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与地史学》复习要点

《古生物与地史学》复习要点
《古生物与地史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化石的形成形成及命名

1.古生物学: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面貌和发展历史的科学。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了各地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古生物本身,还包括一切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如叠层石。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生物活动痕迹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标准化石,

2.石化作用及类型,

1)矿质充填作用: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经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得生物硬体变得致密和坚硬

2)置换作用:在石化作用过程中,原来生物体组分被溶解,外来矿物质充填,如硅化、钙化、白云化、黄铁矿化等

3)碳化作用:石化作用过程中,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分解和升馏挥发,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保存为化石

3.化石保存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印痕,印模(外模、内模),核化石(外核、内核),铸型)、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1、实体化石body fossil: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

2、模铸化石:mode and cast fossil: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复铸物)

(1)印痕化石impression fossil:生物软体在围岩上留下的印痕

(2)印模化石(mold fossil):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

包括:外模external mold:生物硬体外表面在围岩上的印模

内模internal mold:生物硬体内表面在围岩上的印模

复合模composite mold:内模和外模重叠在一起的化石

注意印模化石上所反映的纹饰和构造与生物体实际情况,正好凸凹方向相反。

(3)核化石core fossil生物硬体所包围的内部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形成的化石.内核internal core 外核external core

(4)铸型化石cast fossil:在形成外模和内核后,原壳体被全部溶解,沉积物在溶解后的空间再次充填形成的化石

铸型化石在大小、形态和表面装饰等方面与原生物体一致,但内部构造完全不同。

3、遗迹化石ichnofossil: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4、化学化石chemical fossil分子化石molecular fossil:古生物有机质软体虽在石化作用过程中遭受破坏,未能形成化石,但分解后的有机组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可残留在岩层中。

这些残留物质仍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和分析设备,可以从岩层中将其鉴别和分离出来。

对探索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及生物成因的矿产探寻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

1、古生物化石仅是现代生物编目的8.7%(化石形成条件的严格,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极少部分保存成为化石)

2、现已发现的化石仅是岩层中保存成化石的一部分(包含超微化石、分子化石等)

由于上述二个因素、表明古生物记录的不完备性。化石记录不完备是古生物学中的基本事实,所以在研究古生物界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需考虑这个事实,避免做出片面结论。

5.化石形成和保存条件

1、生物本身的条件;

生物硬体

●矿化硬体

●矿化程度

●矿化组分

●比较稳定的是方解石、硅质化合物、磷酸钙等

●不太稳定的是霰石、含镁方解石

●有机质硬体

●如几丁质薄膜、角质层、木质物等

生物软体

2、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物理条件

●如高能水动力条件下生物尸体易被破坏

●化学条件

●如水体pH值小于7.8时,CaCO3易于溶解;氧化环境中有机质易腐烂

●生物条件

●如食腐生物和细菌常破坏生物尸体

3、埋藏条件;

1)与埋藏的沉积物性质有关

圈闭较好的沉积物易于保存,如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沉积物

一些特殊的沉积物还能保存生物软体部分,如松脂、冰川冻土等

2)与埋藏的沉积物性质有关

具孔隙的沉积物中的古生物尸体易被破坏

基底上的内栖生物,以及一些表栖生物也能破坏沉积物内的生物遗体

4、时间条件;

1)埋藏前的暴露时间

●及时埋藏有利于形成化石

●埋藏后不被再挖掘出来

2)石化作用时间

●经过地质历史时间的成岩石化作用

●短暂、近期内的生物埋藏不成为化石

5、成岩石化条件(石化作用三种类型:矿质充填、置换作用、碳化作用)。

化石保存的不完备性

6.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1)单名法:

●用一个词来表示生物分类单元的学名

Anthozoa(珊瑚纲)

Claraia(克氏蛤)

●用于属以上分类单元的命名

●其中第一个字母用大写

●属名用斜体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2)双名法(二名法):

●用于种的命名,用二个词表示

Claraia aurita(带耳克氏蛤)

●即在种本名之前加上它所归属的属名,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种名

●种名用斜体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种名字母全部用小写

3)三名法:

●用于亚种的命名,由三个词组成

Claraia aurita minor(带耳克氏蛤微小亚种)

●即在属名和种名之后再加上亚种名

●亚种名用斜体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亚种名字母全部用小写

@古生物的命名法则

优先律:

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化石物种的鉴别标志页

共同的形态特征、构成一定的居群、具有一定的生态特征、分布于一定的地理范围。

第三章生命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动物群和事件

时代+地区+生物组成+特征

?Edicara动物群

典型代表:发现于澳洲南部晚元古代Edicara崩德砂岩中,时间5.9-7.0亿年。

动物群的分布:西南非洲、加拿大、西伯利亚、英国、瑞典,中国的震旦系。

动物群的组成:大部分是腔肠动物,如水母、水螅、锥石、钵水母、海鳃类等,还有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

?小壳动物群

组成特征:

小壳动物群个体微小(1-2mm),主要为海生无脊椎动物,包括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腕足类等。

时代:

小壳动物群始于震旦纪末期,大量繁盛于寒武纪初期。

意义:

动物界完成了从无壳到有壳的演变,它是继埃迪卡拉动物群之后生物界又一次质的飞跃。

?澄江动物群

澄江动物群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于云南澄江地区的下寒武统(∈1)。

化石保存极好(软、硬体),有壳和无壳动物61属、67种,包括三叶虫、水母、蠕虫类、甲壳类、腕足类、甚至脊索动物(鱼类)等。

1.事件: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时间:寒武纪初(5.7亿年),动物界出现一次爆发式的大发展。

?主要组成:以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占优势,占60%,其次为腕足动物门,占30%,其它门类。

?意义:造门的时代,几乎所有具硬体的无脊椎动物门及绝大部分纲都已出现。

动物体分化重大事件(不考)

?单细胞→多细胞(原生→后生)。

?最低等多细胞动物—两层细胞、无组织,为侧生动物(海绵动物、古杯动物)。?低等真正后生动物—两胚层(内、外胚层)、无典型器官(腔肠动物)。

两胚层→三胚层,中胚层形成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苔藓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人类的高级神经系统。

物种的形成(非重点)

影响物种形成的四大要素:

遗传、变异、隔离和自然选择

成种方式:

渐变论成种方式:即达尔文关于物种形成的方式,通过自然选择,将微小的有利变异逐渐积累,最后形成新种。新种与旧种之间有一系列过渡类型。

突变论成种方式:即间断平衡论成种方式,物种形成是突变(间断)与渐变(平衡)的辩证统一,但以突变为主,演化量主要靠突变形成。新种在地史时期可在忽略不计的时间内迅速形成(突变),形成后保持长期稳定(渐变)。新种与旧种之间不一定有过渡类型

生物进化的特点和规律:

1·进化的不可逆性

含义:已演变的生物类型不可能回复祖型;已灭亡的类型不可能重新出现。这是道洛(L. Dollo)提出的不可逆定律

实例:灭绝类型—三叶虫、笔石、菊石等

演变类型—鱼、马趾的演变、鲸鱼

意义:地层划分对比的理论依据

2·器官相关律

定义—环境条件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它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实例:非洲干旱地区的长颈鹿,颈部伸长,前肢亦随之变长;固着蛤右壳圆锥状,左壳相应为盖状。

意义—阐明生物进化,变异过程;推断化石生物的身体结构,生态习性, 恢复环境.

3.重演律(生物发生律)

个体发育—生物每个个体从生命开始到自然死亡的整个历程。即从受精卵起 个体死亡为止的全过程

系统发生—生物类群的起源和进化历史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生间的关系—生物总是在个体发育早期体现其祖先特征,然后才体现本身较进步的特征。比如, 人的胚胎有尾巴与猿有尾巴的关系

所以, 生物的个体发育可以看成其类群系统发生的简单缩影

重演律—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而快速重演

意义—找出生物间的亲缘关系,作为生物分类的依据

4.适应: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在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上,与其生存环境取得良好协调一致能适应环境的则生存,反之则灭亡

5.特化:

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有些器官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变异,但整个身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水平并无变化,称特化

如哺乳动物的前肢在水中呈鳍状,空中呈翼状,陆地上呈蹄状,它们不同于一般的前肢。特化亦是适应和选择的结果,是演化的一种形式,但属少数。高度特化类型往往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灭亡,如中生代的恐龙。

适应辐射:某一类群的趋异向着各个不同方向发展,适应多种生活环境。

适应趋同:生物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如:鱼、鱼龙、海豚、鲸都呈鱼形;

单体四射珊瑚、李希霍芬贝、固着蛤

趋同仅是表面现象,并没有改变生物原来的体制。

第六章生物与环境

1.海洋生物分区及其特征

海洋生物分区

滨海生物区shore biota

浅海生物区shallow sea

半深海生物区bathyal biota

深海生物区abyssal biota

远洋生物区plagic biota

?滨海生物区shore biota

?范围:位于海岸附近的高、低潮线之间,即潮汐地带或潮间带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海湾、泻湖、河口、三角洲、岛屿等

?环境特点:波浪和潮汐作用强烈,海水含氧充足、光照强,但含盐度、温度、光线、水流等因素昼夜变化很大

?生物特点:生物总体贫乏,除一些与海底有关的植物外,动物一般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固着生长在岩石上、潜穴生活或在硬底上钻孔生活?浅海生物区shallow sea

?范围:从低潮面直到陆棚与大陆斜坡之界处(0-200m)

?地形特点;海底地形较平缓

?环境特点:含盐度变化不大;温度只受季节的影响;含氧充足,波浪及潮汐作用使其有良好的通气性;上部水动力条件较强;光线可以透入海底:0-80m

为强光带,80-200m为弱光带

?生物特点:生物种类多,分异度高,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此区;海底是底栖生物生活的主要场所,且多为狭盐分生物;中部生活着游泳生物;上

部生活着浮游生物

?半深海生物区bathyal biota

?范围:200-1000m,为陆棚外缘和大陆斜坡上部地区

?地形特点:平均坡度4o17′(现代)

?环境特点:海水平静;温度、盐度比较稳定;含氧量稍低;为无光带

?生物特点:一般没有藻类生长,生物种类稀少,底栖生物以食腐类生物为主?深海生物区abyssal biota

?范围:深度大于1000m的大陆斜坡下部至深海底部的广大深海盆区

?地形特点:海底平坦、或为深海沟和海底山脊所分隔

?环境特点:黑暗、寒冷(一般在2-10度)、水压力大

?生物特点:生物稀少,主要为一些特化无眼的鱼类和甲壳类;生物骨骼多为硅质,食泥或食腐

?远洋生物区plagic biota

?范围:指远离海岸的半深海和深海区上层水域

?环境特点:上部为透光带、下部为无光带

?生物特点:为远洋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主要食源,它们死亡后壳体沉入海底常形成硅藻、放射虫或有孔虫软泥2.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1、游泳生物

?具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的生物

?特征:身体常呈流线型,两侧对称,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较发达

?主要类型:多为进化较高级的食肉动物,如无脊椎动物中的头足类和脊椎动物中的大多数鱼类

进一步可分为上层游泳和底层游泳生物。

2、浮游生物

被动游泳,随波逐流。身体多辐射对称,个体微小。部分身体多刺多孔,以增加表面积,便于漂浮,灭绝的笔石还有浮泡。

3、假浮游生物

起源于某些底栖生物,特别是底栖固着生物。主要有保存在黑色页岩中的个体微小的双壳和腕足动物。

4、底栖生物

指生活在水层底部,经常离不开基底的生物

包括表生生物和内生生物

表生生物epibenthos:

生活在基底表面以上的底栖生物。

包括底栖固着生物和底栖活动型生物。

内生生物endobenthos:

生活在基底表面以下的生物。包括潜穴生活的生物和钻孔生物的生物

3.影响生物的主要环境因素

(1)光线light

?与光线有关的因素:

?水深、水体的清澈度

?水体中光照强度及生物的分带性

?强光带:0-80m,水底植物benthophyte、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及

各类动物都很丰富

?弱光带:80-200m,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大为减少,但红藻和硅

藻diatom较发育

?无光带:>200m,植物绝迹,动物稀少而特殊

(2)温度

?温度对生物影响的机制:

?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来控制生物的分布,因为生

物的繁殖需要有一定的温度作保障

?温度对生物影响的主要表现和结果:

?温度控制着生物的纬向分布,从两极到赤道equator,生物种类逐渐

增多,动植物的丰度和分异度均逐渐增高

?温度造成生物的分区现象,如热带生物区系和寒带生物区系?广温生物,狭温生物

(3)水深water depth

与水深有关的因素:

水体深度是一个综合的环境因素

?水深与压力呈正比:每10m增加1个大气压

?在一定范围内水深与温度变化有关

?水深与光线的透射度呈反比

?水深的变化还与食物的丰度、海水的盐度等因素相关

(4)盐度salinity

a)盐度的变化:

i.淡水0-0.5‰,半咸水0.5-30‰,海水30-40‰,超咸水40-80‰,卤水>80‰

b)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性:

i.正常盐度海水中生物种类多样,但当海水的盐度升高或降低时,便出现海

水的咸化或淡化,这都会引起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变更,常表现为生物

种类贫乏

ii.窄盐性生物:只适应正常盐度海水生活的生物

iii.广盐性生物:能适应盐度变化范围较广的生物

(5)底质substrate

?定义:底栖生物居住和生活所依附的基底性质

?硬底质hardground:如岩石、各种贝壳和其它坚硬的物体

?软底质softground:为含有各种砂砾、细砂和淤泥的沉积物

?不同底质中具有不同的动植物群:如沿岸岩石及贝壳上附着有许多藻类及各种具有固着能力的无脊椎动物,在潮间带各种硬底质中还可见钻孔生物

boring;在砂质软底中则以潜穴burrow为主,泥质软底中常有丰富的软体动

物和节肢动物甲壳类

(6)生物因素

?共生关系symbiosis:共同生活,互不损害对方

?共栖commensalism:一方获益,另一方无碍

?互惠mutualism:双方获益

?竞争关系competition:双方受伤,相互制约

?对抗关系antagonism:一方受伤害严重

?抗生antibosis:一方受害,另一方不获益,如红潮

?侵占exploitation:一方受害,另一方获益,如捕食、寄生

4.群落与生态系

?群落community:

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区(小生境)的生物自然组合,这些生物在生活期间,在某些方面(如食物链、保护作用、居住条件等)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即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总和

?群落有4个基本特征:

?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时空范围

?群落间的生物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每个群落有其特征性的生物(特征种)

?具有特征性的营养结构(食物链)

群落由居群组成

?居群population:某一特定时间内,由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个体组成的群集。因此,居群是种内某些个体的集合。群落是由一个或多个居群组

?特征种characteristic species:即某一群落所特有的种,该种在其它群落中缺失或少见,可以用来作为该群落标志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指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种,即竞争能力强,最适合于

该环境的种。它可是该群落的特征种,也可以不是。

化石群落fossil community

?主要强调的是共同生活在同一生境的生物组合,并不是在同一个产地采集的化石组合都是化石群落

?一个化石群落是指那些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定量、定性)、在许多地区重复出现而其中物种成分很少变异的一种组合

在时间观念上,化石群落稍不同于现生群落。

?生态系ecosystem: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该综合体即为生态系。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而形成的有机界和无机界相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的内部必须具有以下四种基本的组成部分:

?非生物环境environments:维持生物生活的各种无机条件,包括无机物、水、气体、日光等

?生产者producer:自养型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

?消费者consumer:异养型生物,包括各类动物和某些腐生和寄生菌类

?分解者decomposer(或还原者):异养型微生物,如真菌类

5.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

1)指相化石法:

指相化石facies fossil:能够明确反映某种特定环境条件的化石

例如:造礁珊瑚、黑色笔石页岩、Lingula

2)形态功能分析法

方法是:深入研究化石的基本构造,力求阐明这些构造的功能,并据此重塑古代生物生活方式

原理是:生物的器官构造与外界生存条件相适应,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功能对器官和构造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3)实证古生物学方法——即―将今论古‖法

研究现代生物的生活方式,借以判明地史时期同类古生物的生活方式

现代造礁珊瑚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底栖固着、浅海、海水清沏、热带、亚热带,纬度、赤道位置)推测古代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4)群落古生态分析法

主要根据群落的生态组合类型来分析古环境,并根据不同生态类型的群落在纵向上的演替来分析推断古环境的演变

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及其主要标志(65-66页)

原地埋藏的生物化石往往保存较完整,表面微细构造往往未遭破坏,表面无磨损现象。

原地埋藏的化石个体大小往往极不一致,包含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个体。异地埋藏的化石由于在搬运过程中的分选作用,常常个体大小较一致。

生物化石保持原来生活时状态的为原地埋藏,反之,为异地埋藏。

除粪便外,遗迹化石大多为原地埋藏。

化石的生态类型与其埋藏环境是否一致是判断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同时代的化石保存在一起时,老的化石应该属于异地埋藏。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保存在老地层中的化石被重新风化剥蚀出来后再次沉积到新地层中所致

门类古生物学

(一)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1.分类位置:腔肠动物门刺细胞亚门珊瑚纲

2.结构构造

四射珊瑚体外形:分单体和复体

单体:始部锥形,可直可弯,后期形态各异复体:由多个个体构成

基本构造:

纵列构造:隔壁

横列构造:横板

边缘构造:磷板、泡沫板

轴部构造:中轴、中柱

3.构造组合类型:带型

4.生态

全部海生,固着底栖,造礁或非造礁型

&非造礁型—小型单体,少数复体,可在各种深度(6000m)和低温(4.5-10℃,最低达-1.1 ℃)下生活,适应性强

&造礁型—均为复体

深度在20m左右最适宜

温度18-30℃,最适宜温度20-25℃

盐度34-37‰; 水体清澈

现今赤道南北30度范围内(28度更佳)光照强,海水流通,珊瑚礁发育

5、地史分布

中奥陶世出现,二叠纪末灭绝。四个繁盛期:

晚奥陶世至中志留世

早泥盆世

早石炭世

早二叠世

(二)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1.分类位置: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2.结构构造:

?形状:多呈半圆形,中间隆起部分为头鞍和颈环,其余扁平部分称颊部

?头鞍:形状一般为锥形、截锥形或梨形,后端有颈沟与颈环分开

?鞍沟:头鞍上横向或倾斜的浅沟,一般<5对

?前边缘:头鞍之前的颊部。它被边缘沟划分为内边缘和外边缘

?颊角:头甲侧缘与后缘之间的夹角

颊部

面线:头甲背面一对穿过眼和眼叶之间的狭缝,推测三叶虫蜕壳时虫体沿此缝蜕出。

面线将颊部分为固定颊与活动颊

?活动颊:是面线之外的颊面,常分散脱离,单独保存为化石

?固定颊:面线之内的颊面

?头盖= 固定颊+头鞍

?眼叶:在面线中部,固定颊外侧有一对半圆形突起。

对眼起支撑作用。其形状、大小及距头鞍的位置,在分类上十分重要?眼脊:眼叶前端的一条凸起脊线,与头鞍前侧角相连

3.面线类型

4.生态

?底栖:

浅海底栖爬行:身体扁平、眼在上

挖掘泥沙:头甲坚硬,前缘似扁铲,肋剌发育,尾刺发达

?游泳:个体小,身体流线形,眼在头侧方或腹方

?漂游:个体小,或多刺,球状,无眼

5.地史分布

?分布时限:寒武纪至二叠纪

?最繁盛期:寒武纪,占统治地位

?退居次要:奥陶纪,不占统治地位

?急剧衰退:志留纪至二叠纪,只留少数类别

?绝灭:二叠纪末

(三)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1硬体构造

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石簇

?胎管:第一个个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开口朝下,尖端

朝上。分成基胎管(螺旋纹)和亚胎管(生长线),亚胎

管上具芽孔

?线管:胎管上方伸出的一条细线状小管,是一种附着器

?中轴:由线管硬化而成

2生态

笔石页岩相:黑色页岩中含大量笔石,几乎不含其他化石,并含有较多的炭质和硫质成分,常见黄铁矿化,反映一种较深水的滞流还原环境---指相化石

树形笔石:固着海底生活

构造特征:树枝状,有根、茎及固着构造(形态功能分析)

分布特点:集中在某一层位,可穿过层面;地理分布零星;区域性强

共生生物:常与三叶虫、腕足类等底栖生物共生

正笔石类及部分树形笔石:营漂浮生活

构造特征:具线管或中轴;具特殊的漂浮器官(形

态功能分析)

分布特点:化石沿层面分布;地理分布广,许多属种达到世界性广布

3.笔石的地史分布

整个地史分布∈2 — C1

?始现于中寒武世

?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

?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

?志留纪开始衰退

?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

?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

(四)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1.鱼形超纲和四足超纲的分类

2脊椎动物演化中的5件大事

1.颌的出现:有效捕食(棘鱼、盾皮鱼开始,S),在进化中有重要意义

2.水生?陆生:进化史上又一里程碑(水陆两栖,D3)

3.羊膜卵:它的出现是进化史上的第三件大事,完全脱离

水,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C3)

4.变温?恒温(鸟类,J).

5.卵生?胎生(哺乳类,T):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加快了动物发展的步伐,以致最后产生人类

3恐龙:是爬行纲双孔亚纲的蜥臀目和鸟臀目的俗称,而不是生物分类单元命名时可称???龙,而不能称???恐龙

4臼齿形态和食性关系

切尖型:牙尖三个尖,彼此分离,相当尖锐。食肉动物,如虎、狗、刺猬等

脊齿型:牙尖连成脊,有的脊呈新月形。食草动物,如象、马、牛、羊等

瘤齿型:牙尖低圆呈瘤状。杂食动物

(五)古植物1 叶脉类型:

2.主要高等植物分类系统

1.石松植物门(蕨类)

2.节蕨植物门(蕨类)

3.真蕨植物门(蕨类)

4.种子蕨植物门(裸子植物)

5.苏铁植物门(裸子植物)

6.银杏植物门(裸子植物)

7.松柏植物门(裸子植物)

3.叶座:是叶的基部膨大,脱落后在茎枝表面上留下的印痕

叶痕:叶基部脱落后留下的痕迹。通常位于叶座上部,呈菱形或心形,微凸、低锥形隆起4.植物界演化的主要阶段

?菌藻植物阶段

Ar-S,全部水生,无器官分化

早期丝状藻为主→后期叶状藻为主

?早期维管植物阶段

S末至D1-2,植物开始登陆

以原蕨植物为主,并有原始的石松、节蕨和前裸子植物门植物。仅在滨海暖湿低地生长?蕨类植物阶段

D3 –P1。以蕨类植物(石松、节蕨、真蕨)为主,一些裸子植物的早期类型(种子蕨、科达)也十分常见

在此阶段:

早期D3 -C1:就形成了晚古生代植物群面貌

晚期C-P:植物极度繁盛,是全球重要聚煤期

?裸子植物阶段

P3 -K1,以裸子植物(苏铁、银杏、松柏)最为繁盛,部分真蕨也十分发育

早期P3 -T2:气候干旱,中生代植物开始发育

T3 -K1:中生代植物群极盛,重要的聚煤期

?被子植物阶段

K2 -Rec., 被子植物植物界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第三纪是全球成煤期

第四纪冰期后形成当代的植物群面貌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の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の生存和发展の一切客观存在の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の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の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の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の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の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の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の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の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の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の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の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の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の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の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の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の重要组成部分,指の是以相对稳定の陆地为边界の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の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の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の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の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の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の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の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の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の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の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の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の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の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の浓度降低或消失の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の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の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读书笔记)

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时代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诞生并被迅速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中,已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已对输变电系统性能将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发电环节、输配电系统、储能系统等等。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如晶闸管,GTO,IGBT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其发展在优化电能使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扩大电网规模和功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电 理网络中的应用。 关键字:电力电子技术、输配电系统、晶闸管、电力网络。 在电气工程领域,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因其在电力领域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晶闸管等电力器件的发明并被应用于电力领域,正式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其在全球电力领域的发展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领域中的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其功能就是产生电能,再经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用户。为了实现此功能,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保证了用户能够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电力电子技术最初应用到电力领域的历史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利用不可控器件二极管构成的整流器来替代直流发电机对同步发电机进行励磁调节。随后出现的利用半控器件晶闸管构成的可控整流器更是为发电机的励磁提供里一个快捷有效的控制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发电机的动态和静态性能,有效的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当前大范围使用的电力系统中,通常都是以固定的电压和频率来向用户提供交流电能的(例如我国使用220V、50Hz的交流电),但是最终的用户需要的电能可能形式会有着各式各样的差别,可能是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可能是同频率但电压不同的交流电也可能是直流电等等、如果这些要由普通的常规电力系统器件来完成,例如使用变频器,变压器和整流器等,这就需要大量的此类设备,且还要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而使用不同的器件,这是很不经济的,也不可能实现。而电力电气器件可以作为电力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通过受控的开关作用对系统输送到用户的电能进行不同的变换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故而自其问世以来,就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领域的各个角落。 在电力领域中,实现常规电流变换的装置包括:整流器、逆变器、交流变换器和斩波器四种基本类型。整流器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单向导电性和可控性将交流电能转换为可控的直流电能的变流装置;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交流变换器是把一种交流电能变换为另一种交流电能的装置;斩波器是把一种直流电脑变为另一种直流电能的装置。

