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atron 后置处理技术

Cimatron 后置处理技术
Cimatron 后置处理技术

Cimatron 后置处理技术

* DEMO 3 axes Post Processor for FANUC *表示为注释文本,将不起作用

* CIMATRON90 VER 9.0

* Last update : 23-FEB-1998

********************************************************

* define private variables: *定义后置处理中需要用到的变量类型,通常不修改FORMAT (SEQUENCING) Seq SubSeq CNTRL_NUM NURBS_DEG count first deg ;

FORMAT (TOOL) CutterComp FirstTool LastTool ;

FORMAT (COORDINATES) Xold Yold Zold DXcenter DYcenter DZcenter ; FORMAT (COORDINATES) Zinit Clear Depth CNTRL_X CNTRL_Y CNTRL_Z KNOT_ ;

FORMAT (COORDINATES) Xhome Yhome Zhome ;

FORMAT (COORDINATES) XfirstOrigin YfirstOrigin ZfirstOrigin ;

FORMAT (USER_1) CurrSubNum ;

FORMAT (coordinates) ORIGOLDI ORIGOLDJ ORIGOLDK ;

* define private flags:

FORMAT (USER_2) FlagSub FlagSeq FlagSpin;

FORMAT (USER_2) FirstOriginChange FlagError Flagrotmac ;

* define private constants:

FORMAT (USER_2) YES NO ;

* change the format of existing variables:

FORMAT (USER_1) SUB_NUMBER ;

******************************************************** INTERACTION (USER_1) "MAIN-PROGRAM-NUMBER" MainNum = 100 ;

INTERACTION (TOOL) "DIACOMP=TOOL+" DiaComp = 50 ;

INTERACTION (USER_1) "TOOL-CHANGE-PROGRAM" ChangeTool = 8000 ;

INTERACTION (CHARACTER) "SEQUENCING" NumYN = "N" ;

INTERACTION (SEQUENCING) "SEQUENC-START" SeqStart = 10 ;

INTERACTION (SEQUENCING) "SEQUENC-INCR." SeqIncr = 10 ;

INTERACTION (CHARACTER) "SUBROUTINES" Sub = "Y" ;

INTERACTION (USER_1) "SUB-PROGRAM-NUMBER" StartSubNum = 1000 ;

* INTERACTION 为交互内容,可以输入,即在后置处理对话框中出现的内容可以试着将里面的文字变为中文

********************************************************

NON_MODAL ALL_V AR; * MODAL定义变量是否为模态,像X_CURPOS这

种坐标位置当然是随时都在变化的

MODAL X_CURPOS Y_CURPOS Z_CURPOS ;

MODAL LIN_MOV CIRC_MOV MCH_FEED SPIN_SPEED SPIN_DIR MCH_COOL MCH_DWELL;

MODAL CUTCOM_ON CUTCOM_OFF ;

MODAL CYC_DEPTH CYC_PECK CYC_DWELL CYC_RETR CYC_CLEAR Depth Clear NURBS_MOV;

IDENTICAL X_CURPOS X_ENDPT ;

IDENTICAL Y_CURPOS Y_ENDPT ;

*每输出一行程序之前,调用一个新的值,即保持侦测状态

******* *************************************************

NEW_LINE_IS $ ; * $ 为换行指令,这一段内容制定程序是如何换行的IF_SET (FlagSeq _EQ_ NO) $使用IF….ELSE 语句判断,OUTPUT表示输出

OUTPUT \J ;

ELSE

IF_SET (FlagSub _EQ_ NO)

OUTPUT \J "N" Seq ;

Seq = Seq + SeqIncr ;

ELSE

OUTPUT \J "N" SubSeq ;

SubSeq = SubSeq + SeqIncr ;

END_IF ;

END_IF ;

******************************************************** BEGINNING OF TAPE: 程序头的指定

YES = 1 ;

NO = 0 ;

Seq = SeqStart ;

FlagSeq = NO ;

FlagSub = NO ;

IF_SET (NumYN _EQ_ "y") FlagSeq = YES ; END_IF ;

IF_SET (NumYN _EQ_ "Y") FlagSeq = YES ; END_IF ;

IF_SET (Sub _EQ_ "y") Sub = "Y" ; END_IF ;

IF_SET (Sub _EQ_ "Y")

SET_OFF NO_SUBROUT ;

ELSE

SET_ON NO_SUBROUT ;

END_IF ;

*----Unit matrix (MUST be input in this order !!!) 指定XYZ轴的方向,绝对不能改ROT_MAT1 = 1.0 ; ROT_MAT2 = 0.0 ; ROT_MAT3 = 0.0 ;

ROT_MAT4 = 0.0 ; ROT_MAT5 = 1.0 ; ROT_MAT6 = 0.0 ;

ROT_MAT7 = 0.0 ; ROT_MAT8 = 0.0 ; ROT_MAT9 = 1.0 ;

*-----shift all data according to the MCHINE ZERO indicated by the

* user in the POSTPR interaction 如果指定为对刀点相对于编程原点偏移,设置坐标值如何转换

TRANS_MATX = 0 - X_MACH ;

TRANS_MATY = 0 - Y_MACH ;

TRANS_MATZ = 0 - Z_MACH ;

*-----shift the HOME according to the MCHINE ZERO indicated by the

* user in the POSTPR interaction

Xhome = X_HOME - X_MACH ;

Yhome = Y_HOME - Y_MACH ;

Zhome = Z_HOME - Z_MACH ;

*-----tool location is HOME 刀具原点

Xold = X_HOME ;

Yold = Y_HOME ;

Zold = Z_HOME ;

*-----For 1st ORIGIN CHANGE

FirstOriginChange = YES ;

MCH_FEED = 9999 ;

*-----output

IF_SET (FlagSeq _EQ_ YES ) 换行后输出子程序号

OUTPUT "%" \J "O" MainNum ;

ELSE

OUTPUT " %" \J " O" MainNum ;

END_IF ;

*--For the first origin change

ORIGOLDI=0 ; ORIGOLDJ=0 ; ORIGOLDK=1 ;

flagrotmac = no ;

BEGINNING OF PROC: 程序开始段

KEEP PROC_NAME ;

SET_ON MCH_COOL ;

FlagSub = NO ;

SubSeq = SeqStart ;

END OF TAPE: 使用完一把刀具后

IF_SET (FirstTool _NE_ LastTool)

OUTPUT $ " T" NEXT_TOOL " M98 P" ChangeTool;

END_IF ;

OUTPUT $ " M30 " ;

END OF FILE: 程序结束符

IF_SET (FlagSeq _EQ_ YES )

OUTPUT \J "%" ;

ELSE

OUTPUT \J " %" ;

END_IF ;

********************************************************

FEED:

KEEP MCH_FEED ; 如果F值没有改变,则此行程序不输出F。后面为主轴转速、冷却液、刀补等

SPIN:

KEEP SPIN_SPEED ;

COOLANT:

KEEP MCH_COOL ;

DWELL:

KEEP MCH_DWELL ;

CUTTER COMPENSATION:

KEEP CUTCOM_ON ;

CUTTER COMPENSATION: COFF:

KEEP CUTCOM_OFF ;

********************************************************

TOOL CHANGE: FIRST: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save first tool number 保存刀具号

FirstTool = CURR_TOOL ;

LastTool = CURR_TOOL ;

*-----tool cutter compensation register number 保存刀补号

CutterComp = CURR_TOOL + DiaComp ;

*-----assuming 1st tool is in the spindle, there is no need

* for tool change) 输出了T01,如果没有换刀功能,删除后面几行OUTPUT $ " T" CURR_TOOL ;

