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与开发_I_国内外发展现状

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与开发_I_国内外发展现状
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与开发_I_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15卷第3期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Vol.15No.3 2002年9月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 TIES Sep.2002

文章编号:1006-396X(2002)03-0031-05

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与开发(I)

)))国内外发展现状

李宝忠,张忠清,王凤秀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范围内对车用发动机燃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随之出现了低硫、低芳烃和低烯烃含量的/清洁燃料0,其中硫含量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石油炼制企业生产低硫,特别是超低硫车用发动机燃料的技术关键。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就是近年来开发的生产低硫车用发动机燃料的新技术,亦是近期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研究与开发的重点课题之一。从吸附剂以及吸附脱硫工艺等方面对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从现有的各种技术看,采用吸附法脱除汽油与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投资及操作费用低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及应用潜力。

关键词:汽油;柴油;脱硫;吸附;吸附剂

中图分类号:TE624.5+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范围内对车用运输燃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低硫、低芳烃和低烯烃含量的/清洁燃料0的生产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各大石油炼制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1低硫车用发动机燃料

美国环保局最新制定的Tier2汽车尾气排放和低硫汽油标准,已于1999年12月21日正式颁布,要求炼油企业所生产的汽油中的硫含量在2006年达到30L g/g,以满足低硫汽油新标准的要求。欧盟国家2005年将生产最高硫含量为50L g/g的低硫汽油。德国用税收激励政策力争在2003年推行使用10L g/g的低硫汽油,并且已于2000年2月向欧盟提交了关于在2007年使用无硫燃料的提案[1],国外汽油质量标准见表1。

表1国外汽油质量标准[2]

Ta ble1The foreign standar ts of gasoline quality

规格

世界燃油规范

II类I II类IV类

欧盟2005年美国2006年X(硫)/(L g#g-1)<200305~105030 X(苯),%< 2.5 1.0 1.0 1.0 1.0

X(芳烃),%<4035353530

X(烯烃),%<2010.010.01814

X(氧),%< 2.7 2.7 2.7 2.3 2.0

对柴油硫含量的限制与汽油类似,也日趋严格。2006年美国路用柴油最大硫含量将由当前的500

收稿日期:2002-05-14

作者简介:李宝忠(1969-),男,辽宁本溪,工程师。L g/g降低到15L g/g。德国将于2003年开始推行最大硫含量为10L g/g的低硫柴油[1],国外柴油质量标准见表2。由此可见,汽油与柴油的脱硫技术已成为炼油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石油炼制行业应用最多的汽油和柴油脱

硫方法为加氢精制,但加氢技术用于生产深度脱硫的汽、柴油产品,其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汽油产品若进行深度加氢脱硫,易使烯烃饱和,在消耗大量氢气的同时,还会降低产品的辛烷值。针对新的清洁燃料标准,国外各石油公司正在积极研究与开发清洁燃料的生产技术,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就是近年来刚刚开发的新技术之一。由于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设备投资低、脱硫率高、不耗氢、吸附剂价格较低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及应用潜力。因此,该类技术已成为近期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研究与开发的重点课题之一。

表2国外柴油质量标准[2]

Table2The foreign sta ndarts of diesel quality

规格

世界燃油规范

II类II I类I V类

欧盟2005年密度(15.6e)/(kg#m-3)820~850820~840820~840[845 X(硫)/(L g#g-1)Z300305~1050十六烷值Y53555551

X(芳烃),%Z25151535

X(多环芳烃),%Z5226

95%馏出温度/e Z355340340360

2吸附剂及其发展状况

最早的吸附脱硫技术主要用于气体脱硫,目前使用各种吸附材料脱除气体中的SO2、H2S等非理想组分的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外也有很多类似报道[3-5]。如氧化铝、分子筛、碳分子筛、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树脂等都可作为气体脱硫的吸附剂。

很多吸附剂都具有从汽油和柴油中脱除含硫、含氧和含氮等极性有机化合物的能力,如分子筛、活性炭、氧化铝及一些复合氧化物等,都能从汽油和柴油中有选择性地吸附一系列含硫化合物,如硫醇、噻吩等。由于芳烃和硫化物极性很相近,因而使用一般的吸附剂在脱硫的同时也吸附了大量的芳烃。为此,用于汽油和柴油脱硫的吸附剂通常需要进行改性处理,据报道用Ni交换的X型沸石、用CuSO4交换的NaX沸石、经处理的红泥、用FeCl3处理的白土、用HCl处理的斜方冰积岩、丝光沸石、含季铵离子由氧化铁、氧化铝和氧化硅组成的固体以及碱金属硅酸盐等都对硫化物有较好的选择性[6]。

相对于硫元素含量而言,汽油和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尤其是大分子的含硫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如,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等。因而,用于汽油和柴油吸附脱硫的吸附剂通常需有较高的容硫量及较合理的孔分布,并能再生循环使用。吸附剂的研制及再生技术是该类技术发展的关键。从近期吸附剂的研制发展来看,多以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锌等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吸附剂的担体,有的吸附剂还载有金属组分。如,IRVAD技术、S-Zorb硫脱除技术使用的吸附剂。也有使用活性炭为基质,通过改性改善活性炭的孔结构,增加吸附剂的容硫量,以适于脱除大分子的含硫化合物。如, Exxon公司的柴油深度脱硫技术所使用的吸附剂。吸附剂基质的选择应考虑各吸附材料的特点及吸附脱硫工艺过程等因素。

