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__《圆的面积》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__《圆的面积》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__《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94-95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3以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体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2、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类比、极限的思想。

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实验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公式推导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圆经过无数等分剪拼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并且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圆面积的课件,彩色圆形纸片(每小组1个),剪刀(每组2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花园里新建了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让花坛更漂亮,管理员叔叔打算给花坛铺上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面积

二、充分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

提问:什么叫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用你喜欢的

方式感受一下圆的面积,告诉大家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课件显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你认为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引导转化:

回忆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2、动手尝试探索。

(1)分小组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展示交流并介绍:你拼成了什么图形?在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我们再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小结:随着等分的份数无限增加,可以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你能否根据圆与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想出圆的面积公式?

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拼成的图与圆的关系,小组讨论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观察你摆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③、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πr ×r

S =πr2

四、运用知识,拓展思维

1、根据公式,要求圆的面积,只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学习例3 。

出示例 3 :一个圆的半径是 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读题,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3.14 × 4 2

=3.14 ×16 (指出:先算4 2=16 )

=50.24 (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50.24 平方厘米。

3、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六、拓展延伸

寻找自己身边的圆形物体,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需要测出哪些有关数据?

板书设计: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πr r

S =πr2

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实录优质课一等奖

《认识钟表》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建立 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和珍惜 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谜语【播放43秒的儿歌动画视频:滴答滴答滴滴答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谁来说说谜底是什么呢(生:钟表)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它会告诉我们时间,会提醒我们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小朋友们你在哪里见过哪样的钟表(生:......)优化作业的支持资源\这是什么.wmv 孙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幻灯片播放各种各样的钟表图片]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走进钟表的王国去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以孩子喜爱的谜语和动画引出钟表,激发学生强烈的亲切感和探究欲,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探究新知教学实录 (一)、认识钟面 师:师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钟面,看一看你们会不会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说自己观察到的。)

生可能说: (1)形状是圆形的、方形的等 (2)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部分,12个大格。 (3)有2根针,一根又细又长,一根又短又粗。 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 师板书:时针、分针。 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12个数字和两个粗细、长短不同的针。 师:你知道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转动的吗?演示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用你的小手比划一下(明确表针转动的方向,为操作钟表打基础)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钟面,并用动态演示时针和分针进行比较,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掌握指 针和分针的特征观察是儿童发现和 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孩子养成 平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和习 惯很重要。] (二)整时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1 活动名称:量一量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2 活动过程: 一、激发用脚测量的兴趣。 (教师示范跨步测量的方法)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好我是怎么过来的?(跨一步、并一步)我从大椅子跨到小朋友这儿,跨了几步呢? 二、幼儿感受用脚测量的乐趣。

圆的面积教案(公开课)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达标规程:操作---观察---引用---概括---记忆---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圆形纸板、剪刀、彩笔、三角板等学具。 教师:相应课件或圆的面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422020.5 2 2 n 12.56 - n 2、已知圆的半径r,怎样求圆周长? 已知圆的半径r,圆周长的一半怎样求?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首先利用课件或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其次,在内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明确:这条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填充的部分是曲线围成的面是圆的面积。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手中圆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亲身体验一下,并理解圆的面积指的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 、以幻灯片1的情境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预设:(出示幻灯片1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上面的这幅图,想一想,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学生观察思考)师:请你来说说。生1:我发现图上有一匹马拴在了树上。 师:请你也来说说。生2:我发现马儿吃草的最大范围可能是个圆形。 师:哦,是个圆形,还有没有?请仔细观察。生:我发现一个马儿提出了一 个问题。 师:这个问题是什么?生:这个小马说“我的最大活动范围有多大?”。 师:你们能帮它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办?(生:我认为要知道用多大范围, 就得知道马儿它走过的圆形面积。) 师:只要知道圆的面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是吧?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一)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 ?确定“转化”的策略。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8篇 1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梯形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 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 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 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2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 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5、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 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1、图形国王还想考靠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圆的面积》优秀教案

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第11——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投影仪,CAI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学生准备: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上公园吗?来,让我们一起去公园瞧一瞧。(播放公园喷水头正在给草地浇水的场面)到了公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喷水头正在浇灌草地。 师:你能提出一两个数学问题吗? 生1:喷水头旋转一周,喷到水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2:浇灌了多大面积的草地? …… 师:这些问题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浇灌了多大面积的草地。 师:刚才有的同学看到喷水头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圆形,求浇灌部分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指的是哪一部分?我们把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师:继续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圆的面积越来越大。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半径长了,面积也就大了;半径决定圆的面积。

