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统计知识培训

文化产业统计知识培训
文化产业统计知识培训

文化产业统计知识培训

一、文化产业统计背景

(一)国家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背景:

—1996年我局开始参与文化部文化产业统计研究工作

—1998年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

—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课题组,社会科学院成立文化研究中心

—有关地区开始研究文化产业工作

—统计、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统计

—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中办要求国家统计局提供文化产业的统计资料

—中宣部希望国家统计局开展文化产业统计的研究

—利用经济普查的有利时机,开发文化产业资料

—成立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主要任务:

1、制定《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统计分类目录》

2、制定《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3、制定由有关部门执行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修订改进《文化事业统计制度》

4、提出“在经济普查中增加反映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内容的建议”

5、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报告》

2004年底,课题组编制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由国家统计局作为规范指导全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参考性标准印发。

(二)安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背景:

1、考察学习

制定制度,提出工作意见(工作方案)

2008年8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在省文化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上指示:“省委宣传部、省统计局要认真抓紧进行调研,学习借鉴外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省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可适当增加文化产业统计编制和人员。”在同年的7月召开的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副省长谢广祥在讲话中指出:“要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全省经济核算和统计指标体系,实现文化产业统计的制度化、规范化。”为落实省领导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我省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更好发挥统计部门在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中的统计监测作用,2008年9月9日至12日,省委宣传部与省统计局组成考察组,专程前往黑龙江学习考察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形成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统计考察报告》,并就加快我省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成立机构

增设文化产业统计职能,明确统计工作要求

2009年6月23日王三运省长到省统计局调研时,同意省统计局增设文化产业处,定编3人,设领导职数2名,同年8月,省统计局在内设机构调整时,将人口社科处的社会、科技、环境及两纲监测统计划入文化产业处,定编6人,文化产业统计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实施文化产业统计、社会统计、科技统计、两纲监测统计、环境统计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监测统计。

3、开展试点

提出安徽文化产业统计发展报告,编印文化产业统计资料

2009年9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09?115号),按照《通知》要求,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省统计局选取合肥、芜湖、蚌埠、黄山、宿州5市作为文化产业统计综合试点市,开展试点工作,其他12个市也参与试点工作。试点取得的主要成果:

1、通过试点,首次摸清了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家底,测算结果基本反映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一是在政府决策上,为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结构、加快发展速度,调整产业布局和方向,特别是为制订我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是在社会影响上,使社会各界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三是在统计实践上,根据经济普查相关资料测算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奠定了全省文化产业统计的起点和基点。

2、通过试点,全面检验了统计报表制度和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切实推进我省文化产业统计试点工作,省局制定《安徽省文化产业统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细则》,对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及分类标准、具体的统计内容、统计调查与数据收集方法、组织实施模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3、通过试点,掌握了文化产业统计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为全面建立文化产业统计理清了工作思路。

4、全面推行

从2010年年报开始,全面推行文化产业统计

二、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范围、分类标准、核算方法

(一)定义: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在这一定义下,文化产业应严格地称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在2002年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核心强调的是经营性,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在统计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的含义是文化及相关产业,既包括事业也包括产业。其原因是在文化的统计中,同一行业的单位既包括事业,也包括产业或企业,混在一起,无法区分;而且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转企改制随时发生,统计工作无法随时反映。我们是在经济普查资料中根据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来划分经营性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人、不同场合讲

的文化产业概念可能是不一样的。一般认为,事业是公益性的,靠政府来管理和投入,而产业是经营性的,靠市场调节和投资,两者性质不同。

(二)内涵:

内函应为“传统的文化事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业”。

(三)范围:

包括文化服务业企事业单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及文化体经营户。(三)分类标准

国家文化产业包括九大类,6个中类(内含25个小类)和74个小类(简称为80个中小类)。

1、新闻服务

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4、文化艺术服务

5、网络文化服务

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7、其他文化服务

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9、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安徽文化产业包括十二大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省文化产业核算的范围包括了十二大类,比国

家多了三类。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新业态(与文化相关的增值服务)、互联网网民文化娱乐活动、体育产业等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围,是参照了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省建设文化强省若干意见(皖发…2009?24号),同时,借鉴了有关国家文化产业统计的一些做法。按照上述依据,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包括:

⑴新闻服务

⑵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⑶广播电影电视服务

⑷文化艺术服务

⑸网络文化服务

⑹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⑺其他文化服务

⑻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⑼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⑽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⑾文化新业态(包括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服务)⑿互联网网民文化娱乐活动

与国家核算范围相比较,我省范围拓展到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新兴业态、互联网网民文化娱乐活动,主要理由是:

⑴关于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文化产业园区是当前全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程。这在国家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里面是作为专门的一条来说的。我省将园区基地建设列入了861工程。这些园区集聚了大量的文化产业企业,有的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文化产品生产、贸易、物流产业链,或者是文化休闲、健身等特色的文化聚集区,或者是文化主题公园,包括动漫创意产业园,民族民俗艺术品、工艺品等文化产品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出版发行印刷产业园,影视产业园,文化休闲娱乐等。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统计应当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围。

⑵关于文化新业态(与文化相关的增值服务)

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包括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移动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服务等,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被明确提出来。在我省文化产业强省意见里面也明确要求推动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信息、金融、旅游、外经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与文化有关的增值服务内容。因此,与文化高度相关的增值服务领域也必须关注,应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围。

⑶关于互联网用户文化娱乐活动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产业经济迅猛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明显提升。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3月,全国互联网网民总数

达到4.04亿,普及率为30.2%。网民平均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为每周22.2小时,而娱乐和沟通则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更多网民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娱乐工具和沟通工具,例如86%的网民活跃于在线下载音乐;64%的网民积极参与社区聊天和撰写博客活动。因此,网民的网上文化娱乐活动必须予以考虑,应作为新兴业态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围。

(四)主要指标核算方法

重点是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一)开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度核算。在省级层面,核算工作由省统计局文化产业处负责,相关处室为核算提供技术支持。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核算要在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制定的《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和《非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案》的框架内进行。具体的增加值核算方法见附件六。

(三)在经济普查年份,省统计局对全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进行核算,并统一核算各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在非经济普查年份,省统计局负责利用相关资料对各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进行推测算。

三、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我省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推进

(一)文化经济效益显著增长。

根据二经普资料测算,2008年我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6.2亿元,比重相当于同期GDP的3.46%。与中部地区比较,我省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低于湖南(583.7亿元)、河南(570.7亿元)和湖北(450.9亿元),高