3吸附脱硫技术及其发展状况由于汽油和柴油中某些含硫化合物中的硫(如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等)在加氢过程中不易被脱除,而在吸附过程中能比较容易地从汽油和柴油中除掉。因而国外一些石油公司利用吸附技术的特点,已将其用以催化重整和异构化原料油的脱除预处理。如美国U nion Oil Company利用吸附的方法[7-9],使重整原料石脑油中的硫含量小于0.3 L g/g。美国Exxon公司也有相关的技术报道[10]。

吸附法用于汽油脱硫时,由于汽油中的硫多存在于芳烃类化合物中,吸附剂可以有选择性地脱除汽油中的含硫芳烃化合物,而对于汽油中的烯烃无影响,从而避免了加氢精制过程中,为保证脱硫效果

32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第15卷

而造成的大量烯烃被加氢饱和,致使汽油辛烷值下降的现象。应用吸附技术同样可将柴油中难于加氢脱除的含硫多环化合物除去,使柴油中的硫的质量分数降至50L g/g以下,避免了在加氢过程中使用昂贵的重金属催化剂,使投资和操作费用大大降低。正是由于吸附法在汽油和柴油脱硫过程中的巨大潜力,该类技术已成为近期国外石油公司重点开发的技术之一。

3.1IRVAD技术

IRVAD技术充分显示了吸附法脱硫的诱人前景[11]。该技术由Black&Veatch Pritchard Inc与Alcon Industrial Chemicals联合开发,据称是从烃类中低成本脱除含硫或其它杂原子化合物的一项突破性技术。该技术采用多级流化床吸附方式,使用氧化铝基质选择性固体吸附剂(粒径为0.4~ 1.6 mm),吸附剂在床层中所占体积比为8%~16%。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逆流与液体烃类相接触,吸附液体烃类中的含硫化合物,吸附后的吸附剂逆向与再生热气流接触得以再生。再生热气体为氢气、氮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或它们的混合气体。

IRVAD技术可用来处理包括催化裂化汽油、焦化汽油在内的多种液体烃类,能够有效地脱除液体烃类所含的杂原子化合物,例如硫醇、硫化物、噻吩、苯并噻吩、氨、过氧化物等,特别是脱硫率可达到90%以上。在中试试验中应用IRVAD技术处理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可使汽油中的硫的质量分数从756L g/g降至30L g/g以下。该技术在低压下操作,不仅不消耗氢气,而且保持了不饱和烯烃的数量,同时具有高液收、低能耗、不存在辛烷值损失等优点。与美国环保局(EPA)估计的脱硫成本相比,使用IRVAD技术将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降到40 L g/g时,所需费用为20.3$/m3,远低于EPA估计的成本132~211$/m3。利用IRVAD技术,在进料温度32e、压力1.6MPa的条件下处理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的结果见表3。

3.2S-Zorb硫脱除技术

Phillips石油公司的S-Zorb硫脱除技术采用其独有的专利吸附剂,该吸附剂由Zn和其它金属载于一种专利技术制备的载体构成,载体采用氧化锌、硅石和氧化铝的混合物,载体中氧化锌10%~ 90%、硅石5%~85%、氧化铝5%~30%。金属组份可为Co和Ni或Ni和Cu,Ni和Co的比例为1B1 (质量比),N i和Cu的比例约为3B1(质量比),经混合、成粒、干燥、煅烧制成吸附剂。该吸附剂能够吸附含硫化合物分子,将硫原子除去,使分子中的硫原子能保留在吸附剂上,而烃类部分释放出来,返回到汽油中[12-19]。S-Zorb硫脱除技术采用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43~413e、反应压力0.7~ 2.1 MPa、空速4~10h-1、氢纯度70%~99%。

表3I RVAD技术处理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的实验结果Table3Results of I RVAD treament of a full boiling

r ange FCC gasoline stream L g#g-1

项目原料油产品油

氮12.00.1

氧11.00.1

硫醇18.10.1

硫化物型硫 5.50.1

噻吩46.40.5

一甲基噻吩86.3 1.3

二甲基噻吩98.0 1.8

三甲基噻吩68.2 1.4

四甲基噻吩66.0 1.6

苯并噻吩178.5 5.3

总计590.012.3

该过程是将汽油与少量氢气混合,经过换热器气化后,注入到流化床反应器的底部,在气流上行过程中,吸附剂将油气中的有机硫化物除去。吸附剂可以连续地从反应器中取出,送到再生器部分进行氧化再生,再生过程中用空气作为氧化剂。再生后的吸附剂在返回反应器之前,需要用氢气做进一步处理,以确保脱硫率稳定。利用该技术在一个单独的反应器中对全馏程FCC汽油进行脱硫处理,表现出非常高的脱硫选择性,并且辛烷值损失较小。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没有硫化氢进入汽油产品中,能够阻止硫化氢与烯烃重新结合生成硫醇,避免了最终产品中硫含量的增加。

采用该技术可以将汽油中的硫含量从800L g/g 降至25L g/g以下,而抗爆指数损失小于1.0。当汽油中的硫含量更高时,该技术仍可达到类似的脱硫效果。另外,该技术在低压下运行时,耗氢少,无需使用高纯氢气,使用炼油厂催化重整得到的氢气即可,因而投资少,操作成本低。目前该技术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Phillips石油公司已经将S-Zorb硫脱除技术拓展到柴油的脱硫之中。S-Zorb硫脱除技术处理柴油产品的结果见表4。

