上仅适宜作计数资料的统计。

2.顺序量表

顺序量表又叫等级量表,是按研究对象的某一种属性的顺序排列出等第次序,只有等级顺序而无等距的单位和绝对零点。如根据学生成绩排名次,又如,对于生活水平,我们可以给出四个等级:贫困、温饱、小康、富裕。

顺序量表的数值具有等级性和序列性的特点,能够进行大小比较,但不能作加减乘除运算。

3.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又叫间距量表,是具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等距量表的数量单位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等距量表在学校运用广泛,一般将百分制评分看作等距量表。

由于等距量表具有相等的单位,因此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作乘除运算。等距量表可以广泛运用统计方法,如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z检验和F检验等多种检验。

4.等比量表

等比量表又叫比率量表,是有相等的单位和绝对零点的量表。等比量表除了具有类别、顺序、等距量表的特征外,还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绝对零点。零点是指测量的起点或参照点。有些零点是人定的,称相对零点。例如,摄氏零度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温度,而是以人定的冰点为参照标准。学生的智商、考试成绩的0分都是相对零点。有些零点具有实际意义,称绝对零点。如年龄、身高、经费开支等都有绝对零点,0岁、O 米、0元中的“零”都表示真实的“无”,表示一点都没有。

等比量表具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可以表示倍数关系。

以上四种类型量表分别代表四种不同水平的测量。这四种量表构成一个等级分类体系,后一类量表包括前一类量表所具有的条件。表4—6清楚显示了这四种量表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表4—6 四中测量量表的特征、功能和适用的统计方法表

资料来源:陶保平,黄河清.教育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6

(二)测量量表的编制过程

测量量表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编制过程会因测验的内容、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由于测验原理大致相同,测验编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测验目标(测谁、测什么内容、测验目标是什么等);

(2)拟定编题计划(怎么测、具体项目、内容比重等);

(3)编制测验题目(题目数量、形式、时间安排、分数分配、复本等);

(4)试测和项目分析(样本、题目的难度、区分度、被试的反应等);

(5)修订、筛选测验题目(施测程序、指导语、时限、计分标准等);

(6)组成正式测验(建立常模、编制测验手册等);

(7)检验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建立测验的信度、效度等)。

标准化测验的编制专业化要求很高,通常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标准化测验应具备三个基本特点:测验的效度要高,即测验的准确性要高,测验本身确实能测出所拟定的目标程度;测验的信度要高,即测验的可靠性要高,测验结果能真实反映被试的实际水平;测验有常模比较,即测验能解释实际测得的分数,能评价被试的水平和程度。

三、国内常用的几种教育测量量表

(一)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在临床心理工作中发觉斯比量表不适用于成人智力水平的评估,因此,他于1934年开始致力于智力测验的编制和研究工作,1939年发表了第一个成人智力测验,即韦克斯勒一贝尔智力量表I型(w—BI)。由于w—BI在常模样本的代表性及子测验信度上的不足,韦克斯勒又于1949年增加了Ⅱ型(w—BⅡ)。w—BI和w—BⅡ主要用于测量10~60岁的被试,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为后来发展的各种量表奠定了基础。

1955年韦克斯勒对w—B作了修订和重新标准化,编制出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1981年又出版了再次修订和标准化后的WAIS,称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 WAIS—R和w—B及WAIS一样由11个分测验组成,其中常识、背数、词汇、算术、理解、类同等6个分测验构成言语分量表,填图、图画排列、积木图案、拼图、数字符号等5个分测验构成操作分量表。每个分测验内的题目由易至难排列,并且,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替施测。

WAIS—R的每个分测验独立记分,再转化为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标准分数。六个言语分测验的标准分数相加可得言语量表分,五个操作分测验的标准分数相加可得操作量表分,所有分测验的标准分数相加可得全量表总分。最后,将这些量表分数转换成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离差智商分数,便可得到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