于山西(207.8亿元)和江西(186.3亿元),居第4位;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低于湖南(5.1%)和湖北(4.0%),列第3位。根据全省文化产业统计试点初步测算结果,2009年,我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64.1亿元,与2008年相比,名义增长18.9%,比重相当于同期GDP的3.62%,比2008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二)文化生产、销售与消费均衡发展。文化生产迅速扩大。从下表可以看出,2009年,全省书报刊制作增长平稳,单位数、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和占全部文化制造业的比重保持在23.4%-31.7%之间;文化用品生产是我省文化制造业的主力,单位数、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全部的41.6%、46.3%、42.4%和46.9%;文化设备生产在单位数和从业人员略降的形势下,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说明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生产在加速增长;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发展迅速,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居文化制造业首位。

(三)新闻出版发行阔步前行。2009年,全省共有图书出版社11家,从业人员980人;有图书、期刊、报纸零售机构3334家,从业人员13336人。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5560种,其中新出1331种,总印数2.7亿册;出版各类期刊176种,总印数0.6亿册;出版各类报纸97种,总印数10.6亿册;出版各类音像制品327种,出版数量达141.4万盒(张)。

(四)广播影视传播持续发展。2009年,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7座,广播节目104套;电视台17座,电视节目122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

播出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广播节目制作时间22.89万小时,播出时间48.17万小时。其中,专题服务、综艺类和新闻资讯类节目制作时间分别达8.49万小时、6.72万小时和3.69万小时,占37.1%、29.3%和16.1%;播出时间分别达12.6万小时、11万小时和9.9万小时,占26.2%、22.8%和20.5%。全年电视节目制作时间达7.52万小时,播出时间达64.89万小时。广播电视业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广告业的发展。2009年,全省5145家广告机构共有从业人员3.2万人,实现广告经营额46.7亿元。

(五)公共文化、文艺表演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2009年,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89个,博物馆68个,文物业机构92个。公共图书馆房屋建筑面积达21.1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席数1.6万个。总藏书量1136.2万册(件),其中本年新购藏书81.9万册。全年书刊文献外借671.4万人次,外借量达577.7万册次。拥有电子阅览室终端数3138台。全年为读者服务举办各种活动1343次,参加人数达59.4万人次。

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6个,艺术表演场馆79个。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演出1.8万场次,比上年增加0.2万场次;观众达1467.5万人次,增加52.7万人次。其中到农村演出5722场次,占31.1%。2009年,由中央各部委、中国文联、全国妇联、省政府、省文化厅等单位在皖举办的包括中国农民歌会、中国李白诗歌节、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徽省花鼓灯会等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20余次,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群众文化精彩纷呈。2009年,全省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

120个,从业人员1456人。全年共举办展览639个,组织文艺活动3303次,举办训练班2185次,结业人数达11万人次。共指导群众业余演出队1898个。共有文化站1360个,其中乡镇文化站1254个;从业人员3272人。全年共举办展览2611个,组织文艺活动7821次,举办训练班5527班次,培训人数达29.8万人次。

(六)娱乐、网络和旅游文化日益繁荣。2009年,全省共有各种歌舞、游艺娱乐单位3715家,拥有卡拉OK包房包间2万间,电子游戏及游戏机6.7万台,经营面积115.8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3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3亿元。共有网吧5689家,从业人员2.1万人,拥有计算机终端数44.2万台,经营面积104.5万平方米,全年上网人数达8.9亿人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亿元。

2009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226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63.8亿元。接待国际旅游者156.2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66亿美元。拥有国家级风景旅游景点124个,接待游客达1101.3万人次。53个重点监测景区(点)共接待游客4366.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4.3亿元。全省847家旅行社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22.3万人次,接待出境旅游人数9.4万人次,全年共实现总收入32.8亿元。

(七)文物保护与档案建设不断加强。2009年,全省共有文物保护单位84个,藏品49.18万件,比上年增加0.76万件,参观人数达1397万人次,增长55.6%。拥有烈士纪念建筑物434个,占地面积446万平方米,藏品6744万件,增加548万件,参观人数达260.6万人次。全省共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123个,档案馆148个,档案室(处、科)8339个。

档案机构建筑面积达20.4万平方米,其中库房11.8万平方米,占58.1%。拥有专职从业人员0.58万人,兼职人员1.32万人。拥有馆藏案卷951.3万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161.7万件,录音、录像、影片档案1.48万盘,照片档案46.2万张。全年公开出版的编研档案资料51种,抢救档案

13.44万卷。利用档案人数达21万人次,利用档案达69.5万卷(件)次。

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安徽不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但省委、省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借鉴全国试点先进经验,于2005年初启动了自主试点、2006年6月扩大试点,并于2008年7月全面展开,不断将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进展,开创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局面。

(一)文化生产力得到不断解放和发展。

1、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全省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已经实现了“局社分开”和“局台分开”。各市、县(市、区)整合行政管理职能,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或文化委员会)。按照5月份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整合组建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县都成立了统一规范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全省17个市、61个县(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成立新的广播电视台,资源配臵得到优化,整体效能提升。

2、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决定性成果。累计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365家,涉及干部22104人(含离退休7392人)。出版发行领域改革领先全国,12家地方出版社、3家高校出版社和84家新华

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其中出版集团是全国第一家组建时就实现整体转企的文化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完成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电影行业中85家电影公司、86家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安徽电影制片厂已于去年转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省、市、县中93家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和15家国有演出剧院也已全部转企。

3、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顺利推进。按照“三项制度”改革的要求,全省100多家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管理制和目标责任制,增强了发展活力。71家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制定了《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重大事项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省属文化企业集团负责人“双效”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等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二)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1、多元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产业连续5年作为独立板块参加徽商大会,共协议引进资金137亿美元,签约项目326个,前四年签约落实率达51.6%。积极与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文化产业投融资新模式。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协议,获得五年200亿元授信,是全国宣传系统中第一家与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签署文化产业领域合作协议的单位。出版集团通过交通银行发行五年期10亿元企业债券,开创了全国文化企业债券融资的先河。

2、园区(基地)建设成效初显,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持续增加。2008年,全省建成或在建的40个文化产业园区中,入园企业(法人单位)249家;2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含3个国家级)入驻企业(法人单位)263

家。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年共实现增加值4.1亿元,占全省的1.34%。今年,全省共有321个文化产业项目进入省“861”行动计划,总投资达1814.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53.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8%、50%和76%,投资规模不断提升,投资进度不断加快。

3、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媒体新业态方兴未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基地和马鞍山、淮南动漫基地正加紧建设,入驻企业已达100多家。原创漫画图书《三国演义》获国家原创动漫作品扶持项目图书类第一名,有10多个语种的版本出版,是我国目前出售海外版权最多的原创漫画精品。本土动画片《黑脸大包公》热销海内外,实现了我省原创动漫电视剧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市场“零”的突破。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共签约330项,成交总额突破110亿元。