33

第3期李宝忠等.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与开发(I)

表4S-Zorb硫脱除技术处理柴油的实验结果

Table4Results of S-Zor b treament of diesel

项目原料油产品油

X(S)/(L g#g-1)4345

X(N)/(L g#g-1)10366

X(碱氮)/(L g#g-1)290

色号0.50.5

十六烷值44.444.4

X(H),%12.7212.72

3.3柴油深度脱硫技术

美国Exxon公司近期开发了一种柴油深度脱硫技术[20],该技术采用两段脱硫工艺,柴油首先在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脱除其中的大部分较易脱除的硫,包括噻吩、苯并噻吩等化合物中的硫。而对于较难脱除的硫,如二苯并噻吩等化合物中的硫,则采用吸附的方法脱除。该技术中的加氢精制过程采用常规方法,条件较为缓和;吸附过程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焦炭等,吸附剂的表面积为800~1200m2/g,大部分的孔径在20~100nm范围内。吸附过程可采用固定床或移动床吸附器,柴油以液态方式进入吸附器与吸附剂接触,柴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等含硫化合物被吸附在吸附剂上,吸附剂采用有机溶剂清洗的方式进行再生,并循环使用。再生溶剂可以为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采用该技术可以使硫的质量分数为1000L g#g-1的柴油中的硫含量降低到20L g#g-1以下。其费用远低于单独应用加氢法的脱硫过程。柴油也可以气态方式进料,而吸附剂则采用热再生方式,脱附剂可以选H2,含硫的氢气进行加氢脱硫。

上述3种工艺技术是近期国外较有代表性的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Exxon技术是固定床吸附脱硫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投资及操作费用低,但要求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容硫量并且易再生,以延长吸附-再生的操作周期。IRVAD技术是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工艺过程较复杂,但脱硫率较高,加工费用较低。而S-Zorb技术是临氢状态下的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工艺过程比IRVAD技术复杂,但脱硫率最高,原料适用范围广,从所使用的吸附剂及工艺条件来看,S-Zorb过程应具有一定的加氢反应。

4发展前景

汽油与柴油吸附深度脱硫作为一种刚刚起步的技术,有可能成为未来汽、柴油脱硫的核心技术。目前,汽、柴油吸附脱硫技术在国内外刚刚起步,对其进行技术开发,较易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随着新吸附剂的研制及吸附剂再生技术的不断完善,吸附脱硫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Nocca J L,Cosyns J,Debuisschert Q.NPRA annual meeting.Texas,2000,AM-00-61.

[2]LIU Bo-hua(刘伯华).Innovation of oil refining technologies(创新的炼油技术)[J].P etroleum&petrochemical today(当代

石油化工),2001,(9):27-33.

[3]Wayne J,John W.Desulfurization of hydrocarbons[P].US:4336130,1982-06-22.

[4]Wayne J,John W.Catalytic absorbent and a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P].US:4582819,1986-04-15.

[5]Wayne J,John W.Desulfurization pr ocess[P].US:4695366,1987-09-22.

[6]KE Ming(柯明),F AN Zhi-ming(范志明).Progr ess in Non-hydrodesulfur ization of light petroleum dist illates(轻质油品非

加氢脱硫进展)[J].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and gas(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7,(2):100-104.

[7]Wayne J,John W.Desulfurization of hydrocarbons[P].US:4336130,1982-06-22.

[8]Wayne J,John W.Catalytic absorbent and a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P].US:4582819,1986-04-15.

[9]Wayne J,John W.Desulfurization pr ocess[P].US:4695366,1987-09-22.

[10]Eberly Jr,Paul E.Desulfur ization of hydrocar bons[P].US:4592829,1986-06-18.

[11]Robert L.Process for desulfurizing gasoline and hydrocarbon feedstocks[P].US:5730860,1998-03-24.

[12]Gyanesh P.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ulfur sorbent[P].US:6184176,2001-02-06.

[13]Gyanesh P.D esulfurization with zinc titanate sorbents[P].US:6338794,2002-01-15.

[14]Gyanesh P.D esulfurization and novel sorbents for same[P].US:6346190,2002-02-12.

[15]Donald R.Sorbent compositions[P].US:6350422,2002-02-26.

34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第15卷

[16] Khar e,Gyanesh P.Desulfur ization process and novel bimetallic sorbent systems for same[P].US:6274533,2001-08-14.[17] Khar e,Gyanesh P.Process for producing a desulfurization sorbent[P].US:6271173,2001-08-07.[18] Edward L.Desulfurizat ion and novel sorbents for same[P].US:6254766,2001-07-03.