1982年,湖南医学院龚耀先主持修订出版了WAIS的中国修订本(简称WAIS—RC)。WAIS —RC在项目内容上变化不大,只是删除了部分完全不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题目,并根据我国常模团体的测验结果对测验项目顺序作了适当调整。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向较低年龄水平的扩展。它是1949年由韦克斯勒在w—BI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它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测验形式,只是降低了测验难度,并且增添了一个迷津分测验,用于测量知觉的速度和准确性。它的主要特色在于放弃智龄概念,采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并使得离差智商从此成为智力测验中最广泛使用的指标。

韦克斯勒于1974年完成对WISC的修订和重新标准化的工作,发表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WISC--R共包括12个分测验,分别构成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其中,背数和迷津两个分测验是备用测验,可作为某一同类测验的替换或补充测验。WISC--R适用于6~16岁的儿童,从6岁0个月到16岁11个月,每四个月为一个年龄组,分别建立了常模表,可直接由原始分查得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

WISC--R的中译本于1979年由林传鼎、张厚粲等人提出并于1981年底初步完成修订工作。这次修订的重点在于删改一些文字内容和图像,使题目尽可能地适合中国儿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中国常模。该测验的常模团体取样来自大、中城市,因而只适用于中等以上城市的儿童,其信度和效度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某些研究结果的支持。

3、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出版于1967年,适用于4--6岁半的儿童。WPPSI同样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3个分测验(句子复述、动物房、几何图案)是为了适应幼儿特点而新编的,另外8个分测验(常识、理解、词汇、算术、类同、填图、迷津、积木图案)则与WISC相同。

WPPSI亦给出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其常模团体取自美国不同地区、种族和家

庭的儿童,每半岁为一年龄组,每一年龄组都建立了常模表。

韦氏的3种智力量表互相衔接,适用的年龄范围可从幼儿直到老年,成为智力评估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

(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简称SPM),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编制的非言语智力测验。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求被试根据一个大图形中的符号或图案的规律,将某个适当的图形填入大图形的空缺中。瑞文测验曾于1947年和1956年分别修订,并拥有两种类型。1938型适用于8岁到成人被试,有5个黑白系列。1947型为儿童彩色渐进测验(简称CPM),有3个系列。此外,还有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高级推理测验(简称APM)。

SPM包括60道题,分为5组,每组12题,A、B、C、D、E这5组题目难度逐步增加,每组内部题目也由易到难排列,所用解题思路一致,而各组之间有差异:

A组题考查知觉辨别、图形比较、图形想像等方面的能力;

B组题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方面的能力;

C组题测比较、推理、图形组合方面的能力;

D组题测系列关系、图形组合方面的能力;

E组题测组合、互换等抽象推理的能力。

SPM施测无严格时限,一般可用40分钟左右完成,答对题目的总分转化为百分等级。

瑞文于1947年编制了另外两个推理测验,一个是适用于年龄较小儿童和智力落后成人的彩色推理测验,即将原来的黑白图的标准推理中的头两个系列加上彩色,并添加了一个系列,共36题。另一个是适用于高智力水平的高级推理测验。

1988年,李丹教授主持修订了瑞文测验,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和彩色型联合使用,称为“瑞文测验一联合型(CRT)”。“瑞文测验一联合型(CRT)”由瑞文彩色型(3个系列)和标准推理测验的后三个系列组成,共6个系列72题。这套测验适用于5~75岁左右的幼儿、儿童、成人和老人,有城市常模和农村常模。在施测时,一般被试是按团体测验方式进行的,但对于学前儿童和70岁以上的老人宜进行个别测验,测验要求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基本相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量的是智力的G因素,尤其与人的问题解决、清晰知觉、思维、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关。它的优点在于适用的年龄范围宽,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和语言的限制,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因此,被广泛使用。CPM与APM目前在国内也已发行。

(三)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

吉尔福特将发散思维的特性视为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特性,并因此将创造力定义为发散思维的能力,即对规定的刺激产生大量的、变化多端而又独特的反应的能力。吉尔福特在长期的研究中设计出大量的测验对发散思维进行测量。

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又称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发表于1960年。它测量的是吉尔福特三维结构模型理论中与发散思维有关的那部分内容。这套测验最初包括14个分测验,其主要内容如下:

1.词语流畅:提供一个字母,要求被试尽量写出包含该字母的单词。

2.观念流畅:给出一类事物的总称,要求尽量列举出具体事物。

3.联想流畅:给出一些词,要求尽量列举意义相近的词。

4.表达流畅:给出一些句子的开头词,要求尽量写出有意义的句子。

5.多种用途:给一指定事物,要求尽量列举该事物的各种不寻常的用途。

6.解释比喻:给出包含比喻的一些不完整句子,要求用不同的方式完成。

7.效用测验:要求尽可能多地列举事物的用途。

8.故事命题:要求对每一篇小故事进行多种命题。

9.推断结果:假设一可能事件发生,要求列举出该事件造成的各种可能后果。

10.职业象征:给出一个符号或物体,要求尽量列举出与之有关的或所象征的职业。 11.图形组合:给定一组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等),要求用这些图形画出各种事物。

12.绘图:把一简单图形复杂化,组成尽可能多的可辨认物体的略图。

13.火柴问题:用火柴棍组成一定图形(矩形或三角形),要求移动指定数量的火柴棍,使剩下的图形达到指定的要求。

14.装饰:给出一般物体的轮廓图,要求以尽可能多的不同设计方法加以修饰。

在这14个分测验中,前10个为言语测验,后4个为图形测验。这套测验是为初中水平以上的被试设计的,以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套相似的儿童创造力测验,它包括5个言语分测验和5个图形分测验,其中7个分测验由原测验改编而来。这两套测验具有相似的特性,都根据被试反应的数量、速度和新颖性等,依照记分手册的标准记分。原测验提供了成人和九年级学生的常模,后发展的测验则提供四至六年级学生的常模。

创造力测验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弥补了传统智力测验的不足,是对心理测验的重大发展。各种创造力测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为创造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使带有神秘色彩的创造力更便于分析。但是,由于创造力测验乃至其理论依据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在实际预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无论在编制有关测验还是应用这些测验进行研究,以及解释测验结果时,都必须特别小心谨慎,决不可胡编滥用或轻下断言。

(四)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R.B.卡特尔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科学实验以及因素分析统计后逐渐形成的。这一量表能在约45分钟的时间内测量出16种主要的人格特质。

建设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法

建设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法 施工放线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以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防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边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边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复习进程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其实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是没有很大矛盾的,其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比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更高更严格,传统的板书设计和板书实践、备课改作等用多媒体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甚至可以说老师的第一个粉笔字可以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传统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2)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3)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是几千年教学模式精华的结晶;(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

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2)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4)学法单一,目标单一,问题单一,评价单一,过程单一等。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有许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是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二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与人工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教育教学中,那必将掀起人类教育事业的一场新革命。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的教育制度如何和中国的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美国的教育制度如何和中国的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中国人会说,不用比了,美国的教育制度一定更好。笔者看来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一个流传很广的真实故事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因为美国人发现在世界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上,中国的中学选手通常都能进入前三名,经常的是前三名中有两名甚至更多的中国学生。为弄清原因。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就到中国来考察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察团的结论十分惊人。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特别是中国学生的数理化等科目的水平远远超过美国同学。比如中国高一同学的数学水平通常能达到美国高三同学的水平。中国的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远多于美国同学,课外作业,练习的数量和质量也都远远超过美国学生。考察团忧心忡忡的报告说,如果这个趋势得不到改变,二十年后美国的科技大国的领先地位就要让给中国了。 几乎同一个时间,中国发现美国的科技水平很高,得到诺贝尔奖金的学者很多。就派了一个教育代表团去考察美国的大学教育。考察团的结论也很惊人,几乎所有的教育专家都认为美国的大学教育比中国有很大的有优势,美国大学的科研水平很高,教育注重启发性,教师同学生有很多互动,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考察团忧心忡忡的报告说,如果这个趋势得不到改变,二十年后中国的科技水平同美国的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到了21世纪初。美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基本还是老样子。可是两个考察团的预言都没有变成现实。美国的先进科技依然领先,中国的科技水平也没有被美国进一步拉下太远。为