(三)龙头、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起。相继组建了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和广电五大集团,文化龙头阵容初步形成。出版集团、发行集团,两度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进入全国服务业500强,资产利润率居上榜企业前两位,并进入了资产运作和兼并重组的新阶段。出版集团在全国实现出版业整体上市,发行集团在全国发行业第一个在主板整体首发上市,使我省成为唯一在出版发行领域拥有2家上市公司的省份(全国出版发行领域仅5家上市公司);两集团积极开展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资源整合,出版集团战略重组中国文联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和中联影视中心,发行集团积极参与中国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股份制改造,标志着我省文化企业集团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报业集团由原来单一党报发展

成为拥有“十报三刊一网站”的综合性传媒集团,新安晚报、中安在线分别名列“中国十大晚报品牌”和“中国十大媒体网站品牌”。与南非米拉德传媒集团合作,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引进资金2.1亿元,是全国首家党报集团中外合作企业,进入中国报业20强行列。2009年,广电省本级创收和安徽电视台收入均居全国前6位。安徽卫视名列“中国十大广电品牌”,覆盖率居省级卫视第一,是唯一在所有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港澳台全面覆盖的省级卫视,收视排名连续多年居省级卫视第二位。

我省在全国首家以政府公告形式发布《安徽省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在发行、印刷、演艺、会展等行业,涌现了一大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儒林集团与报业集团共同投资4亿元打造出版科技产业园,在图书馆配领域居全国民营企业首位。经纶文化传媒集团的发行业务覆盖全国,整体实力居全国民营发行企业前列。全省民营演艺团体达1600余家,年演出40多万场次,总收入6亿多元。

(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制定《重点文艺项目创作生产扶持办法》,推出了一大批体现徽风皖韵的优秀作品。十七大以来的三年,全省共有96部作品获得全国性大奖。在第十一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我省5个项目6部作品获奖,与上海、山东等省市并列第七,排名比往届前移10个位次。《全宋文》、《徽州文化全书》等24种图书获国家图书奖和中国图书奖;《新四军》、《生死擂》等28部影视作品获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等;100多部戏剧、舞蹈等作品和项目获文华奖、群星奖、荷花奖等;新编黄梅戏《雷雨》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我省舞台艺术首

次获此殊荣的作品;电影《农民工》和《十八个手印》入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部重点国产新片”,其中《农民工》由广电总局组织免费放映12万场,《十八个手印》获华表奖和“百合奖”最佳故事片一等奖及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奖;《人民至上》入选建国60周年首批十大献礼影片;话剧《万世根本》被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重点剧目,两度晋京演出;以沈浩事迹为题材的电影《第一书记》、话剧《魂系小岗》也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五)文化“走出去”成绩斐然。近年来,我省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到美、英、法、日、俄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升了安徽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出版集团等7家文化企业、《国剧英译》等8个文化项目列入2009-2010国家文化出口重点目录,入选企业数和项目数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出版集团4年间共输出版权项目724种,居全国前列,与美国时代华纳、日本索尼音乐、瑞士荣格等百余家大型跨国文化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集团在俄罗斯创办新时代印刷公司,在斯洛伐克兴建电子传媒工业园,是全国唯一“走出去”发展的印刷企业。芜湖方特成为我国第四代动漫主题公园新标志,迄今已将70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D 影院输出到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第一个出口国外的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已经在伊朗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建成,与南非、乌克兰等国就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合作项目也在进行之中。2005年以来,我省共组织黄梅戏、徽剧、杂技、花鼓灯等赴境外演出1700场,受到多国元首或政要的接见。

三、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省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具备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浓厚的文化传统、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独具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文化市场等。二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也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根据需求结构变动的经济发展规律,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教育、娱乐、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已占人均消费支出的5.7%,是2002年的2.85倍。三是我省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是符合我省省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四是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省发行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演艺集团、广电集团等一批“文化航母”纷纷组建,文化产业市场化势头强劲。

但同国内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大省相比,我省文化产业基础还很弱小,差距较为明显,发展压力巨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29个省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主要指标中,有12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单位数多于我省,有14个省市的文化产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加值高于我省,有19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我省。2010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下一步工作意见》的通知(内收14号),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目前,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已经成为支柱产业。

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日益增强的文化需求相比,我

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文化产业缺乏规划的问题。表现为有些地方缺乏长远打算和战略规划,导致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交纳巨额“学费”。如有的地方和部门不顾客观条件,动辄办大产业、上大项目,把战线拉得很长;有的未进行严密科学论证,盲目上马文化一条街、文化产业园区等,其结果或是无果而终,造成损失,或是效益低下,回报率低。二是文化开发急功近利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过度利用和浪费资源,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表现为,无论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还是市场的开拓,都存在短期行为的问题。三是文化产品缺乏内涵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些文化产品片面追求受众率和经济效益,品味不高,格调低下。特别是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手机短信、音像制品等,刻意迎合某些猎奇心理、渲染感官刺激,已成社会文化的一种“污染”。四是文化资源粗放经营的问题。许多地方真正的文化附加值没有开发出来,表现为“散”、“弱”、“滥”、“同”。“散”:资源利用的封闭性突出,缺乏有机联系和真正的合作。“弱”:缺乏现代企业的基础和素质,缺乏核心竞争力。“滥”:制造了大量的文化废品和精神垃圾。“同”:市场秩序混乱,许多文化产品,重表面形式轻内容内涵,重沿袭模仿轻特色创造,重追逐潮流轻独辟蹊径等,由此造成市场混乱甚至恶性竞争。五是文化发展存在虚热的问题。表现在表面“热”,实质“冷”;上层“热”,基层“冷”;氛围“热”,实体“冷”。如有的政府部门或文化企业,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树“形象工程”;有的只求本届政绩,

常常另起炉灶,导致上届规划无法延续,产生的问题和漏洞无法填补。

四、正确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今明两年是国家制定和开始实施“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年份,未来数十年也将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前瞻性地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更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突出。随着各地文化产业规划实施的全面展开,文化产业在提高地区经济增加值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将日益显现,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围绕着市场的争夺与反争夺,进入与反进入,合作与反合作,整合与反整合等,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将在文化产业各个领域展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态势将进一步拉大,文化产业发展间的矛盾冲突将进一步突出,而若干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最可能在那些最先发动并且已经获得占位优势的地区出现。

(二)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将形成新格局。数字电视、数码电影、宽带接入、视频点播、电子出版、数字娱乐和动漫创意等数字文化产业将形成主流,并将在未来成为占领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门类。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大部分的利润,IT行业必须成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文化产业的硬件竞争将转移到更为决定生存与发展命运的软的“芯片”与“标准”之争。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严重冲击。对应这种格局,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娱乐企业将逐步转型,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三)活动经济和内容产业将产生新的增长点,产业融合将构筑文化产业的新型架构。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会议、展览、展示、选秀、培训、商务交流、体育赛事、庙会、节庆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文化内容产业将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格局,且内容产业驱动的产业链,也将打造出一批文化龙头企业集团。与此同时,三次产业间的融合,如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开发业与信息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旅游业与现代农业间的融合等,将在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形成与变动中的文化消费取向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产业动态结构。

