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与里尔克_陆耀东

冯至与里尔克_陆耀东
冯至与里尔克_陆耀东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冯至与里尔克

陆耀东

内容提要:冯至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和哲学理念与德国大诗人里尔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叙述了冯至阅读里尔克作品的过程和接受里尔克影响的方式,具体探讨了二者在精神与形式上的种种关联,并对作家如何接受与改造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提出管见。

关键词:冯至 里尔克 精神故乡 接受与改造

冯至不是轻易相信某种主义或思想、观点的人,他总是寻找和自己的灵魂相近或相通的东西。冯至也不是亦步亦趋跟随某一个或某几个权威的人,而是从对方吸取若干自以为可取之处。青少年时代,他的心态倾向浪漫主义,受郭沫若《女神》的影响较大。他常常沉浸在寂寞中。这样,后来他一读到里尔克的作品,就感到格外亲切。在从青年步入中年时期,常常沉思社会人生和宇宙问题,往往在里尔克、歌德的著作中获得启迪。在国家危难之中,他又对杜甫怀着特殊的尊崇。

冯至读里尔克的作品,无异于在寻觅“精神上的故乡”。他最早知道里尔克的名字,是他的族叔冯文潜介绍的。这位叔叔留学德国研究哲学美学,1925年9月,回国省亲,冯至得以受到教益。①翌年秋,冯至读到里尔克的散文诗《旗手》,他说:“……在我那时是一种意外的、奇异的得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铿锵,从头到尾被一种幽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这是一部神助的作品,我当时想;但哪里知道,它是在一个风吹云涌的夜间,那青年诗人倚着窗,凝神望着夜的变化,一气呵成的呢?”②此后,迄至1930年10月抵德国以后,才继续读到里尔克的其他作品。1931年4月,他以40马克这一不菲的价格购下《里尔克全集》。但心里十分欣慰,他似乎又有了一位新的挚友。1933年8月21日以前,他一直是以里尔克的《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论题。后因导师阿莱文被解职不得不改作论诺瓦利斯的文体原则。

冯至以极大的热情、至高的敬意翻译了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论“山水”》、《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摘译〉》和他的一些诗:《秋日》、《豹在巴黎植物园》、《pieta》、《一个妇女的命运》、《爱的歌曲》、《总是一再地》、《啊,朋友们,这并不是新鲜》、《奥尔弗斯》、《纵使这世界转变》、《啊,诗人,你说,你做什么》、《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选译)》》(八首)。其中,如《豹在巴黎植物园》在中国影响很大,各种世界名诗选本大多选入,对一些诗人的创作也不无影响:“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

陆耀东,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徐志摩评传》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冯至与里尔克

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只有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勇猛的兽,被关在铁栅栏内,活动的空间很小很小,真如同虎落平原,迫压、孤独、寂寞又无可奈何,苦痛已极。

冯至每读里尔克的作品,便沉浸在智慧和哲理的海洋中,如饮佳酿,如食精神美餐;如入胜地,别有曲径通幽之境;如苦口良药,使他沉思、反省。在致友人杨晦的书信中,有十几处谈到读里尔克的感悟,这里只摘引几段:

近代诗人Rilke,Geo rg e,诗是好得很,懂也难得很。R.已死去,G.当在人间。这二人的人格与作风都是很有意义的,在群众日趋于烦嚣与无聊的世态中。尤其是Rilke的一句话,使我身心为之不宁,他说:诗人最不应该有的,是iro nisch态度。因此弄得我冲突、怀疑,我的“礼拜日的黄昏”也羞惭得不能往下写了。近来我觉得我有些地方太“世故”了,……

《致杨晦》(1931.1.16)

我近来有时读Rilke的东西,那是使我有多么惭愧呀。我很爱那样“心的谦虚”的人,像是Rilke,Jaco bsen,可是,我怎么竟不能够呢?

《致杨晦》(1931.1.20)

前些天一方面是接到你的信,另一方面是念Rilke的信札,真感动我极了。……他的诗融汇Keats,Baudelaire……的长处,不但德国人这样说,法国人也这样讲。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尤其是他那做人的态度,现在慧修离我是那样远,不能天天警醒我,我只好请Rilke来感化我这块顽石了。

《致杨晦》(1931年2月)

Rilke常常引用Rodin的两个词:“忍耐与工作。”大半做人要从这里做起吧!

………………

自从读了Rilke的书,使我对于植物谦逊、对于人类骄傲了。现在我再也没有那种没有出息“事事不如人”的感觉。同时Rilke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那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因此我想把“冯至”的名字废去,还恢复我的“冯承植”了请不要笑我孩子气。)所以我也好好锻炼我的身体、我的精神,重新建筑我的庙堂。外边的世界我不知道怎样了,同时我也像是深一点地知道它是怎样了。

《致杨晦》(1931.4.10)

这十封信里所说的话,对于我们现代的中国人也许是很生疏吧;但我相信,如果在中国还有不伏枥于因袭的传统与习俗之下,而是向着一个整个的“人”努力的人,那么这十封信将会与之亲近,像是饮食似的化做他的血肉。在我个人呢:是人间有像Rilke这样伟大而美的灵魂,我只感到海一样的寂寞,不再感到沙漠一样的荒凉了。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致杨晦》(1931.8.20,附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译本序)

下午同一位德国人念Rilke晚年的作品《Duino哀歌》,据德国人说这大半是在德国文学中最难读的书。……那里边开端就说:“美是恐怖的开始。”言外的意思是说:在美的开端,人还能够负担;但是美的发展,人不能负担,感到恐怖了。但他却(据我看来)担当了这个恐怖,走到美的深处,说出来从前人们所没有能说出的话。

……(译稿)虽然只是寥寥五十页,译得又不好,但我看它同我一部分“命”一样。里边每一字、每一句是怎样地打动我的心呀!

