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查因

浮肿查因
浮肿查因

首次病程记录

2012年09月16日09时50分

1.病例特点:

(1)老年女性,68岁,病程8年。

(2)临床表现:反复浮肿8年,加重4天。

(3)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8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规律服药治疗(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血压控制尚可,一般维持在140/90mmHg以下,有"冠心病"病史10余年,常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坚持规律服药(具体用药不详),患者病情尚平稳,偶用胸闷、胸痛发作,30余年前曾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湘雅医院行胆囊切除术及部分肝脏切除术,曾因"冠心病、高血压病、TIA、颈椎病"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好转出院。

(4)体格检查: T:36.5℃,P:76次/分,R:20次/分,BP:156/82mmHg,神清,颜面稍浮肿,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可,无杂音,腹平软,右上腹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中度非凹陷性浮肿。

(5)辅助检查:(2012.09.16,本院)心电图:窦性心律,76次/分,室内传达阻滞,随机血糖:5.8mmol/l。

2.拟诊讨论:

诊断依据:

(1)老年女性,68岁,病程8年。

(2)因反复浮肿8年,加重4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颈椎病"病史,查体:T:36.5℃,P:76次/分,R:20次/分,BP:156/82mmHg,神清,颜面稍浮肿,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可,无杂音,腹平软,右上腹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中度非凹陷性浮肿。

(3)辅助检查:(2012.09.16,本院)心电图:窦性心律,76次/分,室内传达阻滞,随机血糖:5.8mmol/l。

鉴别诊断:

(1)与"肺心病"鉴别: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伴浮肿,体查右心扩大,心电图示肺型P波,心脏超声示右心室扩大,本例不支持。

入院诊断:

(1)浮肿查因:甲状腺功能减退?

肾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2)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型心功能Ⅱ级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4)颈椎病

(5)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稳定期

3.病例分型:C型

4.诊疗计划:

(1)完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OB、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肌钙蛋白、凝血功能、脑钠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B超、胸片等相关检查。

(2)暂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利尿消肿、降压、护心及支持对症治疗。

医师签名:刘杰妮

今日随罗海燕主任医师查房,患者诉胸闷好转,活动后仍加重,浮肿减轻,无发热、畏寒、头痛、头晕、咳嗽、咳痰、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精神、食欲、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查体P:72次/分,R:20次/分,BP:105/60mmHg,神清,颜面稍浮肿,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心音可,无杂音,腹平软,右上腹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中度非凹陷性浮肿。检查结果回报:尿常规:白细胞+- cell/ul,大便常规+OB正常,E4A、凝血功能正常,胸片:1.支气管疾患,2.双上陈旧性TB。罗主任查看病人后指示:现患者浮肿原因不明,但患者现有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目前浮肿原因需考虑静脉回流功能异常或药物(如钙抗剂)所致浮肿,完善肿瘤全套检查,并停用尼莫地平缓释片,现患者电解质正常,继续利尿消肿处理,余治疗暂无更改。遵执,继观。

医师签名:刘杰妮

出院记录

入院时间:2012年09月16日08时33分

出院时间:2012年09月22日09时00分

住院天数:6天

入院诊断:(1)浮肿查因:甲状腺功能减退?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2)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型心功能Ⅱ级,(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4)颈椎病,(5)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稳定期。

入院时情况:患者老年女性,68岁,病程8年。因反复浮肿8年,加重4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颈椎病"病史,查体:T:36.5℃,P:76次/分,R:20次/分,BP:156/82mmHg,神清,颜面稍浮肿,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律齐,心音可,无杂音,腹平软,右上腹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中度非凹陷性浮肿。辅助检查:(2012.09.16,本院)心电图:窦性心律,76次/分,室内传达阻滞,随机血糖:5.8mmol/l。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 cell/ul,大便常规+OB 正常,血脂:TG 4.79mmol/l,CHOL 9.31mmol/l,LDL 5.96mmol/l,ApoB 2.30g/l,血糖:6.3mmol/l,心肌酶:CK-MB 28U/l,电解质:K 3.38mmol/l,肝肾功能、肌钙蛋白、甲状腺功能、BNP、E4A、凝血功能肿瘤全套正常,腹部B超:胆囊切除术后,心脏彩超:1.主动脉瓣退行性变,2.心功能减退,胸片:1.支气管疾患,2.双上陈旧性TB。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利尿消肿、降压、护心及支持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较前有所好转,但患者反复浮肿原因不明,考虑静脉回流功能受损所致可能性大,建议患者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明确诊断,予以出院。