(四)商业模式将替代一般的创意产品。随着生活审美化和应用美学的需求,一方面将出现设计产业的大商机,特别是结合提升制造业的需求,设计产业和时尚产业的结合将对各地文化产业带动本地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技术+文化+品牌+时尚潮流,以及由此出现的高附加价值的商业模式,将代替一般的产品概念和企业竞争,模式的竞争特别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成为文化传媒企业乃至IT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流形态。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这些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是全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园,并且与艺术家园区、创意产品展示区和文化街区等区别开来,从而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在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园的过程中,各地也将出现一些利用文化产业名义的圈地运动,各级政府都需要及时规

文化产业统计自查报告

文化产业统计自查报告 篇一:文化产业自查报告 xx县XX年文化工作 自检自查报告 尊敬的考核组: 根据市委办《关于开展XX年度全市检查考评工作的通知》精神及《普洱市文化工作检查考评》评分要求,现将我县XX年文化工作自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分值20分,自评20分) 调整充实了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贯彻落实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预算的盘子,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党委、政府重视文化工作,研究部署文化工作。建立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推进全县文化事业发展。 工作情况:一是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充实,同时,明确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县委宣传部内设机构,设副科级主任1名。二是根据省市有关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阿佤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决定》,《xx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

于xx县城私人建筑物民族特色“穿衣戴帽”工程管理的实施意见》,《xx县“八个一”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等文件,明确了文化建设工作发展目标任务、办法措施和相关政策。三是把文化发展和建设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经费投入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文 化兴县”发展战略,明确了“坚定不移地走加快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在全县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文化宣传辅导员,每人每月补助60元,纳入县财政预算。制定《xx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每年对全县各乡镇和各部门单位的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考核,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之一,并将文化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四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等重要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五是加强对文化工作的调研,了解掌握全县文化工作情况,今年专门组织有关部门到部分乡镇和文化单位对xx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2篇。六是建立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全县文化发展。 二、经费投入(分值15分,自评15分) 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经费投入以及文化部门工作经费,确保地方财政对图书馆、文化馆、博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培训资料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总

第一章:1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2. 计量经济模型检验方式:①经济意义:模型与经济理论是否相符②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值是否抽样的偶然结果③计量经济学:是否复合基本假定④预测:模型结果与实际杜比 3. 计量经济学中应用的数据类型:①时间序列数据(同空不同时)②截面数据(同时不同空)③混合数据(面板数据)④虚拟变量数据(学历,季节,气候,性别)第二章:1.相关关系的类型:①变量数量:简单相关/多重相关(复相关)②表现形式: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直线”非线性相关(散布图接近一条直线)③变化的方向:正相关(变量同方向变化,同增同减”负相关(变量反方向变化,一增一减不相关)2?引入随机扰动项的原因:①未知影响因素的代表(理论的模糊性)②无法取得数据的已知影响因素的代表(数据欠缺)③众多细小影响因素综合代表(非系统性影响)④模型可能存在设定误差(变量,函数形式设定)⑤模型中变量可能存在观测误差(变量数据不符合实际)⑥变量可能有内在随机性(人类经济行为的内在随机性) 3.0LS回归线数学性质:①剩余项的均值为零②OLS回归线通过样本均值③估计值的均值等于实际观测值的均值④被解释变量估计值与剩余项不相关⑤解释变量与剩余项不相关 4.0LS估计量”尽可能接近”原则: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5.0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优秀品质:线性特征,无偏性特征,最小方差性特征第三章:1.偏回归系数:控制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第j个解释变量的单位变动对被解释变量平均值的影响,即对丫平均值直接或净的影响 2. 多元线性回归中的基本假定:①零均值②同方差③无自相关④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

传染病疫情业务知识培训计划

XXXX年传染病业务知识培训计划 按照市区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为做好创建预防保健科及迎接“创建卫生城市”检查准备工作,提高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最大限度防止烈性传染病在我院辖区内发生,确保传染病不在我院辖区内流行,我院制定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努力提高医务室人员及全院职工对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重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使全体医务人员牢固掌握好各类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及基本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掌握传染性疾病隔离防护基本技能。 3、使管理行政人员及辖区内居委会工作人员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流行病学基本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二、培训方式、对象和内容: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特性及国内防治传染病的整体形势,我校将采取应急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培训工作。。

(1)培训目的:掌握各类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 (3)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结核病、霍乱、鼠疫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原学和致病机理;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传染病病人的医学管理模式;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艾滋病等病人的医疗关怀;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4)培训要求:长期培训,保证全院职工掌握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隔离防护措施。 (5)培训方式:专题讲座、上网学习、进修学习。

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一、指标体系编制的基本原则 指标体系的编制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确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活动范围为依据,并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指标体系立足于客观描述文化产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的提供的全过程,反映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水平、结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二)为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文化产业涉及的部门多,统计内容繁杂,现行统计制度中实物量指标较多,价值量指标偏少,难以完整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全貌的不足,指标体系为界定部门统计范围、完善部门统计制度、建立文化产业综合统计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三)利于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开发 指标体系立足于各部门现行的统计制度,同时考虑多角度研究文化产业的需要,为全面收集开发文化产业信息提供基本框架,为其他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如对在现行统计制度中尚未包括的文化个体经营户的调查)的设计提供参考。 (四)反映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过程 指标体系反映的是当前对文化产业范围和各类文化活动的认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指标体系将逐步得到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反映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深入。二、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为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的情况,指标体系从财务状况、业务活动、就业人员和补充指标等四个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描述。其中财务

状况指标和业务活动指标是指标体系的主体,用于反映文化产业的基本活动特点;就业人员指标用于反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补充指标用于反映政府和居民对文化的投入和需求等外部影响状况。设置就业人员指标和补充指标主要是出于统计分析的目的。 I. 财务状况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的资产、收支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指标包括四个部分:1.文化产品生产企业指标;2.文化产品流通企业指标; 3.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服务企业指标; 4.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文化单位指标。财务状况指标按文化产业企业和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及其财务状况指标内容设计,以系统反映文化产业经营和收支状况,同时满足增加值核算的需要。 II. 业务活动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主要业务活动的状况和规模。业务活动指标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规定的行业顺序排列,以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现行统计制度为基础,力求全面反映文化产业活动的全貌,并尽量贴近部门管理工作实际。 III. 就业人员指标 旨在反映文化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素质和结构情况。除就业人员总数外,还反映就业人员的性别、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状况等。 IV. 补充指标 反映政府文化事业支出、文化产业投资和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三、文化产业主要统计指标目录