《致杨晦》(1931.9.17)冯至在致德国好友鲍尔的信中,也多次谈到他对里尔克的崇敬和理解:

里尔克这个人是多么伟大、多么可爱啊!对里尔克越熟悉,从他那儿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他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如此广阔,仿佛除了他的世界之外再没有别的世界了。我真愿设法永远在他的世界中来学习并生活在其中。当前我们正缺少这么一位纯洁的诗人,这么一位不受传统和习俗影响的纯洁的人。现在中国的青年生活是盲目的,没有向导。现代中国人绝大多数离人的本性太远了,以致无法认清现实的命运。青年们现在正陷于错误和混乱之中,我的责任是翻译一些里尔克的作品,好让他们通过里尔克的提示和道路得到启发,拯救自己,以避免错误和混乱……

《致鲍尔》(1931.9.10)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冯至的一封又一封信来描述他对里尔克的认识、评价和赞颂,是因为冯至当时确实把里尔克的著作,视为他灵魂的故乡。你看他将最好的形容词和赞语置于里尔克及其作品。说里尔克“伟大”,“可爱”,“伟大而美”,“丰富”,“广阔”,“真纯”,“认真”,“做人的态度”,“人格与作风都具有意义”,“不伏枥于因袭的传统与习俗”;说里尔克的诗、散文、小说都好得很,是理想的诗,理想的散文;诗很美,“融汇济慈和波特莱尔的长处”,是“人间精品”,像雕刻一样,“表现的方法,都是独出心裁”。冯至说他读里尔克的作品,翻译他的作品,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翻译里尔克的作品是“同我一部分(命)一样。”此外,也是想用它来改造中国青年的灵魂和中国的国民性。冯至认为自己多方面从里尔克的作品受益,里尔克诗和散文中的“心的谦虚”、“寂寞同忍耐”、“我解释革命是克服许多恶习而有利于最深的传统”③、“忍耐与工作”、“美是恐怖的开始”、“甘于寂寞”等等,都给自己的思想以很深的震动。冯至对任何作家和哲人,都不曾如此一往情深,都不曾如此顶礼膜拜。他四十年代初创作的诗《十四行集》和散文《山水》,就融汇了里尔克、歌德、杜甫等的思想和诗作的精髓。笔者认为,不仅如此,实际上在冯至思想潜在的深处,除十七年期间里尔克的影响弱化了一段外,终其一生,仍有里尔克思想的闪光。

任何学说、文学流派和个人的创造都不可能在前无古人、旁无他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立的状态下取得成功。但从别人那里吸取精神资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而言有下列两大类:一是简单的借用、搬用或套用。这是初级阶段的形式,缺乏创造性。成熟的学者大都会摈弃这种学徒式的方法。二是“转益多师”,在众多他人、“前贤”的滋养下,创造出超越他人和

冯至与里尔克

“前贤”的成果,屈原的《离骚》、刘勰的《文心雕龙》、李白和杜甫的诗、曹雪芹的小说,都属于这一类。这一类中又有几种情形:有的是在以一家为主的基础上,广取其他多家;有的很难说以某一家为主,虽然在师从的多家中仍有主要的几位和次要的一群之分。冯至受中外作家影响最大最久的是歌德、里尔克、杜甫、诺瓦利斯等。就里尔克的影响而论,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小说《伍子胥》、诗集《十四行集》,虽然已经过冯至的融合、消化和再创造,但仍然可以看出作为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之一的里尔克的某些蛛丝马迹。例如里尔克在《论“山水”》中强调:“一切呈现在人的面前或是超越人的范围以外的事物,都融合在山、树、桥、天、水的神秘联系里”;“用山水中的事物给我们的生存以一种新的解释”;山水中的人,“要成为`物’”,在山水艺术中应慢慢生长为“世界山水化”。《山水》中的作品大都隐隐约约地闪露出这美学的光。《赛纳河畔的无名少女》确实“给我们的生存以一种新的解释”超越时空、超越世俗悲喜的“无边的永久的微笑”,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在艺术中,在理想中永驻。《在赣江上》在险恶的自然风光中,在黑夜里,发生了一场虚惊;这虚惊也就成了“物”的一部分。《一棵老树》中放牛的老人与一棵折断了的老树,都成了象征物,成为客观存在的世界的“物”的有机体。《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里那消逝了的山村,那用石块砌成的旧路,那不分昼夜奔流的泉水,那谦虚、纯洁、坚强的鼠曲草,那“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的牧羊姑娘,还有那美丽多彩的菌子,高高耸立的植物界里最高的树木有加利树……,当“我”步入这片土地时,觉得“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这和里尔克说的“神秘联系”至少是相通的。里尔克著作激励中国读者“不伏枥于因袭的传统与习俗之下”的思想力量,在冯至一生的言行文字中,始终或隐或显地顽强地存在着。在历史小说《伍子胥》中,里尔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品主人公的艰苦的前行、焦躁与忍耐在他身内的交战,一个又一个决断等待他作出,也时而闪露在伍子胥与改革家子产、甘作平民而拒不就王位的季札以及子胥遇见的某些纯朴善良的老百姓的对照中。至于《十四行诗》,它的创作历程就是从生活的“经验”,经过“沉思”的熔铸,最后外化为诗,就是里尔克式的。《1我们准备着》、《3有加利树》、《4鼠曲草》、《5威尼斯》、《16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17原野的小路》、《18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26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我虽然无法也不可明说哪一点是里尔克的润泽,但多少可感觉到像化合物中的一个元素的气味④。至少在“神秘联系”这一思维方式上,给《十四行诗》创作的助力,如同增添了诗思飞翔的翅膀。⑤