出院情况:患者诉胸闷好转,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减轻,无发热、畏寒、头痛、头晕、咳嗽、咳痰、胸痛、心悸、气促、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精神、食欲、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查体:P:74次/分,R:20次/分,BP:110/60mmHg,神清,颜面无浮肿,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可,无杂音,腹平软,右上腹可见一长约15cm手术疤痕,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不肿。

出院诊断:(1)浮肿查因:静脉回流功能受损所致可能性大,(2)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型心功能Ⅱ级,(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4)颈椎病,(5)双上肺继发性肺结核稳定期。

出院医嘱:(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受凉,低盐低脂饮食。

(2)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明确浮肿原因,继续规律服药,半月后门诊复诊,复查血压、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心电图,不适随诊。

(3)出院带药:

福辛普利钠片10mg qd 美托洛尔片12.5mg bid 氟伐他汀胶囊40mg qn

医师签名:刘杰妮

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水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根据病史、水肿的表现及上述的各项检查,一般水肿的鉴别即确定是哪种类型的水肿或什么原因引起的水肿不会有很大困难。个别情况表现不典型或多种原因混合存在,也可能造成诊断困难。现将常见的几种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表现的特点及主要的诊断依据简述如下: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胆固醇增加,血非蛋白氮正常,血压正常。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包括有: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等。肾源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和继发性的钠、水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腹腔肿块与腹壁肿块的鉴别 在腹部发现肿物时应首先确定是腹壁肿物还是腹腔肿物。腹壁肿物如脂肪瘤、皮下脂肪结节、腹壁脓肿、脐囊肿等,位置较表浅且可随腹壁移动,当患者坐位或收紧腹肌时,肿物更显著腹肌松弛时肿物即不明显。检查时令患者仰卧位起坐时,如肿块仍然清楚可触及为腹壁肿物;如系腹腔内包块往往不能触及。 二.右上腹部肿块 (一).肝脏肿大 (二).胆囊肿大 1.急性胆囊炎约1/3的患者可触及到肿大的胆囊。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常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及右上腹剧痛腹痛剧烈间歇性加剧,可向右肩部放射。右上腹可有压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部分患者有黄疽。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可做出诊断。 2.胆囊积水是由一种慢性化学性炎症引起。由于胆囊管阻塞,胆汁滞留于胆囊内,胆色素被吸收而引起化学性刺激发生慢性炎症。 腹部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轻度压痛或无压痛,临床诊断较困难。B型超声CT检查可协助诊断,本病确诊依靠手术探查。 3.淤胆性胆囊肿大由于肝外胆道梗阻所致的淤胆性胆囊肿大,可见于壶腹癌及胰腺癌。常有典型的梗阻性黄疽的临床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陶土样便,直接胆红素增高,B型超声、CT检查可辅助诊断如系胰头癌,X线钡餐造影可见十二指肠环扩大。 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本病又称胆总管囊性扩张,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多属先天性发育畸形是一种少见疾病。患者多为女性青少年与儿童。如果在右上腹发现较固定的不随呼吸运动的囊性肿物,临床上有右上腹钝痛或无疼痛,间断发热及黄疽。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的意义。X线腹平片可见右上腹致密肿块影。钡餐造影显示,胃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向左前下方移位十二指肠环增大,结肠肝曲向下移位。胆囊造影多不显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形术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B型超声和CT检查可显示肿物呈囊性,明确提示肿物位置和大小一般能确诊,部分患者需在手术探查时确诊。 5.胆囊癌胆囊的肿瘤,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临床上可有右上腹痛、黄疽。进行性食欲缺乏消瘦。多并发于胆囊结石症。常被胆石症症状掩盖,借助胆囊造影、B型超声、CT、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提示诊断。有时确诊须手术探查。 6.胆囊扭转发病急剧,突然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绞痛。向右侧后肿及背部放射,短时内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的胆囊,表面光滑,明显压痛,右上腹肌紧张。肿大的胆囊可随呼吸移动。若无胆石症病史,发病初期无发热、白细胞不高,临床上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鉴别困

