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明清内阁制度的演变

试论述明清内阁制度的演变
试论述明清内阁制度的演变

内容摘要:

明清两代均以内阁为协助皇帝,发布政令之机关,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国自汉以来,均有宰相辅政,皇权和相权是划分的,宰相是可以监察皇帝; 虽然皇帝为国家之最高领袖,皇帝之命令为圣旨,但由于相权有适当的制衡,故汉唐宋的政府,并不算得是君主专制。明清制度不设宰相,皇帝一人难以独揽全国政务,故设内阁,而内阁却侵袭了相权,阁臣只有宰相之职务而没有制衡皇帝之权,间接加剧了君主专制,而期茁芽之时期,可算是明太祖在位之时。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借口胡维庸^造**,废宰相,并下令子孙不能恢复宰相之职。废相后,一切政事均由皇帝总其成,但皇帝一人当然不能管理所有政事,所以太宗时设立四辅官,以为皇帝辅弼。四辅官是春官,夏官,秋官及冬官,多由宿儒担任,主要与皇帝议论朝政,而不过问实际政事。到了洪武十五年,罢四辅官,设殿阁大学士:太祖并设有文渊阁,武英殿,华盖殿及东阁,有大学士待奉左右。所谓内阁,就是皇帝的办公室,而内阁大学士,就只不过皇帝的秘书。内阁学士官阶本来只有五品,而六部尚书是二品,可见内阁学士在朝廷地位并不高,他们只是皇帝的待从,政治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职,皇帝口授而由大学士写出来,政治大权在皇帝而不在大学士。

内阁基本形成是在成祖永乐年间,成祖时,开始选儒臣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其官衔为入阁办事,至此才正式有内阁之名,但成祖与太祖一样,亲自批答奏章处理政事,只是口头分咐大学士代笔,大学士只如秘书一样。

仁宗宣宗年间,可为内阁制度的第一阶段。此一阶段阁权渐重。仁宗时常召阁臣密议国家大事,但奏章的批答仍然是出于皇帝。宣宗期间,杨漙、杨士奇、杨荣以为皇帝老师,并为尚书兼大学士,地位日隆。此时由曾任皇帝老师的之人兼任内阁大学士,和皇帝关系是既尊且亲,宣宗时开始由内阁大学士小票拟。其后入文渊阁者相继晋升,于是内阁既尊且亲,职权俨如汉唐宰相。

英宗武宗期间,是明内阁制的第二阶段。英宗时开首辅专权之始。首辅为大学士之首,内阁大学士多则有六七人,少则有三四人,这时大事均由首辅票拟,于是大权便集中在首辅一人身上,内阁制发展至始,已超越了六部,而阁员中由以首辅权力最大。

世宗至神宗年间,即嘉靖万历年间,为内阁发展鼎盛之时期,阁员之权力及威望已超越六部尚书,更出现了很多有名的首辅,他们虽然没有宰相之名,但有权相之责。出名的首辅有世宗时的严嵩,神宗时有张居正。此时,明之内阁制已发展至最高峰。

神宗晚年,万历年以后,神宗共有二十年没有上朝,没有和大臣接触,连首辅也须假宦官之手来票拟。神宗不理政事,假手宦官传递奏章,宦官得以参与机务,其后皇帝更不批公文,批红实权落入宦官手中,宦官权力日重,操控政事,内阁之权力完全被夺,形同解体。

清代以异族入主中国,为逞其私心,控制政府,巩固皇位,故清之君主专政比明更甚,乃沿用明内阁制度,以中央政府为重心,最初在殿阁大学士,其办公地方在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及文渊,东阁及体仁阁( 合称三殿三阁 )。大学士有四人,尚有协办大学士二人,名义上汉满各半,但实际上,大权始终在满人手中。大学士为为正一品官,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大学士负责批答奏章,票拟,修国史和参与重要的政事等,职责与明和内阁大致相同,但有军事者则由议政王决定,内阁职权仍受限制,但其地位已得到了提升。清最初约八十年,仍沿用明内阁制为主。

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为保持军事机密,故成立军需房,后来改名为军机处,处理军事

机务,使能更快捷地把军事命令传到前线。军政大事不经内阁,径由军机处发出。当时雍正挑选内阁中书及部属为军机章京,以起草诏令,于是政府最重要的政令由军机处发出。但战争过后,军机处仍然存在。皇帝多数在军机处议事,内阁之职务,完全被军机处夺去,大学士变得坐而论道,只接受皇帝的旨令行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