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新时期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新时期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新时期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凌海波 西爱琴

[摘要]农民消费信贷是相对于我国城市户口个人消费信贷的一个概念,在当前扩大内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时期,大力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研究的角度主要是侧重于制约因素的分析,因而提出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新发展时期,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并重点对这些有利因素进行了总结和论证,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 消费信贷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08)—08—0055(04) [作者]凌海波 助教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 浙江杭州 310018

西爱琴 讲师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一、引言

农民消费信贷是相对于目前我国城市户口个人消费信贷的一个概念,是指主要借助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以农民的信用及该农民家庭未来的收入为放款基础,按照消费信贷的经营管理规定,对农民个人发放的用于该农民家庭购买大额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大额消费费用的贷款。

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5~1998年可谓起步。199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的指导意见》中,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并肯定了其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生产、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及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积极作用。由此开始,主要服务于城市人口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高速发展。1998年底,消费信贷余额仅456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比重不到1%;2002年,消费信贷余额突破1万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811%;到2007年底,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超过313万亿元,占当年贷款余额的1119%,是1998年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72倍多。〔1〕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信贷政策偏向于发放生产性贷款,如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小额信贷等,农民消费贷款少之又少。在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向投资、出口和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把潜在的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开发出来意义重大,而建立健全面向广大农民的消费信贷业务则可以缓解我国农民所受的流动性约束,积极推动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2〕目前,农村经济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切实推出适合农村经济金融环境和满足农民需求的消费信贷必将有利于我国农村需求潜力的开发、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繁荣。

二、农民消费信贷制约因素综述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所属分支机构对农民消费信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发展农民消费信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在农民消费信贷影响因素方面,主要侧重于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已有研究来看,可以将发展农户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总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是指农户自身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承贷能力较弱,〔3〕〔4〕〔5〕使得农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受到制约,获得消费贷款的难度较大;二是受到传统消费观念

和高预期支出的制约,〔6〕〔7〕〔8〕〔9〕农民群众习惯于“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于超前消费、贷款消费还不能接受。此外,为了满足子女教育、大病医疗、建房、婚丧嫁娶和养老等预期大额资金的支出需要,农户强化了储蓄倾向,弱化了即期消费,更是很少主动到银行举债消费。

外在因素是指除农户自身以外的其它因素,具体表现为七个方面:一是农村现有消费环境抑制了消费信贷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差成为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10〕〔11〕〔12〕二是适合农民的消费信贷品种很少,贷款手续繁琐、门槛高、收费多,百姓望而却步;〔13〕〔14〕〔15〕〔16〕三是某些消费信贷政策规定不适用于农村,贷款条件不利于农户,没有良好的政策及充足的资金支持,因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涉足农民消费信贷业务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7〕〔18〕〔19〕〔20〕四是农村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农民消费信贷的拓展空间有限;〔21〕五是消费信贷宣传不到位,农民缺乏对消费信贷政策、信贷产品和信贷业务流程的了解;〔22〕〔23〕六是小金额、短期限的传统农贷难以满足当前农村消费发展需要;〔24〕七是农村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个人资信评估机制,银行对农民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25〕〔26〕

三、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的有利因素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5年发布关于“三农”的“1号文件”,彰显了我国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决心,我国农村经济由此进入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时期,从而为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

11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收入增长具有较好的政策预期

由于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非常重视,出台了多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负担的重大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对农业进行补贴,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等,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下发了5个关于“三农”的“1号文件”,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了具体部署,给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从实际效果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253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831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率约45%;分年份来看,2000~2003年,扣除物价因素,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11%、412%、418%、413%;2004~2007年,扣除物价因素,年实际增长率分别为618%、612%、714%、915%。〔27〕可见,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加快,政策效果明显,使农民坚定了对未来收入增长持乐观态度的信心,为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农民消费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消费成本开始降低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村普查数据,截止2006年末,我国9515%的村和8216%的自然村已通公路,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村占4611%,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占7811%,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占6113%,这就充分说明了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已有9716%的村和9317%的自然村通上了电话,8111%的乡镇有邮电所,9716%的村能接收到电视节目,足以可见农村通讯和获取外部信息已相当方便;还有4816%的住户使用上管道水,2415%的村其饮用水经过了集中净化处理,9817%的村和9813%的自然村已实现通电,8119%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并早在2004年4月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用电的同网同价,改变了以往农村生活电价远高于城市的状况。由于农村用电用水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其费用也大大降低,按照2004年的水平,农村居民生活电价比城乡用电同价前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约0123元,下降幅度达30%多。农村消费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为农户增加相关产品的消费创造了条件,扩大了农户消费信贷的需求市场。