不明原因的发热诊断思路

不明原因发热的当代诊断思路 作者:刘正印来源:医师报 2013-02-22 11:26点击次数:1694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刘正印 发热是机体对致热因子作用的一种调节性体温升高反应,基本机制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 平升高,导致机体散热减少而产热增加。晨起静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 以上时,称为发热。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提出了不明原因发热(FUO)的概念,定义为肛温 >38.3℃至少3周,并且经过>3 d住院或至少3次门诊就诊的详细检查评估均未找到发热原因。针对这 类患者的诊治,如何找线索明确病因需要探讨和交流。 与多疾病相关依病因和时程归类 概念并不是所有发热都称之为FUO。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将FUO定义为:发热持续 3周以上,体温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这样定义初步排除以下几种发热:(1)可确诊的某些病毒感染;(2)病因较明确,诊断较容易的短期发热,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3)短期内可自愈的原因不明发热,多为病毒性感染;(4)表现为低热的功能性发热。 疾病相关性发热与许多疾病相关,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FUO的主要原因,几乎占 临床发热病因的一半以上。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入选了1854例FUO患者,其中感染性疾病所占 比例为62.73%。 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病原体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特殊病原体感染等,根据感染病灶可分为局灶感染和全身多系统感染。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根据发热时程分为短期发热(< 4周)、中长期发热(>4周)。欧洲近期报道,FUO患者中感染性疾病仅占15%~30%,包括肿瘤在内 的非感染性疾病占10%~30%,结缔组织病占33%~40%,其他疾病(如药物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人 工热)占5%~14%,最终仍诊断不明者占20%~30%。 抓住非典型症状寻求诊断关键要素 坚持特征定位原则 临床医生鉴别发热时,总体上要把握两个要点: 1.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有常见受累部位,即 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如肺部感染时胸部听诊往往有干湿啰音,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阴影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往往有颅内压增高征及脑膜刺激征。

水肿的判别诊断

水肿的鉴别诊断 全身性———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等 部位 局部性———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代谢性炎症性 病因 血管神经性等凹陷性水肿 特点 非凹陷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 内分泌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 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 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胆固醇增加,血非蛋白氮正常,血压正常。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包括有: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 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等。肾源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和继发性的钠、

电机发热原因和解决方法

电机发热原因和解决方法 1、室温过高 2、散热不良 3、过载 4、过压欠压或电压不平衡 5、频繁起停或频繁正反转 6、缺相 7、风扇坏或进出风口堵 8、轴承缺油 9、机械卡住堵转 10、负载转动惯量过大启动时间过长 11、匝间短路 12、新电机内部接线有误 13、星三角接线有误 14、星三角或自偶降压启动负载重启动时间长或因故障未正常转换 15、电机受潮 16、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断条 17、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断线或电阻不平衡 18、转子扫膛 19、电源谐波过大,例如附近有大型整流设备,高频设备等 20、多次维修的电机铁心磁通减小 21、有些电机绕线工艺差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通常用得最多的是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价格低廉、起步方便、工作可靠、坚固耐用、运行效率较高、便于维护检修的特点。在泵、风机及传动机构的驱动都离不开电机,电机出现任何故障都会对生产造成影响。因此,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有关异步电动机安全运行的基本知识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做到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机事故隐患,保障安全运行。 选择电机的功率时,应考虑电机的发热、允许过载和启动能力三方面因素。一般情况下以发热问题最为重要。电机发热的原因是运转中的能量损耗在电机内部转变成了热量。电机中耐热最差的是绕组的绝缘材料,当电机温度不超过所用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时,绝缘材料的寿命较长,可达20年以上;反之,如果温度超过上述最高温度,则绝缘材料老化、变脆,