[19] Khar e,Gyanesh P.Absor p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absorbent composition t herefor e[P].US:5306685,1994-04-26.[20] Teh C.Deep desulfurization of distillate fuels[P].US:5454933,1995-10-03.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for Gasoline and Diesel Fuels(I)

)))Technologic Advances

LI Bao-zhong, Z HANG Zhong-qing, WANG Feng-xiu

(F ushun Resea rch I nstitute o f P etr o leum a nd Petrochemicals,Liaoning F ushun 113001,China )

Abstr act: With the gradual strict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laws,the requir ement for the qualit y of the worldwide motor engine fuel is getting higher ,and then the so-called clean fuel containing lower sulfur,ar omatics and olefin appears in the motor fuel market.T he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key technology producing the lower sulfur,especially the super lower sulfur motor fuels in various oil refinery enterprises.T he technology of adsorption desulfur ization for gasoline and diesel fuels is a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the clean fuels and one of t he recent key research subjects as well.The development of adsorbents and adsorption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and some new processes for gasoline and diesel fuel desulfurization wer e br iefly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adsorpt ion desulfur ization for motor fuels has better application prospect due to its lower investment and oper ation co sts.Key words: Gasoline; Diesel fuel; D esulfurization; Adsorption; Adsorbents

(Ed.:Z,W)

(上接第27页)

[5] ZHOU Ai -yue (周爱月),WANG Yu(王瑜),CUI Yu-lin (崔玉林).Simulation of petlyk systems with homotopy -continuation metod(用同伦延拓算法模拟热偶精馏过程)[J].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化工学报),1999,50(1):1-7.

[6] YANG Ying(杨莹),HAN Hong(韩红).Optimal control for TCS-Rthermally coupled systems of olistiallation processes(TCR

-R 热偶精馏过程的最优控制)[J].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2,19(1):1-4.

[7] YANG You-qi(杨友麒).Simulation study of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rmally coupled distillation(热偶精馏塔操作特性

的模拟研究)[J].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化工学报),1999,(4):491-497.[8] Aspen Tech.ASPEN PLUS Introductor y manual,Release 10.1[M].New York:1999.

Simulation Study of Petlyuk System for Alkyl Distillation

YANG De-ming

(Jiangsu I nstitute o f Petrochemical Technolo gy ,Jia ngsu Cha ngz hou 213016,China )

Abstr act: The simulations of conventional di stillation for alkyl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radfr ac 0model of Aspen Plus,and t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 gy consume i s 3.02@107kJ #h -1,t he thermodynamics efficiency is 28.6%.T he petlyuk system for alkyl distillation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results,and t he multi -answers phenomena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multifrac 0model of Aspen Plus.The opt imal design conditions for the petlyuk system were determined by the analysis of sensitivity,i.e.r eflux is 5.0,t he interlinked vapor flow 2193kmol/h,the inter linked liquid flow 175.6kmol/h,the energy consume 2.07@107kJ #h -1

and the thermodynamics efficiency is 37.2%.The simulat 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tlyuk system can save energy

consumpt ion by 31.5%,and incr ease the thermodynamics efficiency by 8.6%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di stillation.Key words: Alkyl distillation; Petlyuk system; ASPEN PLUS softwar e; Thermodynamics efficiency

(Ed.:Z,W)

35

第3期 李宝忠等.汽油与柴油吸附脱硫技术研究与开发(I)

2019年刨花板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共21页

中国刨花板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90A3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刨花板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90A3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cir/R_JianZhuFangChan/30/BaoHuaBan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 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刨花板又叫微粒板、蔗渣板,由木材或其他木质纤维素材料制成的碎料,施加胶粘剂后在热力和压力作用下胶合成的人造板,又称碎料板。主要用于家具和建筑工业及火车、汽车车厢制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造板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人造板三大主体产品之一的刨花板,无论在企业数量、生产产量、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容量等方面,还是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都已经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一方面我国的刨花板生产在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质量,加大出口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家具业和装饰装修行业发展迅速,对近年来国际上不断涌现出的刨花板新产品有着强烈需求。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刨花板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中国刨花板生产经历了由20世纪80年代的上升,到90年代的下降再由2000年的再上升的反复过程。刨花板由于质量差和其它一些原因,被市场抛弃后,许多刨花板企业吸取教训,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和提高工艺水平后,近年中国的刨花板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又重新被市场所接受。2019年,我国刨花板产量达到1357.84万立方米,同比增加5.33%;2019年生产刨花板16728560.05立方米,同比增长12.83 %。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刨花板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9年版)显示,我国刨花板工业的进步还仅仅是个开始,虽然目前中国人均消费的刨花板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城市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给刨花板行业发展带来机遇,装饰、家具、包装、造船、汽车、建筑等各个行业对刨花板的需求将迎来新的增长高峰,刨花板产品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大。未来几年刨花板的需求将大幅上升,成为人造板产品中增长最快的板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德国生物替代能源发展概况

德国生物替代能源发展概况 德国是个资源匮乏而又十分重视环保的国家,为摆脱对能源进口和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德国近年来能源政策重点放在节约传统能源、提高能效和发展新型能源三个方面,以期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德国对包括生物柴油、甲醇汽油及生物乙醇等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做法和成效对我国发展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一、德国发展生物柴油等替代能源最新情况德国是欧洲开发利用生物替代能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更是生物燃料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按照德国农业部提供的数据,2011 年德国大约共计消耗了5200 万吨燃油,其中柴油所占比例超过58% ,汽油为36% ,生物燃油(主要是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汽油)为5.6% ,约合370 万吨。生物燃油既是可再生资源,也有利于气候和环境保护。德国在交通方面的减排目标是至2020 年减少7% 的温室气体排放,与之相匹配的生物燃油市场份额要达到10%-12% 。德国生物能源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 (一)甲醇汽油德国是较早开展甲醇替代能源研究的几个国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德国即开始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甲醇作为燃料在德国曾经得到政府支持、示范推广,但因其有毒(易造成人员伤害,严重时可致失明甚至丧命)、腐蚀性强(造成发动机故障,缩短使用寿命)、热值低(只有汽油的一半)和造价高等原因而遭遇消费者冷落。时至今日,甲醇汽油已基本退出德国市场,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微不足道,故此不多撰述。