是的,里尔克不是神,是人;他是普通的人,又是睿智的哲人。他有伟大处,也有平庸处;有独到处,也有缺陷处。冯至对他的赞美,更难免没有偏爱。里尔克1875年生于布拉格⑥,父亲曾在铁路公司任低级官职,后参军,一度担任布雷西亚要塞司令,不久因病被迫辞职。母亲貌美,出身世家,酷爱贵族和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1873年与约瑟夫·里尔克结婚。两年后生下勒内·玛里亚·里尔克。里尔克9岁时,母亲与父亲离婚。人是不能不受社会风气熏染的,里尔克也虚构自己是贵族的后裔。11岁被送进军事初中,四年后进入军事高中,翌年被除名。1895年进卡尔·费迪南德大学学习,攻读哲学、德国文学和艺术史。半年后转攻法学,又半年,告别了大学,迁居慕尼黑。此后,在俄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北非、北欧等地暂住,成为欧洲各国一些上层的贵族夫人、女士的挚友、恋人和庇护对象,她们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他的声名逐渐如日中天,使得他能随心所欲地行止,但始终在寂寥感、失落感、孤独感中沉沦,并在这种状态下死去。

里尔克“摈斥基督教的彼岸说、基督教的唯灵论和基督教道德的`反自然’,承认一个独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在的`以死者王国为轴心向外扩展的此岸’”(霍尔特胡森206)。他认为“存在的化身,世界最终的本质不再是`上帝’,而是`物’”(霍尔特胡森61-62)。“必须扬弃自然和自由之间的区别。人应该向自然过渡,消融在自然里,化为实体中的实体”(霍尔特胡森201)。在他看来,“在这收心内视世界的万相归一中,生与死的界河已被填没,经验和超验的对立不复存在”(霍尔特胡森174)。里尔克赞赏舒勒这一观点:“死者是真正的存在者,死者的王国是唯一的空前的存在,而我们短暂的一生只不过是这存在的某种例外罢了”(霍尔特胡森204)。里尔克最感兴趣的是:“关联”、“工作”、“耐心”、“真实”、“恐惧”(霍尔特胡森53、112、113)。里尔克的思想有神秘主义倾向,文艺上又涌动着浪漫主义的潜流。里尔克的诗,晦涩难懂,极具特色,在德语国家、地区和世界各国德语文学学者中,享有盛誉。应该说明,不管尊崇对象多么伟大,亦步亦趋匍伏在尊崇对象面前的人,成就必然很有限。正如里尔克,常常“是以极大的本能自信从周围的精神世界中仅仅汲取和吸收那些对他来说是同质的、有益的、能够支持他对世界的理解的因素的”(霍尔特胡森205-206)。“里尔克从来不照单全收别的作家的观念,他总是不知不觉地将其他人的思想加以变化,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然后据为己有”(霍尔特胡森209)。冯至也是如此。他从里尔克那儿汲取的,主要是关于“关联”、“工作”、“耐心”,生死界限的消除,以及对“恐惧”的理解等。

注解【No tes】

①冯至在《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里说:“1926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知道里尔克(Rilke,1875.12.4-1926.12.29)的名字”(《全集》,4卷83页)。“1926”似有误。据他1925年9月27日《致杨晦》函云:“……在德国的叔叔,……我回家见到了他,他介绍我好几个德国近代的诗人,都是极悲观的,受法国象征派影响的,然而文字却是很有力的。”在《涅卡河畔“忆旧与逢新散记”之一》中说:“我不禁想起比四十五年前还早十年、1925年暑假的一天,我去看望我的叔叔冯文潜。冯文潜是研究哲学美学的,但是这天他的书桌上却放着几本诗集:里尔克(Rilke)、史推芳·盖欧尔格(Stefan Geo rg e)、荷尔德林。这对于我都是生疏的名字。那时里尔克和盖欧尔格还没有逝世”(《全集》,4卷156页)。

②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原载《新诗》第3期,1936年12月出版。又见《冯至全集》,第4卷83页,文字上有点滴更改。

③参见《冯至全集》,第4卷《传统与“颓毁的宫殿”》,余见致杨晦、鲍尔信。

④参见解志熙:《生的执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47-199。

⑤拙作“冯至《十四行诗》的特殊思维方式”对此有较多论述,这里从略。

⑥里尔克的生平和思想的介绍,主要取材于霍尔特胡森:《里尔克》。

引用作品【Wo rks Cited】

霍尔特胡森:《里尔克》,魏育青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Ho ltdusen,H a ns Eg on.Rilke.T ra ns.W ei Yuqing.Beij ing: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td.,1988.]

责任编辑:邹岳奇

ligio us m ytho logical theme:the destructio n o f the my tho logical pa radise.Religio n tog eth-er w ith m ytholog y beca me the autho r′s unique w ay in seeing throug h the real w o rld as w ell as in understanding human situation and his conflict.In a sense,G uillotine is a modern m ytholog y.

Key words:Ay tma tov G uillotine religio n my tholog y theme

Author:He Yunbo is pro fessor a t the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Central So uth Univ ersi-ty.His research a reas are in Russian litera ture and com parativ e litera ture.