并缩短电机寿命,严重情况下,绝缘材料将碳化、变质、失去绝缘性能,从而使电机烧毁。可见,电机的故障大都因为温升不正常所致。而不同的电机绝缘等级则对应不同的电机允许温升,如下表。 绝缘等级A E B F H C 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180℃以上 允许温升60℃ 75℃ 80℃ 100℃ 125℃ 125℃以上 必须指出,在研究电机发热时,常把电机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称为“温升”。我国规定的环境温度为:40℃。 由温升曲线可知,发热开始时,由于温升较小、散发热量较少,大部分热量被电机吸收,因而温升τ增长较快。随温度升高,散发热量不断增长,电机散发热量由于负载不变而维持不变,电机吸收热量不断减少,温升曲线趋于平缓。最后电机温度不再升高,温升达到稳定值tw。总结电机发热过程与输出功率如下式: PN= tw AhN/(1-hN) 对同样规格的电机欲提高额定功率PN,有3种方法: 1.可以提高额定效率hN,即采取措降低电机损耗; 2.提高散热系数,即加大流通和散热面积; 3.提高绝缘材料温升。电机一旦选定,以上3项均成定数,所以生产中必须时刻监视电机各部分的温升。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电气或机械方面的原因,常会使电机出现过热或烧毁等故障。所以通过检查电机在运行中的温度来和判断其故障尤为重要。电机发热大致有以下原因及解决办法,供同行参考。 1. 电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容易导致定、转子之间相碰 在中、小型电机中,气隙一般为0.2mm~1.5mm。气隙大时,要求励磁电流大,从而影响电机的功率因数;气隙太小,转子有可能发生摩擦或碰撞。一般由于轴承严重超差及端盖内孔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心引起扫膛,很容易使电机发热甚至烧毁。如发现轴承磨损应及时更换,对端盖进行更换或刷镀处理,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给端盖镶套。 2. 电机的不正常振动或噪音容易引起电机的发热 这种情况属于电机本身引起的振动,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以及轴承不良、转轴弯曲,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心,紧固件松动或电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造成的,也可能是机械端传递过来的,应针对具体情况排除。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还会产生额外负荷。 3. 轴承工作不正常,必定造成电机发热轴承工作是否正常可凭听觉及温度经验来判断。可用手或温度计检测轴承端判断其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也可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若听到冲击声,就表示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轧碎,如果听到有咝咝声,那就是表示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电机应在运行3,000小时~5,000小时左右换一次润滑脂。 4. 电源电压偏高,励磁电流增大,电机会过度发热 过高的电压会危及电机的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大会造成电机过载而发热,长

发热的原因及对策

发热: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传染病),其次是结缔组织病(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 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退热药。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及镇静药(特别是小儿),因为机体内许多酶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发生变性。 中医辩证。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

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发热原因: 发热是由于致热原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 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内致热原: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的鉴别诊断 令狐采学 水肿 部位 全身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等 局部性——— 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 病因 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良性 内分泌代谢性 炎症性 血管神经性等 特点 凹陷性 非凹陷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 内分泌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

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胆固醇增加,血非蛋白氮正常,血压正常。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包括有: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等。肾源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和继发性的钠、水滞留。 2、急性肾炎的水肿其水肿的程度多为轻度或中度,有时仅限于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 上海华山医院翁心华 中心躯体温度高于体温正常的日波动范围,通常认为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时即称为发热。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 热程在2周以内的发热称为急性发热, 急性发热病人热程短,多伴有明显的伴随症状,病因诊断一般不困难。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称为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是一组重要疾病,由于其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发现已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挑战性的问题。体温(口温)37.5~38.4℃持续4周以上者称长期低热,临床上也具有其特殊性。 一、发热的病理生理 (一)体温的调节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比较恒定,一般保持在37℃上下的窄范围内(36.2~37.2℃)。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场所是肝脏和骨骼肌,在运动或疾病伴有发热时,骨骼肌更是产热的重要场所。机体的散热主要以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方式进行,据估计约90%的热量通过上述方式散失,人体主要的散热部位为皮肤。 机体具有两种控制体温的系统,一是所谓行为调节,一是自身调节(即反馈调节系统)。前者是有意识的活动;后者是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实现,其调节机构包括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温度感受器分为温觉感受器(兴奋时散热增加)和冷觉感受器(兴奋时产热增加);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目前生理学上多采用调定点(set point)的学说来解释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调节的功能活动。该学说认为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存在着与恒温箱温度调节器相类似的调定点,此调定点的高低决定体温的水平。体温中枢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时,调定点的冲动发放,调温指令抵达产热和散热器官,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的张力增加或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使散热减少,最终导致发热。 (二)致热原与发热的机制据现有的资料表明,除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包括甲状腺危象)、剧烈运动、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等情况导致的产热过多,或因广泛皮肤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所致的散热障碍造成的发热以及功能性低热外,其余原因所致的发热皆可能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致热原(pyrogens)是一类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微量物质即可引起发热。目前已知的致热原可概括为两类: 1、外源性致热原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原胆脘醇酮,又名尿睾酮),炎症的某些内源性因子、尿酸结晶、博来霉素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

