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校园水管理的分析与建设

节能型校园水管理的分析与建设
节能型校园水管理的分析与建设

节能型校园水管理的分析与建设

节能型校园水管理的分析与建设摘要: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高校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近几年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能源消耗增长快速,且浪费较多。履行能源节约,大力加强“节能型”校园建设,必将成为高校今后的工作重点,切实有效的节能水管理,保证高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高校如何从节约水资源方面建设“节能型”校园的措施及途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水管理节能型校园措施途径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energy-efficient campus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Abstract: Energy conservation is a long-term strategic principle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lle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ergy-saving. With the gradually expand the scale of recent years running universities, college energy consumption not only grow fast, and waste more. Fulfill energy conservation,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energy-saving" campus construction,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future work of the college, effective saving wat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ing.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conser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means of the "energy-saving" campus discussed.

Keywords: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energy-efficient campus

Measure Way

1 引言

近十年以来,高等教育由培养精英人才向大众化发展,高校大量扩招带来办学规模急剧膨胀新校区不断扩建,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教职工人数急剧膨胀。这样高校就成为重要的能源消耗大户,且水电实施集体管理,制度落后,大学生普遍缺乏节能意识,仅有的也很少亲自实践。这样就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大学生在社会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节能环保理念必须扎根高校。如何解决, 或者说怎样才能扼制住学校能源耗量的过快增长, 控制学校公共费用的过多支出, 减少或避免财务的入不付出局面, 除国家的财政支持外, 学校必要实行对外广开财源,拓展高校的服务领域, 赢得社会对学校的援助, 弥补学校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对内积极地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全面全员履行节约, 堵塞漏洞, 减少诸多不

必要的重复和浪费等, 这也正是人们常提到的“增收节支”的口号。在“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中, “节能型”校园建设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因为“节能型”社会是国家目前正在倡导的, 而且是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所必须采取的能源政策, 否则, 我们仍然借用子孙的资源来满足现时的生存和发展, 说到底不仅是一种渎职, 更是一种犯罪。而“节能型”校园建设, 是“节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层次最高的高等学府, 如果不能及时推动“节能型”校园建设, 那么“节能型”社会建设将永远无法实现。因此面对我国严峻的能源状况, 我们应认清形势, 担挡责任, 不辱使命, 不失时机地自觉推动“节能型”校园建设。

2 水资源背景

西安用水环境状况:据2012相关数据,西安全年原水供应量39543万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用水缺口19亿立方米。西安市水务局数据显示,西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25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世界平均水平的1/24。因此,水资源匮乏,节约用水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西安市96所高校共有在校学生100多万人,建立节约型高校是势在必行的。

据相关文件:针对全市高校用水浪费惊人的情况,西安市政府要求,从2006年起,所有高校一律取消包费制,实行用水计量,杜绝使用福利水的现象由于节水新技术推广相对滞后,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等原因,西安高校每天总用水量已达20万立方米,占全市日用水量的18%,蕴藏着巨大的节水潜力。节水工作的工作量大、面广、牵涉部门多、管理难度大。因此,近年来高校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很不平衡。如西工大率先实行校园节水一卡通,思源学院在该市首家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西安交大、西北政法学院、长安大学、西安工业学院、外事学院等大专院校在供水管网测漏、强化节水管理等方面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采取节水措施,该市高校每年节水量达1100万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节水工作不够重视。其中近30多所高校用水器具落后,供水管网老化失修严重。仅去年查测出十几处地下暗漏点,漏失水量每小时达17立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还有至少7所在长安区的新建校区因无污水处理设施每年排放的213.8万吨污水都流入河流,加重了河流的水体污染。部分学校用水存在包费制,用水设施落后,节水新器具利用率低,节水工程建设滞后,节水机构和制度不够完善。给西安市创建节水型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为了挖掘高校节水潜力,全面建设节水型高校,该市要求所有高校一律取消包费制,实行用水计量,杜绝使用福利水的现象。层层分解用水指标,建立节奖超罚的激励机制。

然而时隔7年,高校节水并不理想,本着高校发展,节能先行的理念,我们将对建立节约型高校做出探索。

3 当前高校水资源浪费的主要问题

高校水资源节能管理正面临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培养精英人才向改革开放时代的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转型。传统的教育经费直接由政府划拨,高校水资源实行行政化的垂直管理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体制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如何转型,如何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建立新的水能源管理制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尚在探索中。