*-----more then one tool in this run of the Post Processor

IF_SET (NEXT_TOOL _NE_ CURR_TOOL)

OUTPUT $ " T" NEXT_TOOL ;

END_IF ;

*-----standard tool change commands. (assuming 1st tool is in

* 程序头的标准语名,如果要增加G54等指令,可直接输入到这一位置OUTPUT $ " G90 G80 G00 G17 G40 M23" ;

OUTPUT $ " G43 H" CURR_TOOL " Z" Zhome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产生类似于G43 H1 Z50 S300 M3 的一行代码

TOOL CHANGE: 加工过程中的换刀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tool cutter compensation register number

CutterComp = CURR_TOOL + DiaComp ;

*-----tool change command (by using an internal tool change

* subroutine)

OUTPUT $ " T" CURR_TOOL " M98 P" ChangeTool ;

OUTPUT $ " T" NEXT_TOOL ;

*-----standard tool change commands. (assuming 1st tool is in

OUTPUT $ " G90 G80 G00 G17 G40 M23" ;

OUTPUT $ " G43 H" CURR_TOOL " Z" Zhome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TOOL CHANGE: LAST: 最后换刀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save last tool number

LastTool = CURR_TOOL ;

*-----tool cutter compensation register number

CutterComp = CURR_TOOL + DiaComp ;

OUTPUT $ " T" CURR_TOOL " M98 P" ChangeTool ;

*-----the last tool is the same as the first tool

IF_SET (NEXT_TOOL _NE_ CURR_TOOL)

OUTPUT $ " T" NEXT_TOOL ;

END_IF ;

*-----standard tool change commands. (assuming 1st tool is in

OUTPUT $ " G90 G80 G00 G17 G40 M23" ;

OUTPUT $ " G43 H" CURR_TOOL " Z" Zhome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

LINEAR MOTION: FAST:G00 的输出格式

FlagSpin = NO ;

IF_SET (SPIN_SPEED)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SPIN_DIR)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FlagSpin _EQ_ YES)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OUTPUT $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END_IF ;

OUTPUT $ ;

IF_SET (LIN_MOV) OUTPUT " " LIN_MOV ; END_IF ;

IF_SET (X_CURPOS) OUTPUT " X" X_CURPOS ; END_IF ;

IF_SET (Y_CURPOS) OUTPUT " Y" Y_CURPOS ; END_IF ;

IF_SET (Z_CURPOS) OUTPUT " Z" Z_CURPOS ; END_IF ;

IF_SET (MCH_COOL) OUTPUT " " MCH_COOL ; END_IF ;

SET_ON CIRC_MOV NURBS_MOV ;

Xold = X_CURPOS ;

Yold = Y_CURPOS ;

Zold = Z_CURPOS ;

LINEAR MOTION: G01的输出格式

FlagSpin = NO ;

IF_SET (SPIN_SPEED)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SPIN_DIR)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FlagSpin _EQ_ YES)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OUTPUT $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END_IF ;

OUTPUT $ ;

IF_SET (LIN_MOV) OUTPUT " " LIN_MOV ; END_IF ;

IF_SET (CUTCOM_ON) OUTPUT " " CUTCOM_ON " D" CutterComp ; END_IF ;

IF_SET (CUTCOM_OFF) OUTPUT " " CUTCOM_OFF ; END_IF ;

IF_SET (X_CURPOS) OUTPUT " X" X_CURPOS ; END_IF ;

IF_SET (Y_CURPOS) OUTPUT " Y" Y_CURPOS ; END_IF ;

IF_SET (Z_CURPOS) OUTPUT " Z" Z_CURPOS ; END_IF ;

IF_SET (MCH_FEED) OUTPUT " F" MCH_FEED ; END_IF ;

IF_SET (MCH_COOL) OUTPUT " " MCH_COOL ; END_IF ;

SET_ON CIRC_MOV NURBS_MOV;

Xold = X_CURPOS ;

Yold = Y_CURPOS ;

Zold = Z_CURPOS ;

******************************************************** CIRCULAR MOTION: 圆弧运动的输出格式

FlagSpin = NO ;

IF_SET (SPIN_SPEED)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SPIN_DIR)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FlagSpin _EQ_ YES)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OUTPUT $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END_IF ;

DXcenter = X_CENTER - Xold ;

DYcenter = Y_CENTER - Yold ;

DZcenter = Z_CENTER - Zold ;

OUTPUT $ ;

IF_SET (CIRC_MOV) OUTPUT " " CIRC_MOV ; END_IF ;

IF_SET (X_CURPOS) OUTPUT " X" X_ENDPT ; END_IF ;

IF_SET (Y_CURPOS) OUTPUT " Y" Y_ENDPT ; END_IF ;

IF_SET (Z_CURPOS) OUTPUT " Z" Z_ENDPT ; END_IF ;

IF_SET (DXcenter _NE_ 0.0) OUTPUT " I" DXcenter ; END_IF ;

IF_SET (DYcenter _NE_ 0.0) OUTPUT " J" DYcenter ; END_IF ;

IF_SET (DZcenter _NE_ 0.0) OUTPUT " K" DZcenter ; END_IF ;

IF_SET (MCH_FEED) OUTPUT " F" MCH_FEED ; END_IF ;

IF_SET (MCH_COOL) OUTPUT " " MCH_COOL ; END_IF ;

SET_ON LIN_MOV NURBS_MOV ;

Xold = X_CURPOS ;

Yold = Y_CURPOS ;

Zold = Z_CURPOS ;

****************************************************************** NURBS MOTION: START:

OUTPUT $ NURBS_MOV "P" NURBS_DEG ;

count = 0;

first = 1;

SET_ON MCH_FEED;

NURBS MOTION:

IF_SET (first _EQ_ 1)

OUTPUT "K" KNOT_ "X" CNTRL_X "Y" CNTRL_Y "Z" CNTRL_Z "F" MCH_FEED;

END_IF;

IF_SET (first _EQ_ 0)

OUTPUT $ "K" KNOT_ "X" CNTRL_X "Y" CNTRL_Y "Z" CNTRL_Z;

END_IF;

first = 0;

NURBS MOTION: END:

deg = NURBS_DEG ;

REPEAT

count = count + 1 ;

OUTPUT $ "K" KNOT_ ;

UNTIL (count _EQ_ deg) ;

SET_ON LIN_MOV CIRC_MOV MCH_FEED;

********************************************************

INSERT WITH:

OUTPUT $ INS_STR ;

INSERT WITHOUT:

OUTPUT \J INS_STR ;

MESSAGE:

OUTPUT $ "( " MESS_STR " )" ;

********************************************************

CYCLE: ON: 钻孔循环的输出格式

FlagSpin = NO ;

IF_SET (SPIN_SPEED)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SPIN_DIR) FlagSpin = YES ; END_IF ;

IF_SET (FlagSpin _EQ_ YES)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OUTPUT $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END_IF ;

SET_ON X_CURPOS Y_CURPOS Z_CURPOS ;

SET_ON CYC_DEPTH CYC_RETR CYC_CLEAR MCH_FEED MCH_COOL ;

SET_ON Zinit Depth Clear ;

Zinit = Z_CURPOS + CYC_DZINIT ;

Depth = Z_CURPOS - CYC_DEPTH ;

Clear = Z_CURPOS + CYC_CLEAR ;

IF_SET (Zold _LT_ Zinit)

OUTPUT $ " Z" Zinit ;

ELSE

OUTPUT $ " Z" Zold ;

END_IF ;

OUTPUT $ ;

OUTPUT " " CYC_RETR ;