实用英语写作大纲

达法,而且能够广泛增加有关商务活动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2.本门课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普通教育必修课,与先前英语基础课的关系是其后续的专业英语课。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各类英语书信的语言特点及篇章结构;了解便条及卡片、社交信函、求职、求学申请信的起草方法和各类信件的写作方法;熟悉各类涉外证件、商务信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技术交流合同、保险、外贸业务相关的各类电传以及广告、产品使用说明及产品维护等信函的写作技巧等。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并适当加入案例学习和贸易操作指南及练习,让学生在一个仿真模拟实践中了解和掌握一些涉外活动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将涉外业务知识与英语写作相结合,在已具备的英语读写能力基础上,重点掌握外贸信函、外贸电传的写作技巧。经过严格训练后,应

能独立、熟练和准确地起草以上各类信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处理各种涉外业务。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全方位、立体化、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Chapter 1 Basic Requirements for Writing (共2学时)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词及句子 知识要点:词的选择与句子的表达 第二节段落及篇章 知识要点:段落及篇章的写作 教学重点:词汇的正确应用及句子的贴切表达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段落及篇章结构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英语词汇、句子的类型,理解其构成方式,懂得词汇及句子在写作中常见的错误,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第一章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与特性 1、本章学习要求 1.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2)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1.2 功率二极管,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功率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主要参数和主要类型。 2)功率二极管额定电流的定义。 1.3 晶闸管,要求达到“掌握”层次。 1)晶闸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伏安特性。 2)晶闸管主要参数的定义及其含义。 3)电流波形系数k f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晶闸管导通和关断条件 5)能够根据要求选用晶闸管。 1.4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GTO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主要参数。 1.5 功率场效应管,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功率场效应管的特点,基本特性及安全工作区。 1.6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1)IGBT的工作原理、特点、擎住效应及安全工作区。 1.7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简介,要求达到“熟悉”层次。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有关晶闸管电流计算的问题: 晶闸管是整流电路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电力电子器件,在进行有关晶闸管的电流计算时,针对实际流过晶闸管的不同电流波形,应根据电流有效值相等的原则选择计算公式,即允许流过晶闸管的实际电流有效值应等于额定电流I T对应的电流有效值。 利用公式I = k f×I d = 1.57I T进行晶闸管电流计算时,一般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已知晶闸管的实际工作条件(包括流过的电流波形、幅值等),确定所要选用的晶闸管额定

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华南理工

语音信号处理复习 第二章语音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1,定义: (1)语音是指人们讲话时发出的话语,它是一种声音,具有声学特征的物理特性。而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声音,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声音,是组成语言的声音。因此语音是语言和声音的组合体。 (2)语音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一种声波,它具有音色、音调、音强和音长。 ①音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 ②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③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④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时间的长短 (3)任何语言都有语言的元音和辅音两种音素: 元音:当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气流从喉腔、咽腔进入口腔从唇腔出去时,这些声腔完全开放,气流顺利通过。一个重要的声学特性是共振峰。 辅音:由于通路的某一部分封闭起来或者受到阻碍,气流被阻不能畅通。包括清音和浊音。 ①浊音:声带振动 ②清音:声带不振动 (4)人的听觉系统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①时频分析特性:人的耳蜗就像一个频谱分析仪,将复杂的信号分解成各种频率分量。 ②听觉掩蔽效应:心理声学中的听觉掩蔽效应指在一个强信号附近,弱信号将变得不可闻,被掩蔽掉了。掩蔽效应分为同时掩蔽和短时掩蔽。 2,语言信号生成的数学模型: ①激励模型:在声门(声带)以下,称为“声门子系统”,它负责产生激励振动,是激励系统 ②声道模型:从声门到嘴唇的呼气通道是声道,是声道系统 ③辐射模型:语音从嘴唇辐射出去,则嘴唇以外是辐射系统 3,语音信号的特性分析: (1)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特性: ①时域波形:周期性,周期对应声带振动的频率,即基音频率。 ②频谱特性:共振峰特性。元音频谱有明显的几个凸起点,它们出现的频率就是共振峰频率。清辅音频谱 峰点之间的间隔是随机的,没有周期分量。 (2)语谱图: 语谱图是一种三维图谱,它是表示语音频谱随时间变化的图形,其纵轴为频率,横轴为时间,任一给定频率成分在给定时刻的强弱用相应点的灰度或色调的浓淡来表示。语谱图中显示了大量的与语音的语句特性相关的信息,它综合了频谱图和时域波形的特点,明显地显示出语音频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或者说是一种动态的频谱。记录这种谱图的仪器就是语谱仪。 语谱图中的花纹有横杠、竖直条和乱纹等。 ①横杠:与时间轴平行的几条深黑色带纹,它们相应于短时谱中的几个凸点,也就是共振峰。 ②竖直条:与时间轴垂直的一条窄黑带,每个竖直条相当于一个基音,条纹间的距离表示基音周期。 ③乱纹:清擦音从语谱图上看表现为乱纹,乱纹的深浅和上下限反映了噪声能量在频域中的分布。 4,语音信号的统计特性: 语音信号的统计特性可以用它的波形振幅概率密度函数和一些统计量(如均值和自相关函数)来描述。 第三章语音信号分析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赢在路上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D.生态破坏 2. 属于大气污染的人为污染源是【】 A.火山喷发B.自然尘埃C.工业排放D.海浪飞沫 3. 我们看到某些冰箱上附有绿色标志,意指其较少的使用了【】 A.CO2B.CH4C.绿色物质D.氯氟烃 4. 保护臭氧层的公约是【】 A.《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B.《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巴塞尔公约》 5. 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关的是【】 A.核试验B.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C.酸雨D.大量施用农田化肥 6. 《巴塞尔公约》控制的是【】 A.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B.生活垃圾的越境转移 C.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D.工业废物的越境转移 7. 交通噪声占城市环境噪声的【】 A.30% B.50% C.70% D.100% 8. 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的国际条约是【】 A.《21世纪议程》B.《巴塞尔公约》C.《开罗宣言》D.《东京宣言》9.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树木圆 10. 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矿石D.风力 11.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哪种污染【】 A.物理B.化学C.生物D.物理化学 12. 无机汞在水环境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 A.金属汞B.汞的化合物C.汞的络合物D.甲基汞 13. 全球变暖会导致降水带的移动,一般会使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异常变化