(二)生物柴油 为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汽车燃料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德国重视生态燃料的开发。进入21世纪,作为可再生燃料重要成分的生物柴油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德国生物柴油销量在 1998年时仅5万吨,到2000年达到34万吨,2007年创下326 万吨峰值,08年起销量逐渐下降(参见下图)。 德国生物柴油销量图(单位:百万吨) 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D10 2011* 图表来源:德国生物燃料工业协会。2011年为预估数。 由于税率的调整,德国生物柴油产品销量也随之变化。总体趋势 是:总的销售量基本持平,保持在250万吨/年左右;纯生物柴油 (B100 )销量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94万吨降至2211

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815946.html, 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作者:方申国谢楠 来源:《信息化建设》2017年第06期 大数据作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数据体量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大数据正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土壤和基础。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20年的数据增长量将是2010年的44倍,达到35ZB。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随着计算机及其存储设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领域随之不断丰富。大数据产业将依赖快速聚集的社会资源,在数据和应用驱动的创新下,不断丰富商业模式,构建出多层多样的市场格局,成为引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大数据以爆炸式的发展速度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随着各国抢抓战略布局,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IDC预测,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 年增长率达40%,在2017年将达到530亿美元。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3月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2015年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深入推动大数据技术研发,同时还鼓励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非盈利机构与政府一起努力,共享大数据提供的机遇。目前,美国大数据产业增长率已超过71%,大数据在美国健康医疗、公共管理、零售业、制造业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英国政府自2013年开始就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投入,2015年投入7300万英镑用于55个政府的大数据应用项目,投资兴办大数据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公开平台上发布了各层级数据资源,直接或间接为英国增加了近490亿至660亿英镑的收入,并预测到2017年,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英国提供5.8万个新的工作岗位,或将带来2160亿英镑的经济增长。法国2011年推出了公开的数据平台 date.gouv.fr,以便于公民自由查询和下载公共数据;2013年相继发布《数字化路线图》、《法国政府大数据五项支持计划》等,通过为大数据设立原始扶持资金,推动交通、医疗卫生等纵向行业设立大数据旗舰项目,为大数据应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积极建设大数据初创企业孵化器。日本在《日本再兴战略》中提出开放数据,将实施数据开放、大数据技术开发与运用作为2013-2020年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积极推动日本政务大数据开放及产业大数据的发展,零售业、道路交通基建、互联网及电信业等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取得显著效果。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科学、通信和未来规划部与国家信息社会局(NIA)共建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根据《2015韩国数据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 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占韩国总行业市场规模的47%,位列第一;数据库构建服务以41.8%的占有

2018年充电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8年充电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一、充电桩行业基本情况 (6) (一)充电桩的分类 (7) (二)充电桩行业的发展现状 (10) (三)充电桩行业相关的政策扶持 (13) 二、充电桩行业的商业模式 (17) (一)充电设备制造商 (17) (二)运营商的主要运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18) 1、四大运营商 (18) 2、目前国家电网仍是国内充电桩领域最大的投资主体 (19) 三、充电桩行业的未来趋势 (26) (一)充电桩技术方面仍需进一步升级 (26) (二)私人充电桩占据半壁江山,该领域不容忽视 (30) (三)充电方式还将进一步多元化 (32) 四、相关建议 (33) 五、主要公司分析 (33) 5.1国电南瑞 (33) 5.2许继电气 (34) 5.3特锐德 (34) 5.4易事特 (35) 5.5富电绿能 (36)

六、风险提示 (37) 图表目录 图表1: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及车桩比例情况 (5) 图表2:用户购买电动汽车顾虑因素分布 (6) 图表3:交流电充电示意图 (8) 图表4:直流电充电示意图 (8) 图表5:直流、交流充电桩的具体区别 (9) 图表6:充电桩市场结构分布 (9) 图表7:2010-2017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单位:万个) (11) 图表8:全国充电桩数量前十大省份 (12) 图表9:充电设施标准体系架构图 (14) 图表10:新标准下的接口调整 (14) 图表11:2015年下半年至今充电桩政策一览 (16) 图表12: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规划 (17) 图表13:国内知名充电桩制造商 (18) 图表14:各运营商充电桩数量 (19)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 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连炼制产品,在各国燃料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以成为重要的动力燃料。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加快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尤其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目前世界每年新车产量大约5 000万辆,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大约7.5亿辆(含摩托车)。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油和柴油的用量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近20年来,虽然在改善油品燃烧过程、尾气净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改善汽车的运行性能和降低汽车尾气中害物质的排放量,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998年6月4日提出了汽车燃料质量国际统一标准即”世界燃油规范”Ⅲ类标准。柴油”世界燃油规范”Ⅱ类、Ⅲ类标准(见表1、表2)。由表1、表2可以看出,Ⅱ类标准在目前基础上,提出了芳烃含量的限制,对硫含量、十六烷值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Ⅲ类标准则在各项指标上比Ⅱ类标准都有更严格的规定。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急剧上升,大量的燃油被消耗,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重要的原因。为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颁布了柴油机排放控制新标准(见表3)。新标准采用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排放法规体系,使我国对新柴油机车的排放要求达到欧洲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 我国目前的车用无铅汽油和柴油标准介于世界燃油规范Ⅰ类油和Ⅱ类油水平之间,要满足汽车达到欧洲Ⅰ类排放标准都困难,更无法满足入世及举办奥运会的要求。为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要求在清洁油品生产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炼油企业为了向市场提供清洁油品使燃烧柴油尾气排放达到标准要求,需要采取