3.1 制度落后

当前高校水资源管理制度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普通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点:高校水节能管理不是没有规章制度,而是制度管理落后。在一些高校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水资源消耗也随之增加,尽管政府控制的水成本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水能耗占用了学校大量的行政事业发展经费但在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下,高校的水能耗支出被列入正常的行政事业消费,即学校的水电能耗开支按照高校教职员工人头总数核算,而实际上大量的消费群体在高校学生,这就形成教职员工人头总数核算超标却无上限,学生水电实际消费缺乏人头标准的放任现象。在这样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下我们在高校随处可见学生宿舍、教室楼内“细水随便流”现象。一些水管龙头老化长期明滴暗漏的问题成为老大难固疾难解。水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问题在于,不少高校把对学生用水的管理工作看作是常态的教育成本消耗,在资源配置上不能充分进行分类核算管理,而一些浮于表面的汇报数字又削弱和降低了管理部门的应有职能这就是粗放式管理、行政化核算导致的水资源浪费现象难以遏制的原因。

3.2 设备落后

节能型高校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实处就是离不开先进的水配套设施。先进的水配套设施同样是高等学校校园运行节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当前,一些高校尤其是设施陈旧的老校区,硬件设施陈旧、老化、运行时耗能大,导致水费浪费严重。而在一些新校区建设中,有施工方为了急于赶进度、抢工期,往往以学生开学入住为限导致水管道建设劣质运行不久即导致管道大量漏水,甚至还出现爆管现象。一些新设备的启用需要试运行需要专人管理,并随时观察运行情况。但对于匆匆上马的新校区建设来说,是使用在先问题出现后,才来采取措施。这就造成老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新设备又缺乏科学管理的不良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惊人的浪费。

3.3 意识落后

首先,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碳节能意识落后,没有认识到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取决于人的意识养成和观念行为。高校的水电管理干部和水电技术人员有没有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高校低碳节能工作的好坏。其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师生用水用电的节能宣传;即培

养大学生的低碳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正是高校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具体体现。试想如果一位教师或者学生,面对眼前无节制的水电浪费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认为“与己无关”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主动关闭水电源或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等那将浪费大量的水电。如果我们的高校管理干部都能做到以身作则、积极引导、严格管理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就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道德观念,也有助于整个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创建节能型高校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3.4 实例分析

目前,以我校西建大校为例,本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水资源配送不合理,给水能耗带来很大浪费。

图为我校一些设备

老式水龙头

卫生间冲水器具

可以看出,老校区基础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可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用水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节水器具和设备。以水龙头和马桶为例,水龙头的性能对实际节水效果影响很大,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能流掉1 000~6 000 L 水。目前,学校都使用普通型螺旋升降水龙头,但这种水龙头的节水效果较陶瓷芯水龙头差,虽然陶瓷芯水龙头的价格较高,但是随着供水价逐步提高,实用的陶瓷芯水龙头的普及率自然也会逐步提升,是首选的节水水龙头之一。经统计,大学中区学生公寓的水龙头大概是 1 500 个,如果这些水龙头出现漏水现象,每月约浪费 1.5x106-9x 10 L水。且大学生在洗漱,洗衣服方面对水的浪费也是极其严重的。

为构建节约型高校,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努力提高水电资源的使用效益,降低办学成本,根据教育部和陕西省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做好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我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作用,加强水电管理,减少水电资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水电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服务,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制定我校水电定额管理办法。

据总务处相关数据,2012—2013前九月:雁塔校区总用水量756308吨,水费共计2231109元,可见水费的支出是很大的。我校目前在节水方面重视程度提升很大,加强了管理,更换了一大批设备。根据动力科年初计划安排,①、更换南热力交换站两台汽水板换器为水水板换器;②、对打水设备重新进行了安装,实行刷卡制度;③、水泵房设备间购买、安装两台除湿器。

4 节能的技术途径及策略

“节能型”校园建设, 必须确立节能的技术途径及策略。

4.1“节能型”校园的基本建设

高校作为用能大户, 集教学、科研与生活为一体, 用能的形式多、用能口径不一, 要建设“节能型”校园重点应采取以下步骤:

1.完善计量, 做好统计工作。

高校办学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能源, 或者说保障用能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但是保证用能供应, 必须弄清该用多少、怎么去用, 因此, 完善计量并做好计量的统计分析, 就显得相当重要, 这也是进行“节能型”校园建设的基础。如果只要求保证用能, 而对用能的质量和数量无法掌握, 故意多用或滥用所造成的浪费就不可避免。

2.分配指标, 实行费用分担。

无论教学、科研还是生活用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进了学校门, 是不是所有的用能都必须由学校统一包下来? 或者说, 既使出现了个人消费, 也必须由学校用公共事业经费为其

买单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 且不说浪费能源是对子孙的犯罪, 就学校的办学成本来说, 也不应是无限制的膨胀。因此, 应在计量、统计、计算的基础上, 对各种用能进行指标分配, 对超额用能和计划外用能实行费用分担。这样做的目的, 不是学校管不起用能, 而是通过自掏腰包, 最大限度的帮助树立节能意识,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至于分配的指标是否合理, 可通过实行在过程中加以调整完善。

3.控制成本, 采用节能新技术。

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是学校的办学规模一旦成形, 其用能的数量将基本达到平衡, 根据培养学生的人数完全可以计算出在规定的成本内的用能量, 然后通过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将用能量减少到最低值; 二是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本身也有一个成本的构成, 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从现实或长远的比较分析,是否予以采纳或究竟采用哪一种。根据目前高校常用耗能设备情况,以下几种节能技术和产品应尽快得到应用:

①风机、水泵、循环泵的变频控制技术

②采用节水型器具, 推广节水型设备

③尽快落实循环用水技术, 在校园内建立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④建立校园综合能源监测平台系统

4.2 具体节能潜力

4.2.1 中水系统节水潜力

对于目前西安高校,可参考西安思源学院建立污水处理制度。西安思源学院是陕西高校最早建立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并多次被评为节水先进的单位。先后投入700余万元修建了污水处理站、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一系列的节能环保配套设施。污水处理站目前占地13.5亩,日处理污水量达2500吨,全年可处理污水近80万立方米。可见,高校建立自己的中水系统,意义影响深远,节水量也相当可观。

4.2.2 绿化的节水潜力

绿化也是高校水资源浪费的重灾区。大多数高校已经安装草坪微喷系统,但微喷控制面积仅占总绿化面积的不多,而且已经安装的喷头也有应该改进的地方。不能全部喷到树木和绿地,还有管理上的疏忽,刚下过雨却打开微喷浇地,或者微喷坏了任其日夜流淌不止,最不合理的还是“大水漫灌”。学校最好的方法是尽快普及微喷系统,这样每年可以节约 10 万 m 。自来水(学校目前基本用自来水浇绿地 )。现在要做的是加强管理,禁止大水漫灌,对人进行节水教育,科学计算绿地用水量,给工人用水指标。如果正常的人工浇地(建议在胶皮管上装喷头)保守估计也能比大水漫灌节水20%左右,每年可以节水4万 m 。以上,还可以避免用浇绿地的水龙头冲车现象。

4.2.3 学生宿舍节水潜力

学生宿舍的节水不但要考虑中水利用同时也要注意卫生器具的使用,因为节约用水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节水器具和设备,水龙头、马桶是宿舍内部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两种用水器具,其性能对实际节水效果影响很大。,1个关不紧的水龙头1个月能流掉1 000~6 000 L水,1个漏水的马桶1个月能流掉 3000 ~25 000 L 的水。因此,应当加强宿舍用水的管理制度,经常巡视,并且更换老旧设备,采用新型节水设备。

4.2.4 浴室的节水潜力

现在高校浴室管理系统形式多样,IC智能洗浴设备就是不错的选择,实现刷卡消费,按需计费,节水效果明显。

5 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

“节能型”校园建设, 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考评体系

在建设高校“节能型”校园的过程中, 加强宣传发动, 树立全民节能意识是“节能型”校园建设的基础或前提, 相当重要。但是, 如果没有组织管理措施, 缺乏必要的考评奖罚机制, 很可能使整个学校的节能工作仍然悬在半空中或者说是停留在口头上, 构筑不成“节能型”校园建设牢固的基础。因此, 我们认为要真正落实“节能型”校园建设, 必须切实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尽快形成能够细致操作的考评体系。

1. 成立能源管理机构

学校应成立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 这是“节能型”校园建设的组织保证。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节能机构, 是目前高校作为用能大户进一步加强用能管理, 减少或杜绝浪费、降低公共事业费支出等最为关键的环节。该机构可按照国家的能源政策, 制定学校各单位的能耗标准, 下达指令性计划, 监督全校的用能节能情况。