辈子苦工。这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身。所以中国的小学生从入学开始,都有一个考大学的远大目标。每个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努力学习,每天很早就上学。下午5点才能回家,晚上还要做两个多小时的作业。假期也不一定能闲着,很多时候都要参加补习班,要自己在课外时间多学英语,学数学,以求在学习上能领先别人一步。在学校,班级,年级,每次考试都要排名次,看看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如果进步了,老师,同学都会对你有很多鼓励。家长也会非常高兴,常常还有奖励。考得不好,老师同学都会看不起你,家长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所以中国学生都知道考试分数的重要。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考试。中国同学中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考试竞争和分数压力面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发挥到了极限,对一些需要做很多练习需要较多学习时间的学习科目,如数学物理等,中国学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至于世界中学生数学物理竞赛中,前三名每次都有中国人。典型的一次是,前三名中,一,三名是中国人,第二名是美国人,可也是移民美国不久的华裔。很多中国中小学生移民美国,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美国学校中显得如此突出,以至于美国学生大都认为华人学生在数学物理方面有特别的天才。其实只有中国人才知道,这种“天才”完全是勤奋带来的。而中国学生的这种勤奋,又是竞争激烈的环境逼出来的习惯。 对中国的中小学校领导而言,高考的压力和动力引导下,也同样发挥了极高的工作效率。

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方法与步骤

实践二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二、仪器和工具 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设置4站,如图所示。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15)=100×{ ⑴-⑵ } 前视距离(16)=100×{ ⑷-⑸ } 视距之差(17)=(15)-(16) ∑视距差(18)=上站(18)+本站(17) 红黑面差(9)=⑹+K-⑺,(K=4.687或4.787) (10)=⑶+K-⑻ 黑面高差(11)=⑶-⑹ 红面高差(12)=⑻-⑺ 高差之差(13)=(11)-[(12)±0.1] 平均高差(14)=1/2{ (11)+(12) } 每站读数结束( ⑴~⑻ ),随即进行各项计算( ⑼~(18) ),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 mm ,L 为线路总长(单位:km )。 四、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实验。 四等水准测量规定的高差闭合差规定为:允=h f 式中,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五、应交成果 经过各项检核计算后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缺点

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缺点 我们按照课题计划与研究目标通过实验法、行动法、分析法并结合具体课例分别对传统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实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如下结果:传统课程教学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知识结构与体系。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充分驾驭课堂,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提倡班级授课制,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意志品质、情态目标的培养,等等。传统课程教学不足为: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水平,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水平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仅仅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能让学生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水平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信息,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有些教学资源内容除了有每节课的精讲资源外,还包括教师的上课讲义、自学光盘、名师讲座、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网站资源连接。这样使网络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个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而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形式多元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能够是实时的,也能够是非实时的;能够是在线的,也能够是非在线的,通过多种形式如专题学习网站,网上学习论坛等能够随时随地地实行。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学生完全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水平和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来自主地选择需要。

论我国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1、论文主旨:本论文主要通过我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些现状的观察和反思,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和矛盾,并通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高等教育制度应承担的使命。 论文意义:通过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缺陷以及发展目标和未来使命的论述,可以让大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致力于改革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从而达到让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并且使我国教育制度更加符合国情、顺应民意。 2、论文可行性论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仍有许多不完备之处,近年来,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制度下所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在很大方面上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有大批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制度产生质疑,是不是制度本身存在着哪些矛盾或问题呢?社会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针对这一问题,我开始观察和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并希望通过本人浅薄的愚见,发现一些实际的问题,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贡献出绵薄之力。并希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通过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因此本文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实际可行性。 3、答辩过程:问: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主流是什么? 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集中控制高等教育部门,以培养道德人、培养竞争精神、注重教育的数量化和效率,教育制度缺乏创新为主流。 问:怎样在现今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答:首先,教师在教学时,不断向学生渗透合作对于个人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重要,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涉及一些科研方面内容,而科研很难独立完成,学生会自主寻找合作伙伴,初步了解到合作的必要性。再次,学校定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各种竞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合作。这样,通过引导与渗透,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指导过程: 1、3月8日通过电话告知论文题目覆盖面过大,应适当简化 2、3月20日可将论文适当加入些对未来教育制度发展方向的展望充实论文内容 3、3月27日论文的第一个题目和第二个题目作为论述的铺垫,应做删减 4、4月2日将大幅篇幅用来对比我国和国外的教育制度,有些离题 5、4月10日第一部分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现状,显得赘余,删去更好 6、4月20日由于学生个人原因不允许,灵活采取了网上答辩的方式,效果良好