Title:Feng Z hi and Rainer M aria Rilke

Abstract:Feng Zhi is rega rded as an outstanding Chinese ly ric poet.But all his w ritings, including his poetry,pro se and philosophy,are indebted to the g rea t German poet Rilke. The thesis giv es a n acco unt o f Feng zhi′s reading of Rilke′s wo rks a nd points out how the la tter′s style g rea tly influenced him.Based o n this account,the pa per sugg ests that a w rit-er could refo rm his ow n culture by drawing o n other na tion′s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Feng Zhi Rainer M aria Rilke spiritual ho me assimilation and reform Author:Lu Yaodong is professor at the Chinese Depa rtm ent,Wuha n Univ ersity.He is the autho r o f On Diff erent Schools of Chinese Poets in the1920s and A Biography of X u Zhi-mo.

Title:Creativ e Recipient:On Zhang Tianyi′s Novels and the Fo reign Influ-ences H e Receiv ed

Abstract:In Zhang Tia nyi,o ne finds a co nv erg ence of influences fro m three reso urces, namely,traditio nal literature,w estern literature and″May4th litera ture″.Am ong the for-eign w riters,Dickens w as the m ost impor tant influence o n Zhang Tianyi,but the w riters Zhang Tianyi admired m ost w ere Gog ol and Chekhov.The study o f the relatio ns betw een Zhang Tia nyi′nov els and the foreig n influences he receiv ed,to so me ex tent,is the study o f a creativ e co nv ersion of fo reig n influences in his w o rks.But such a conv ersio n was re-stricted not only by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 nditions but also by his cultural psycholog y and his ho rizo n of ex pectatio ns.

Key words:Zhang Tianyi Dickens Gog ol Chekhov

Author:Hu Qiang is a Ph.D.ca ndidate at the Institute o f Foreig n Literature Studies,Zhe-jiang University.

Title:M arks of Special Discourses and Semantic indifference:On L′Etranger and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bstract:Based on an ex plo ra tio n of the narrativ e features and meanings of L′Etranger and The Catcher in the Rye from the perspectiv e of the ma rks of special discourses,the present thesis points o ut that the mo st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tw o tex ts lies in their in-difference in v alue w hich is brought abo ut by their inco mpa tible semantic mea ning and cul-tural sig nificance.The a uthor contends tha t the eclectic w ording of the nov els no t only mirrors the nov elists′perceptio n o f the deep structure o f the society,but a lso acts as a perso nal respo nse to the deprav ity of the social lang uag e env iro nment caused by ideological conflicts.In the author′s point o f v iew,each of the tw o nov els,with an anti-hero as the

冯文炳简介

冯文炳简介 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冯文炳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冯文炳的诗,可以点击查看。 废名(1901年11月9日-1967年10月7日),本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 废名生平简介 废名于1901年11月9日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与周作人交往。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参加“浅草社”,投稿《语丝》。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成达中学。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

讲师。次年和冯至等创办《骆驼草》文学周刊并主持编务,共出刊26期。此后教书,写作,研究学问,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北大国文系副教授,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先后被选为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吉林省政协常委。1967年10月7日,因癌症病逝于长春。 废名的文学风格 废名被认为是周作人的弟子,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废名名气虽大,但因为晦涩难懂,读者却少。在文学上,周作人和俞平伯是他的两个著名知音。周作人在为废名和俞平伯的“涩”作解释时说“本来晦涩的原因普通有两种,即是思想之深奥或混乱,但也可以由于文体之简洁或奇僻生辣,我想现今所说的便是属于这一方面。”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一)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纪念(一) 【内容提要】 1940年代的冯至在写作内容、生活方式和思想取向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40年代,冯至的思想、创作与里尔克、歌德和杜甫密切相关。经由他们,冯至克服了战争带来的生命的孤独感、虚幻感,他的目光从抽象的学理探索转向了现实生活,开始思考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当同时代的许多作家还在为陌生的新时代的到来而不安时,冯至却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时代之间迅速地找到平衡点,几乎无所滞涩地迎接着这个群体时代的到来。 20世纪40年代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是十分艰难的十年。在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构成的这十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痛苦的离乱生活和复杂的情感转折,最终迎来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对于冯至来说,这十年也是他一生最为复杂、最为关键的十年。在40年代最初的三年,他先后出版了诗集《十四行集》、小说《伍子胥》、散文集《山水》,登上了文学创作的高峰,从1943年开始,他的文学创作几乎停止,转而开始专注于充满时代气息的杂文写作。在写作杂文的同时,他走出个人内心的沉思开始介入社会生活,他做演讲、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参与民主活动,可以说,这时的冯至在写作内容、生活方式和思想取向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1946年7月,冯至返回北平。从1946到1949年三年间,冯至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取向更加复杂。一方面,冯至

