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二十年来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形象演变

关于近二十年来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形象演变

摘要:吸血鬼作为影视作品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成就了电影史上众多的名片佳作。从1913年美国影片《吸血鬼》开始,吸血鬼就在美国银幕上不断出现,许多电影大师都曾为这一家族倾注心血,创造创造众多佳作,如科波拉、昆丁?塔伦蒂诺、尼尔?乔丹等众多著名导演都拍过关于吸血鬼题材的电影。
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之后,就没有出现过关于吸血鬼的有较大影响的影视作品,直到《真爱如血》、《暮光之城》系列﹑《吸血鬼日记》等影视作品的陆续出现,才掀起了新一轮吸血鬼的热潮。在这近十年的沉寂后,“吸血鬼”为什么能从棺材中爬出来并重新赢得人们的青睐与追捧呢?
吸血鬼的银幕形象特征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但在《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之后的影视作品中的大多数吸血鬼形象都没有较大的突破,没有展现出新的特征,直到《真爱如血》《暮光之城》系列﹑《吸血鬼日记》等的出现,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形象才有了显著的变化,展现出新的时代的特征。我们开始有了具有本时代鲜明特征的吸血鬼形象,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特征的吸血鬼自然能够引起阵阵狂潮。
吸血鬼的银幕形象特征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对近二十年来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形象的演变进行探讨,希望通过这次探讨对应视作品吸血鬼形象有更深刻明了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了解吸血鬼影视文化。
影视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的演变,进行探究。
关键词:吸血鬼 影视作品 形象特征 演变
The Changes of Vampire Image in Films over the Latest Twenty Years
Tang Mingyue Gu Feiran
Abstract: Vampi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hemes in films. There are lots of famous pieces featuring vampires. The image of vampire has appeared on the big screen since the famous American film Vampire in 1913. Many film masters have presented their works of this theme, such as director Quentin Tarantino, Neil Jordan, Francis Ford Coppola.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seldom vampire films of massive influence since the vampire craze aroused by Bram Stocker’s Dracula and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in 1992 and 1994 respectively. And it is not until the release of HBO’s TV series True Blood, the Twilight Saga and The Vampire Diaries that another vampire mania sweeps the world. Why the mysterious image of vampire can regain popularity?
The image of vampire on big screen varies in the change of times. Thus, it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s. But the image of vampire remains almost the some except some minor shades since the two famous

vampire films in the 1990s-- Bram Stocker
’s Dracula and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And in the recently-released vampire films, we can see some breakthrough in the image of vampire,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striking changes happening in this century. People living in this century, thus, can identify with the mysterious creature.
Key Words: Vampir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 features; Change;

﹙本文中的吸血鬼形象仅限于影视作品中主要角色,主流﹚
吸血鬼是欧洲传说中很重要的一种鬼怪,“他们是人死后复活变成的,以嗜血为生。他们没有心跳和脉搏,没有呼吸,没有体温,而且永生不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思考、会交谈,也会四处走动,甚至还会受伤和死亡。他们还具有人类所不具有的灵异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逐步发掘出来的。吸血鬼最害怕阳光,还怕大蒜、圣水和木桩等物。吸血鬼通过将自己的鲜血给予另一个人来繁殖后代。新生的吸血鬼保留着自己的人性,但吸血鬼嗜血的本性不断改变着他,渐渐让他习惯新的生活,日复一日地以鲜血为生,对周围人类的死亡越来越漠然,最终成为藐视人类的恶魔。”[1]
﹙一﹚吸血鬼形象的演变
⑴外表特征的演变
从服饰方面讲,影视作品中吸血鬼的服饰都带有当时背景下的显著的代特征,但从总体而言,他们的穿着都属于当时社会中上流阶层贵族的穿着。《吸血鬼僵尸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这两部出自二十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服饰都以红黑的冷色调色调为主,(如《吸血鬼僵尸惊情四百年》中德古拉才出现时穿着的猩红色的长袍以及他回到伦敦时穿着的黑色的维多利亚时代典型的贵族服饰。黑色总给人神秘和低调的感觉,仿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加以红色以后更给人一种低调的华丽,诡异的神秘与魅惑般得不可抗拒。)样式是比较单一,具有浓郁的欧洲贵族色彩与宗教某种神秘的气息,风格较为凝重,而到了最近几年风靡青少年的《暮光之城》系列以及电视剧和《真爱如血》,服饰色调逐步向以“蓝灰”为主的灰色色调的中间地带过度,甚至还出现了颜色清新明快着装﹙如《吸血鬼日记》中史蒂芬 与达蒙的穿着﹚,而样式则从单一变得丰富,风格也变得活波起来,甚至出现样式剪裁时尚另类的,更贴近现代生活。
从年龄方面讲,这些影视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的年龄都日趋年轻化,从德库拉的中壮年伯爵形象到路易﹑莱斯特的中年形象再到爱德华﹑史蒂芬等青年高中生形象。
从气质方面讲,吸血鬼形象由欧洲贵族绅士型演变至美国时尚青少年型,但仍不