14. 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10μm的粒子是【】 A.飘尘B.降尘C.细颗粒物D.粗颗粒物 15. 平流层臭氧吸收【】 A.紫外线辐射B.红外线辐射C.γ射线辐射D.α射线辐射 16. 如果地球森林大面积消失,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CO2增加B.SO2减少C.O3减少D.NOx减少 17. 引起赤潮的原因是【】 A.氰化物污染B.毒物污染C.陆源N、P超标排放D.塑料垃圾 18. 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 A.频率B.声强C.声压级D.噪声级 19. 堆肥化属于固体废物一般处理的【】 A.预处理技术B.焚烧热回收技术C.热解技术D.微生物分解技术 20. 下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草原D.太阳能 21. 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可采取【】 A.编制生态规划B.生态工艺C.生态农场D.无污染工艺 22.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风景名胜区 23. 按范围划分,离人类最近的环境是【】 A.聚落环境B.地理环境C.地质环境D.宇宙环境 24. 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是指【】 A.废气噪声废水B.废水废渣噪声C.废气噪声废渣D.废水废气废渣 25. 可对植物叶片产生覆盖作用的大气污染物是【】 A.颗粒物B.SO2C.NO2 D.PAN 26. 目前被认为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CO2B.氟氯烃C.石油D.煤 27.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 A.加热作用B.反射作用C.穿透作用D.中毒作用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复习考卷综合

一、填空题: 1、电力电子技术的两个分支是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 变流技术 。 2、举例说明一个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 变频器、 调光台灯等 。 3、电力电子承担电能的变换或控制任务,主要为①交流变直流(AC —DC )、②直流变交流(DC —AC )、③直流变直流(DC —DC )、④交流变交流(AC —AC )四种。 4、为了减小电力电子器件本身的损耗提高效率,电力电子器件一般都工作在 开关状态,但是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开通损耗、关断损耗)通常任远大于信息电子器件,在其工作是一般都需要安装 散热器 。 5、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为避免功率损耗过大,电力电子器件总是工作在开关状态,其损耗包括 三个方面:通态损耗、断态损耗和 开关损耗 。 6、通常取晶闸管的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 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中较 小 标值作为该器件的额电电压。选用时,额定电压要留有一定的裕量,一般取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时晶闸管所承受峰值电压的2~3倍。 7、只有当阳极电流小于 维持 电流时,晶闸管才会由导通转为截止。导通:正向电压、触发电流 (移相触发方式) 8、半控桥整流带大电感负载不加续流二极管电路中,电路可能会出现 失控 现象,为了避免单相桥式 半控整流电路的失控,可以在加入 续流二极管 来防止失控。 9、整流电路中,变压器的漏抗会产生换相重叠角,使整流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 降低 。 10、从晶闸管开始承受正向阳极电压起到施加触发脉冲止的电角度称为 触发角 。 ☆从晶闸管导通到关断称为导通角。 ☆单相全控带电阻性负载触发角为180度 ☆三相全控带阻感性负载触发角为90度 11、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2U1 。(电源相电压为U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电源相电压为U 2) 12、四种换流方式分别为 器件换流 、电网换流 、 负载换流 、 强迫换流 。 13、强迫换流需要设置附加的换流电路,给与欲关断的晶闸管强迫施加反压或反电流而关断。 14、直流—直流变流电路,包括 直接直流变流电路 电路和 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是否有交流环节) 15、直流斩波电路只能实现直流 电压大小 或者极性反转的作用。 ☆6种斩波电路:电压大小变换:降压斩波电路(buck 变换器)、升压斩波电路、 Cuk 斩波电路、Sepic 斩波电路、Zeta 斩波电路 升压斩波电路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 U= 1E β=1- ɑ 。 降压斩波电路输出电压计算公式: U=ɑE ɑ=占空比,E=电源电压 ☆直流斩波电路的三种控制方式是PWM 、 频率调制型 、 混合型 。 16、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包括 交流调压电路 ,即在没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的电路, 调功电路 即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改变通态周期数和断态周期数的比,调节输出功率平均值的电路,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即控制串入电路中晶闸管根据需要接通或断开的电路。

3级实用英语写作句子

实用英语应用能力写作相关句型(基于历年真题) 1.英文书信格式日期:2010-12-13 收件人:无具体收信人落款:王林职位:销售经理正文用横线表示 Dec. 13th 2010 Dear Sir or Madam: …… Yours sincerely, Wang Lin Sales Manager 2.感谢你日的来信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10th Dec. 3.我写信是要投诉……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complain about … 4.上个月在你们商店买的手机 the mobile phone which I bought in your shop last month 5.对此我感到很生气 I am very angry about it 6.我已经把手机邮寄回去 I have already sent the mobile phone back to you by post

7.强烈要求尽快给我退款 I strongly insist that you refund me as soon as possible. 8.写信了解有关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的情况(能否发给我们一些信息,如最新的价目表和售后服务情况) Could you please send us som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latest price list and the after-sale services about them 9.希望尽快得到您的回信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prompt response. /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10.随信附上目录及价目表Enclosed, please find an illustrated catalogue and a price list 11.根据你们订购的数量,我们会提供相应的折扣 We also allow a discount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y ordered. 12.您最近过的怎么样生意如何 How are you doing these days and how about your business 13.这笔款项已经过期10天 the payment is already 10 days overdue 14.我写信提醒您…… I am writing to remind you that …15.请您…… would you please … 16.市场部经理 Marketing Manager 17.人事部经理 manager of personnel department 18.将要在12月14号到16号召开的会议 the meeting to be held

