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中的支持——“从教师到同伴”

学生在班级中达到:

1物理的融合

2社会的融合

3功能的融合

1,物理融合指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班级上课,这是融合教育的最低标准;

2,社会融合是指特殊学生能够被班级其他学生所接纳,并能与他们产生正向的沟通和互动;

3,功能融合是指特殊学生在班级中能够学习,其功能表现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普教与特教合作的支持模式

*协助模式

*观察式

*巡回指导式

·集体活动中的支持

*幼儿园一日常规中的支持

1,运用视觉提示

2,运用时间安排

3,运用空间位置安排

4,运用提前预知

*集体教学中的支持

1,运用主题教学提供支持

2,运用区域活动提供支持

3,分享阅读课上得支持

·教师引导下的同伴支持

*同伴选择

*生活常规中的同伴支持

*区域活动中同伴的支持

*同伴是求助对象

*从同伴发展成固定的玩伴

·融合教育中的游戏教学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游戏的手段进行教学就是承认儿童的共性,尊重儿童的天性。

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

*充分体验亲自互动的乐趣,提高孤独症儿童的交往欲望

*通过脱敏,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感觉适应力

*增加游戏体验,交往对象从父母扩展到他人

*创设热闹的气氛,吸引孩子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

*变换不同的玩法,保持孩子对游戏的兴趣

*增加生活体验,扩充游戏的内容,培养想象

1,搭积木

2,橡皮泥

*和小朋友产生互动,学习交往的相互性,在交往中发展语言

1,习惯和小朋友在一起

2,在互动中学习交往的相互性

3,在交往中发展语言

*在游戏中学习规则

*合作游戏需要心理解读能力

·早期融合教育的干预思路

融合教育强调孩子在最小限制的环境中,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便于孩子参与性与独立性的提高。我们所强调的独立性与参与性,就是孩子的自主性,活动的积极性。

*获得安全感

1,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 陌生的环境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 以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安全感的获得

- 自信心不足影响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安全感的获得

2,如何促进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 营造幼儿园真正接纳的氛围,尊重孩子的特点,也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

因素- 经常性地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自信,也是安

全感建立的重要因素*培养适当行为

1,学会适当的方式和小朋友交往

-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常见问题行为表现与原因

-如何解决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问题

2,加强孩子对集体环境的理解

3,培养孩子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4,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培养共同关注力

1,如何运用游戏训练孩子的共同关注力

- 从对物体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主动关注

- 通过互动游戏加强对人的关注能力

- 小组活动中的关注里培养

2,生活中的共同关注力培养

3,训练中的误区影响孩子共同关注力

*培养参照学习能力

1,什么是参照学习

-模仿是参照的前提

-参照不同于听指令,它强调主动性

2,如何运用游戏提高参与学习能力、

-玩扑克牌比大小

-东西藏到哪里了

3,生活中的参照

4,认知水平的不同导致参照能力的差异

5,训练中的误区影响孩子参照学习能力

*培养意图理解的意识

1,儿童的意图理解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2,孤独症儿童意图理解方面的特点

3,如何培养孩子意图理解的意识

-提高对自己的关心程度

-扩大对周围人和事情的兴趣

-经常得到积极的肯定

-敏感度意识到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并且注意加以保护

-意图理解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到。足以创造交往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引导。、、

*自信心的培养

1,安全感的充分获得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基础

2,孩子需要鼓励

3,让孩子有机会后的成功

4,学习承受挫折

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论文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终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是言语发展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行为刻板异常、感知觉反应异常的行为综合症。自闭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障碍,语言表达、理解和沟通障碍以及一些问题行为等。在实际生活中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应采取一些教育和训练相结合的措施,如:克服自闭症儿童的沟通障碍,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及控制他们的不良行为等。 一、的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所接受的教学的影响,因为教学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运用教学理论知识和规则达成某种教学目标的能力。当问及“您所熟知并运用的教学理论”时,所有的教师都表明熟知目前知名的自闭症教学理论,如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图片信息交换系统(PECS)和社交故事等,所有的教师都表明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了两种甚至以上的教学理论。教师X说:“我习惯将不同的教学理论穿插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比如我喜欢采用结构化教学理论开启每一天,利用图片和时段的搭配让每一个孩子知道自己当日的任务和安排,从而能心情平稳地参与到当日的活动中;而在早茶时间和午餐时间时,我一定会利用图片信息交换系统,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沟通的要求,我感觉在一天的不同时段运用不同的教学理论让我的课堂非常有序,儿童在这之中也能够得到积极的发展。”除了熟知当前知名的自闭症教学理论,不同的专业人员对自己所属领域的相关技能也掌握得很好。作业治疗师R说:“在新西兰,我们需要花四年的时间成为专业的作业治疗师,四年的大学学习教会我如何将游戏与训练有机地结合到日常的教学中,让每一个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锻炼。我想,这是属于我这个职业最重要的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知识讲解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摘要】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闭症儿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融合教育是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提出了以下策略:诚心接纳;爱心帮助;耐心引导;悉心教育;细心交流;留心追踪。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融合教育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说话有障碍、语速缓慢、语音低沉、行动迟缓、不愿与人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尖叫,有时候对他人或对自己有一定的攻击性,他们被人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外星人一样,不认识这个世界,也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各方面的全面异常,大部分患儿还伴有智力落后的症状,而对于病因,尚未明确,可追溯认知神经理论、大脑机制、环境和遗传等因素。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2001年相关数据显示,当时我国0~6岁精神残疾的儿童已有10.4万人,其中大部分为自闭症儿童,平均每万名儿童中就有10多个,而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我们发现,通常他们是孤立的,很难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其实,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融合是为了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而不是让几十个普通孩子陪着一两个自闭症孩子学习,造成顾此失彼,更不是让自闭症孩子随班“混”读或只随不读,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儿童真正融入集体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首先我们要掌握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质 (一)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互动特质 自闭症者的人际关系障碍,包括不注意人、眼睛回避与他人互动、欠缺基本社交应对能力,无法适当表达自己对他人情绪的了解和反应、缺乏参与合作性团体游戏的能力、和父母的依恋关系薄弱。 (二)自闭症儿童言语沟通的特质 约有 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在了解他人的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言语、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时,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在语言使用的质与量都远落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沟通障碍包括不熟练的文法结构、回复言