电能计量基础知识培训

电能计量相关内容培训 根据电气专业公司电气技术部提出的培训需求,培训基本包括以 下内容: 一、电能表的分类: 二、测量用互感器的用途及接线方式 三、电能计量装置的构成 四、电能表测量各种电量的意义: 五、计量器具的选用 六、对电流、电压二次回路的技术要求 七、电能表接线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八、电能表在安装之前应确定的内容 九、电能计量装置新装完工后,在送电前应检查的内容 十、电能计量装置新装完工后,通电检查内容 十一、检查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的几种简便方法:十二、检查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十三、现场带电检查错接线的设备及判断方法: 十四、电能计量装置验收内容 一、电能表的分类:

1、从测量原理上可分为:感应式电能表(机械表)、机电一体式电 能表、电子式电能表。 2、从型号上可分为: DD28(单相)、 DT862(三相四线)、 DS862(三相三线)、DX 862(三相无功) DSSD(三相三线电子式多功能)DTSD(三相四线电子式多功能)其中第一个字母D代表电能表;第 二个字母D代表单项有功、X代表三相无功、S代表三相三线有功、T 代表三相四线有功;第三个字母S代表全电子式;第四个字母 D代 表多功能;后边的数字为系列序号。目前我们公司在分类计量工程中 曾使用过的电能表,属于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其型号有DTSD719、720、DTSD341。 3、从规格上可分为:三相三线制:参比电压3×100V 三相四线制:参比电压3×57.7V/100V、 3×220V/380V 单相制:参比电压220 V 4、从接线方式上可分为:经互感器接入式和直接接入式; 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流规格:有:3×0.3(1.2)A 3×0.5(2)A 3×1.5(6)A 3×5(10)A 等。 直接接入的电流规格有: 3×5(20)A 3×10(40) A 3×20(80)A 等。目前电能表的电流规格大多设计成宽负荷,例如3×5(20)A,其

(QC岗位培训)检验员理论知识培训

检验员理论知识培训资料 一、质量检验的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的历史经历了检验负责阶段(二战前,由专门设立的检验员负责产品质量检验而操作人员则全力负责生产工作,属事后把关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将统计学方法应用到产品质量控制上,及时发现过程质量问题的苗子并查出原因予以改进。此时已属事前的积极预防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将质量管理理论扩展至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开发、产品设计、进料管理、制造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售后服务、顾客投诉处理等全过程管理,同时要求公司各部门人员共同关心和参与质量管理工作所谓的“三全一多”全过程、全员、全企业、多方法),但是,无论在那一个阶段检验都是必不可少的,从检验的基本职能(后面会再讲)就可以知道,检验不但可以起到把关、预防而且还有报告的作用,通过检验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的产品实物质量处于什么样的状况,通过检验可以收集大量的质量信息,应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后,可以将有用的信息转化为对过程的分析和控制,同时,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改善。可见,检验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1.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断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简单地说:检验就是对实体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将结果与测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各个特性的符合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检验是“测——比——评”的过程。 2、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定货合同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2)、“把关”功能-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3)、预防功能-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到预防作用; ②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 ③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 序或入库前的检验,即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 (4)、报告功能: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得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3、质量检验的步骤:

检验的基本知识培训

一、检验基础知识 1、什么是检验(QC)? 定义:检验是指依照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测量、观察或试验,将其检查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2、检验三要素 1) 产品--- 检验的对象。品管人员应当了解产品的用途、关键特性、在你负责的区域内的质量特性对后工序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一个称职QC你还应当了解生产流程; 2) 检验方法---既检验手段,包括检验工具、仪器、目力等。你要了解产品特性的重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仪器工具; 3) 检验标准---检验的生命线。假设一个企业,没有检验标准,仅凭个人经验操作,或标准制定描述失当、不充分或者模糊,它能够作出优质产品来,是难想象的。所以,在二方验厂时,有经验的稽核人员会首先考察你工厂的控制标准和实验室,然后在去勘察你的控制现场 3、检验职能(作用) 1. 把关:放行合格的产品,卡住不合格的产品。这是检验的根本命脉。 2. 报告:将产品检验的结果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报告的目的是建立和收集数据,记录报表是为运用而生的,其作用是为评估过程业绩和下一步的质量改进提供原始数据。所以,作为一名质量经理,在设置记录的种类、数量、格式内容,你首先应当考虑质量诉求,既客户的期望和要求,当然你还要考虑公司需求和现有资源状况。 报告包括两种形式: l 例行报告如检验记录、返工返修记录、质量报表等; l 异常报告如品质异常报告、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退货报告等 3. 反馈将产品不合格信息及时反映给产品制造部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 以上是品管人员的基本职责,你应当根据公司的情况和需求,赋予QC更多的功能与职责,譬如监督(工艺监督与确认)、指导(给操作者纠错和辅导)、改进等。 二、检验标准的有关知识 1. 检验标准的要素构成 1) 检验项目:即产品特性(检验的指标和内容)。这是检验标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 l 外观:脏污、肥油、破损、弯曲、色泽、图案的正确性; l 尺寸:板厚、线宽、线径、管脚长度等; l 产品功能如通断(开路和短路)、钻孔检查(菲林)、发光颜色 l 产品性能如阻燃性、耐热性、绝缘阻抗、安全耐压、寿命等; l 包装:内外包装、说明书落地试验 2) 检验方式:采取全检还是抽检 3) 检验手段:使用什么工具和仪器 4) 判断准则:经过检查后,如何判定该项目是否合格(分为单件质量和批质量) 5)试验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 5) 引用的文件信息:如AQL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 2. 适用的检验标准有哪些? 1) 产品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书) 2) 产品图纸、技术规格书 3) 生产指令说明 4) 客户订单 5) 产品样板/图片/菲林等,建议尽可能多采用实物标准,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 6) 色板(偏通卡) 7) 抽样标准(GB2828.1-2003) 三、产品检验的分类 1. 按产品形成的阶段分类: l 来料检验包括采购物料和委外加工产品的检验。 l 过程检验包括首件检查、中间检查和完工检查。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78-1985年,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文化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录音机首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与革命歌曲不同,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尤其是每年春节晚会后人们对港台歌星的迷恋,引发了录音磁带的热卖,使得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音像出版得到率先和快速发展。这一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刺激和引领了社会的文化消费。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这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的性质。 (二)1985-1992年,文化产业的自发培育和成长阶段。以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的大量出现为标志,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三)1992-2001年,文化产业走向自觉阶段。1992年“十四大”之后,我国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文化企业的自由度也逐步加大。社会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市场化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迅速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下解放出来,全面导向大众市场。199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形成了多种媒体协同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舆论宣传体系;1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并