失俊朗优雅之韵。无论是重返年轻的德古拉还是路易﹑莱斯特,他们举
手投足之间都透露出上层贵族的优雅高贵;他们爱好文学艺术,如《夜访吸血鬼》中莱斯特迷恋精美的艺术品和时髦的装束,他甚至把克劳迪亚打扮成小公主;他也喜欢戏剧,路易在他的强迫下与他一连看了十五场《麦克白》。路易喜爱文学,常常独自沉浸在书中。阿尔蒙也是个具有哲学家思维的博学者。在那个时代,这些都是很具有贵族气质的兴趣爱好。《吸血鬼日记》《暮光之城》系列中吸血鬼形象给人前卫潮流的感觉,虽然仍然保持着上流社会独具的优雅骄傲气质,但更加
从人物的表情方面讲,吸血鬼这一嗜血种族都是面部苍白阴郁、眼神凄离深邃,但在这近二十年中出现了些许演变。《惊情四百年》中的德库拉伯爵表情狰狞恐怖僵硬,《夜访吸血变得鬼》中的莱斯特表情阴森、寒气逼人,而到了《暮光之城》,爱德华及其吸血鬼家族的成员的表情都变得丰富起来,会展现常人的喜怒哀乐。
⑵欲望特征的演变
从性和暴力方面讲,嗜血是吸血鬼的本性,因此与嗜血相关的暴力和血腥的暗示在此类影视作品中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这方面也产生了很大变化。《惊情四百年》中有大量的性爱和血腥暴力镜头,惨杂着吸血鬼与受害者之间情欲的施虐与受虐的关系,《夜访吸血鬼》中也有许多吸血鬼残杀人类以吸取鲜血的的暴力血腥场景;到了2008年的《暮光之城》系列和2009年的《吸血鬼日记》,主角要么是吸血鬼中的“素食主义者”——他们只吸取动物的鲜血,要么从血库购买血,这样,血腥暴力的残杀镜头就大大减少了。可以这样说,性欲暴力在吸血鬼的生活中不再乃么主要,也就是说性欲与暴力不再是她们欲望中唯一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⑶情感特征的演变
从爱情方面讲,无论是甘愿受永世生活在黑暗的诅咒中也要执守永恒爱情的德库拉,或是在永生的孤独中默默相爱的路易与克劳迪娅(《夜访吸血鬼》),还是《暮光之城》所描绘的青春期的甜涩爱情,吸血鬼身上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性——沉醉于爱情。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到近几年的此类影视作品中所体现的变化则主要是爱的表现方式,更青春,更唯美。
从生活态度方面讲,由于吸血鬼的本质,他们不会衰老,他们会目睹世界上一切的变化,目睹他从前的亲人和朋友相继死去。而他只能日复一日的用鲜血和生命作为自己的食品。他们经历历史沧桑却无法逃脱生活的困惑。永生带来的感觉并不美妙,正如莱斯泰特告诉路易:“我们是不朽的,摆在我们眼前的