自闭症幼儿融合式教育干预的案例

自闭症幼儿融合式教育干预的案例研究 周卓钊谭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通过观察记录、访谈和量表测验的方式对一例疑似自闭症幼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融合式教育干预方法对该名疑似自闭症儿童进行在园干预,收到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以为幼儿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提供有用的经验。 关键词:融合式教育干预;疑似自闭症;幼儿;案例研究 儿童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1】一般认为,病因有先后天两种。行为主义观点认为,这是幼儿对错误行为的一种强化。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一、选取案例 以往文献中,幼儿园和教师对自闭症及倾向幼儿教育的理论和观点主要有:1.融合教育模式的呼吁和融合班级的建立展望;2.专门培训教师应对的能力以及抓好教师培训;3.融合教育的及早建立和必要性。其他文献主要从矫治方法上采用个案研究或者实验设计等方式,主要方式有:1.融合教育干预方式;2.综合教育方式;3.中医疗法;4.行为疗法;5.箱庭疗法和饮食疗法等。 由上可见,前人对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管理多提倡融合教育的模式,方法上多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角度讨论。不可置疑的是,幼儿园是最有利于自闭症幼儿社会性技能的发展和迁移,在这个社会化的自然情景中,有足够充分的物理和心理刺激,让幼儿在劳逸结合的良好身心状态下实现全面发展。【2】同样,教师是幼儿一天当中最直接、重要的影响者,对该类幼儿的改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该种视角的实证文献较为缺乏,本文试图弥补这个空白。 (1)案主简介 萌萌(化名),2010年1月生,2012年9月入学,就读于幼儿园小班。根据其父母反映:萌萌非常聪明,能够较长时间独立完成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但她平时不太爱与人接触,总喜欢一个人待着;父母皆为商人,没有时间照看孩子,萌萌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萌萌她出生的时候情感反应较弱,该问题没有得到关注,直到入学后不久,其父母强烈要求教师带萌萌去看心理医生。教师反映:萌萌喜欢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偶尔自言自语不知所云;每次吃饭时间到了,她不就坐,而是围着班上兜圈圈,自言自语,认为“时间未到”,几圈之后又会主动进餐,认为“时间刚到”;她能够非常投入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小部分任务,但是不能像其他幼儿一样,完成大部分工作;秋季她会在被子里全裸睡觉,教师不明其因。 (2)诊断依据: ABC量表结果:分数为63分。通过常模比较,萌萌得分已经超出了53分的临界值,并且离67分的确定值不远,当评定分数超过57分,可认定被评对象有疑似症状;CARS量表结果:总分为32分,根据解释标准,为轻度自闭症。ATEC测验结果为83分,为轻度障碍。据研究人员观察和信息反馈,初步诊断萌萌是疑似孤独症,具有明显的孤独症症状。但是需要经过专家的诊断,才能评定为自闭症(孤独症)。

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

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各方面的异常,大部分患儿还伴有智力落后的症状,而病因尚未明确,可追溯认知神经理论、大脑机制、环境和遗传等因素。 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通常他们是孤独的,很难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其实,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融合教育是为了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而不是让几十个普通孩子陪着一两个自闭症孩子学习,更不是让自闭症孩子随班“混”读或只随不读,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儿童真正融入集体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首先我们要掌握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质 (一)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互动特质 自闭症者的人际关系障碍,包括不注意人、眼睛回避与他人互动、欠缺基本社交应对能力、无法适当表达自己对他人情绪的了解和反应、缺乏参与合作性团体游戏的能力以及和父母的依恋关系薄弱。