OUTPUT " " CYC_CODE ;

OUTPUT " X" X_CURPOS ;

OUTPUT " Y" Y_CURPOS ;

OUTPUT " Z" Depth ;

OUTPUT " R" Clear ;

IF_SET (CYC_PECK) OUTPUT " Q" CYC_PECK ; END_IF ;

IF_SET (CYC_DWELL) OUTPUT " P" CYC_DWELL ; END_IF ;

IF_SET (CYC_XSHFT) OUTPUT " I" CYC_XSHFT ; END_IF ;

IF_SET (CYC_YSHFT) OUTPUT " J" CYC_YSHFT ; END_IF ;

OUTPUT " F" MCH_FEED ;

OUTPUT " " MCH_COOL ;

SET_ON LIN_MOV CIRC_MOV ;

SET_OFF CYC_DEPTH CYC_CLEAR;

Xold = X_CURPOS ;

Yold = Y_CURPOS ;

Zold = Z_CURPOS ;

CYCLE:

Depth = Z_CURPOS - CYC_DEPTH ;

Clear = Z_CURPOS + CYC_CLEAR ;

OUTPUT $ ;

IF_SET (CYC_RETR) OUTPUT " " CYC_RETR ; END_IF ;

IF_SET (X_CURPOS) OUTPUT " X" X_CURPOS ; END_IF ;

IF_SET (Y_CURPOS) OUTPUT " Y" Y_CURPOS ; END_IF ;

IF_SET (Depth) OUTPUT " Z" Depth ; END_IF ;

IF_SET (Clear) OUTPUT " R" Clear ; END_IF ;

IF_SET (CYC_PECK) OUTPUT " Q" CYC_PECK ; END_IF ;

IF_SET (CYC_DWELL) OUTPUT " P" CYC_DWELL ; END_IF ;

IF_SET (CYC_XSHFT) OUTPUT " I" CYC_XSHFT ; END_IF ;

IF_SET (CYC_YSHFT) OUTPUT " J" CYC_YSHFT ; END_IF ;

IF_SET (SPIN_SPEED) OUTPUT " S" SPIN_SPEED ; END_IF ;

IF_SET (SPIN_DIR) OUTPUT " " SPIN_DIR ; END_IF ;

IF_SET (MCH_FEED) OUTPUT " F" MCH_FEED ; END_IF ;

IF_SET (MCH_COOL) OUTPUT " " MCH_COOL ; END_IF ;

SET_ON LIN_MOV CIRC_MOV ;

SET_OFF CYC_DEPTH CYC_CLEAR;

Xold = X_CURPOS ;

Yold = Y_CURPOS ;

Zold = Z_CURPOS ;

CYCLE: OFF:

OUTPUT $ " G80 Z" Zinit ;

SET_ON LIN_MOV CIRC_MOV ;

Zold = Zinit ;

********************************************************

ORIGIN CHANGE: 如果有多个编程原点,将进行坐标位置的转换

*-----Save the first origin data for later use

IF_SET (FirstOriginChange _EQ_ YES )

XfirstOrigin = X_ORIGIN ;

YfirstOrigin = Y_ORIGIN ;

ZfirstOrigin = Z_ORIGIN ;

FirstOriginChange = NO ;

END_IF ;

*.....distance between the rotation center and the ORIGIN

TRANS_MATX = X_ORIGIN - XfirstOrigin - X_MACH ;

TRANS_MATY = Y_ORIGIN - YfirstOrigin - Y_MACH ;

TRANS_MATZ = Z_ORIGIN - ZfirstOrigin - Z_MACH ;

*.....check for change in orientation ( 4,5 axis positioining ) 坐标轴原点检测,超

过3轴将输出一些报错信息FlagError = NO ;

Flagrotmac = no ;

IF_SET ( I_ORIGIN _NE_ ORIGOLDI ) FLAGROTMAC = YES ; END_IF ;

IF_SET ( J_ORIGIN _NE_ ORIGOLDJ ) FLAGROTMAC = YES ; END_IF ;

IF_SET ( K_ORIGIN _NE_ ORIGOLDK ) FLAGROTMAC = YES ; END_IF ;

IF_SET ( FLAGROTMAC _EQ_ YES ) FlagError = YES ; END_IF ;

IF_SET (FlagError _EQ_ YES)

PRINT \J "Error: ucs rotation was found in:" ;

PRINT \J " TP=" TP_NAME " PROC=" PROC_NUM " (" PROC_NAME ")" ;

PRINT \J "Error: Cannot post ucs rotaion toolpaths" ;

OUTPUT \J " M00 (Error: ucs rotation was found)" ;

OUTPUT \J " M00 (TP=" TP_NAME " PROC=" PROC_NUM " - " PROC_NAME ")" ;

END_IF ;

ORIGOLDI = I_ORIGIN ;

ORIGOLDJ = J_ORIGIN ;

ORIGOLDK = K_ORIGIN ;

******************************************************** AXISCHANGE:

FlagError = NO ;

IF_SET (AXIS_NUM _GT_ 3) FlagError = YES ; END_IF ;

IF_SET (FlagError _EQ_ YES)

PRINT \J "Error: 4/5 axes motion was found in:" ;

PRINT \J " TP=" TP_NAME " PROC=" PROC_NUM " (" PROC_NAME ")" ;

PRINT \J "Error: Cannot post 5 axes toolpaths" ;

OUTPUT \J " M00 (Error: 4/5 axes motion was found)" ;

OUTPUT \J " M00 (TP=" TP_NAME " PROC=" PROC_NUM " - " PROC_NAME ")" ;

END_IF ;

******************************************************** SUBROUTINE CALL: 子程序调用

CurrSubNum = SUB_NUMBER + StartSubNum ;

OUTPUT $ " M98 P" CurrSubNum ;

BEGINNING OF SUB: 子程序头

SET_ON MCH_FEED MCH_COOL LIN_MOV CIRC_MOV ;

FlagSub = YES ;

OUTPUT \J " " ;

IF_SET (FlagSeq _EQ_ YES)

OUTPUT \J "O" CurrSubNum ;

ELSE

OUTPUT \J " O" CurrSubNum ;

END_IF ;

END OF SUB: 子程序结束符

OUTPUT $ " M99" ;

FlagSub = NO ;

SUBROUTINE RETURN: 原点复归

SET_ON LIN_MOV CIRC_MOV X_CURPOS Y_CURPOS Z_CURPOS;

********************************************************

对于常见的只使用一把刀具进行加工的情况,并希望在程序头加工上注释语句,只需要修改TOOL CHANGE:FIRST 中的段落即可,以下所示为对这一部分段落的修改

TOOL CHANGE: FIRST:

SET_ON SPIN_SPEED SPIN_DIR ;

*-----save first tool number 保存刀具号

FirstTool = CURR_TOOL ;

LastTool = CURR_TOOL ;

*-----tool cutter compensation register number 保存刀补号

CutterComp = CURR_TOOL + DiaComp ;

*-----assuming 1st tool is in the spindle, there is no need

* for tool change) 输出了T01,如果没有换刀功能,删除后面几行OUTPUT $ " T" CURR_TOOL ;

*-----more then one tool in this run of the Post Processor

IF_SET (NEXT_TOOL _NE_ CURR_TOOL)

OUTPUT $ " T" NEXT_TOOL ;

END_IF ;

*-----standard tool change commands. (assuming 1st tool is in

* 程序头的标准语名,如果要增加G54等指令,可直接输入到这一位置OUTPUT $ " G90 G80 G00 G17 G40 M23" ;