31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开始起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可期

近几年,惠及全体农民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开始起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年末,全国共有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1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220亿元,累计受益216亿人次。〔28〕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还提出了“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也提出“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践层面, 2007年已有3452万农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较2006年的1509万人增加了1943万人,增长率达12818%,而同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29〕可见,最低生活保障基本上覆盖了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新型农村养老

保险制度也在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区率先启动和实施,新政策创新了保费筹集方式,实行“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减轻了农民负担,推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开展。总之,包括医疗和养老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起步和完善,将会让农民面临更小的预期风险,预防性储蓄动机必将减弱,当期消费水平必将提高,从而产生对消费信贷的需求。

41农民消费观念的进步,导致消费要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一系列惠农、扶农、护农政策得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多年收入增长及未来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开始积极转变,改善生活的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在消费目标上,开始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由物质消费为主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注重丰富精神生活。具体表现为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档次、追求家庭设备的现代化、注重子女教育和增加了婚嫁、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农民的消费结构在渐变中趋于优化。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03年4月起在河北、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重庆、贵州、陕西以及青岛、厦门、成都等13个省市及地区对13948户农民家庭的消费状况调查,发现我国农民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注重教育和投资保险,短期内对部分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意愿较强。而通过消费信贷,农民消费者可以合理安排跨期消费水平,实现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必将逐渐增多。

51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条件放宽,金融供给能力提高

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银监会自2006年底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新规,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6年底,首批选择在四川、内蒙古等6省(区)进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3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 2007年末,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先后有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2008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预期2008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突破100家。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推动,将更多的改革资源投入到农村金融领域,更好地统筹城乡金融发展。可见,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趋于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局面即将形成,金融产品供给必将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从而有利于推动农民消费信贷的发展。

四、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的对策建议

11改变金融机构信贷观念,调整和优化农村信贷结构

目前,作为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将其信贷资金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活动上,基本上不考虑生活性贷款。〔30〕农民为了获得建房、治病、子女上学等消费贷款,往往求助于民间借贷,或者是以农业生产的名义申请贷款,实际上却将贷款用于消费用途,其后果是民间金融的活跃和政策制定者试图增加农业生产性贷款以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良好愿望落空及信贷资产风险的加大。其实,在正规金融中,农户掩藏真实的贷款用途本质上是一个信贷可得性问题,〔31〕如果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能够向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有效解决其可得性的问题,就必将提高正规金融服务“三农”的效率和效益,从而优化农村金融市场。在目前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期,金融机构特别是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一是要抓住机遇,发挥主动性,解决农民消费信贷的可得性问题,有效发挥消费信贷的功能;二是要扩大消费信贷比重,优化消费信贷和生产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

21依据农民的实际状况,设计和开发适宜农户消费的信贷产品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消费信贷产品与城市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为消费信贷领域和贷款额度、期限的不同。在消费信贷领域的选择上,应根据所在区域农民的主要消费倾向,选择一次性消费支出额度相对较大、农户支付有困难的项目。一次性消费支出额度标准要参照当地农户的平均纯收入水平的一定比例制定,且要满足农户正常的消费要求,不能照搬已有城市消费信贷的固有产品类型。在消费信贷额度和期限上,应充分考虑农户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采取以中短期小额消费信贷为主,同时也要满足部分农民因购建房、子女上大学、大病医疗等项目的大额资金贷款需求,并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的消费贷款业务。此外,还应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采用信用贷款、联

户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消费信贷,积极探索银行消费信贷合作的新形式,联合企业、商家为农户消费信贷提供质量优、价格好、服务佳的商品,有效促进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31深入进行消费信用宣传,树立和提高农民消费的信贷意识

在农村,多数农户在购建房产、进行耐用品消费、儿女婚嫁、子女升学、大病医疗等方面的大额消费支付都主要依靠多年的积累或向亲戚朋友借贷,这种消费方式明显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能力、农户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究其原因,除了信贷可得性和交易成本方面的因素,农民传统的积累型消费观念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必须改变这种消费观念,引导农民认识和使用消费信用,建立新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在实践中,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宣传,让农民了解现有的消费信贷政策和现有或新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尽可能满足符合条件农民的消费贷款需求,并带动周围农民树立和提高消费信贷意识。此外,还应引导农民提高信用水平,创造贷款条件,增强承贷能力,提升消费层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农村消费,发挥金融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

