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问题归纳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问题归纳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问题归纳

岳阳楼与醉翁亭相关问题

与课文相关对联:

1、洞庭湖水天一色岳阳楼风月无边

2、登岳阳楼迁客骚人或悲或喜怀天下事仁人志士亦乐亦忧

3、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_壮阔、浩渺_的特点。(2分)

2.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阴晦萧索_,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晴朗明丽_;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_悲凉低沉_和_喜悦昂扬_的语气语调。(4分)

3、《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_忧_”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_醉与乐_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4、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先天……后天…

5、[岳]写登楼所见,[醉]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①[岳]是写水景, [醉]是写山景;

②[岳]写了朝暮之景, [醉]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岳]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 [醉]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6、《茅屋》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岳阳楼》段展示了作者远大的抱负。你认为我们应有怎样的忧乐观?请结合两文段说一说。(4分)

示例:中学生应有的忧乐观是忧国忧民,舍己为人。(2分)我们应该像杜甫那样,为民着想,只要人民过得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2分)

我们应该有的忧乐观是忧国忧民,关心社会,关心祖国前途。我们应该像范仲淹那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7、“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

“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8、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

9、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4分)

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1、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12、《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①《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

②《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

13、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

14、岳阳楼记3、4两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2分)

第①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②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开阔喜悦的情感。

15、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作者表达了“先忧后乐”(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1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1分)

16、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勾画出全文主旨的作用,也是全文展开的线索。

17、若夫日出。。。而乐亦无穷也。至于。。。。太守醉也。

A“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B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只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美丽的山间景色、和_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C从全文来看,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其乐

(或:太守因山水而醉,因喝酒而醉,因与民同乐而醉,也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而自我陶醉而醉。)D“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E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①在滁州西南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18、《醉翁亭记》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19、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20、“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滁州百姓生活安定快乐,富足,滁州社会太平;太守治理有方。

21、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欧阳修虽然身处逆境中仍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乐观。启示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不要放弃,要乐观面对。

22、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23、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请你参读《醉翁亭记》相关内容,为安徽滁州琅琊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100字。

示例: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琅琊山。凡读过《醉翁亭记》的人,无不为琅琊山的美景所倾倒:“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琅琊山险峻而秀丽,其山峰“耸然而特立”,其幽谷

“悠然而深藏”,林木茂密,花草遍地,景色清幽,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云归而岩穴暝潭西南而望 B. 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 C. 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 D. 日出而林霏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与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3分)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赏析(12)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同的方面: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醉情山水之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是很可贵的。 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扩大胸襟,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直抒胸臆、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磊落情怀。《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之比较鉴赏 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因倡议政治改革而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以“朋党专权”等莫须有罪名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同一年,欧阳修上书为范辨诬也遭奸佞打击,由河北转运按察使降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以下简称《亭》)就是欧阳修治滁年余写下的动人篇章。1406年,范仲淹应被贬岳州的滕子京之约,参照《洞庭晚秋图》,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岳阳楼记》(以下简称《楼》)。两位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和庆历新政中又都为引为同志,其作品《亭》、《楼》堪为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鉴赏《亭》、《楼》二文,竞相辉映:一边是秀丽的琅琊风光,水彩画似的,山美情溢;一边是雄浑的洞庭波色,油画似的,水美气壮。 1、《亭》《楼》二文同源于“民为邦本”的儒家进步传统,情雅品高。但《亭》袒露的是物喜心乐、忘却己悲的豁达情怀,《楼》推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太上忘情”的情操修养。 《亭》的文眼是首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此时不超过39岁,却屡自称“翁”,亦幻亦真,亦梦亦醒,心明言醉。他痛心于国弱民穷,一生竭忠尽智,却落得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下场,因此“苍颜白发”,未老先衰,心理年龄大大超过了生理年龄。他面对“蔚然深秀”的林壑,身处“翼然临于泉上”的小亭,呼吸着山川田野的气息,融进滁人游众宾欢的境界,不禁暂时忘记了无罪遭贬的个人际遇,沉浸在众乐之中。醉翁之醉乃陶醉之“醉”,而非酗酒之“醉”。欧阳的酒量很小,“饮少辄醉”,可能与他的忧民思想有关。他目睹农民把种出的糯米交官府酿酒,豪绅之门酒香扑鼻,农民却买糟充饥,于是愧疚不已,深深慨叹:“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食糟民》)。他的目光关注着平民百姓,在醉翁亭上追随着与民同乐,难怪在太守醉之前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的情景。山林乐,众人乐,太守乐其乐。治滁年余,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说:“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又在《丰乐亭记》中说:“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梅尧臣与欧阳修论诗时说到创作的佳境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乐其乐”三字便蕴含着欧阳修的“言外之意”,此意便是:与民同乐。当然,封建社会是不存在桃花源的,但不念个人坎坷,追求与民同乐,这作为欧阳修的生活理想应该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把这种思想比做“秀而繁荫”的琅琊榆,那么那些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则是猥琐的狗尾草。 欧阳修为范仲淹辨诬曾上书仁宗,夸赞范是“天下至公之贤。”范文武双全,当年戍守西北,抵御西夏,连敌人都说他“胸中自有百万甲兵”。“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就是他这段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如今他神游在岳阳楼上,一脉河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楼》关注的是“迁客骚人”,首先肯定滕子京贬至巴陵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然后把我们领进两种截然相反的湖光水色中,时而让我们“感极而悲”,时而让我们“喜洋洋者”,盘马弯弓,气势蓄足。正当我们触景生情,悲悲喜喜之际,笔锋又陡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之比较教学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之比较教学 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五册中的《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它们的作者、内容、艺术特色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把这两篇“记”,放在一起研究、比较,以期在一周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高效地教完这两篇记。 1.作者生平比较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密枢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又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文风,倡导有内容的古文,所作多议世事。庆历五年(1045),“庆庆新政”失败,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人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上任的第二年,写下了这篇《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的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6岁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宋仁宗时带兵在西北地区打仗,遏止了西夏的侵扰。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他回朝廷,任参知政事,提出十条改革措施,触动保守派大官僚利益,庆历五年,被罢参加政事职务,贬