师:看来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是有关的。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首次探究自主估算巧设玄机 师: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到底有什么关系?你准备怎样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我们如果能先确定半径,再试着找出它的面积,也许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纸:正面画有两个圆,上面标有半径的长度;背面在方格纸中画有与正面同样大小的圆。】 (1)师:好,这儿有两个圆,一个半径是1厘米,另一个半径是2厘米。任选一个你能估出它的面积吗? 生试估,师评价。 (学生有点困难时) 师:请大家翻到学习纸的背面,有两个与正面面积相等的两个圆,这里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那每个方格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再试估一下,你选择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师:再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片,你能估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可能有:贴到方格纸上;对折再对折,量出半径。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真有办法!刚才我发现有更奇特的方法。 能不能将上面两种方法综合一下。 (3)师:刚才我们在估算圆的面积时,都有意无意的拿圆的面积与圆外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出示图) 师:如果不知道一个圆的半径,你还能表达出它的大概面积吗? 生:(先计算)圆的面积小于4r2。 师:谁来说说这里r2指的是哪部分的面积呢? 生:小正方形的面积。 师:我们是不是也可这样理解,将1/4圆看大一些为r2,那么圆的面积就会小于4r2。能不能将这里的扇形看小一些呢?那圆的面积就会大于(2r2)。 得出:2r2<圆的面积<4r2 师:看样子,圆的面积还真与半径有关系。大胆的猜一猜,圆的面积最有可能是多少? 2、再次探究触发灵感体会“极限” 师:现在如果知道圆的半径,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与评析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_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与评析(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与评析(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执教王娜 课前播放有关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景片段,片尾定位于一泉眼。使学生充分感受泉城济南的魅力。 [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股股清泉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济南,领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意境,为下面问题的提出做情境的铺垫。]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感受情境,提出问题 师:(播放课件最近,小明家又发现了一处新泉眼,一家人商量着要以泉眼为中心修个圆形水池。(板书课题:圆爸爸就把这任务交给了小明,这下小明可为难了,怎样才能把水池修圆呢?你们能帮帮他吗? 生:能。(学生兴高采烈,信心十足 [当学生还沉浸在泉水的清爽之中时,教师出示农家泉水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好奇心。当故事中的小明在苦思冥想“如何把水池修圆”时,点明活动任务,抓住了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天性,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 2、合作探讨,研究问题 要求:先思考怎样摆水池才能圆?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圆砖在磁板上摆一个圆形水池模型(每组有一块磁板、一堆圆形磁砖、直尺等学具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汇报交流

组1:我们组先以泉眼为中心摆一圈,大致摆成一个圆形,然后把不圆的地方修修,这样圆形水池就摆成了(边摆边演示。 组2:我认为你们组想法不错,但方法不太可行。这样修来修去很难把水池摆圆。我认为我们组的方法更好一些。我们想到:要把水池摆圆,必须使每块砖到泉眼的距离都相等。我们用尺子的零刻度线对准泉眼,在4厘米的地方摆上第1块砖;转动尺子,再在距泉眼4厘米的地方摆上第2块砖;这样依次摆下去,就摆出了一个圆形水池。 组3:你们组先思考再动手,这一点很好。利用你们的方法能把水池摆的很圆,但是太麻烦了。 组2:那你们组有更好的方法吗? 组3:(不好意思摇摇头暂时还没有。 师:没关系。能有这种想法已经很不错了,相信如果时间再长一点,你们一定会想出更巧妙、简便的方法。对吧! 组3同学信心十足的点了点头。 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摆圆,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结合你们摆的过程思考:要把水池摆圆,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沉思 生1:我认为要想把水池摆圆,最关键的是要使砖和泉眼的距离相等。 生2:我想给你补充,应该是每一块砖与泉眼的距离都相等,才能把水池摆圆。 …… [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空,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并思考:如何摆才更圆?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最关键的特征——每块砖到泉眼的距离都相等,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 3、动手画圆,深化感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Mathematics teaching plan in kindergarten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说一说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设计意图: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有一定的量,幼儿在日常生活 中很早就和量打交道了,如:大小、多少、长短等,这些量大都可以通过目测的手段来比较得出结论。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是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让幼儿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本次活动设计了粗细、宽窄两个游戏让幼儿从游戏中区分,并让幼儿归类,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3、在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纸棒、长方形纸条)若干。