(二)自闭症儿童言语沟通的特质 约有 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在了解他人的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言语、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时,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在语言使用的质与量都远落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沟通障碍包括不熟练的文法结构、回复言语(鹦鹉式语言)、代名词倒置、无法使用抽象名词、暗喻性言语、音调简单、语调和节奏缺乏变化、缺乏情绪表达、少有动作配合、无法了解和记忆和他对话的人以及对他们的谈话细节不感兴趣等。因此,自闭症儿童很难用言语的表达和同伴互动沟通,或是同伴无法了解自闭症儿童想要表达的意思,使得自闭症儿童在团体生活中不受欢迎。 (三)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质 模式化、固定的行为是自闭症者的普遍特征。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育乐方面常有仪式行为。另外,功能性、象征性游戏的缺乏也是自闭症的特点之一。自闭症儿童常不按玩具的功能性质操作,而是出现对某些玩具的偏好和不恰当的玩法,如放入嘴里咬,用手触摸特殊的材质或只注意某些角度或动作,而让人觉得它有斜视的现象。自闭症儿童因其固定玩法与知觉缺陷而缺少一般儿童想象的、功能的、变化的及和别人互动的游戏形式。 除上述自闭症的行为特征外,自闭症儿童也常有活动量太高、活动量太低、注意力不集中、缺少主动、对某些事物特别的恐惧或特别的喜爱、乱发脾气,甚至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时有攻击或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只在少部分的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支持 融合教育就是让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 融合教育的支持包括教师支持、同伴支持、环境支持等。 困难和挑战 ?学生能力问题 (社会适应、情绪行为问题、学业问题) ?环境融合的支持度 PRT(关键行为训练) ?是以ABA为基础,关注“关键性”技能的训练,这些关键性技能是发展其他技能所必需的。 ?是一种自然干预方法。 ?通过提高孩子学习的动机与反应来达到。 ?这一技术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将治疗环境中所学到的行为方式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融合教育流程 个训人员(老师,同伴) 地点(个训室,其他活动场所) 培智课堂( 体育课、感知课,语文、数学等课堂) 随班就读(社交沟通,课程支持) 干预领域: 1、语言与沟通 2、社会交往 3、游戏与象征能力 4、认知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分类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长期观察,赢和固德(Wing &Guold)认为,缺乏社会互动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缺乏社会的自闭症程度将自闭症儿童分为三大类: 1、隔离型:这样的儿童好像生活在一个与环境隔离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特征: (1)不喜欢与人接触,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2)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自闭症儿童一生都没有口语能力 (3)非口语表达能力,如不能用眼神与人接触,也不能理解别人的传情 (4)没有共享性注意力,不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感觉特别冷漠和麻木 (5)除了对物理刺激有明显的反应,如(热,电,光,冷),但对人的出现感到漠然(6)通常只有刻板行为,缺乏模仿能力,没有进行象征性游戏的能力 (7)明显的情绪障碍,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有时会大声尖叫或失去情绪控制2、被动型:与隔离的自闭症儿童相比,被动型的自闭症程度要轻一些。特征:(1)能与人接触,有时会表达自己的要求,但不主动,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2)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但表达的意思多是重复的、简单的 (3)有体态语言等非口语的表达能力,但是在理解力方面不行,无法理解别人的传情(4)共享性注意力可以,也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显得特别被动和退缩

自闭症融合教育的三种形式

自闭症融合教育的三种形式 面对自闭症、脑瘫、残障等特殊孩子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是隔离教育,即建立特殊教育学校,把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分开,在特殊学校中又有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自闭症的儿童回归社会的一种手段,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可将自闭儿的融合教育划分为三种形式,已达到循序渐进,逐步回归社会的目的。 第一种形式是自闭儿之间的融合教育形式,也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小组训练教育模式,这种形式主要是在对自闭儿进行诸如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及行为训练之后设计一项或多项集体合作性游戏,让两个或多个自闭儿在每人一个训练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随着孩子注意力.语言能力.模仿能力的逐步增强可以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时间。这种形式有利于自闭儿将所学的游戏和感知觉经验及语言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第二种形式是自闭儿融入到智障儿童当中的融合教育形式,也就是自闭儿在培智班级就读的形式。这种教育形式首先不能间断了对自闭儿的针对性个别训练。在保证一定的个别训练强度和时间之外,其余的时间不论学习和生活.游戏都和智障儿童在一起,其次,要求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及时的矫正其不良行为和不但语言,指导孩子与其他学生进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沟通与交往,最大限度的干预孩子。这种教育形式应当建立在自闭儿有一定语言能力,能够服从简单指令,并且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和模仿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否则会因孩子与同班智障儿之间能力差距过大而导致自闭儿更加孤立。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能在一定范围内给自闭儿以最大限度的干预。 第三种形式是自闭儿融入到普通儿童当中的融合教育形式,也就是自闭儿到普通班就读。这种教育形式也是融合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这种形式同第二种形式一样,只是比第二种提高了一个环境层次,对自闭儿自身的能力要求也更高,更适合一些智力接近正常水平的自闭儿。在实施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有更大的耐心做好个别指导工作,还有一点,也是与第二种不同的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老师做好普通孩子的思想工作,要求普通孩子接纳认可和帮助自闭症孩子,使他们包容在所有人的关心和重视当中,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行为,逐步走出孤独的世界。