是如此的盛宴,但是良知无法欣赏它,而凡人无法不对它感到遗憾。上帝杀戮,所以我们亦然;因为在上帝之
下的万物没有一个像我们,也没有一个像我们那样像它,不受地狱腐臭禁锢而在它的大地及王国中游荡的黑暗天使。”他们忍受漫长的孤独,难免会产生颓废、迷茫、消极的生活态度。这些特点在《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中有较多的体现,而到了近几年,《暮光之城》等都是以带有魔幻色彩的青春爱情为题材,其中的吸血鬼形象对生活的态度都叫他们的“前辈”积极。他们开始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暮光之城》中如库伦是医生,爱德华与爱丽丝则是高中生。在电视剧《真爱如血》中吸血鬼以作为一个较为特殊但能与人们共存的社会群体出现。此类影视作品中,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正义化身吸血鬼的吸血鬼形象也开始出现;有良知和道德意识的吸血鬼人物越来越多。人类与吸血鬼和谐共存的理念彰显,吸血鬼作为一种社会构成关系也也逐步可视化。他们由“通常会远离繁华的地带,孤独的生活,不与任何人接触”到逐渐融入人群;他们的生活活动方式也渐渐丰富。仿佛吸血鬼们跟热爱生活了。
从对人类生命的敬畏程度方面讲,吸血鬼蔑视人类,周围的人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渺小的生物,为他们提供维持生命的血液。而近几年的的吸血鬼电影更着重强调对人类的尊重,体现在有更多的“素食主义者”和“素食主义家族”以及与人类相爱方面。
⑷社会关系特征的演变
从身份方面讲,吸血鬼家族主要出身贵族,生活在上流社会。《惊情四百年》的德古拉伯爵是罗马尼亚特兰斯瓦维亚属地的特考兰家族后裔,《夜访吸血鬼》中的莱斯特和路易都是法国贵族后裔,后者更是新奥尔良的一个庄园主。在新世纪的吸血鬼影视中,吸血鬼的身份更加“亲民”,虽然还是来自上流社会。《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库伦就以医生这一中上阶层职业来掩饰他的吸血鬼身份。而且,在此时期的吸血鬼影视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是年轻的吸血鬼形象,他们用以掩饰身份的职业一般是学生。这一特征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此类作品中没出现过的。
从生活方式方面讲,由于吸血鬼是生活在人类的世界而异于人类的种族,他们通常会远离繁华的地带,孤独的生活,不与任何人接触。尽可能的以各种方式掩饰身份。例如《惊情四百年》中德古拉一人独自生活在罗马尼亚特兰斯瓦尼亚属地的德考拉家族城堡中,《夜访吸血鬼》中路易与莱斯特也过着隐居生活,他们在夜间觅食,日间的活动几乎没有。而在《暮光之城》

与《吸血鬼日记》中,吸血鬼们不在过着避世的生活,他们的居住地点由远离人群的古堡移到小镇郊外,白天的时候,他们也不再局促在阴暗的房间
内,他们参加工作和社会活动,他们的活动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了。
﹙二﹚演变的原因分析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吸血鬼热潮中的影视作品主题特点是对人类命运、社会构成、道德构成和永恒爱情的反思,具有浓重的哲学意味,那么,到了21世纪,这股新的吸血鬼热潮的特点则是以青春期甜涩爱情为主题,并加入魔幻元素。吸血鬼影视作品中探讨的话题由沉重变得轻松起来。近二十年来,使吸血鬼热潮再次兴起的这些吸血鬼形象特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原因、社会文化原因。
⑴技术原因
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吸血鬼形象的改编与表现变得随心所欲。
《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分别出自1992年和1994年,这两部影片的主题具有哲学意味,探讨人性中的孤寂、爱和灵魂的拯救以及永生和死亡,而影片中吸血鬼形象较以往丰满,他们着重于思考生存的意义,执着于爱情。片中也有性与暴力镜头。但这些变化对电影特效的要求并不高。而到了21世纪,电影高科技技术蓬勃发展,CG特效技术日渐成熟,这就为许多热衷于超现实视觉享受的影视工作者们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吸血鬼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经久不衰。这一出身贵族、姿态优雅并永生不老的种族给影视一个饶有趣味的题材,制片人和影视工作者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一吸金题材。在电脑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影视工作者们向吸血鬼形象注入魔幻元素,使之具有吸引观众眼球的新鲜力量。所以,就有了《暮光之城2——新月》中,帅气的吸血鬼爱德华暴露在阳光下那闪闪发光的身躯,狼人雅各布腾空一跃变身成巨型狼。这些新颖的吸血鬼形象就得益于日益进步的影视领域的电脑合成技术。
⑵社会﹑文化原因
与上世纪90年代影视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相比,21世纪的吸血鬼经过重新打造,变成一群品味超凡、具有魔幻气质的现代贵族,还有点伸张正义的超能英雄味道。他们要么是年轻靓丽的高中生,要么是英俊成熟的上流职业人士,他们的服饰时尚现代又不失贵气,他们会飙车、爱听摇滚,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超能力,与人类友好相处甚至发展恋情,在人类受到危险时会挺身而出……
而展现吸血鬼新形象的是如今稳坐票房榜首的吸血鬼题材的青春魔幻影视。这类题材特点的影视为什么能如此火爆,下面我们以20世纪此类电影题材中