销售业务培训方案资料

销售业务培训方案

销售业务培训方案 篇一:销售培训计划方案 1.目的 提升销售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工作职责,加强销售工程师销售、技术等能力的提升。 2.适用范围 市场及销售部人员。 3.职责 (销售工程师的工作职责) 4.培训内容与方式 1/3 2/3 5.附录 培训的内容主要根据销售人员的基本技巧与新入员工的常规培训工作为载体,给予新入 员工一个清晰、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富有精神、文化的一个工作环境;通过逐步的加深培训内 容让每一个市场销售人员能够在技能、工作技巧、知识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提升;在优秀的市 场销售员工方面更加注重人性、企业的核心价值、个人价值提升的一个提升辅助平台。因此市场销售部门培训工作分成三大阶段:初步阶段、提升阶段、深度巩固阶段 3/3 篇二:销售员培训计划书销售员培训计划书

一、培训目标 1、掌握系统的销售理论和销售技巧。 2、增加销售人员的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 3、提高销售人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 4、提高销售人员的社交能力以 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5、增强销售人员目标管理和团队合作意识。 6、提高销售人员与顾客建立长久业务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二、培训对象神宇医药公司销售部全体销售人员三、培训内容 1、销售技巧和销售技能的培训 2、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的培训 3、仪容仪表及言行举止 的培训 4、销售与社会、企业及个人的关系培训 5、顾客类型及心理把握的培训 6、销售渠道的 开发与管理的培训 7、销售人员的素质、品德与态度要求的培训 8、销售人员的自我目标和计划管理的培训 9、销售的谈判艺术的培训 10、如何与客户建立长久的业务关系的培训 11、销售人员的团队共识的培训 12、销售 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训四、培训形式 1、室内课堂教学2、会议培训 3、实例讨论研究

汽车销售人员培训方案

汽车销售人员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1、提升汽车销售人员的汽车专业知识及市场知识。 2、提高汽车销售人员 的汽车销售技巧和客户沟通技巧。3、提高公司汽车销售的售后服务质 量。4、提高企业的汽车销售业绩 增加销售额 二、培训内容: 1、销售技能和推销技巧的培训:一般包括推销能力(推销中的聆听技能、 表达技能、时间管理等)、谈判技巧,如重点客户识别、潜在客户识别、访问前的准备事项、接近客户的方法、展示和介绍产品的方法、顾客服务、应对反对意见等客户异议、达成交易和后续工作、市场销售预测等等。 2、产品知识:是汽车销售人员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产品是企业和顾 客的纽带,汽车销售人员必须对汽车知识十分熟悉,尤其是对自己所销售的汽车产品。 3、市场与产业知识:了解企业所属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如经济波动对 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客户在经济高涨和经济衰退期不同的购买模式和特征,以及随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及时调整销售技巧等等。 4、竞争知识:通过与同业者和竞争者的比较,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体包括: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客户政策和服务等情况,比较本企业与竞争对手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等。 5、企业知识:通过对本企业的充分了解,增强销售人员对企业的忠诚,使 汽车销售人员融合在本企业文化之中,从而有效的开展对顾客的服务工作,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 6、时间和销售区域管理知识:汽车销售人员怎样有效作出计划,减少时间 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销售地图的正确利用、销售区域的开拓和巩固等 三、培训方法: 1、演讲法:应用最广。非常适合口语信息的传授。可同时培训多位员工, 培训成本较低。缺点是学员缺乏练习和反馈的机会。 2、个案研讨法:提供实例或假设性案例让学员研读,从个案中发掘问题、 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北京市文化产业统计资料概况

年北京市文化产业统计资料概况

————————————————————————————————作者:————————————————————————————————日期: 2

2003年北京市文化产业统计资料概况 一、机构人员情况 截止2003年底,我市文化部门共有产业机构3436个(不含电影业,下同),从业人员34399人,其中:高级职称535人,中级职称1409人。 2003年度,艺术表演团体20个(含人民艺术剧院),从业人员2226人,其中:高级职称367人。机构数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减少了34人。 2003年度,艺术表演场所24个(含首都剧场),从业人员69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9人。机构数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减少17人。 2003年度,公共图书馆25个(其中:少年儿童图书馆5个),从业人员1192人,其中:高级职称52人。机构数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减少了1人。 2003年度,群众文化业317个,从业人员2026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机构数与上年相比增加36个,从业人员增加391人。机构数中包括: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9个;机构数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比上年减少3个,文化站297个(其中:乡镇文化站197个),文化站机构数比上年增加36个。 2003年度,艺术教育业3个,从业人员431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机构数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增加34人。 2003年度,文化艺术科研业2个,从业人员36人,其中:高级职称l人。机构数与上年持平,从业人员减少19人。 2003年度,全市文化娱乐业1992个(其中:独立经营1065个,非独立经营927个),从业人员21486人。机构数与上年相比增加559个,增长了39.01%,从业人员增加4295人。其中:歌舞娱乐场所745个;电子游艺厅61个;综合娱乐场所196个;保龄球62个;台球厅279个;网吧645个;旱冰4个。 2003年度,全市文化市场其他经营机构1006个(其中:独立经营465个,非独立经营541个),从业人员5438人。其中:音像制品批发、零售业614个,录像放映、出租业181个;画店画廊173个;棋牌38个。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2003年底,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4.36亿元。其中:艺术业创造增加值0.90亿元(艺术表演团体0.65亿元,艺术表演场所0.25亿元),图书馆业创造增加值0.42亿元,群众文化业创造增加值0.28亿元,出版业创造增加值0.03亿元,娱乐业创造增加值1.72亿元,其他艺术业创造增加值1.01亿元。 三、文化事业经费收入情况 2003年底,全市文化事业费收入为62810万元(含人民艺术剧院和首都剧场),比上年增加7601万元,增长了13.77%。 其中:(l)财政补助收人43610万元,比上年增加8251万元,增长了23.33%,全市文化事业经费占全市财政支出的0.59%,比上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 (2)事业收入15196万元,比上年增加923万元,增长6.47%。 四、文化事业经费支出情况 2003年底,全市文化事业费支出为61639万元(含人民艺术剧院和首都剧场),比上年增加7444万元,增长13.74%。其中:事业支出57030万元,比上年增加6325万元,增长12.47%。 五、主要业务活动 1.艺术表演团体 2003年度,全市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20个(含人民艺术剧院),全年新排上演剧目