41根据农村金融实际,促进和完善农民消费信贷立法

目前,我国已有的消费信贷立法主要是针对城市金融机构和城市居民,一直以来的中国农业信贷政策都是要求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偏向于发放生产贷款,因而几乎不发放消费贷款。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民消费信贷,急需修订现有的消费信贷管理制度,消除不适用于农户的限制和障碍,甚至可以考虑专门出台切合农村金融形式的消费信贷办法。在农村消费信贷的具体政策方面,应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创新农民消费信贷产品,抢占农村市场;在贷款条件方面,应赋予农村各正规金融机构一定的决策自主权,结合当地农村和农民实际经济状况进行业务创新,考虑信贷额度、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之间的协调,以适应农户资金的运行规律;在贷款利率的制定上,要改变目前消费信贷利率高于生产性贷款利率的现实状况,允许适当浮动,出台农民消费信贷优惠利率管理办法,发展政府性消费信贷业务,支持低收入和贫困农户的消费信贷。

51分层次发展,发挥消费信贷对贫困农户脱贫的支持作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上高收入阶层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很少,而真正需要贷款的是广大中低收入者。富裕农户有较强烈的生产性信贷需求,而大部分贫困户基本上没有生产性信贷需求,非富裕农户更多的是将资金用于消费,因此,缓解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在营养、健康及人力资本等方面所受到的信贷约束,这是贫困农户能否最终走出贫困陷阱的关键。〔32〕对于中低收入的农户来说,他们一般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或担保,因而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因此,从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角度来看,非常有必要把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在内的农户消费信贷纳入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实践中,一要遵循市场原则,积极发展富裕农户消费信贷市场;二要勇于开拓中低收入农户的消费信贷市场,有针对性地发放助学、医疗等人力资本投资贷款,帮助贫困农户脱贫,扶助中低收入农户迈向富裕,充分发挥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但此类业务可能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且贷款利率不能要求太高,故需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27〕〔28〕〔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07)[R].中国政府网,下载于2008-07-16.

〔2〕赵 霞1农村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和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04).

〔3〕〔10〕梁必文1贫困地区农民消费与农村消费信贷调查:恩施实证[J].中国金融,2006,(17).

〔4〕〔6〕〔11〕〔17〕任晓霞1激活农村消费信贷 促进新农村建设[J].新疆金融,2007,(03).

〔5〕〔12〕〔13〕〔18〕〔21〕薛玉玲1西部农村消费信贷现状及对策——对玉门市农村消费信贷开展情况的调查[J].金融与经济,2007,(05).

〔7〕〔14〕〔19〕〔24〕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1对广西河池农村消费市场及消费信贷的调查分析[J].南方金融,2005,(07).

〔8〕〔15〕〔22〕〔25〕杨光荣1对庆阳市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状况的调查[J].西安金融,2005,(07).

〔9〕耿和平,郝华民1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呈现五个特点[N].金融时报,2005-10-13.

〔16〕〔20〕〔23〕〔26〕黄火生1对新余市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金融,2006,(17).

〔30〕〔31〕〔32〕黄祖辉,刘西川,陈恩江1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03).

责任编辑:

校 对:

壬 林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内容摘要:目前,个人消费信贷作为一个新人金融产品已经应用在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中,并且个人消费信贷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展一方面拓展了银行的业务,增加银行的收入,使银行过于单一的资产结构有所改善,使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以分散;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个人消费信贷也同其它的银行信贷一样,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信贷风险,因而银行如果不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同时,对其风险加以防范,不但不会增加收入,反而会给银行造成更大的损失,本文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特点及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消费风险,风险防范 当前,个人消费业务随着经济的增长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步成为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和效益来源之一。然而,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业务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目前,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基础条件落后,有存在对象多、范围广、流动性差及期限长的特点,加上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一、商业银行中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分析 (一)个人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受信人得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 我国已经为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个人信用档案。但是,这6亿人 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数据库呢?他们对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又有多少了解呢?《中国青年报》对此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在参与的1805人中,33.1%的人表示对个人信用档案的作用不了解,69.7%的人表示不清楚什么行为属于不良信用信息并会被列入个人信用档案。由此可见,我国个人信用风险还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因此,有效的防范持卡人信用风险,是银行利用贷记卡全面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