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孤独症) 融合教育中的支持——“从教师到同伴” 学生在班级中达到: 1物理的融合 2社会的融合 3功能的融合 1,物理融合指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班级上课,这是融合教育的最低标准; 2,社会融合是指特殊学生能够被班级其他学生所接纳,并能与他们产生正向的沟通和互动; 3,功能融合是指特殊学生在班级中能够学习,其功能表现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普教与特教合作的支持模式 *协助模式 *观察式 *巡回指导式 ·集体活动中的支持 *幼儿园一日常规中的支持 1,运用视觉提示 2,运用时间安排 3,运用空间位置安排 4,运用提前预知 *集体教学中的支持 1,运用主题教学提供支持 2,运用区域活动提供支持 3,分享阅读课上得支持 ·教师引导下的同伴支持 *同伴选择 *生活常规中的同伴支持 *区域活动中同伴的支持 *同伴是求助对象 *从同伴发展成固定的玩伴 ·融合教育中的游戏教学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游戏的手段进行教学就是承认儿童的共性,尊重儿童的天性。 儿童就是在游戏中成长起来的。 *充分体验亲自互动的乐趣,提高孤独症儿童的交往欲望

*通过脱敏,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感觉适应力 *增加游戏体验,交往对象从父母扩展到他人 *创设热闹的气氛,吸引孩子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 *变换不同的玩法,保持孩子对游戏的兴趣 *增加生活体验,扩充游戏的内容,培养想象 1,搭积木 2,橡皮泥 *和小朋友产生互动,学习交往的相互性,在交往中发展语言 1,习惯和小朋友在一起 2,在互动中学习交往的相互性 3,在交往中发展语言 *在游戏中学习规则 *合作游戏需要心理解读能力 ·早期融合教育的干预思路 融合教育强调孩子在最小限制的环境中,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便于孩子参与性与独立性的提高。我们所强调的独立性与参与性,就是孩子的自主性,活动的积极性。 *获得安全感 1,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 陌生的环境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 以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孩子在陌生环境中安全感的获得 - 自信心不足影响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安全感的获得 2,如何促进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 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 营造幼儿园真正接纳的氛围,尊重孩子的特点,也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 因素- 经常性地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自信,也是安 全感建立的重要因素*培养适当行为 1,学会适当的方式和小朋友交往 -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常见问题行为表现与原因 -如何解决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问题 2,加强孩子对集体环境的理解 3,培养孩子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4,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培养共同关注力 1,如何运用游戏训练孩子的共同关注力 - 从对物体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主动关注 - 通过互动游戏加强对人的关注能力 - 小组活动中的关注里培养 2,生活中的共同关注力培养 3,训练中的误区影响孩子共同关注力 *培养参照学习能力 1,什么是参照学习

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探究

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探究 摘要:融合教育起源于上世纪,对于我们孤独症的孩子来说,我们的最终目标 是让他们能走入社会,融入社会,那融合教育是我们孤独症孩子的必经之路。现 阶段已经有很多身患孤独症的儿童开始接受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所开展的融合性 教育,但是就当前的社会认知来说,孤独症仍然是一种病态的、异于常人的疾病 的一种心理缺陷疾病。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孩子“有病”应该接受治疗,而且患有 孤独症的孩子和普通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也得不到应 有的尊重。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 现今的医疗手段对于孤独症这种广发性的神经发育障碍还未有治愈的手段、 也没有开发出特效药对孤独症进行治疗,目前对于孤独症的治疗来说最为有效的 就是教育干预,通过对教育进行干预,使得患有孤独症的儿童的生存能力和生活 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经有关研究表明,在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孤独 症儿童比不在特殊学校和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孤独症儿童的交际能力更好。在全 世界范围内普通的学校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认可,将孤 独症儿童放入到班级群体进行融合,这种形式是我国针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一 种趋势。 1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 就现在的医疗条件而言,孤独症症还无有效的医学手段可以治愈,教育干预 是目前缓解孤独症儿童症状最为有效的方式,在未来将孤独症儿童放入特殊学校、康复机构、入普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是未来的主要趋势,我国目前对特殊儿童 的主要安置方式就是将特殊学生安置班级群体就读、让特殊学生一起接受教育, 但是就目前融合教育的现状来看,融合教育的融合深度和广度是明显不够的,主 要表现为老师对孤独症儿童的的接受度不够高,带有有色的眼光看待孤独症儿童,给予不了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的关注度,他们的思维还是以一种看待病人 的眼光看待孤独症儿童,而社会上对孤独症儿童所带有的偏见也影响到懵懂无知 的儿童对待孤独症儿童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融合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无法有效的接受融合教育所给他们带来的积极作用。这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伤害,如何扭转“正常人的社会思维”改变对 待孤独症儿童的态度、综合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为这些进入到班级接受教育的孩子 们打造一个温暖、舒适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在这个大环境中得到爱的温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生活,使得孤独症儿童 的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孤独症儿童在进入到班级的时候只是“ 随班就坐”而达不到“随班就读”的标准,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无视身患孤独 症儿童的正常需求、对他们的正常的言语、动作、行为也多有反感,还有些孩子 欺负孤独症儿童老师不加以制止和管理,这使得融合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 从十九世纪开始,专家学者就开始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研究、对孤独症儿童如 何教育的问题也展开了积极的探讨,在国外的一些孤独症儿童就读的学校,大多 数都配备有能够进行特殊教育的辅导老师,在加上我国的融合教育的起步比较的晚,所以,需要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多多借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优秀经验,政府 以及相关部门也要给予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关注,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构建科学完 整的孤独症儿童教育体系。