腹部肿块鉴别诊断(转载) 发表者:吕进23人已访问 腹部肿块 一、右上腹肿块 (一)肝右叶肿大 1、原发性肝癌 [诊断要点]多数病人有慢性肝病史或长期饮酒或血吸虫感染史。右上腹部疼痛,以胀痛为主,精神疲软、乏力、纳差、体重减轻。肝病面容、肝掌或蜘蛛痣;右上腹部可触及肝脏肿大,质地硬,可有压痛或叩痛;弥漫性肝癌肝左叶也可肿大;其他尚可以有肝硬化的体征,如腹水、双下肢水肿等。血细胞及血小板降低,AFP升高,动态观察可见其持续性升高,若>800ng,则可以确诊。超声、CT、磁共振成像均可见肝内占位效应。如行血管造影可见肝内肿瘤血管染色。超声、CT引导下肝内穿刺获取肿瘤细胞也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要点]与肝硬化鉴别:后者有肝硬化的症状与体征,常无肝肿大的表现,AFP阴性或处于低滴度阳性;影像学检查无占位效应。与肝脓肿鉴别:后者常有肠道阿米巴感染史或皮肤细菌感染史;病人可有发热、肝区钝痛;肝区压痛及叩痛明显;AFP检查为阴性;影像学检查可见肝有液性占位性改变;如穿刺出脓液则可以确诊。与转移性肝癌鉴别:后者无肝硬化改史,而有原发性肿瘤的症状和体征,

肝内占位常为多发;AFP常为正常。与肝良性肿瘤鉴别:后者一般情况良好,AFP正常。 2、肝脓肿 [诊断要点]有肠道阿米巴感染或皮肤细菌感染史;发热伴肝区钝痛;肝脏肿大、边钝、肝区压痛及叩痛明显;B超、CT、MR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占位,为液性;抽出脓液做细菌培养可以确诊;AFP检查阴性,血白细胞升高,中性比例增高。 [鉴别诊断要点]主要与原发性与继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相鉴别。根据病史,肝区叩痛体征、是否发热、AFP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不难鉴别。 3、肝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要点]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无症状;如血管瘤直径较大,尤其>10cm者可以出现肝区胀痛;确诊肝脏肿大,但边缘尚光滑,质地软;B超、CT、MR均可见肝内占位,单个存在;CT增强扫描时延迟增强效应是肝内血管瘤的特征之一;肝血管造影可见肝内血管瘤显影。 [鉴别诊断要点]主要与原发性、继发性肝癌及肝脓肿相鉴别。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尤其CT出现延迟增强反应可资鉴别,必要时可行肝血造影以确定诊断。 4、肝炎 [诊断要点]不洁饮食史,与肝炎病人密切接触史或接受生物制品输注的病人,近期内出现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食欲不振、厌油、乏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 部位 全身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等 局部性——— 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 病因 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良性 内分泌代谢性 炎症性 血管神经性等 特点 凹陷性 非凹陷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 内分泌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 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胆固醇增加,血非蛋白氮正常,血压正常。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包括有: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等。肾源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和继发性的钠、水滞留。