河南省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12750705.html, 河南省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刘海静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引发了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消 费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伙食费和衣服,旅游、社交、电子产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大学生的生活费比较固定且来源单一,而消费信贷不需要任何抵押的借贷模式无疑成为很多缺乏资金的大学生获取资金的首选方式。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styles has led to a change in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sumption demand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food and clothing, and the demand for tourism, social intercourse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other aspect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fund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living expens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fixed and the source is single, and the borrowing mode of consumption credit does not require any mortgage,which undoubtedly becomes the first choice for many unfunded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funds. 【关键词】消费信贷;从众;消费观念 【Keywords】consumption credit; conformity; consumptio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6-0106-02 1 引言 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南省各大高校的在校生进行了研究,通过微信、QQ、邮件等网络形式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34份,主要来源为手机提交。通过问卷调查及文献查找,河南省大学生的消费信贷目的及用途五花八门,而影响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 生活费水平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平稳增长,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大力提高。因此,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城市地区,物价水平偏高,导致大学生消费水平过高。在河南省134所高校中,将近一半的高校校区位于省会郑州。随着河南“米”字形高铁全面建设的开启、郑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正式运营以及“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郑州市集公路枢纽、铁路枢纽和航空枢纽为一体的“大枢纽”格局基本形成。此外,郑州在2017年入选了“新一线城市”,这些条件都为郑州商业发展速度的腾飞奠定了基础,郑州市物价水平也因此水涨船高。郑州市物价水平的提升对大学的基本生活消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农户调研报告

2011某村农户情况 调研报告 在某村担任村官已经两年半的时间,这期间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进行座谈,问计于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低保户、五保户、老党员户、留守儿童户、种养殖大户的走访,掌握了我村农户的基本情况,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概况 某村位于某县最南端,距县城38公里,距高大乡政府11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425户,总人口1618人,耕地面积约1540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人均年收入约4000元,主要种植烤烟和蔬菜。 二、农户情况 为了深入的了解村里的具体情况,我利用闲暇时间到部分农户家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听取他们对村建设的看法与意见,努力向他们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与经验;通过走访村里的贫困户,找出落后的原因并帮助其寻找致富项目,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摆脱贫困;通过拜访村里的养殖大户、种植大户,了解他们致富的方法并帮助他们解决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能够带动身边的群众共同富裕起来。对于我村的五保户、老党员户和留守儿童户,主要是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的家人在外工作安心,免去后顾之忧。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已经能够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而且 倾听了民声,了解了民情,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也逐渐的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村民上过小学、初中,少数上过高 中,低收入导致对教育的低投入,造成了相关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缺乏,再一次影响了收入的提高。 (二)掌握的劳动技能少。大多数村民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 劳动技术,外出找工作困难,部分已转移的劳动力也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收入普遍较低。 (三)种养殖规模不大,缺乏种养殖技术。我村种植业初具规模, 但是果树品种单一,主要种植柑橘为主,优质品种太少。我村养殖业不具规模,主要养猪户有一家,养鸡户一家正在建设,其他大部分是群众散养。在这些种养殖农户中由于缺乏管理等技术,经济效益不大。 四、具体措施 (一)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是对可转移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 就业技能培训和资质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效转移途径;三是在区内外企业寻找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实行有的放矢转移。通 过以上方式,力求使村民逐渐转变观念,消除他们的消极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二)进行种养业知识培训 在养殖方面,一是实施养殖方法及常见病防治培训;二是及时了 解猪、牛、鸡的养殖情况,聘请专家主动上门服务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在水果种植方面,

2020-2025年中国消费信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订购须知 1、此定制服务由华经产业研究院(https://www.360docs.net/doc/4712750705.html,)提供。 2、此报告为定制报告,在我们确认收到您的款项后3个工作日提供。 3、下载文档内容为定制报告大纲,最终报告不能通过下载方式获取,付款后请将订单编号及商品名称通过邮箱发送至kf@https://www.360docs.net/doc/4712750705.html,,我们会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邮件发送。 4、最终提供文档格式为PDF版本,价格不含纸介版。

2020-2025年中国消费信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 【出版日期】2020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 【价格】电子版:8000元 2020年7月28日,花呗的《相关合同与产品说明》中出现了新面孔——《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意味着花呗正式接入银行征信系统。一直以来花呗只是作为消费信贷,其资金流向受到严格限制未被纳入到征信体系内,而花呗额度与芝麻信用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消费习惯和理财情况相关。而在信用记录良好的情况下,支付宝会定期给部分花呗用户提升额度,殊不知在额度提升的同时部分用户已经率先接入了征信。此次接入征信的直接原因之一是疫情期间的消费金融服务还款逾期率有所提升,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逾期率就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他各大银行坏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这是为了防止在特殊时期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强力监管举措。 疫情前后招商银行零售贷款逾期还款率变化

