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要点

第21课《桃花源记》

一、词语解释。

1、缘溪行缘:沿着。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

3、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

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

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6、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7、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8、具答之。具:详尽。9、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1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1、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1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13、咸来问讯咸:都14、皆叹惋皆:都15、悉如外人悉:都

16、处处志之。志:作标记。 17、寻向所志。寻:寻找。向:先前(的)。志:标记。

18、欣然规往。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 19、寻病终寻:随即,不久。

20、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21、诣太守诣:到

二、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翻译: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三、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文中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4、说桃花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句子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虚构目的: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叹惋”什么?

答: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

答:不想让外人来扰乱这种和平安定的生活。

8、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

豁然开朗:比喻顿时明白或醒悟过来。(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又满足的样子。

9、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名:出名。灵:灵异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德馨:美好的品德。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3、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4、往来无白丁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6、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扰乱。

7、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二、翻译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翻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问题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统领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7、文中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爱莲说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7、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8、亭亭净植植,立9、花之隐逸者也隐逸,隐居的人。

二、翻译重点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出淤泥而不染。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6、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思想受环境影响,“孟母三迁”说的即是这个道理。答法二:同意本文的观点,只要保持坚贞的节操,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影响。

7、本文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的高贵品质。

第23课《核舟记》

一、解释词语:

1、为宫室:为,做,这里指雕刻。

2、罔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贻(yí),赠。

4、高可二黍许:可,大约。许,上下。

5、中峨冠峨冠,高高的帽子

6、如有所语。语,说话。

7、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8、绝类弥勒:绝,极类,像。9、矫首昂视。矫,举。

10、神情与苏黄不属:不属,不相类似。11、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2、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13、其船背稍夷:夷,平。

14、勾画了了:了了,清楚明白。15、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16、曾不盈寸:盈,满。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挑选

19、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解释下列的“为”字:

①为.宫室、器皿(雕刻)②中轩敞者为.舱(是)③修狭者为.之(雕刻)

④为.人五(雕刻)⑤多髯者为.东坡(是)

三、翻译句子: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⑵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游赤壁的情景。

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⑷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⑸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⑹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⑺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译: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原来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大苏泛赤壁

2、核舟上为什么要雕刻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中的文字?

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

3、两位舟子神态各异,你觉得雕刻家仅是为了多雕刻一些人和事物来显示他的技艺高超吗?那两位舟子起什么作用呢?

体现泛舟的主题,雕刻者构思巧妙

4、本文具体描绘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

体现雕刻家的高超技艺。

第24课《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2、讲信修睦:修,培养

3、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亲:亲人、父母

4、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子:子女。

5、男有分分:职分、职业.。

6、女有归归:女子出嫁。

7、货恶其弃于地也恶:憎恶。

8、盗窃乱贼而不作乱:造反。贼:害人。作:兴起

9、是谓大同是:这。大同:理想社会。

10、矜、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

二、翻译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翻译: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翻译: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

三、问题理解。

1、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1)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2、文中出现的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第26课《三峡》

一、重点字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从,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太阳。

3、沿溯阻绝。襄: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

5、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6、绝巚:极高的山峰;绝,极

7、素湍绿潭。湍:急流。 8、回清倒影清:清波

9、飞漱其间。漱:急流冲荡。 10、哀转久绝绝:消失

11、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2、每至晴初霜旦。至:到。霜旦:下霜的早晨。

13、属引凄异。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二、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译: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翻译: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翻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问题理解

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第27课《答谢中书书》

一、重点字词:

【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

【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

【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

【复】再。【与(yù)】欣赏。

二、翻译。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古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问题探究:

1.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3.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5.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记承天寺夜游》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考虑,想到。遂:于是。至:到。

3、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中庭:庭院。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5、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6、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盖:原来是。

二、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身边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到庭院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问题理解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喜悦、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显其中。

4、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了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处一个空明澄清,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应如何理解?

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首先,“闲人”即清闲的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还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为有官无事做而苦闷。

第28课《观潮》

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

1、天下之伟观观:景象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自:从既望:农历十六

3、.方其远出海门方:当……时

4、仅如银线仅:几乎,将近

5、吞天沃日沃:用水淋洗

6、倏而黄烟四起倏而:突然 .