充电桩市场概况及分析

充电桩市场分析报告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充电桩和充电站等配套设备也会迎来快速的发展。2010至2013年,中国充电站保有量从76座快速增长至518座,年复合增长率达89.6%,充电桩数量也从1122个增长至22528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8%。充电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以下是对充电桩市场的分析。 一、充电桩市场规模预计 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建设完成充电站723个、充电桩2.8万个,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充电桩数量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而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达8.39万辆,充电设施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在2015年,全国计划建成的充电站数量达到了1549个,而计划建成充电桩的数量更是达到了24万个,相比于14年,有了近10倍的增长。 随着各地对充电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充电装备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时期。据市场预计,201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2016年为4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其中大功率直流充电桩350亿,公交大巴充电设备350亿,交流充电桩300亿。 二、市场现状分析

此前由于电动汽车规模较小,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巨大,投资短期效益不明显,因此充电设施建设速度较慢。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配比超过4:1,而标配为1:1。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发展,而下游充电桩数量的不足,则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据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车型不断增多,现有的充电设施规模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充电桩建设为重心的电动车后服务市场,势必会使充电桩领域吸引投资。电动汽车增长倒逼充电桩投资加快,应该是产业链最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对应市场规模或在千亿元级别。 三、政策分析 1、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又通过了汽车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并出台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 2、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了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到2011年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形成50万辆的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5%左右”;“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10亿安时(Ah)车用高性能单体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规划目标。 3、2012年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建成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 3、2014年5月,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工作意见》,正式向社会资本开放了充换电设施市场。 4、2015年发改委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显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5、2015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在科技和商业创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电服务企业。 四、相关生产企业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 比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1类:汽车市场对排放污染控制没有或极少要求,主要考虑汽车或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状况。 2类:市场上有严格的排放控制和其它要求。 3类:市场上有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和其它要求。 4类:市场上有更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满足最新汽车复杂的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世界燃油规范》不允许汽油中加入含有锰、铅等金属的添加剂,可加入无灰的汽油清净剂,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对硫、烯烃、芳烃和苯的含量分别加以限制,其中硫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世界燃油规范》不仅对汽油的组分有限制指标外,还对汽油的性能评定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世界燃油规范》指标见表2。

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自《中国木业国际网》 在当今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关注,保护森林成为人类共识,而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及其制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人工速生商品林、森林培育和采伐剩余物及生产建设、更新改造过程中废弃的木质纤维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传统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 1、世界人造板工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人造板产量以年均7%的速度持续增长,2007年产量超过2.8亿m3。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人造板产量下挫6.36%,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四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市强劲发展,人造板工业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强劲拉动下,2009年全球产量回升了5个百分点,重新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10年世界人造板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超过3亿m3。 1.1三大人造板生产概况

近十年来,全球刨花板年产量始终保持在1亿m3左右,金融危机前,年均增长4.78%,2007年产量高达1.11亿m3。受危机冲击,三年来刨花板产量不断下滑,2010年降到9000万m3左右。2009年全球刨花板、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三大板比例为40:35:25,2010年在中国胶合板产量增长60%的冲击下,三大板比例调整为35:38:27,但刨花板依然是全球人造板生产的主要品种。胶合板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2008年产量下降9.45%,但在亚州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迅速反弹,2010年产量达到1亿m3,超过刨花板成为第一大板种。中密度纤维板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持续平稳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1.8%,全球产量从2001年的2362万m3提高到2010年的7000万m3,十年增长了近两倍。 1.2 洲际人造板工业格局 从五大洲地域来看,亚洲始终占据着世界人造板的主导地位。金融危机对欧洲和美洲的人造板生产影响很大,但对其他三大洲几乎没有影响,其中亚洲人造板工业逆市拉升,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份额,由2007年的42%增长到了2009年的50%。 2007年前,欧洲、美洲的刨花板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2.3%,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建筑行业不景气,引起人造板需求下