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自1994 年《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融合教育观念以来, 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 包括自闭症儿童) 进入普通班级就读, 融合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主导趋势, 在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丰硕成果。所谓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 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 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融合教育为在语言、行为与社会交往等方面均存在缺陷的自闭症儿童提供了自然的社交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 当然是理想的教育安置方式, 但自闭症儿童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也给融合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 欲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 最大限度发挥自闭症儿童的潜能, 必然需要大量特殊服务的支持。部分研究者开始致力于提高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的工作.美国是融合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 其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取得的成就引人瞩目, 对各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鉴于此,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安置形式、融合教育挑战与成就及融合教育安置需考虑的因素, 以期引起我国对融合教育的重视, 为我国自闭症儿童教育实践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2 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安置形式 目前存在五类自闭症儿童教育安置模式: 普通班级、资源教室、特殊教育学校、寄宿制机构、家庭教育或者医院安置。随着融合教育的开展, 普通班级和资源教室成为美国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主要模式。 3 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成就与挑战 融合教育在美国开展多年以来, 获得了政府、学校、家长的支持,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体而言, 美国普通学校营造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接纳氛围, 并提供了较为恰当的支持干预措施, 促进了自闭症儿童学业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但在这些成就的背后, 也隐藏着一些深层的问题, 如: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学业成就和社交技能发展的可持续性、全员参与接纳态度如何转 换为具体的支持行动、支持干预策略具体实施的有效性等。这里将从学业成就和社交技能、学校接纳态度、支持干预策略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美国自闭症儿童所取得的成就和挑战。(1)自闭症儿童学业成就和社交技能 在普通班级中,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Harris 等人发现自闭症幼儿进入普通班级后IQ 和语言能力都有明显提高.Stahmer 等人发现融合教育中自闭症儿童的适应性行为、功能性交流、社交技能和游戏技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自闭症症状有所减轻。Banda 对一名13 岁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发现, 进入小学融合班级后其数学能力明显有了提升。与学业能力相似, 进入普通班级的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也有所提高。随着年级的增长, 自闭症儿童在学业成就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进步有限, 即自闭症儿童在学业和社交能力方面的进步不具有持续性, 只体现在认知内容和人际关系较为简单的低年级阶段。在报告积极结果的研究中, 自闭症儿童一般都接受了充足恰当的支持服务和干预策略。因此, 只有接受了额外教育干预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才可能在普通班级中获得长久的进步。但是目前美国部分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质量不高, 有效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缺乏、教学目标与需求相脱节等问题使得自闭症儿童并不能获得充足有效的支持服务。 (2)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态度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 导读:融合教育是20世纪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想,是继承“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提倡尽可能的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置在一起,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倡融合教育更多的是从人本主义的观点出发,来关爱这些特殊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 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自闭症儿童自身的内心较为封闭,如果孩子长期的留在家里或者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不能克服神经发育所造成的障碍,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自闭症儿童二次身心发展障碍,产生一系列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因此,应该及早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一些社会障碍,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敞开的集体环境,来刺激他们走出封闭的世界,而学校无疑是最理想的场所。 推行融合教育的条件 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是理想化的,真正推行起来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保障:首先要将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不仅是老师和相关的推行者,还要得到其他正常孩子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其次,要确保师资力量的完善,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将融合教育优质的践行下去;此外,还需要支持保障体系的完善,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推行融合教育理念的坚强后盾。 现阶段融合教育面临多重困难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自闭症的研究相对滞后,在专业领域的支持相对较少,包括缺乏相对完善的体系支持和经费支持,教师专业性不强,人员有限,专业的研究人员也比较少等等。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等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融合教育的理解度和认同度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融合教育需深入人心,达成共识 只有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多机构,多领域的相关人员达成了共识,才能在融合教育中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运用一定的专业技能来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成功互动,为自闭症儿童赢得最大化的康复效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主任张桂娥教授是融合教育的先行者,为了能让在这里训练的自闭症儿童能和正常的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她组织了“小老师爱心志愿团”,让这些“特教妈妈”的孩子们每天放学陪着这些孤独儿童上课,学习,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与快乐,对这些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今年15岁的自闭症儿童小范就是这样一名幸运的孤独儿,凭着妈妈不懈的努力,一直在学校里随班就读,现在已经在社会交往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与发展,如果不留意,你可能不知道他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 这些是融合教育推行实践的个例,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分析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分析 摘要:儿童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融合教育为自闭症儿 童的治疗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 在推行融合教育。本文在融合教育背景理论的基础上,运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 了自闭症儿童学龄前融合教育的问题及可行性,分析了我国自闭症儿童学前融合 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行融合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自闭症;融合教育;推行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个案分析 一、问题提出 自闭症是指在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上有障碍,主要表现在行为上孤立、奇特、感觉异常、动作刻板反复,语言发展受阻,沉浸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1】。融合教育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置在一起实施教育,为特殊儿童创造 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增加特殊需要儿童与普通幼儿 交往的机会。年龄相当的幼儿可以提供适当的社会和语言示范。融合教育的另一 个重要的功能是低龄的特殊需要儿童会利用融合的环境,观察并模仿其他普通儿 童而获得更好的技能。融合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3】。 二、研究对象 男,2010年7月5日出生,足月剖腹产儿,出生时未见异常,11个月的时 候就能行走,但一直都是用小跑的方式,不能稳定的行走。有语言,但不能和别 人进行复杂的交流。其家族没有类似病例。父亲是一名电脑编程员,母亲是一名 运动员。1岁时检查有癫痫,1岁3个月时被诊断为自闭症,一直在康复机构训练,随后转入北京市一家融合教育机构训练。 三、研究前的评估 用自闭症行为量表(ABC),对他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 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评估,发现对象在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五 个方面都有中度程度的障碍。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定如下: (一)社会行为习惯 对象与人交流很少,常自言自语,多动不安,有明显的冲动和破坏行为: 摔东西、不听从老师指令、大喊大叫、随意离开座位,为了逃避上课,会有一些 故意的逃避行为,如:把凳子藏起来、把书撕碎,躺在地上不起来,甚者大哭大叫。 (二)课堂注意力的维持 对象注意力特别差,总是东张西望,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觉特别敏感,如 果周围有什么细微的声音,他会马上去寻找,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老师的身上。数 学学习能力差,只能数出10以下的数字。喜欢听故事,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 他能认真的听,但如果有什么细微的声音还是会吸引到别的事物上面。 (三)与同学的互动与交流 对象课前一直拉紧妈妈,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小朋友触碰到他,他就会 马上缩回去,或者大声喊叫。下课后喜欢一个人在角落玩毛绒玩具,或者玩羊角球,也不会主动的和其它小朋友玩,有时会发出很大的声音,不顾忌其它人的感受。