2. 成立工作管理委员会

成立各部门参与的节能工作管理委员会, 吸收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关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学校的节能工作, 使节能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各个角落, 这是“节能型”校园建设的群众基础, 可有效避免因节能管理部门的单打独斗, 而其他部门和人员不支持造成的孤掌难鸣的局面。

3. 制定完善政策及制度

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节能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 保障“节能型”校园建设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和违法必究。规章制度是高校管好节能工作的制度保障, 是用能管理的具体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 一旦出现超标准用能, 能源管理部门可依据规定进行必要的惩罚措施, 当然, 对节能的单位或个人也要有相应的奖励办法。

4. 建立节能考评体系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 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考评体系。高校“节能型”校园建设, 离不开规章制的制定与实施, 必须具有或不可缺的专职管理机构, 但最终“节能型”校园建设的落实,还是通过管理, 依据规章制度, 把相关的责任分解, 并使每个用能单位或个人都具有不可推卸的目标及责任。学校应将节能工作纳入到干部和各单位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中, 将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岗位竞聘相挂钩, 与各单位或部门的经费使用想挂钩, 迫使各级管理部门加强节能工作的责任心, 千方百计的堵塞漏洞, 节约开支, 利用有限的资金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

5. 采取激励机制

采取激励机制, 引导并养成自觉节能的习惯。高校“节能型”校园建设, 要求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自觉树立节能意识。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锅饭, 或一切都由学校包起来而单位或个人并没有必要的分担, 致使个别人认为没有节约的必要。“节能型”校园建设展开后, 能源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用能标准为各单位或部门下达指标, 按超标计量收费的原则, 使用能费用合理分担, 从而减少某些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也减轻学校公共事业经费的支出。对于通过节约指标出现节余的, 除节约部分继续留用外, 学校还应采取奖励的办法, 肯定其节能的成绩, 从而激励更多的单位或部门进一步提高节能的积极性、创造性, 久而久之, 引导并养成更多的人自觉节能的习惯, 逐步达到蔚成风气。

6 结语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高校作为城市的用水大户,大学在整个城市的节水行动中应当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缓解区域用水压力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因此,运用多种手段,在现有基础上挖掘大学用水方面的节水潜力面,提高用水群体的节水意识,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使大学成为节水型大学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白玉华,张兴华,章小军等.高校用水现状与节水潜力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 ,31(6 ):42—44

[2]北京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生活用水器具与节约用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侯昌健.适应市场需要改革高校水电管理[Z]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 2

[4] 董辅祥,董欣东.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刘俊良.城市节制用水规划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50—159.

[6]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办法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数字化校园建设各项工作,提高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与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的有机集成和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成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和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2011—2020年)发展规划》、《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信息中心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应用为中心,以数字资源建设为重点,逐步达到为师生、领导和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服务和辅助决策的建设目标,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校范围内各部门所拥有或负责管理运行的与数字化校园相关的基础网络、信息化公共平台、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网站、数字监控网络及其相关网络接入设备、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的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工作职责 第四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是全面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

最高管理与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与经费预算;负责审议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运维管理及校园网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各部门的责任分工、资源分配以及考核机制;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性问题进行决策。 第五条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进行论证,对数字化校园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咨询意见;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中各子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提供技术层面与应用层面的意见或建议;指导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信息化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第六条信息中心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具体实施的主体部门,全面负责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与经费预算,制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运行与管理及保障校园网安全的规章制度;负责组织、实施学校数字化校园各项建设工作;负责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相关项目和各部门申报的信息化新建和改造项目进行审核和实施;负责学校信息编码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负责学校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为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支持、监督和评比;负责公共平台应用的推广与培训;负责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 第七条各部门信息管理员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上报,负责本部门网站信息的更新、备份和维护;网络协管员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5032-30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内容提要]为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 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和落实教育 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和实施思路以及保 障机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方案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 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 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 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 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