一反惯常的低调作风,与一批自由主义作家保持了比较密切的来往。尽管此时的北平无论是社会氛围还是生活条件与30年代都大相径庭,但是文人交游的本性并没有变化。那时冯至与朱光 潜、沈从文等十几位北大教师同住在中老胡同33号院,闲暇时常常一同逛逛门庭冷落的书肆和依然美丽如画的西山,交流文学观点,谈谈时局现状。任教于南开大学的卞之琳则时常来往于平津之间,在北平时经常借宿于冯至家中。废名长子冯思纯在回忆复员后他们的北平生活时说:“北大教师朋友间经常互相拜访,我家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尤其是晚饭后。谈话内容主要是就学术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意见,当然还会涉及对时局的看法。”冯至与杨振声、沈从文、俞平伯、朱光潜、林庚、卞之琳、常风、袁可嘉等都是家中常客②。1948年七八月间,杨振声、冯至、沈从文、朱光潜等还同去颐和园“霁清轩”消夏,他们一起在山中“魏晋”,享受着最后的悠闲生活③。 各种文学聚会之外,冯至与沈从文、朱光潜等自由主义作家一起积极创办各种文学刊物,宣传自由主义的文学主张、提倡独立的文学创作。1946年12月,冯至与杨振声、沈从文、朱光潜等人编辑出版了杂志《现代文录》。该杂志以杨振声提出的“融会贯通的创新精神”作为编辑方针,编辑目标则直接指向了“创作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艺”④,较高的文学品位使它很快便成为“北方文化复员与文学运动展开的第一面旗帜”⑤。不久,冯至又参与了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和《文艺》的编辑,并留下了详细地有关稿费计算和寄送的纪录。1947年6月以“采取宽大自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赏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赏析 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泰斗级人物。他创作的的154首十四行一向为时人推崇。十四行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为英诗史上璀璨的明珠。这理所要赏析的是莎翁十四行诗的第十八首,其热烈的情怀,精致的措辞和美妙的比喻,,不知令多少学者和诗人叹服,赏析文字者莫不称颂其妙。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 诗人一开头就把他的爱友比作美好的“夏天”,其中“夏天”一词颇有争论,很多学者认为应该翻译成春天,但以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应该译成夏天。因为英国的夏天相当于我国的春天或春末夏初,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风和日暖,枝头绿叶冒新芽,百花含苞待开放,大地充满一派生机活力,迷人可爱。开篇第一句便直入主题,用一问一答得方式毫不含蓄的点名她的美。虽然夏天如此美丽,但仍然不及她之美。作者意不在提出疑问,而是通过疑问句,引出第二句肯定的回答,恰如其分地达到赞赏的目的,诗人如此煞费,说明她的美丽不仅令他赞赏,而且还令他崇敬。这比开篇便用一陈述句更有说服力。 接着第3456句,诗人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你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那是因为“狂风”会把“五月的嫩芽摧残”,“夏天的期限”太过于短暂,阳光过于“强烈”,有时却也会被“遮掩”。这一系列的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副夏景图,引人遐想。其中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一副副图景产生的是一种怜惜之情,这时让我们不禁思考,那诗人对她的怜爱,该有多么深沉。 后接着的两句:“世上娇艳之物都会凋零,受机缘或大自然的局限”,为我们阐释这样一个哲理: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事物都会有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虽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却令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所感叹。 接着,诗人用一个转折,说“你的长夏永远不会消逝,永不会失去迷人的光彩;不会在死神阴影中漂泊”这的用暗喻的手法,将她的美丽比作“长夏”,意为有夏天的美丽,而且比夏天更长,有取夏天之长,补夏天之短的意味。后面接着补充,他的美丽不会时间而失去光泽,永远留存。 “这诗将与你同在,只要人活着,眼睛还能看。这诗将永存,赋予你生命。”到最后,诗人转向写诗歌,说诗歌是永存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内心是矛盾的,他大肆笔墨去描写他的美,去高歌他的美是永存的,事实上他只是在欺骗他自己,他深知“世上娇艳之物都会凋零,受机缘或大自然的局限”,当然他的美丽也属于“世上娇艳之物”,可是诗人不愿意承认,他无法说服他自己去接受这个事实,于是他想把他的美丽长存于他的心中,但是每个人都会到死神那里报到,怎么办呢?这时,他知道了,永存的,只有诗歌,他只有将他的美丽写入诗歌,才能永恒。 本诗的主题思想为:爱和美。这首诗以夏天的意象展开了想象,我们的脑海会立即浮现出绿荫的繁茂,娇蕾的艳丽。夏日既表示诗人的友人可爱,让人感到可意,又暗指他的友人正处于年轻、精力旺盛的时期,因为夏天总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万物在春季复苏,夏天旺盛,所以夏天是生命最旺盛的季节,诗歌前六句,诗人歌颂了诗中的主人公“你”作为美的存在,却把“夏天”、“娇蕾”和“烈日”都比下去,因为它们不够“温婉”、“太短暂”、“会被遮暗”,所以“你”的魅力远远胜于夏天。第七和第八两句指出每一种美都会转瞬即逝,禁不住风吹雨打,而第九句到第十二句指出“你”的美将永驻,连死神都望而却步,与时间同长的美才是永恒的美。因为“你”在诗歌中永恒,千百年来天地间只要有诗歌艺术的存在,诗歌和“你”就能够永生。所以“你”的美永不枯凋,这是一种生命的美,艺术的美,永驻人间。 这首诗语言优美,不仅体现在用词的精确上,而且还体现在表达方法的多变上,

戴望舒生平简介

戴望舒生平简介 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戴笠生平简介,供大家参阅!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戴望舒人物经历 1913年,入杭州鹾武小学读书,开始拥有私人阅读空间,阅读古典说部和《水晶鞋》、《木马兵》等外国童话。 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 1922 年8月,首次公开发表文学作品小说《债》,载《半月》第1 卷第23期。9月,与张天翼、施蛰存、叶秋源,李伊凉及马天骚等在杭州成立兰社。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师从田汉,在校期间,学习中外文学和革命理论,参加实际斗争。