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发现现在的孤独症儿童家长对于怎样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式的自然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训练中融合教育的理念也做得不错,但是在进行干预性训练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家长们束手无策,甚至开始懊恼自己,而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以及儿童的整个康复训练。 孤独症儿童在家庭训练中,老师一再指导的是:要保持一定的弹性调整,循序渐进的加入家长想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孤独症儿童在家庭训练中常用的融合教育的策略,有些家长也掌握了一部分,而且做得也很好,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首先,做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我们要了解的是,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日常常规性训练过程中,儿童的行为是会形成一种阶段性的,会在儿童不同的阶段而产生不同性质的行为现象,而后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家长同样的采用了自然训练法以及融合教育的策略介入了整个的干预过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又或者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没几日又有另一个问题出现,这时的家长就会不知所措的觉得孩子没救了。 对于在家庭训练过程中如何运用融合教育的策略,则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这里包括了很多细节性的延伸,可以帮助在常规训练中解决孤独症儿童频频出现的问题。而在家庭中进行融合教育,我们一定要谨记一个原则,就是我刚刚提到了训练中要保持弹性调整,渐进的加入目标。只有这样,在与孤独症儿童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才不会出现儿童不专心,搞不清楚状况,与游戏互动差等等一些问题。 家庭训练,首先是以家庭为平台,以平等为准则,以多元化为理念,以生活为目标,进行家庭融合式训练,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要利用这个天然的平台进行有结构有层次性的康复训练。 一善用例行性的活动。 例如:早晨起床穿衣,要排队做操后整齐的进入教室,课间排队入厕,放学和老师手拉手排队下课等等。 二善用团体以及家庭力量。 例如:家庭里的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同学,朋友。 三善用示范与引导。 例如:示范者的示范要夸大,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合理的引导要在关键是才有效,训练过程中要多示范与引导,少纠正与指责。 四善用提示。 例如:图片或是影片,一些可以让孩子学习的通道,视觉感官的训练是首要的。 五善用游戏融合。 例如:有很多的家长就会很头疼这样的问题,游戏,哪有那么多的游戏可做,游戏,只是玩的代名词,怎么高兴怎么玩,玩出真,玩出彩。 六善用资源。