* 修改为:OUTPUT $ " G17 G40 G49 G80 G90 G54 G00 X0 Y0"

OUTPUT $ " G43 H" CURR_TOOL " Z" Zhome " S" SPIN_SPEED " " SPIN_DIR ;

产生类似于G43 H1 Z50 S300 M3 的一行代码

将修改后的EXF文件保存为NC.EXF。在cimatron打开控制面板,在NC 菜单中选择Dfexf 功能,则系统弹出一个DOS 窗口,如图所示,输入NC,并按ENTER键,即可生成NC.EXF 。在复制demo.def,并命名为NC.DEF。在后处理器生成的程序文件对比。

幕墙后置埋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工程指挥部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准备 (1) 三、施工工艺流程 (2) 四、预埋件安装偏差处理措施: (3) 五、质量标准 (3) 六、安全及文明施工 (4) 七、附件——幕墙计算书 (4)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 2、设计单位:xxx 3、质量标准:合格 4、执行标准: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 5、工程概况:站房地上二层,建筑高度为13.80m。幕墙形式有:明框断热玻璃幕墙和竖明横隐玻璃幕墙,铝板格栅和铝板幕墙、GRC幕墙等; 二、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 2、材料准备 a)后补埋板材质、规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b)化学锚栓药水、螺杆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施工机具是否齐全 a)测量放线工具;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线锤、墨斗等 b)钻孔设备;电锤、 c)清理工具;吹风机、毛刷等 d)电箱;检查电箱是否完好,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 三、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测量放线钻孔及清孔安装化学锚栓及后板 螺母及垫片安装紧固 1、熟悉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 a)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 b)找出幕墙立面设计的主导尺寸(分格),不可调整尺寸和可调节尺寸; c)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2、测量放线: a)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b)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c)确定定位点:定位点数量不得少于两点,确定定位点时要反复测量一定要保证定位准确无误。 d)抄平(打水平):用水准仪,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水准仪要按规范使用(使用方法略), 先水准仪定位时要考虑安全,定位间距离大致相同,水准仪要摆正放稳,不能出现移动、错位等现象,要注意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水准仪。 e)拉水平线:在找出定位点位置抄平后,在定位点间拉水平线,水平线可选用细钢丝线,同时用紧线器收紧,保证钢丝线的水平度。 f)测量误差:在水平线拉好后,对所在工作面进行测量,主要进行水平方向的测量,同时检查各 轴线(定位轴线)间的误差。通过测量出的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的,可消化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应与土建方或甲方协商解决。 g)调整误差:对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误差进行调整时,要求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

后置埋件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后置埋件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本工程主要施工部位位于本工程石材干挂、天棚吊顶等:一、说明 根据我国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规定;幕墙构件与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必须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由于本工程的预埋件由中标公司来进行埋设,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则中标后将对埋设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校正,对现场建筑尺寸进行复核以保证后置预埋位置准确。由于建筑结构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的埋件在设计上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如何吸收土建误差的方法,保证预埋件的安装精度同时利用我公司的挂件系统可以吸收掉土建误差,对于土建误差较大的地方我公司将特别订制挂件,保证幕墙的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二、幕墙后置埋件的施工方法 1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幕墙工程中的后置埋件施工。 2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2)主要器具 电锤10台、水准仪一台、水平尺、卷尺、紧线器、吊锤、钢丝线。施工人员30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 3)作业条件: 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已提供幕墙施工作业面;根据建筑提供的基本线位(50线、轴线)。 3操作工艺 1)后置埋件施工工艺流程为: 熟悉现场/(埋件图)--测量放线 -–打孔清理—添加药栓--后置埋件安装—紧固—防锈处理 2)熟悉图纸: 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施工图后,先要对施工图进行全面的熟悉和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施工图的页数和图号图幅,对设计后置埋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 找出设计主导的分格尺寸,对照检查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对图纸进行答疑; 设计人员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后置埋件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对照土建施工图校对后置埋件施工图的轴线标注尺寸的正确性。 3)测量放线: 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在施工现场将施工图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横向定位轴线,测定准确后用小钢钉在轴线两头侧模上方定位,拉上钢丝线。 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工作面水平线测量完成并拉好后,主要是对后置埋位置的高度差及轴线准确性进行测量,通过测量记录结果,查找分析产生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的可以消化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内应与设计方协商进行调整和分解。 确定定位点:定位点数量不得少于两点,确定定位点时要反复测量一定要保证定位准确无误。 抄平(打水平):用水准仪,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水准仪要按规范使用(使用方法略),

MASTERCAM的后置处理程序修改说明

MASTERCAM的后置处理程序设计 一、前言 数控自动编程分为以自动编程语言和以计算机绘图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两种方式都是经过刀位计算产生加工刀具路径文件,而不是数控程序。从加工刀具路径文件中提取相关的加工信息,并根据指定数控机床的特点及数控程序格式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最终形成数控机床能直接识别的数控程序,就是数控加工的后置处理(Post Processing)。 Mastercam是美国CNC Software.Inc公司开发的基于微机平台的CAD/CAM软件,侧重于数控加工,其曲线、曲面设计主要针对数控加工编程,它能完成2~5轴数控铣削加工编程、线切割加工编程和车削编程加工,在模具制造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该系统分为主处理程序和后置处理程序两大部分。主处理程序针对加工对象、加工系统建立三维模型,用图形交互的方法计算刀具运动轨迹,生成加工刀具路径文件(称为NCI文件)。NCI文件是一个用ASCII码编写的文件,包含产生NC程序的全部资料。该系统后置处理程序内定成适应日本FANUC控制器的通用格式,如FANUC 3M、FANUC 6M、FANUC 0—MC控制器等。 MV-610加工中心配置的数控系统是德国西门子SINUMERIK 810D,Mastercam软件生成的NC代码不能直接应用,还需人工做大量的修改,既不方便又易出差错。因此,有必要对MV-610加工中心开发专用的后置处理程序,发挥软件的CAM模块最佳效果。 本文根据Mastercam7.2c的通用后置处理程序,结合MV-610加工中心和SINUMERIK 810D系统的特点,设计出专用的后置处理程序,以便Mastercam生成的NC程序能直接用于加工生产。 二、Mastercam系统通用后置处理程序 Mastercam系统配置的是适应单一类型控制系统的通用后置处理,该后置处理提供了一种功能数据库模型,用户根据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具体情况,可以对其数据库进行修改和编译,定制出适应某一数控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程序。 Mastercam系统后置处理文件的扩展名为PST,称为PST文件,它定义了切削加工参数、NC程序格式、辅助工艺指令,设置了接口功能参数等,其结构由八个部分组成: 1.注解 程序每一列前有“#”符号表示该列为不影响程序执行的文字注解。如: # mi2-Absolute, or Incremental positioning 0=absolute 1=incremental 表示mi2定义编程时数值给定方式,若mi=0为绝对值编程,mi=1为增量值编程。 在这一部分里,定义了数控系统编程的所有准备功能G代码格式和辅助功能M代码格式。 2.程序纠错 程序中可以插入文字提示来帮助纠错,并显示在屏幕上。如: # Error messages (错误信息) psuberror # Arc output not allowed "ERROR-WRONG AXIS USED IN AXIS SUBSTITUTION", e 如果展开图形卷成旋转轴时,轴替换出错,则在程序中会出现上面引号中的错误提示。 3.定义变量的数据类型、使用格式和常量赋值 如规定G代码和M代码是不带小数点的两位整数,多轴加工中心的旋转轴的地址代码是A、B和C,圆弧长度允许误差为0.002,系统允许误差为0.00005,进给速度最大值为10m/min等。 4.定义问题 可以根据机床加工需要,插入一个问题给后置处理程序执行。 如定义NC程序的目录,定义启动和退出后置处理程序时的C-Hook程序名。 5.字符串列表