语音信号处理复习题

1 研究语音信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人类的通信有哪三种方式,从而说明语音信号处理有哪三个学科分支? 它的目的一是要通过处理得到一些反映语音信号重要特征的语音参数以便高效的传输或储存语音信号信息;二是要通过处理的某种运算以达到某种用途的要求。 1.什么叫做语言学?什么叫做语音学?言语过程可分为哪五个阶段? 语音中各个音的排列由一些规则所控制,对这些规则及其含义的研究学问称为语言学;另一个是对语音中各个音的物理特征和分类的研究称为语音学。人的说话过程如图2-1所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想说阶段: (2)说出阶段: (3)传送阶段: (4)接收阶段: (5)理解阶段: 3、有哪几种描述声道特性的数学模型?请说明声管模型流图是如何得出的?有几种共振峰模型?各有什么特点和适用情况? 声道的数学模型有两种观点: 1)声管模型 将声道看为由多个不同截面积的管子串联而成的系统。在“短时”期间,声道可表示为形状稳定的管道。 另一种观点是把声道视为一个谐振腔,按此推导出的叫“共振峰模型”。 共振峰模型,把声道视为一个谐振腔。共振峰就是这个腔体的谐振频率。由于人耳听觉的柯替氏器官的纤毛细胞就是按频率感受而排列其位置的,所以这种共振峰的声道模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一般来说,一个元音用前三个共振峰来表示就足够了;而对于较复杂的辅音或鼻音,大概要用到前五个以上的共振峰才行。基于物理声学的共振峰理论,可以建立起三种实用的共振峰模型:级联型、并联型和混合型。 (1)级联型声道模型

这时认为声道是一组串联的二阶谐振器。从共振峰理论来看,整个声道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和多个反谐振频率,所以它可被模拟为一个零极点的数学模型;但对于一般元音,则用全极点模型就可以了。它的传输函数可分解表示为多个二阶极点的网络的串联: N=10,M=5时的声道模型如下图所示: (2)并联型声道模型 对于非一般元音以及大部分辅音,必须考虑采用零极点模型。此时,模型的传输函数如下: 通常,N>R ,且设分子与分母无公因子及分母无重根,则上式可分解为如下部分分式之和的形式: 这就是并联型的共振峰模型。如图2-21所示(M=5)。 (3)混合型声道模型 上述两种模型中,级联型比较简单,可以用于描述一般元音。当鼻化元音或鼻腔参与共振,以及阻塞音或摩擦音等情况时,级联模型就不能胜任了。这时腔体具有反谐振特性,必须考虑加入零点,使之成为零极点模型。采用并联结构的目的就在于此,它比级联型复杂些,每个谐振器的幅度都要独立地给以控制。但对于鼻音、塞音、擦音以及塞擦音等都可以适用。正因为如此,将级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结合起来的混合模型也许是比较完备的一种共振峰模型。 22 12112cos(2)()12cos(2)k k k k B T B T M k B T B T k k e F T e V z e F T z e z ππ------=-+=-+∏∑∑=-=--= N k k k R r r r z a z b z V 1 1)(∑ =----=M i i i i z C z B A z V 12 11)(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电力电子实训心得体会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总结 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发明和变流电路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利用这类器件和电路实现电能变换与控制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三个领域,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一,是弱电子对强电力实现控制的桥梁和纽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交通、能源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电气工程中的基础电子技术。 本学期实验课程共进行了四个实验。包括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验,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实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基本调试步骤。 实验线路及原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利用单结晶体管(又称双基极二极管)的负阻特性和rc充放电特性,可组成频率可调的自激振荡电路。v6为单结晶体管,其常用型号有 bt33和bt35两种,由等效电阻v5和c1组成rc充电回路,由c1-v6-脉冲变压器原边组成电容放电回路,调节rp1电位器即可改变c1充电回路中的等效电阻,即改变电路的充电时间。由同步变压器副边输出60v的交流同步电压,经vd1半波整流,再由稳压管v1、v2 进行削波,从而得到梯形波电压,其过零点与电源电压的过零点同步,梯形波通过r7及等效可变电阻v5向电容c1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单结晶体管的峰值电压up时,v6导通,电容通过脉冲变压器原边迅速放电,同时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触发脉冲;同时由于放电时间常数很小,c1两端的电压很快下降到单结晶体管的谷点电压uv,使得v6重新关断,c1再次被充电,周而复始,就会在电容c1两端呈现锯齿波形,在每次v6导通的时刻,均在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触发脉冲;在一个梯形波周期内,v6可能导通、关断多次,但对晶闸管而言只有第一个输出脉冲起作用。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由等效电阻等决定,调节rp1电位器改变c1的充电时间,控制第一个有效触发脉冲的出现时刻,从而实现移相控制。 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强电实验的操作规程; 2、进一步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了解不同负载下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情况。 实验原理 1、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晶闸管的双晶体管模型和内部结构如下:晶闸管在正常工作时,承受反向电压时,不论门极是否有触发电流,晶闸管都不会导通。当承受正向电压时,仅在门极有触发电流的情况下晶闸管才能开通。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要使晶闸管关断,只能使晶闸管的电流降 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一下。 2.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 2.1电路结构若用晶闸管t替代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d,就可以得到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主电路。变压器副边电压u2为50hz正弦波,负载 rl为电阻性负载。 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验证可控整流电路在有源逆变时的工作条件,并比较与整流工作时的区别。

实用英语写作理论

Chapter one—Principle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4C原则:Conciseness(简洁), Clarity(明晰), Correctness(准确),Courtesy(礼貌) Effective written workplace communication needs to show: ● A style which is clear and concise(conciseness, clarity) ● A tone which is polite but not overly modest (courtesy) ● A presentation which contains no errors of format and language (correctness) Workplace writing types: ●Informative writing: inform the reader about a product or service The aim is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Persuasive writing: persuade the reader that this product or service is a good one and worth buying The aim is to stimulate emotions and develop enthusiasm. Levels of formality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Bottom-up communication: To a superior=more formal ●Top-down communication: From a superior=more formal ●Sideways communication: To and from people of same rank=less formal Chapter two—Writing Memos Memos writing guidelines: A memo (memorandum) is an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It ●Is used only for communication within a company. It is an intra-company document and is not used for inter-company communication ●May be distributed top-down ( from superiors to subordinates) or bottom-up ( from subordinates to superiors) ●Deal with a single topic ●Names its sender(s) and recipient(s) clearly ●Has short, easily readable paragraphs ●May have sub-headings and numbered sub-sections ●May be distributed electronically or in hard copy Using the right language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selecting correct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peakers and writing also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who they are addressing( the audience) ●why they are speaking or writing( the purpose) ●how they are communicating( the method) Using formal language increase the ‘social distance’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ipient. Informal language reduces this distance. Chapter three—Writing Letters of Request