放邓州。恰逢朋友滕子京的嘱托,写下了这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示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他们二人同是北宋文学家,也是北宋高官,有着贬官的命运,却不消沉,有着宽阔的胸怀,不论官大官小,却力求做出成绩,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那种忧国忧国,与民同乐的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出仕者。 2.研习两文的艺术特色 《醉翁亭记》一文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文章写醉翁亭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接着写醉翁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后直抒胸臆,道出千古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奠定了全文抒情的笔调。琅?e山朝暮四时之美景使作者有“乐亦无穷”之感,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四个场景的描写,写出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的情态,感染得太守也陶醉其中,显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一是句法骈散结合,富于变化。本文运用了对句,有单句成对的如“射者中,栾者胜”,有双句成对的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还有三句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原文 翻译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在岳阳楼上刻唐代和当代贤人名家的诗和赋,(并)嘱托我用文章来记述(重建岳阳楼)这件事。 我看巴陵那优美的景色,在洞庭湖一带。(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际。早晚阴晴变化,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从这里)向北面直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谪流迁的人,诗人,大多都聚集在这里,看到自然景物所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细雨连绵,连续一个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倒下,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咆哮,猿猴悲啼。登上这座楼,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的心情,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湖光天色(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滩上的水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时而上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云归而岩穴暝潭西南而望 B.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

C.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 D.日出而林霏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分)与欧 3(阅读答案: 5.(2分,每处1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3分)规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情趣 7.(3分)D 8.(5分)(1)(3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则”、“备”各0.5分) (2)(2分)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发”、“秀”各0.5分) 9.(3分)“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1分)而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是与民同乐。(1分)前者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后者则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分)(意思对即可)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 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以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

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答案

— 一、《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 (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 (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完整版)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_题目汇总,推荐文档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谓:尝:然则: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为”的意思是,文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5、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6、《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 1、形容枝叶茂密成荫为,是曾经既然这样……那么 2、①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享受他自己的乐趣。②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马说》等。 4、迁客骚人心理活动“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5、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等。 6、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并能运用。 3、能准确地说出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能熟练运用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言词汇。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背诵全文。 (2)学会本课文言词汇。 2.难点: (1)能运用文章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准确阐述作者所的主要观点。 知识链接: 1、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2、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学法指导: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重点关注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并适当仿写。 3、找出文中精炼、生动的语言,并写下赏析精彩语段的评论或阐述。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备课资料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备课资料 [疑难解析] ①什么叫记古代的“记”是一种不定体。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它可以全是叙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全是写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还可以兼有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记”在写法上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作者不直接说,或基本不表露自己的观点或感情状态,而是寓情理于事、景、物的描述之中,例如《桃花源记》。另一类是由事、景、物的描述中,自然发生出情理,而常以“卒[卒:完]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属于第二类。②范仲淹和岳阳楼的故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邗沟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凡官员遇庆典,文职在