那么花呗服务接入征信意味着花呗内的消费借贷行为将会对未来用户的银行贷款征信评价产生影响。只要是持牌金融机构发生的借贷关系,都在银行的监控范围之内,征信报告内就能体现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与能力。长期以来大量非法网贷、P2P套路贷没有上征信导致银行对许多借款人的负债情况无法完全了解,目前随着P2P平台基本出清,花呗已经成为少数几个没上征信的持牌金融产品。阿里、腾讯系占据着消费金融领域除银行之外最大的市场份额,截至2019年花呗与借呗的真实规模约为1.3万亿元,与几大银行的短期信贷1.7万亿元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小。因此此次花呗接入银行征信属于预期之内。 2019年个人短期消费信贷余额结构

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点和起点,对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促 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消费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 祉、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活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协调发 展。消费关系民生福祉,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要刺激消费、扩大内 需,必须找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然后采用计量经济学计算出各个 解释变量系数,建立居民消费水平计量模型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物价指数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但是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是最基础、最不可代替的因素,它是决定一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只有本国居民消费不断得到相应增长,居民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才能为一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居民的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消费增长的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导致消费、投资与净出口的结构失衡。投资和净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外需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麻烦,过分倚重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不是长久之计;而通过扩大投资特别是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虽然短期内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但将来仍然会出现内需不足的问题,经济仍将面临停滞的危险,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从长远来看只能依靠消费,尤其是依靠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党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要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王田、梅洪常、张伟(2005)现期收入、利率、收入差距、社会保障体制、分配体制、收入增长率、失业率、个体特征等因素对预期收入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失业率、价格指数、税率、现期借贷、现期消费等因素通过对预期支出的影响而影响预期收支状况的估计,即使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由于个体特征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预期结果。 王吉恒,李敏,孟菲(2012)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居民储蓄、通货膨胀及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居民储蓄、通货膨胀和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也有比较大的贡献。 齐吴珍(2012)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五个主要因素:收入增长率;收入分配差距;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房价。其中收入增长率方面,收入是决定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推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成熟的农村信用体系不仅可以节约农户借贷成本和时间、加快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农村扶贫等工作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没有明确的规范,使得构建农村征信体系处于无法可循、无法按章操作,造成了农户信息采集困难,难以顺利的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2.信用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的记录的关注度还比较低。而且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受教育程度和金融知识普及较少等因素影响,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造成了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定困难。 3.缺乏明确的评级标准 对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信用评级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我国在农村信用评级上尚无统一标准,而且农户由于个人流动性强、注重隐私、收入不确定等因素,难以准确把握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大了信用评级的难度,造成了信用评级结果难以反映被评对象真实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情况,农户信用评级不被金融机构普遍认可,影响了类似“信用村”、“信用乡(镇)”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进行。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相关制度建设 在《征信管理条例》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的农户征信规章制度,为农户征信活动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例如对农户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评级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制度、农户信用信息保护制度、农户信用信息的公布、使用、规范信用信息提供方和使用方的各种行为等,正确处理好农户征信过程中所涉及的隐私权、查询权、知情权、异议权,增强具体工作实施的合法合规性。通过建设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农户信息采集、加工、管理、使用、披露等环节的规范,使得构建农户征信系统有法可循、按章操作。 2.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户信用宣传工作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_金融学论文完整篇.doc

(一)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除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外,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一整套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用情况,因而能够迅速确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美国消费者到银行申请按揭购车,银行职员立即将他的“社会安全保险号码”输入电脑,查询以往的消费贷款有无不良记录,查实能按时还款后,立即通知汽车经销商可以为其选车。 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

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比如,浙江省某银行自2000年初开展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贷以来,发现约有15%的借款人根本就没有在银行代扣账户上存钱,如此高的违规比例显然会造成很大的道德风险。此外,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尽管这种情况目前还不多,但随业务量扩大,相应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例如,在发放助学贷款时,许多银行经常采用学生互保方式,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毕业生就业压力上升,那么大多数学生都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加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商业银行就很难查寻到借款人的去向和收入状况,这种互保方式蕴含的风险自然会显现出来。 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

2017年中国信用利差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信用利差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信用利差的构成及主导模式 (4) 一、信用利差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4) 二、信用利差主导模式 (7) 第二节中国信用利差由流动性溢价主导 (8) 一、美国信用利差由风险溢价主导 (8) 二、中国信用利差由流动性溢价主导 (10) 第三节中国信用利差三段论 (14) 一、信用利差三元周期分析 (14) 二、信用利差三段论 (15) 2.1超日债违约前的信用利差 (16) 2.2超日债违约至2015年底的信用利差 (17) 2.3 今年年初至今的信用利差 (19) 第四节短期信用利差有走阔压力 (25)