通信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大纲

《通信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复习大纲 北科大版 1、了解语音信号处理的目的、实质和发展历史; 实质: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 目的:通过处理得到一些反映语音信号重要特征的语音参数以便高效地传输或储存语音信号所包含的信息。 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某种运算以达到某种要求。 发展历史:1876年电话的发明,贝尔(Bell); 1939年声码器的研制成功—声源+声道;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语谱图仪—语音识别研究的开始; 50年代第一台口授打字机和英语单词语音识别器; 6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以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孤立词语音识别器和有限连续语音识别器; 70年代动态规划技术、隐马尔可夫模型、线性预测技术和矢量量化码书生成方法用于语音编码和识别; 80、90年代语音处理技术产品化—IBM Tangora-5和Tangora-20英语听写机,Dragon Dictate 词汇翻译系统(70000),汉语听写机。 CMU语音组研制成功SPHINX系统(997,95.8%); 国内,清华大学、中科院声学所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汉语听写机研究方面有一定成果。 (除了属于这种LPC[线性预测分析法]的方法外,还开发了各种数字语音处理方法。到目前为止,相继实现了语音编码、语音分析、语音合成、语音修正、语音识别、说话者识别等各种具体应用系统。) 2、理解和掌握语音信号的表示和处理方法,常用的语音编码的采样率和相应的数字语音信号的速率; 1.语音表示方法的选择:要保存语音信号中的消息内容;表示形式要便于传输和存储、变换和处理,不至于严重损害消息的内容, 有用信息更易于被提取; 2. 语音信号数字表示的优点: 数字技术能完成许多很复杂的信号处理工作; 语音可以看成是音素的组合,具有离散的性质,特别适合于数字处理; 数字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价廉、紧凑、快速等特点,很容易完成实时处理任务; 数字语音适于在强干扰信道中传输,易于和数据一起在通信网中传输,也易于进行加密传输。 3. 语音信号的数字表示方法:波形表示—采样和量化,保持波形;参数表示—激励源和模型参数(第二章) 语音信号的特点—短时平稳性 4. 处理方法:短时时域处理方法—短时能量、短时平均过零率以及短时自相关函数计算 短时频域分析—短时傅立叶分析 线性预测技术—本质上属于时域分析方法,但其结果可以是频域参数 倒谱和同态分析、矢量量化和隐马尔可夫模型 5. PCM编码:采样率:8000次/second,均匀量化:采样率12bps信号速率96kbps,非均匀量化:采样率8bps信号速率64kbps ADPCM:采样率:8khz速率:32kbps 3、理解语音信号的产生过程、发生机理和语音信号的声学特性; 产生过程:语音是说话人和听者之间相互传递的信号,传递的媒介是声波,说话人的发音器官做出发声动作,接着空气振动形成声波,声波传到听者的耳朵里,立刻引起听者的听觉反应 发生机理: 声学特性:频率:与音高有关;振幅:与响度有关。 4、理解和掌握语音信号浊音的基音频率、共振峰,及共振峰的计算方法; 浊音的基音频率(F0):由声带的尺寸、特性和声带所受张力决定,其值等于声带张开和闭合一次的时间的倒数。人类基音频率的范围在60Hz至450Hz左右。 共振峰(formant):声道是一个谐振腔,当激励的频率达到至声道的固有频率,则声道会以最大的振幅振荡,此时的频率称之为共振峰或共振峰频率。声道具有的一组共振峰,声道的频谱特性主要反映出这些共振峰的不同位置以及各个峰的频带宽度。共振峰及其带宽取决于声道某一瞬间的形状和尺寸,因而不同的语音对应于一组不同的共振峰参数。实际应用中,头三个共振峰最重要。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模拟试题

环境学导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2、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半衰期:进入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使其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4、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5、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及功能的现象,称水体污染。 6、光化学烟雾:含有NOX 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7、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8、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 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9、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10、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自净作用的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叫土壤污染, 11、生化需氧量: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12、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量。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13、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4.噪声: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二、填空: 1、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2、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而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常用的水中有机物污染指标包括CODcr、BOD5、TOC、TOD。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卫生填埋,但需注意防止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6、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语音信号处理考试题(综合)

语音信号处理重点、考点、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A卷 1、矢量量化系统主要由编码器和组成,其中编码器主要是由搜索算法和构成。 2、基于物理声学的共振峰理论,可以建立起三种实用的共振峰模型:级联型、并联型和。 3、语音编码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和混合编码。 4、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的基本依据是语音信号的和人的听觉感知机理。 5、汉语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三部分组成。 6、人的听觉系统有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耳蜗对于声信号的时频分析特性;另一个是人耳听觉的效应。 7、句法的最小单位是,词法的最小单位是音节,音节可以由构成。 二、判断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预测编码就是利用对误差信号进行编码来降低量化所需的比特数,从而使编码速率大幅降低。() 2、以线性预测分析-合成技术为基础的参数编码,一般都是根据语音信号的基音周期和清/浊音标志信息来决定要采用的激励信号源。() 3、自适应量化PCM就是一种量化器的特性,能自适应地随着输入信号的短时能量的变化而调整的编码方法。() 三、单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不属于衡量语音编码性能的主要指标是()。(A)编码质量(B)矢量编码(C)编码速率(D)坚韧性 2、下列不属于编码器的质量评价的是()(A)MOS (B)DAM(C)DRT(D)ATC 3、限词汇的语音合成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一般我们是采用()作为合成基元。 (A)词语(B)句子(C)音节(D)因素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画出矢量量化器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其各部分的作用。 2、试画出语音信号产生的离散时域模型的原理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五、简答题:(共5小题,前三小题,每题5分,后两小题,每题10分,共35分) 1、线性预测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3、矢量量化器的所谓最佳码本设计是指什么? 4、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Ⅹn(ejw)的定义式,请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物理意义的分析。 5、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的矛盾性,请给予分析说明。 六、计算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 1、已知一个简单的三状态HMM模型的图形,如图一所示。求该HMM模型输出aab的概率为多少?(要有求解过程,无计算过程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