幕墙后置埋件施工工艺

幕墙后置埋件施工工艺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后置埋件处理和化学锚栓安装 1、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幕墙工程中的后置埋件施工。 2、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2)主要器具 电锤钻一台、水准仪一台、水平尺、卷尺、紧线器、吊锤、钢丝线。 3)作业条件: 土建结构施工完毕,已提供幕墙施工作业面。根据土建提供的基本线位(50线、轴线)。 3、操作工艺 1)后置埋件施工工艺流程为:熟悉现场/图纸(埋件图)----测量放线----后置埋件安装 2)熟悉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 找出幕墙立面设计的主导尺寸(分格),不可调整尺寸和可调节尺寸; 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3)测量放线: 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确定定位点:定位点数量不得少于两点,确定定位点时要反复测量一定要保证定位准确无误。

●抄平(打水平):用水准仪,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水准仪要按规范使用(使用方法略),先水准仪定位时要考虑安全,定位间距离大致相同,水准仪要摆正放稳,不能出现移动、错位等现象,要注意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水准仪。 ●拉水平线:在找出定位点位置抄平后,在定位点间拉水平线,水平线可选用细钢丝线,同时用紧线器收紧,保证钢丝线的水平度。 ●测量误差:在水平线拉好后,对所在工作面进行测量,主要进行水平方向的测量,同时检查各轴线(定位轴线)间的误差。通过测量出的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的,可消化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应与土建方或甲方协商解决。 ●调整误差:对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误差进行调整时,要求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线间消化,误差在每个分格间分摊小于2mm,如超过此范围,请书面通知设计室进行设计调整。 4)后置埋件安装: 电锤打孔、化学药剂安装: 找出定位轴线、定位点后,对安装点定位打孔,同时安装化学药剂,化学药剂安装工艺严格按照化学药剂的安装说明及注意事项,尤其是锚孔在安装药剂之前一定要用空压机或者手动气筒吹净孔内粉屑,保持孔道干燥。 螺杆、铁板安装: 药剂安装完毕,进行螺杆的安装,安装时严格控制螺杆的安装深度,待螺杆达到指定深度后,对后置铁板进行安装,在后置铁板的安装过程中,在螺杆未完全固化前及时调整螺杆的方向,打孔时尽量劈开混凝土钢筋,实在避免不了,该孔不放锚栓,采取在铁板旁边加固措施。 铁板调整、固定: 后置铁板安装时,应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对铁板的三维方向尺寸进行复核,在复核无误后,螺杆套上螺母固定。 4、质量标准 1)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幕墙后置埋件安装施工方案

幕墙后置埋件安装方案 1、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恪、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2)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训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2) 主要器具 电锤钻一台、水准仪一台、水平尺、卷尺、紧线器、吊锤、钢丝线, (3)作业条件: 1)土建结构施工完毕,已提供幕墙施工作业面。 2)根据土建提供的基本线位(50线、轴线)。 2、操作工艺 后置埋件施工工艺流程为:熟悉现场、图纸(埋件图)一测量放线一后置埋件安装 (1)熟悉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找出幕墙立面设计的主导尺寸(分格),不可调整尺寸和可调节尺寸;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2)测量放线: 1)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2)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确定定位点:定位点数量不得少于两点,确定定位点时要反复测量一定要保证定位准确无误。 抄平(打水平):用水准仪,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水准仪要按规范使用(使用方法略),先水准仪定位时要考虑安全,定位间距离大致相同,水准仪要摆正放稳,不能出现移动、错位等现象,要注意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水准仪。 拉水平线:在找出定位点位置抄平后,在定位点间拉水平线,水平线可选用细钢丝线,同时用紧线器收紧,保证钢丝线的水平度。

测量误差:在水平线拉好后,对所在工作面进行测量,主要进行水平方向的测量,同时检查各轴线(定位轴线)间的误差,通过测量出的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的,可消化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应与土建方或甲方协商解决。 调整误差:对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误差进行调整时,要求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线间消化,误差在每令分格间分摊小于2mm,如超过此范围,请书面通知设计室进行设计调整。 (3)后置埋件安装: 1)电锤打孔、化学药剂安装: 找出定位轴线、定位点后,对安装点定位打孔,同时安装化学药剂,化学药剂安装工艺严格按照化学药剂的安装说明及注意事项,尤其是锚孔在安装药剂之前一定要用空压机或者手动气筒吹净孔内粉屑,保持孔道干燥。 2)螺杆、铁板安装: 药剂安装完毕,进行螺杆的安装,安装时严格控制螺杆的安装深度,待螺杆达到指定深度后,对后置埋板进行安装,在后置埋板的安装过程中,在螺杆未完全固化前及时调整螺杆的方向,打孔时尽量避开混凝土钢筋,实在避免不了,该孔不放锚栓,采取在铁板旁边加固措施。 3)铁板调整、固定: 后置埋板安装时,应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对铁板的三维方向尺寸进行复核,在复核无误后,螺杆套上螺母固定。 3、质量标准 (1)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2)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3)施工过程中层层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进行检验,要求后置埋件标高偏差不大于10mm,与幕墙垂直方向前后距离偏差不大于10 mm,水平方向的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 (4)埋件安装要端正,尽量不要有歪斜,四个化学螺杆深度要统一,钢弹性垫片也要放端正,螺帽要拧紧;

慢走丝之统赢操作说明及后处理修改说明

慢走丝之统赢操作说明及后处理修改说明 NC程式中出現的補正編號是由變數90的控制,可以將#8更換為#90﹐Variable 90 = H20,abs,modal,integer,init/0.; Offset code :;;Offset Compensation Number #8與#90的區別,(根據客戶需要采用變數控制) #8的補正編號是由系統自動累加1,從H01﹒H02﹒H03﹒﹒﹒﹒H99﹒﹒﹒ #90的補正編號是由DBF檔案資料庫與條件組補正編號控制﹐變動性較#8大﹐可以這選圖元時隨時改變補正編號 #90補正編號可參考WPCAM﹒DBF檔案資料 原Variable D = H10,init/0,not_modal,ex:H01,H02 修改后Variable D = D10,init/0,not_modal,ex01,D02(也可以修改成其他字母代碼 全世界慢走丝,中走丝,快走丝“常用中英词汇表” 慢走丝名 三菱Mitsubishi 牧野Makino 兄弟Brother 日立 Hitachi 西部Seibu 沙迪克Sodlck 法那科,富士通。Fanuc 积柏时Japax 欧安? 夏米尔洽米尔Charmiles 阿奇Agie GF阿奇夏米尔GF Agie-Charmills 庆鸿Chmer 徕通Legend 京美Centech 美新?健升?秀丰?亚特?美溪? 杜芬?联盛?