京四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送一子进国子监读书三年,期满录用。)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辖内之邓州市),就在此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想请范仲淹写一篇记,但范仲淹在邓州为官,不能亲赴岳州,于是滕托人捎了一幅岳阳楼的画给范仲淹,范便依此画在远隔千里之外的邓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雄文。有趣吧,想不到范仲淹还是看图写作文的高手呢!你的看图写作功底如何呢?只要把握本质,紧扣主旨,不无病呻吟,乱发感慨,真情真意地我手写我口,则写文章如杀一狗耳!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他最有影响的要算是这篇《岳阳楼记》了。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为使这二个方面融为一体,作者用抒情成分再分。“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图。这一构思表现在文章风格上,就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结合。③岳阳楼之美景《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离京出任地方官的第三年(庆历六年)写的,岳阳楼在现在湖南省岳阳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原文 翻译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原 文翻译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在岳阳楼上刻唐代和当代贤人名家的诗和赋,(并)嘱托我用文章来记述(重建岳阳楼)这件事。 我看巴陵那优美的景色,在洞庭湖一带。(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际。早晚阴晴变化,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从这里)向北面直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谪流迁的人,诗人,大多都聚集在这里,看到自然景物所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细雨连绵,连续一个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倒下,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咆哮,猿猴悲啼。登上这座楼,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的心情,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赏析

异曲同工各擅胜场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赏析 ——《醉翁亭记》(以下简称《醉》)和《岳阳楼记》(以下简称《岳》)正是其代表作,虽各树一帜,各有千秋,却又有共同特点:意境优美、写景自然、结构完美、语言洗练,即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写景抒情底座,自然结合 欧阳修作为一个政治上有远大目标的封建知识分子,遭受排挤打击后,心情苦闷在所难免,即使如此,从《醉》文中能够看出欧阳修并未真的消沉下去,写“游人之乐”为的是侧面赞美自己在滁州的政绩,“安此丰年之乐”表现出“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刻山绘水之时,一幅幅风景画便表现在我们的面前:开篇大处先写亭的远景,用“蔚然深秀”表现它的外观,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它的丰姿,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接着描绘一幅山与泉相信、亭与台相衬的山水画,然后直抒胸臆,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抒情的基调。以下营造了一幅幅美景: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的对比之美,就这样绘声绘形,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佳致,“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名句是记太守”,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过一年功夫,就达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及至最后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决非闲笔。接着写“岳阳楼之大观”虽字字皆景语,却又显出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跟结尾“不以物喜————”一段议论互为表里。到“然则北通巫峡”,陡地一转,呈低回之势,用设问带出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而迁客骚人的悲与喜二者虽形态有别,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由此再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发展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起转承合,精巧圆润,无丝毫雕琢痕迹。 二.结构精巧完美,浑然一体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体现。《醉》文在摹山、状水、述情时,以一条主线——欧阳修的主观感受“乐”字贯穿全文。全文布局匠心独具,文章的起承转合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之中。文章开始写望琅琊,写“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到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写山水的目的是抒发“得之心而寓之酒”的乐,围绕“乐”字一路写去:“滁人洲”“太守宴”“众宾欢”。这样因景生情,因乐抒情,围绕“乐”字行文走笔,犹如一根彩线上串着粒粒珍珠。文章“前者呼,后者应”,多处伏笔,多处照应,藏墨于首,显志于末。以“醉”的表象寄寓一个“乐”字,层层相因,逐步推动,到全文结穴处,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主旨。 《岳》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怎么才能合二者融为一体呢?这就需要用抒情成分作为二者的中介。范仲淹是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这样环环相扣熔为一炉,相得益彰。 三.语言简约洗练,意蕴丰富 《醉》全文仅四百多字,简约而不失其丰腴。写景,写人,惟妙惟肖;抒情记游,酣畅淋漓,表现在:一是句式骈散并用,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华彩照人,极富韵味,不但读起来有音韵铿锵,而且更能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1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二 《岳阳楼记(写景选段)》和《醉翁亭记(写景选段)》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朝晖夕阴晖:②薄暮冥冥薄: ③刻于其上于:④属予作文以记之以: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连月不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乃重修岳阳楼见渔人乃大惊 D、醉翁之意前人之述备矣 3、翻译句子。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填空。 《岳阳楼记》写景侧重描写和两种情境,表达迁客骚人和之情,与“古仁人”的,形成鲜明对比。而《醉翁亭记》写景重点写了和之景,表达了作者的,其实质是。 三 (甲)《岳阳楼记(写景选段)》和(乙)《醉翁亭记(写景选段)》训练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云归.而岩穴暝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B、予观夫巴陵胜状未几,夫齁声起。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野芳发而幽香芳草鲜美