7、并有乘骑弄旗标枪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8、随波而逝逝:去,往9、一舸无迹舸:船10、为火所焚为:被11、皆披发文身文:画文采

12、溯迎而上溯迎:逆流迎着潮水13、如履平地履:踩。

14、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岸。15、珠翠罗绮溢目溢目:满眼

1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高17、僦赁看幕僦赁:租用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课文中的语句: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烟雾消失,水波平静下来,就一条船也没有了,仅仅剩下敌人的船只被火烧毁,随波漂流逐渐消失。

3.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腾起身子,变换着种种姿势,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自己的本事。

4.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路上堵满了车马,食物和别的各种东西都比平常贵上一倍。

三、问题理解。

1、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是: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是为了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第29课湖心亭看雪

一解释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2、是日更定是:这。定:完了,结束。

3、余拏(ráo)一小舟拏,通桡,撑船。

4、上下一白一:全

5、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饮:痛饮白:酒杯8、客此客:客居。

二、翻译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翻译: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不要说相公痴,还有跟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译: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三、内容理解:

1、文中描写雪后西湖全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营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

2、在湖心亭上,作者为什么同两位客人“强饮”三杯?

答:一是由于两位客人盛情邀请(拉余同饮);二是由于意外逢知己的惊喜和庆幸;三是为了酬谢知己的深情厚谊。

3、全文交代中心事件的句子是?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答:中心事件句:独往湖心亭看雪。主旨句: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关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文尾句中的“痴”是什么意思?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何在?

答:“痴”指极度迷恋雪景。反衬作者等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和孤高自赏的情感,突出了全文主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2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洨(xiáo)河轩榭(xiè) 矗(chù)立河堤(tī) B.匀称(chèng) 肃穆(mù)和谐(xié)蟠(fān)龙 C.依傍(páng) 擅(shàn)长湛(shèn)蓝点缀(zhuì) D.池沼(zhǎo)斟酌(zhuó) 镂(lòu)空藻(zǎo)井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自出新裁周到如砥葱笼嶙峋 B、不毛之地万物鼎盛古朴丘壑 C、巧夺天功稀稀落落逼真点缀 D、珠光宝器郁郁葱葱突兀匀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4分) ①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历史,有力地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 ②信息讲述、生命科技、脑与认知科技将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终生学习与努力创造将成为人们追求的。 ③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一下这个人间的奇景。 A.保护时尚观察 B.维护时尚观赏 C,保护潮流观看 D.维护潮流观赏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4分)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D.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6、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4分) 例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A变换成被动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整理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资 料整理 第五单元 第17课《中国石拱桥》 文学常识 茅以升,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主持修建了我国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文体知识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思想内容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点字词 弧形拱桥推崇匀称 洨河桥墩河堤混凝土 漳州饮涧惟妙惟肖张鷟 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上。 雄跨:威武雄壮地跨越。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初月出云: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长虹饮涧:看起来好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千态万状:形态多种多样。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第18课《苏州园林》 文学常识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一)《三峡》(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三单元 1、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下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②分类别:条理清楚,界限分明 ③举例子:具体、真切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作比较: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⑤打比方:生动形象⑥列数字:准确说明⑦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 十一中国石拱桥 1、第一段中心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 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②具体介绍两座桥 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 3、赵州桥(逻辑顺序):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 4、特点: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像一张弓。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 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④形式优美 5、卢沟桥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 6、写卢沟桥的结构: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 十二桥之美(说明性小品) 1、画之美: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 2、吴冠中: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 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 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 1、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 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①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②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 3、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 4、苏州园林的特点: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6、全文总纲: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 十四故宫博物院 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 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龙:突出皇帝的威严 十五说“屏” 陈从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山水小品简练隽永 2.请给加点字注音。 缥.( )碧湍.( )急轩邈.( ) 泠泠.( ) 3.文学常识填空。 (1)《与朱元思书》一文选自《》,作者是代的。本文是一篇,描写了从到段的山水美景。(2)作者描绘富春江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八个字; 第二段写“”,抓住和的特点;第三段又分写“”,多层次展开描绘。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从.流飘荡: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互相轩邈 ..: 负.势竞上:千转不穷.: 水皆缥碧 ..:横柯.上蔽: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按提示及相关内容用原文填空。 (1)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2)用工整对偶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3)点明游览路线的一句是:。 (4)总领下文的一句是:。 (5)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的两句是:。 (6)写出光与影交相辉映的一句是:。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互相轩邈.邈:蝉则千转.不穷转: 经纶.世务者经纶.:窥谷忘反.反: 8.区别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绝: (2)以为妙绝.(《口技》)绝: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绝: 9.翻泽画直线句子。 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纯WORD版,可以任意修改) 1消息二则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

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做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明确: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练习