心得体会 检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

检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篇 检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作为化验人员参加了此次由省供排水协会组织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多也很全面,包括政治常识及水务法律法规、城镇供排水基础知识、实验室基础知识、误差与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污水处理基础知识、化验指标与工艺实际操作间的联系、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实验具体项目操作学习。对于新进人员的我,这些内容将会对我今后的工作起着很大的帮助。 培训期间通过和授课老师以及来自各个单位同行的交流,总结出了工作上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要根据监测目的,正确选定采样时间、地点、采样方法、以及样品的保存技术,若所采集水样不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和方法有误、保存方法不妥等,会造成测定数据不真实,由此做出不正确的评价,往往就是这些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会给厂里的工作运行带来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损失。 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自己平时对工作中很多的地方还是一知半解的,在授课老师的讲解及培训下,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学不到、弄不懂的东西,使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了无限的知识,更深一层的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充实了我们的头脑,并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为能够更好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十四天的紧张学习,培训班于7月30号和31号举行了理论考试和检验实际操作考试。考试合格者,随后将领取由劳动部颁发的

初级工职业证书以及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31日毕业典礼中我也顺利领取到由省水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成功完成此次学习任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不足的知识,做到学有所用。在领导的带领下为富顺的污水处理事业做出贡献、为营造富顺人民好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为厂的发展做出贡献。 检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人工化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着。对于化验员而言,我们的工作同样也变化着。现今的化验室,拥有着许多智能化的仪器,通过使用这些仪器,化验员可以迅速,准确的得出结果。这使得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有了科学技术的辅助就不去学习、训练我们的专业技能。现今,对于样品的检测有一部分是通过仪器完成,速度快,且准确度高。但是对于样品的预处理,溶剂的配制、滴定分析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化验员身体力行。那些工作是仪器无法取代了。 化验员在平时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将自己的化验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尤其注重对基本功的学习训练,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基本功是我们一切实验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我们的后续实验工作才会有保障,最终的结果才能有精密度和准确度。平时的练习与学习,不能按部就班,应当勤思考,多练习,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细心的记录实验的结果。不仅仅要熟知每个实验的过程,还要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分析解决能力。对实验中

业务培训计划

历城区人民医院2014年业务培训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医院质量与安全,配合2014年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实施,有计划的提高我院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我院职工的医疗护理行为,保障医疗护理安全,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医疗环境,现制定2014年历城区人民医院业务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完成等级医院评审任务,着力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医院各项工作,求真务实,强化管理,改进服务,有效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打造医院品牌形象,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和谐医院、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培训目的 决定医院发展的是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优秀的医学人才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创新的管理模式。医院将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建立良好的医院文化,切实完善医院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各类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发挥好四个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规范作用。提高三个素质:理论素质、行为素质、思想素质。培养四种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理想观念、人才观念。 三、组织领导 按照医院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加强医院培训工作的领导,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指定医务科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贯彻落实。 四、工作任务 按照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内外结合的原则,突出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重点项目,创新培训体制和机制,采取集中、外请委托等培训形式,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一)素质培训方面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培训,开展集体主义、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诚实守信素质、爱岗敬业素质、医德医风素质,把职工塑造成爱岗敬业、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自觉实践者。 (二)业务培训方面 加大专业培训的力度,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活动,狠抓“三基三严”的培训及核心制度的学习,诊疗规程标准化,护理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等,鼓励自身学习和外送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掌握新业务、新技术。采取有计划地邀请专家讲课、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参加短期培训班、外派进修等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鼓舞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 (三)梯队建设方面 要在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引进、人才梯队建设上加大投入和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新职工招聘、高素质人才引进、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培养,以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解决医院发展中人才的瓶颈问题。 (四)医疗特色方面 以科技为先导,以管理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技术为依托,以培训为手段,开拓创新,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医院形象,推行特色医疗。 (五)团队凝聚方面 通过举办各类培训,转变服务观念,增强职工的积极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团队执行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六)文明行医方面 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结合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满足患者需求,简化工作流程,方便人民群众,消除医疗服务中的各种不良现象。通过培训,教育医务人员做到仪容

统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统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欢迎来参考! 市统计局为帮助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我们能够以端正的态度,过硬的能力,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统计岗位和统计工作中,特举办了统计工作人员培训班。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的培训。指导我们怎样工作,教导我们怎样做人,使我感到收获颇丰。 首先我想结合我的实际情况谈谈不学则惘,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不难感觉到知识爆炸的巨大威力,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必要性。它主要体现在 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拉着我们学; 经济发展对统计工作的更高要求,带着我们学; 是统计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逼着我们学。所有这些都让我看到学习是不被淘汰的唯一出路。对于我们这些统计工作人员来说,以前在学习上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学习的氛围。往往不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常常是需要什么,急用什么,才想起来学什么,遇到问题才翻理

论、寻政策,临时抱佛脚。学习缺乏“挤”劲和“钻”劲,一般通读多,精读少,主题不突出。学习不注重全面系统,浅尝辄止;更不注重做学习笔记,过眼云烟。通过这次培训,不但使我们学习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知识和道理,而且也在工作环境中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为我学到更多的知识搭建了平台。帮助我明确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加强理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把住大方向,抓住关节点,才能保证“打得赢”、“不变质”;第二就是要学习怎样做人,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头脑,要行得正,走得直。第三要学习怎样做事,要借鉴一切最新的统计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其次,我想立足本职谈谈无为则殆; 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做事。作为一名统计工作人员,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清楚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激发了我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也正是通过学习,激励我要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才对得起人民对我们的重托,才对得起领导的信任,也才对得起自己无悔的青春。 最后,我要谈谈怎样运用所学知识,高质量地完成统计工作;

文化产业的工作总结

文化产业的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始终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XX建设的重头戏,突出“规划引领、园区建设、机制保障”,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3个,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个,省级重点文化科技企业2个,培育形成了一批龙头型、特色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全市共拥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737家,其中20XX年培植新增规上文化产业单位21家;企业总产值或营业收入过5000万元的20家,其中过亿元的12家;文化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1、3万人。 市委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集聚集约、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一主、三带、八区”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重点打造以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地和杨根思烈士陵园为龙头的红色旅游产业带、以天星洲湿地生态资源为基础的沿江湿地文化产业带、以宝塔湾佛教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宗教观光产业带,以及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黄桥古镇文化旅游、百城数码产业基地、虹桥大数据产业园、宣堡银杏群落森林风景区、城东高新技术创意产业园、凤凰文化广场、远大家俬“藤艺编织之乡”等,将各种产业要素在园区、基地内有

效集中,形成明显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高起点、全方位推动文化与互联网、城市建设、金融、科技、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的增长空间。 市文广新局积极做好政策咨询、联络协调、联系上争等服务工作,组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国家、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组织骨干文化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展示会,配合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按要求统计上报。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梳理总结如下: 1、大力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泰州市下达的文化产业工作目标任务,市文广新局组成工作班子,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梳理分析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情况,对各园区、乡镇摸底调查、科学分析,出台了20XX年XX市文化产业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首次纳入全市年度工作考核体系。根据我市文化产业工作发展状况,牵头组织召开XX市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并组织人员分头深入园区、乡镇督查和指导,确保各园区、乡镇能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配合做好全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组织各园区、乡镇落实分管负责人、文化产业专职人员和统计人员,明确职责,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人员网络。20XX年,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0多亿元,约占GDP比重4、%以上。