发热查因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思路

发热待查病因分析及诊断思路 作者:黄珍(广西医科大学本硕07级实习生)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热待查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由于病因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往往在短期内难以明确诊断,甚至部分病例始终诊断不明,以致延误治疗。鉴于此, 1961年, Petersdorf和Beeson首次提出了原因不明发热(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这一临床概念,并做了相关研究,提出发热待查的诊断标准是: 发热热程> 3周, 体温高于38.3 C。, 在住院1周后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常规实验室检查而病因不明者【1】。鉴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国内有学者提出当体温超过37.5C。,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过一定检查后病因仍未明确者,称为发热原因待查(FUO)【2】。为提高对发热待查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水平,本文对近期发热待查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FUO总体概况 自1961年起,人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FUO有一定的认识,FUO发病多呈非典型表现,首先考虑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三大类。有资料表明三大类疾病共约占F O U 病因中72 %一96 % 左右,其中由于感染引起在国内占48 % 一69% 左右,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 传染病逐渐减少, 肿瘤性发热的比例有增高趋势, 约占10-18 % 左右,同时人们逐渐对风湿性疾病的认识的提高也使该类疾病所占的比例也增至15-28 % 左右【3】-[10]。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FUO的确诊率也逐渐提高,但是依然存在小部分FUO无法明确诊断。在明确病因方面依然棘手,这还需要我们临床医师们更多的努力。 2、体温变化机制和FUO原因分析 2.1 发热机制发热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引起POAH发热反应。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病原微生物)和某些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尿酸结晶等),EP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星状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当其为发热激活物激活时启动EP的合成,如IL-1、TNF、IFN、IL-6、MIP-1、IL-8等,研究表明,EP可经血脑屏障、终板血管器、迷走神经等途径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中枢介质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正调节介质使体温升高,相反,负调节介质是体温降低【11】-【12】。 2.2 FUO原因分析【2】FUO 的病因超过200种, 以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为主,本文仅对部分疾病进行讨论。 一、败血症:寻找原发灶、可有寒战、高热、感染中毒症状,确诊靠病原学检查。真菌败血症发生于爱之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故凡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者,病情一度改善,但不久加重,血培养细菌反复阴性,未能找出解释原因。特别存在身体真菌感染灶等应高度怀疑真菌败血症,血培养真菌阳性可确诊。 二、结核病:临床不典型病例较多,包括肺内结核与肺外结核,病人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午后潮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复查胸片、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血沉增快,若培养抗酸分枝杆菌阳性可以诊断。必要时可以取组织活检,如淋巴结等。 三、伤寒、副伤寒:典型熱型为病程第一周温度阶梯上升,第2-3周为稽留热,第4周为驰张热,之后阶梯下降。可有玫瑰疹,肥达试验阳性具有辅助诊断意义。血液和骨髓培养阳性可确诊。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有原因未明发热1周以上者,应考虑此病。临床出发热外,尚可有乏力、皮肤粘膜瘀点、肝脾大、贫血、杵状指、心脏杂音变化、外周WBC升高等,超声心动图可发现赘生物,血液与骨髓培养阳性有助于诊断。 五、SLE:长期不规则发热,伴有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表体阳现,育龄期女性多见,有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疼痛、心肌炎、肾功损害、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Sm抗性、抗核抗体滴度升高。 六、白血病:有贫血、感染及出血倾向。血象可见为成熟的白细胞比例增高,骨髓涂片可确诊。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 部位 全身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等 局部性——— 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 病因 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良性 内分泌代谢性 炎症性 血管神经性等 特点 凹陷性 非凹陷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 内分泌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 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 胆固醇增加,

下肢水肿怎么鉴别诊断

下肢水肿怎么鉴别诊断 下肢出现水肿的症状,表现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比较多,除了因为站立时间过长不良习惯以外,多数因为疾病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心脏病患者,肝病患者,或者是肾病患者,常会引起下肢出现水肿,另外甲状腺机能亢进,也可能会诱发这种水肿的现象。 ★下肢浮肿临床常见,主要见于以下几种疾病性浮肿。 ①心性浮肿,患有各种心脏病病人,当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障碍,使下肢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引起浮肿; ②肝性浮肿,各种肝炎发生肝硬变后,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引起厂肢浮肿; ③肾性浮肿,急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病人,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造成体内水钠游留,此外再加上大量的蛋白尿出,产生低蛋白血症,从而引起浮肿; ④甲状腺机能低下性浮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病人真皮层粘多糖沉积,细胞间积聚多量透明质园、硫酸软骨素和水分,可引起下肢浮肿;

⑤下肢深静脉病变性浮肿,下肢深静脉炎或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病人可出现下肢浮肿。 ★生理性水肿; 表现一:有些中年女性,早晨起床后,忽然发现自己的胎胖了一圈,眼险及颜面都有些轻度浮肿,下肢皮肤有凹陷性水肿或紧绷感。随着一天时间的推移,可逐渐减轻消退。 表现二:有些饮食中习惯于“口重”的人,常常出现下肢浮肿。 表现三:长时间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时,会发现下肢或双脚“发紧”,女人逛商店是最有体会的了,若稍串休息或改变体位后一段时间,浮肿可自行减轻、消失。 表现四: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或半个月内,出现眼险、手背、脚踩甚至双下胶轻度浮肿,或伴有乳房胀痛、盆腔部沉重感,以及烦躁、易怒、失眠、疲乏、头痛等神经宫能症症状。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 部位 全身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 性、特发性等 局部性——— 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 性 病因 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良性 内分泌代 谢性 炎症性 血管神经 性等 特点 凹陷性 非凹陷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 内分泌的病例不