1925年6月,上海大学被封。秋,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 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1932年,任《现代》编辑。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1935年春,被里昂中法大学开除回国,开除原因一说是在中法大学学习1年多时间,不上课,不按时交作业,年终也不参加考试,到了期限即回国;一说是在西班牙旅游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游行,法国警方通知中法大学当局,这个学生不能再留法国。3一4 月,乘船回国到上海。不久,与施绛年解除婚约。先开始筹办《现代诗风》杂志。 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1937 年1月第3 本诗集《望舒诗稿》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抗战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办《耕耘》杂志。

冯至先生的作品有哪些

冯至先生的作品有哪些 冯至经典作品有《绿衣人伍子胥》、《白发生黑丝:冯至散文随笔选集》、《阳光融成的大海》。其中《绿衣人伍子胥》收集了他的代表作品数十篇,其中包括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蛇》、《绿衣人》、《伍子胥》等。冯至经典作品推荐《白发生黑丝:冯至散文随笔选集》:本散文随笔选集收入了冯至先生的文章五十余篇,共分为六部分:摆渡佳评;历史人物画像;入世漫评;感性视野;学术研究代表作和附录。试图通过这里所选的文章把冯至先生在中外文学领域活动、发展的轨迹描绘出来。“鲁迅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柳鸣九说。据责任编辑之一的高立志介绍,这套书每本的前面有二十多页的照片,后面都刊有作者的一篇论文,还有学术小传、著作与译作书目。丛书的策划者韩继海认为,这套散文集有三个特点,首先由于作者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所以他们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胸襟更加宽广,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谈论文学现象;其次,由于他们对中外文化的深入了解,对文学的理解更深刻而不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第三,他们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评论一针见血,既准确又犀利。冯至经典作品推荐:《阳光融成的大海》是《旧版书系》丛书之一,由冯至编著。《阳光融成的大海》从林场到昆明城来去的路上之所见所悟,竟是与和风丽日下的原野所无关联的印象,而是生命承受狂风乍起所“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是在生命的严冬将蜕化为蝉蛾之残壳丢进泥土化做青山的“默默”;走在路上,为纪念踏出这条路的步履,想到的,是不荒芜这些路;看到久雨后的天晴,母狗衔出小狗感受阳光的“和暖”,则想到这次的经验,“会融入(它)将来的吠声”,“深夜吠出光明”。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八首赏析

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虽然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狂风会使五月娇蕾红消香断,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夏天拥有的时日也转瞬即过;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有时天空之巨眼目光太炽热,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它金灿灿的面色也常被遮暗;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而千芳万艳都终将凋零飘落,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被时运天道之更替剥尽红颜;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但你永恒的夏天将没有止尽,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你所拥有的美貌也不会消失,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死神终难夸口你游荡于死荫,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当你在不朽的诗中永葆盛时;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只要有人类生存,或人有眼睛,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我的诗就会流传并赋予你生命。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注:第11行语出《旧约?诗篇》第23篇第4节:“虽然我穿行于死荫之幽谷,但我不怕罹祸,因为你与我同在……”英文赏析:This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 all the sonnets, justifiably so. But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take it entirely in isolation, for it links in with so many of the other sonnets through the themes of the descriptive power of verse; the ability of the poet to depict the fair youth adequately, or not; and the immortality conveyed through being hymned in these 'eternal lines'. It is noticeable that here the poet is full of confidence that his verse will live as long as there are people drawing breath upon the earth, whereas later he apologises for his poor wit and his humble lines which are inadequate to encompass all the youth's excellence. Now, perhaps in the early days of his love, there is no such self-doubt and the eternal summer of the youth is preserved forever in the poet's lines. The poem also works at a rather curious level of achieving its objective through dispraise. The summer's day is found to be lacking in so many respects (too short, too hot, too rough, sometimes too dingy), but curiously enough one is left with the abiding impression that 'the lovely boy' is in fact like a summer's day at its best, fair, warm, sunny, temperate, one of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that all his beauty has been wonderfully highlighted by the comparison。这是整体赏析 1.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is is taken usually to mean 'What if I were to compare thee etc?' The stock comparisons of the loved one to all the beauteous things in nature hover in the background throughout. One also remembers Wordsworth's lines: We'll talk of sunshine and of song,And summer days when we were young, Sweet childish days which were as longAs twenty days are now.Such reminiscences are indeed anachronistic, but with the recurrence of words such as 'summer', 'days', 'song', 'swee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permeating influence of the Sonnets on Wordsworth's verse. 2.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The youth's beauty is more perfect than the beauty of a summer day. more temperate - more gentle, more restrained, whereas the summer's day might have violent excesses in store, such as are about to be described. 3.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May was a summer month in Shakespeare's time, because the calendar in use lagged behind the true sidereal calendar by at least a fortnight. darling buds of May - the beautiful, much loved buds of the early summer; favourite flowers. 4.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Legal terminology. The summer holds a lease on part of the year, but the lease is too short, and has an early termination (date). 5.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Sometime = on occasion, sometimes; the eye of heaven = the sun. 6.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his gold complexion = his (the sun's) golden face. It would be dimmed by clouds and on overcast days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表里的生物》资料作者简介(精品)

《表里的生物》资料 作者简介 1905年9月17日,出生于直隶省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 1912年,就读于叔祖冯学彰创办的一个私立小学,小学停办后,在家中从父亲学习《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 1917年,在涿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读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写诗。 1921年暑假考入北京大学。 1923年参加文艺团体浅草社。 1924年,顾随于上学期结束时受青岛胶澳中学之聘任教,邀冯至去青岛度假,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青岛愉快地过了40多天。暑假后,听鲁迅讲授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与诗人柯仲平相识。 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29年出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 1930年底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1931年2月底,与梁宗岱在海德贝格相会。在宫多尔夫的课堂上认识了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维利.鲍尔,后来成为好友。冯至决定离开海德贝格,8月至柏林。在柏林大学,开始研究歌德时代的文学。与陈铨相识,与北大同学蒋复聪、朱懊交往。