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

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研究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研究方案 一、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而又使受约束的个体心甘情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学校教育本质上是文化教育,无论是德育、教学,还是管理,都存在着一个文化的问题,都需要完成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当我们把某门学科教学成为某学科文化教育时,真正的素质教育才得以实现。 学校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舶来之物。换言之,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还没有形成这一研究领域的比较适合中国学校校情的,为理论界和实践者所共同认同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看,构建学校文化的活动,当然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从实践中丰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并以此指导学校的文化建设实践,推进学校向更理性的层面发展,这是一条值得我们探索的路径。 二、研究主题 1.让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显性化,以活跃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构建灵动的校园文化体系; 2.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形成风格,突显个性; 3.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问题和子问题 研究的总问题就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子问题有四项:1.学校制度文化建设;2.校园环境文化建设;3.教师文化建设;4.学生文化建设。 四、研究意义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doc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愿景 根据学校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家级示范校的基础上,立足东丽,面向天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工学结合高要求、专业建设高品位、教育教 学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水平、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十三五”末期实现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跨越,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本期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将我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中职数字化校园,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 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使之成 为一个全面、集成、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实训和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对外交流。通过项目建设,使全体师 生提高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遵守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 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 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 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讨论稿) 一、课题名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视,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独立章节(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源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难以估量的强大的数字技术优势。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在改变着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加工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生活在数字地球的环境中了。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学方式变革、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倍增机。 (二)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纷纷开展校园层面的信息化推进计划。 美国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发布数字校园报告;2007年进行数字校园趋势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助力下的学习”发展计划,将关注点放在了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及有效评估上。美国作为世界所公认的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其1.强调泛在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2.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在线学习;3.标准化政策与多元化的实施;4.加强家校间的连通性;5.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及配套政策措施。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下一代学习宪章》,确定了下一代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学校的自我评估框架及评估工具。英国是欧洲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最突出的国家,其1.重视数字化管理与评价;2.强调在线课程的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紧密结合;4.注重对外开放式校园的建立。 新西兰是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以学校为教育信息化主

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晨光明德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晨光明德小学位于甘州区甘浚镇晨光村,创建于1949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该校先后3名改名:原名八庙小学,后改名为晨光小学,1996年由台湾“塑胶大王”“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投资人民币40万元,修建明德教学楼,学校易名为“晨光明德小学”。学校形成了“厚德载物,止于至善”的明德精神。目前学校开设9个教学班,共有在校学生213人,教师10人。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积极筹资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把“给学校最鲜活的生命,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构建“学习的校园,快乐的校园,创造的校园,和谐的校园”落实到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良好的育人环境,优质的教育质量”的办学宗旨,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学水平一直居同类学校领先水平。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优良校风营造精神美、人际和谐营造人文美”的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内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学质量一流、文化底蕴丰富、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主要成绩 1、学校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晨光明德小学全面贯彻推行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矶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他创建和谐校园。 2、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明确项目理念的择时导,学校建设必须公园化,因此,二年的绿化中工作初风成效,绿化从空间理念中立体化,从时间变化中互补化,加之老师具有较高的卫生意识,整个校园整洁、干净、平坦、舒适。

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doc

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加快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水利又快又好发展的有力支撑。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以及水利部党组关于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具体部署,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水也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中,水文化建

设不仅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对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会日益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水文化建设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水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让人们对水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断深化;在水利工程建设与水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批水文化产品和具有水文化丰厚内涵的水利精品工程;水利行业精神在水利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弘扬;基本形成了一支分布在各地、各领域的水文化研究队伍,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水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水忧患意识、水资源节约意识、水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优美水环境的生活追求和文化品味不断增强,人水和谐的科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目前,对水文化引领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要支撑作用认识不足;水利法规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水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水文化研究与解决中国现实水问题结合不够紧密;水文化的传播还不够广泛深入;水文化建设的成果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我国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水问题,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

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软件 拟 定 方 案

目录 一、数字校园基础平台: (3) 二、协同办公系统: (5) 三、招生管理系统: (6) 四、学籍管理系统: (7) 五、学费管理系统: (7) 六、学生管理系统: (8) 七、学生请销假管理: (8) 八、量化考核管理系统: (8) 九、教务管理系统: (9) 十、成绩管理系统: (9) 十一、离校管理系统: (10) 十二、资产管理系统: (10) 十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11) 十四、数字化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及网上教学平台: (11)

“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 “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是针对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研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为校长、老师、学生、行政办公人员、学生父母、来访用户及相关应用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实现了校园内各类应用软件高效集成和数据资源高度共享,是最适合中学高中及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软件。 下面是平台界面示意图: 一、数字校园基础平台:

数字校园管理系统特点: 产品开发以学校为原型, 技术选型性价比更高。 采用windows server +php + mysql + apache的技术架构。 优势:采用win server 作为操作系统,更容易维护,也符合学校服务器现有情况 采用mysql开源数据库,无需支付软件授权费用,因为mysql是一个开源免费的数据库。但是其性能及稳定性堪称一流,许多大型网站系统都在使用。 PHP是全世界使用量排名第四的编程语言,在B/S结构的系统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方在提供以开发完毕的整套系统的基础上,后期可根据学校需求进行系统的第二次开发,以适应学校的需求。 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多终端访问: 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基础平台包含内容:

小学新绿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材料

打造新绿教育特色学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东江镇永康逸夫中心小学申报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材料 执笔:韦建水 一、背景和起因 我校地处河池市金城江区东部,共有教师126人,学生1768人,是金城江区最大的乡镇学校。绿色生态教育是一种绿色的、生态的进步文化,它具有核心价值观构建、现代改革观精神、多元价值观融合的价值维度。 因此,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让教育充满绿色生态文化,即:崇尚师生人格平等、向师生倾注人文关怀、唤醒师生的创造潜能,使师生在高尚和谐、安全、健康的绿色生态文化教育环境中得到生动、活泼、个性化的自由发展。 二、做法和经过 (一)营造绿色文化,建设温馨校园 我们注重学校硬件环境的整体性建设。通过精心设计,统一规划,对学校硬件寄予丰富的文化教育内涵,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楼房、教室、图书室,所有的墙壁、走廊、草坪等都寄予寓意,都让它成为“会说活、能说活”,变成有生命的育人环境。我们设置特色文化走廊,每个楼层都根据所分布的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结合我校的绿色文化等内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如,针对一二楼分布了低年级学生,主题就设置为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守时、惜时、诚实、守信、关爱他人等方面。三四楼分布了中高年级学生,主题就是爱科学、爱探究、爱动手,展示学生环保、科技制作等原创作品。每个班教室外墙壁为班级个性展示墙(温馨提示、班级照片、学生作品展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在教学楼内,处处可以看见学生们的作品,有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我们还实施班班图书角,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二)着力培育精神文化 1.加强了管理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 管理层包括校级和中层两个层面,在学校处于核心地位。我们的做法是在班子成员中倡导“文明守纪,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勤学争先、公正廉洁的精神状态和自律精神。目前领导班子集体初步形成了富有“发现”的睿智、“人本”的情怀、“示范”的巨力、“期待”的激励。在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带领全体师生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加强了教师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 (1)通过“和谐团队的评选”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了“和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凝聚力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的绿色生态文化理念,赋于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特色项目校园文化建设

项目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根据教职成〔2010〕8号“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2011-2015)”,我们觉得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软实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目标 遵循“坚持继承,借鉴创新,突出特色,追求精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创建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营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全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建设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根本,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建设优良学校文化环境为目标,力争打造出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四、主要内容 1、物质文化建设 进行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做好校舍建筑、道路、景点等保养修缮工作,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人字画,标语横幅,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增设宣传栏、阅报栏、公告栏、电子显示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墙建设,全面健全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信息化公共服

淮安水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淮安水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1-11-28 10:50:13 来源:淮安新闻网【大字中字小字】【打印预览】 淮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中,地理位置独特、区域优势明显、自然水资源丰富、水生态环境优美、水人文历史悠久,河湖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37%,是“一块漂浮在水上的土地。淮安,取“淮水安澜之意,八个县区除盱眙县名外,有七个县区,地名都用水。淮安的兴衰与水密切相关,她曾因水而兴,历史上有“壮丽东南第一州、“运河之都、“淮上江南的美誉,也曾因黄河夺淮,饱受洪灾肆虐。一部淮安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兴水史,在此历程中形成内涵丰富的水文化,是淮安地方文化中格外闪光的组成部分。 作为治水兴水的主力军和实践者,淮安水利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挖掘水文化、传承水文化、弘扬水文化方面做足了水文章。我局抓住“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精心筹划开展了系列水文化活动,与河海大学共同编制《淮安市“十二五水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举办“淮安水文化周大型系列活动,成功举行了淮安市水利系统第二届职工文化体育运动会,通过《水利之春》文艺汇演、发行《水利淮安》专辑、激情唱响《淮安水利之歌》、征集提炼新时期淮安水利精神、开展18大类49小项文体竞赛活动,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传承了水利文明,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为我们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带来了发展的政策机遇,淮安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开展水文化建设,通过各级政府主导,主管部门主抓,相关部门协同,围绕“安全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的治水理念,坚持以“立足水利行业、挖掘水道文脉、彰显水貌特色、提升水城品味为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初成型、五年创特色的要求,推动淮安由“水在城中向“城在水中转变,将淮安的水文化深入挖掘、匠心打造,进一步提升淮安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味,增强区域竞争力,把淮安打造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具有生态特色的碧水宜居城市。 一是物质水文化建设创精品。物质水文化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把物质水文化建成精品,是淮安水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凸显淮安文化底蕴,彰显淮安水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每个水工程、水景观与水环境都具有丰富深刻的历史人文信息,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对这些宝贵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社会文化,应该经过仔细考证与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富有淮安风情的史实与传说,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进