图表目录 图表1:信用利差构成 (4) 图表2:信用利差影响因素逻辑图 (5) 图表3:信用利差影响因素三级分析(红色字体为活跃因素,即是主要研究对象) (7) 图表4:刚兑是政府强势干预企业债务融资的结果 (8) 图表5:美国企业债利差走势与国债收益率相反 (9) 图表6:美国破产案件申请数同比与GDP同比相反 (10) 图表7:防风险和稳增长是刚兑的逻辑 (11) 图表8:中期票据债券余额较大且城投债占比较低 (12) 图表9:各类发行人债券余额占比 (12) 图表10:2014年初至今都处于流动性充裕的时期 (14) 图表11:超日债违约前信用利差与国债收益率走势 (16) 图表12:2014-2015年间信用利差不断走低 (18) 图表13:2016年信用利差一波三折 (24) 图表14:三季度过剩行业信用利差下降最多 (24) 图表15:三季度5年中票中低评级信用利差下降最多 (25) 表格目录 表格1:信用利差受经济周期和刚性兑付与否的双重影响 (8) 表格2:政府支持有强弱周期 (15) 表格3:2014和2015年政府相对容忍更多风险和更多经济下滑 (18) 表格4:今年中央对防风险严监管的表态和措施 (20) 表格5:2016年以来中央地方更加强调破刚兑要“有序” (22)

浅谈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及防控

浅谈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及防控 一、我国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问题分析 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起步较晚,真正开始推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类型及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按揭贷款为主。近两年来,我国消费信贷业开发了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医疗贷款、家庭装修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助学贷款、婚嫁贷款等新的业务品种,但由于业务手续复杂繁多,贷款成本较高,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另外,我国经营消费信贷业务的主体单一,主要由商业银行经办,民间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例如信用卡公司、销售信贷公司等)的消费信贷业务参与很少,消费信贷业市场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1、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监督体系不健全。首先,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民个人的信用记录普遍缺乏,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没有对居民个人信用行为的系统记载。其次,我国目前各家信贷机构的客户信用记录还不能互相沟通,致使在一家信贷机构欠账的客户,在另外一家可能照样开立新账户。没有真实、系统的个人信用记录,没有同业信用记录的联合,个人信用制度难以真正建立起来。最后,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个人信用数据源的内容、个人信用报告的格式、个人资质认证、信用等级评估指标等方面都未涉及标准化问题。 2、信贷机构经营管理的缺陷。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了完成分配任务,采取了一些违规操作方法,加大了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如降低个人贷款条件、在信用资料不全的情况下照常发放贷款等等。这使得一些经济犯罪行为有机可乘,有些借款人通过伪造的个人信用资料骗取银行的贷款,甚至有些信贷机构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消费贷款发放给不法人员以获取非法利益。另外,我国消费信贷业的主要形式——个人住房贷款,其还款期限通常要持续20年-3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中个人资信状况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信用缺失以及个人支付能力下降的情况很容易发生,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对授信后借款人的经济畿力和信用状况的管理很不适当,不能随时监督借款人的信用与经济能力,从而直接影响了消费信贷资金的回收率和消费信贷业务的利润。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现行法律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商业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 4、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据统计,中国目前享受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有1.5亿,仅占总人口的12%。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养老、疾病、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性失业、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的消化以及城镇贫困现象等许

消费信贷的风险

消费信贷的风险 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中国尚未建立起 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 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 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 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 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此外,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 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尽管这种情况还不多,但随业务 量扩大,相应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加之,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不 健全,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商业银行就很难查寻到借款人的去向和 收入状况,这种互保方式蕴含的风险自然会显现出来。银行自身管 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增大。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 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 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 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 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 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现阶段尚未形成一 套完善的管理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手段相对落后,主要 仍采用手工办理,加上从事消费信贷业务的人员紧、网点少,往往 不能做到每笔贷款的审查都与借款人当面调查核对,加上一些业务 人员素质不高,审查不严,难免有疏漏。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 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 潜在风险增大。 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同情弱者”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实践中常常发生“欠债有理”的现象,一些法律法规中似乎也有“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