医院业务知识培训教材

医院管理业务与流程1.1. 医院行政组织结构图

1.2. 门诊业务 一、门诊业务的特点: 1.接诊病人多,就诊时间短。一个门诊部每天要给成百上千的病人看病,而每个病人都强烈要求治上病、治好病。但就诊的时间又有限,既要使病人看上病,又要使病人得到有效的诊疗,这就产生了门诊数量与门诊质量的矛盾; 2.门诊就诊环节多,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做完。门诊从挂号开始,经过就诊、缴费、检查、处置、取药、注射等,环节很多,这就产生了病人急于治疗与就诊手续、等候时间的矛盾; 3.门诊医生变换频繁,极易影响对病人的系统和连续的观察诊疗,但门诊病人要求迅速确诊治疗; 4.急诊或夜间就诊的病人,大多数病情危急,因此,要求医务人员要救死扶伤,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加以妥善处理。 5.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患者人满为患,一方面是民营医院患者很少,造成民营医院人员流动性大,业务操作不符合规范等现象。这样民营医院总是有新员工,需要重新熟悉系统操作。 二、医院门诊业务的流程如下图:

1.2.1.挂号 挂号的作用是产生就诊序序,建立必要的记录。 医院挂号一般分为: 1.普通号 2.急诊号 3.专家号 4.副主任医师号 5.主任医师号 6.教授号 不同的医院的挂号类别设置各异。 另外,门诊挂号出还负责门诊病历、门诊手册等材料的出售发放。 1.2.2.就诊 挂号完成后,由医院导诊人员把病人带到相应的科室就诊。 1.分诊:规模较大的医院在科室设有分诊台,编排病人就诊顺序和指派相应的诊室和医生2.候诊:按挂号的先后顺序或分诊的顺序排列,等候医生诊治。. 3.预诊:病人就诊时,通过检查病人的病症,询问病人的病史,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诊断的需要开检验单,要求病人到检查科室作检查或是进一步详细了解病人情况。 4.确诊:根据对病人的预诊情况和检验结果,对病人病情做出准确诊断,并开处方。 5.复诊:病人经过第一次就诊后,医生嘱咐多少天后再来看看治愈情况,并可能继续开处方,或者用上次的处方继续取药,有些医院复诊病人不挂号或者不收挂号费。

单位业务培训方案

单位业务培训方案 关于单位业务培训方案范文(精选3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单位业务培训方案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单位业务培训方案1 为了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总公司20XX年发展目标,提高整体人员素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的人才为目标,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类别: 1、一级培训:公司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员工心态、管理技能、新技术、新知识、团队建设等前瞻性教育和培训。培训对象为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全体管理人员。组织部门为人力资源部。 2、二级培训:各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以上培训,主要资料是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教育、交流和沟通技能、本单位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的操作规程;负责人为部门主管、车间主任。

3、三级培训:各车间班组负责对所管辖的全体员工的培训,主要资料是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消防知识和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和工艺技能专业知识、作业指导书等,负责人是各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利用每一天的班前会班后会,反复学习本岗位职责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4、各部门专业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主要资料是四个方面:一是工艺技术知识的培训,二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知识的培训,三是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消防知识和操作演练的培训。 5、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新员工集中招聘10人以上者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主要资料是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产品介绍、通用规章制度和通用安全生产、消防知识的操作规程,新员工到车间后(或班组)进行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的培训,第一个月内在车间实际培训不得少于6小时,使每个员工到岗后明确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本岗应知、应会,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岗位工作做到什么标准,明确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新员工在上岗二个月后要有书面考试,考试成绩纳入试用期转正的考核评定中。对于平时补充招聘到岗的新员工人力资源部每月集中进行一次岗前培训。 6、各部门(如销售、财务、采购、人力资源、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统计,根据实际资料要求结合

统计培训知识

统计培训知识 第一部分统计基础 一、正确认识统计工作 二、数字书写注意事项 三、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四、记录的填写要求 五、统计表的设计 六、几个统计概念介绍 1、时期与时点 2、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3、平均数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 一、总要求 二、产量、消耗报表注意事项 三、外包费结算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统计基础 开场白:可能大家都与我一样:会想,统计——有什么好培训的。 不就就是填个表,报个资料呀。可就是,就就是这个瞧似简单的事,公司领导,包括李总,多次提到过让进行统计培训,说明领导对我们的工作不就是太满意,或者说要求较高,或者说很重视。尽管如此,我还就是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大家有的人做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如石灰厂的秀平、铁厂的吕敏等。我今天就把大家做的好的一些经验与一些统计的基本知识归纳到一块,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正确认识统计工作 在我们公司,统计大部分时间就是助理、就是秘书、就是内当家。当我们的领导忙于组织生产,忙于经营与管理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就是帮她们整理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包括数据与各种组织过程的记录。这些工作瞧似简单,而且重复枯燥,但意义却很重大。因为公司自上而下所有的员工一天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都做了些什么,全凭我们的记录说话。没有记录,没有数据,一切都空口无凭。 统计其实也就是管理的一部分,而且就是管理的最基础、最前沿的岗位。因为统计具有两大基本功能:数据记录与数据分析。管理的结果需要记录,没有数据记录下来,就等于没有历史,管理的好坏也无从谈起;而对记录下来的历史,不进行分析与应用,管理就无法改进与提高。所以,如果说数据记录就是管理的结果,那么数据分析就就是管理的开始:也就就是说,管理的好坏,缘于统计也将归功于统计。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通知 国统字…2012?63号 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口径、范围,我局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成《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国家统计局 二○一二年七月二日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一、目的和作用 (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制定本分类。 (二)本分类为界定我国文化及相关单位的生产活动提供依据,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提供统一的定义和范围。 二、定义和范围 (一)定义 本分类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二)范围 根据以上定义,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三、分类原则 (一)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根据文化及相关单位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二)兼顾部门管理需要和可操作性 根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本分类在考虑文化生产活动特点的同时,兼顾政府部门管理的需要;立足于现行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分类的可操作性。 (三)与国际分类标准相衔接 本分类借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的分类方法,在定义和覆盖范围上可与其衔接。 四、分类方法 本分类依据上述分类原则,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 第一层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部分,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表示; 第二层根据管理需要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分为10个大类,用“一”、“二”……“十”表示; 第三层依照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分为50个中类,在每个大类下分别用“(一)”、“(二)”、“(三)”……表示; 第四层共有120个小类,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直接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相对应行业小类的名称和代码表示。对于含有部分文化生产活动的小类,在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