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

甲状腺肿鉴别诊断

甲状腺肿鉴别诊断 1、散发性甲状腺肿 这种甲状腺肿是在不缺碘地区发生的甲状腺肿大,因而,24 h尿碘正常,甲状腺吸131碘率正常,以上两点是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鉴别点。 2、甲状腺功能亢进 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机体代谢和神经兴奋性过高的病症,多数患者甲状腺呈弥漫型肿大,少数可呈结节型肿大。在甲状腺肿大处常可听到血管杂音,并触及震颤。患者可有眼胀或突眼,性情急躁、心急多汗、怕热、食欲亢进、消瘦无力,排便次数增多、手颤等。实验室检查: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常在+0.15以上;甲状腺吸131碘率增高,且高峰提前出现;血清胆固醇降低,24 h尿肌酸增高;血清T4及T3增高、血清蛋白结合碘增高。 3、甲状腺炎 (1)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也称桥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及儿童,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为正常甲状腺的2-3倍,对称、质地坚硬,有弹性如橡皮,无压痛。早期患者代谢率正常,但亦可出现代谢亢进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甲状腺储备功能降低,可逐渐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甲状腺活组织检查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形成。实验室检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微粒体抗体明显增高,甲状腺吸131碘率正常,亦可降低或增高,但能被T3所抑制。血总T4正常,血清蛋白结合碘可增高,血丙种球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速。 (2)亚急性甲状腺炎 本病多见于女性。起病较急,但亦可缓慢起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主要症状为甲状腺部位疼痛,于转头或吞咽时加重,向下颌、耳或枕骨部放射,伴有发热、乏力、心悸、神经过敏等症状,甲状腺可出现一侧肿大,质地中等,常有明显压痛,数日或数周后消失,而后又可在另一侧起病。甲状腺吸131碘率常明显降低,血清总T4正常或升高,血清蛋白结合碘常不成比例地升高,提示甲状腺释放碘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显着增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本病可于数周后消失,甲功腺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3)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本病罕见,病因不明。主要病变为甲状腺与邻近组织广泛纤维化,多见于中年妇女。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由于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受压而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甲状腺可呈中等度肿大,两侧常不对称,质地坚硬如石,但无局部淋巴结肿大,与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得鉴别诊断 水肿部位 全身性———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 等 局部性—-—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 病因 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良性 内分泌代谢性 炎症性 血管神经性等 特点 凹陷性 非凹陷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得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得水肿、轻度得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内分泌得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得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得影响、 心源性水肿得诊断应具备以下得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得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得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得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得程度与心功能得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得不同,所引起得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得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得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得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得下垂部位与体位得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得过多得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与皮肤松软得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就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得部位。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得患者。 1、肾病综合征得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与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胆固醇增加,血非蛋白氮正常,血压正常。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包括有: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等、肾源性水肿发生得主要机制就是低蛋白血症与继发性得钠、水滞留、 2、急性肾炎得水肿其水肿得程度多为轻度或中度,有时仅限于颜面或眼睑、水肿可以骤起,迅即发展到全身。急性期(2-4周)过后,水肿可以消退。

水肿的鉴别诊断[1]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部位 全身性 ———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 不良性、特发性等 局部性- —— 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 神经性 病因 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 良性 内分泌 代谢性 炎症性 血管神 经性等 特点 凹陷性 非凹陷 性 一、全身性水肿

(一)心源性水肿 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内分泌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感谢聆听...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②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③水肿的表现。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感谢聆听... (二)肾源性水肿 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

后来才扩布至全身。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感谢聆听...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血浆白蛋白减少,胆固醇增加,血非蛋白氮正常,血压正常。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包括有: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淀粉样变性等。肾源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和继发性的钠、水滞留。 2、急性肾炎的水肿其水肿的程度多为轻度或中度,有时仅限于颜面或眼睑。水肿可以骤起,迅即发展到全身。急性期(2—4周)过后,水肿可以消退。 水肿的发病机理主要为肾小球病变所致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球—管失衡致钠、水潴留所致。 3、慢性肾炎的水肿一般不如急性肾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