2、PPT课件。 3、《幼儿画册》第三册P32,《有趣的数学》P15。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愿意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仔细听:"草儿细,萝卜粗,马路宽,小道窄。"儿歌里讲到了什么? 二、比较粗细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粗细。 图一,大象和小鹿的腿,谁的粗?谁的腿细? 图二,红色的绳子和蓝色的绳子,哪一根粗,哪一根细? 图三,三棵树桩,哪一棵最粗? 图四,红色的铅笔、黄色的铅笔、蓝色的铅笔,哪一根最粗? 2、巩固。听口令举纸棒。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圆的面积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圆 的面积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94-95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3以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体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类比、极限的思想。 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实验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公式推导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圆经过无数等分剪拼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并且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圆面积的课件,彩色圆形纸片(每小组1个),剪刀(每组2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花园里新建了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让花坛更漂亮,管理员叔叔打算给花坛铺上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面积 二、充分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 提问:什么叫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用你喜欢的 方式感受一下圆的面积,告诉大家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课件显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你认为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引导转化: 回忆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2、动手尝试探索。 (1)分小组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展示交流并介绍:你拼成了什么图形?在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我们再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小结:随着等分的份数无限增加,可以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你能否根据圆与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想出圆的面积公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左和右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左和右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 和右边,会向左和右数物体个数。 2、知道参照物的不同,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1、区别左右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一棵小树五 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喔,这么多小朋友举起了手,那你们知道举手的这只手是——(右手) 教师:对呀,平时我们一般都举右手,高高举起你的右手。(教师检查)平时,你们的右手做些什么事情呢?教师小结:右 手一般做拿筷子,握笔,刷牙,写字等等。那举起你们的左手, 说说左手一般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对呀,左手,右手是我们身上的一对好朋友,只 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2、找一找

教师:想一想,我们的身上,还有哪些象手一样,是一 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 3、游戏 教师:刚才小朋友找的又快又好,现在老师要请我们身 上的这些好朋友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就叫“我说你说你做”我们 来试试。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 举起来。(逐一进行:举起左手,拍拍右腿,摸摸左耳,增加难度: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腿等等。 4、巩固熟悉左右 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 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或者坐着谁?右边呢?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 二、探索交流,熟悉左右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 闹了。看,谁来了。(出示五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1、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 2、从左边数起,第3个是谁? 3、从右边数起,第4个是谁? 4、小猫排在第几个?(可以从左,也可以从右看) 5、小鸟在哪一边?追问: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圆的面积教学方案

圆的面积。 执教者:名山街道中心校学校胡治菊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理解圆的周长和半径与转转化后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 3、利用转化思想进行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利用公式灵活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纸板、剪刀。 学具准备:把圆片分成十六等分,并按课本图所示,剪拼并贴成近似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块圆形的镜框,如果要给这块镜框的四周镶上花边,是求圆形镜框的什么? 生:圆形镜框的周长

师:如果要给镜框配一块玻璃,又是求圆形镜框什么呢? 生:圆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怎样求圆的面积? 生: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师:真是一群爱学习的好孩子。 生:读学习目标 师:目标解析 二、动手操作,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1、比一比、感悟圆的面积。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称:“比比谁的速度快”课件播放:涂色 师:抽生读游戏规则 师: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生:动手涂圆。 师:停、老师宣布这个小组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不公平 师:问为什么不公平 生:他们小组涂的面积太小了。 师:你们小组呢?(涂的面积太大了) 师:你们同意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 活动产生的背景: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 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0、81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重点难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正确应用。 四、教具准备: 每组三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和一把剪刀。 五、教学过程: (课前,各大组起自己的组名,制定自己响亮的口号,课上请大组长带领喊出自己的组名与口号,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王爷爷和李爷爷因种地不方便,两块地要交换一下,可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们又为难了,为什么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师:咱们前面学习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是啊,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我们应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了问题,我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咱们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呢?小组讨论一下。 师:请各组拿出手中的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余的先不要动,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注:此处注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学生在自主操作中能够找出拼剪方法,教师可进行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到前面来汇报一下?有什么疑问?有什么补充? 组1:将平行四边形可沿左顶点所在的高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将三角形平移到右边,梯形和三角形就拼成一个长方形。 组2:将平行四边形沿中间高剪开,剪成两个梯形,将左边梯形平移到右边,两个梯形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注:体现出沿中间的高与顶点引出的高剪两种情况,课件演示,动态展示剪的过程。】 师:新拼成的长方形与原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生:没有变,因为形状虽然变化,但是面积没有变化。 师:为什么要沿高剪? 生:沿高剪可以拼成长方形。 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后都可以拼成长方形?请各组拿出其他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对其余的三角形进行操作。 小组汇报,上台演示,通过大量的事实可以验证一个结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后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看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都可以通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新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计设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数山有路趣为径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中有关“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三个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第二阶段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三阶段在五年级下册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学习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方法。本课时内容不仅为本单元学习几分之几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也为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了根基。因此,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直接干扰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能够突破这样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从分数的份数定义入手,始终关注每份和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强调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义,从而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教学上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数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因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②使学生能用几分之一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相应的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使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2.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两个及其以上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能够把个数与份数区别开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书贴图 2.学生准备 每人2张作业纸、一支水彩笔、1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寻知识起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创设春游的情境。 (二)联系生活,复习旧知 份,每人分得多少?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设计意图:课的伊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情境,为新知的引入拉启了一个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通过春游分食品,既复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箭双雕”。该环节摈弃了惯用的复习模式,切实做到了在情境中复习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解与合成