三光科技Sanguang Technoloies 汉川?三光沙迪克 Sanguang Sodlck 北京阿奇? 中特?宝码?上海通用?安德? 编程系统 Esprit 无中文名你能取一个MasterCam 无中文名Ycut 立先Wpcam 统羸 机台性能: 最大工件尺寸Max workpiece size 最大工件重量Max workpiece weight X和Y轴行程X/Y Travel U,Vl轴行程U,V Treavl Z轴行程Z Travel 机械重量Net Wight 机头移动距离Machine Head movement 电极直径Electrode pipe diameter 加工液容量Fluid capacity 加工液Dielectric fluid 加工电源Input power 最大加工电流Max machineing current 机械高度Machine height 机台尺寸Machine size 机器特性Features 穿线方法Thread type 半自动穿线Semi-auto thread 自动穿线Automatic thread 驱动器Driver 伺服马达Servo motor 光栅尺位置检出装置 Liner scale Positioning 线张力Wire tension 线速Wire feed 垂直度Perpendicularity 锥度Taper 斜度Oblique 过滤方式Filtering element 纯水供液系统Pure water supply unit 离子交换Ionexchange 冷却系统Coolant system 控制轴Axis control 最小设定单位Min setting 最小移动单位Min movment 程序储存Program storage 轴旋转Axis rotating 镜像 Mirror 线径补偿Offset 倍率scale 自动园角 corner path 转角暂停corner pause 加工电源Power supply 放电回路Discharge loop 电流current 停止时间Off time 放电时间On time 辅助电流Auxiliary current 辅助停止时间Auxiliary off time 伺服

幕墙后置埋件技术交底

幕墙后置埋件技术交底4.10 1.0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验收标准》JGJ139-2001 《金属、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2.0测量准备 2.1主要器具 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5m 50m钢卷尺,所有测量仪器使用前应检定或校准。辅助器具:焊机、电锤、电钻、重铅锤、墨斗、拉力器等。 2.2材料准备 辅助材料:50角钢若干、M12*100膨胀螺栓若干、Ф1.2钢丝线若干、Ф0.8鱼线若干。 2.3作业条件 施工测量放线必须在风力≤4级的情况下进行,放线后定时复核,以保证幕墙垂直度及立柱位置的正确性。为提高放线的精确度,宜采用仪器放线而避免采用铁线吊线的方法。水平线采用水准仪进行放线,水平线采用铁线加花篮螺丝收紧。 3.0测量放线原则 (1)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定位放线工作要自检、互检合格,专检合格后报验监理进行检查验收。 (2)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钢卷尺应送专业机构鉴定。

(3)测量人员应提前熟悉施工图纸和现场各种高程坐标,轴线位置、水平基准线,仔细检查并对已有控制线、控制点进行复核验收。 (4)测量放线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最关键的工序,必须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为保证测量精度,除熟悉图纸,采用合理的测量步骤外,还要选用比较精确的全站仪、水平仪、铅垂仪等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放线,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必须与总承包方取得联系,与土建单位确认三项基准数值,由总包方移交控制网点等测量成果。 (5)测量放线时应控制分配误差,不使误差累计。 (6)测量点要统一,测量放线要随时记录,记录清单要清楚明了。 4.0测量操作步骤 按土建提供的中心线(轴线)、水平线(500线)、进出位线以及窗台板水平线,由幕墙装饰测量员进行复核验收,复测合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后放钢线。为保证不受其它因素影响,上、下钢线每2层设一个固定支点,水平钢线每10米设一个固定支点。 进出位线、中心线、相邻支座水平误差应符合设计标准,以满足幕墙正常的三维调整功能。将每对水平控制点和竖向控制点用钢线连接。连接后的钢线在立面上形成网状,用记号笔将网的每个交叉点作上标记以确定在施工过程中拉线的交叉点不变。拉线下垂处可用腰线支撑,最后用激光仪检查放线的偏差,并予以调整。 5.0后置埋件施工准备 5.1主要器具 冲击钻、手枪钻、钢筋探测仪、拉拔仪、毛刷、吹风机等。 5.2资料准备

MASTERCAM后处理修改方法必看

进行模具加工时,需从G54~G59的工件坐标系指令中指定一个,最常用的是G54。部分控制器使用G92指令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时需定义工件坐标原点,原点的机械坐标值保存在CNC控制器的G54~G59指令参数中。CNC控制器执行G54~G59指令时,调出相应的参数用于工件加工。采用系统缺省的后处理文件时,相关参数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可输出G55~G59指令,但无法实现G54指令的自动输出。 1、增加G54指令(方法一): 采用其他后处理文件(如MP_EZ.PST)可正常输出G54指令。由于FANUC.PST后处理文件广泛采用,这里仍以此文件为例进行所有修改。其他后处理文件内容有所不同,修改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选择【File】>【Edit】>【PST】命令,系统弹出读文件窗口,选择Mpfan.PST文件,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编辑器。

单击"查找"按钮,系统弹出查找对话框,输入“G49”,如下图所示: 单击FIND NEXT按钮,查找结果所在行为: pbld, n, *sgcode, *sgplane, "G40", "G49", "G80", *sgabsinc, e 插入G54指令到当前行,将其修改为: pbld, n, *sgcode, *sgplane, "G40", "G49", "G80", *sgabsinc, "G54",e 输出的NC文件修改前对应位置指令为: N102G0G17G40G49G80G90 修改后变为: N102G0G17G40G49G80G90G54 查找当前行的上一行: pbld, n, *smetric, e 将其整行删除,或加上“#”成为注释行:

[应用]幕墙施工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区别

[应用]幕墙施工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区别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区别 先置预埋件和后置预埋件的区别取决于砼体结构施工在埋件安置的先后。 通常在确定幕墙分包前根据建筑师之图纸施设标准楼层的埋件。若投标足够早(砼体出00线前),可由幕墙公司出埋件图并配合总包施工. 预埋件是在结构还没有完成之前按照建筑师.业主的分格要求由最初的方案设计由土建进行施工,因为方案毕竟出图比较仓促,而且加上后来的修改,所以预埋件的利用率一般都不高.而后埋件则是由业主,建筑师确定分格后,由幕墙设计师再去订购后埋钢板,由幕墙施工队安装.预埋件是用锚筋来连接到结构体:而后埋件通常用膨胀螺栓固定,现在也有用化学锚栓. 普通预埋件成本很低,加工周期短,通用性大,可以库存 受力大的地方可用先置预埋件,受力小的地方可以用后置埋件,受水平剪力及施工时需要现场定位(如大玻璃)的部位可采用后置埋件,其他地方尽量采用预埋件。 后置埋件无法与主体钢筋相连,避雷不好,而预埋件可以与主体相连。先置预埋件由于是在现浇混凝土之前埋设,以扎丝及电焊与主体钢筋连接因此牢固是无庸质疑的,并且在防雷接地方面都非常好。并且成本比较低大概在20―25元左右。 后置预埋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和施工管理的问题: 1、现在我们一般设计是2*12不锈钢膨胀,2*12化学锚栓,以不锈钢膨胀为例,质量就相差很大。 2、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化学锚栓如果灰尘未完全清理就将影响其黏结效果、电锤打孔中打到钢筋等问题。 3、成本偏高,大概在30―35元左右。

但先置预埋件会由于混凝土的膨胀及其他因素有少数偏位,而后置预埋板在位置方面能较好的控制。 先置预埋成本低,可在板上电焊而不会影响强度;后置埋件成本高,而且在板上电焊不采取措施的话,会影响化学锚拴的强度,因为化学药剂遇热强度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很危险。 其实目前的埋件选择较以前有了更多的选择。就形式而言有常规预埋件、哈芬槽式预埋件、槽式预埋件。埋设方式又可以分为侧面埋、平面埋、后置埋等。所以针对每个不同工程采取不同的埋件形式和埋设方式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从埋设方式来看如果您是侧面埋可以选择槽式埋件。如果是平面埋可以采用常规埋件(通常埋设需要衡量经济性)。 其实无论选择何种埋件形式以及埋设方式,有三点要综合考虑:安全、成本、施工方便。 如果连接件是连接幕墙和主体结构的桥,那么预埋件就是桥墩。埋件设计无论从安全角度考虑还是经济角度(设计成本)考虑,都是值得大家仔细推敲并认真考虑的。 从做幕墙的安全性考虑,我认为先置埋件要好于后置式的,但有些特殊情况,不得已才做后置埋件。