六种家庭教育的优缺点

各种教育的优缺点 一、虎妈教育(强加式教育) 1、虎妈蔡美儿 蔡美儿说:“关于我的书,外界存在许多误读。”严苛是为了寻求教育平衡。传统的美式教育法给予孩子过多自主选择权。美国家长或许能从传统中国教育方式中学习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在孩子幼年“塑形”阶段。另一方面,她也提到,在许多东亚文化中,孩子的选择权太少,“对于中国家长,包括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家长,我倒希望向他们强调一下给孩子放权的重要性”。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 优点:可以把孩子教育父成母喜爱的听话孩子,孩子不容易走弯路。 缺点:容易导致孩子优柔寡断不敢自己做决定的弱性格,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 2、猫爸:常智韬 常智韬认为,家长不要替孩子做选择。他主张对孩子采取个性化教育,家长要宽容,并善于和子女沟通。教育孩子时,要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权。他说,孩子10岁以后,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自主意识,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多一些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在关于学习的问题上,“猫爸”也有一些“虎妈”的影子。他曾对女儿说:“你不希望家长掌管一切,掌管一切对家长也是负担。但首先,你愿意遵守一些游戏规则,比如能分清轻重缓急,和玩耍相比,学习更重要等,这些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学习自觉了,我可以给你更多的自主空间。” 3、“挫折教育”与“悍母” 蔡美儿对女儿如此严格要求,给人以“悍母”的印象,被称之为“中国式妈妈”的教育,人们将这种教育方式与美国妈妈的教育方式进行对比,出现了支持与反对方两大阵营。 支持者:赞同“中国式妈妈”的教育一方认为,中国妈妈给予孩子的严格教育和强烈的竞争意识,这是在学业和能力上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跟孩子无需谈尊重,因为他还没学会如何尊重别人,需要父母干预帮助他树立道德与人生观底线。而美国妈妈强调的是尊重孩子、鼓励孩子,批评孩子也只说些拐弯抹角的、鼓励性的话,这种温和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溺爱。因此,中国的妈妈们比多数美国妈妈更胜一筹。 反对方:中国妈妈在美国已经成了“悍母”的代名词,强迫要求孩子,压抑情趣追求某种成功,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持久发展,应当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有人认为,蔡美儿对孩子的教育还不算成功,因为她的两个女儿年龄还小,她对孩子的重负荷和严格要求的结果,还需时间来证明。

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的英语作文

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的英语作文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education in China,Talking about the education form:take [sit for] an examination,I have something to say.First this kind of education is not scientific,because the real education should include many aspects: not only the cultural knowledge on books,but also the developing of the morality、character,they need the principle of behavior as a civial.The physical quality,the mental quality,are all needed to be developped during the education.The education should be overall.The simple "taking for exam' kind of education can only produce students with high marks and short of social ability and principle of behaviour.These kinds of youths cannot be a qualified human beings because they lack the human qualities and civilization,they are more likely to be robots without soul,only know earning money by anyway.These are not good for the society

常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其计算

二、常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其计算 在教育与心理研究实践中,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有积差相关法、等级相关法、质量相关法,分述如下。 (一)积差相关系数 1. 积差相关系数又称积矩相关系数,是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Pearson )提出的一种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故也称皮尔逊相关。这是一种求直线相关的基本方法。 积差相关系数记作XY r ,其计算公式为 ∑∑∑===----= n i i n i i n i i i XY Y y X x Y y X x r 1 2 1 2 1 ) ()() )(( (2-20) 式中i x 、i y 、X 、Y 、n 的意义均同前所述。 若记X x x i -=,Y y y i -=,则(2-20)式成为 Y X XY S nS xy r ∑= (2-21) 式中n xy ∑称为协方差,n xy ∑的绝对值大小直观地反映了两列变量的一致性程 度。然而,由于X 变量与Y 变量具有不同测量单位,不能直接用它们的协方差 n xy ∑来表示两列变量的一致性,所以将各变量的离均差分别用各自的标准差 除,使之成为没有实际单位的标准分数,然后再求其协方差。即: ∑∑?= = )()(1Y X Y X XY S y S x n S nS xy r

