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超星尔雅《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期末考试

2017年9月超星尔雅网络课程

一、单选题

1当前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应着力于哪几个方面?(不断吸纳人类优秀先进的思想资源,戒除掉狭隘的民族自大意识)

2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3“唐宋转折论”的内容不包括(疆土面积)的转变。

4下列生活日常用语,哪一个不是来自佛教用语?(急急如律令)

5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般包括(以上均是)。

6“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欧阳康)提出来的。

7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从先到后的演变顺序是(个体人、群体人、民族人)。8金日成认为,朝鲜共产党的基础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9二战后至德国统一期间,柏林在政治上属于(东西德共同管辖)。

10中国传统儒学的“实用理性”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情感)

11以下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文化性)

12英国民族精神的保守主义体现在(实行君主制)。

13清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包括(对长城进行了修缮)。

14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气候)的支配。

15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民族文化)。

16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民族在人类学上的印记?(黑色瞳孔)

17林则徐身上体现出来的现代爱国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闭关锁国意识)18斯大林1913年提出的民族四大要素不包括(共同政治背景)。

19在中国,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和传播贡献最大的是(梁启超)。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林则徐编著、编译的?(《海国图志》)

21国家行政与地方政府制定的规则必须具备(以上均是)。

22俄罗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民族精神是(沙皇俄国精神)。

23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于诚信的解读?(“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4下列关于全球化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世界依旧被认为是分散的个体组成)。25下列哪个不是杜维明提出的三个意义世界?(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士)

26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起源于(明朝)。

27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28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29下列哪一个不是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民族意识的弱化不会淡化民族精神凝聚力)

30梁漱溟先生认为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是(反身向后要求)。

31“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生产方式)。

32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包括下列哪一项?(门阀)

33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文化素质)教育。

34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农民)。

35“兼爱”是(墨家)的观点。

36汉族人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汉”是在(魏晋南北朝)。

37对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说法,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爱国主义的话语落实到政治权利为目的的组织行为就是民族主义)。

38甲午战争后,学者们从日本大量引进近代西方民族思想概念,其中有(以上均是)。

39以下关于民族精神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随着时代发展)。

4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句话表达了陆游什么样的情感?(爱国主义)

41对于文化生存的概念解释,下列哪一项不正确。(永远不会消亡)

42对于民族主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只要有民族存在,民族主义就肯定存在)。

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全球化侵蚀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44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是谁在《筹议海防折》一文里面提出兴建水师,镇守海关。(李鸿章)

45卡斯特罗思想是(古巴)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6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挤压的结果。

47民族精神的提炼与践行需要依靠(文化精英、仁人志士)。

48对于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人无诚信也可立)。

49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凝练的新内容不包括(本土意识)。

50受到全球化消极影响的没有以下哪一项?(民族依赖感)

二、判断题

1“实用理性”向“科学理性”方向提升经历了二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2汤因比认为,没有环境的挑战,人就不能够创造文明,因此挑战越大,文明越辉煌。(×)

3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4林则徐的爱国意识被认为是现代爱国主义在中国的发端。(√)

5执政者改进、提升执政能力的动力之一就是来自人民的评判和监督。(√)

6政府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

7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8受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的影响,在历史衰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会呈现勃发特点。(×)

9民族认同问题的凸显是因为全球化的过程中,客观的环境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凸显。(√)

10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11把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引进中国的是著名的翻译家严复。(√)

12严复根据西方近代生物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提出了“义利并重”的思想。(√)

13历史上对中国的不同称谓反映了其民族、国力、文化的影响。(√)

14现世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和归宿。(√)

15宋代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后,摒弃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16“民族”这个概念被引进中国一定是来自日译西书这种形式。(×)

17“习俗孝悌”中,“悌”指对兄弟长者的尊重。(×)

18新俄罗斯精神下,仍然有人想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来指导国家发展。(√)19“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20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只需要靠企业的信誉,靠消费者对其的认同程度。(×)

21在沙皇专制下,俄罗斯民众并不具备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地位。(×)

22朝鲜的经济体制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有制共存。(√)

23 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24“未知生,焉知死”体现了儒家正视现世、对人生采取的积极态度。(√)

25一切的创新、发展、持续的动力都源自精神。(√)

26在生命消失后,人的生命价值还是有大小之分。(×)

27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28武则天称帝体现了唐代妇女地位的上升与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

29文字狱出现并兴盛于清朝。(×)

30爱国就是爱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政府机关。(×)

31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文化哲学角度而言,实际上是精神文化的认同过程。(√)

32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33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也是一种规范经济。(√)

34中华民族的实用主义态度造成了各种宗教的和谐发展。(√)

35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性质实际是一样的。(×)

36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精神的核心是兄弟姊妹。(×)

37中华民族实际上是一种国族意义上的概念。(√)

38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39人类文明只在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产生。(×)

40文化本质上就是人化。(√)

41中国传统的道德范式总结为八个字“知足安分,贵利贱义”。(×)

42高层次的民族通过发展和交流消除了分歧与矛盾状态。(×)

43精神家园是矛盾一体的性质,即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44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进行了总体解释。(×)

45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46当前中国经济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信用制度。(×)

47崇尚国际贸易自由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48劳动的价值、创造的价值都是生命作为前提的,生命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前提。(√)

49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他人的个人利益,都可以说善意的谎言。(×)

50民族文化认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一种认同,因此文化认同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命题。(×)

[The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