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 蒙二班:张莉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知道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4,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1、数字卡、小猫。小兔头饰各一个。山洞、数字宝宝(1-3) 2、4个棒棒糖、奶、鸡蛋、西瓜、草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走线并入座,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4的分解。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狗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看! 2、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4只棒棒糖。 幼:4个鸡蛋 幼:4杯奶。 师:那怎样把这些数量是4的东西分成两份呢?谁知道请举手。 3、我们先来分奶。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总结说我们把这4杯奶,1杯奶分给了小兔子,3杯奶分给了小狗。(边说边出示数字卡)并让幼儿一起学念。重点认识分合号。 4、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分棒棒糖,分的时候不能和前面小朋友分的方法一样。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幼:我把这4个棒棒糖,2个棒棒糖分给了小兔,2个棒棒糖分给了小狗。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4可以分成2和2,幼儿一起学念。师:最后还有4个鸡蛋,谁会用和前面俩个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分?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 幼:我把这4个鸡蛋,3个鸡蛋分给了小兔,1个鸡蛋分给了小狗。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4可以分成3和1,幼儿一起学念。三、教师小结 师: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三种分法。 四、游戏学习4的合成。 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4人一组开火车去吧! ”(听音乐玩开火车的游戏) 咦,看地上有什么呀(草莓),有几个?(2个)其地方还有没有?有几个?(2个),那总共有几个呀?(4个)听音乐再往前走 咦,看地上又有什么了(西瓜)有几个(3个),其他地方还有没有(1个),那总共有几个(4个) 听音乐继续走 “呀,看,这是什么啊?(山洞),这个山洞只允许数字宝宝是4的小朋友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老师这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数字宝宝,(发数字宝宝)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 是数字4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4呢?(幼儿讲述1和3合成……)“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4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过魔洞吧!”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作品教学设计、课例点评精品模板(四)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作品教学设计、课例点评精品模板(四) 目录

对陈艳琼老师数学展示课的点评 陈艳琼老师的这节展示课内容是“随机事件”,她大胆地处理教材,将教材三个问题探究改为两个问题探究和一个实验巩固,通过第一个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出概念,一个实验巩固,再通过一个问题探究归纳总结结论,同时结合课堂实验实际,将第一、第二个问题改为摸乒乓球和抽纸牌。 整节课条理清晰,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线索的构建从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知识及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应当以学习行为分析为依据,即要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思维过程注重引导。 本节课较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扩大课堂知识容量。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学教材、动手实验操作、小组交流讨论,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过程,自主合作、讨论探究,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发挥实验的内在力量,培养学生对实验严谨科学态度,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课堂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过程及情况,对学困生适当时指导。 本节课对提问时机的把握,还有语言表达的严谨上还有待改进。 肖遥