Y X Z Z n ∑?= 1 (2-22) 这样,两列具有不同测两单位的变量的一致性就可以测量计算。 计算积差相关系数要求变量符合以下条件:(1)两列变量都是等距的或等比的测量数据;(2)两列变量所来自的总体必须是正态的或近似正态的对称单峰分布;(3)两列变量必须具备一一对应关系。 2. 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 利用公式 (2-20)计算相关系数,应先求两列变量各自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再求离中差的乘积之和。在统计实践中,为方便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格式,并利于计算机计算,一般会将(2-20)式改写为利用原始数据直接计算XY r 的公式。即: ∑∑∑∑∑∑∑---= 2 22 2 ) () (i i i i i i i i XY y y n x x n y x y x n r (2-23) (二)等级相关 在教育与心理研究实践中,只要条件许可,人们都乐于使用积差相关系数来度量两列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但有时我们得到的数据不能满足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条件,此时就应使用其他相关系数。 等级相关也是一种相关分析方法。当测量得到的数据不是等距或等比数据,而是具有等级顺序的测量数据,或者得到的数据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但其所来自的总体分布不是正态的,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计算积差相关系数。这时要求两列变量或多列变量的相关,就要用等级相关的方法。 1. 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用R r 表示,它适用于两列具有等级顺序的测量数据,或总体为非正态的等距、等比数据。

简析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缺点

简析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缺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填鸭式、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以学生。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一、传统教学的优点 (一)教学方式上传统教学注重系统地教授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也使学生能很快理解教材上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便于教师实施、组织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精力集中,产生共同的想法,引起共鸣,增进师生感情,有助于感情交流和沟通。 (二)教学形式教师在讲台上授课,与学生面对面,这种方式有助于情感交流,也能直接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除此之外,教师边讲内容边写板书,学生也随着边听边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及难点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并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演示法、指导法、课外辅导法、布置家庭作业法等。其中讲授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无

数先辈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和改造流传下来的,它经过不断筛选、淘汰,最终才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是主体,布置作业和课外辅导等是作为辅助地位存在的,这些主次方式融合在一起,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而且,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这样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科书中要求的内容,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对于新教师来说,只要能讲清知识即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讲,就得在达到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些相关知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拓展知识面。再有其他的教学任务,则是可有可无的,没有真正被重视起来。例如学生工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二)教学过程在上每堂课之前,教师已经按教师用书和教材上的内容安排好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教案”。上课后,教师和学生都是按着教案设定好的按部就班地走。教案是按着教材里所讲的逻辑和顺序,并适当设计一系列想过的问题或练习; 在教师的思路里,这问题和答案都是既定的,教师设计的每个问题,都是为了引出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就按着顺序解读教案,教案就是剧本,教师是主演,而学生就可以作为配角出现在剧情中; 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主角按着剧本演好每一场戏,而剧中的台词是早就拟好的,是不能更改的。最可悲的是,由于这种长时间的编排模式,学生已经忘了或者丧失了修改台词的能力,他们心中也认为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他们只要按照步骤进行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学生按照教案中的正确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其实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是没有很大矛盾的,其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比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更高更严格,传统的板书设计和板书实践、备课改作等用多媒体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甚至可以说老师的第一个粉笔字可以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传统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2)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3)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是几千年教学模式精华的结晶;(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2)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