对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712750705.html,)/总结报告/调查报告 对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调查报告 我为了深刻了解目前消费者在贷款消费中对汽车消费贷款 的形势及汽车消费贷款的政策,在XX年7月18日至XX年月09月15日,对深圳市中汇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作了详细的调查。社会调查报告说明,本人此次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是围绕自己所从事的金融行业而展开的一次亲身实践和总结的报告,金融行业中所围绕“消费贷款”为主题,分析社会公众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对“提前消费”的看法和举动,并从侧面反映到社会公众的“提前消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此次社会调查报告还重点包括了围绕金融行业中对“消费贷款”政策的竞争和优劣势。其中,有各大银行的信贷政策和各大金融机构或担保集团的政策竞争。在充当金融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中,“消费贷款”的竞争成为了各大金融机构的热点和焦点话题。 目前,消费贷款主要有两项:购房消费贷款和购车消费贷款。 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曾几何时,“提前消费”成了一种时尚,人们都畅谈于、享乐于“花明天的钱,为今天消费!”。然而,这种“消费贷款的模式终归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这“条件”我们也称之为政策。中央银行有对各商业银行金融市场的监管,对经济的宏观调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各商业银行又有属于自己银行营业政策,此次针对的政策是:“消费贷款”政策。消费贷款主要有两项:购房消费贷款和购车消费贷款。以房子或者车子作为抵押物的形式抵押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或担保 集团的提前消费行为是最为常典型常见的消费贷款。其中,楼房与车辆又有较大的区别:其一,一般楼宇是属于保值产品。简明的解释说,就好比,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形下,楼宇是随时间、随经济的向好形式而存在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就因为如此,一般情况下,银行或金融担保集团对于购房的消费贷款的政策是较为放松的。购房是一种消费行为,购房消费贷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相同的车辆消费贷款,贷款政策是不相同的,有原因在于,一般的消费贷款的汽车都不属于保值类的产品,一台新车从“车轮子着地“开始,它就意味着贬值的开始,所以同样一汽车作为抵押物的形式抵押于银行或金融担保集团,但相应承担的风险却是不一样的,所关系到风险的问题,都是局限于大小的问题。 目前,买房可以贷款,买车可以贷款。其中,汽车消费贷款又是最为典型的贷款类型。典型之处表现在:第一,汽车消费贷款不同于购房消费贷款,购房消费贷款在以房产抵押的形式抵押于银行或金融担保公司就可以简便的完成购房消费,购房贷款手续简单、快捷……中间无需要金融公司或担保集团的担保,而恰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消费热情不断升温,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本文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分析 一、个人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风险,也即个人收入的波动幅度和道德品质修养水平,其中个人信用状况还与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密切相关在收入水平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当前,我国尚

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尚在运行初期,可利用资源储备不足,商业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它征信部门的系统资源不相互共享,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自有净资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询问或实地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二)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致使潜在风险增大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但整体管理水平依然不高,难以跳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所以在这方面更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通常,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最为重要的有无违法纪录和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内部在责任界定上也往往依据书面上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使得就材料而谈贷款的问题更为严重同时在贷款发放上,重放轻管的问题相当突出由于在放贷时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就只停留在资料上,因而

消费信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消费信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1998年以来,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及提高人们消费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信贷不仅刺 激了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商品销售,并成为国家对消费市 场实施选择性调控的重要手段。截至2006年4月末,我国消费信贷 余额为22655亿元,比刚刚起步时的1997年末增加了22465亿元, 增长了118倍;消费信贷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也由1997年末 的不足0.23%上升到10.2%。消费信贷品种呈现多元化发展。从消费 领域看,已发展到住房、汽车、助学等多个消费领域;从信贷工具看,已出现信用卡、存单质押、国库券质押等多种信贷方式;从开办消费 信贷业务的机构看,已由国有商业银行“一枝独秀”发展到有条件 开办信贷业务的所有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都在经营此项业务。具 体来看,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贷款总量逐年增长但增速趋缓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的指导 意见》,消费信贷的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2000~2005年,消费信 贷的年均增长率为31.4%,但受到基数逐步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信贷增长率呈逐年走低趋势,2000年,消费信贷增长率高 达205.4%,而到了2005年这一增长率仅为10.4%。消费信贷快速增 长的原因,除了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增长较快是近年来推动消费信贷 增长的最重要因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比2000年增加4213元,年均名义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从2000年的37664亿元增至67177亿元,年均增长达12.3%。消费 信贷的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变化趋势是基 本一致的。 消费信贷结构总体稳定但个别品种波动较大