随机事件点评 本节课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巧妙地使用教材提供的问题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把握重点,控制难度。整节课教师始终积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随机观念。 教师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步步精心。 其一,教师巧妙地用系绳子游戏设计了一个悬疑式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将本章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串中,整体初步感知全章的学习内容。虽然引课时间稍长,但作为对全章知识的引入却显得非常必要。 其二,作为概念教学,教师没有急于给出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在试验中逐步感知三种事件,自然而然地生成概念。设计掷骰子试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随机试验的机会,既帮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又为结尾处引导学生汇总大数据提出课后思考问题留下伏笔。 三个练习的设计目的性很强,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落实,练习2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体会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化的过程,练习3让学生举例,有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概率问题,为今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其三,结尾处让学生汇总全班的试验数据有助于对学生随机观念的培养,提出的两个课后问题将学生引入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思考,学生的思维从课上延续到课下。以问题开头,又以问题结束,学生在行与思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设计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陈艳琼 1、内容和内容解析: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视频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视频 【篇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的: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 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助理教师配合故事表演)1、讲述并表 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 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回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 (2)已知半径怎样求半圆的周长? 2.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 (1)感知圆的面积的大小。师拿出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圆形纸片,问:大家看这两张圆形纸片,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师明确:圆的面积有大有小。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呢?师指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区别圆的面积和周长。指导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学具,同桌之间用手摸一摸,指一指:哪儿是圆的周长?哪儿是圆的面积?学生操作后,师生共同明确: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一周的封闭曲线的长;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占平面的大小。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度量,猜想圆的面积的大小。用边长等于半径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圆的面积,(课件演示度量过程)观察后得出圆的面积比4个小正方形小,又比3个小正方形大。初步猜想:圆的面积相当于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师:由此看出,要求圆的精确面积是无法通过度量得出的。 2.回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

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过渡:我们在学习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总是把新的图形通过分割、拼合等办法,将它们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3.动手操作。 (1)组织学生分别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然后剪开,拼成两个近似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剪拼的过程: (2)讨论:①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吗?(是近似的长方形,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不是线段) ②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了,但面积相等) ③把圆平均分成16份和32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把圆平均分成32份后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 ④如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呢?(课件演示,得出结论: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3)观察、汇报拼成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 ①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结合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一年级数学数数 数的组成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 (3)

一年级《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33~3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并能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体会十进位值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具小棒 学生: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指名学生回答以前学过的数(0~20),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哪个数,并说出这个数的组成。 2、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本33页百羊图,让学生观察并估一估有多少只羊。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10只10只的数羊。学生在课本33页数一数,圈一圈,并汇报。 4.揭示课题并板书:数数数的组成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游戏互动,感知100 1、师: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带着10根小棒走来走去,你们猜猜是什么?(手指头)对,每个人有10根手指头,不就是10根小棒吗!一个人有10根手指头,几个人有10根手指头?(10个人) 2、指名10名同学上讲台表演,伸出拳头,下面同学齐数,数到的同学展开拳头。(10、20、30……100) (二)数小棒,教学例1 1、多媒体出示小棒,学生一根一根地数,数到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10根)满10根捆成1捆,1捆就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学生齐读。 2、多媒体继续出示小棒,学生从11数到19,再添上1根是多少?(20根)满10捆成1捆,变成2捆,2捆就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 3、多媒体继续出示小棒,学生从21数到29,在添上1根是多少?(30根)满10捆成1捆,变成3捆,3捆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4、引导学生继续数出39添上1是40,49添上1是50……99添上1是100,并板书。 5、引导学生说一说10到100里面有几个十,多媒体展示100根小棒,学生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强调10是小棒的捆数,要写成数字,十和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面积》优质课获奖教案_0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沟通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渗透极限、转化、以直代曲等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锻炼自己面对困难勇于克服、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6等份和32等份的圆形、剪刀、一张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回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1)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2)已知半径怎样求半圆的周长? 2.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1)感知圆的面积的大小。师拿出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圆形纸片,问:大家看这两张圆形纸片的面积一样大吗?师明确:圆的面积有大有小。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呢?师指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2)区别圆的面积和周长。指导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圆,同桌之间用手摸一摸,指一指:哪儿是圆的周长?哪儿是圆的面积?学生操作后,师生共

同明确: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的一周的封闭曲线的长;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占平面的大小。设计意图: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设计了摸一摸,指一指,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区别的同时,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为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打下了基础。有意的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对比和强化,尽可能地让学生减少差错。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度量,猜想圆的面积的大小。用边长等于半径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圆的面积,观察后得出圆的面积比4个小正方形小,又比3个小正方形大。初步猜想:圆的面积相当于半径的平方的3倍多一些。师:由此看出,要求圆的精确面积是无法通过度量得出的。 2.回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转化过程。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过渡:我们在学习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总是把新的图形通过分割、拼合等办法,将它们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3.动手操作。(1)学生分别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然后剪开,拼成两个近似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剪拼的过程:(2)讨论:①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吗?(是近似的长方形,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不是线段) ②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了,但面积相等) ③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