史上最全的测量放线步骤与方案 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

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也有优势

中国现行教育体系也有优势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月15日文章】题:中国的成功学校?(作者该报专栏作家纪思道) 上个月,一项研究65国学生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的国际评估报告公布于众。获胜者是儒家思想! 上海学生在全部三项测试中都以巨大优势独占鳌头,而排在上海之后的4个地区中,有3个都受到了重视教育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分别是香港、新加坡和韩国。 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被当做头等大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诚然,上海在全球排行榜上蹿升至首位并不能代表全中国,因为上海拥有中国最好的学校。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在曾经糟糕的农村教育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仅仅20年前,中国农村的孩子还经常从小学就开始辍学。有的老师甚至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如今,即便是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女孩和男孩都会完成高中学业。上大学也不再是什么稀奇事。教师的素质也大大提高。我的妻子是一位美籍华人,老家在中国南部一个穷地方,但与我们在纽约上公立名校的孩子相比,当地农村儿童的数学水平要高出一个年级。整个中国也基本如此。 但说起来好像有些矛盾,中国人自己并不满意他们的教育体系。每当我试图就中国教育问题采访中国人时,总会听到抱怨而不是表扬。很多中国人都会严厉批评中国教育体系扼杀了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很羡慕重视培养自立能力的美国教育体系——羡慕美国教育体系试图把学习变成兴趣而不是负担。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自我批评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也十分钦佩中国人对于教育的热情和改进教育体系的努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教育体系的最大优势在于,儒家思想对于教育的重视渗透在了整个中国文化中。在中国的学校里,教师们很受尊重,大家最喜欢的孩子通常是最聪明的学生,而不是体育最好的学生或是班上的开心果。 美国人总是从新一代中国隐形战斗机这样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带来的战略挑战。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中国教育体系的崛起以及推动教育崛起的学习热情。

一步测绘法在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

第21卷第2期2010年4月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Journal of W ater Resources &W ater Engineering V o l.21N o.2A pr .,2010 收稿日期:2009 10 21; 修回日期:2009 12 24 作者简介:杨小平(1965 ),男,陕西杨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量、数字化成图等教学工作。 一步测绘法在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 杨小平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对不同类型工程所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宝鸡陈仓区潘溪河水库加固及施工道路的测绘实例,说明了 一步测绘法 采用一定精度的仪器设备,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满足工程要求,降低测绘成本等优点。可供小区域工程测绘大例尺地形图进行参考。关键词:一步测绘法;数字化测图仪器;快速测绘 中图分类号:P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643X(2010)02 0161 02 Application of O ne Step Surveying and Mapping Method to Digital Mapping Y ANG Xiao ping (Y angling Vocational and T echnical Colleg e,Y angling ,S haanx i 712100,China) Abstract:T he paper summarized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ping in different types of projects.Taking reservo ir reinforcem 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oad mapping in Chencang Distr ict of Baoji Panx i Riv er fo r example,the paper ex po unded one step surv ey ing and mapping method w ith a certain precisio n instruments and equipm ent.T he metho d possessed the advantag es w ith quick mapping speed,meeting the engineering accur acy requirements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so on.T he result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lar ge scale topgraplic m apping in engineering mapping of small area. Key words:step mapping method;digital mapping equipment;fast surveying and mapping 0 引 言 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均在实地遵循 先控制,后碎步 的原则进行。此法对于小范围测图而言,速度慢、效率底、精度逐级降低、而且浪费人力。一步测绘法就是在测图过程中,将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同步进行,在野外采集数据并生成数字化图。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费用,便于资料的更新和重复利用,因而近年来广泛的应用于水库水坝加固、场区改造、新农村规划、土地复耕、等外道路的建设等项目测量中。 通过近年在实际测绘中应用, 一步测绘 法在工程的初级阶段改变了以往测绘所遵循的 先控制后碎步 的原则。随着测绘仪器及数据处理的不断更新,为更好、更快服务于各类小区域工程在勘察、初步设计阶段的用图需要,数字化 一步测绘法 成图广泛得以应用。 1 一步测绘法的具体方法 1.1 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一步测绘法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布设包括2个步骤: (1)利用坐标法测设导线平面控制网。 (2)利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设高程控制网。通过实际测设,用5mm +2!10-6D(6?)级全站仪进行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精度均可满足。同时碎部点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同样能满足规范要求。在测量前仪器必须严格对中整平,后视棱镜必须安置在三脚架且严格对中整平,用带毫米刻画的小钢尺量取仪器和棱镜高。1.2 数据采集及处理 #如图1所示,安置全站仪在已知控制点C 1,定向测设下一控制点C 2。?在C 1测站上测其周围的碎步点。%C 1结束后,将全站仪搬站到C 2,重复1到3步,循环往复,直至将测区测完。