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文 学常识练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学常识填空 1、《消息二则》 消息是_______的一种,广义的_______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________。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部分。消息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________(国)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3、《“飞天”凌空》是一篇_________。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_________。 5、《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着名作品集有散文集 《_____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6、《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__,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_________家。 7、《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国着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丽的颜色》描写的是____次获得诺贝尔奖的_____国的着名科学家_____________。 9、郦道元,字善长,___________家。撰《_____________》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_____________,也是一部优美的_____________。“三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陶弘景,字通明,着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_____________”。 (2)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着名的文学家。与____________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___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他与唐代__________、_________和宋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并称为 “_____________”。 11、①吴均,文学家。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 ②骈文,是________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讲究________,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_________”,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2、①《野望》的作者是_________,号__________,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秋景,带着几分 _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既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_____________的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_____________之情。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此诗通过对__________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3、《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试题及资料(全册)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í) 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 第3课《“飞天”凌空》 1.文学常识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3.重点字词 凌空(líng)翘首(qiáo)轻盈(yíng)由衷(zhōng) 悄然(qiǎo)屏息敛声(bǐng)眼花缭乱(liáo)震耳欲聋(zhèn) 第4课《一着惊海天》。 1.文学常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5课《说“屏”》同步训练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屏风(píng)纳凉(nà)帷幕(wéi)点缀(zhuì) B.书斋(zhāi)休憩(xī)伧俗(cāng)徒劳(tū) C.流萤(yíng)销魂(xiāo)咏屏(yǒng)称道(chèn) D.空间(kòng)屏障(zhāng)雅俗(yǎ)得体(dé) 答案:A 解析:分析:B.“憩”应读“q씓徒”应读“tú”;C.“咏”应读“yǒng”“称”应读“chēng”;D.“空”应读“kōng”“障”应读“zhàng”。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2.给加点的字注音。 擅.长( ) 帷.幕( ) 韶.光( ) 伧.俗( ) 屏.风( ) 流萤.( ) 缓.冲( ) 纳.凉( ) 答案:shàn| wéi| sháo |cāng| píng |yíng| huǎn| nà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3.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zhuì() wéi幕 ( ) 屏zhāng()nà凉() 答案:缀 |帷|障|纳 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帷”和“障”。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21课桃花源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qiān mò髫tiáo 诣yì 间jiàn隔问津jīn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4)悉如外人。悉:都。 (5)具答之。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11)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 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 (1)成语:世外桃源。 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颁.发(bān) 溃.退(kuì) 桅.杆(wéi ) 悄.然不惊(qiāo) B.仲.裁(zhònɡ) 追溯.(sù) 畸.形(jī)锐不可当.(dǎng) C.要塞.(sài) 娴.熟(xián) 侏儒.(rú)殚.精竭虑(dān) D.镌.刻(juān) 歼.灭(qiān )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bǐng)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 ....,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B.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 ....,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 C.纪律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 ....。 D.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 ....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D.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作品使我们变矮,小作品使我们升高。 B.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读书长大的,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C.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的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D.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凉气。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绝巘(yán) 飞漱(shù) 晓雾将歇(xiē) B.轩邈(miǎo) 属引(shǔ) 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沿溯(sù)鸢飞戾天(yuān) D.白昼(zhòu) 窥谷(kuī) 林寒涧肃(jiàn) (解析:A项“”应读“yǎn”;B项“属”应读“zhǔ”;C项“缥”应读“piǎ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3分) A.城郭大荒流疏条交映 B.落晖结海楼沉粼竞跃 C.征蓬鹦鹉州五色交辉 D.采薇白沙堤经伦世务 (解析:B项“粼”应为“鳞”;C项“州”应为“洲”;D项中“伦”应为“轮”。)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东皋薄暮望(单薄) 晓雾将歇(消散) B.清荣峻茂(茂盛) 盖竹柏影也(覆盖) C.夕日欲颓(坠落) 天山共色(共同) D.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晴川历历汉阳树(平野、平地) (解析:A项“薄”是“接近”的意思;B项“盖”是副词“大概是”的意思;C项“共”是“同样的”的意思。)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3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蝉则千转不穷 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窥谷忘反