生物柴油研究与应用现状_吴慧娟

生物柴油研究与应用现状 吴慧娟,许世海,张文田(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16)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日益紧迫,迫使人们急需寻找一种不仅清洁的、对环境友好的、而且可再生的能源。生物柴油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综述了生物柴油在国内外的生产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生物柴油对我国的意义。并对生物柴油生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重点介绍了酯交换反应,对生物柴油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柴油;可再生能源;酯交换反应中图分类号:TE626.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253-4320(2007)S1-0013-04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biodiesel W U Hui -juan ,XU Shi -hai ,ZHA NG Wen -tian (College of Logist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16,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 g urgency of both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 mental pollu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find a kind of alternative fuel source which is cle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reproducible .Biodiesel attracts notice all around the world because of its cleanness and reproducibility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biodiesel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s well as its importance to China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ransesterification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shortcomings of biodiesel are also discussed . Key words :biodiesel ;reproducible energy source ;transesterification  收稿日期:2006-11-27  作者简介:吴慧娟(198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燃料与燃料化学,sing4757@s ina .com 。 石油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但近年来,石油供应出现紧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各国从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发展一些可以再生、清洁的对环境友好的能源。生物柴油作为优质的柴油代用品,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一个石油短缺的国家,石油资源数量较少,生产能力增长缓慢。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供应缺口越来越大。2005年我国生产原油1.815亿t ,进口原油1.27亿t ,成品油净进口1742万t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2.9%。这种状况不仅给石油供应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也危及到国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我国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而能源使用过程中带来的污染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具有更大的意义。 1 国内外生物柴油应用情况 1.1 美国 美国是最早研究生物柴油的国家之一,原料是以大豆油为主。生物柴油在美国的商业应用始于 20世纪90年代初,但直到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并已成为该国发展最快的替代燃油[1],产量从1999年的50万加仑猛增到2000年的500万加仑。目前美国已有4家生产厂家,总生产能力达30万t /a [2] , 预计到2011年美国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将达115万t /a 。美国在生产柴油的研制过程中,生产成本的合理化,适宜原料的选择及理化特性的改进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促进生物燃料的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了有力的补贴措施。1.2 欧洲 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份额已占到成品油的5%,2001年生物柴油产量已超过100万t ,主要以油菜为原料,目前在欧盟各国以前通常被用来做饲料用的废食用油脂,现在也正转向生产生物柴油[3]。据Frost &Sulivan 企业咨询公司最新发表的“欧盟生物柴油市场”报告,为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在2008—2012年期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欧盟即将出台鼓励开发和使用生物柴油的新规定,如对生物柴油免征增值税,规定机动车使用生物动力燃料占动力燃料营业总额的最低份额。为了便于推广使用,德国、意大利等国也都制定了生 · 13·第27卷增刊(1)现代化工 June 20072007年6月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充电桩发展的现状

第一部分充电桩发展的现状 1.概述 目前,珍惜地球.上有限的石油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减少 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已经成为个全世界各国而临的共同话题。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为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做出了巨大贡献,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使捷。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汽车的耗油量已占全部石油消耗的75%,同时一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 要缓解这两个日趋严重的两个问题,汽车工业必然向着环保、清洁和节能的方向发展,包括发展清洁替代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在环保、清洁、节能等方而占据明显的优势,据相关统计,电动汽车在能量利用率比燃油汽车高7.5个百分点,污染物排量仅为普通内燃机车的2%一8%,基本无污染物排放。电动汽车具有无(低)污染物律放、噪音低、能效高、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它的广泛普及将是缓解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最有效为一式之一。 2.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于了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目前国际国内汽车厂商相继推出了相关的电动汽车产品,主要厂商有比亚迪,万向集团,上汽,奇瑞、大众、丰川、日产等。电动汽车详细可分为三类:即仅以车载蓄电池(或电容)为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以多 个车载动力源提供动力的混合功力电动汽车(当前主要是指以内燃机及蓄电池)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 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规模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幅。目前我国己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国从“十五”时期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科技规划,“863”项目共投入20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2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到2009年,我国已形成约1800项专利,并开发出了多款电动汽车样车。目前,共有48个型号的各类电动汽车获得机动车新产品公告,其中,比亚迪、奇瑞、长安安等企业的插电式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具备上市销售的条件。电动汽车价我国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3、电动汽车电池使用现状 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瓶预是电池。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比较高,高比能、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其有深度放电功能、循环和使用寿命长。铅酸电池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虽然其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都比较低,但是高的性价比及高倍放电率,成为目前唯一能大批量生成的电动汽车用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虽然性能好于铅酸电池,但是其性价比不高,含垂金属,用完遗弃后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选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因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有以下优点: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最大(可达165 WH/kg ,是氢镍电池的3倍):体积小;质饭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如果采用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成本难以降低。磷酸铁锂电池也是一种锂电池,其比能量不到钻酸锂电池的一半,但是其安全性能高,循环次数能达到2000次,放电稳定,价格便宜,成为车用动力新的选择。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2.《世界燃油规范》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