1935年9月回国,1936年7月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 1939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7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 1946年7月至196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西语系。 1948年7月4日,冯至去清华,最后一次见到朱自清。暑假期间,受杨振声邀请,全家在颐和园内谐趣园住了一个多月。 1950年1月29日,在北京大学哲学讨论会上做关于歌德的报告。3月30日至6月7日,随代表团出访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在莫斯科停留若干日。 1951年后兼系主任。著有《杜甫传》,当时颇得好评。 1954年2月,访问鞍山钢铁公司,同行者有吴组缃、黄药眠、肖殷、戈扬等。6月至8月,与田间访问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在柏林与安娜·西格斯、贝歇尔、布莱希特、魏斯科普夫等作家晤谈。是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10月至11月,与成仿吾赴民主德国,参加莱比锡大学550周年庆祝大会,会后冯至又参加席勒诞生200周年纪念会。 1964年9月调任现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 所长,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 1970年,7月,离开燕东园,迁居建国门外永安南里,去河南息县干校。 1979年6月7日至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冯至为团长。重访海德贝格,参观海德贝格大学的日耳曼学研究室、东方美术研究室等。7月19日至9月底在黄山疗养。10月30日至ll月16日参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在作协第三次会

2017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A 解析:潘先生形象分析 (1)性格:刻画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 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 对其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 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 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2)形象意义: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

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 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2.小说《小城三月》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叙述交织 B 3.小说《铸剑》叙事的核心线索是 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 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 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 D.黑衣人为王复仇 C 4.最能体现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诗篇是 A.《天狗》 B.《凤凰涅槃》 C.《天上的街市》 D.《静夜》 B 5.下列选项,出自诗歌《死水》的一组意象是 A.烂铁破铜铁罐 B.桃花菊花青荐 C.青蛙花蚊苍蝇 D.珍珠泥土青蛙 A 浙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第1页(共7页)

冯至简介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冯至”是他1923年春在上海的《创造季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组诗“归乡”时所取的笔名。生于一破落的盐商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性情温和、善良淡泊。冯至童年时代曾听父亲讲解《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个别篇章。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在慈爱的母亲抚慰下,冯至的童年并不都是灰暗的。母爱给了他不少欢乐。父爱和母爱给予冯至的影响,加上家道中落所造成的忧郁,构成了冯至性格的基本要素:这就是:淡泊、认真、矜持、忧郁,渴求温情,敏于感受。 小学毕业后冯至进入北京四中学习。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师。潘云超老师使他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并丰富了他的文学知识。施天侔老师则让为他讲解西方文学流派和《庄子》。但他在中学里读的都是古文和一部分辞赋,很少接触诗词。读了《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登载的早期的新诗以后,冯至对新诗发生了兴趣,自己也写起诗来。然而他很快被创作上难以进步的苦恼和不得要领的焦灼所纠缠。这时他读到了郭沫若、宗白华、田汉的通信集《三叶集》。《三叶集》使他第一次明确“知道了什么是诗”。冯至后来欣赏浪漫主义的诗人歌德、海涅,写诗主张从生活中的个人感受出发,重视真情实感,强调自然流畅,反对无病呻吟和过分雕琢,就与《三叶集》有莫大关系。如果说《三叶集》在理论上使他明白了什么是诗,《女神》则在现实上为他提供了现实的榜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冯至迎来了他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期。这一时期作品收在《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中。1927年4月,冯至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昨日之歌》抒发了诗人的苦闷、忧郁,而又以对平淡生活、平凡事物的诗情阐发的形式表现出来,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批判。黑暗的现实使苦闷的诗人忍不住发出了“不能容忍了”的强烈呼喊。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沉湎于个人的哀乐和命运,他热切地关注着苦难的现实人生。他不甘于现实的羁绊,对光明彼岸的渴望使诗人表达了否定黑暗现实的热切向往。他盼着那“驯美的白鸽儿”带他“向着新的故乡飞去”。现实的丑恶,未来的渺茫,理想的幻灭,使冯至和“五四”以后许多梦醒了无路可走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由孤寂走向对美的追求。写作《昨日之歌》时冯至还主要是在校园中生活,与社会接触还有限。到了《北游及其他》,冯至则开始更多接触到现实的黑暗,更多品尝到人生的苦涩。哈尔滨之行使冯至的视野第一次真正扩展到社会,他的思想和感情也更为坚实。1929年8月出版的《北游及其他》共三辑,其中《北游》是最重要的一辑。一首《北游》,是诗人精神蜕变、心灵嬗递的写照和记录。更多地关注现实,使诗人空幻的理想坍塌,他苦闷、彷徨,然而并不消沉,