(解析:A项“阙”通“缺”;B项“转”通“啭”;D项“反”通“返”。)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①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 ②故唐朝韦庄称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③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 ④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 ⑤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 ⑥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A.①④⑤②③⑥ B.③①④⑤②⑥ C.③④⑤②①⑥ D.①②④⑤⑥③ 6.名句积累。(8分)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鸟的古诗文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3分) A.《水经注》的作者是宋代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陶弘景,该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复杂的感情,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21课桃花源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阡陌qiān m?髫tiáo诣yì 间jiàn隔问津jīn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 (4)悉如外人。悉:都。 (5)具答之。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11)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 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 (1)成语:世外桃源。 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语: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语:无人问津。 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第一课《消息二则》 溃退kuìtuì泄气xiè qì 督战dūzhàn 要塞yào sài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 业已yè yǐ 锐不可当ruìbù kědāng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bān fā遗嘱yízhǔ建树jiàn shù巨额jùé 仲裁zhòng cái 第三课《“飞天”凌空》 凌空línɡkōnɡ翘首qiào shǒu 酷似kùsì潇洒xiāo sǎ 轻盈qīnɡyínɡ悄然qiǎo rán 由衷yǒu zhōnɡ新秀xīn xiù 屏息敛声bǐnɡxīliǎn shēnɡ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 如梦初醒rúmènɡchūxǐnɡ 第四课《一着惊海天》 桅杆wéi ɡān 浩瀚hào hàn 娴熟xián shú咆哮páo xiào 紧绷jǐn bēnɡ镌刻juān kè 一丝不苟yìsī bùɡǒu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jiā 殚精竭虑dān jīnɡjié lǜ 第五课《藤野先生》 挟jiā樱花yīnɡhuā绯红fēi hónɡ宛如wǎn rú 掌故zhǎnɡɡù落第lu? dì 畸形jīxínɡ不逊búxùn 匿名nìmínɡ诘责jié zé 呜呼wūhū凄然qī rán 教诲jiào huì 深恶痛绝shēn wùtònɡjí 油光可鉴y?u ɡuānɡk? jiàn 杳无消息yǎo wúxiāo xī 抑扬顿挫yìyánɡdùn cuò 正人君子zhènɡr?n jūn zǐ 第六课《回忆我的母亲》 溺爱nìài 佃农diàn nónɡ劳碌láo lù私塾sī shú 周济zhōu jì宽厚kuān hòu 仁慈rén cí连夜lián yè 慰勉wèi miǎn 不辍búchuì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为富不仁wéi fùbùrén

2020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大气,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大海大气,不拒绝点滴清澈的泉水抑或浑浊的污水,于是,他的心胸更加广阔,拥有了hào hàn()与澎湃;高山大气,不嫌弃一块石头的丑陋,一棵小草的卑微,于是,他的身姿更加伟岸,拥有了巍峨与坚定;蓝天大气,不厌恶一片乌云的阴晦.( ),一只小鸟的聒.( )噪,于是,他的眼界更加辽远,拥有了广mào()与无边。 2.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B.其间一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 B.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 C.两个小机器人跳舞时突然四脚朝天,却仍在不停扭动,卖萌 ..的模样逗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D.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好的。它煞费苦心 ....,创造了世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 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5.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6.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5课《说“屏”》同步训练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屏风(píng)纳凉(nà)帷幕(wéi)点缀(zhuì) B.书斋(zhāi)休憩(xī)伧俗(cāng)徒劳(tū) C.流萤(yíng)销魂(xiāo)咏屏(yǒng)称道(chèn) D.空间(kòng)屏障(zhāng)雅俗(yǎ)得体(dé) 答案:A 解析:分析:B.“憩”应读“q씓徒”应读“tú”;C.“咏”应读“yǒng”“称”应读 “chēng”;D.“空”应读“kōng”“障”应读“zhàng”。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2.给加点的字注音。 擅.长( ) 帷.幕( ) 韶.光( ) 伧.俗( ) 屏.风( ) 流萤.( ) 缓.冲( ) 纳.凉( ) 答案:shàn| wéi| sháo |cāng| píng |yíng|huǎn| nà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3.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zhuì() wéi幕 ( ) 屏zhāng()nà凉() 答案:缀|帷|障|纳 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帷”和“障”。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4.选出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 A.屏风(píng)纳凉(nà) B.流萤(yíng)帷幕(wéi) C.伧俗(chèn)因地制宜(yì) D.造型(xíng)缓冲(huǎn)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伧俗(cāng),因地制宜(yí)”。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豁()髫()俨() 诣()骥()邑() 2.解释下列成语。 (1)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外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人问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豁然 ..() ..开朗()(2)屋舍俨然 (3)黄发垂髫并怡然 ..前往() ..自得()(4)欣然 4.按要求填空。 (1)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桃花源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理想生活场景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全册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全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 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 第3课《“飞天”凌空》 1.文学常识 新闻特写 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3.重点字词 凌(líng)空翘(qiáo)首轻盈(yíng)由衷(zhōng) 悄(qiǎo)然屏(bǐng)息敛声眼花缭(liáo)乱震(zhèn)耳欲聋 第4课《一着惊海天》 1.文学常识 通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