2019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定制家具需求带来全新发展机遇

2019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定制家具需求 带来全新发展机遇 人造板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人造板制造是指用木材及其剩余物、棉秆、甘蔗渣和芦苇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和木丝板等产品的生产,以及人造板二次加工装饰板的制造。人造板的生产应用提高了木材综合利用率,2-3立方米的木材可生产1立方米的人造板,但1立方米的人造板相当于3-6立方米的木材的使用效果。因此,人造板制造业的发展为缓解木材类产品供求矛盾、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中国把人造板制造归入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国统局代C20),其三级代码为C202。 中国人造板产量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造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造板产量已达2.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到了2016年中国人造板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截止至2017年中国人造板产量达到了2.9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1.9%。预测2019年我国人造板产量将达到3.25亿立方米,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57%,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人造板产量将达到3.74亿立方米。 2015-2023年我国人造板产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预测2019年中国中国人造板消费量超3亿立方米 2015年中国人造板消费量为2.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到了2016年中国人造板消费量达到2.8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截止至2017年中国人造板消费量达到了2.9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9%。预计2019年我国人造板消费量将达到3.12亿立方米,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6%,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人造板消费量将达到3.63亿立方米。 2015-2023年我国人造板消费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概述了清洁柴油标准的演变,介绍了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开发和应用情况,从生物颤悠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政府对生物柴油的扶持政策和汽车车型柴油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并对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及发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生物柴油柴油清洁应用展望 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连炼制产品,在各国燃料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以成为重要的动力燃料。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加快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尤其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1 环境保护推动柴油标准的不断提高 目前世界每年新车产量大约5 000万辆,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大约7.5亿辆(含摩托车)。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油和柴油的用量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近20年来,虽然在改善油品燃烧过程、尾气净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改善汽车的运行性能和降低汽车尾气中害物质的排放量,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998年6月4日提出了汽车燃料质量国际统一标准即"世界燃油规范"Ⅲ类标准。柴油"世界燃油规范"Ⅱ类、Ⅲ类标准(见表1、表2)。由表1、表2可以看出,Ⅱ类标准在目前基础上,提出了芳烃含量的限制,对硫含量、十六烷值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Ⅲ类标准则在各项指标上比Ⅱ类标准都有更严格的规定。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急剧上升,大量的燃油被消耗,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重要的原因。为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颁布了柴油机排放控制新标准(见表3)。新标准采用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排放法规体系,使我国对新柴油机车的排放要求达到欧洲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 我国目前的车用无铅汽油和柴油标准介于世界燃油规范Ⅰ类油和Ⅱ类油水平之间,要满足汽车达到欧洲Ⅰ类排放标准都困难,更无法满足入世及举办奥运会的要求。为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要求在清洁油品生产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2 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 炼油企业为了向市场提供清洁油品使燃烧柴油尾气排放达到标准要求,需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要有性能优异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以脱除难以加氢脱硫的4,6-二甲基苯并噻吩等芳香基硫化合物;二是要有抗硫的贵金属芳烃饱和催化剂,能使芳烃加氢饱和在较低压力下进行,以节省投资;三是要有提高十六烷值的工艺。而生物柴油以其优异的环保性能可很容易达到"世界燃油规范"的柴油Ⅱ、Ⅲ类标准要求。 众所周知,柴油分子是由15个左右的碳链组成的,研究发现植物油分子则一般又14~18个碳链组成,与柴油分子中碳数相近。因此生物柴油就是一种用油彩籽等可再生植物油加工制取的新型燃料。按化学成分分析,生物柴油燃料是一种高脂酸甲烷,它是通过以不饱和油酸C18 为主要成分的甘油脂分解而获得的[1]。与常规柴油相比,生物柴油下述具有无法比拟的性能。 (1)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而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柴油。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碍率;由于生物柴油含氧量高,使其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有催化剂时为95%);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 (2)具有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无添加剂冷滤点达-20℃。 (3)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木材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年级专业:07木材科学与工程 姓名:高斌强 学号: 教师:马世春 成绩: 日期:2010-12-19

目录

摘要:本文就我国木材工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如:我国成为木材消费大国,木材市场存在的问题,木材资源短缺、利用率低,以及入世后木材工业要面临的形势等进行了分析。提出提高木材利用率,更新产品结构,发展生产技术,技术与环境相协调等发展方向。 关键词:木材工业现状发展方向 Abstract:Analyses are made of issues of wood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such as timber consumption power,market problems,resources shortage,low utilization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joining the WTO.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lumber utilization ratio and updates the product structure, develop production technology, technology i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Wood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世界各国生物柴油生产厂

第三章 生物柴油的全球概况 生物柴油在近年来在全球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本章节是介绍目前全球生物柴油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生物柴油的商业用途提供参考。 第一节全球生物柴油基本概况 近年来生物柴油发展迅速,其中以欧洲发展最快。欧盟主要以油菜籽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2001年产量超过100×lO4t,预计2003年达230×lO4 t,2010年达830×lO4t。德国2001年在海德地区投资5000万马克,兴建年产10×lO4t的生物柴油装臵,现有90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生物柴油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轿车上广泛应用。意大利实行生物柴油零税率政策,目前拥有8个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75.2×lO4 t/年。法国亦实行生物柴油零税率政策,现有7家生物柴油生产厂。奥地利有3个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5.5 ×lO4t/年,税率仅为石油柴油的4.6%。比利时有2家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24×lO4t/年。美国主要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现有4家生物柴油生产厂,总生产能力为30×lO4 t/年,规划到2011年将生产115×lO4 t,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2001年美国生物柴油消费量8.5×lO4 t。亚洲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日本是较早研究生物柴油的国家,1999年建立了用煎炸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实验基地,目前日本生物柴油年产量已达40×lO4t。泰国第一套生物柴油装臵已经投入运行,泰国石油公司承诺每年收购7×lO4 t棕榈油和2×lO4t椰子油,实施税收减免政策。韩国等也在向全国推广使用生物柴油。 一、政策和法律 近年来很多国家的法律规范都已经制定出来并处于实施阶段,这些法律规范是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和激励措施而改变的,具体情况如下: 减少当地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风险(如CO,HC,PM,NOX,PAH): 典型的案例为“清洁空气法”(USA),“燃料质量标准”(EU),“Off-Road 发动机的EPA标准”(USA),在“燃油排放项目I和II”中定义的私家车及载重卡车的“EURO排放标准”(EU)。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风险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