MASTERCAM后处理修改方法必看

M A S T E R C A M后处理修改方法必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进行模具加工时,需从G54~G59的工件坐标系指令中指定一个,最常用的是 G54。 部分控制器使用G92指令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时需定义工件坐标原点,原点的机械坐标值保存在CNC控制器的G54~G59指令参数中。CNC控制器执行G54~ G59指令时,调出相应的参数用于工件加工。采用系统缺省的后处理文件时,相关参数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可输出G55~G59指令,但无法实现G54指令的自动输出。 1、增加G54指令(方法一): 采用其他后处理文件(如)可正常输出G54指令。由于后处理文件广泛采用,这里仍以此文件为例进行所有修改。其他后处理文件内容有所不同,修改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选择【File】>【Edit】>【PST】命令,系统弹出读文件窗口,选择文件,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编辑器。

单击"查找"按钮,系统弹出查找对话框,输入“G49”,如下图所示: 单击FIND NEXT按钮,查找结果所在行为: pbld, n, *sgcode, *sgplane, "G40", "G49", "G80", *sgabsinc, e 插入G54指令到当前行,将其修改为: pbld, n, *sgcode, *sgplane, "G40", "G49", "G80", *sgabsinc, "G54",e 输出的NC文件修改前对应位置指令为: N102G0G17G40G49G80G90

修改后变为: N102G0G17G40G49G80G90G54 查找当前行的上一行: pbld, n, *smetric, e 将其整行删除,或加上“#”成为注释行: # pbld, n, *smetric, e 修改后G21指令不再出现,某些控制器可不用此指令。注意修改时保持格式一致。G21指令为选择公制单位输入,对应的英制单位输入指令为G20。 2、增加G54指令(方法二):? 单击"查找"按钮,系统弹出查找对话框,输入“force_wcs”,单击"FIND NEXT" 按钮,查找结果所在行为:? force_wcs : no #Force WCS output at every toolchange? 将no改为yes,修改结果为:? force_wcs : yes #Force WCS output at every toolchange? 输出的NC文件修改前对应位置指令为:? 修改后变为:? 前一方法为强制输出固定指令代码,如需使用G55~G59指令时,有所不便。多刀路同时输出时,只在整个程序中出现一次G54指令。后一方法同其他后处理文件产生G54指令的原理相同,多刀路同时输出时,每次换刀都会出现G54指令,也可根据参数自动转换成G55~G59指令。? 输出三轴加工中心程序的FANUC后处理文件为,输出4轴加工中心程序的三菱控制器后处理文件为。? ⑵后处理文件针对的是4轴加工中心,而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是3轴加工中心,多出了第4轴数据“A0.”。?

石材幕墙后置埋件施工工艺及方案

石材栏杆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石构件验收→制备水泥砂浆→座浆→制备水泥砂浆→地栿石铺设→制备素水泥浆→安装柱身、栏板→校正→勾缝→清洁→成品保护。 二、施工准备 1、石栏杆构件进场验收 (1)加工好的石栏杆不得有裂缝、隐残、污点、红白线、石瑕、石铁等缺陷。可用铁锤仔细敲打,如有噹噹作响之声,即为无裂缝隐残之石栏杆构件,如有啪啦之声,则表明石栏杆构件有隐残。 (2)石纹的走向应符合构件的受力要求,地栿石应为水平走向,柱子,角柱等应为垂直走向。 (3)石栏杆构件品种、质量、加工标准、规格尺寸、标号、色泽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4)检查石栏杆构件的榫长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不小于60mm);检查转角、弧形或其他异性构件是否根据图纸要求放样下料,异形图案的构件加工及角度控制是否正确。 (5)核对好构件上的标记,如有编号不齐全、不明显的,应加以补编,以免装错。 2、石栏杆安装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拉线检查,符合基础垫层表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高低不平,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平。

4、石栏杆安装前,应按照设计图纸绘出石栏杆的地栿石、栏板石、望柱等构件的排列图,在施工的部位放出石构件的中心线及边线。 5、石栏杆安装前,应清除石构件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必要时用水清洗。 6、选用的石构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地栿石座浆的砂浆应为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 三、石栏杆地栿石的铺设 1、地栿石铺设前,先将基础垫层上的泥土、杂物等清除干净。 2、拉通线确定中心线及边线,并弹出墨线,然后按线稳好地栿。地栿稳好后,检查地栿上望柱和栏板的位置。 3、地栿石铺设时应先座浆,即先在基槽底摊铺水泥砂浆,按线用撬棍将地栿石点撬找平、找正,垫稳。然后用大麻刀灰勾缝。 四、望柱的安装 1、拉线安装,在柱座面上弹出柱身边线,在柱座侧面弹出柱身中心线,安装时柱顶石上的十字线应与柱中线重合。 2、石柱安装时,应将望柱榫头和地栿石的榫槽、榫窝清理干净,先在榫窝上抹一层水灰比为0.5素水泥砂浆,厚约10mm,再将望柱对准中心线砌上,如有竖向偏斜,可用铁片在灰缝边缘内垫平。 3、安装石柱时,应随时用线坠检查整个柱身的垂直,如有偏斜应拆除重砌,不得用敲击方法去纠正。 五、栏杆安装 1、栏杆安装前应在望柱和地栿石上弹出构件中心线及两侧边线,校

mastercam后处理修改

MasterCAM后处理修改特殊技巧一.1 MasterCAM后 处理修改特殊技巧: Scrollex EDIT 另外:输出字母的大小写修改方式不知如何更改。 注:若要修改下述相应功能则直接查找红色下划线语句即可。 ①、 MasterCAM后处理输出文件格式设置 sextnc MIN #NC Program Extension for Okuma 上述语句表示输出格式为MIN格式。若没有可以新建。“.Trun”格式表示车床专用。需要的格式修改MIN即可,如MPF,NC,H,TXT等这样就不必每次为输出什么样的格式费神了。我就经常用MPF和NC、H几种格式,为每种格式编制一个后处理或通用一个均比较方便。 ②、“Arcoutput”控制语句控制圆弧输出格式,设置值若为“0”表示输出为“IJK”格式;若设置值为 “1”则输出圆弧格式为“R”。“arctype”控制输出 圆弧类型,若为“1”则表示由圆心确定;若为“2”则表示由起点(Start)指向圆心(Center),2=St- Ctr;若为“3”表示由圆心指向起点,3=Ctr-St;若为“4”表示非增量。 arcoutput : 0 #0 = IJK, 1 = R no sign, 2 = R signed neg. over 180 arctype : 1 #Arc center 1=abs, 2=St-Ctr, 3=Ctr-St , 4=unsigned inc.