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精神。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根据《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赣市教基字〔2014〕66号)精神和有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基础,以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学校师生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育人水平。 二、成立机构 为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 三、实施原则 (一)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

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二)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目标任务 (一)以精神文化塑造为核心,形成优良的校园风气。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并有机渗透到学科课程改革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追寻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制定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先进办学理念并富有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等。要通过领导力行、典型引导、制度规范、培训养成、氛围熏陶等途径和方法,努力在学校形成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严谨务实、勤奋好学、文明守法的优良校风,形成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乐于奉献的优良教

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设计提纲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VI篇:标识设计等.....文化排版:名人名言,名校简介等...)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以“水文化”为主线的小学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以“水文化”为主线的小学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以“水文化”为主线的小学校园环境建设 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学:秦卫萍一、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教育、精神陶冶的依托,是学校理念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品位高雅、匠心独运、个性突出、科学合理的小学学校环境设计可以更好地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突显学校的人文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的基础工程,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 学校应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让校园的一景一物都起到教育作用,要加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等重要场所的文化建设。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图书室(馆)、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图书室、网络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向学生开放,让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好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校园环境与“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 湖滨小学近年来,校园文化与水牵手,以“上善若水”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传承其“善”、突出其“韧”、彰显其“容”、体现其“勤”,激励湖滨师生以如水的善念,如水的智慧,如水的胸怀,如水的坚韧,如水的柔美,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该校校训“上善若水”是对师生都具有水之品性的期许,让师生都具有向上的精神追求、向善的道德品质,让师生的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序而行。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源泉。学校教育要如载歌载舞的水,流淌着崇高无私的美好品质,流淌着真诚善良的道德情操。 该校把校风、教风定为“海纳百川,润物无声”,是希望教师要具有水井一样的博大胸怀和奉献精神,以“海纳百川”的心胸去包容和理解学生;要有敢于听取批评和无私给予的心胸,吸纳更好的想法和意见,关怀生命,做一个胸怀宽阔的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该校把学风定为“滴水穿石,水到渠成”,是希望学生要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不计其数的水滴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水的精神、水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学习贵在坚持、重在积累。用“水到渠成”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要循序渐进,终能成功。 在这种水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湖滨小学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均与学校坚持建设和传承“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校园环境

2019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2019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20**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范文1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 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 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 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 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 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 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数字化”: 1、校园环境数字化 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健全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为我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 设提供坚固的基石,为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保驾护航。实现信息管理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硬件网络环境平台中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行为管 理等;基础软件平台中的个人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公共通讯集成平台和数据报送流程管理等方面建设。实现校园的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及校园的生活环境数字化。 2、教学资源数字化 在我校数字化校园统一的规划下,重点收(搜)集、整合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 的各类教学资源库。将大量的电子备课资源、课件资源、题目资源、案例资源、

科研成果资源、学生学习社区资源、教师学习资源、电子图书资料等收(搜)集、 筛选、整理、优化,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库,加强 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其高效、安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辅助教学力度。 3、教学数字化 以“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为核心思想,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 建设和应用,整合完善学校办公OA、一卡通、教师发展档案管理等管理系统,构 建覆盖全校日常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 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我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智能化管 理的水平,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4、教学应用数字化 进一步提高教学数字化应用水平,发挥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效益,构建智能先进实用的教学应用软件平台,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使用,践行教育部“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信息化要求,将信息化技术真正地服务教育,服务老师,服务学生! 通过建立网络资源与其他学习资源相互沟通的体制,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 资源,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益,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 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数字化,科研管理数字化等教学应用数字化,教学 应用数字化覆盖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和师生与家长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基 础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