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9-12-27T15:52:59.4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冯玉洁侯香存向成玲 [导读] 自闭症儿童作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融合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我国的应用,让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对其享受与普通儿童一起生活学习、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接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自闭症儿童作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融合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我国的应用,让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对其享受与普通儿童一起生活学习、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接纳、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教师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是指将自闭症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接受普通教育、与普通儿童一起共同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 1、大众的认识不一。随着每年世界自闭症日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不少人越来越关注和包容自闭症儿童,对于让自闭症儿童走进普校进行融合教育,不少学校和专业人士持赞同观点,认为普校可以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融入集体生活、社会生活。但消极的呼声也不断响起。首先是普校的反对。学校有了自闭症儿童,就会考虑更多安全、教学的问题,需承受更多来自家长的压力;其次是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他们不了解自闭症,不能及时察觉和引起重视,有些家长还简单地将责任归给学校;最后是从自闭症儿童的角度考虑,他们不愿开口说话,社交成为大问题,可能会被嘲笑欺凌批评,其心理压力会增大,导致心理疾病。 2、学校、幼儿园缺乏特殊教育专业人士,尤其是“复合型”资源教师。自闭症融合教育在我国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专业研究与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融合教育多采取随班就读的教育方式,而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融合教育人士多为学前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也制约着融合教育的深层次开展。当前幼儿园、小学中,“复合型”资源教师不足也是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资源教师要承担特殊儿童的测量、咨询、教学等任务,同时是普通教育教师、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咨询者,但目前资源教师面临年龄和性别机构化的问题,更明显的是,资源教师多持有普通教师资格证,缺乏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认证。特殊教育知识和普通教育教学能力的资源教师严重不足,影响着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 3、政府关于融合教育政策保障不到位。2011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残疾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将自闭症儿童纳入随班就读的对象;2014年,国家首次用“全纳教育”一词作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总目标。这些政策对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政策文件中强调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但还有大量自闭症儿童未能如愿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一项华南地区自闭症人群服务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政府出台了自闭症儿童可就近进入普通学校的政策,但受访家庭的自闭症儿童中仅有10.43%接受了普通学校的教育。各地区缺乏响应国家号召的地方政策,使得家长们也无法得到明确的政策保障信息。 4、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中进步显著。融合教育旨在将特殊幼儿安置于普通教育环境中,原先“隔离”状态改为与普通儿童融合,消除自闭症儿童交往上的空间障碍。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接受过融合教育之后,症状已有明显改善。如人民日报在第九个“世界自闭症日”报道“天津市孤独症儿童社区康复项目为8所幼儿园的41个自闭症儿童提供融合教育,经过三年后,所有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有显著改善”。 二、促进国内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发展的合理建议 1、构建全员参与的融合教育氛围。融合教育氛围的构建不仅是自闭症儿童所在班级教师与普通儿童的责任,还是每一位在校人员的职责,仅是态度上的接纳是远不够的,还需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融合教育氛围,许多工作有待发展和改善,包括:提高普通学校行政人员尤其是校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对普通教师进行更为系统的培训,提高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和专业的应对能力等。另外,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家庭的协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2、完善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的配置。自闭症儿童由于其特殊情况,需要专业的特教老师、专业的设施和场所给予支持帮助。除了学习一般课程外,自闭症儿童还需在资源教室里接受特教老师的额外辅导。资源教室的建设和室内布置帮助了他们顺利地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因此,从资源教室着手,完善随班就读的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相关专家或特教老师进行个别化教育,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资源设施,努力为自闭症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加强自闭症儿童的学校教育和康复机构训练的衔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与教育的衔接是融合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由于自闭症儿童存在社会沟通交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难以适应环境,有些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他们需要在进入学校之前,接受一定的康复训练或适应性课程教育,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康复机构”为中心的干预模式确实能提高他们的单项技能,但对整体社会性发展作用并不明显,部分儿童经过康复训练,增强了自身的能力,却因为一些行为问题又被送回特殊教育机构中。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康复机构两者的有效衔接,两者需要交流联系。 在自闭症发生率正快速上升,全世界都面临新的挑战,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之路才刚刚开始,但相信的是,融合教育是现代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一个包容和谐的融合社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让这些星星的孩子也发光发亮。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策略 【摘要】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闭症儿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融合教育是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提出了以下策略:诚心接纳;爱心帮助;耐心引导;悉心教育;细心交流;留心追踪。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融合教育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说话有障碍、语速缓慢、语音低沉、行动迟缓、不愿与人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尖叫,有时候对他人或对自己有一定的攻击性,他们被人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外星人一样,不认识这个世界,也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各方面的全面异常,大部分患儿还伴有智力落后的症状,而对于病因,尚未明确,可追溯认知神经理论、大脑机制、环境和遗传等因素。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2001年相关数据显示,当时我国0~6岁精神残疾的儿童已有10.4万人,其中大部分为自闭症儿童,平均每万名儿童中就有10多个,而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我们发现,通常他们是孤立的,很难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其实,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融合是为了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而不是让几十个普通孩子陪着一两个自闭症孩子学习,造成顾此失彼,更不是让自闭症孩子随班“混”读或只随不读,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儿童真正融入集体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首先我们要掌握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质 (一)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互动特质 自闭症者的人际关系障碍,包括不注意人、眼睛回避与他人互动、欠缺基本社交应对能力,无法适当表达自己对他人情绪的了解和反应、缺乏参与合作性团体游戏的能力、和父母的依恋关系薄弱。 (二)自闭症儿童言语沟通的特质 约有 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在了解他人的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言语、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时,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在语言使用的质与量都远落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沟通障碍包括不熟练的文法结构、回复言语或称