影响力最大的好莱坞魔幻爱情电影《暮光之城》为例,分析20世纪以来吸血鬼形象变化的社会原因。
a.青春爱情为人们所向往
《暮光之城》系列以原小说中所建立的爱情主轴为线索,
在跨越生死的吸血鬼与人之间上演了一部“人鬼情未了”。“不过,《暮光之城》并不是简单地把以往人鬼之间不能实现的悲情别离作为商业卖点,而是把这个已经泛滥成灾的吸血鬼题材从庞大的爱情史诗中抽离,放置到了青少年身上,使之成为如《歌舞青春》之类的校园电影,并将吸血鬼这个老派的恐怖元素重新打造,让吸血鬼的形象变成一群品味超凡的现代贵族,而且还有点伸张正义的英雄味道” [2],于是吸血鬼也从20世纪初恐怖电影中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形象和20世纪90年代的忧郁深情的贵族形象,变成了另一种充满神秘感有迷人的浪漫爱情形象。
《暮光之城》虽然是吸血鬼题材,“但其主题实质是青春期的甜涩爱情,这份爱情虽不血腥却揪人心弦令人向往。片中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羁绊也是为爱情这一主题服务的,比如人性与兽性的挣扎,为了爱人可以放弃自己的本性等等,都是为了表达爱情中苦与甜的滋味。此外,对男主角‘吸血鬼’身份的设定,也不是完全做装饰。作者和导演比较巧妙的将不死的肉身与天长地久的希望交织起来,有将来自物种本能的嗜血与保护爱人的承诺对立起来,创造出一种割舍不断的‘纠结’爱恋。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对永恒的向往更是无数人心中的期盼。然而现实里更多的是百转愁肠惹人伤感,永恒只是人们的奢侈想象与无力期许。”[2]当今社会的种种关于爱情的怪象——高离婚率、家庭暴力、夫妻性欲冷淡等以及社会中令人失望的背信弃义和情感背叛的行为,无不让都市人心力交瘁,我们不禁开始怀念曾经的清纯年代,向往永恒的真爱。而影片就在虚幻中实现了让爱永恒这一真实迫切的愿望。片中主角无法抑制的爱的渴望和迷惘的心,好像就是你我在青葱校园的倒影,满足了我们对爱的渴望和想象。
由此,吸血鬼这走过百年历史沧桑的形象就戴上了青春爱情的光环,成为影视工作者们吸引观众的题材。
b.观众的魔幻情结与崇拜英雄的情怀
21世纪初,《哈利波特》系列和《指环王》系列相继改编成电影,重写魔幻电影横扫影坛的盛况。“哈利波特热”和“指环王热”共同汇成了席卷世界的“魔幻大潮”,如今这股“暮光之城热”也是顺应着这场潮流。魔幻电影的强势复兴,“不仅仅是影像画面与商业制作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种长久被忽视的人类原始的野性智慧

和生存态度的复苏。”[3]对于吸血鬼传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以前,成千上万的人相信这一传说并在黑夜里因为这个传说而颤抖。而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仰的逐渐缺失,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交往中的若
即若离,官场中的博弈以及商场中的尔虞我诈,让深陷其中的人们向往回归传说或神话中的单纯明晰的正邪较量。《暮光之城——新月》中,女主角贝拉为了她深爱的爱德华(吸血鬼),甘愿在能力强大的吸血鬼国王面前牺牲自己。她相信,他们之间的这份爱能抵挡任何黑暗势力,即使这样的斗争意味着放弃生命。而今天,人们戴上虚假的面具,在黑暗势力面前卑躬屈膝,苟且偷生,心中百般委屈却不能溢于言表。魔幻电影的善恶、正邪较量的主题,能给在现实中挣扎的人们以享受,自然能成为导演和观众的宠儿。而吸血鬼这以历史古老的传说形象便因此被赋予了魔幻色彩。
﹙三﹚结语
吸血鬼的银幕形象特征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对近二十年来影视作品中吸血鬼形象的演变进行探讨,希望通过这次探讨对应视作品吸血鬼形象有更深刻明了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了解吸血鬼影视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荣涛.近年来好莱坞吸血鬼题材电影的深度开掘[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55-57.
[2] 思无邪.谁来拯救嗜血的青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10,3(1):44-47
[3] 汤頔颖.从“魔幻电影”看当代“新神话主义”现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③《安妮·莱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
④《红酒中绽放的魍魅—吸血鬼影片的隐喻世界的解读》
⑤《〈夜访吸血鬼〉中的男同性恋》
⑥《论布拉姆·斯托克〈德库拉〉中吸血鬼及其隐含意义》
⑦》《吸血鬼传说在西方文学中的流传和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