③、“Omitseq”控制语句控制序列号输出,若设置值为“Yes”则忽略序列号,不输出,若设置值为“No”则不忽略即输出序列号。 ④、“Spaces”控制语句控制空格输出,若设置值为“0”表示不输出空格即紧凑输出,若设置值为“1”表示输出空格即在每个“X,Y,R,F”等控制语句前加一空格。 ⑤、若要查找每一条输出语句的作用及位置则在输出语句后加上标语句即可。一般输出语句的格式为:pbld, n, "M6", e(其中pbld为输出开头,n为序列号,“”引号内为直接输出字符,e为结束语句。 下面语句为程序号输出格式: fmt O 4 progno #Program number #fmt ":" 4 progno #Program number #表示注释语句的开始,fmt是格式定义,O表示输出程序开头为O,若开头为PR或P时只需要改O为需要的程序开头即可。这里的4表示程序号长度为4个字节。其它用fmt格式定义的语句也一样,可用此法修改想改的部分即可得到需要的输出结果。比如要求输出的G01变为L格式(即从ISO格式转化为Heidenhain格式) 数据的读入: *progno:从MasterCAM图形中读入程序号 scomm:从MasterCAM图形中读入注释文本 *t:从MasterCAM图形中读入刀具号 *tnote, *toffnote, *tlngnote,

幕墙预埋件施工方案

幕墙预埋件施工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银和怡海·天越湾一期高层1-7#楼 幕墙预埋件 施 工 方 案 深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五月

第一章、预埋件施工措施 平板埋件: 槽式埋件: 一、掌握施工图纸与现场施工条件: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要熟悉幕墙施工图与预埋件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土建施工状况,了解本工程的幕墙的分布、形式以及依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预埋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 在这个阶段要全面的消化图纸的内容,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设计师反映;找出预埋的难点、易混淆的部位,在交底中进行专项说明,并召集工人开专门的工作重点交底会议,要让操作人员掌握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 二、制定预埋施工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积极与总包单位技术部门交流,掌握施工重点、难点的处理,在结合我司的施工组织计划,制定出合理的预埋件施工计划,包括材料计划、劳动力组织、机械设备计划、施工工序安排、施工段划分、进度与跟踪、质量保证措施等。

三、在施工段找出定位轴线: 根据图纸,在现场找出预埋部位附近的建筑定位轴线与水平层高标高线(50线或1m线)的位置并进行复核,尽可能按照多的轴线来划分水平分布尺寸。 找出各轴线后,测量建筑物外轮廓线,并绘制测量出的建筑物图,与建筑施工图对比,及时将测量结果传递至设计师,由设计师对误差进行分析并作出修改。 四、按照图纸核对现场尺寸: 现场各施工段支模的实际尺寸往往与设计图纸有偏差,所以要核对,尤其是立面、平面外轮廓变化较多的地方、转角处、突出的部位等,将实际测量尺寸标注在施工图纸上。 五、分析调整偏差: 根据现场的尺寸,结合幕墙的分格,求出偏差每分格内平均值,如未超出规范允许范围内的偏差,则根据现场尺寸分格埋设,如超出规范允许偏差,则必须及时组织包括设计师、业主工程师在内的小组,进行修正方案讨论和确定。 六、定出垂直、水平分布位置:

进玉外挂增加自己的后处理

如何在进玉增加自己的后处理 1:将output_desr加在蓝色部分位置(MOM_do_template rewind_stop_code后面) 2:将cut_depth_circular}加在蓝色部分位置(MOM_do_template circular_move后面)

3:将cut_depth_line}加在蓝色部分位置(MOM_do_template linear_move后面) 4: 将spindle_check set_value_ju加在蓝色部分位置(PB_CMD_start_of_operation_force_addresses后面)

5: 将prog_head加在蓝色部分位置(PB_CMD_kin_start_of_program后面) 6: 以下全加在后面 #============================================================= proc MOM_end_of_group { } { prog_end } #============================================================= ############################################################################### ### #================================================================= proc prog_head { } { #================================================================= global mom_group_name mom_date mom_tool_name global prev_spind global tool_name cut_descr cut_stock cut_depth set tool_name "" set cut_descr "" set cut_stock 1

(幕墙)后置埋件施工工艺

4.2 后置埋件处理和化学锚栓安装 1、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幕墙工程中的后置埋件施工。 2、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2)主要器具 电锤钻一台、水准仪一台、水平尺、卷尺、紧线器、吊锤、钢丝线。 3)作业条件: 土建结构施工完毕,已提供幕墙施工作业面。根据土建提供的基本线位(50线、轴线)。 3、操作工艺 1)后置埋件施工工艺流程为:熟悉现场/图纸(埋件图)----测量放线----后置埋件安装 2)熟悉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 找出幕墙立面设计的主导尺寸(分格),不可调整尺寸和可调节尺寸; 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3)测量放线: 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确定定位点:定位点数量不得少于两点,确定定位点时要反复测量一定要保证定位准确无误。 ●抄平(打水平):用水准仪,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水准仪要按规范使用(使用方法略),先水准仪定位时要考虑安全,定位间距离大致相同,

水准仪要摆正放稳,不能出现移动、错位等现象,要注意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水准仪。 ●拉水平线:在找出定位点位置抄平后,在定位点间拉水平线,水平线可选用细钢丝线,同时用紧线器收紧,保证钢丝线的水平度。 ●测量误差:在水平线拉好后,对所在工作面进行测量,主要进行水平方向的测量,同时检查各轴线(定位轴线)间的误差。通过测量出的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的,可消化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应与土建方或甲方协商解决。 ●调整误差:对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误差进行调整时,要求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线间消化,误差在每个分格间分摊小于2mm,如超过此范围,请书面通知设计室进行设计调整。 4)后置埋件安装: 电锤打孔、化学药剂安装: 找出定位轴线、定位点后,对安装点定位打孔,同时安装化学药剂,化学药剂安装工艺严格按照化学药剂的安装说明及注意事项,尤其是锚孔在安装药剂之前一定要用空压机或者手动气筒吹净孔内粉屑,保持孔道干燥。 螺杆、铁板安装: 药剂安装完毕,进行螺杆的安装,安装时严格控制螺杆的安装深度,待螺杆达到指定深度后,对后置铁板进行安装,在后置铁板的安装过程中,在螺杆未完全固化前及时调整螺杆的方向,打孔时尽量劈开混凝土钢筋,实在避免不了,该孔不放锚栓,采取在铁板旁边加固措施。 铁板调整、固定: 后置铁板安装时,应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对铁板的三维方向尺寸进行复核,在复核无误后,螺杆套上螺母固定。 4、质量标准 1)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2)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后置埋件的施工方案

后置埋件的施工方案 本工程主要施工部位位于本工程石材干挂、天棚吊顶等:一、说明 根据我国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规定;幕墙构件与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必须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由于本工程的预埋件由中标公司来进行埋设,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则中标后将对埋设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校正,对现场建筑尺寸进行复核以保证后置预埋位置准确。由于建筑结构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的埋件在设计上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如何吸收土建误差的方法,保证预埋件的安装精度同时利用我公司的挂件系统可以吸收掉土建误差,对于土建误差较大的地方我公司将特别订制挂件,保证幕墙的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二、幕墙后置埋件的施工方法 1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幕墙工程中的后置埋件施工。 2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2)主要器具 电锤10台、水准仪一台、水平尺、卷尺、紧线器、吊锤、钢丝线。施工人员30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 3)作业条件: 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已提供幕墙施工作业面;根据建筑提供的基本线位(50线、轴线)。 3操作工艺 1)后置埋件施工工艺流程为: 熟悉现场/(埋件图)--测量放线 -–打孔清理—添加药栓--后置埋件安装—紧固—防锈处理 2)熟悉图纸: 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施工图后,先要对施工图进行全面的熟悉和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施工图的页数和图号图幅,对设计后置埋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 找出设计主导的分格尺寸,对照检查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对图纸进行答疑; 设计人员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后置埋件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对照土建施工图校对后置埋件施工图的轴线标注尺寸的正确性。 3)测量放线: 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在施工现场将施工图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横向定位轴线,测定准确后用小钢钉在轴线两头侧模上方定位,拉上钢丝线。 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工作面水平线测量完成并拉好后,主要是对后置埋位置的高度差及轴线准确性进行测量,通过测量记录结果,查找分析产生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