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汇 报材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立足细节抓常规规范管理求实效 长春市九台区胡家回族中心学校 胡家回族中心学校,是2008年11月由原九台市回族中学和胡家乡中心校及其下辖的10所村小合并而成,是长春地区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也是九台区3所少数民族学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44595平米,建筑面积16442平米,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731人,在职教师207人。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汉字书写规范先进校、吉林省教育科研先进校、长春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吉林省优秀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吉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吉林省示范学校宿舍、长春市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教学质量、育人环境、办学水平均跻身于全区农村中小学先进行列。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其育人的功能。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也就是建设一流的学校,形成一流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活动文化为载体,推动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校园呈现出优质物质文化和高尚精神文化相得益彰的局面。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做简要汇报。 一、打造清新优美的物质环境

几年来,学校抓住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有利契机,投入专项资金约286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在统筹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改善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与档次整体提升,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抓校园大环境建设。 校园建设布局合理。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功能齐全,操场、教师车位、绿地、硬化地等活动区分布合理。校园绿地、幼儿园活动场所做到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即富有层次感、又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学校的各种校牌制作规范精致;教师办公室做到布置优雅大方、整洁卫生、富有文化气息。校园各功能区、功能室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使校园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息的理想场所。 (二)抓楼内公共区域文化建设。 在走廊墙壁上,分别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将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经精心包装后,悬挂在教学楼走廊、过道及宣传窗上,既展示师生的艺术技艺,又营造和衬托了深厚的校园文化气氛。美化校园墙壁,真正做到让墙壁说话,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 (三)抓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统一制订了学习园地,按统一要求布置,同时又提倡各班级在兼顾规范的同时,可适当创新。并组织全校性评比和参观示

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方案 1

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方案 服务内容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服务项目: (一)校园文化理念设计 1. 学校教育理念; 2. 学生行为信条; 3. 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 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愿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的教育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二)校园文化艺术设计和实施 1. 领操台的浮雕设计; 2. 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 3. 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 4. 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 艺术语言——特别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 2

响是非产直接和深刻的。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经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以艺术的方式展示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校园氛围、学校气氛、艺术熏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学校管理咨询 1. 制定学校整体改进计划,并辅导执行; 2. 制定学校年度教学提升计划; 3. 制定和实施教师培训计划。 专家组根据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经过对学校教育现状的整体诊断,整理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规范系统的管理改进方案,来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教学效率和师生关系,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成绩。 (四)学校品牌规划设计 1. 学校名称设计; 2. 学校标志设计; 3. 学校名称标准字体、标准色设计; 4. 校园环境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5. 学校办公文件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3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浅论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 摘要:本文通过浅谈水文化建设的意义及途径,说明水文化建设必将促进水利事业迈向新台阶,为“人水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文化建设意义途径 水与人有着最紧密的联系,是人与自然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水文化则是反映人和水打交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水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因此水文化是最直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文化。现代水利活动既包括人们对水的治理、开发、利用、研究、配置、节约、管理、保护等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也包括了人们对水的认识、观赏、歌颂、宣传等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因此,水文化建设的内涵既包括各种治水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种文化教育、技术、文学作品等,除此之外,公众的心理、行为、价值观念中与水有关的部分都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水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不足 (一)水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省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一批有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研究人员,形成了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水文化研究和建设在社会文化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水利发展正处在变革时期,水文化研究和建设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发挥出先进文化在水利变革中的引领作用。这门边缘学科脱颖而出,在新时期水利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 (二)水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从当前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实践来看,这项事业还存在着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偏重于历史水文化的研究,对现实水文化发展及水文化与水利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二是偏重于水文化自身的研究,对水文化与整体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不深;三是部分研究领域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理性深度和理论支撑,对现实水利发展实践的影响力偏弱。四是水文化建设的领域还偏窄,没有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水文化建设还有许多盲点。认识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当前水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的工作。 二、水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进一步加强对水文化理论内涵和实践途径的探讨。逐步找准水文化在水利事业中的地位,找准水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定位,提高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水平,发挥出水文化在新时期应有的作用。要注重提炼水利发展中的水文化元素,总结水文化建设的经验成果,形成水文化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