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一点反思

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一点反思 作者:张玉琳 来源:《师资建设》 2014年第7期 文/重师大初教院附小幼儿园张玉琳 写在前面的话:很难忘记两年前,站在我面前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小石头(化名),如果不是孩子的妈妈提 前告诉我她被诊断为语言障碍,属于自闭症,如果不是我问了三次“小朋友,你可以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这个 孩子都没有做出反应,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前提下,我会认为这个孩子就是一个普通小孩,没有任何的特殊之处。而实际情况是,这是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他是星星的孩子,他们生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我看着这个可爱的 孩子,怜爱之心顿生,心里猜度着他们有没有、会不会渴望外面世界的热闹? 自闭症 为什么是星星的孩子?自闭症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 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从各方面寻找答案,但无法解释,只好把他们叫做“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我查阅资料得知,自闭症心理障碍或自闭症、孤独症(Autism),是一种儿童期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社会互动 以及交流的显著损害,同时也存在行为、兴趣以及主动性的明显受损。罹患自闭症的孩子表现出了一系列令人迷惑的 症状。大部分自闭症心理障碍患者是在36个月大之前发病。 自闭症心理障碍患者的症状之一就是他们没有发展出与他们年龄相匹配的社会人际关系。小石头看到我办公室里 面的小玩具,没有表现出任何其他小朋友进来之后都会表现出的雀跃和渴望。他只是默默地站在妈妈的身边,静静地 看着自己想看的地方。他没有在同龄人中交过任何朋友,他把他与成年人之间的接触定义为把成年人作为一种工具, 比如,牵着成年人的手以便能达到一个地方取得他想要的东西。有一项研究表明,自闭症心理障碍的人,可能对社会 场景不感兴趣,因此并不能享受与他人的有意义的社会关系,也没有能力去发展这种关系。 症状二就是他们交流能力的损伤,他们大部分的语言和交流都是简单的或者只是通过手势进行,有一些人会重复 其他人的话,比如小石头会在妈妈的指导下说“再见,你好”之类简单的语言,但是缺乏主动语言。 症状三就是行为、兴趣以及活动方面的受限。小石头就希望事物能保持原来的样子:一旦发生了变化是,他就会 极为难过或者焦虑甚至躁狂。即使在后来的幼儿园生活里面,他也会最大可能的将自己的东西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自闭症幼儿园融合教育 传统的特殊教育是将有残障的儿童从正常人群中分离出来,将这些儿童按障碍的特点进行分类,接受有针对性的 特殊教育,这是一种“正常”与“特殊”有着严格界限的隔离式教育。在我国,将自闭症儿童集中在专门的特殊训练机构, 进行隔离式形式化训练,这是传统教育在我国自闭症教育中的沿用。实际上,特殊儿童需要的是特殊的辅助,但是, 他们不需要特殊的隔离,特别是对具有社会功能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尤其如此。 自闭症融合教育主张自闭症儿童回到普通教育系统,提倡满足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的教育需要,创设幼儿园和普 通学校中全纳教育的交往环境。首先,融合教育不是特殊儿童数量的累加。如果把自闭症孩子放在一起上集体大课, 那不是融合教育。其次,融合教育不等于混合教育,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学校教育是自闭症融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随着全社会对特殊儿童接纳程度的提高,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普通幼儿园和学校接受了自闭症儿童。但是,大多数 幼儿园、学校接收了自闭症学生以后,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自闭症儿童社会性康复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 的教育干预,通过在变通教育环境中给予自闭症学生特殊辅助来实现的,并不是让自闭症孩子与正常孩子简单地混合 在一起就能够获得康复的。决定融合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是:在正常人的学习环境中,还必须给予自闭症孩子特殊的 个别辅助。没有个别辅助措施,就难以避免有些幼儿园、学校的融合教育变成了简单的混合。简单混合的结果,可能 会导致自闭症孩子出现社会性发展停滞。融合教育包括有融合教育目标,有融合教育计划以及有融合教育中的个别辅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