3.翻译下列句子。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甲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 (2) 5.甲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句。(用课文中原话回答)。有一个成语出自乙段,成语是:。 6.甲、乙两段均为写景语段,甲描写了景,乙描了景,两者写景的角度不同:7.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中的“乐”与甲段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四 (甲)《醉翁亭记(写景选段)》和(乙)《岳阳楼记(写景选段)》训练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负者歌于途 ( ) (2)杂然而前陈者 ( ) (3)去国还乡 ( ) (4)长烟一空 (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颓然乎其间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而不知人之乐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古诗文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古诗文阅读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 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 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 (2)或异二者之为.为: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甲文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 分) 4.乙文段中所说的“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请说说太守都“乐”些什么?简要分析欧阳修的“乐”和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不同含义。(3 分)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 夏见 C、不以物喜而乐亦无穷也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 6、[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三)阅读下面《捕蛇者说》片段,回答问题。(共22分)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会以蒋氏观之,犹信.。鸣呼!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中观人风者得焉。 17、解释上面文段中加点的字的意思。(4分) (1)余:(2)于:(3)尝:(4)是: (5)以:(6)信:(7)孰:(8)为: 18、给下列字注音。(4分) (1)孰(2)敛(3)俟(4)夫19、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苛政猛于虎也。 译: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 20、作者听了蒋氏的话后更加悲伤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答: 21、作者写《捕蛇者说》的目的是:(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 22、作者引用孔子的话,目的是什么?。(2分) 答: 23、这段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答: 24、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农民的负担?为什么?。(4分) 答: (只要说得有理即可)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谓:尝:然则: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为”的意思是,文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5、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 6、《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复习要点

醉翁亭记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1.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谓](1)称作,叫作;(2)是。2.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3.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今义:多指提拔。 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觥(gōng)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常规词语[环]围绕。[尤]尤其。[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回]曲折、迂回。[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开]这里指消散。[辄(zhé)]就。[意]情趣。[寓]寄托。[霏(fēi)]雾气。[归]聚拢。[暝(míng)][晦]昏暗。[芳]香花。[发]生长、开放。[时]季节。[负]背。[伛(yǔ)偻(lǚ)]驼背。[洌]清澈。[肴(yáo)]荤菜。[蔌(sù)]菜蔬。[杂然]纷纷地。[陈]陈列,摆放。[丝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指音乐。[弈]下棋。[酣]尽兴地喝酒。[颓然]原意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已而]不久。[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述]记述。 二、阅读探究 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 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 5.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1)醉翁亭的自然环境;(2)命名缘由。 6.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 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目录: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 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文言知识积累: 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百废具.兴: ③越.明年,政通人和: ④增其旧制.: ⑤薄.暮冥冥: ⑥气象 ..万千: ⑦微.斯人: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⑨横.无际涯: ⑩予观夫.巴陵胜状: ?前人之述备.矣: ?嘱予作文 ..以记之:

?则有去国.怀乡: ?则有去.国怀乡: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宠.辱偕忘: ?沙鸥翔集.: ?春和景.明: ?进.亦忧,退亦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谗.畏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百废.具兴: 2、一词多义: 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以.物喜: 或: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而或.长烟一空: 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饮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明: ①越明年: ②至若春和景明: 夫: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嗟夫: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②此乐何极: ③感极而悲者矣: 空: ①浊浪排空: ②长烟一空: 通: ①政通人和: ②北通巫峡: 和: ①政通人和: ②春和景明: 一: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复习重点汇总

岳阳楼记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2、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 3、第3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 4、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5、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6、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想感情(中心):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 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就是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为民请命,忧民之忧。 8、文章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9、本文的句式特点是骈散结合。 一、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