农户贷款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农户贷款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人:范静 问卷调查份数:200-300份 调查县名:镇名:,村名: 被调查人姓名: 一、农户基本情况 1、家庭人口( )个;主要劳动力( )个;家庭承包种植面积( )亩。 2、家庭承包耕地面积( )亩。 A、5亩以下 B、5-10亩 C、10亩-20亩 D、20亩以上 2、户主年龄( ) A、30岁以下 B、30一40岁 C、40一50岁 D、50一60岁 E、60岁以上 3、户主受教育程度( )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学 4、户主社会经历( ) A、村干部 B、退伍军人 C、打过工 D、经商 E、其他 5、家庭年收入情况 A、1万以下 B、1一3万 C、3一5万 D、5一10万 E、10万以上 6、家庭收入情况:粮食作物销售收入占家庭收入( );经济作物销售收入占家 庭收入( );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 );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 );其它收 入占家庭收入( )。 A、10%以下 B、10%一30% C、30%一50% D、50%一70% E、70%以上 7、家庭支出情况:农业生产投资( );生活支出( );孩子上学( ); 经商投资( );其它( )。 A、10%以下 B、10%一30% C、30%一50% D、50%一70% E、70%以上 二、农户资金需求情况 8、您近3年生产生活的资金是否短缺( ) A、资金充裕,不缺 B、较充裕 C、一般紧张 D、比较紧张 E、非常紧张 9、如果资金短缺,那您需要多少借款投入农业生产? A、5000元以下 B、5000-2万元 C、1-2万元 D、2万元以上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职称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摘要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买方市场经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造成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的状况。如何解决这一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促进国内消费需求,来刺激我国市场的活性,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运用所学知识,首先,在国内外消费信贷含义综述的基础上,对消费信贷的概念进行重新表述;然后,从消费信贷和现代消费两个方面提出消费信贷的理论依据;最后,在对若干概念重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消费信贷的供需分析框架。然后简单阐述了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接着重点指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先进方法和成功措施,从内部外部建设两方面提出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消费信贷;市场;问题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fast track.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buyer's market economy,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too rapid, caused by excess capacity and the situation of overproduction. How to solve this on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problems, become a govern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for this, the state vigorously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consumer credit, the promotion of domestic consumption demand, to stimulate the activity of our country market, stimulative economy grows.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knowledge, first of all,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consumer credit meaning, the consumer credit concept representation; and then, from the consumer credit and modern consumption two respects put forward consumption credit theory; finally, the number of concept redef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put forward the consumer credit frame. And then briefly expounded China's personal consumption credit business present situation, then point out the individual consumption credit business in China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for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y and area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advanced methods and measures,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truction two aspects of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consumer credit; market; problem

信用利差与利率关系_赵亮

信用利差与利率关系 Connecting Credit Spreads and Interest Rates 赵亮余粤摘 要:从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分析,当基准利率提高时,信用利差下降;反之信用利差上升。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债市实证研究发现,名义利率对信用利差变动的解释能力不高,而综合反映宏观经济环境和真实投融资收益水平的实际利率对信用利差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两国信用利差均与实际利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反向变动关系,而我国实际利率对信用利差的作用时滞稍长。 关键词:信用利差实际利率债券协整结构化模型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ructural model for credit risks, the credit spread declines (widens) when benchmark interest rates rise (decreas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bond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nds out that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nominal interest rates on credit spreads are minimal, whereas real interest rates, which provid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s of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return and cost of investment and ?nancing respectively, have more signi?cant impacts on credit spreads. The results of cointegration analysis reveal that credit spreads move inversely with real interest rates in the long run in both countries; and the lags of the impacts of real interest rates on credit spreads are longer in China. Keywords: credit spread, real interest rate, bond, cointegration, structural model 信用利差指同期限信用债券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之差,源于 投资者对信用债券的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不足等风险所 要求的风险补偿。国内外学术界、业界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均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分为对单一企业信用利差影 响因素的研究和对债券品种或债券评级整体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 究两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除金融危机等特殊时期以外,正常市 作者单位: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现状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现状 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现状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从2世纪8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业务范围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扩大,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 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 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截止到26年底,我 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24127亿元,是1997年的14.3倍。但在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仍然偏低、 消费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例 的现象。 在我国,随着消费信贷的逐年发展,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和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消费信贷风险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款人风险。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借款人 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的现实又使得 未来预期支出变得不可测,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再加上现在社会部门 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不畅,没有个人信用劣迹的记录,则无从判断 借款人的资信程度,也没有个人破产的制度,这给许多信用意识薄 弱的借款人留下了可乘之机,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无法彻 底解决。借款人的多头贷款、故意不还款或是恶意透支在目前个人 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使得银行信息不对称,防范风险的能力大 大降低。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在监管客户的风险防范 方面产生难度,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我国目前尚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