第四章集中趋势测量法

第四章 集中趋势测量法 统计资料经分类整理后,已经使杂乱无章的资料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资料。为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寻求一简单数值以代表总体(或样本)是最起码的,这就提出了平均指标的计算问题。平均指标的功用是表明现象总体在一定条件下某一数量标志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第一节 算术平均数 在社会统计学中.算术平均数是反映集中趋势最常用、最基本的平均指标。由于统计总体的标志总量通常都是各总体单位标志值之和,而且是与其总体单位数相对应的,因此用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数即得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一般用X 表示,它在推论统计中被称为均值。 算术平均数表示某一总体之总体单位平均所得的标志值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统计资料整理的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在运用定义计算算术平均数时,要视资料有没有分组加以区别对待。在形式上,分组资料的计算式与未分组资料的计算式是有区别的,尽管它们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以后我们将看到,其他平均和变异指标的计算也同样如此。 1.对于未分组资料 对于未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要用原始式。 2.对于分组资料 对于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要用加权式。 对于单项数列,很显然,算术平均数X 不仅受各变量值(i X )大小的影响,而且受各组单位数(频数)的影响。由于i X 对于总体的影响要由频数(i f )大小所决定,所以i f 也被称为权数。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计算中,权数不仅用来衡量总体中各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同时反映了指标的结构,所以它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数(频数)和相对数(频率)。这样一来,在统计学中,凡对应于分组资料的计算式,都被称为加权式。 对于组距数列,由于每一组变量值不止一个,因此先要用每一组的组中值权充该组统一的变量值,然后再计算给定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3.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0。 (2)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他数(X ’)偏差的平方和。也就是说,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值。在统计学中,这被称为“最小平方”性质。 (3)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影响微小,通常它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最佳指标。 (4)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颇大,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不宜用它来代表集中趋势了。 (5)分组资料如通有开放组距时,不经特殊处理,算术平均数将无法得到。 第二节 中位数 把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各个数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正中处的变量值,即为中位数,用d M 表示。中位数是把某一变量的全部数值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一半数值比它大,

传统教育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育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2)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3)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4)在讲授过程中有利于学生 和教师发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提高学习效率(5)投资成本低,比较 经济。 缺点: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规范、轻创新,以板书讲 授为主,费时、费力、信息容量小,信息显示形式比较单调、呆板。传统教学 的缺点包括: (1)不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的手段单一,很少涉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教师的素质相对要求较低,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不 利的。 (2)不利于开阔教师与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传统教学接触不到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网络、各种音像设备等,因此就会使教师与学生只看 到眼前的事物,对外面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以及日益更新的知识缺乏了解。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形式单一。传统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教师对教 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教学过于 程序化和模式化。 (4)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很多需要现场演示或需要试验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教师没有办法让学生看到或听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教学内 容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教师与学生缺乏双向信息交流,教学效率低。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多媒体教学能改善课堂环境,强化教学效果,增加教学信息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一)丰富题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 式新颖化、知识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计算机、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利用多媒体技 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式特 点,编制各门课程的教学课件,能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 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多媒体教 学更灵活,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学生也认为,有了多 媒体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新颖而充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过去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静态的图片及挂图,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图 文并茂的世界,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使大脑获得 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有效扩充单位时间内信息传递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增多,而学时却在逐渐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求教师按时把课程讲完,又要保证学生全面理解,融会贯通,这 对教师的教学是极大的考验。使用多媒体缩短了教师板书时间,增加了课

建筑工程相关测量方法论文

建筑工程相关测量方法探索 摘要:结合装修工程、基坑变形与沉降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分项工程中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以及正确的测量技术,探索出可行的测量方案,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变形测量;沉降监测 abstract: combining th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and settl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rvey,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ctional work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observation apparatus and the correct measurement technique, exploring the feasible measurement pla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subsidence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测量中必定会涉及到装饰工程施工测量,而对于大型项目来说,基坑的变形监测以及基础沉降监测是必不可少,而这些测量项目的准确测量将为工程施工提高施工精度以及为安全施工 带来保障,鉴于此重要性,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测量分项目进行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