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日本钢铁去产能分析报告

2018年日本钢铁去产能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为什么去产能:内生增长动力趋弱、贸易比较优势削减,产能维持繁荣余温导致过剩格局 (9)

(一)经济形势:城镇化趋缓压缩建筑业增长空间,人口红利衰减与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削弱贸易比较优势 (11)

1、内生增长动力衰减 (11)

2、贸易比较优势趋弱:人口红利衰减、产品价格抬头,钢材出口贸易比较优势减弱

(12)

(二)钢铁工业:钢铁产能扩张后居于高位,钢铁企业盈利中枢逐步下移 16二、如何去产能:“减量经营”、兼并重组、海外扩张共筑产能去化边际,推动行业脱困升级 (20)

(一)“减量经营”:“减、节、转”为核心内涵,《特安法》、《产构法》颁布提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结构升级的政策框架 (22)

(二)兼并重组:行业成长期企业并购浪潮驱动行业格局交替,行业成熟期钢铁巨头兼并重组推动产能集中度显著提升 (25)

1、政府主导并购:1934-1970年,并购动因以企业规模扩张、减少国内行业竞争为

主,供应格局呈现垄断主导与竞争主导交替 (26)

2、市场主导并购:1970年至今,并购动因以应对产能过剩与成本居高危局、确立世

界性钢铁强国地位为主 (28)

(三)产能海外转移与扩张海外需求:政府引导制造业产能海外转移,技术进步、产品附加值提高促出口产品结构高端化 (32)

1、制造业产能海外转移 (32)

2、提高产品附加值 (34)

三、去产能成效:“减量经营”成效甚微但有力推动结构升级,兼并重组与海外扩张实现长期产能去化边际 (35)

(一)“减量经营”:去产能进展略显滞缓,“新旧置换”下产能结构有效优化 (35)

1、产能总量:受阻于周期复苏、“新旧置换”与政府有限话语权,《特安法》并未取

得显著产能总量去化之成效 (35)

2、产能结构:“新旧置换”带来日本钢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边际 (38)

(二)兼并重组:集中度提高、形成寡头垄断格局,企业兼并重组有力促进产能去化 (39)

(三)产能海外转移与扩张海外需求:制造业海外转移叠加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制造业产能海外疏导与出口扩张 (42)

(四)总体成效:产能实质性去化,盈利轮动强于终端需求轮动且韧性显现,日本钢铁工业实现脱困升级 (45)

1、总量维度 (45)

2、结构维度:高炉大型化,板材占比提升,特钢占比高筑 (46)

(五)综合分析:产能周期滞后盈利周期轮动,“减量经营”举措收效甚微,兼并重组、海外扩张或主要构筑整体趋势上的产能去化边际 (48)

自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在淘汰过剩产能、出清“地条钢”、环保等多项强有力举措之下,钢铁工业去产能取得长足进展。据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在2017年12月9日举办的2017(第六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所透露,2017年钢铁行业5000万吨的去产能目标已提前完成,2016年迄今钢铁行业已完成超过1.15亿吨的产能去化目标,“十三五”规划期间去产能战役有望提前收官。2018年1月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官网发布新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提出:2018年坚定不移抓好钢铁去产能工作,力争提前完成“十三五”的上限目标(1.5亿吨)。

2016年以来,受益于下游建筑业与汽车行业的复苏脉冲,叠加“地条钢”出清、环保限产带来的供给端边际收缩效应,钢铁行业盈利回暖、景气度持续,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产能总量的收缩与粗钢产量的增长使得我们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成效尚存疑虑,对于未来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仍需更加深入的思考与钻研。因此,我们将目光聚焦历史,回顾具有较完整生命周期的钢铁强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兼论国际钢铁工业去产能经验,冀以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进方向与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提供借鉴与参考。

世界钢铁工业格局的演进往往伴随着国际钢铁工业的转移与各国钢铁工业生命周期的兴衰。一国钢铁工业的兴起源于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建筑业及以汽车等为代表的制造业的繁荣和以投资带动投资的内生增长动力衍生钢铁需求,要素禀赋与人口红利带来的比

较优势更又加强了钢铁工业的出口贸易优势,一国钢铁工业由此而发展。伴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趋于成熟、要素禀赋与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内生钢材需求趋于收缩、贸易比较优势向外转移,一国的钢铁工业进入整体衰退期,但与此相伴的却是钢铁产能的过度扩张,产能过剩格局由此而形成。

历史上的各大工业强国均经历过产能相对过剩阶段,其在当下的处境大致相同,但渡过产能过剩期的方式却各有差异。研究与比较各国去产能举措的执行方式与成效,且基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背景讨论其在中国的可行性与前景,将为理解、判断去产能的“中国模式”提供有效借鉴。

本文以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主要驱动力,探究其在产能过剩阶段化解过剩产能的举措及成效,冀望为我国钢铁工业未来发展趋势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进方向的

探求与思考提供历史参考。

一、为什么去产能:内生增长动力趋弱、贸易比较优势削减、产能维持繁荣余温催生产能过剩格局。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00-1945 年的初步发展期,1946-1973 年的快速增长期和1974 年至今的平稳波动期。2010 年以后我国经济与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可映射到日本1973 年后,具体而言:内生增长动力衰减,城市化进程趋缓带动建筑投资增速下行。1973 年前后,日本城镇化进程进入平台期,城市化需求趋减使得建筑业投资周期步入下行阶段。2011 年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同样进入滞缓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