十四行诗18英文赏析-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的英文赏析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 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休恋那丽日当空, 转眼会云雾迷蒙。 休叹那百花飘零, 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 这诗就将不朽,永葆你的芳颜。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在于它有着双重主题:一是赞美诗人爱友的美貌,二是歌颂了诗歌艺术的不朽力量。其次就是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新颖的比喻,但又自然而生动。 Sonnet 18, often alternately titled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of 154 sonnets written by the English playwright and poet William Shakespeare. Part of the Fair Youth sequence (which comprises sonnets 1-126 in the accepted numbering stemming from the first edition in 1609), it is the first of the cycle after the opening sequence now described as the Procreation sonnets. Most scholars now agree that the original subject of the poem, the beloved to whom the poet is writing, is a male, though the poem is commonly used to describe a woman. In the sonnet, the poet compares his beloved to the summer season, and argues that his beloved is better. The poet also states that his beloved will live on forever through the words of the poem. Scholars have found parallels within the poem to Ovid's Tristia and Amores, both of which have love themes. Sonnet 18 is written in the typical Shakespearean sonnet form, having 14 lines of iambic pentameter ending in a rhymed couplet. Detailed exegeses have revealed several double meanings within the poem, giving it a greater depth of interpretation. Sonnet 18 is a typical English or Shakespearean sonnet. It consists of three quatrains followed by a couplet,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 rhyme scheme: abab cdcd efef gg. The poem carries the meaning of an Italian or Petrarchan Sonnet. Petrarchan sonnets typically discussed the love and beauty of a beloved, often an unattainable love, but not always.[5] It also contains a volta, or shift in the poem's subject matter, beginning with the third quatrain. A facsimile of the original printing of Sonnet 18.The poem starts with a line of adoration to the beloved—"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e speaker then goes on to say that the beloved being described is both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than a summer's day. The speaker lists some things that are negative about summer. It is too short—"summer's lease hath all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代表诗歌翻译及赏析

2011—2012第一学期 实践教学

William Shakespeare William Shakespeare (26 April 1564- 23 April 1616) was an English poet and playwright. He wa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rit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world's pre-eminent dramatist. His surviving works, including some collaboration, consist of about 38 plays, 154 sonnets, two long narrative poems, and several other poems. His play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very major living language and are performed more often than those of any other playwright. Shakespeare was born and raised in Stratford-upon-Avon. At the age of 18, he married Anne Hathaway, with whom he had three children: Susanna, and twins Hamnet and Judith. Between 1585 and 1592, he began a successful career in London as an actor, writer, and part owner of a playing company called 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 later known as the King's Men. Shakespeare produced most of his known work between 1589 and 1613. His early plays were mainly comedies and histories, genres he raised to the peak of sophistication and artistry by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He then wrote mainly tragedies until about 1608, including Hamlet, King Lear, Othello, and Macbeth, considered some of the famous works. Shakespeare was a respected poet and playwright in his own day, but his reputation did not rise to its present heights until the 19th century. In the 20th century, his work was repeatedly adopted and rediscovered by new movements in scholarship and performance. His plays remain highly popular today and are constantly studied, performed and reinterpreted in divers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nnet1 和sonnet5的相关资料由张文瑞提供) Sonnet 1

高考语文蛇(冯至)专题1

高考语文蛇(冯至)专题1 2020.03 1,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将恰当的字工整地书写在下面填字格中。 烦恼yōu□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舒缓你急 z ào□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chí你紧张的神经。那遥指杏花村的牧童,那误入藕花深处的小舟,无不使你 yí然自得,超然物外。 2,【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乙】 子曰:“默而识之,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D“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更也,人皆仰之()2、选出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仁以为己任以功补过 B.其恕乎其乐无穷 C.是知也真知灼见 D. 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并选择其中一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句: (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句: 4、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中“”一句阐述了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 (2)乙文中生动地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的句子是“” 5、孔子富有哲理的言论至今让人受益匪浅,请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我选句, 3,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诗人冯至简介及作品

诗人冯至简介及作品 冯至(1905—1993),诗人,翻译家。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大预科,1923年转本科德文系,曾参加浅草社。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创作了大量诗文。1927年毕业后曾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及北京孔德学校任教,曾与冯文炳合编文学刊物《骆驼草》,1930年赴德留学,1939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后任教于北大西语系。1964年9月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所长,曾任作协副主席。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及学术论著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冯至全集》12卷。 第一卷 昨日之歌 卷上 绿衣人 问 满天星光 一颗明珠 不以容忍了 夜深了 幕雨 楼上 新的故乡 歌女

狂风中 残余的酒 怀 追忆 初夏杂句 别友 窗外 瞽者的暗示宴席上 残年 你—— 秋千架上 春的歌 琴声 在海水浴场沙中 海滨 墓旁 雨夜 孤云 我是一条小河

如果你 怀友人Y.H. 遥遥 …… 北游及其他 十四行集 集外 第二卷诗歌 《西郊集》、《十年诗抄》、《冯至诗文选集》(诗歌部分)、《冯至诗选》、《冯至 选集》(诗歌部分)、《立斜阳集》(诗歌部分)、《文坛边缘随笔》(诗歌部分)、 部分集外 诗歌 第三卷散文、小说、故事、报告文学《山水》、《东欧杂记》、集外文章、《伍子胥》、历史 故事与儿童故事、《张明山和反围盘》 第四卷随笔、散文、杂论《冯至选集》第二卷(文章部分)、《立斜阳集》(文章部分) 第五卷随笔、散文、杂论《文坛边缘随笔》(文章部分)、集外文章第六卷学术著作《杜甫传》、《诗与遗产》 第七卷学术著作《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的文体原则》、《德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 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 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1] 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何谓“从相反的方向看”?因为冯至这时尽力想摆脱他早年诗歌的悲剧意识[4],转向对自我生命的承担。但透过他的诗歌的表面,我们仍然能够解读出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也就是说,冯至此时对生命的观照充满着悲剧意识。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就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来源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存与毁灭的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